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24小时出入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精编版
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示范
![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示范](https://img.taocdn.com/s3/m/e44db07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1b.png)
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示范摘要:一、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概念与意义1.出入量记录内容2.临床意义二、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方法1.摄入量记录2.排出量记录3.特殊情况处理三、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应用1.重症患者管理2.液体补充与纠正正文:一、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概念与意义1.出入量记录内容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主要包括两部分:摄入量和排出量。
摄入量包括每日的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
排出量主要为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
2.临床意义准确地记录24小时出入量是反映机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能直接反应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了解病情、协助医师进行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二、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方法1.摄入量记录摄入量记录时,需注意记录每种液体的溶质名称。
如静脉注射泵生理盐水30ml多巴胺200mg,只需记录为多巴胺组,其他液体依此类推。
若溶剂里加入多种药物,统一记录医嘱中第一种溶质名称。
2.排出量记录排出量记录时,以毫升为单位,包括尿量、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
3.特殊情况处理夜班12点以后来的病人可以不反馈到体温单,总结要写。
灌肠液、膀胱冲洗液不算出入量。
三、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应用1.重症患者管理对于不能进食需要通过补液维持生命的重症患者,以及有过多体液丧失需要及时补充和纠正的患者,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起到关键作用。
2.液体补充与纠正通过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医护人员可以实时了解患者的出入量情况,根据需要调整补液方案,避免水中毒或脱水等并发症的发生。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b53cfbc84868762caaed55a.png)
24 小时出入水量记录一、记录出入量的目的和意义:临床工作中通过对患者出入液量的观察及正确记录,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化,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
(如烧伤病人、脱水酸中毒病人、各种休克病人、心衰病人、肾功能障碍病人等的出入、水量情况可以指导医生为病人制定合理的补液方案,同时观察病人病情的发展状况和病情改善情况。
)二、记录出入水量的内容:(越准确越能反映病情)1、入量:即进入病人体内的量。
包括饮食、水、输液量、输血量等。
2、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胃肠减压、抽出液体(如:腹水、胸水、胃液等)、各种引流量(如:腹腔引流液、胆汁、尿液)、出血量等。
注意:出量记录处记录量外,还需要观察其颜色、性质并记录。
如:化脓性感染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黄色脓性液体,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等。
如: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血、咖啡色液体、或草绿色胃液等。
如:泌尿系手术后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暗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是引流液为清亮尿液等?不同性质的引流液反映病情的不同状态。
护理记录单均应详细记录。
三、记录出、入水量的方法:液态出量:用有刻度的量杯或量筒准确计量后,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单位用ml表示。
如液态大便用ml 表示,纳入出水量汇总计算。
固态出量:单位用g 表示。
如固态大便用克表示,另计为多少克。
1、每天19:00 做日间小结,出、入量小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晚班总结并记录。
2、每天早上7:00 做24 小时总结,出、入量总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夜班总结并记录。
3、入院当天或开记录24 小时出入水量医嘱时间,至19:00 小结时间不满12小时的,按照实际记录时间计算。
