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心得体会(新、选)
余映潮教学艺术心得体会(共17篇)
余映潮教学艺术心得体会(共17篇)第1篇:余映潮《谈日记》心得体会读余映潮《谈日记》心得体会阅读了余映潮的《谈日记》,思考良多,而最大的感触是教师应做一个勤写教育日记的人。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书中写到:“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
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
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
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每一位勤于思考的老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
” “只要你是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的,你就要尊重这个记事簿和尊重自己,把它一年又一年地记录和保存下去。
这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日记,同时也是你对一个较长时期的教学和教育过程进行概括性分析的准备工作。
凡是引起你的注意的,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的猜想的每一个事实,你都把它记入记事簿里。
积累事实,善于从具体事物中看出共性的东西──这是一种智力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必然会有那么一个时刻,你会顿然醒悟,那长久躲闪着你的真理的实质,会突然在你面前打开。
”正因为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真正的教育日记的实践者,所以他道出的话语才真实、贴切。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学习、积累和反思,教育日记在这三个方面都可以起到作用:第一、帮助教师的专业学习。
教育日记中记载的教育理论、读书心得、名家经验、名言警句等都能帮助教师学习成长。
第二、帮助教师积累资料。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我们每天都要做很多的事情,也都有值得记忆的东西。
只有勤于动笔,我们才能为自己留下更多的有价值的回忆。
第三、帮助教师的自我反思。
一个人在工作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时失败和挫折经过反思更能变成一种财富。
我们每日看似平凡、单调、重复的工作中就蕴藏着某些重要的教育现象或教育规律,如果善于积累和反思,那就可以成为我们工作创新的源泉。
此外,我们也可以在教育日记中倾诉自己的苦闷和彷徨,缓解工作中的压力,以更轻松的心态开始新的一天。
余映潮学习心得
余映潮学习心得学习心得学习是每个人成长的重要一环,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余映潮老师的学习课程,并从中获得了很多收获和启发。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于余映潮学习课程的学习心得。
首先,余映潮老师的学习课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
他的讲解方式很生动,能够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例子,使得学习变得更加容易理解。
他还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分析,让我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从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内容。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余映潮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提供了一系列的思考方法和工具,帮助我们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还鼓励我们勇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不断创新,从而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此外,余映潮老师的学习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他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团队项目等活动,让学生们有机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协作,并学习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这对于我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建立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余映潮老师注重实践操作。
他鼓励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他提供了一系列的实践案例和练习,让我们有机会亲自动手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这种实践操作的方式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果,还培养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最后,余映潮老师的学习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他强调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工作,更是为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他鼓励学生们保持持续学习的习惯,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他还提供了一些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总而言之,通过参与余映潮老师的学习课程,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读余映潮老师《中学语文教学主张》有感 读书体会“积跬步而至千里”
积跬步而至千里——读余映潮老师《中学语文教学主张》有感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当前绝大部分语文教师的心头之难。
读了余映潮老师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结合第六章中“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基本素养”,来谈一下我的感受。
有“材”有“感”,激发兴趣写作素养的提高,离不开丰富的积累。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余老师也说道“能收集、整理、收藏大量的范文并欣赏其精妙之处是作文教学的基本素养之一。
”所以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名篇佳作,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去欣赏它的美。
