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力易错点含答案
力、运动和力易错题整理
![力、运动和力易错题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36bf898dd88d0d233d46a89.png)
郑州一中实验初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第二次周考物理试题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30分钟考查内容:第七章、第八章命题人:王留峰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72分)1.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
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鸟受到的力大B.飞机受到的力大C.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D.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2.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的动力是[ ]A.桨划水的推力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C.人对船的推力D.水对桨的推力3.如图所示,物体A 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
当水平力减小为F /2时,物体A 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
此时物体A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A .减小为原来的1/2B .和原来一样C .增大为原来的2倍D .无法判断4.如图所示,各用4N 的水平力沿相反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弹簧测力计自重不 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 ,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4N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N ,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N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 ,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N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 ,弹簧测力计受的合力为0N5.一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如图所示,则关于人的受力分析的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以及水平向右的摩擦力B.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以及水平向左的摩擦力C.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D.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电梯对人斜向上与速度方向一致的推力6.如图所示,一木板B 放在水平面上,木板A 放在B 的上面,A 的右端通过轻质弹簧秤固定在直立的墙壁上,用力F 向左拉动B ,使它以速度v 做匀速运动,这时弹簧秤示数为T ,下面的说法中F B A T正确的是[ ]A.木板B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B.地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C.若木板B 以2v 的速度运动,木板A 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TD.若用2F 的力作用在木板B 上,木板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T7.(2010大连)手握圆柱形水杯,手和水杯都在空中静止,杯底所在的平面是水平面, 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重点易错题(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重点易错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e4847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2.png)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如图所示,物块1、2间用竖直刚性轻质杆连接,物块3、4间用竖直轻质弹簧相连,物块1、3的质量为m,物块2、4的质量为M,两个系统均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两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物块1、2、3、4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a3、a4。
重力加速度为g,则有()A.a1=a2=a3=a4=0B.a1=a2=a3=a4=gC.a1=a2=g,a3=0,a4=m+MMgD.a1=g,a2=m+MM g,a3=0,a4=m+MMg答案:C在抽出木板的瞬间,由于物块1、2间用竖直刚性轻质杆连接,以物块1、2与刚性轻杆为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m+M)gm+M=g则有a1=a2=g由于物块3、4间的轻弹簧的形变还来不及改变,此时弹簧对物块3向上的弹力大小和对物块4向下的弹力大小仍为mg,因此物块3满足a3=mg−F弹m=0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物块4的加速度为a4=F弹+MgM=m+MMg2、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A球相连,A、B间固定一个轻杆,B、C间由一轻质细线连接,A、B、C三球的质量均为m。
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弹簧、轻杆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初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球受力情况改变,加速度为0B.C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gC.A、B之间杆的拉力大小为3mgsinθD.A、B两个小球的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上,大小均为12gsinθ答案:DA.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弹簧的弹力不变,细线的拉力突变为0,合力不为0,加速度不为0,A错误;B.对球C,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ma解得a=g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下,B错误;D.以A、B、C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烧断细线前,A、B、C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0,弹簧的弹力F=3mgsinθ烧断细线的瞬间,由于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3mgsinθ−2mgsinθ=2ma则A、B的加速度a=12gsinθC.B的加速度为a=12gsinθ以B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T−mgsinθ=ma 解得F T=32mgsinθC错误。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运动和力 测试卷(含答案)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运动和力 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c9009c27d3240c8547efb3.png)
第七章达标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小光和小明同学上体育课时喜欢打羽毛球。
有关羽毛球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光挥拍将羽毛球击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小明击球时只有球拍发生了形变C.他俩穿的运动鞋,鞋底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D.羽毛球在空中运动时不受重力作用2.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C.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第2题) 3.下图展示了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景,哪位同学的测量方法是错误的()4.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 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 NB.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C.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 N推力的作用D.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第4题)(第5题)5.如图所示的为水平仪放在水平窗台时的情形,若发现重锤偏向左侧,则可判断窗台()A.右高左低B.左高右低C.左右相平D.无法判断6.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即F=kx,其中F 为弹力大小,x为伸长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已知某弹簧劲度系数为100 N/m,原始长度为10 cm,则在弹力为5 N时,弹簧长度可能为()A.10 cm B.15 cm C.20 cm D.25 cm7.一颗正在竖直向上飞行的子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先减速上升,后加速下降B.沿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C.立刻停在空中D.立刻向下加速运动8.【中考·湖南益阳】可爱的企鹅喜欢在冰面上玩游戏。
如图所示,有一企鹅先加速从冰面底部由静止开始沿直线向上“奔跑”,达到一定速度后,突然卧倒以肚皮贴着冰面向前滑行,最后退滑到出发点,完成一次游戏。
运动的描述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运动的描述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58660d1a37f111f1855bed.png)
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1.雨滴从高空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变为零(整个过程其加速度方向不变),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A.速度一直保持不变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C.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答案】BD【解析】【分析】根据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雨滴的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速度的变化率等于加速度,结合加速度的变化判断速度的变化率变化.【详解】A、B、C、雨滴下落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速度仍然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雨滴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速度达到最大,故A错误,B正确,C错误.D、速度的变化率等于加速度,加速度减小,则速度的变化率减小,故D正确.故选B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雨滴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雨滴方向相反,雨滴做减速运动.2.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4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m/sB.物体在ABC5m/s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答案】ABC【解析】【详解】 A .由图可知物体在AB 段的位移为1m ,则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1m/s 1m/s 1x v t === 选项A 正确;B .物体在ABC 段的位移大小为 2212m 5m x =+=所以物体在ABC 段的平均速度5m/s 2x v t == 选项B 正确;C .根据公式x v t=可知,当物体位移无限小、时间无限短时,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某点的瞬时速度,位移越小平均速度越能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则AB 段的平均速度比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 点时的瞬时速度,选项C 正确;D .根据题给条件,无法得知物体的B 点的运动速度,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所以不能得出物体在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选项D 错误。
《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检测(有答案解析)(3)
![《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检测(有答案解析)(3)](https://img.taocdn.com/s3/m/967565db915f804d2a16c1af.png)