如:中午12 点入院开始记录,至晚上19:00小结时,记做 5 小时小结。
早上7:00 ,24 小时总结也是同样,按照实际入院时间计算。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431a49925c52cc58ad6be39.png)
24小时出入水量记录一、记录出入量的目的和意义:临床工作中通过对患者出入液量的观察及正确记录,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化,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
(如烧伤病人、脱水酸中毒病人、各种休克病人、心衰病人、肾功能障碍病人等的出入、水量情况可以指导医生为病人制定合理的补液方案,同时观察病人病情的发展状况和病情改善情况。
)二、记录出入水量的内容:(越准确越能反映病情)1、入量:即进入病人体内的量。
包括饮食、水、输液量、输血量等。
2、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胃肠减压、抽出液体(如:腹水、胸水、胃液等)、各种引流量(如:腹腔引流液、胆汁、尿液)、出血量等。
注意:出量记录处记录量外,还需要观察其颜色、性质并记录。
如:化脓性感染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黄色脓性液体,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等.如: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血、咖啡色液体、或草绿色胃液等。
如:泌尿系手术后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暗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是引流液为清亮尿液等?不同性质的引流液反映病情的不同状态。
护理记录单均应详细记录。
三、记录出、入水量的方法:液态出量:用有刻度的量杯或量筒准确计量后,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单位用ml表示。
如液态大便用ml表示,纳入出水量汇总计算。
固态出量:单位用g表示。
如固态大便用克表示,另计为多少克.1、每天19:00做日间小结,出、入量小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晚班总结并记录。
2、每天早上7:00做24小时总结,出、入量总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夜班总结并记录。
3、入院当天或开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医嘱时间,至19:00小结时间不满12小时的,按照实际记录时间计算。
如:中午12点入院开始记录,至晚上19:00小结时,记做5小时小结。
早上7:00 ,24小时总结也是同样,按照实际入院时间计算。
如总结时入院仅12小时即记录成12小时总结。
记24小时出入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记24小时出入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413e20327284b73f24250bd.png)
当患者有上述疾病时,机体对液体的调节功能发生紊乱,通过 记录24小时出入量,了解患者体内液体平衡情况,对动态掌 握病情,确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记出入量的方法
称重法
(1)固体食物含水量:用标准秤取得食物重量,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可。 (2)尿量:使用尿垫的病人,称湿尿布的重量再减去干尿布的质量。 (3)伤口渗液或汗液 (4)粪便量,呕吐物:咯血,痰液。(参考大便含水量来记录)
临时文书:
入院介绍 出院指导
巡视卡
护理文书的重要性及法律意义
1、反映患者病情发展和动态变化,是医生观察诊 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2、反映患者住院期间的医疗护理过程,在医疗护 理团队内部各成员之间传达、传递病人的重要信 息,是医疗护理诊断、判断病情变化、制定医疗 护理方案的重要依据;
同时及时报告医生。
出量小于入量常见于肾功能不全、肾衰或者休克 患者。
此时患者容易出现心衰、全身水肿或电解质紊乱。 此时应测中心静脉压,观察全身水肿有无加重,
呼吸是否浅快或伴有呼吸困难,是否伴有大量粉 红色泡沫痰,行血气分析检查。 同时及时报告医生。
概述
什么是护理文书 1、护理文书是护士在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
常用食物含水量表
食物
排泄物含水量的计算 方法:
米饭
单位
原料 含水 重量 量 食物 (g) (ml)
1 中碗 100
240
松花 蛋
单位 1个
原料重量 (g)
含水量(ml)
60
34
大米粥 1 大碗 50 400 藕粉 1 大碗 50
210
大米粥 1 小碗 25 200 鸭蛋
记24小时出入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概述
![记24小时出入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c98adece0975f46527d3e147.png)
常用食物含水量表
食物 单位 原料 含水 食物 重量 量 (g ) (ml) 100 50 25 100 50 50 50 100 50 150 10 50 7 50 40 240 400 200 250 25 25 20 25 34 80 20 25 2 12 30 松花 蛋 藕粉 鸭蛋 牛奶 馄饨 豆浆 蒸鸡 蛋 牛肉 猪肉 羊肉 青菜 大白 菜 冬瓜 豆腐 带鱼 1 大杯 1 大碗 1 大杯 1 大碗 单位 原料重量 含水量(ml) (g ) 60 50 100 250 100 250 6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 34 210 72 217 350 230 260 69 29 59 92 96 97 90 50
护理文书的重要性及法律意义
