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PCB设计心得
pcb设计仿真实验的心得和感悟5篇

pcb设计仿真实验的心得和感悟5篇_pcb设计仿真实验的心得和感悟1_经过了一个学期的电路实验课的学习,学到了很多的新东西,发现了自己在电路理论知识上面的不足,让自己能够真正的把点亮学通学透.电路实验,作为一门实实在在的实验学科,是电路知识的基础和依据.它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巩固电路学的知识,激发我们对电路的学习兴趣.首先,在对所学的电路理论课而言,实验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把理论应用到实践的平台,让我们能够很好的把书本知识转化到实际能力,提高了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认识和掌握.其次,对于个人能力而言,实验很好的解决了我们实践能力不足且得不到很好锻炼机会的矛盾,通过实验,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并且能够通过实验很好解决自己对于理论的学习中存在的一些知识盲点.对于团队协作与待人处事方面,实验让我们懂得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教导我们以谦虚严谨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人与事,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队友,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实验的积极的讨论,理性的争辩,可以让我们更加接近真理.实验中应注意的有几点.一,一定要先弄清楚原理,这样在做实验,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把实验做好做细.一开始,实验比较简单,可能会不注重此方面,但当实验到后期,需要思考和理解的东西增多,个人能力拓展的方面占一定比重时,如果还是没有很好的做好预习和远离学习工作,那么实验大部分会做的很不尽人意.二,在养成习惯方面,一定要真正的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把预习报告真正的学习研究过,并进行初步的实验数据的估计和实验步骤的演练,这样才能在真正实验中手到擒来,做到了然于心.不过说实话,在做试验之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的实验一样,操作应该不会很难,做完实验之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写完,直到做完几次电路实验后,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它真的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天真的以为自己把平时的理论课学好就可以很顺利的完成实验,事实证明我错了.在最后的综合实验中,我更是受益匪浅.我和同组同学做的是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因为次放大电路主要是模拟电子技术的范畴,而自己选修专业与此有很大的联系,所以在做综合实验设计的时候,本着实践性,创新性,可行性和有一意义性的原则,选择了这个实验.实验本身的原理并不是很复杂,但那只针对有过相关学习的同学,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对于实验原理的掌握本身就是一个挑战.通过翻阅有关书籍和查阅相关的资源,加深自己对功放的理解,通过EWB软件的仿真,比较实验数值与理论值之间的误差,最终输出正确而准确的波形和实验数据.总结:电路实验最后给我留下的是:严谨以及求实.能做好的事就要把它做到最好,把生活工作学习当成是在雕刻一件艺术品,真正把心投入其中,最终命运会为你证明你的努力不会白费._pcb设计仿真实验的心得和感悟2_一.实习的意义.目的及作用与要求 1.目的: (1)了解pcb设计的流程,掌握pcb 设计的一般设计方法. (2)锻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3)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4)学习团队合作,相互学习的方法. 2.要求:(1)遵守实习纪律,注意实习安全. (2)按时.按要求完成各项子任务. (3)及时进行总结,书写实习报告. (4)每人必须做一快pcb板.3.意义:(1)提高自身能力,完成学习任务. (2)掌握一种cad软件的使用. (3)了解前沿技术.(4)就业的方向之一.二.pcb制版的历程 1.绘制原理图 2.新建原理图库 3.新建元件库封装4. 导入元件封装库及网络列表5.pcb元件布局6.pcb布线7.打印pcb图8.制作电路板三.元件库的设计1.原理图元件库的制作;1)打开新建原理图元件库文件_.lib 2)新建原理图元件a.放置引脚,圆点是对外的端口.b.画元件外形.c.修改引脚属性.[名称][引脚数(必须从1开始并且连续)] 隐藏引脚及其他信息 3)修改元件描叙默认类型.标示.元件封装 4).重命名并保存设计.若还需要新建其他元件,可以\工具 \新建元件 a.独立元件b.复合元件含子元件5)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怎么方法解决的制作原理图元件库比较简单,因此在制作过程中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但是在制作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在放置引脚,圆点是对外的端口,并且注意修改引脚数应从1开始.6)设计的原理图元件库截图图1 lib.2/.4元件库图2 lib.2/.4元件库 2.元件封装库的制作; 1)打开新建的元件封装库.2)添加焊盘.调整焊盘的位置.修改焊盘的属性.焊盘可置于任意层利用标尺或坐标工具定位焊盘焊盘命名必须与原理图元件number相同 3)画元件外形必须在top overlayer 层操作 4)设置参考点编辑/设置参考点5)重命名.存盘. 6)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怎么方法解决的a.在元件封装库的制作过程中,对焊盘的左右距离没有按标准调好,后来问了同学,就把距离按标准调和.b.在做完元件封装库的制作之后,对文件进行了重命名,可是忘记了进行保存,后老师检查之后才发现这个问题. c.应注意焊盘的间距与实物引脚间距相同,内部标号与原理图标号一致,保证实际引脚与原理图引脚对应. 7)设计的元件封装库截图图1 rb.2/.4封装图2 rb.2/.4封装注:电解电容参数:外径:_0mil,焊盘间距:90mil 焊盘外径:52mil,孔:28mil 按键开关参数:长:320mil,宽:250mil 线宽:10mi,中间圆直径.水平:250mil,垂直:_5mil焊盘大小,外径:78mil,孔:78mil四.原理图的绘制 1).添加原理图元件库.\design e_plorer 99 se\library\sch miscellaneous devices.ddb protel dosschematic libraries.ddb 2).