迷茫_压抑和反抗_从电影_毕业生_看美国60年代_反文化运动_席晓兰
迷茫_压抑和反抗_从电影_毕业生_看美国60年代_反文化运动_席晓兰
电影《毕业生》的主人公是一个刚步出大学校门的毕 业生— ——BEN, 父母和周围的朋友都认为他有着美妙的 前程, 但是BEN却对未来生活和选择感到 茫然。 MRS. ROBINSON是BEN父亲的生意伙伴的妻子, 在她的引诱 下,BEN开始与她幽会。 但是同时, 在父母辈的安排下, BEN又无奈地和MRS.ROBINSON的女儿ELAINE约会,并 且两个年轻人相互吸引。 MRS.ROBINSON知道后坚决反 对,想拆散两人的交往。 BEN找到机会向ELAINE表白了 爱意,并告之了自己的堕落。 ELAINE原谅了他,但她看出 了BEN说的那个女人就是自己的母亲。 伤心之下,她仓促 决定与别人结婚。 BEN得知后,倾其所能,从教堂中拉着 穿着结婚礼服的ELAINE,冲破层层阻挠,坐上巴士,奔向 未知的未来……
一、confused(迷茫) MR BRADDOCK:What is it,Ben?(布拉多克先生:怎 么了? 本) BEN:I’m just...(本:我有点……) MR BRADDOCK:Worried?(布拉多克先生:担心? ) BEN:Well...(本:嗯) MR BRADDOCK:About what?(布拉多克先生: 担心 什么? ) BEN:I guess about my future.(本:我的前程。 ) MR BRADDOCK:What about it?(布 拉 多 克 先 生 :前 程怎么了? ) BEN:I don’t know.I want it to be...(本:我不知道,我想 让它……) MR BRADDOCK:To be what?(布拉多克先生 :怎么 样? )
2009年11月号中旬刊 ○ 文化艺术研究
understand what I...(鲁滨逊夫人:如果这次你不想和我睡 觉,我希望你知道,如果你愿意,你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 我们可以做一些安排。 你明白我的话吗……)
自由、叛逆和憧憬——从电影《发胶明星梦》看美国60年代“反文化运动”
就运动本身而言 , 它包涵以下 几方 面内容 : ( 1 ) 民权 运动 ; ( 2 ) 反战和平运 动; ( 3 ) 文化反抗 运动 ,即以青
年学生 为主体 的,反抗一切现存文化的运动。 美 国是一个典型的移 民国家 ,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深 刻 地影响着美 国。 人文主义的核 心是 以人为 中心来 考 察 自然 、字宙及人类社会 的发展 ,强调人的 自南 、
视 赍选秀 节 目一夜成名 的胖女 孩翠西 的励志 故事。
切抗议运动 , 既包括校 园民主运动 、 妇女解放运动 、
黑人 民权运动 、 反 战和平运动 、 环境 保护运 动、同 性恋者权利运动等方面的 ‘ 政治革命 ’ ,也包括摇
滚乐 、 性解 放 、吸毒、嬉皮文化 ,及神秘主义和 自 我主义的复兴 等方 面的 ‘ 文化革命 ’ 。 ”其主体 是来 自中产阶级的 白人青年 。而翠西无
好未来的憧憬 :
Th e r e’ s a d r e a m i n t h e l f l t u r e Th e r e’ s a s t l ’ u g g l e t h a t we h a v e y e t t o wi n An d t h e r e’ p r i d e i n my h e a r t ‘ Ca u s e 1 k no w whe r e I ’ m g o i n gy e t I d 0
的独特 。
关键词 : 《 发胶 明星梦 》 ;反文化运动 ; 自由;叛逆 ;幢憬 中图分类号 :K7 1 2 文献标识码 :A
2 0 0 7年 7月 ,新 版电影 《 发胶明星梦 》在全
球上 映 ,赢 得过 亿美元票房 。《 发胶 明星梦 》原是 1 9 8 8 年拍摄 的歌舞 片 , 讲述 了上世纪 6 0年代 囚电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青年反文化运动
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青年的反文化运动010911121 刘健红摘要: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以各种方式攻击美国的主流文化以及社会的规范。
这一运动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因素也有国内环境影响,其表现方式也是及其多样,并且这场激进的运动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青年反文化运动 60年代嬉皮士反文化运动是指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发生在美国社会的一切抗议运动,运动的主体是青年们。
它既包括校园民主运动、妇女解放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反战和平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同性恋权利运动等政治方面的“革命”,也包括摇滚乐、性解放、吸毒、嬉皮文化及神秘主义、自我主义的复兴等方面的文化“革命”。
有人将这场运动称为“嬉皮士运动”或“美国的文化革命”,而探究美国的这场反文化运动之所以能如火如荼的展开是与其国际国内背景离不开的。
一、反文化运动的背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是建国以来最不稳定的时期之一,与苏联的冷战、越南战争泥潭的深陷、约翰·肯尼迪总统的遇刺、国内民权运动的兴起以及社会转型过程中发达工业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基督教新教伦理精神的衰落等问题。
这一系列的问题加剧了青年人对国家和社会的不满,尤其是在1963年肯尼迪遇刺身亡之后,使人们的梦想破灭。
并且对于从1964年起的越南战争,很多年轻人是及其厌恶的,在他们看来国家的想法就是把他们从学校直接送向战场。
所以对这一代的年轻人来说,越战和征兵是最令人恐惧的事情。
因此反文化运动的爆发与越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正是在1968年美国更深入地卷入越战之后,反文化运动才发展至高潮的。
20 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在马丁·路德·金为代表的民权运动领袖领导下,美国黑人以非暴力的方式,对美国的种族歧视与隔离制度展开了广泛的斗争,并取得了一系列立法上的成果。
然而法律上的平等并不代表事实上的平等,在教育、住房、就业与社会保障等方面,黑人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实惠。