从内容、表现手法、语言、修辞、艺术效果等方面去领悟。
让学生把好的词语,句子,段落摘抄在笔记本上,经常的看一看,对于好的句子、段落、还可让学生在课堂上仿写,给他们展现自我的机会,对于他们的回答要多肯定、多鼓励、多表扬,以激发他们创作的激情和表现的欲望。
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敢疑、善思、能说、会悟、勤积累、勤动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言是作文章的建筑材料,要有意识地积累。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善于阅读思考的好习惯。
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建立自己的材料词典(如剪报本、摘录本等),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并反复阅读品析。
有时不妨让学生写上一点感想或模仿写上一段习作片段。
另外,还应让学生时时翻阅品读、赏析感悟,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日子久了,自然而然地就把这些好词佳句记忆在脑,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仓库储备”,到写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当代著名诗人郭沫若的这句诗也说明了积累对表达的重要意义。
因此,语文教师应让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
余映潮学习心得
余映潮学习心得学习心得学习是人类不断进步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能力、拓宽视野。
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选择了余映潮作为学习的对象,通过学习他的经历和成就,我深受启发,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
首先,余映潮的学习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学习态度,不断追求进步。
在他的学习过程中,他始终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他深知理论只是一种工具,只有将其运用到实践中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这种学习态度让我深受启发,我意识到只有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能力。
其次,余映潮的学习方法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他善于总结经验,不断调整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效果。
他清楚地认识到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是不同的,因此他总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学习计划和方法。
他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如图书、网络等,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他还注重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这些学习方法让我深受启发,我意识到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地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余映潮的学习目标和规划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他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规划。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并且为此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他将学习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小目标,并为每个小目标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时间表。
他还注重反思和调整,及时检查自己的学习进度,并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这种学习目标和规划的方法让我深受启发,我意识到只有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制定详细的规划,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最后,余映潮的学习坚持和毅力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从不放弃,始终坚持下去。
他清楚地知道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付出持续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这种学习坚持和毅力让我深受启发,我意识到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余映潮讲座心得体会
余映潮讲座心得体会老师为我们上了两节课,让我们能更好地感觉余老师上课的各种技巧与如何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最让我难忘记的是余老师提出的“整体反复”概念,余老师强调要整体对话,反对单边对话,单边对话就是要让全体同学朗诵、思考、回答、领悟,就是以集体训练为主。
单边对话强调了个体的活动,那种声色并茂的表演,确实吸引人,容易打动人,但整体效果不好。
所以,余老师强调平时上课,应该以整体活动为主。
整体活动的效果远比单边对话的效果好得多。
余老师还强调上课不要总是热热闹闹的,要安静,要有时间让学生思考。
上课要真,要真让学生学到东西。
余老师上课时,抛出问题后并不急于叫学生回答,而是给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充分思考的时间。
他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让学生能充分地阅读文本,理解文本的内容;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自学阅读的习惯。
他的做法令我想起平时自己的课堂,抛出问题后就急于让学生回答,生怕学生回答不出来耽误时间。
我想造成学生的回答没有答到点子上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老师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结果学生想不到深层次的内容。
我们以前听课评课也总是以“这一节课学生很活跃”为标准,现在要重新思考了,学生很活跃,很容易想到的问题,是没有难度的,不值得提倡。
也说明上课问的问题太多,太碎,总是让学生回答,这不是好课,应该有几个有深度的统领全文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领悟、回答。
余老师还强调要让学生成段地说。
他说我们的学生朗读那么好,但却不会怎么说,尤其是成段地说,更谈不上。
原因是我们平时缺少训练。