• 6、提供医疗护理行为的法律凭证。2002年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 处理条例》及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医疗机构病历 管理规定》中,进一步明确了临床护理文书的法律地位。
•
•
提供法律凭证的护理资料的复印: 可复印:体温单、护理记录单、手术专科护理记录单; 不可复印:首次护理记录单、专科护理单、交班本等
三、手术科室(非手术科室)护理记录单填写说明——书写要求
8、出量
纪录方法
适用于未开病危、病重,仅观察24小时出入量
• 入量小于出量常见于尿崩症(下丘脑病变)、利 尿剂过量、大量呕吐或腹泻、过度换气。 • 此时患者容易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血液粘稠、 脑梗、心梗、肾梗或电解质紊乱。 • 此时应测中心静脉压,观察皮肤颜色及弹性、眼 窝是否凹陷、意识情况及肢体是否偏瘫、血压是 否下降。 • 同时及时报告医生。
具体要求
摄入量
静脉药品只需写溶质名称,静脉用药只需要写溶质名称,例: 静脉注射泵生理盐水30ml+多巴胺200mg只需记录为“多巴 胺组”,在其他栏记录泵入速度:如果溶剂里加入多种药物, 统一记录医嘱中第一种溶质名称,例5%GS250ml+维生素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02c8bd1dd36a32d72758181.png)
24小时出入水量记录一、记录出入量的目的和意义:临床工作中通过对患者出入液量的观察及正确记录,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化,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如烧伤病人、脱水酸中毒病人、各种休克病人、心衰病人、肾功能障碍病人等的出入、水量情况可以指导医生为病人制定合理的补液方案,同时观察病人病情的发展状况和病情改善情况.)二、记录出入水量的内容:(越准确越能反映病情)1、入量:即进入病人体内的量。
包括饮食、水、输液量、输血量等。
2、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胃肠减压、抽出液体(如:腹水、胸水、胃液等)、各种引流量(如:腹腔引流液、胆汁、尿液)、出血量等。
注意:出量记录处记录量外,还需要观察其颜色、性质并记录.如:化脓性感染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黄色脓性液体,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等。
如: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血、咖啡色液体、或草绿色胃液等。
如:泌尿系手术后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暗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是引流液为清亮尿液等?不同性质的引流液反映病情的不同状态.护理记录单均应详细记录。
三、记录出、入水量的方法:液态出量:用有刻度的量杯或量筒准确计量后,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单位用ml表示。
如液态大便用ml表示,纳入出水量汇总计算。
固态出量:单位用g表示。
如固态大便用克表示,另计为多少克.1、每天19:00做日间小结,出、入量小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晚班总结并记录。
2、每天早上7:00做24小时总结,出、入量总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夜班总结并记录。
3、入院当天或开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医嘱时间,至19:00小结时间不满12小时的,按照实际记录时间计算。
如:中午12点入院开始记录,至晚上19:00小结时,记做5小时小结。
早上7:00 ,24小时总结也是同样,按照实际入院时间计算。
如总结时入院仅12小时即记录成12小时总结。
24小时出入量【范本模板】
![24小时出入量【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961fcddf111f18582d05ac6.png)
24小时出入量的记录概念摄入量包括每日的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静脉药品只需写溶质名称,静脉用药只需要写溶质名称,例:静脉注射泵生理盐水30ml+多巴胺200mg只需记录为“多巴胺组”,在其他栏记录泵入速度:如果溶剂里加入多种药物,统一记录医嘱中第一种溶质名称,例5%GS250ml+维生素K1 80mg+止血敏4.0,只需记录维生素K1组,每种液体记录的量为溶液和溶质的总和,肌肉注射不算入量.排出量主要为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液体以毫升为单位记录,出入液量由夜班护士于次日七时总结一次,并将总量记录在体温单前一日的相应栏内.夜班12点以后来的病人可以不反馈到体温单,总结要写.灌肠液、膀胱冲洗液不算出入量。
一、记录24h出入量的临床意义准确地记录24h出入量是反应机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应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了解病情、协助医师进行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二、适用范围针对那些不能进食需要通过补液维持生命的重症患者,以及有过多体液丧失需要及时补充和纠正者。
三、水的摄入与排出正常成人24h出入水量约2000~2500ml摄入量:饮水约1000~1500 mL、固体食物水约700 mL、代谢氧化内生水约300 mL,共计2000~2500mL排出量:肾排出约1000~1500 mL、大肠排出约150 mL、呼吸蒸发约350 mL、皮肤蒸发约500 mL,共计:2000~2500mL水的摄入途径有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