一、选择题1.小聪观察到运动场上有如图所示的三种现象,下列有关这些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B.网球对球拍的作用力改变了球拍的形状C.铅球离开手后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D.铅球离开手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推力的作用2.如图所示,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个木箱,地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下列情形中,关于木箱受到摩擦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只在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不受摩擦力B.当用5N的力推木箱时,没有推动,此时木箱不受摩擦力C.当用10N的力推木箱时,恰好推动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10ND.当用15N的力推木箱时,木箱在水平面上滑动,此时产生的摩擦力属于滑动摩擦力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的合力为零B.运动状态不变的物体也可能受到力的作用C.船员用船桨向后划水船就前进,使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船桨D.自然静止于水平桌面的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的三要素相同4.用5牛的水平压力把重为2牛的黑板擦压在竖直的黑板上,黑板擦处于静止状态。
若将水平压力增加到8牛,则此时黑板擦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A.2牛B.3牛C.5牛D.8牛5.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路边的石块绊了一下,向前跌倒。
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①小刚身体向前倾倒。
②脚被石头绊了一下,下半身由于受到力的作用立即停下。
③上半身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
④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向前行走。
以上四句话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A.④②③①B.④③②①C.④①②③D.④②①③6.下列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A.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B.把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使松的锤头紧套在锤柄上C.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D.汽车驾驶员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7.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F=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0N,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NB.B物体受到的重力与A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A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若拉力F增大,B与A之间的摩擦力增大,A与地面的摩擦力也随着增大8.在有些地区,人们常在小河边洗衣服。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经典易错题专训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经典易错题专训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06f4bb02d276a200292e6a.png)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经典易错题专训-含答案-浙教版运动和力1.[2011·鞍山中考]“五一”节期间,小丽随父母乘车到大连探望爷爷和奶奶。
她们刚刚进站上了车,小丽侧脸望去,对面的客车上坐着赵老师,正准备下车跟老师打招呼时,她感觉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无奈她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想法。
可不大一会,赵老师乘坐的客车离开了车站,而自己乘坐的客车却没有动。
图3-1-4(1)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是以对面的客车为参照物。
(2)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动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3)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解析】参照物与判断的对象之间发生位置改变,说明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如果两者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改变,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2.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C) A.迎面走来的行人B.路旁的树木C.小红骑的自行车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解析】小红与小红所骑的自行车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若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则小红是静止的3.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b两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
观察图3-1-5中旗与烟的情况,判断以下关于a、b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图3-1-5A.a、b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a、b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a车可能运动,b车向右运动D.a车可能静止,b车向左运动【解析】因为b车的旗与烟运动的方向相反,若以房子作为参照物,则b车的运动方向与烟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同。
而a车可能与烟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4.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st,说明某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A.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速度的大小不随路程的长短或时间的多少而变化D.以上三种说法中,没有一个是正确的【解析】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不随路程的长短或时间的多少而变化。
九年级物理-力与运动及习题答案
![九年级物理-力与运动及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82990602020740be1e9bad.png)
学生姓名程灵萱年级九年级上课时间11月08日教学目标期中复习教学重难点力与运动力和运动【知识整合】考点1: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注意】“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包含两种情况:一是该物体没有受到任何外力对它的作用,这是理想情况;二是物体在某一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总保持”是指“原来是怎样,后来也仍然是怎样”的意思。
例如,某一物体原来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后来仍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原来静止的,后来仍然保持静止状态。
考点2: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2.决定大小的因素:质量【注意】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运动状态、是否受外力无关,惯性只与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3.惯性现象解释步骤(1)明确研究的是哪个物体,它原来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2)当外力作用在该物体的某一部分(或外力作用在与该物体有关联的其他物体上)时,这一部分的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3)该物体另一部分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4)最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易错点】因为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因此不能理解为“受到惯性作用”。
【比较】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区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条件任何情况下物体不受到外力作用时本质物体本身的属性描述物体在一定条件下所遵循的运动规律考点3:力的合成1.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叫那两个力的合力。
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1)方向相同合力大小:F=F1+F2合力方向:与两个力的方向相同(2)方向相反合力大小:F=| F1-F2| 合力方向:与较大的力方向相同考点4:二力平衡1.定义: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或二力平衡。
【注意】以上定义的逆命题“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也成立,即:物体受平衡力作用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条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注意】判断是否为二力平衡时,以上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满足。
中考物理复习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专项易错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复习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专项易错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1cf750ba0d4a7303763a9f.png)
一、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1.两个质量相同的钩码,下端固定有纸带并穿过打点计时器,在拉力作用下两钩码分别同时从同一位置开始沿竖直向上方向运动,纸带上留下的点迹如图(a)所示,它们的s—t图像如图(b)所示.则A.甲的拉力大B.甲的机械能小C.乙的动能小D.无法判断【答案】C【解析】【详解】A.在图a中的甲、乙两图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各点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由此确定钩码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此时的钩码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弹簧秤竖直向上的拉力和重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这两个力相等,即甲、乙的拉力都等于各自钩码的重力,由于钩码的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所以甲的拉力等于乙的拉力.故A不符合题意;BCD.两个钩码的质量相同,由题意知,两个钩码上升的高度相同,由图(b)知,甲、乙上升相同的高度,甲所用时间小于乙所用时间,根据v=st可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甲的动能大于乙的动能,甲的势能等于乙的势能,机械能为动能和势能之和,所以,甲的机械能大于乙的机械能.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2.如图所示,将带钩的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小明水平拉动木块,在木块加速..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C.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D【解析】【分析】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做加速运动,拉力大于摩擦力;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绳对木块的拉力作用在木块上,木块对绳的拉力作用在绳上,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详解】AB.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压力一定,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摩擦力大小不变,故AB错误;C.木块做加速运动,拉力大于摩擦力,故C错误;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8章 《运动和力》 疑难易错必刷题汇编【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8章 《运动和力》 疑难易错必刷题汇编【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151040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c.png)
第8章《运动和力》疑难易错必刷题汇编一.选择题1.(铜仁市)小明同学学习了运动和力的知识后,整理笔记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C.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是对平衡力D.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2.(绵阳)2020年6月1日起,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要求骑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必须戴头盔,开车必须系安全带。