要让学生静下来思考,要让学生成段地说,一口气说出流畅的语段来。
余映潮老师这一天留给我们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值得我们慢慢地回味。
余映潮讲座心得体会 [篇2]日下午我在我校报告厅聆听了余映潮教授为我们作的《高效课堂教学的设计理念与教学实践》的专题讲座。
从这短短的半天培训中,我感触颇丰,我明白了,在教育这条路上,我需要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我把这半天中我最有感触的地方总结如下:第一:余教授的勇于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的读书心得体会
《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的读书心得体会《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的读书心得体会暑假期间,我认真地阅读了特级教师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一书。
其中,有关主问题设计的章节给我启发颇多,让我对主问题的性质、特点、教学魅力及设计技巧有了更为系统而又深刻的认识。
主问题是指对教学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立意高远的重要问题或提问。
主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和粘合剂。
高质量的主问题是教师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时智慧的结晶。
其设计要能激励学生积极思考,激活学生学习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养成敏捷思考,迅速回答问题的良好习惯。
做为一线教师,我们应深入研读教材,挖掘教材,精心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创新性,能够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主问题。
由主问题设计而形成的独特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的创意,用精、少、实、活、美的提问来激活课堂、创新教学,从而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有序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就是主问题设计的教学魅力之所在。
课堂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手段、必须掌握的教学技巧。
如果我们把课堂教学比作高塔的话,那么主问题就是引领学生步入课堂教学佳境的梯子。
与“连问”、“碎问”、“追问”相比而言,主问题设计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既能“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又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主问题的巧妙设计,需要教师有厚实的技能基础,要极具耐心,认真细致,方法多样,别出心裁的研读课文。
就技巧而言,主问题的设计要兼顾:课文整体阅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利于实践活动开展、利于课文深读美读、利于激发引领学生进行研讨性学习等。
不但如此,主问题的设计还应关注其在教学流程中的运用,让其在明快单纯的教学线条中激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余映潮的语文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余映潮,我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形成了独特的语文教学风格。
他的教学实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我国语文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文将从余映潮的语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余映潮的语文教学理念1. 以学生为本余映潮认为,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
他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2. 注重阅读与写作余映潮认为,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他提倡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学会鉴赏、分析、评价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鼓励学生勇于表达,提升写作水平。
3. 强化语文实践余映潮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语文知识。
他提倡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辩论、演讲、诗歌朗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
4.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余映潮注重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余映潮的语文教学方法1. 课堂提问法余映潮在课堂上善于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他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 课堂讨论法余映潮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通过小组合作、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3. 朗读教学法余映潮重视朗读教学,认为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他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感受文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4. 语文实践活动法余映潮注重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举办诗歌朗诵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
四、余映潮的语文教学效果1. 学生语文素养显著提高通过余映潮的语文教学实践,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显著提高。
他们在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2. 学生兴趣浓厚余映潮的语文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学用方法,学做老师-读《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有感
学用方法,学做老师——读《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有感作为一名从教不满三年的年轻老师,实在有必要阅读一些关于语文教学的一些方法,主张。