水的排出途径有①显性失水:主要为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肠胃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
②非显性失水:皮肤蒸发、呼吸蒸发等。
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日约850ml,因为是不显的,又称为非显性失水。
在异常情况下,失水量可能更多,如体温增高可增加水分蒸发,体温每增高1℃,每日每公斤体重将增加失水3~5ml;明显出汗失水更多,汗液湿透一身衬衣裤约失水1000ml;气管切开病人呼吸失水量是正常时的2~3倍;大面积烧伤和肉芽创面的病人水分丢失更为惊人.四、出入量测量方法称重法(1)固体食物含水量:用标准秤取得食物重量,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可。
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示范
![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示范](https://img.taocdn.com/s3/m/e69f582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7.png)
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示范【实用版】目录1.24 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概念与重要性2.24 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内容与格式3.24 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方法与注意事项4.24 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作用与意义正文一、24 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概念与重要性24 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是护理工作中常用的一种记录方式,用于全面、准确地记录患者在 24 小时内的出入量情况。
出入量是指患者摄入和排出的水量、食物、药物等物质总量。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出入量进行准确记录和分析,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生理需求、评估治疗效果及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24 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内容与格式24 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通常包括以下内容:患者基本信息、记录时间、出入量具体内容及数量、大便次数及性状、小便次数及尿量等。
记录单的格式一般采用表格形式,以便于记录、查看和统计。
三、24 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方法与注意事项1.填写方法:在记录单上详细记录患者每日摄入和排出的各种物质,包括饮水量、食物量、药物剂量等。
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大便次数、性状及小便次数、尿量等,并及时记录在表格中。
2.注意事项:(1)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遗漏或错误。
(2)在记录时,要区分出入量的种类和数量,以免造成混淆。
(3)记录时间应准确无误,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4)在记录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护士或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24 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作用与意义1.评估患者的生理需求:通过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可以了解患者的饮水量、食物摄入量等生理需求,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2.监测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出入量进行长期监测,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
3.预防并发症: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如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从而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提供护理依据:24 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患者详细的生理数据,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和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e328d68dd88d0d232d46ad3.png)
24小时出入水量记录一、记录出入量的目的和意义:临床工作中通过对患者出入液量的观察及正确记录,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化,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