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黑人运动从非暴力群众行动直接走向城市造反的新高潮,黑人群众逐渐意识到,光是依靠法院斗争,并不能使他们获得真正的平等权利。
从社会异常行为角度反思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反文化运动的开题报告
从社会异常行为角度反思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反文化运
动的开题报告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反文化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初期的一种社会现象,此时期的时政和文化标志着自由主义、民权运动和日趋繁荣的经济状况。
反文化运动概念为强自订立的集体行为范式,反对和破除当时的文化和价值观,并力图建立一种新文化。
虽然这一运动包括多个方面,但从社会异常行为角度来看,反文化运动显然不同寻常,是一种非正常行为。
反文化运动使得社会变得非常动荡。
他们抵制的是美国社会万事万物的根源,而且提出了一些比较新颖的景点。
这个运动涵盖各个方面,包括性行为解放、平等、和平主义等等。
这一运动的成员携起手来,声称反对父权制度,打破婚姻家庭权威,赞成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
同时,他们也对传统的歧视和压迫形式提出反对,声称保护性和生殖健康权利,推崇探索和创造的精神,反对资本主义和工业化。
反文化运动的行为非常极端,因此促进学者们对于社会异常行为的讨论。
这个运动具有强烈的反系统性体现,他们拒绝那些规范、社区、家庭和社会等制约自由的体系。
反文化运动的重要性在于实践了人们对任意、民主、平等和爱的追求,体现了社会变革的潜力以及社会变化的特性。
但反文化运动所提倡的自由、平等和爱等价值观也引发了许多质疑。
这些行为被看作是极端非常的甚至有些反理性。
然而,在运动的过程中,也诞生了许多有用的细分行动,例如环保运动,也有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总的来说,反文化运动虽然在某些方面过于极端,但是也为当今的社会发展提供了许多不可或缺的参考意义,对于我们正视社会异常行为问题、创造健康社会生活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
毕业生影视评论
60年代的美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们开始对维系资本主义社会运转的旧秩序、旧传统的合理性产生置疑,形形色色的反体制社会思潮风起云涌:黑人解放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反越战运动以及性解放、同性恋、嬉皮士,都体现了新一代的思想观念的颠覆性与破坏性。反体制正是60年代、尤其是60年代中后期文艺作品的主旋律。本片就是这股反体制浪潮的代表作。
公车载着一对恋人离去,而影片也在这浪漫的一幕中画上了句号。未来的路怎样?那就由观众来想象吧。旧人看到的是死亡,而新人看到的将是重生。
本决定尝试着反抗了。他不再满足只是成为罗宾森太太的玩偶,企图与其进行一些感情上的交流,但是,年龄的隔阂与价值观的不同只能让这些成为徒劳,在罗宾森太太要同其结束这种偷情生活的逼迫下,他又退缩了,并答应了罗宾森太太不去追求艾伦。
然而感情的迸发是无法阻止的,两颗年轻的心碰撞出了爱情的火花,本无法抗拒,也让他进一步的坚定了奋起反抗的决心。他在一个大雨之日(雨预示着冲突的来临),向艾伦作了坦白,艾伦终于知晓了本和其母的不伦恋情。体现这一剧情的镜头也很巧妙,本在艾伦的房间中,而罗宾森太太则在门口,艾伦夹在他们中间,当她看了看本,又看了看房间外罗宾森太太羞愧的表情,对艾伦的镜头虚焦渐渐变实,清晰的勾勒出了艾伦的震惊。一个镜头的虚焦与实焦变换就成功的体现了艾伦的事实真相的清楚过程。她在悲痛中同本断绝了关系。
之后的一系列蒙太奇镜头,本不是在游泳池中浮水,就是在酒店里与罗宾森太太偷情,他的生活单调乏味,空虚不实,梦幻般的蒙太奇表现也是他迷茫与空虚的生活的体照。直到他的父亲严厉的问道“你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打算?”时,他被刺眼的阳光弄得睁不开双眼,现实的问题对他来说是那么的棘手,而他只能在不停的游泳及偷情中去逃避。“你问住我了。”本的回答无力而迷茫,但这也真实的唤起了他对自身的思索
读《反叛的一代: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生运动》
学生运动是思想文化转型的探针——读《反叛的一代: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生运动》1968年5 月的巴黎,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
在没有任何政治和经济危机征兆的情况下,突然爆发了其现代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一次社会运动。
上百万的学生走上街头,要求在国际事务和社会生活中更多的自由和民主。
当时法国思想界的巨擘萨特和福柯,不仅以自己对社会的深刻批判思想引导学生,还身体力行地走在运动的前列。
这场为期约10 年的学生运动来势汹涌,几乎席卷所有西方国家,但又倏然消逝,整个世界归于平静,好像什么也没发生。
(无独有偶,远在东方的中国此时也经历了将近十年的运动,学生在其中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但是两者有很多不同。
美国“迷惘一代”的文艺思潮对中国八九十年代思想具有重要影响,崔健的《一无所有》可以与美国作家克鲁亚克在《在路上》中的一句名言相呼应:“因为我很贫穷,所以我拥有一切。
”——这也是那个“以梦为马”、“白衣飘飘”80年代的精神实质)究竟是什么使得60年代的西方中产阶级学生集体反叛社会,为何又群体回归社会主流?持续多年的学生运动本质是什么?这场学生运动为什么样的思想所指引?它给后来的历史发展留下了怎样的思考和印记?研读历史,照耀未来;研究西方,反思东方。
清教伦理与世俗精神的冲突。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早期,社会的常态是资金与物质的普遍匮乏,资本的原始积累虽充满着血腥与掠夺,但是精打细算、谨慎持家、能吃苦、敢于背井离乡基本上是整个商业社会初期崇尚的精神。
一战和二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催生了科技革命和管理革命,从而使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发展动力。
战后突如其来的经济繁荣与物质诱惑,生产大于消费,投资多于购买,使得强调花销、赞美富足、讲究实惠、注重感官和心理满足的享乐主义,“笑贫不笑娼”被“去道德化”,堂而皇之地获得伦理上的合理性,甚至是必要性。