摆放元件从元件库选择元件查找元件 3)元件调整 _,y,space 拖动删除多余元件 4)连接电路_pcb设计仿真实验的心得和感悟3_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是针对pcb制图课程结束后的一次综合实训,为检验和巩固学生对pcb 制图学习成果以及提高其电子设计制作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实践技能的目的.二.实训内容及要求1.实训内容以at89c51为主芯片,制作一个银行报号系统,其原理图电路如图1至图5所示.本次实训所用芯片为at89c51.它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类单片机,很适合与初学者学习与实践.2 图1 sch原理图主控模块 at89c51芯片简介: 4kb可编程flash存储器(可擦写1000次)三级程序存储器保密静态工作频率:0hz-24mhz_8字节内部ram 2个_位定时/计数器一个串行通讯口 6个中断源32条i/o引线片内时种振荡器 at89c51具体图片: 3 at89c51详细引脚功能: 外接晶体引脚 _tal1 _ _tal2 __tal1是片内振荡器的反相放大器输入端,_tal2则是输出端,使用外部振荡器时,外部振荡信号应直接加到_tal1,而_tal2悬空.内部方式时,时钟发生器对振荡脉冲二分频,如晶振为_mhz,时钟频率就为6mhz.晶振的频率可以在1mhz-24mhz内选择.电容取30pf左右._型号同样为at89c51的芯片,在其后面还有频率编号,有_,_,20,24mhz可选.大家在购买和选用时要注意了.如at89c5124pc就是最高振荡频率为24mhz,40p6封装的普通商用芯片. 3.复位rst,在芯片中的引脚号为9.在振荡器运行时,有两个机器周期(24个振荡周期)以上的高 4电平出现在此引腿时,将使单片机复位,只要这个脚保持高电平,51芯片便循环复位.复位后p0-p3口均置1引脚表现为高电平,程序计数器和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全部清零.当复位脚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芯片为rom的00h处开始运行程序.常用的复位电路如图2所示._复位操作不会对内部 ram 有所影响. p0端口[p0.0-p0.7]p0是一个8位漏极开路型双向i/o端口,端口置1(对端口写1)时作高阻抗输入端.作为输出口时能驱动8个ttl.对内部flash程序存储器编程时,接收指令字节;校验程序时输出指令字节,要求外接上拉电阻.在访问外部程序和外部数据存储器时,p0口是分时转换的地址(低8位)/数据总线,访问期间内部的上拉电阻起作用. p1端口[p1.0-p1.7]p1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0端口.输出时可驱动4个ttl.端口置1时,内部上拉电阻将端_pcb设计仿真实验的心得和感悟4_历经了一周的实训,而在今天做了一个完结.在这一周里虽然有一些学习实训上的小困难,但是,许多的知识还是让我高兴异常.以前我是学文科的,说实话队以一些理科上的东西还是很不明白的,学习起来也有一些困难,但这并不能成为我学习电子的阻碍.对于电子我还是怀有很大的热情.这周我们做了对晶体二极管电路,单极放大电路,求和电路,积分.微分电路,振荡电路,电源电路的实训.第一天,我们做的是单级电路的实训,首先,我们要找到电路图,然后在计算他们的静态工作点,在用数字万用表测量静态工作点时,先要观察电路图上的数据,以谨慎的及电路图的分布,在数值上也是非常重要的,数据的错误会导致测量工作的出现误差,所以是非常谨慎的.第二天,说实话对于晶体二极管,我的了解不是很多.但是,我了解到晶体二极管有许多的特性.像正向特性反向特性击穿特性频率特性等等,我们要做晶体二极管的实验,首先就要了解晶体二极管的这些特性,才能准确的作出判断正向电流IF在额定功率下,允许通过二极管的电流值.正向电压降VF二极管通过额定正向电流时,在两极间所产生的电压降.最大整流电流(平均值)IOM在半波整流连续工作的情况下,允许的最大半波电流的平均值.反向击穿电压VB二极管反向电流急剧增大到出现击穿现象时的反向电压值.正向反向峰值电压VRM二极管正常工作时所允许的反向电压峰值,通常VRM为VP的三分之二或略小一些.反向电流IR.在规定的反向电压条件下流过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值结电容C结电容包括电容和扩散电容,在高频场合下使用时,要求结电容小于某一规定数值.最高工作频率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的最高交流信号的频率.第三天,我们测试了求和电路.求和电路的实质是利用〝虚地〞和〝虚断〞的特点,通过各路输入电流相加的方法来实现输入电压的相加.这种反相输入电路的优点是,当改变某一输入回路的电阻时,仅仅改变输出电压与该路输入电压之间的比例关系,对其他各路没有影响,因此调节比较灵活方便.另外,由于虚地 ,因此,加在集成运放输入端的共模电压很小.在实际工作中,反相输入方式的求和电路应用比较广泛.第四天,我们测试了积分电路和微分电路.用积分电路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时间积分成正比的电路.它积分电路主要用于波形变换.放大电路失调电压的消除及反馈控制中的积分补偿等场合.而今天我们主要做一些简单的电路测试.微分电路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变化率成正比的电路.微分电路的工作过程是:如RC的乘积,即时间常数很小,在t=0+即方波跳变时,电容器C被迅速充电,其端电压,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时间导数成比例关系.实用微分电路的输出波形和理想微分电路的不同.即使输入是理想的方波,在方波正跳变时,其输出电压幅度不可能是无穷大,也不会超过输入方波电压幅度E.在0第五天,我们测试威震电路.能够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叫做振荡电路.一般由电阻.电感.电容等元件和电子器件所组成.由电感线圈l和电容器c相连而成的lc电路是最简单的一种振荡电路,其固有频率为f=[s_(]1[]2πlc.一种不用外加激励就能自行产生交流信号输出的电路.它在电子科学技术领域中得到广泛地应用,如通信系统中发射机的载波振荡器.接收机中的本机振荡器.医疗仪器以及测量仪器中的信号源等.我们学习的是基本的振荡电路,所以只需要做一些简单的电路测试.也需要我们认真以对.经过五天的认真测试,我做出了这个总结.电路在我们生活中多处处存在,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接,所以电子是一门要好好学的课目,在这个实训周我学到了许多,也希望在以后的日子更能学好这门学科._pcb设计仿真实验的心得和感悟5_经过了一个学期的电路实训课的学习,学到了很多的新东西,发现了自己在电路理论知识上面的不足,让自己能够真正的把点亮学通学透.电路实训,作为一门实实在在的实训学科,是电路知识的基础和依据.它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巩固电路学的知识,激发我们对电路的学习兴趣.首先,在对所学的电路理论课而言,实训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把理论应用到实践的平台,让我们能够很好的把书本知识转化到实际能力,提高了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认识和掌握.