戴头盔、系安全带能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其原因是在遇到交通事故时( )A.头盔能防止人头由于惯性撞击头盔B.安全带能防止人体由于惯性飞出车外C.头盔能减小人头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D.安全带能减小人体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3.(广州)金属球用细绳挂在车厢内,并相对于车静止,位置如图1所示。
下列选项中能导致球突然从如图1位置变成如图2位置的是( )A.车向西启动B.车做匀速直线运动C.车向东直线运动时加速D.车向东直线运动时减速4.(益阳)轰炸机轰炸地面目标时,总要提前投弹才能命中目标,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飞机投弹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炸弹脱离飞机时,炸弹的速度为零B.炸弹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炸弹具有惯性C.炸弹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炸弹受到向前的推力D.惯性与速度有关,炸弹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5.(鄂尔多斯)2020年5月27日,我国高程测量登山队再次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并完成峰顶测量任务(如图)。
下列有关登山队员的分析,正确的是( )A.登山时穿特质鞋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B.在峰顶测量时,队员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在峰顶测量时,地面对队员的支持力与他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从峰顶返回营地感觉比登峰轻松,是由于队员受到惯性的作用6.(常州)如图所示,我们的祖先曾用滚木巧妙地移动巨石。
下列措施中,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A.在衣服的拉链上涂些蜡B.自行车转轴处装有滚珠轴承C.用力压住橡皮,来回擦去写错的铅笔字D.汽车在冰雪路面行驶,车轮上绕有铁链7.(徐州)如图所示,用气球、夹子、吸管和胶带制成“喷气火箭”。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提优训练:第七章 运动和力 章末复习(含答案)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提优训练:第七章 运动和力 章末复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674757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64.png)
章末复习易错点一对运动和静止的理解有误区例1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中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南运动。
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B.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北运动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北运动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南运动[易错总结] (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2)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
易错点二混淆路程和时间的对应关系例2一辆汽车以4 m/s的速度匀速驶上长为60 m的斜坡,到达坡顶后接着又以6 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该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4.8 m/sB.5 m/sC.4.25 m/sD.2.75 m/s[易错总结] (1)上下坡时,上坡速度和下坡速度的平均值不是全程的平均速度;(2)一定要利用全程的路程和全程的时间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易错点三对速度的图像分析存在盲区例3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中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同学在t=15 min时相遇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1.5倍D.整个过程中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易错总结] (1)首先明确图像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2)从图像中找到对应的路程和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解,比较各段速度的大小;(3)对于相遇问题,可将运动图像转换成运动过程示意图,分析各物理量间的关系。
易错点四对惯性现象判断不清例4如图所示,玻璃水箱中有一个气泡和一块石头,本来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在用一水平向右的外力猛推水箱,则水箱加速时,气泡和石头相对于水箱()A.气泡和石头都向左运动B.气泡和石头都向右运动C.气泡向右运动,石头向左运动D.气泡向左运动,石头向右运动[易错总结] (1)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2)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易错题归纳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易错题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ab7049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09.png)
物理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物体位移为0.4 m时,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0.4 s后物 体不受摩擦力,开始做匀速运动
则x2=v2t2 因为x2=x-x1=10 m-0.4 m=9.6 m v2=2 m/s 所以t2=4.8 s 则传送带将物体传送10 m所需时间为 t=0.4 s+4.8 s=5.2 s. 答案 5.2 s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本章易错题归纳
物理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对牛顿第一定律把握不准造成错误
丢分题1 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 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
A.人跳起后,车厢内的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一 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 车一起向前运动
物理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超重与失重的思维定势导致错误
丢分题4 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 图所示。设箱子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 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理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B项 用,不然物体将保持静止.实际上,人在水平方向不受力,
水平方向速度不变,故仍落回车上原处
误认为人与火车接触时(坐在座位上或站在车厢内)才与火车
C项 具有相同的速度,当人与火车不接触时,应处于静止状态. 其实,人跳起后,由于惯性,水平方向上仍保持原来的速度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习题:第四章复习提升(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习题:第四章复习提升(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1d78e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e.png)
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本章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易错点1将惯性与力混淆1.(2019天津六校高一上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惯性是一种力C.物体受恒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D.惯性越大的物体运动状态越难改变易错点2不清楚合力与加速度的对应关系2.(2019甘肃兰州一中高一上月考,)(多选)下列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外力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一定越大B.物体的加速度为0,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0C.物体的速度为0,所受的合外力可能很大D.物体的速度很大,所受的合外力可能为0易错点3误认为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3.()(多选)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合力为零时的特例,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可以被牛顿第二定律代替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所以不容易停下来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易错点4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问题,受力分析时易漏力或添力4.(2019湖南岳阳一中高一上期末,)如图所示,固定斜面CD段光滑,DE段粗糙,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从C点由静止下滑,下滑过程中A、B保持相对静止,则()A.在CD段时,A受三个力的作用B.在DE段时,A可能受两个力的作用C.在DE段时,A、B可能处于失重状态D.整个下滑过程中,A、B一定均处于失重状态思想方法练一、整体法与隔离法1.(2019安徽黄山高一上期末,)(多选)如图所示,材料相同,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体A和B靠在一起放在水平面上。
用水平推力F向右推A使两物体一起向右加速运动时(图甲),A和B之间的作用力为F1,加速度为a1。
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推力F向左推B加速运动时(图乙),A和B之间的作用力为F2,加速度为a2。
则()A.F1∶F2=1∶1B.F1∶F2=m∶MC.a1∶a2=M∶mD.a1∶a2=1∶1二、临界问题分析法2.(2019江西南昌二中高一上期末,)(多选)如图所示,轻弹簧两端拴接两个小球a、b。
《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易错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f0f9c6eefdc8d377ee32cd.png)
一、选择题1.教室里,带磁性的粉笔刷可吸在黑板上不掉下来,如图所示,关于粉笔刷的受力情况,列说法正确的是()A.粉笔刷所受磁力与粉笔刷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粉笔刷所受磁力与黑板对粉笔刷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黑板对粉笔刷的摩擦力与粉笔刷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粉笔刷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2.射箭时,拉开的弓弦能将箭射出,箭离开弓弦后还能继续飞行,小明根据这一现象得出了以下结论:①弓弦对箭施加的力改变了箭的运动状态;②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③箭由于惯性力作用能继续飞行;④在空中飞行的箭若不受任何力作用,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①B.只有①②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都正确3.以下各种现象,为增大摩擦力的是()A.给门轴加上润滑油B.气垫船的船底和水面之间形成一层气垫C.下雪道路结冰后,将煤渣撒到路面上D.滑冰时,冰面在冰刀的压力下稍有融化,形成一层水膜4.如图所示,关闭动力拉下制动后,某满载旅客的高铁沿平直轨道缓缓驶入南阳东站。
下列说法正确()A.列车受到的重力和铁轨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列车由运动变为静止,列车的惯性减小了C.列车减速前进时,坐在列车上的乘客相对于车站是静止的D.列车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物体的运动要靠力来维持5.如图所示,无风时,站在地面上的小蚂蚁骄傲地托着果实。
对于该静止的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大于果实受到的重力B.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小于果实受到的重力C.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平衡力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有两个物体存在,它们间就一定存在力B.被踢起在空中飞行的足球仍然受到踢力的作用C.力的作用效果只能表现在“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无论是否接触,只要物体间相互作用,就会产生力7.如图所示,一名运动员将冰壶向右推出。