这种新旧思想文化的冲突,使得年轻人,一方面贪图享受着经济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感受着无处不在的压抑和束缚,乃至思想的混乱。
毕业生 讲的内容中文版
第一部分:背景1967年的美国片。
60年代的美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们开始对维系资本主义社会运转的旧秩序、旧传统的合理性产生置疑,形形色色的反体制社会思潮风起云涌:黑人解放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反越战运动以及性解放、同性恋、嬉皮士,都体现了新一代的思想观念的颠覆性与破坏性。
反体制正是60年代、尤其是60年代中后期文艺作品的主旋律。
本片就是这股反体制浪潮的代表作。
动荡的社会,必然存在着不知所措的迷茫。
少年的青春期,其实也是一场漫长的战争。
从一个听任父母摆布,不知所措的毕业生,到和半老徐娘私会;从一场乱伦的堕落,到对真爱的执着;从拿着优异成绩却依然胆怯拘谨的男孩,到拉着差点成他人妻的女孩在公路上奔驰的男人。
从缩头缩尾,到无所顾忌。
从茫然,到笃定。
这就是我们的毕业生,成长的过程。
The movie of American in 1967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economic in America rapidly, people began to query the rationality of the old order and the old traditions which maintain the operation of capitalist society. All kinds of anti-institutional ethos have swept which embodies subversive and destructive of ideas of a new generation, such as: Black Liberation Movement, the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Anti-Vietnam war movement, sexual liberation, homosexuality and hippy. Antisystemic is the main theme of a work of art, especially in the late 60’s. This film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wave of antisystemic. The turbulent society, there must be perplexed confusion.The adolescence of Juveniles, it is actually a long war.From the fall of incest to the dedication of true love, from timidly to go all lengths. From a loss, to bet. That's the process of grow up of our graduates.第二部分:重点镜头分析1.导演为表现毕业生的迷茫,特插入让达斯汀霍夫曼穿上潜水服一步一步的往游泳池走去的镜头。
《毕业生》影评
《毕业生》影评从电影《毕业生》看美国反文化运动电影《毕业生》于1967年12月公映至今30多年了,被美国电影学会评为一个世纪以来100部最佳影片之一,可见《毕业生》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非比寻常。
可是如今很多关于《毕业生》的中国影评大都曲解电影的本意,因为大部分的评论都认为这是一部关于年轻人的成长烦恼主题的电影,甚至有部分人认为这是一部爱情喜剧。
尽管众人都这么认为,但是我看完这部电影后,结合当时美国历史,我认为上面两种评论并未能够很好的理解导演的意思,也未能够很好的描述电影作品的主题,我个人认为《毕业生》透视了当时美国年轻一代对社会现实的迷茫以及无奈,并且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
尽管普通中国电影观众未能够理解《毕业生》的主题,但作为对美国历史有一定了解的观众,对毕业生的理解也应该不能停留在普通影评的层次上。
关于电影《毕业生》的中文评论,大多都是就事论事,就片论片,并没有结合电影当时的背景年代,所以大部分影评都甚为肤浅。
一般影评都认为,《毕业生》是一部关于年青人怎样面对自己的成长烦恼的电影,不错,从剧情来说,电影大部分的内容都在描述故事男主角本杰明,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即将要步入社会,要考虑更多的问题,诸如事业、爱情等等,但是站在人生交叉点的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事实,他主动地被他的家人所孤立,他感到自己的人生观和其他人的人生观相差太远,他想要在自己的将来要做些与众不同的事情,但是却感到徘徊,其他人安排给他的是另外一种生活,其他人没办法帮助他解除这种烦恼。
但是大部分影评都把《毕业生》的主题一般化了,觉得这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阶段,也是每个年轻毕业生必须要经历的阶段,抛开历史来看这部电影。
但是关于成长烦恼的主题电影非常多,后来的电影比《毕业生》中的成长忧郁描述得更深入的电影也有不少,但为什么这部《毕业生》的地位却那么高,那么被美国人所重视呢?显然是电影里有更重要的精髓并没有被挖掘,大部分的影评也仅仅看到表层的现象。
论美国电影《飞跃疯人院》中的反文化运动
二战后 ,美国进入繁荣发展时期 。“ 到6 0 年代 美 国工业 化社 会进 行 了批判 。影 片 以俄 勒 冈州 的 一
中期 ,仅 占世界人 口 5 % 的美 国生 产 和 消费 了世 界 家疯 人 院为背 景 ,用大 量触 目惊 心 的 画面揭 露 了当 三分 之 一 的产 品 ” …招。美 国从 物 质 上 进 人 历 史 学 家称 为 的 “ 富裕 社会 ” 。 在 政 治 生 活 中 ,由 于 冷
潮使他 们 窒息 。他们 中的一 部分人 开 始从 战后美 国
世纪 6 0年代 美 国青 年 学 生 在 政 治 、经 济 领 域 的抗
0世 纪 6 0年 代 发 传统的价值观中分离出来 ,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 主 议运 动 。他认 为 反文 化运 动是 指 2
流文化 运 动 。以青 年学生 为 主流 的反 文化 运 动与 民 生 在美 国社 会 的 一 切 抗 议 运 动 ,包 括 校 园 民 主 运
要从 事美国社会 与文化研 究.