(如烧伤病人、脱水酸中毒病人、各种休克病人、心衰病人、肾功能障碍病人等的出入、水量情况可以指导医生为病人制定合理的补液方案,同时观察病人病情的发展状况和病情改善情况.)二、记录出入水量的内容:(越准确越能反映病情)1、入量:即进入病人体内的量。
包括饮食、水、输液量、输血量等.2、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胃肠减压、抽出液体(如:腹水、胸水、胃液等)、各种引流量(如:腹腔引流液、胆汁、尿液)、出血量等.注意:出量记录处记录量外,还需要观察其颜色、性质并记录。
如:化脓性感染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黄色脓性液体,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等。
如: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血、咖啡色液体、或草绿色胃液等。
如:泌尿系手术后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暗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是引流液为清亮尿液等?不同性质的引流液反映病情的不同状态.护理记录单均应详细记录.三、记录出、入水量的方法:液态出量:用有刻度的量杯或量筒准确计量后,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单位用ml表示。
如液态大便用ml表示,纳入出水量汇总计算。
固态出量:单位用g表示。
如固态大便用克表示,另计为多少克.1、每天19:00做日间小结,出、入量小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由晚班总结并记录.2、每天早上7:00做24小时总结,出、入量总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由夜班总结并记录。
3、入院当天或开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医嘱时间,至19:00小结时间不满12小时的,按照实际记录时间计算。
如:中午12点入院开始记录,至晚上19:00小结时,记做5小时小结。
早上7:00 ,24小时总结也是同样,按照实际入院时间计算。
如总结时入院仅12小时即记录成12小时总结。
记24小时出入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记24小时出入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cfde267a26925c52cc5bf59.png)
• 3、反映护士的依法执业行为,护士及相关人员在 某个时间点上为患者提供的护理技术、服务和实 行某种病人安全管理的护理行为;
• 4、评价临床医疗护理质量的依据,评价病房护理 管理质量依据,评价护士专业能力的依据;
• (注:护理查房、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个案护理分析等护理记录属于主观性护理文件除外)
217
量占其总重量的70%。 馒头 1 个 50 25 馄饨 1 大碗 100
350
• 稀水样便含水量占 其总重量的90%。
花卷 烧饼
1 个 50 25 豆浆 1 大杯 250
1个
50
20
蒸鸡 蛋
1 大碗
60
230 260
油饼 1 个 100 25 牛肉
100
69
豆沙包 1 个 50 34 猪肉
100
意义:
当患者有上述疾病时,机体对液体的调节功能发生紊乱,通过 记录24小时出入量,了解患者体内液体平衡情况,对动态掌 握病情,确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记出入量的方法
• 称重法
(1)固体食物含水量:用标准秤取得食物重量,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可。 (2)尿量:使用尿垫的病人,称湿尿布的重量再减去干尿布的质量。 (3)伤口渗液或汗液 (4)粪便量,呕吐物:咯血,痰液。(参考大便含水量来记录)
29
菜包干
1 个 10 20 青菜
1块
50
25
大白 菜
1块 7
2 冬瓜
油条 1 根 50 12 豆腐
煮鸡蛋 1 个 40 30 带鱼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d6e6b37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d.png)
24小时出入水量记录(一)一、记录出入量的目的和意义:临床工作中通过对患者出入液量的观察及正确记录,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化,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
(如烧伤病人、脱水酸中毒病人、各种休克病人、心衰病人、肾功能障碍病人等的出入、水量情况可以指导医生为病人制定合理的补液方案,同时观察病人病情的发展状况和病情改善情况。
)二、记录出入水量的内容:(越准确越能反映病情)1、入量:即进入病人体内的量。
包括饮食、水、输液量、输血量等。
2、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胃肠减压、抽出液体(如:腹水、胸水、胃液等)、各种引流量(如:腹腔引流液、胆汁、尿液)、出血量等。
注意:出量记录处记录量外,还需要观察其颜色、性质并记录。
如:化脓性感染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黄色脓性液体,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等。
如: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血、咖啡色液体、或草绿色胃液等。
如:泌尿系手术后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暗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是引流液为清亮尿液等?不同性质的引流液反映病情的不同状态。