中考物理易错力学概念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易错力学概念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f672f6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d1.png)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中考易错力学概念题【例1】★★(鄂州)下面是小玲对力的一些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B.靠近的两个磁极没有接触,不会有力的作用C.马拉车,车前进,说明马对车施加了力;马没有后退,说明车对马没有施加力D.篮球撞击篮板时,篮板受到了篮球的作用力,同时篮球也受到了篮板的作用力答案: D考点:力的概念;力作用的相互性.解析:A、产生力的作用时必须存在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靠近的两个磁极没有接触,但是仍然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是通过磁场实现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马拉车,同时车也拉马,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篮球撞击篮板时,篮板受到了篮球的作用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篮球也受到了篮板的作用力,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例2】★★(菏泽)如图所示,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鱼线对鱼杆的拉力使钓鱼杆发生形变B.瓶对海绵的压力使海绵发生形变C.球拍对乒乓球的作用力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方向D.脚用力踢足球时,能使足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答案: D考点:力的作用效果.解析:A、鱼线对鱼杆的拉力使钓鱼杆发生弯曲,改变了鱼杆的形状,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瓶对海绵的压力使海绵发生凹陷,改变了海绵的形状,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球拍对乒乓球的作用力使球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方向,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脚用力踢足球时,能使足球飞出去,是惯性使球保持了继续运动的状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例3】★★(焦作一模)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产生弹力作用B.两个物体之间的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C.物体间所产生弹力的大小决定于它们所受到的重力大小D.弹力只能使物体发生形变,不能改变其运动状态答案: A考点:弹力.解析:A、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直接接触且弹性形变,故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产生弹力作用,故A正确;B、两个物体之间的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与重力无关,故C错误;D、弹力不仅能使物体发生形变,也能改变其运动状态,故D错误.故选A.【例4】★★(多选)下列是与打排球有关的物理问题,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发球后,球在运动过程中,仍受重力作用B.传球后,球在上升到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C.扣球时,手感觉有点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拦网时,球被弹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答案:ACD考点:重力;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解析:因为地球附近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球在运动过程中仍受重力作用.故A正确.球在上升到最高点时,只受重力作用,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故不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扣球时,手对球施加了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球也对手施加了力,手受到了球的作用力,故手感觉有点痛.故C正确.拦网时,球受到了力,球被弹回,运动状态变了,是力的作用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故选ACD.【例5】★★★(陕西)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也能运动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答案: C考点:牛顿第一定律.解析:A、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故A正确;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B正确;C、物体受平衡力作用,运动状态不变,故C错误;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C.【例6】★★★(宿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时会慢慢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人站在水平地面上,人对地面的压力与人的重力是相同的C.赛车在高速行驶时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D.用脚踢足球时,脚有疼痛感,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案: D考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力的概念;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解析:A、足球停下的原因是受到阻力作用,故A错误;B、压力的施力物是人,受力物是地面,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人,二力不相同,故B错误;C、高速运动的物体停下来,运动状态的改变程度大,故C错误;D、脚对球施力使球运动,球对脚施力使脚疼,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正确.故选:D.【例7】★★(白银)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B.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更加灵活D.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答案: C考点:惯性.解析:A、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因此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有惯性,故A选项说法错误;B、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B错误;C、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因此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更加灵活,故C正确;D、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是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不是受到惯性作用;故D错误.故选C.【例8】★★★(巴中)有关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运动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它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C.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该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会慢慢停下来答案: B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解析:A、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物体将运动;当静止物体受平衡力时,会保持静止,不会变为运动,所以此选项错误;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它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此选项正确;C、物体受到合力为零,受平衡力作用,原来静止的物体会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此选项错误;D、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此选项错误;故选B.【例9】★★(长沙)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B.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C.在任何情况下摩擦力总是有害的D.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答案: C考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摩擦力的种类;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解析:A、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物体所受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故A正确;B、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可以减小摩擦力,故B正确;C、鞋底、轮胎的花纹等都是利用了摩擦力的有利影响,故C错误,符合题意;D、轮胎上的花纹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达到增大摩擦力的效果,故D正确;故选C.【例10】★★★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一定与压力成正比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C.摩擦力一定是阻力D.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答案: D考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解析:A、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静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不成正比,故A错误;BD、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如自行车后轮受到的摩擦力与其运动方向相同,故B错误,D正确;C、摩擦力有时候是动力,如自行车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故C错误.故选D.【例5】★★★【例11】★★★(海门市一模)惯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利有弊.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A.锤头松了,把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紧的套在锤柄上B.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系上安全带C.往锅炉内添煤时,煤可随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D.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答案: B考点:惯性现象.解析:A、锤头松了,将锤柄向下撞击地面时,锤柄静止,锤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结果就可以使锤头套紧在锤柄上,这是利用惯性,与题意不符;B、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紧急刹车时,车在阻力作用下停止运动,而司机或乘客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而被撞伤,这是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符合题意;C、往锅炉内添煤时,铲子停止运动,煤由于惯性,可随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这是利用惯性,与题意不符;D、拍打衣服前,衣服和灰尘一起静止,当拍打时,衣服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灰尘从衣服上掉下来,是利用惯性;与题意不符.故选B.【例12】★★★(泰安)大雪过后,往往给车辆和行人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交通部门提醒大家“雪天路滑,请注意交通安全!”下列关于冰雪道路的说法错误的是()A.“雪天路滑”是指下雪后物体与地面间的接触面变光滑了B.同一车辆在冰雪地面上行驶比在没有冰雪的路面上行驶惯性大一些C.冰雪地面行车必须慢速驾驶,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危险D.人在冰雪地面行走时容易摔倒,其原因与惯性有关答案: B考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惯性.解析:A、“雪天路滑”是因为下雪后物体与地面间的接触面变光滑了,压力一定,摩擦力会变小.A说法正确.B、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同一辆汽车,质量不变,惯性的大小也不变.B说法错误.C、冰雪地面行车必须慢速驾驶,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危险.C说法正确.D、人在冰雪地面行走时容易摔倒,其原因与惯性有关.D说法正确.故选B.【例13】★★★★(多选)将一杯牛奶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作用力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A.牛奶对杯子底的压力大小等于牛奶所受的重力B.杯子和牛奶所受的总重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大小相等C.