其次,对于个人能力而言,实训很好的解决了我们实践能力不足且得不到很好锻炼机会的矛盾,通过实训,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并且能够通过实训很好解决自己对于理论的学习中存在的一些知识盲点.对于团队协作与待人处事方面,实训让我们懂得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教导我们以谦虚严谨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人与事,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队友,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实训的积极的讨论,理性的争辩,可以让我们更加接近真理.实训中应注意的有几点.一,一定要先弄清楚原理,这样在做实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把实训做好做细.一开始,实训比较简单,可能会不注重此方面,但当实训到后期,需要思考和理解的东西增多,个人能力拓展的方面占一定比重时,如果还是没有很好的做好预习和远离学习工作,那么实训大部分会做的很不尽人意.二,在养成习惯方面,一定要真正的做好实训前的准备工作,把预习报告真正的学习研究过,并进行初步的实训数据的估计和实训步骤的演练,这样才能在真正实训中手到擒来,做到了然于心.不过说实话,在做试验之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的实训一样,操作应该不会很难,做完实训之后两下子就将实训报告写完,直到做完几次电路实训后,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它真的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天真的以为自己把平时的理论课学好就可以很顺利的完成实训,事实证明我错了.在最后的综合实训中,我更是受益匪浅.我和同组同学做的是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因为次放大电路主要是模拟电子技术的范畴,而自己选修专业与此有很大的联系,所以在做综合实训设计的时候,本着实践性,创新性,可行性和有一电工实训心得体会意义性的原则,选择了这个实训.实训本身的原理并不是很复杂,但那只针对有过相关学习的同学,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对于实训原理的掌握本身就是一个挑战.通过翻阅有关书籍和查阅相关的资源,加深自己对功放的理解,通过EWB软件的仿真,比较实训数值与理论值之间的误差,最终输出正确而准确的波形和实训数据.总结:电路实训最后给我留下的是:严谨以及求实.能做好的事就要把它做到最好,把生活工作学习当成是在雕刻一件艺术品,真正把心投入其中,最终命运会为你证明你的努力不会白费.pcb设计仿真实验的心得和感悟。
个人pcb工作总结

个人pcb工作总结
个人PCB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从事PCB设计工作。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
工作,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现在我想在这里做一个总结。
首先,我认为在PCB设计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知识。
在我刚开始做PCB设计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相关的知识,比如电路原理、布线规则、元器件特性等。
通过不断学习,我逐渐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对我后来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其次,我觉得在PCB设计中,团队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的工作中,我
经常需要和硬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和协作。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够完成一个完整的产品设计。
因此,我学会了如何与其他人有效地沟通和合作,这也是我在工作中取得进步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我还发现在PCB设计中,细心和耐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因为PCB
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调整和修改,有时候甚至需要反复尝试。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很容易出现错误,从而影响整个设计的质量。
因此,我在工作中一直在培养自己的细心和耐心,希望能够做出更好的设计。
总的来说,通过这段时间的PCB设计工作,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还
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细心耐心品质。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心得会对我的未来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也希望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做出更好的设计。
PCB制版心得体会五篇

PCB制版心得体会五篇第一篇:PCB制版心得体会PCB制板实训课程心得体会在本学期PCB制板实训过程中,通过我们不断地努力和老师耐心的帮助,我们掌握了PCB制板的具体流程,同时,我们也在其中收获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等。
我们在已有的的理论基础上去展示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我觉得这是一个提升动手能力的机会。
以前每次都是听老师在课堂上讲绘制PCB和制作PCB板的过程,是纯粹的理论,看了书上的理论知识,感觉只是对PCB有了一点了解,通过本学期的实际制板,我们深刻意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通过这学期对PCB制板课的进一步学习,真正的掌握了PCB制板的技能,并且顺利完成了对“51单片机最小系统”和“多谐振荡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虽然课程已经结束,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停止对它的学习,学好PCB制板对我以后的专业发展肯定受益匪浅。