于是乎余映潮老师的书就恰恰符合我的需求。
这本书讲求实在,可以感受到作者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新颖的方法,不断给我冲击,启发,悔悟,也引领着我尝试、进步。
一、讲究“多角度”本书一上来的自序就谈到教师个人独立的多角度的课文研读。
这里的定语让我有了继续探究的兴趣。
多角度的研读课文,关注课文的章法、语言、段、句式、趣读、一个点、一两句话、一个段、一部分、一种手法、集合、表达技法等,余映潮老师罗列的这些都给我深刻的感受,原来课文研读是那么的多方面,多角度,无论从何入手,我们都可以看到课文的闪光发亮之处。
经常听其他老师要求我们仔细的做文本的解读,也只是从具体的语句入手,顶多会抓住一些关键的字词,完全没有想到如此多的方面,如此多的方法。
看来我的文本解读工作,仍旧需要更多的加强。
就像余映潮老师说的,如果能做到有心得地进行课文的“精读”,教师对教学内容便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在教学上便能深入浅出,进退自如,游刃有余,我想这是我一直追求的境界。
二、强调“新”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余老一直在强调“新”,教师个人研读课文要新,教学创意要新,版块式教学也新。
对于接触教案不多的我来说,本书中的实例都给我眼前一新的感觉,常常感叹反思,为何我想不到如此新且有效的方法呢?我也尝试进行模仿,但效果并不理想,方法可能还是有问题。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我头疼的部分,在起初的传统方法的教学后,发现学生改变不大,或者说他们习惯了这种展示范文,表扬优秀学生的作文课,吸引不了大部分的同学。
作文课堂游戏——我的新课堂实验:“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我利用做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场面的观察。
第一个场面是同学们写纸条。
写纸条时,整个教室里的气氛怎么样,同学们是怎样写的?哪个同学是怎样写的?自己是怎样写的?想了些什么?第二个场面是读纸条。
读《中学语文教学》有感
读《中学语文教学》有感翻开以前订的《中学语文教学》杂志,再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的作品,似有茅塞顿开之感,余先生在《中学语文教学》2009第1期发表《教学艺术》,提出了“教学艺术是具有创造性、表演性、审美性、实用性特征的艺术”,我觉得余先生的见解非常高明,这种艺术的确需要走进千万个普通语文教师的课堂。
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本身有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那么,如何把语文教出“语文味”就成为奋斗在教学一线的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困惑的一个问题。
由此,如何设计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也势必成为一个重要的考量方面。
在素质教育还没全面实施的现实背景下,很多中学语文老师还是以成绩为导向,在课堂上将原本一篇情感丰富的文章拆解成一个个生硬的知识点,让原本趣味盎然的语文课变得枯燥无味,生生将语文课变得让学生厌烦。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接受外界事物的量在单位时间内是有限的。
如果同一信息重复刺激人的大脑,信息会一掠而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讲究语文课堂的教学艺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成为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
一、导语引入,激发兴趣导语是一篇文章的序幕,是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第一印象。
因此,导语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堂听课的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事实证明,许多聪明的教师就是抓住了课前导语这一环节,使其课堂“先声夺人”,学生会主动积极地投入课文学习中,自然受到文章美的熏陶。
例如笔者在讲授冰心的《母亲》《纸船》这两首诗,就课前请学生配乐朗诵《游子吟》。
通过一段动情的语言描述:“这是一个平凡母亲的平常故事,但平凡的细节中却折射出母爱的光芒,因而成了千古绝唱。
母爱如玫瑰,馨香儿女的一生一世,它是世上至真至纯的爱。
”在揭示主题的基础上,让学生易于理解冰心的两首诗,巧妙地完成教学重点。
二、创设情境,以情动人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人类的知识不是通过外部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自身在与社会文化情境的相互作用下,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余映潮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加了由我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余映潮老师主讲的教师培训课程。
这次培训不仅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让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更加坚定。
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余映潮老师的教育理念余映潮老师是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他的教育理念具有很高的前瞻性和实践性。
在培训中,他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1. 以学生为本。
余老师认为,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 注重阅读。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余老师提倡大量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他认为,阅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重视写作。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余老师强调写作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 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余老师认为,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培训内容收获1. 语文教学理论。
余老师从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2. 课堂教学设计。
余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详细讲解了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
3. 课堂管理技巧。
余老师分享了他在课堂管理方面的经验,如如何处理课堂纪律、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
4. 教学案例分享。