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与桌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杯子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BC考点:平衡力的辨别;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解析:A、由图可知,上口大、下底小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ps=ρghs<G,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所装液体重,所以A错误;B、杯子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竖直向上,受力物体都是杯子,是一对平衡力,两个力大小都等于杯子和牛奶的重力大小,所以B正确;C、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的受力物体是杯子,杯子对桌面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桌面,不是同一个受力物体,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C正确;D、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等于杯子和牛奶的重力之和,杯子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不相等,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D错误.故选BC.【例14】★★(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提水桶时手上出现压痕,是水桶给手的压力作用的结果B.1N的水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不能产生大于1N的浮力C.假如失去了重力,天平就不能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D.用大小不变的力F竖直向上拉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钩码,钩码仍静止,F 一定小于mg答案:AC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与运动的关系;重力.解析:A、手提水桶时手上出现压痕,是水桶给手的压力作用的结果,所以A正确;B、1牛顿的水可以包裹无限大的物体,即排开水的重力可以无限大,根据F浮=ρgV排可知,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所产生的浮力可以无限大,所以B错误;C、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但是天平之所以能够测量物体质量,却要利用的物体的重力,假如失去了重力,天平就不能再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所以C正确;D、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当物体受到的拉力等于物体重力时,即F=G=mg,物体可以处于静止状态,所以D错误.故选AC.【例15】★★1J的功就是()A.把质量为1kg的物体移动1m所做的功B.把重1N的物体移动1m所做的功C.在1N力的作用下,物体移动1m所做的功D.在1N力的作用下,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1m时,此力对物体做的功答案: D考点:力做功的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不知道物体移动的方向是否与力的方向相同,无法计算功,故A、B、C错误;物体沿力的方向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所以做功W=FS=1N×1m=1J,故D正确.故选D.【例16】★★(2014•无锡)下列实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A.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B.人推车,车未动C.足球被踢后,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D.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答案: D考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解析:A、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有力存在但力的方向上无移动的距离.不符合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故A错误;B、人推车,车未动,有力无距离.人用的力不符合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故B错误;C、人足球被踢后,由于惯性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此时人没有力作用在足球上,所以人没有对足球做功,不符合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故C错误;D、将杠铃举起,有力有距离,并且力和距离相互对应,所以符合题意.故D正确.故选:D.【例17】★★(多选)果农在采摘苹果时,先向下拉弯枝条,再用手摘.以下围绕苹果与摘苹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树上的苹果具有重力势能B.位置较高的苹果具有较大的重力势能C.采摘苹果的时候,轻轻拉弯的枝条具有弹性势能D.采摘苹果时,枝条被拉得越弯,其弹性势能越大答案:ACD考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解析:A、树上的苹果具有一定高度,因此具有重力势能,该选项说法正确;B、重力势能不断与高度有关,还与质量有关,因此位置高的苹果重力势能不一定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轻轻拉完的纸条发生了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该选项说法正确;D、纸条被拉得越弯,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CD.【例18】★★★有一种比较惊险刺激的户外运动叫蹦极,即在参与者脚上绑上结实的弹性绳子从高处跳下,等下落到最低点后又弹起,然后不断往复.请问蹦极者从最高处跳下到下落至最低点的过程中()A.蹦极者的动能一直增加B.蹦极者的动能最大的时候,实际上是他减小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成了动能C.绳子弹性势能一直增大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 D考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解析:蹦极者从最高处跳下到下落至最低点的过程,如图示:蹦极者从最高点到A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重力势能越来越小,动能越来越大;从A 点到B点的过程中,受到向下的合力做加速运动,所以速度越来越快,动能越来越大;最大的时候,实际上是他减小的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和弹性势能,故B错误;在B点以下,受到向上的合力做减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小,动能越来越小,最低点时速度为零.故A错误;游戏者的重力势能在C时,全部转化为绳子的弹性势能,在B到C的过程中弹性势能增大,故C错误;故选D【例13】★★★(多选)下列选项所述的现象中,机械能发生变化的是()A.跳伞运动员从空中跳伞后匀速下落B.一个小孩从滑梯上匀速滑下C.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空气阻力不计)D.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水平拉力作加速运动答案:ABD考点:机械能.解析:A、跳伞运动员从空中跳伞后匀速下落,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符合题意;B、一个小孩从滑梯上匀速滑下,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符合题意;C、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不计空气阻力,能量没有损失,机械能总量不变,不符合题意;D、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水平拉力作加速运动,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符合题意.故选ABD.【例20】★★★(多选)我们居住的城市高楼林立,如不小心发生高空坠物事件,则可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害,更不可有意为之.日前,某小区的陈先生在早上下楼取车时发现车的后挡风玻璃被穿了一个孔,上面还插着一个可乐瓶.对此,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可乐瓶从高空坠落,动能会转化为重力势能B.挡风玻璃对可乐瓶没有做功C.可乐瓶从高空坠落,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D.可乐瓶砸在挡风玻璃的瞬间,具有很大的动能答案:CD考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力是否做功的判断.解析:A、可乐瓶从高空坠落,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而不是动能会转化为重力势能,故A错误;B、可乐瓶对挡风玻璃做功的同时,挡风玻璃也一定会对可乐瓶做功,故B错误;C、可乐瓶从高空坠落,高度降低,速度增大,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故C正确;D、可乐瓶从高空坠落,高度很高,又有一定的质量,因此重力势能会转化为较多的动能,故D正确.故选CD.一讲一测(牡丹江二模)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B.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C.一个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D.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答案: B考点:力的概念.解析:A、物体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故A错;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产生力的作用时,一定同时存在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是成对出现的,故B正确;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故C错;D、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例如:两个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并接触的木块间没有推、拉、挤、压等作用,没有发生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B.(宜昌)如图所示的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A.推土机对泥土的推力B.大象对跷跷板的压力C.地球对月亮的引力D.绳子对小车的拉力答案: C考点:弹力.解析:A、推土机对土的推力是由于推土机推板发生形变产生的,属于弹力,故A不符合题意;B、大象对跷跷板的力是压力,属于弹力,故B不符合题意;C、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是万有引力的一种,两物体也没有接触,不属于弹力,故C符合题意;D、绳子由于发生了形变而对小车产生拉力,属于弹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宜昌)飞船在圆轨道上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在飞船中进行()A.用弹簧握力计测握力B.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C.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D.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答案: D考点:重力;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解析:因为飞船在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即在飞船上的物体不再受地球的引力作用,所以无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故选D.(宜宾)同学们在以“假如…”为主题的讨论中,下列四种观点正确的是()A.假如失去摩擦力,任何物体都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B.假如没有了空气,声音就一定不能传播C.假如失去了重力,天平就不能再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D.假如没有了大气压强,地面上的物体都会飘向高空答案: C考点:重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声音的传播条件.解析:A、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并不全部是由于摩擦力的存在而造成的,例如: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就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故A错误.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空气并不是声音传播的唯一介质,它也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如隔墙有耳,所以B错误.C、天平是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制成的,作用在横梁上的两个力分别是砝码和物体的重力,当没有了重力,作用在横梁上的这两个力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天平就无法使用.故C正确.D、物体停留在地面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而不是大气压造成的.故D错误.故选C.(河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突然开动时,站在汽车上的人会向后仰,是由于人具有惯性B.竖直抛向空中的石块,运动的越来越慢,是由于石块的惯性越来越小C.人沿水平方向推停在水平面上的车,车未动,车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打乒乓球时,球拍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拍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两个力的大小一定相等答案:ACD考点:惯性;平衡力的辨别;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解析:A、因为原来汽车和乘客都处于静止状态,当汽车突然开动时,汽车向前运动,而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人会向后倾倒.