所以在以后的时间里,我将不断地对PCB制板进行深入的学习,并打算在下学期能够独立完成复杂双面板的制作。
以上为我对PCB制板这门课程的一些感想,和我对这门课以后学习的一个简单的计划。
2013年12月18日冯旭彪第二篇:PCB制板心得体会PCB制板心得体会在本学期的电路制图与制板实训中,我结合上学期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Altium Designer 画图软件(dxp.exe)自己动手:画原理图(电子彩灯、单片机最小系统)——导入PCB——制版,在学习制板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通过查找资料、问老师、百度,然后一一解决,以下是我在学习当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解决办法及一些心得体会:(1)为使原理图美观,将相隔较远的两端连起来时,可用网络标号。
(2)在原理图中给组件取名字时,A、B、C、D不能作为区分的标准。
如:给四个焊盘取名JP1A、JP1B、JP1C、JP1D,结果在生成PCB时只有一个焊盘,如果把名字改为JP1A、JP2B、JP3C、JP4D、在PCB中就有四个焊盘。
(3)在PCB中手动布线时,如果两个端点怎么也连不上,则很可能是原理图中这两个端点没有连在一起。
pcb实习心得体会 (2)3篇

pcb实习心得体会 (2)pcb实习心得体会 (2)精选3篇(一)在这次PCB实习中,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是对PCB设计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原理图设计到布板、布线、元器件选型和库封装等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仔细思考和设计。
通过实践,我学会了如何合理规划布局,考虑信号和电源的分离、地线规划、绕线规则等。
这些都是保证电路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
其次,我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巧和工具。
比如使用Altium Designer进行PCB设计,掌握了基本的操作和快捷键,学会了进行元器件库管理、规则设置等等。
此外,了解了一些常见的设计规范,如层间间距、阻抗控制等。
在与团队成员的合作中,我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我们需要及时沟通、共享设计经验和资源,相互帮助和支持,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
通过与团队的合作,我也学到了如何在工作中保持高效和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时要有耐心和细心。
最重要的是,我在实习中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技术能力。
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我学会了分析问题、查找资料和请教他人。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我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同时,我也明白了实习只是一个开始,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发展。
总之,这次PCB实习为我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实践和团队合作,我不仅学到了实际的PCB设计技能,还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工作能力。
相信这些经验会在我的未来职业生涯中发挥重要作用。
pcb实习心得体会 (2)精选3篇(二)我通过这次的pcb实习,学到了很多实践技能和经验,并且对pcb设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1. 学会了如何使用pcb设计软件: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常见的pcb设计软件,如Altium Designer和Eagle等。
通过这些软件,我可以实现电路的布局、连线和元件的布局等操作。
掌握了这些软件的使用,让我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完成pcb 设计的工作。
pcb心得体会

pcb心得体会PCB心得体会(1000字)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在电子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我从事PCB设计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技术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并从中受益良多。
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对于PCB的心得体会。
首先,PCB设计需要细致的分析和规划。
在进行PCB设计之前,我会仔细研究所需要设计的电路原理图,并对所需的电子元件和电路进行分析和了解。
了解每个元件及其功能对于PCB设计非常重要,因为它们会直接影响到电路板的布局和性能。
在设计过程中,我需要考虑到电子元件之间的连接和位置,以确保电路的正常运作。
同时,我还需要考虑到电路板的尺寸和外形,以满足设计的要求和限制。
这些分析和规划的过程,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的目标,并且提高了我的设计效果。
其次,PCB设计需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在实际的PCB设计过程中,我经常需要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密切的沟通和合作。
例如,我与电路工程师合作确定电子元件的选择,在布局设计方面与工程师和制造人员讨论最佳方案,以及与样品制造人员密切合作以确保样品质量。
这些合作和沟通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倾听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学会了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通过合作,我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并从他人的经验中获益,提高了自己的设计水平。