余老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案例,让我们了解了他在教学中的创新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三、培训感悟1. 教师要不断学习。
余老师的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2. 关注学生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3. 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中学语文教学主张》读后感
语文教学创意的活学活用——《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读后感因为新生命的加入,让我的生活一下子变得繁复琐碎起来,不过,万幸,在精神上我是充实幸福的,我并没有感到疲累。
每当想捧起一本书的时候,虽早已夜深人静,但我却还渴望点一盏明灯,翻几页墨纸。
起初,刚看这本书,随手翻了几页,以为是纯理论的书,乏味枯燥的文字游戏直觉困苦不堪,但是,没等我翻过几页,却以被它生动有趣的案例和新颖可行的教学理念所深深吸引。
我很庆幸在职初能够遇上这么一本好书。
研读完整本书,让我最受启发的就是余老师的教学创意。
何为教学创意?余老解释说:“所谓‘教学创意’,就是充满新意的、有个性的、带有一定创造性的教学构想,就是准备实施于教学的新点子、新角度、新思路、新策划。
”一、教学创意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于孩子来说,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强大动力。
特级教师于漪指出:“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兴趣对求知和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来挖掘教学内容本身所蕴含的内在乐趣,展示给学生,给学生创设一种乐于求知的教学环境,诱发学生学习热情,进而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余老师讲究教学创意的“新”和“趣”。
正如余老所说,“‘创意’,意味着必须进行创新。
”“新的训练角度,即充分利用课文的教学价值,从超常规而又切实可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朗读、阅读、思考、表达的训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设悬念,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如在教学《凡卡》一文时,学生在知道了年仅九岁的凡卡在圣诞夜给爷爷写了一封信来诉说他学徒生活的悲惨,那么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爷爷能否收到凡卡的信呢?凡卡最终被爷爷接走了吗?他的梦能否实现呢?”等问题,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组织小组活动,展开讨论,大胆提出设想,自由发表见解,畅所欲言。
也可以通过朗读、播放录音、挂图等方式创设特定的情境,来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境氛围之中。
读余映潮的书有感
读余映潮老师的书有感中学语文教学主张》和《这样教语文——余映潮创新教学设计40篇》。
在这个炎热的盛夏,我细细拜读了余老师这两本书,如醍醐灌顶,有豁然开朗之感,深深地领略了余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
对自己的教学也起到了指导和示范作用。
在《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一书中,不仅包含了“别出心裁研读课文、教学创意的美妙角度、教材处理的生动手法、板块式思路和主问题设计、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基本技能”等内容,还包含了“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基本素养”的内容,对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产生一定的启示,并有一定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其中的这一点主张“课文作文,以写带读”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课文作文,以写带读”可以说是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紧密结合。
这种主张,既可以以课文为契机多角度的设计各种作文形式,也可以通过“写”的方式促使学生再去精读课文,读懂课文。
可以说是做到了“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与“写”相辅相成,真正做到了“读写合一”。
“课文作文”即是以“课文”为素材为范本的一种作文教学主张和模式。
此种作文教学模式可以对课文的故事情节进行改写、续写:如学习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后,可以设计这样的一种写作训练,以《二十年后,水生与宏儿相见……》为题,发挥想象,续写二十年后水生与宏儿的关系。
可以对课文中的某个片段进行仿写:如马及时的《王几何》,文中对王几何的刻画相当精彩:“须臾,一个头方耳大、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工夫就站到了讲台上”“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
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
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得意扬扬的表情”。
课后就可布置这样的一道作文训练题:通过语言、动作、神态、肖像等描写方法,刻画一位你所熟悉的人。
可以对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仿写:如仿写《紫藤萝瀑布》中的优美语句;如尝试诗歌的仿写,运用意象,丰富内蕴,仿写《乡愁》。
读《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有感 用朗读优化课堂
用朗读优化课堂——读《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有感本学期,在关老师的推荐之下,我阅读了余映潮老师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一书。
比起以往阅读到的高屋建瓴式的书籍,本书却实实在在的从方法角度教授给教师,此书蕴含了余老师的教学经验,体现了他的教学机智。
余映潮是我国语文特级教师,语文教育界泰斗级人物,创建了全新的“板块式、主问题”阅读教学体系。
在本书中,余老师从“别处心裁研读课文”、“教学创意的美妙角度”、“教材处理的生动手法”、“板块式思路和主问题设计以”及“语文老师阅读教学的基本技能和作文教学的基本素养”等多方面,阐释了自己对中学语文的教学探索和钻研,给了我极大的启示和收获。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中国传统教育之中也重视朗读,晨读,通过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当然,我们平时的朗读大多是声大却缺乏情感的甚至是机械式的朗读,很少关注朗读之中应该呈现出的汉语言的优美之感。
在于余映潮老师看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追求朗读教学的诗意美”“朗读教学,既是语感的、技能的、又是审美的。