故A正确;B、竖直抛向空中的石块,运动的越来越慢,但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B错误;C、人沿水平方向推停在水平面上的车,车未动,车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打乒乓球时,球拍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拍也受到球的作用力,这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所以大小一定相等.故D正确.故选:ACD.(兴化市二模)对于静止在地面上的讲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讲台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讲台的重力,所以它们是一对平衡力B.用力推讲台,讲台不动,是因为推力小于讲台受到的阻力C.如果讲台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将仍然保持静止D.讲台是静止的,因此它没有惯性答案: C考点:平衡状态的判断;惯性.解析:A、讲台对地面的压力与讲台的重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且方向相同,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B、用力推讲台,讲台不动,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此时推力等于讲台受到的阻力,故B错误;C、讲台原来静止,如果讲台受到的力全部消失,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C 正确;D、任何物体任何情况都有惯性,故D错误.故选C.(怀柔区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一定受平衡力的作用B.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和物体所受力的合力方向一致C.用3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3ND.用力捏瘪空的矿泉水瓶时,人手对矿泉水瓶的力大于矿泉水瓶对手的力答案:AC考点: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力的合成与应用.解析:A、物体的平衡状态是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一定受平衡力,故A正确;B、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时加速,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时减速,故B 错误;C、木块匀速运动是平衡状态,所受的力有拉力和摩擦力,所以二力平衡,大小相等,故C 正确;D、人捏水瓶的力和水瓶对人手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永远大小相等,故D错误.故选:AC.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凡是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B.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时也有可能有摩擦力C.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D.只有接触才有可能产生摩擦答案: A考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摩擦力的方向.解析:A、如果两个物体接触没有运动,也没有运动趋势两个物体之间就没有摩擦力.符合题意.B、例如斜面上静止的物体,虽然相对斜面来讲物体是静止的,但是物体在斜面上有向下运动的趋势,两者之间也存在摩擦力.不符合题意.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有时跟物体运动方向是相同的,有时是相反的.不符合题意.D、两个物体之间要产生摩擦力一定是接触的,不接触是没有摩擦力的.不符合题意.。
(带答案)初中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易错题集锦
![(带答案)初中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易错题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b2b3819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a.png)
(带答案)初中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易错题集锦单选题1、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拉杆旅行箱底部装有轮子B.水泥路面上刻划出一道道的横线C.向自行车的转轴处加润滑油D.游泳运动员身穿高科技泳衣“鲨鱼皮”参加比赛2、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
关于小马同学骑共享单车上学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车加速前进时,速度越快,惯性越大B.下坡时不用蹬车,车继续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C.骑车行驶过程,突然刹车,身体由于惯性会向前倾D.刹车停止后,车的惯性消失3、足球运动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行的足球,受到重力和推力的作用B.足球在飞行过程中,它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C.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D.飞行的足球,若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止运动4、下列选项哪个是摩擦力的单位?()A.NB.kg/m3C.tD.m5、小兰同学周末在荆州关公义园游玩时,拾到一块彩色的小石块。
为了测量小石块的密度(不考虑小石块吸水),小兰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将水平台上的天平游码归零后调节平衡螺母,待指针在分度盘中线两侧等幅摆动时开始测小石块的质量∶②小石块的质量如图甲;③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乙和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指针在分度盘中线两侧等幅摆动时,小兰就开始测量,其操作是合理的B.小石块在托盘中静止时,所受支持力和对托盘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小石块的密度是2.1×103kg/cm3D.如果小兰利用现有器材先测体积,再测质量,仍然可以精确测出小石块的密度6、如图所示,水平地面O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5N的力F向右运动,利用频闪照片每隔0.2s记录物体运动状况。
已知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①MO段的平均速度为5m/s②OQ段的平均速度为6.25m/s③MO段的摩擦力为5N④OQ段的摩擦力小于5N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③④7、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梯形物体,它们在力的作用下,以下列三种方式沿相同的水平面运动,下列对不同情况下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比较,正确的是()A.f丙>f甲>f乙B.f乙>f丙>f甲C.f乙>f甲>f丙D.f甲>f乙>f丙8、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用头顶球,球在向上飞,若此时受到的力都消失,则球将会A.静止B.做匀速直线运动C.下落D.无法判断9、如图所示,两个各重2N的相同长方体A和B靠在一起,在大小为2N的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受到的摩擦力是1NB.A受到桌面的支持力是4NC.B对A的作用力是2ND.A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F是一对平衡力10、如图所示,木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在足够长的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木块对桌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拉力F大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D.撤去拉力F后,木块继续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11、如图所示,木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在足够长的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木块对桌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拉力F大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D.撤去拉力F后,木块继续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12、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A、B的挂钩挂在一起,然后用手水平左右拉弹簧测力计的圆环,使其保持静止状态,当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4N时,则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及右手对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大小分别是()A.8N、4NB.4N、8NC.0N、8ND.4N、4N1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找来了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木板两块(一块光滑,另一块粗糙),长方体木块一块(带有挂钩),钩码一盒,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测量摩擦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B.通过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在保持压力一定时,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C.此实验中应用了一种重要的探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一控制变量法D.图甲中用不同速度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大小也不同14、在平直的路面上,一个人沿水平方向用20N的力推一辆重为150N的小车匀速向西运动,则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20N,向西B.20N,向东C.150N,向西D.150N,向东15、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用头顶球,球在向上飞,若此时受到的力都消失,则球将会A.静止B.做匀速直线运动C.下落D.无法判断多选题16、小美同学穿上旱冰鞋站在水平地面上,向右用力推墙,会被墙向左推开。
(文末附答案)2022届初中物理初中物理运动和力重点易错题
![(文末附答案)2022届初中物理初中物理运动和力重点易错题](https://img.taocdn.com/s3/m/2ccd6bf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9.png)
(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2022届初中物理初中物理运动和力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地停在车站,过了一会,乙车内的乘客看到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甲车内的乘客看到乙车也向东移动,那么站在站台上的铁路工人看到的是()A.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且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B.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C.甲、乙两车都向西运动,且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D.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C.第4s~第19s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D.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3、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携手遨游太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B.“神舟十三号飞船”和“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C.“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对于“天舟三号”是静止的D.“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舟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4、观察图中房屋上的炊烟和甲、乙两车上小旗的飘动方向,判断两小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相对于房子一定向右运动B.甲车相对于乙车一定向右运动C.乙车相对于房子可能向右运动D.乙车相对于甲车可能静止5、下列图像中,相应的物理原理解释正确的是()A.a图小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内燃机的压缩冲程对外做功B.b图小球在地面上方越跳越低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完全转化为动能C.c图前2s内,小华跑得较快D.d图中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6、下面由“运动会”联想到的物理知识,错误的是()A.需要看发令枪的烟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声音开始,是利用光速远大于声速的道理B.1500m运动员整个过程是变速运动C.比较短跑运动员的速度通常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D.发令枪响度大传播距离远7、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8.5℃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kgC.中学生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1m/sD.一本中学物理教科书的厚度约为5cm8、小明和家人在玄武湖划船游玩,若认为小明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A.岸上的亭子B.水边的柳树C.飞过的白鹭D.小明划的船9、“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100例-力和运动含答案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100例-力和运动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8341f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a.png)