此外,PCB设计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PCB设计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作为一个PCB设计师,我需要密切关注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并持续学习新的设计方法和工具。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我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保持竞争力,并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设计服务。
最后,PCB设计需要耐心和细致。
PCB设计是一个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过程。
为了确保电路板的性能和质量,我需要仔细检查每个电子元件的连接和布局,确保没有任何错误。
高速PCB设计心得

高速PCB设计心得1、一:前言一:前言随着PCB系统的向着高密度和高速度的趋势不断的进展,电源的完好性问题,信号的完好性问题〔SI〕,以及EMI,EMC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的影响了系统的性能甚至功能的实现。
所谓高速并没有准确的定义,当然并不单单指时钟的速度,还包括数字系统上升沿及下降沿的跳变的速度,跳变的速度越快,上升和下降的时间越短,信号的高次谐波重量越丰富,当然就越简单引起SI,EMC,EMI的问题。
本文依据以往的一些阅历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高速PCB的设计提出一些看法,盼望对各位同事能有所关心。
?电源在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性?不同传输线路的设计规则?电磁干扰的产生以及避开措施二:电源的完好性二:电源的完好性1..供电电压的压降问题2、。
供电电压的压降问题。
随着芯片工艺的提高,芯片的内核电压及IO电压越来越小,但功耗还是很大,所以电流有上升的趋势。
在内核及电压比较高,功耗不是很大的系统中,电压压降问题或许不是很突出,但假如内核电压比较小,功耗又比较大的状况下,电源路径上的哪怕是0.1V的压降都是不允许的,比方说ADI公司的TS201内核电压只有1.2V,内核供电电流要2.68A,假如路径上有0.1欧姆的电阻,电压将会有0.268V的压降,这么大的压降会使芯片工作不正常。
如何尽量减小路径上的压降呢?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a:尽量保证电源路径的畅通,减小路径上的阻抗,包括热焊盘的连接方式,应当尽量的保持电流的畅通,3、如下列图1和图2的比较,很明显图2中选择的热焊盘要强于图1。
b:尽量增加大电流层的铜厚,最好能铺设两层同一网络的电源,以保证大电流能顺利的流过,避开产生过大的压降,关于电流大小和所流经铜厚的关系如表1所示。
〔表1〕1oz.铜即35微米厚,2oz.70微米,类推举例说,线宽0.025英寸,采纳2oz.盎斯的铜,而允许温升30度,那查表可知,最大安全电流是4.0A。
2..同步开关噪声的问题。
pcb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pcb设计心得体会范文篇一:PCB电路板设计总结经过五天的PCB电路板训练,通过对软件的使用,以及实际电路板的设计,对电路板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了电路板的相关知识和实际工作原理。
同时也感受到了电路板的强大能力,怪不得现在的电路都是采用集成的电路板电路,因为它实在是有太多的好处,节约空间,方便接线,能大大缩小电路的体积。
方便人类小型电器的发明。
但是电路板也有一定缺陷,就是太小了,散热不是特别好,这就使得器件的性能不能像想象中那么好。
通过使用,不得不说cadence软件确实很好用,功能太强大,而且也很方便使用,接线,布线,绘制电路板等,很方便使用,不过有一点就是,器件接线的时候不能直接把器件接到导线上,这点不够人性化。
虽然说,软件学了五天时间,不过对软件使用还不是能完全掌握,只能掌握一些基本操作,对更深层的有些就不是很了解了。
但是时间有限,只有一个星期实训PCB电路板,老师能教给我们的也只有这么多了,剩下的只有靠我们自己回去自己学习了,作为电子工程系的一名学生,深知掌握这些装也软件的重要性,因为以后我们从事的技术工作需要这些软件工具。
第一天搭接电路,还比较简单,只是有点麻烦,电路搭接好后就要开始封装各个元器件的封装,这就需要很大的耐心,一个一个元器件的进行封装,还不能弄错,不然后面就生成不了报表,生成不了报表,后面进行电路板设计的时候就会导入错误,以致不能进行电路板设计。
后面用PCB Editer 进行设计电路板设计要导入报表,然后才能开始布局和布线,由于导入的库文件里面没有sop8和sop28两个焊盘的封装,因此在进行设计电路板之前,要先设计那两个器件的焊盘的封装,然后导入库函数,才能导入报表的时候不会报错。
不过导入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会提示二极管的管脚不匹配,譬如多一个2脚,少一个3角,然后就觉得很神奇,二极管就只有两个管脚怎么会有3脚了。
后面通过老师的讲解,才明白,原来设计电路板的时候只认封装,不认元器件,是根据封装导入元器件,因此在设计封装的时候,管脚是怎么设计,在原理图里面就要把元器件的管脚改成和封装一样,后面把原理图的管脚改成和导入库函数里面的封装一样,提示就没有了,不过后面又遇到一些小问题,譬如说,下划线写成横线了,然后就有报错,找不到元器件的封装。
浅谈高速PCB的设计经验

浅谈高速PCB的设计经验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高速PCB设计的经验教训,重点介绍了PCB设计中的布线和布局要点,及其对高速信号传输的影响。
结果表明,正确的布线方案可以改善信号传输性能,有效地减少板上各种电气问题。
关键词:高速PCB,设计,布线,布局,信号传输正文:随着电子产品发展的不断深入,设计高速PCB在电子产品中的占有率越来越大。
因此,设计高速PCB的人们开始更加重视PCB的设计技术,以提高产品的工作性能。
其中最重要的是合理的布线和布局。
高速PCB的布线要求严格,一般应该采用对称的布线结构,必要时可以使用独立的布线总线。
布线过程中要注意过孔、变压器、厚度、型号等问题,还有完整性、灵活性和兼容性。
另外,端到端的流量不能在PCB上穿过,而是应该在终端之间相互连接。
PCB的布局要求也相对较高,应注意半导体芯片风扇、信号通路、孔补充和热负载等性能。
对于一般的信号线,要保持其平行不受外界干扰;精细的信号线,如阵列线,则要注意孤立,避免影响整体的信号传输性能。
正确的PCB设计可以改善产品的工作性能,从而改善高速信号传输的效果。
设计时要注意布线和布局的要点,以获得最佳的高速信号传输性能。
设计高速PCB的另一个话题是绝缘层的管理。
绝缘层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避免电源线、信号线之间交叉,并且可以减少PCB表面上的无用端口,以优化电路布线效果。
同时,还要有效地引入终端设备,完成各种结构和元件之间的布线,如接口、变压器、滤波器等,这些都体现了高速PCB设计中的复杂性。
此外,高速PCB设计还要特别关注热负载问题。
由于半导体器件发热量大,因此必须将它们与PCB上的其他元件隔离开来,以免产生热端口的影响。
另外,要注意固定硅胶应用的情况,应尽可能使用少量的硅胶,以节省空间。
设计高速PCB充满挑战,通过本文系统性地介绍了PCB设计中各种要点和技术要求,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高速PCB设计。