基金项 目: 河南省教 育厅人 文社会科 学研 究项 目“ 当代 大学生
情享受着经济繁荣带来 的物质生活上的极 大充裕 ,
户 。2 0世 纪 5 0年 代 的 “ 婴儿 潮 ” ,大 大 促 进 了 消
对 美国电影 中的 中产阶级 女性 形 象解读 与媒介 素 电视 、收 音 机 、全 自动 洗 衣 机 、空 调 进 入 千 家 万
权运动 、反越战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成 动 、民权 运 动 、妇 女解 放运 动 、反 越 战运 动 、环 保
革 为2 0世 纪 6 0年代 的巨大潮 流 ,冲击 着 美 国传 统 文 运动 、维 护 同 性 恋 权 利 运 动 等 方 面 的 政 治 “ 化 的各个 领 域 。 电影 《 飞跃 疯 人 院》 正 是 在 这 样 的 社 会 文 化 命” ,也包 括摇 滚 乐 、性 解 放 、吸毒 、嬉皮 士 文化 , 及神 秘 主 义 和 自我 主 义 的 复 兴 等 方 面 的文 化 “ 革
文化逆子——六十年代美国电影中的年轻人
⽂化逆⼦——六⼗年代美国电影中的年轻⼈
⽂化逆⼦——六⼗年代美国电影中的年轻⼈
沈映梅
【摘要】六⼗年代的美国⽂化被打上了激情和反叛的烙印.当时的美国好莱坞通过塑造⼤批以年轻⼈为主的⽂化叛逆者影像真实地反映着那个时代,这些⽂化逆⼦形象以不同的姿态展现了当时青年们的精神和⽣活状态,为⼈们了解、洞察美国当代⽂化提供了⼀个崭新的视觉.
【期刊名称】《电影评介》
【年(卷),期】2008(000)012
【总页数】2页(P5-6)
【关键词】六⼗年代;美国电影;反⽂化运动;年轻⼈
【作者】沈映梅
【作者单位】红河学院外国语学院
【正⽂语种】中⽂
【中图分类】教科⽂艺
√ j? 《 k鬈 - 耋} 事 J .⼿中⽂化逆⼦六⼗年代美国电影中的年轻⼈【摘要】六⼗年代的美国⽂化被打上了激情和反叛的烙印。
当时的美国好莱坞通过塑造⼤批以年轻⼈为主的⽂化叛逆者影像真实地反映着那个时代,这些⽂化逆⼦形象以不同的姿态展现了当时青年们的精神和⽣活状态,为⼈们了解、洞察美国当代⽂化提供了⼀个崭新的视觉。
【关键词】六⼗年代美国电影反丈化运动年轻⼈在美国的历史发展长河中60 年代是⼀个喧嚣的时代,当时的美国⽂化呈现出。
迷茫的一代名词解释外国文学史
迷茫的一代名词解释外国文学史
“迷茫的一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一代美国青年作家的代称,并非一个文学实体,既无组织又无纲领。
这些旅居欧洲的作家大多参加过战争或接受过军训,战争的残酷使他们震惊,战后的商业化大潮和保守主义盛行使他们失望,悲愤焦虑之余看不到人生出路,于是纷纷著文反对战争,抨击时弊,悲叹命运,流露出幻灭后的虚无颓废情调。
这个名称源出于美国女作家斯坦因对海明威说的“你们全是迷惘的一代”,后来海明威在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扉页上引用此语,由此得名。
从电影《毕业生》看电影的文艺复兴
一、“好莱坞文艺复兴”的崛起所谓“好莱坞文艺复兴”指的是:从1967年至1976年这样一段时间的美国电影。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经济迅速增长,出现了一个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之为“黄金时代”的时期,进入“丰裕”社会。
但此刻随之而来的社会风云激荡,黑人解放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反越战运动、摇滚乐、泛滥一时的性解放、同性恋一浪接着一浪冲击着既定的社会秩序,无政府主义的思想无处不在,人们传统的家庭、道德、价值观念土崩瓦解,越战导致反战浪潮席卷美国各地,“水门”事件的揭露引起了人们对传统价值观的怀疑和否定,整个社会涌动着反叛的热潮。
其结果是,美国变成了一个分崩离析的社会,它的集体信念破产了。
“好莱坞文艺复兴”在这样的动荡社会中崛起,让行之多年的大片厂垄断制度退居二线,打破了美国电影为类型片所垄断的局面,年轻的作者们奉献出更多贴近现实生活和年轻人思想感情的电影,使现行的好莱坞电影从纯粹的逃避现实的消遣品逐渐变成反映现实的艺术品,将美国电影从商业到艺术上进行了一场彻底的革命。
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的子女虽然锦衣玉食,可精神却都极其苦闷、无所依托,更得不到正确的疏导与宣泄。
他们带着一种与社会反抗的情绪借助摇滚、嬉哈、嬉皮士等行为发泄内心的不满,这一切都给单纯的年轻人以巨大的冲击。
影片《毕业生》用一只真实的手去触摸并展示这一切,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当代青年的内心紧张和冲突。
绕过当时尖锐的社会冲突,用富有深意的镜头和个性化的电影风格明确地表现了同样属于这一代年轻人的其他方面:教育、性、婚姻和个性自由。
透视当时美国年轻人对社会现实的迷茫、不满以及无奈,并且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因此《毕业生》被誉为是美国电影史上反映新老两代人意识差异与新一代人成长过程的最佳影片。
二、象征-新的镜头语言在传统的好莱坞类型片中,镜头的再现作用远大于表现作用。
然而《毕业生》中的象征性镜头可以说是对好莱坞类型片在镜头上的颠覆。
导演主要通过长变焦镜头、灯光以及场景布置的全新调度创造出影片的独特性。
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青年反文化运动对我国的启示
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青年反文化运动对我国的启示内容摘要: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价值观的正确与否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我国目前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期,青年的价值观出现了许多困惑和问题,二战后的美国同样也经历了相似的状况,所以研究和借鉴美国的价值观教育,吸取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如何引导青年建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意义重大。
关键词:青年,价值观教育,社会转型作者简介:郭小路(1987-),男,汉族,籍贯山西长治,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思潮与思想政治教育。
二战后的美国,经济大幅增长,毫无疑问的成为世界第一政治经济体,出现了“富裕社会”(affluent society)。
美国的社会学家和人民都基本认为美国处于一个繁荣稳定的状态,主流社会价值观也是积极健康的。