护理记录单均应详细记录。
三、记录出、入水量的方法:液态出量:用有刻度的量杯或量筒准确计量后,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单位用ml表示。
如液态大便用ml表示,纳入出水量汇总计算。
固态出量:单位用g表示。
如固态大便用克表示,另计为多少克。
1、每天19:00做日间小结,出、入量小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晚班总结并记录。
2、每天早上7:00做24小时总结,出、入量总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夜班总结并记录。
3、入院当天或开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医嘱时间,至19:00小结时间不满12小时的,按照实际记录时间计算。
如:中午12点入院开始记录,至晚上19:00小结时,记做5小时小结。
早上7:00 ,24小时总结也是同样,按照实际入院时间计算。
如总结时入院仅12小时即记录成12小时总结。
记24小时出入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记24小时出入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1a7b45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c.png)
案例一:准确记录出入量的重要性
保障患者安全
通过准确记录出入量,医护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 体液平衡情况,预防脱水或水中毒等潜在风险。
评估治疗效果
出入量记录能够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医生评估治 疗效果提供重要依据。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出入量记录,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调 整输液速度、更换药物等,以确保治疗效果。
适用对象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参与患者出入量管理的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等。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本规范的 要求进行书写,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医院管理部门也应加强对本规范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 保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
02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
出入量定义及分类
出入量定义
出入量是指病人在24小时内所摄入 和排出的液体总量。
及时性原则
01 及时记录患者的出入量信息,避免延迟或遗漏。 02 对于危重患者或需要密切观察出入量的患者,应
增加记录频次,确保数据的实时性。
03 如有特殊情况导致记录不及时,应在文书中说明 原因并尽快补充记录。
清晰性原则
书写清晰、易读,使用黑色或 蓝黑色墨水笔书写,避免使用
铅笔或红色墨水笔。
保持文书的整洁和美观,避 免涂改、刮擦或使用涂改液
意识到自己在书写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将积 极改进和提高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护理工作的不断发展,24小时出入量护理 文书书写规范将更加科学、严谨和实用
02
未来可能会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电子化管理,提高记录效率和准确 性
03
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对护理文书的要求也将更加严格,需 要护理人员不断提高书写水平和责任意识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2fc36dc0722192e4436f6e2.png)
24小时出入水量记录一、记录出入量的目的和意义:临床工作中通过对患者出入液量的观察及正确记录,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化,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
(如烧伤病人、脱水酸中毒病人、各种休克病人、心衰病人、肾功能障碍病人等的出入、水量情况可以指导医生为病人制定合理的补液方案,同时观察病人病情的发展状况和病情改善情况。
)二、记录出入水量的内容:(越准确越能反映病情)1、入量:即进入病人体内的量。
包括饮食、水、输液量、输血量等.2、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胃肠减压、抽出液体(如:腹水、胸水、胃液等)、各种引流量(如:腹腔引流液、胆汁、尿液)、出血量等。
注意:出量记录处记录量外,还需要观察其颜色、性质并记录。
如:化脓性感染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黄色脓性液体,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等。
如: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血、咖啡色液体、或草绿色胃液等。
如:泌尿系手术后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暗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是引流液为清亮尿液等?不同性质的引流液反映病情的不同状态。
护理记录单均应详细记录。