正确的设计可以改善产品的性能,充分利用信号的传输性能,满足用户的要求。
pcb实训心得体会

pcb实训心得体会在进行PCB实训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和收获良多。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PCB设计和制作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在实践中遇到了许多问题,从中得到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以下是我在PCB实训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使用PCB设计软件进行电路设计。
在PCB实训中,我们使用了Altium Designer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PCB布局。
通过学习软件的操作界面和功能,我能够自如地进行电路设计,并能够灵活调整元件和布局,以满足电路的需求。
在实践中,我发现了电路设计中的许多细节问题,例如元件之间的连接、封装的选择等等,并通过不断的实验和调整得到了解决方案。
其次,我深刻认识到了PCB布局对电路性能的重要性。
在PCB实训中,我们需要考虑到电路的信号传输、电源供电、散热等因素,在PCB上合理布局电路元件和走线,以确保电路性能的稳定和可靠。
通过实践,我学会了如何进行走线规划、参考平面的设置以及散热设计等技巧。
我发现在布局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权衡各种因素,并进行反复的优化和调整,才能得到最佳的布局方案。
再次,我了解了PCB制作的流程和方法。
在PCB实训中,我们首先需要制作电路图,然后通过PCB设计软件进行元件布局和走线,最后将设计好的PCB文件输出成GERBER文件,并提交到PCB加工厂进行生产。
通过实践,我体验到了PCB制作的全过程,从设计到生产,了解了PCB制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在实践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封装的选型和尺寸、板厚的选择等等,并通过排查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了对PCB制作的理解和掌握。
最后,我认识到了团队合作在PCB实训中的重要性。
在PCB 实训中,我们需要与同学们合作完成项目,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电路设计和PCB布局。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能够互相协助,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我学会了倾听和沟通,学会了与他人协作,也对PCB设计和制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pcb设计仿真实验的心得5篇

pcb设计仿真实验的心得5篇_pcb设计仿真实验的心得和感悟1_不过,好在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我们20_级电气10班所有同学的相互帮助和相互鼓励下,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也解决了不少问题.从这前后加起来相当于9天的电工电子实习中,我所学到和收获的,不仅仅是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和架构组成,还有如何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当然,我所在的班级也在这次的实习过程中也变得更加团结和友爱了.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感受颇深,从简单的焊接,到最后复杂的组装,使我从中了解到学习和实践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依存的,少了哪一样,都不可能成功做好一个收音机.课程虽然结束了,但学海无涯,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电子原件的魅力才在我的世界刚刚开始,只有继续以电子实习的感受和经验为基础,渐渐学习总结下去,才能使自己得到更多的提高对于这次实习,我获得的心得体会大致总结如下:1.我对电子技术有了更直接的认识,对放大和整流电路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虽然曾经也自己拆装过简单的单管收音机,但与这次的相比,无论从原理还是实际操作上来讲都是不能相比的.2.对焊接程序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熟悉了焊接的方法技巧.3.对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由于一开始的盲目行动,我犯了很多低级的错误,比如一开始居然把元件焊在了印制板的反面,先焊了集成块等等.随着实习的进行,我深刻体会到了事前分析规划的重要性,相信这是没有进行过这种实践活动的人所体会不到的.4.对电子产品的调试纠错有了更多的经验.我的收音机制作真的可谓命途多舛,从第一次接通电源它一点反应都没有,到最后可以收听多个频道的广播,我进行了多天的调试和纠错,在仔细检查每一个焊点,分析电路板的接线后,最终才完美解决了问题.5.对团队合作的意识培养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虽然抓烙铁的是一只手,可是后面有许多个头脑在指挥和支持着,大家一起分析电路图,一起解决我们面前的每一个难题.也使班上同学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刻,班级更加团结了!_pcb设计仿真实验的心得和感悟2_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一学期过去了,模拟电路实验这门课也接近了尾声.在这学期学习过程中,有欢笑,有汗水,有同学们的努力学习,更有王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一次次的实验课上有批评,有表扬,却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那么就将本学期实验课体会总结如下:模拟电路实验这门课,主要是通过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在实际中动手操作各种电路实验,再通过结合理论知识,实验操作来验证,加深对所有内容的理解.所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总而言之,实验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掌握电工仪表的使用,训练基本接线技能,正确使用电子仪器,学会调试电子线路,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这学期的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学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动手能力.