在日常教学中,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很难说是美的语文课”。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经验教师提醒过我朗读的重要性,自己内心也知道朗读的重要性,但设计方法却捉襟见肘,学生也显得没有兴趣。
余老师的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一、趣读文章,艺术课堂余老师注重朗读,却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朗读的观点从他的“趣读”观点中可以看出。
所谓趣读,就是用有趣的方法读课文,让阅读变得其乐无穷。
趣读的前提当然需要教师有独特的视角,从看似平淡的文本之中挖掘不一样的乐趣,当然这样的挖掘不是为了趣而趣,是实实在在的基于灵动思考之后的对于文本解读的独特构思。
教师尝试趣读,通过趣交,引导学生也跟着一起趣读。
使得课堂的乐趣得到提升。
关于趣读,余老师采用的方法有文中集美,用精选课文美句的方法,形成同名的微型美文。
余老师列举了《紫藤萝瀑布》一文,让学生精选描写紫藤萝的美句,结尾以议论抒情结尾。
余映潮学习心得
余映潮学习心得学习心得:余映潮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余映潮老师的学习课程,并从中受益匪浅。
在这篇学习心得中,我将分享我对于余映潮老师的学习课程的认识、体验以及所获得的收获。
首先,余映潮老师的学习课程以其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丰富的知识内容吸引了我的注意。
他的课程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个人成长、职业发展、团队管理等等。
这使我对于不同领域的知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且有助于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其次,余映潮老师的教学方法非常生动而且易于理解。
他善于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案例,通过实际的例子来说明问题,使得学习过程更加亲切和有趣。
他还会引用一些有趣的故事和幽默的语言,让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这种教学方法让我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
在课程中,余映潮老师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他鼓励学员们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提供了很多实践机会。
这种实践导向的学习方式使我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除了以上提到的教学特点,余映潮老师还非常注重学员的参与和互动。
他鼓励学员们积极提问、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这种互动式的学习环境使我能够与其他学员进行交流和合作,从不同的角度了解问题,并且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来拓宽自己的思维。
在参与余映潮老师的学习课程后,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收获。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资源。
通过学习时间管理和优先级排序的方法,我能够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并且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个人发展和充电。
其次,我学到了如何有效地沟通和协调团队。
通过学习团队管理和领导力的知识,我能够更好地与团队成员合作,并且在团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设定目标和制定计划,以及如何克服困难和挑战。
总而言之,参与余映潮老师的学习课程是一次非常有意义和收获的经历。
他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非常出色,使我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我不仅获得了新的知识和技能,还提升了自己的个人能力和职业素养。
读《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体会
读《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当惊叹于别人“风光”的教学时,不得不思考:阳光总在风雨后,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不欠下身子研究与琢磨,“风光”不会无限。
余映潮是我国语文特级教师,语文教育界的泰斗,创建了全新的“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阅读教学艺术体系。
仔细阅读了余老师的《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本书,余老师从“别处心裁研读课文”、“教学创意的美妙角度”、“教材处理的生动手法”、“板块式思路和主问题设计以”及“语文老师阅读教学的基本技能和作文教学的基本素养”等多方面,阐释了自己对中学语文的教学探索和钻研,字字句句给我思想的甘泉。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其实在于余映潮老师看来,这是对朗读的基本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该“追求朗读教学的诗意美”“朗读教学,既是语感的、技能的、又是审美的。
在日常教学中,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很难说是美的语文课”。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虽然知道朗读的重要性,但设计方法却缺乏变化,学生也显得没有兴趣。
余老师的这本书,给了我很好的启发。
一、高雅的课堂教学艺术手法——趣读课文余老师的课很有变化,讲求方法,他有一个很好的方法,那就是趣读。
所谓趣读,就是用有趣的方法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感到趣意盎然。
趣读,其过程往往表现出阅读的机敏和思维的灵动;读之所获,也常常带有一些奇趣与妙趣。
教师趣读课文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将自己趣读的方法与收获直接用于课堂教学,那时就是趣教。
在朗读教学设计方面,余老师采用的方法是文中集美,用精选课文美句的方法,形成同名的微型美文。
余老师例举了《紫藤萝瀑布》一文,让学生精选描写紫藤萝的美句,结尾以议论抒情结尾。
这样学生就形成了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类微型散文,既学习了描写景物的方法,又学习到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在这里,朗读是必不可少的,整体感知的时候要朗读,段落分析的时候要朗读,当形成课文集美的微型散文时,学生更要美美的朗读,这样有趣的、讲究方法的课堂是令人难忘的。
练好“五功”,才能真懂语文---《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读书笔记