然而随着美国社会从工业化到后工业化社会转型的加速,60年代后发生了以青年为主的反文化运动,这一代青年即人们描述的“垮掉的一代”、“沉默的一代”、“坎坷的一代”、“x一代”等。
一、60年代后期美国青年反文化运动的表现和原因美国历史学家西奥多·罗斯扎克在他的《反文化的诞生:反思技术社会及其年轻人的反叛》一书中这样定义:“反文化运动指20世纪60年代发生在美国社会中的一切抗议运动,既包括校园民主运动、妇女解放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反战和平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同性恋者权利运动等方面的政治革命,也包括摇滚乐、性解放、吸毒、嬉皮士文化及神秘主义和自我主义的复兴等方面的文化革命。
”[1]通常来讲,人们一般把发生在校园的激进主义的改革称为“新左派运动”,而把摇滚乐、性解放、吸毒、嬉皮士等运动称之为“反文化运动”(Counter-Culture),在本文中“反文化运动”指后者。
(一)60年代后期美国青年反文化运动的表现1.嬉皮士运动。
“嬉皮士”一词源于20世纪40年代爵士音乐家的“赶时髦”(hip),意指某些衣着时髦并对服饰深有研究的人。
好莱坞青年反叛电影与六十年代美国大学生运动
一、好莱坞青年反叛电影出现的背景
世纪 6 年代上半期, 美国战后规模庞大的婴儿潮一代即将陆续成年, 但这一现象并未为好 2 0 0 莱坞重视, 青年没有成为电影叙述的主题。直到 1 年及前后, 它才表现出对青年文化与大学生 9 6 7 激进政治的浓厚兴趣, 开始推崇青年伦理和同情学生激进政治。这种变化, 是由以下一系列内外因 素综合促成的。 从内部因素来看, 好莱坞陷入生存危机及由此引发的影业格局变化, 是促使其走向新好莱坞的 主要动因。 世纪 6 年代, 与美国丰裕社会的繁荣和兴盛相悖的是, 好莱坞影业陷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 2 0 0
从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丹尼斯霍珀迈克尼科尔斯阿瑟佩恩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乔治卢卡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约翰卡萨维斯特萨姆佩金帕彼得波格丹诺维奇罗伯特阿尔特曼马丁斯科西斯维廉弗里特金等人组成了美国电影界的文化左派主导整个影坛
好莱坞青年反叛电影与六十年代美国大学生运动
胡小芬
摘要: 六十年代, 好莱坞与大学生运动、 反文化运动一度结缘, 这给好莱坞与运动造成了很深的 影响。它使好莱坞走出了危机, 又因追随运动时尚而面临风险; 好莱坞向体制内叙事的回归中, 运 动烙上的“ 青年印记” 仍无法消除。对于运动来说, 年开始, 好莱坞以青年文化、 学生政治为创 1 9 6 7 作主题, 赋予了运动合法性, 对运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而 1 年及其后, 好莱坞回归“ 安全叙 9 7 0 事” , 将大学生激进政治及反文化置于质疑之下。这种新转向促进了运动的快速退潮。 关键词: 六十年代 好莱坞青年反叛电影 美国大学生运动
从电影《四百下》看青春的叛逆与迷惘_720
从电影《四百下》看青春的叛逆与迷惘青春电影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到《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再到《左耳》和《栀子花开》,从宣传阶段到开始上映都获得了不少的好评。
青春电影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一方面是因为人们都会唏嘘感叹逝去的时光,题材本身更吸引人;另一方面这种题材的电影往往是新锐导演执导,敢于在拍摄中进行各种创新,更迎合当代人的口味。
其实青春电影并不是近些年来才开始兴起,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法国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的《四百下》青春电影上映并获得了不小的成功。
一、美国经典好莱坞和法国新浪潮主义概述提到电影,人们立马会想到好莱坞。
的确,好莱坞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优质电影的代名词。
好莱坞电影诞生于20世纪初,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并且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起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好莱坞的电影特色现在可以归结为几个重要的要素:一是超级英雄,各种拥有超凡能力的人用自己的力量去拯救世界;二是矛盾冲突层出不穷,在电影中高潮不断,观众观影感受极其刺激和享受;三是运用各种电影技术例如蒙太奇手法构建出奇妙的电影法则。
对于早期经典的好莱坞青春影片来说,就是将一切的可能性都融入一部电影中,悲剧的青少年一定没有任何的能够聊以自慰的开心事,这种夸张的手法却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性格鲜明的角色,共同构建出了好莱坞的宫殿平台。
法国的电影在当代很容易被忽视,其实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浪潮主义电影就在电影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新浪潮既然能够称得上“新”,自然有其独特的地方。
举例来说,新浪潮的导演们都不愿意去按部就班地按照传统电影叙事的格式去进行电影的创作和任务的塑造,他们更愿意打破传统的模式,不再以故事的完整结构作为主要的目标,而开始走向即兴的电影叙事手法。
并且新浪潮的导演受到萨特的影响特别大,在新浪潮电影中没有任何宏大的主题,反对超级英雄、反对宏大场面,突出电影中小人物的真实个性,突出人物的自身性格塑造。
简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_张希民
20世纪60年代美国爆发了青年大规模的反主流文化运动,青年们以各种方式攻击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以及社会规范,企图实践他们创造新的社会、新的生活方式的理想。
这场运动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对美国社会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反主流文化运动因何而发?采取哪些方式?对美国社会产生哪些影响?本文简单予以剖析。