初中物理经典易错题100例-力和运动(含答案)1.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的动力是()A.桨划水的推力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C.人对船的推力D.水对桨的推力2.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A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B受到重力的作用C只受到脚的作有力D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3.一辆汽车分别以6米/秒和4米/秒的速度运动时,它的惯性大小:()A.一样大;B.速度为4米/秒时大;C.速度为6米/秒时大;D.无法比较4.站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受到几个力的作用()A.1个B.2个C.3个D.4个5.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A、100牛B、200牛C、0牛D、400牛6.一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A 一定是平衡力B 一定不是平衡力C 可能是平衡力D无法判断7.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
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C、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D、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8.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A.减小为原来的1/2B.和原来一样C.增大为原来的2倍D.无法判断9.蹦极游戏是将一根有弹性的绳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从高处跳下,a是弹性绳自然下垂的位置,C点是游戏者所到达的最低点,游戏者从离开跳台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物体速度是如何变化的?_______________10.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①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①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易错题》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易错题》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测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adefd1a5e9856a5712608c.png)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摘灯笼”游戏示意图,要求游戏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尽可能多的灯笼摘下即可获胜,已知灯笼上下用两根相同的细绳L 1、L 2连接后悬挂于天花板上,人只能拉下面的细绳L 1,若两根细线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则为了顺利摘下灯笼( )A .在细绳L 1下端缓慢增加拉力B .在细绳L 1下端突然猛一拉C .由于细绳L 2中的拉力大于细绳L 1中的拉力,故细绳L 2一定先断D .细绳L 1与细绳L 2一定同时断2.如图所示,A 、B 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 端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A 、B 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 A =5m 、m B =m ,重力加速度为g ,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 、B 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A .都等于0B .都等于2gC .0和3gD .0和2g 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 = 1kg 、m 2 = 2kg 的滑块A 和滑块B 叠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A 和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5,拉力F 作用在滑块A 上,拉力F 从O 开始逐渐增大到7N 的过程中,关于A 和B 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始终保持相对静止B .当F > 5N 时,A 、B 发生了相对滑动C .从一开始就发生了相对滑动D .开始相对静止,后来发生相对滑动4.如图所示,在饮料瓶的下方扎一个小孔,瓶中灌水,手持饮料瓶,小孔中有水喷出。
现让瓶子做下述几种运动,运动中瓶子没有转动,忽略空气阻力,观察喷水的变化。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放手让瓶子自由下落,小孔仍向下喷水B .将瓶子竖直向上抛出,瓶子向上运动时小孔不再喷水,瓶子向下运动时小孔向下喷水C .将瓶子水平抛出,瓶子在空中运动时小孔不再喷水D .将瓶子斜向上抛出,瓶子在空中运动时小孔仍向下喷水5.如图所示为水平匀速向右运动的传送带,一个物块以某一速度从左边冲上传送带,则小物块运动的v –t 图象不可能...是( )A .B .C .D .6.用外力F 拉一物体使其做竖直上升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加速度a 随外力F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规定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为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表面在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a 0B .物体的质量为002F a C .当a =a 1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D .当a =a 1时,拉力010F F a a 7.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 、B 两端相距x = 4m ,以某一速度顺时针匀速运转,A 轮为主动轮,B 轮为从动轮,P 为从动轮轮缘上一点。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0c599431126edb6f1a10af.png)
一、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1.如图,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当B受到5N的水平拉力时,三个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A.B和C之间的摩擦力0NB.A和B之间的摩擦力为0NC.B物体所受的合力为5N,方向水平向右D.地面对C的摩擦力为5N,方向水平向右【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对AB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B所受的合力为零,AB受到5N 的水平向右拉力,所以受到C对AB向左的摩擦力5N,即B和C之间的摩擦力5N,故A 不符合题意;B.因为A向右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可知A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作用,不受摩擦力作用,故B符合题意;C.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B所受的合力为零,故C不符合题意;D.对整体分析,三个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受力平衡,整体受到5N的水平向右拉力,所以受到地面对整体水平向左的摩擦力5N,即地面对C的摩擦力为5N,方向水平向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甲、乙丙三块石头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和乙石头对甲石头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丙石头对乙石头的支持力和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的大小不相等C.甲、乙、丙三块石头所受合力不为零D.乙石头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和乙石头对甲石头的支持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乙石头处于平衡状态,丙石头对乙石头的支持力=+F G G甲乙支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F G甲压所以丙石头对乙石头的支持力和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的大小不相等,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甲、乙、丙三个石块处于静止状态,是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零,故C错误;C符合题意;D.乙石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丙石块对乙的支持力、甲石块对乙的压力三个力的作用,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 第1章 运动和力4-5节易错题(word解析版)
![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 第1章 运动和力4-5节易错题(word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2976106f1aff00bfd51e03.png)
易错题一.选择题1.正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如果同时消失,那么将发生的现象是()A.立即停下来B.速度逐渐减小,最后停止C.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D.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可能改变【答案】C【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对于正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外力如果同时消失,物体将保持外力消失瞬间的速度的方向运动下去。
【解答】解:A、因为物体原来是运动的,所以外力消失时不会立即停下来,而是会继续保持运动,故说法错误;B、物体速度逐渐减小,说明是受到了力的作用,这与“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相矛盾,故说法错误;C、正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外力同时消失时,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与方向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说法正确;D、方向发生改变也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说明肯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这也与“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相矛盾,故说法错误;故选:C。
2.下列情况不属于运动状态改变的是()A.体育课绕着操场跑道匀速跑B.投进球框的篮球C.在水平草地上滚动的足球D.竖直方向匀速下落的雨滴【答案】D【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解答】解:A、体育课绕着操场跑道匀速跑,运动方向不断发生改变,所以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A 不符合题意;B、投进球框的篮球,篮球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发生了改变,所以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C、在水平草地上滚动的足球,其运动速度越来越快,所以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C不符合题意;D、在竖直方向匀速下落的雨滴,其运动方向和大小都没有改变,故运动状态没有改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B.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长跑的运动员在拐弯时具有运动的惯性,跑直道时没有惯性D.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惯性增强歼击机的灵活性【答案】D【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指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和力易错点一、惯性【例1】我国规定,小汽车前排必须装有安全带,它是用来防止汽车的[ ]A.高速行驶.B.快速起动.C.紧急刹车.D.上述各项都能防止.【解答】C.【例2】行走的人被石块绊一下会向前跌倒,下述分析中正确的是[ ]A.人的上半身有惯性,下半身没有惯性.B.由于石块作用而改变了人的运动.C.人由于惯性保持向前,石块作用脚时,使脚运动变慢.D.以上说法都正确.【解答】C.【说明】学生初学用物理原理分析说明问题时,往往不得要领,其实是没有形成技能,根据技能形成规律,应先做“分解动作”明确步骤,再通过顺序练习渐达熟练.引导学生探出解答惯性现象的步骤:①确定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②找出物体或物体的哪部分在突发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③找出物体或物体的哪部分在突发过程中不受外力作用,由于惯性而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例3】原来匀速向前行驶的公共汽车向左急转的时候站在汽车里的乘客会向哪个方向倾倒?