逻辑思维以及设计思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了让我们对模拟电路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能够熟练掌握和理解,我们这学期开设了模拟电路实验,实验内容主要是分为获得元器件原始数据,测试,验证,调试,总结经验公式,完成实验报告等.实验设备主要用到的有: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数字万用表,实验电源,交流毫伏表,模拟电子技术试验箱等.进行介绍,包括它们的特点,分类以及作用,然后让我们将各个电子元件进行实际的实验与验证.在做完实验后,通过总结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实际测得的结果与理论估算值比较,讨论分析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整理实验数据,并完成实验报告.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示波器不怎么会调,犯了很多错,还好王老师很耐心的教导,后面掌握的还不错.而在实验中有时我们虽然熟练掌握了操作实验的方法,弄明白了一些理论上不是很容易理解的问题.但是在操作中也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可以说这是很锻炼人的,每次在解决了问题后都会有很多收获,同时也明白团队的意义,只有和组员同心协力,才能最快的完成实验.在实验前,老师总会很耐心的告诉我们一些要注意的问题.比如,在连接电路前,要将电源断开,先测什么后测什么,实验中要注意些什么等等;待我们连接好电路,王老师都会先检查,给我们详细讲解后,再让我们测量.最后感谢王老师这一学期对我们的指导和教育,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专业及其他的知识.我们以后将会把那些运用到生活学习中._pcb设计仿真实验的心得和感悟3_.pcb的相关介绍:(1)pcb的分类:根据电路层数分类: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板.单面板 :在最基本的pcb上,零件集中在其中的一面,导线集中在另一面上.双面板 :电路板的两面都有布线,双面板的面积比单面板大了一倍,而且因为布线可以互相交错(可以绕到另一面),它更适合在比单面板更复杂的电路上.多层板 :多层板用上了更多单或双面布线板. (2)protel99se三个常用的快捷键: 鼠标左键+_—浮动图件左右翻转;鼠标左键+y—浮动图件上下翻转;鼠标左键+空格键—浮动图件转至90°.二.原理图设计:(1) 新建设计和编辑环境的设置: 1. 打开protel 99se; 2.单击file菜单下的new,弹出一个对话框,新建sch文件,选择所需要的存储位置;3 .选择e盘,在e盘新建一个文件夹,自己命名,并保存. (2)元件属性的编辑和操作: 1. 从元件的库列表中选择所需要的库,如dos和devices 库; 2. 在库中找到所需元件,点击place,将其移入编辑界面; 4.返回之前制作的.sch编辑界面,点击add将制作的8res这个文件装入,再在该界面添所需标号;5.连线.有直接连线法和网络标号法两种.6.电气检查.原理图绘制好后,需要对原理图进行电气检;点击tool菜单下erc命令.默认状态下,除了抑制警告不选外,其他的都要选择,这为检查带来方便.7.材料清单的生成.点击reports菜单下的〝bill of material〞,则会弹出生成清单向导.根据提示选择所生成的材料清单. 原理图如下: vccp00p_p_p_p_p_p_p_r_235688res三. 原理图转为pcb图: 1. 填写元件封装名:如下表: (注:key , keybm封装自带的封装库里没有,需要自己绘制.)2.放置元器件焊盘.点击放置菜单中的键放置焊盘,在放置焊盘前可以按tab 键更改其属性 _-size(焊盘_轴大小):80mily-size(焊盘y轴大小):80mil shape (焊盘形状 ):round designator(焊盘编号);1 hole size(焊盘孔径):30mil rotation (角度):0.000 _-locaton(焊盘_轴坐标):暂时默认即可,以后可以根据需要修改.y-locaton(焊盘y轴坐标):暂时默认即可,以后可以根据需要修改.其中,_/ysize用来设置焊盘大小,手工制板一般讲其设成80mil;designator是焊盘的编号,用数字和字母都可以,但必须与原理图中元件的管脚编号保持一致;holesize为内孔大小,一般设为30mil._pcb设计仿真实验的心得和感悟4_路,测量出实验数据,经计算实验结果均在误差范围内,说明该实验做的成功.我认为这两个实验的实验原理还是比较简单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很简单,至少我觉得那些行行色色的导线就足以把你绕花眼,所以我想说这个实验不仅仅是对你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考察,更是对你的耐心和眼力的一种考验.在戴维南定理的验证实验中,了解到对于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与一个电阻的串联来等效代替此电压源的电动势us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其等效内阻ro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均置零时的等效电阻.这就是戴维南定理的具体说明,我认为其实质也就是在阐述一个等效的概念,我想无论你是学习理论知识还是进行实际操作,只要抓住这个中心,我想可能你所遇到的续都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不过在做这个实验,我想我们应该注意一下万用表的使用, 尽管它的操作很简单,但如果你马虎大意也是完全有可能出错的,是你整个的实验前功尽弃!在接下来的常用电子仪器使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对示波器的使用,我们通过了解示波器的原理,初步学会了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在试验中我们观察到了在不同频率.不同振幅下的各种波形,并且通过毫伏表得出了在不同情况下毫伏表的读数.我们最后一个实验做的是一阶动态电路的研究,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测定rl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以及全响应,学习电路时间常数的测量方法.因为动态网络的过渡过程是十分短暂的单次变化过程,如果我们选择用普通示波器过渡过程和测量有关的参数,我们就必须是这种单次变化的过程重复出现.因此我们利用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方波模拟阶跃激励信号,即利用方波输出的上升沿作为零状态响应的正阶跃激励信号;利用方波的下降沿作为零输入响应的负阶跃激励信号.