一20世纪6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运动是“一场紧缺时代的传统文化与丰裕时代新文化的文化内战”。
二战后,美国经历了经济繁荣的黄金时期,50年代经济高涨的强劲势头一直持续到60年代,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60%的美国人跨入了中产阶级的行列。
美国的经济实力和繁荣程度举世无匹。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消费水平的提高。
二战结束时,美国国民年人均消费为1350美元,1960年达到1824美元,增长了35%。
到1956年,81%的美国家庭有了电视,96%的家庭有电冰箱, 67%的家庭有真空吸尘器,89%的家庭有洗衣机。
生活水平的节节上升和社会强有力的消费导向,迅速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无限度地追求物质享受和超前消费蔚然成风,二战后的美国已是一个完全成熟的消费社会。
“婴儿潮”一代是“丰裕社会”的宠儿。
战后美国出现了历史上生育高峰——“婴儿潮”,二战结束到50年代末,美国大约有4000万人降生,占全国人口的20%。
“婴儿潮”一代基本上是在电视机前、在成堆的玩具中享受着电烤箱和微波炉食品长大的一代,被置于前所未有的充满纵容与溺爱的家庭环境中。
历经大萧条时代的父辈,竭尽所能给予自己的子女物质上的满足。
60年代,“婴儿潮”一代大多进入青年。
年轻人追逐新潮的特点,使他们不仅仅被动地适应市场,接受商品,而且还创造时尚,甚至领导商品消费的新潮流,一种新的青年文化悄然形成。
汽车、电视、唱片、摩托车、时髦服饰、流行音乐,都成为青年文化的组成部分。
它以对消费和享乐的追求不断冲击着强调节俭、自律的传统价值体系,“资本主义新教伦理”趋于瓦解:人们不再认为勤俭持家是美德,劳动与积累不是目的,只是消费的手段,享乐才是根本。
迷茫与反叛之旅_读解_毕业生_
迷茫与反叛之旅———读解《毕业生》文/李轶君 影片《毕业生》拍摄于1967年,曾获第40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影片提名,第25届金球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新人等多项奖项,在1975年《综艺》杂志举行的“历史上最叫座影片”的评选中名列第7。
这部影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年轻人的精神状态,是美国电影史上前所未有的最成功的青春片,也是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成功表现两代人代沟的影片,被许多影评家誉为美国电影中“里程碑”式的作品。
影片上映后,其受欢迎程度大大超出了制作者们的想像,有关该片的评论频频亮相各大报刊媒体,纽约时报甚至曾刊登过一篇长达26页的影评高度评价该片。
贯穿全片的主题曲“The S ound of S ilence”(《寂静之声》)在年轻一代中广为流传,经久不衰,而达斯汀・霍夫曼对这位“为前途有点担忧”的男主角淋漓尽致的演绎也使得他一举成名。
影片以诙谐讽刺的叙事风格,讲述了一个年轻人略带伤感的心路历程:片中的男主角本杰明,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大学期间学习成绩优异,能力全面发展,是大人眼中那种传统的好学生。
大学毕业后,他必须面对严酷的现实做出选择:是按父母意愿继续读研究生,以后像他们那样过一种物质富足,精神匮乏的生活?还是追求自己的梦想,有一番与众不同的作为呢?他感到困惑,感到迷茫。
因受不了父母的压制,又无法表达自己的心声,出于一种反叛心理,他与父亲朋友的妻子,年纪大他20来岁的鲁滨逊夫人发生了关系。
不甘沉沦的他后来又爱上了鲁滨逊夫人的女儿伊莱恩,然而伊莱恩无法接受他与母亲的关系,加之鲁滨逊夫妇从中百般阻挠,伊莱恩准备另嫁他人。
最终,本杰明冲破重重障碍在伊莱恩的婚礼上将她夺回。
一、压抑迷茫的年代影片之所以成功,除了独树一帜的拍摄手法和旋律优美的主题曲外,其内容的反传统性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状况也是重要因素。
在美国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文化处于传统与非传统、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的冲突阶段。
《毕业生》中歪曲的女性形象
《毕业生》中歪曲的女性形象杨晓燕【摘要】影片<毕业生>反映了美国青年一代的反文化运动,但对当时风起云涌的妇女解放运动殊少反映.影片中的女性被极端化地分为两极:"坏女人"和"天使".影片中的罗宾逊太太和伊莱恩都是完全按照男权社会的标准被塑造的,与现实生活中的女性相差甚远.【期刊名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00)011【总页数】2页(P115-116)【关键词】美国电影;《毕业生》;女性形象;男权社会;妇女解放运动【作者】杨晓燕【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公共外语教研室,河南,洛阳,471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35二战后,美国进入繁荣发展的时代。
“到60年代中期,仅占世界人口5%的美国生产和消费了世界三分之一的产品”,美国从物质上进入历史学家称为的“富裕社会”。
在政治生活中,由于冷战,美国的反共宣传达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
战后繁荣带来的对物质享受的贪婪追求,使美国的青年一代感到厌倦。
政治思想的压抑,追求一致的保守思潮使他们窒息。
他们中的一部分开始从战后美国传统的价值观中分离出来,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主流文化运动。
以青年学生为主流的反文化运动与民权运动、反越战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成为60年代的巨大潮流,冲击着美国文化传统的各个领域[1]。
1967年的电影《毕业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诞生的,它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金球奖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影片、最佳男女新人奖。
1996年,美国电影学会评出的一个世纪以来100部最佳影片中,《毕业生》也名列其中。
影片深刻地触及了社会现实,响应了青年一代渴望自由新鲜空气的呼声。
然而,在妇女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的60年代,在一部笼罩自由主义光环的反文化电影中,我们仍然难觅女性运动的踪迹。