练好“五功”,才能真懂语文---《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读书笔记今天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1991年的今天,三毛以决绝的姿态告别红尘,留下的只有美的文字与太多的感动,怀念三毛!“读书多了,容顔自然改变。
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今天再品三毛这段话,颇有感触。
为了完成中学语文高端工作坊研修之实践研修的读书任务,敬佩于“教学设计”、“文本解读”大师余映潮老师的“名师课堂和专题讲座”的举轻若重,游刃有余,我选择阅读《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这本书。
记不清多少年前就曾读过余映潮老师的文章。
今天再读关于余映潮老师的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专著,他的“语文教师提高素养的八个第一”、精妙的教材研读和教学设计、教学资源、“追求课堂教学的本质变化的八个转变”、“利用语文、板块思路、实践活动”等做法,以及余老师的“使语文课堂成为改变学生气质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不断历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尊严”“设问让学生自己解决”“用高雅的语文知识教育照亮学生的心灵”的理念……字字珠玑,令人茅塞顿开。
《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这本书,分别从课文研读、教学创意、教材处理、教学思路、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六个方面阐述了余老师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独特观点。
余老师关于“懂语文教学的五个基本要求”,我以为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中学语文老师的基本功。
第一要懂确保语文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前提是教师个人独立的多角度的课文研读。
课文研读要从课文内容、相关课外知识进行细细品味、欣赏,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妙要列举,围绕“内”“外”“细”“美”进行研读。
二要懂语文教学的极其重要的任务是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语文知识积累。
积累就是打好基础,就是丰厚底子。
这也是语文课标“素养”“基础”“目标”“要求”“评价”所要求的。
三要懂语文教学更加重要的任务是形成、提升学生终身受用的阅读与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心得体会余映潮是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他一流的研究成果和一流的教学艺术深受语文教师的喜爱。
我就是怀着对余映潮老师的喜爱和敬仰之情拜读《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的。
果然,在阅读完这本书之后,得到了诸多启发,现将主要的几点记录如下:
一、从细处入手
余映潮老师强调语文的教学要从细处入手,特别是阅读方面的教学。
他的教学活动中,可以从课文的某一个点着手来建构起整个教学设计,这些“点”既可以是文章的一句话,也可以是课文的一个部分或一种表达手法。
这样深入挖掘课文的一点,进而向其他方面延伸,把课文的其他知识点串联起来,让学生在体会课文美感的同时又掌握了必要的语文知识。
余映潮老师讲到,要做到深入一点,就要对课文进行反复地研读,要对课文相关问题的论文进行必要的研究。
教师有了那么多的知识储备才能在备课时做到“厚积薄发”,以一双慧眼来审视课文。
对于经验缺乏的新教师而言,这种抓住细节、注重细处的教学思想无疑是一种快速提升自己的好方法。
新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重难点并不熟悉,如果只是靠着平时备课的时间来熟悉课文的话,将会极大地影响教学水平和技能的提高。
只有靠着反复阅读,甚至是朗读课文,一遍又一遍地感知文章,才能做到对文章的知识点了然于心,才能把知识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
二、用“美”来教学
余映潮老师还特别关注语文教学中“美”的重要性,不光是要让学生
体会课文的美感,还要在教学设计、教学创意等方面体现出美。
可以说,余映潮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力求充满美,这包括教学创意的美、教学思路的美、教学手法的美、教学语言的美等等。
他把美得感受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在对“美”的关注下,他带领学生赏析课文的章法、语句、手法,让学生在体会形式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内容美。
余映潮老师的美感教育、艺术教育的思想,完全符合了语文学科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进行美育的要求。
他的美育不仅仅是单一的、孤立的一个方面,而是把课文的形式美和内容美相互交融起来,通过形式的探究而感知内容美,通过内容的分析而体会形式美,这样就形成了立体的美的感受。
既交给了学生该传达哪些美的内容,又交给了学生如何传达这些美的内容。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学生得到的有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语文技能的提升,更得到了思想的洗礼和升华,从而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更为丰富多彩。
作为传输“美”的重要使者,我的责任十分重大,但现阶段的教学活动中,只有涉及到对内容美的把握,还没能够把形式美,以及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的品味在课堂上展现出来,需要继续向余映潮老师学习。
三、多角度的思想
采用多个角度来看待课文又是余映潮老师的另一个特点,这包括着多角度反复赏析课文,多角度设计教案,多角度品析课文,多角度比较分析相似的课文。
比如,他在读《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这篇简短浅显的课文时,竟用了五种角度来阅读;《说‘屏’》一课竟有五种相去甚远的教学设计。
这种多角度看待教学过程和思想的理念,既是创新精神的体现,又是对教学经验的磨练。
只有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十分丰富才能有多角度的资本。
多角度的思想有利于教师把课文吃深、吃透,当一个教师用各种角度把课文研读完毕时,他已经能够很全面地掌握这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也能够在课堂上应对学生提出绝大部分问题了;另一方面,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又能促进教师不断进行尝试,探索出一种更适合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从而又丰富了教师的经验。
在这一方面,我做得不尽如人意,因而更要广泛阅读有关教学的书籍,开阔视野,做好教学过程中多创新、多角度的工作。
以上几点只是我对余映潮老师思想、教法的粗浅认识和体会,还没有进行深入体会和实践,但是我相信,在今后不断的教学活动实践中,我能更好地感悟余映潮老师的思想精髓,并把它发扬光大。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