为什么?【解答】汽车向左急转弯的时候,站在汽车里的乘客会向右倾倒.原来匀速向前行驶的汽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车上的乘客与汽车相对静止,也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向左转弯,汽车的地板给乘客的脚一个摩擦力,使脚跟着偏离原来向前的方向,也向左转弯.但乘客的头部和身体,没有受到使它改变运动状态的力,由于本身的惯性,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乘客的头部和脚就不保持在一条竖直线上,脚在左侧,头在右侧,所以乘客感觉是向右倾倒.【说明】这是一个运用物理概念解答和说明物理现象的问题,而且在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上都比较复杂.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将实际物理过程弄清楚.这包括有物理课学习过的内容,也有的是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要平时注意观察,遇到有关问题的时候要认真回忆实际发生的过程.类似的过程有,原来静止的汽车,突然启动的时候,车上的乘客会向后倒;原来行驶着的汽车,突然刹车的时候,车上的乘客会向前倒;原来行驶的汽车,向某一侧急转弯,车上的乘客会向相反的方向倾倒.对于物体惯性的问题,下面给出的“经验”说法都是不恰当的.①“汽车向左转变,车上的乘客就受到向右的推力,将乘客向右推倒.”这是停留在“运动必须有力推动”的错误认识.同样的错误会认为,行驶着的汽车突然刹车,有一个力把乘客向前推倒.怎么认识清楚没有这样的力?可以根据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讲一个力,一定有受力者,还必须有施力者.乘客的脚穿着鞋,鞋底与车接触,车向左了,鞋底与车之间就是“要发生运动”,摩擦力阻碍要发生的相对运动,使脚跟着向左转弯.这里的力有受力者,也有施力者.②“……乘客由于惯性的作用……”这个答案里,“作用”两个字使用不当,反映对惯性的理解不够清楚.惯性是物质自己的性质,讲“作用”就容易误解惯性是别的物体给出的,实际上是把物质本身的性质和施力者给出的“作用”力混淆了.③“……乘客由于受到惯性……”这个答案里,用“受到”两个字,毛病跟上面的说法类似.讲“受到”惯性,还是没有明确惯性是物质自身所具有的性质.【例4】在一列匀速前进的火车上,一乘客跳起来,发现自己仍落回原处,原因是哪一个?[ ] A.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当人跳起来的时候,仍然保持在火车前进方向的速度,所以仍然落回原处B.火车前进的速度不大C.人跳起时,获得一个向前的力D.人实际上落在原处的后方,由于落在后方的距离较小,不容易看出来【解答】火车上的乘客和火车具有相同的速度,当乘客跳起时,在沿火车前进方向,人并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所以人在火车前进方向仍然保持着原来的速度,因此落回到原处,正确答案应为A.【例5】关于物体的惯性,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A.汽车行驶时,突然刹车,乘客的身体向前倾,说明刹车时人具有向前的惯性B.快速前进的汽车,在短距离内刹车比较困难,说明速度大时,汽车的惯性大C.匀速前进的汽车上的乘客,无论汽车的速度多大,乘客均不会发生前倾或后仰的现象,说明匀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D.以上三种说法均不正确【解答】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没有方向.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而和物体的运动状态及速度无关.所以A、B、C三个答案都是错误的,正确答案为D.【例6】下面惯性最大的是()CA.冲刺的运动员B.静止在站台上的火车C.飞奔的兔子D.徐徐升空的氢气球【例7】关于惯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A.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B.射出的子弹离开枪口后,仍继续高速前进,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的作用C.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仍能继续前进是由于汽车的惯性大于它受到的阻力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二、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例1、(2010无锡)有一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B【疑难检测】1、(2011台州)如图所示是小明玩手指顶杆游戏时的情景,杆没有倾倒是由于A.手指对杆没有做功B.杆所受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指尖受杆挤压发生形变D.杆与手指间力的的作用是相互的2、(2011 鸡西)如图所示,当你手握饮料罐时,手和罐都在空中静止,且罐底所在平面是水平的。
各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A.手对罐的压力与罐对手的压力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C.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D.罐对手的摩擦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3、(2010湛江)如图所示,自行车轮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_____________。
当自行车在水平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时,自行车所受到的重力和__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4、(2010上海)“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或_________状态时,这两个力有怎样的关系。
实验时,需要记下_________的示数。
若实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同,则物体_________处于平衡状态(选填“可能”或“不可能”)。
5、(2009衢州)科技馆有一个磁悬浮地球仪,当它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地球仪竖直方向的受力分析(不计空气浮力)正确的是A.不受外力B.重力与磁力平衡C.磁力大于重力D.只受磁力6、(2009惠安)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匀速直线滑动.以下叙述中的二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B .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C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D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7、判断对错(1)漂浮在水面上的小船,小船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和小船受到的重力是平衡力。
( ) √(2)用桨向后划水船会前行,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3)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 )√(4)如果两个力三要素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 )╳(5)做引体向上静止不动时,人对单杠的拉力和人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 )╳8.如图9所示,用两块位于竖直面的平行正对的木板A 、B 夹住木块C ,使木块C 处于静止状态。
木块C 所受重力为G ,木板A 、B 对木块C 的压力分别为F1、F2,木块C 对木板A 、B 的压力分别为F3、F4,木板A 、B 对木块C 的摩擦力均为f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B .G 与f 大小相等C .F2与F4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F3与F4合力为零9.如图7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向上拉物块A ,当弹簧测力计对物块A 的拉力为F1(F1≠0)时,物块A 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F2,物块A 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N1(N1≠0),水平地面对物块A 的支持力为N2。
已知物块A 受到的重力为G ,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拉力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B .压力N1与重力G 的大小相等C .压力N1与支持力N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拉力F1和支持力N2合力的大小与重力G 的大小相等10.如图8所示,物体A 所受重力为G A ,在水平向左的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A 所受的支持力为N ,物体A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为f ,绳子对物体A 水平向右的拉力为F 1。
物体B 所受重力为G B ,绳子对物体B 竖直向上的拉力为F 2,忽略绳子质量及滑轮轴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 1、f 之和与F 大小相等B .F 与f 是一对平衡力C .G B 与F 2是一对平衡力D .G A 与N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1、B2、C3、增大摩擦;支持4、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不可能。
5、B6、B7、√√√╳╳ 8、AC 9、CD 10、AC三、摩擦力1、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一个人用水平力推车,但车仍然静止,表明 ( )A.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小B.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推力与静摩擦力平衡C.推力大小变化时,静摩擦力大小不变D.推力小于静摩擦力2、关于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总有摩擦力的作用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总有滑动摩擦力的存在C.只有相互压紧和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才有摩擦力的作用D.静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产生,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3、如图6所示,有一块质量为m 的砖,它的长、宽、高分别为25cm 、15cm 、8cm ,则当它平放、侧放和竖放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f 1、f 2、f 3的大小关系为()A.f 1>f 2>f 3B.f 1<f 2<f 3C.f 1=f 2=f 3D.无法比较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摩擦力B.相对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到摩擦力 图9 C A B N 4 1 3 2 4 5 0 A 图7 图8 BA F AC.运动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有摩擦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即F1、F2和摩擦力,=10N,F2=2N.若撤去F1,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为()其中FA.10N,方向向左B.6N,方向向右C.2N,方向向右D.8N,方向向左6、如图所示,当担心手中的瓶子掉下去时,总是努力把它握得更紧一些,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A.增大手对瓶子的压力B.增大手对瓶子的摩擦力C.增大手对瓶子的最大静摩擦力D.增大瓶子所受的合外力7、骑自行车刹车时,车很快停住,这是因为()A.刹车时,闸皮与车圈抱紧,车轮不能转动了,因而车不能前进了B.刹车时,由于自行车失去了动力,因而它很快停住了C.刹车时,闸皮与车圈抱紧,闸皮给车轮很大的摩擦阻力,因而车很快停住了D.刹车时,闸皮与车圈抱紧,车轮在地面上由滚动变为滑动,地面给车轮很大的摩擦阻力,因而车很快停住了8、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自行车正常启动时,地面对自行车前后轮的静摩擦力方向()A.都向前B.都向后C.前轮向后,后轮向前D.前轮向前,后轮向后9、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有质量为m的木块A和质量为M的木块B.现用水平向右的外力F拉B,则A、B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这时A、B间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N.10、如图1所示,木块A沿斜面B匀速下滑,B相对于地面静止,则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A.无摩擦力B.有摩擦力,方向向左C.有摩擦力,方向向右D.有摩擦力,方向不定11、如图所示,一个金属小球静止在光滑斜面上,球上有两根细绳A、B悬于水平天花板,B绳处于竖直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金属小球一定受到4个力的作用;B 金属小球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用;C 金属小球一定受到2个力的作用;D 金属小球可能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12、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弹力可以出现在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之间;B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C 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D 在自行车橡皮轮胎上加刻花纹是为了减小车胎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