该片中的女性被极端化地分为两极:“圣女或荡妇”[2]。
《毕业生》中的罗宾逊太太,被塑造成一个不折不扣的坏女人。
叛逆与迷茫--美国六十年代青年文化考 尹 达
叛逆与迷茫--美国六十年代青年文化考尹达尹达一我们站在世纪末的十字路口,举目前望。
一面是鸟语花香的广阔的田野,一面是闪着金光的冰冷的楼群,我们究竟该在何处安居?这是每个人在精神上都必须做出的选择,每个人都有权指挥自已的双脚,寻找适宜的生活方式与空间。
在这个物质包围的时空,相信会有很多人毫不犹豫地奔入冰冷的楼群。
因为楼群的肠胃消化功能良好,尚有余热,人们在里面可以不受风雨的吹打,可以舒适地躺在床享用大楼提供的食物或残渣,可以睡觉而不用考虑在野外的危险。
但事实真会如此惬意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们渐渐地遗忘了一件事,他们还在人家的肠胃里,在不知不意中被吸收了一样人最宝贵的东西——思想。
二我们现在仍可想象尼采在上个世纪末孤独地呐喊,精疲力竭后倒在当时被人们认为一文不值的书著中的情景。
真正的天才大都会走向极端,在一段极盛之后走向疯狂,之后狐独地离开这个世界,就如梵高之死于阿尔的太阳与美景,尼采之死于对于思想迷狂的探索。
在之后的100年间,人们开始感到理性的压抑,于是重拾起尼采,发现其对非理性主义的论述竟是如此地精采与生动,于是有了诸多的现代主义流派,哲学、文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都沾其光芒,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的出现,使人们看到这个世界变了,我们无法再用从前的眼镜来看等待这个世界。
又走到世纪末的交叉点,我们回首百年,会在密密层层的文本中间发现一点儿特别的东西——一个持续了十年的青年运动,地点在美国。
60年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激情的时代,世界各地都可听到激烈的造反之声,其中最有名的是法国的“五月风暴”,中国的红卫兵运动及我们下面要讨论的美国的“新左派”学生运动。
这些运动构成了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条壮丽的风景线,但毕竟势单力孤,最后消散了,只在历史上划下了一条美丽的彩虹。
美国的50年代是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增长的时期,罗斯福的新政使经济好转,在科学技术推动下,继续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 美国历史学者西奥多·罗斯扎克于1969年出版的《反
文化的诞生:反思技术社会及其年轻人的反叛》一书中, 首 次 明 确 了 “反 文 化 运 动 ”这 个 概 念 ,并 将 其 定 义 为 :“60 年代发生在美国社会的一切抗议运动, 既包括校园民主 运动、妇女解放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反战和平运动、环境 保护运动、同性恋者权利运动等方面的‘政治革命’,也包 括摇滚乐、性解放、吸毒、嬉皮文化,及神秘主义和自我主 义的复兴等方面的‘文化革命’。 ”其主体是来自中产阶级 的白人青年、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黑人及来自其他民族的 后裔、妇女,等等。
BEN:Different.(本:与众不同。 ) BEN的父母是经历过二战洗礼的那代美国人, 通过 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中产阶级。 他们对这个社会的规范制 度的制定拥有最大的发言权,他们享受物质生活,享受名 誉和赞美, 自然他们也为下一代在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上规划好了蓝图。 通过上面的对白,我们可以看出布拉多 克先生作为BEN的父亲很奇怪儿子怎么会去担心他的未 来。 而BEN对于自己的未来究竟会怎样却很迷茫,显然他 不想和其他的同学一样:寻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进入父母 辈的公司,继续深造……他想要反抗,想要与众不同,但 是不知道怎么反抗。 二、oppressive(压抑) 1.BEN:Oh,I see.So you don’t -I mean I don’t like to seem like I’m prying,But I guess you don’t sleep together or anything.(本:噢,我明白了。 所以您不— ——我是说我不想 让人觉得我是在窥视他人隐私, 但是我猜你们不在一起 睡觉或做爱。 ) MRS ROBINSON:No,we don’t.(鲁滨逊夫人: 对,我 们不在一起。 ) BEN: Well,how long has this been going?(本:这样多 久了? ) MRS ROBINSON:For God’s sake,let’s forget about this.(鲁滨逊夫人:看在上帝的份上,我们别谈它了。 ) 这是MRS ROBINSON和BEN在一起时的一段对白, 因为BEN厌倦了每次都是迫不及待地上床做爱, 他想和 MRS ROBINSON聊聊天,活跃一下气氛。 当一个女人和丈 夫分房而睡,也没有性生活,并且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可想而知MRS ROBINSON内心的苦闷和压抑了。 2.BEN:I’ve had this feeling ever since I’ve graduated- this kind of compulsion that I have to be rude all the time.Do you know what I mean?(本 : 毕 业 以 后 , 我 一 直 有 种 感 觉— — — 一 种 随 时 随 地 都 想 粗 鲁 放 荡 的 冲 动 ,你 明 白 我 的 意思吗? ) ELAINE:Yes,I do.(伊莱恩:是的,我明白。 ) BEN:It’s like I’ve been playing some kind of game , but the rules don’t make any sense to me -they’re being made up be all the wrong people.No,I mean no one makes them up.They seem to have made themselves up.(本:就好像 我一直在玩一种游戏。 但是对规则我一无所知— ——它们 都是被错误的人制定的。 不,我是说没人制定这些规则, 它们好像与生俱来。 ) 这是BEN和ELAINE约会时的一段对话,真实地反映 出BEN内心的苦闷和压抑。 他自己一直被牵引着,感觉自 己前进的方向是错误的,想反抗又力不从心,想挣扎又试 图认命。 1967年的美国距离二战结束已经20多年了 ,整个 社会的规章制度、文化传统都已经成熟,但正是这种环境 让年轻人备感压抑。 三、resistance(反抗) 1.MRS ROBINSON:If you won’t sleep with me this time,I want you to know that you can call me up anytime you want and we can make some kind of an arrangement.Do you