三、记录出、入水量的方法:液态出量:用有刻度的量杯或量筒准确计量后,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单位用ml表示.如液态大便用ml表示,纳入出水量汇总计算. 固态出量:单位用g表示。
如固态大便用克表示,另计为多少克。
1、每天19:00做日间小结,出、入量小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晚班总结并记录。
2、每天早上7:00做24小时总结,出、入量总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由夜班总结并记录.3、入院当天或开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医嘱时间,至19:00小结时间不满12小时的,按照实际记录时间计算。
如:中午12点入院开始记录,至晚上19:00小结时,记做5小时小结.早上7:00 ,24小时总结也是同样,按照实际入院时间计算。
如总结时入院仅12小时即记录成12小时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反映护士的依法执业行为,护士及相关人员在 某个时间点上为患者提供的护理技术、服务和实 行某种病人安全管理的护理行为;
• 4、评价临床医疗护理质量的依据,评价病房护理 管理质量依据,评价护士专业能力的依据;
体温单
• 2、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实行分级护理,按护理级别执行 各项护理措施;
• 3、有利于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减少医疗纠纷; • 4、重点记录患者病情发展变化和医疗护理全过程; • 5、体现护理行为的科学性、规范性,体现护理专业自身
的特点、专业内涵和发展水平; • 6、护理文书书写的时间:护理文书书写应当体现“实时
217
量占其总重量的70%。 馒头 1 个 50 25 馄饨 1 大碗 100
350
• 稀水样便含水量占 其总重量的90%。
花卷 烧饼
1 个 50 25 豆浆 1 大杯 250
1个
50
20
蒸鸡 蛋
1 大碗
60
230 260
油饼 1 个 100 25 牛肉
100
69
豆沙包 1 个 50 34 猪肉
100
性” 即在完成护理观察、评估或措施后即刻书写; • 7、护理文书的书写方式要体现和适应临床护士分层级管
理、连续性排班和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
• 8、明确权限和职责,谁执行,谁签字,谁负责;
临床护理文书管理的基本原则
• 1、护理部对危重患者护理记录随时检查,保证记录真实性。 • 2、护理文书质量管理实施分级管理制度。护士长要重视护士的书写和
表达能力的培养。重视护理文书书写过程质量控制。高级责任护士、专 科护士、护士长要及时审查和修改下级护士书写的护理记录。 • 3、护士应熟悉首次护理记录单、护理记录单、专科护理单等各类护理 文书的适应范围、使用护士层级(权限)、书写内容和方法。 • 4、护理文书是解决医疗事故争议的重要证据,每个护士要重视自己的 法律权利,做好住院病历的管理。病历车加锁,注意防止偷窃、抢夺 病历资料。
意义:
当患者有上述疾病时,机体对液体的调节功能发生紊乱,通过 记录24小时出入量,了解患者体内液体平衡情况,对动态掌 握病情,确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记出入量的方法
• 称重法
(1)固体食物含水量:用标准秤取得食物重量,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可。 (2)尿量:使用尿垫的病人,称湿尿布的重量再减去干尿布的质量。 (3)伤口渗液或汗液 (4)粪便量,呕吐物:咯血,痰液。(参考大便含水量来记录)
➢ 住院病历:一般由医院管理,患者有权复印其中客观部分的资料,主观部分的资
料,在发生争议时,共同封存。
➢ 门诊病历:在医疗机构建成有病历档案的门诊患者,由医疗机构保管,未建有病
历档案的,由患者自己保管。
护理文书书写的基本原则
• 1、符合卫生部下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及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的要求;
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 5、护理文书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均采
用24小时制记录,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米L、毫米ML等。 • 6、使用规范汉字,杜绝错别字。语句中数字可使用汉字
双位数以上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 • 7、实施特殊护理技术前,有必要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体温单
• 4、在40~42℃横线之间相应时间的纵格栏 内用蓝黑墨水笔填写病人入院时间、转入 、手术、分娩、出院、死亡时间等具体到 分钟。转科由转入科室填写,转科或搬床 后,须在科别、床号等栏后面填写新的科 室和床号。
体温单
• 5、新入院患者,手 术后患者,每天测量 T、P、R4次,连续 3天,无异常者改为 每日2Pm测T、P、 R1次;当体温达到 37.5℃及以上者,每 日测T、P、R4次, 体温达到39℃及以 上者,每4小时测T 、P、R1次至体温恢 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 日1次。
护理文书书写
意义
·法律依据
2
原则
·考核
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评估 ·研究 ·教学
1
病例的护理文书
体温单、医嘱单、手术护理记录、护理记录
3
• 正式文书:
• 体温单 • 医嘱单 • 护理记录单
• 临时文书:
• 入院介绍 • 出院指导 • 巡视卡
护理文书的重要性及法律意义
• 1、反映患者病情发展和动态变化,是医生观察诊 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护理文书书写的基本要求