○ 文化艺术研究 2009年11月号中旬刊
迷 茫、 压 抑年代“反文化运动”
席晓兰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英语教研室,江苏 苏州 215104)
摘 要: 1967年,电影《毕业生》的出现,标志着好莱 坞电影从纯属“逃避现实”的消遣品转向了“反映现实”的 艺术作品, 影片获得了如潮好评和各种评奖委员会的肯 定。 但是纵观影片,并无明显提及当时— ——上世纪60年代 美国社会背景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反文化运动。 本 文试图通过《毕业生》中的对白,一窥60年代美国的“反文 化运动”。
一、confused(迷茫) MR BRADDOCK:What is it,Ben?(布拉多克先生:怎 么了? 本) BEN:I’m just...(本:我有点……) MR BRADDOCK:Worried?(布拉多克先生:担心? ) BEN:Well...(本:嗯) MR BRADDOCK:About what?(布拉多克先生: 担心 什么? ) BEN:I guess about my future.(本:我的前程。 ) MR BRADDOCK:What about it?(布 拉 多 克 先 生 :前 程怎么了? ) BEN:I don’t know.I want it to be...(本:我不知道,我想 让它……) MR BRADDOCK:To be what?(布拉多克先生 :怎么 样? )
2009年11月号中旬刊 ○ 文化艺术研究
understand what I...(鲁滨逊夫人:如果这次你不想和我睡 觉,我希望你知道,如果你愿意,你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 我们可以做一些安排。 你明白我的话吗……)
BEN:Let me out.(本:让我出去。 ) MRS ROBINSON:Benjamin,did you understand what I said?(鲁滨逊夫人:本杰明,你明白我的话吗? ) BEN:Yes.yes,let me out.(本:明白,明白,让我出去。 ) MRS ROBINSON:Because I find you very attractive. Now,anytime you want,you just...(鲁滨逊夫人: 因为我觉 得你很有吸引力,随时随地,只要你想……) 这 是MRS ROBINSON让BEN开 车 送 她 回 家 后 引 诱 BEN的一段对白。 那场“反文化运动”并不仅仅只有年轻 人,同样还有中年妇女。 有些妇女是有意识地参与,有意 识地抗争, 更多的妇女是如同MRS ROBINSON一样无意 识地参与了这场运动。 她们内心不满自己的生活现状,不 满自己的社会地位,不满自己的婚姻生活,不满自己的性 生活。 她们也想反抗,但她们不会轻易地脱离她们当下的 物质生活,所以从比较容易、比较有诱惑力的“性”方面下 手去追求她们的“个人解放”。 2.BEN:ELAINE! ELAINE! ...(本:伊莱恩! 伊莱恩...) MR ROBINSON: We’re got to stop him.(鲁滨逊先生: 我们得阻止他) BEN:ELAINE! ELAINE! ...(本:伊莱恩! 伊莱恩...) ELAINE:BEN! (伊莱恩:本! ) MR ROBINSON:You punk.You crazy punk! I will kill you.(鲁滨逊先生:疯子,你就是个疯子! 我要杀了你) MRS ROBINSON:ELAINE! It’s too late. ( 鲁 滨 逊 夫 人:伊莱恩! 太迟了) ELAINE:Not for me! (伊莱恩:对我未必) BEN:Move! Move! — ——Damn you! (本:滚开! 滚开! 真见鬼! ) 这是电影最后一段对白,BEN克服种种困难,终于来 到教堂,他和ELAINE抵抗着所有人的阻挠。 为了追求自 己的爱情,BEN和ELAINE终于知道他们要反抗的是什么 了— — — 所有阻挠他们追求幸福和自由 的东西 。 在任何时期, 青少年首先意味着各民族喧闹的和更 为引人注目的部分。 这场起源于60年代,一直延续到80年 代 其 后 日 渐 衰 落 的 “反 文 化 运 动 ”,不 但 深 远 地 影 响 了 美 国的历史,而且深远地影响了这个世界的进程。
关键词: 《毕业生》 反文化运动 迷茫 压抑 反抗
电影《毕业生》的主人公是一个刚步出大学校门的毕 业生— ——BEN, 父母和周围的朋友都认为他有着美妙的 前程, 但是BEN却对未来生活和选择感到 茫然。 MRS. ROBINSON是BEN父亲的生意伙伴的妻子, 在她的引诱 下,BEN开始与她幽会。 但是同时, 在父母辈的安排下, BEN又无奈地和MRS.ROBINSON的女儿ELAINE约会,并 且两个年轻人相互吸引。 MRS.ROBINSON知道后坚决反 对,想拆散两人的交往。 BEN找到机会向ELAINE表白了 爱意,并告之了自己的堕落。 ELAINE原谅了他,但她看出 了BEN说的那个女人就是自己的母亲。 伤心之下,她仓促 决定与别人结婚。 BEN得知后,倾其所能,从教堂中拉着 穿着结婚礼服的ELAINE,冲破层层阻挠,坐上巴士,奔向 未知的未来……
在《公使》中荷尔拜因使用了他的所有技巧,以精确 的现实主义语言描绘了众多的物象, 传达的不仅仅是物 质的关怀,还有更多的精神内涵;不仅仅是人物的内心世 界,更多的是自己的心灵世界。 贡布里希说:“在他年纪越 来越大,技术越来越成熟时,他似乎也就不需要那样的诀 窍了。 他不想突出自我去转移人们对被画者的注意力,正 是由于这种高明的自我克制, 我们才对它加以高度的赞 美。 ”[8]而《公使》一画似乎显得更为特别,一方面在他所 有作品中描绘的物象是最多的,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 方面,是这幅画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并巧妙地将之与 现实主义手法结合起来,不动声色地完成了被画者的要 求,同时传达了自己的象征意图。尽管资料记载被画者当 时 对 荷 尔 拜 因 画 面 中 变 形 的 脑 壳 骨 的 处 理 没 有 异 议 , [9] 但是我们不能不赞叹画家在完成肖像刻画的同时对自己 心声的巧妙传达。 脑壳骨所象征的死亡一直是后来德国 艺术的表现主题之一,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主题在 德国表现主义那里得到了深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