• 1、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 2、除另有规定外,应当使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笔书写
体温单中体温、脉搏曲线的绘画用蓝色及红色; • 3、应当使用中文书写,通用的外文缩写或无正式中文译
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 4、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书写,规范使用医学术语
2、用蓝黑墨水笔填写楣栏中的姓名、入院日期、科别、床 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和住院天数。住院日期首页第一天 及跨年度第一天需写年、月、日,每页体温单的第一天及 跨月份的第一天需写月、日,其余只填日。
体温单
• 3、用蓝黑墨水笔填写手术(分娩)后天数,以手 术(分娩)次日为手术后第一天,依次填写直至 14天为止。第二次手术在日期栏内写Ⅱ,手术后 日数填写同上。若在第一次手术后的14天内再行 第二次手术,则停写第一次手术天数,在第二次 手术当日写Ⅱ-0 ,然后依次填写到14日为止。例 如术后天数:1 2 3 4 Ⅱ-0 1 2 3。
护理文书书写的基本要求
• 8、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 留原记录清楚、可辨,然后在错字的右上角更正,并在旁 边注明修改时间和修改者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 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一次修改不超过2个字,一页 修改不超过2处,否则重新书写。
• 9、护理文书应当并由相应的护士签全名,并清晰容易辨 认。实习期或试用期护士书写的护理记录,应有经过本医 疗机构合法执业的护士审阅并双签名,进修护士应当根据 其胜任本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护理病历。
• 量杯法
(1)饮水量记录,口服水剂药物:用有容量刻度标记的专用器皿记录患者饮水量,若为糊状食 物或牛奶应量好水量再加溶质仅记含水量。
(2)固体药片需水送服时饮水量及粉针剂需溶媒稀释的溶媒体含量等。 (3)留置导尿和使用尿袋的病人,需用量杯记量。 (4)胃肠减压抽出液量 (5)胸腹腔抽出液量及各种引流管
排出量
液体以毫升为单位记录,出入液量由夜班护士于次日七时总 结一次,并将总量记录在体温单前一日的相应栏内。夜班12 点以后来的病人可以不反馈到体温单,总结要写。灌肠液、 膀胱冲洗液不算出入量。
三、手术科室(非手术科室)护理记录单填写说明——书写要求
7、入量
三、手术科室(非手术科室)护理记录单填写说明——书写要求
• 同时及时报告医生。
• 出量小于入量常见于肾功能不全、肾衰或者休克 患者。
• 此时患者容易出现心衰、全身水肿或电解质紊乱。
• 此时应测中心静脉压,观察全身水肿有无加重, 呼吸是否浅快或伴有呼吸困难,是否伴有大量粉 红色泡沫痰,行血气分析检查。
• 同时及时报告医生。
概述
• 什么是护理文书
1、护理文书是护士在医疗、护理活动过程 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等资料的总称 。 2、病历归档中的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 医嘱执行记录、手术护理记录、ICU及各类 专科护理记录等。
记24小时出入量
护理文书记录相关知识
概念
•摄入量
•
包括每日的饮水量、食物含水量、
输入的液体量等
•排出量
• 主要为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
血量、痰量、胃肠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 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
适用于哪些患者
心we脏lco病m、e to肾u病se、the肝se硬P化ow腹erP水oi、nt 大tem面pl积ate烧s, 伤Ne、w 休 克Co、nt大ent手de术sig后n, 10 years experience
护理文书分类
• 一般护理文书
1、体温单; 2、非手术科室护理记录单 3、手术科室护理记录单 4、首次护理评估单 5、 ICU护理记录单 6、手术清单记录单
• 专科护理文书
• 引流管(导管)观察记录单、 出入量记录单、压疮观察记录单
一、体温单
• 1、为表格式记录,用于记录患者住院周数、入院日期、 住院日期、手术后日数、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便 次数、出入液量、体重、药物过敏记录、转科、死亡等项 目,通过体温单能了解患者主要概况,十分重要,因此放 在病历的第一页。
8、出量
纪录方法
适用于未开病危、病重,仅观察24小时出入量
• 入量小于出量常见于尿崩症(下丘脑病变)、利 尿剂过量、大量呕吐或腹泻、过度换气。
• 此时患者容易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血液粘稠、 脑梗、心梗、肾梗或电解质紊乱。
• 此时应测中心静脉压,观察皮肤颜色及弹性、眼 窝是否凹陷、意识情况及肢体是否偏瘫、血压是 否下降。
• 5、护理文书是临床护理、教学、科研的第一手资 料。
护理文书的重要性及法律意义
• 6、提供医疗护理行为的法律凭证。2002年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 处理条例》及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医疗机构病历 管理规定》中,进一步明确了临床护理文书的法律地位。
• 提供法律凭证的护理资料的复印: 可复印:体温单、护理记录单、手术专科护理记录单; 不可复印:首次护理记录单、专科护理单、交班本等
记录要求
患者饮水或进食时,应使用量杯或固定使用已测 量过的容器。除大便记录次数外,液体均以毫升 为单位
对昏迷或尿潴留患者,应留置导尿。婴幼儿先测定 干尿布重量,后称湿尿布重量,两者差值为尿量: 对难以收集的出量,可根据规定量液体浸湿棉织物 的状况进行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