上述是在做此实验时应注意的,因为如果不使动态网络的过渡过程单次变化重复出现,会使我们所测得的值及其不准确.同时当我们把一个电容和一个电阻串联到电路中,观察示波器中所显示的波形,如果它是周期性变化的,而且近似于镰刀形,说明对于这个一阶动态电路实验已经基本上掌握!总的来说,通过此次电路实验,我的收获真的是蛮大的,不只是学会了一些一起的使用,如毫伏表,示波器等等,更重要的是在此次实验过程中,更好的培养了我们的具体实验的能力.又因为在在实验过程中有许多实验现象,需要我们仔细的观察,并且分析现象的原因.特别有时当实验现象与我们预计的结果不相符时,就更加的需要我们仔细的思考和分析了,并且进行适当的调节.因此电路实验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做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所以对于此次电路实验我觉得很成功,因为我在这次实验中真的收获到了很多从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真的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_pcb设计仿真实验的心得和感悟5_通过一周的电子设计,我学会了如何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与实践,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电子电路的设计.仿真与焊接,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麻烦,但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也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质,这次设计不仅增强了自己在专业方面的信心,鼓舞了自己,更是一次兴趣的培养.这次电子实习,我所选的课题是〝倒计时光控跑马灯〞,当拿到选题时,我认为这个不是很难.但当认真的考虑时,我才发现一切并非我想的那么简单.无论一个多么简单的课题,他所牵涉的知识比较多的,比如我这个选题不仅仅包括许多模电器件和数电器件,它还包含许多以前我没有接触或熟知的器件.所以我在设计时也在不断的学习,了解每一个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运用.经过与搭档的多次交流,我们才确定了最后的电路方案,然后在多次的电路仿真之中,我们又进行了更加完善的修改,以达到万无一失.第三天的任务主要是焊接自己设计的电路板.开始,我们都充满了好奇,毕竟这是第一次走进实验室去焊接电路板.不过才过了一天,所有的好奇心都烟消云散,换而的是苦与累.我这时才知道焊电路板确实是一件苦差事.焊电路板要人非常的细心,并且要有一定的耐心,因为焊接示若稍不注意就会使电路短路或者焊错.经过一两天的坚苦奋斗,终于焊完的.但当我们去测试时却无法出现预期的结果.然后我没办法只得去慢慢检查,但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我想实际的电路可能与仿真的电路会产生差错,毕竟仿真的是在虚拟的界面完成的.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天我都在慢慢调试和修改中度过,想想那几天过的真的好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修正却还是得不到正确的结果.好几次都想放弃,但最后还是坚持下来.经过多次调试,最后还是得到正确的结果,那一刻,我感觉如释重负,感觉很有成就感.一个星期的电子实习已经过去,但是使我对电子设计有了更的了解,使我学了很多,具体如下:1.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熟悉电子产品装工艺的生产流程,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2.熟悉了有关电子设计与仿真软件的使用,能够熟练使用普通万用表;3.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够灵活的运用4.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网上和图书馆的资源,搜索查找得到需要的信息;5.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搭档相互讨论,学会了怎么更好解决问题.pcb设计仿真实验的心得。
PCB心得体会

PCB心得体会
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我收
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我意识到PCB设计需要精确和
细致的工作,因为任何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个电路板的失效。
因此,我学会了在设计过程中要反复检查,确保没有任何漏洞和错误。
其次,我意识到团队合作对于PCB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在团
队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需要密切合作才能完成PCB的
设计和制造。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我学会了有效沟通和协调,
以及如何充分利用每个人的专长和技能,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
效率和质量。
另外,我也意识到PCB设计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随着技
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PCB设计的工艺和标准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作为PCB设计师,我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以适应市场的
需求和变化,从而保持竞争力。
总的来说,通过参与PCB设计和制造的项目,我不仅学会了专
业的技能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学
习能力。
这些经验和体会将对我的未来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使我成为一个更优秀的PCB设计师。
高速PCB设计经验与体会

Vo _9 l1
No 1 .6
电 子 设 计 工 程
Elc r n c De i n En i e rn e to i sg g n e i g
21 0 1年 8月
Aug 201 . 1
高速 P B设计 经验 与体会 C
齐 志 强
( 国 空 空导 弹研 究 院 河 南 洛 阳 中 4 10 ) 70 9 Nhomakorabea’
随 着 数 字 化 技 术 的 飞 速 发 展 . 速 模 数 转 换 器 和 超 大 规 高
模 集 成 电路 等 器 件 的广 泛 应 用 , 速 P B设 计 已 成 为 数 字 系 高 C 统 设 计 中 的 主 流 技 术 . 个 高 速 系统 能 否 正 常 工 作 很 大 程 度 一 上 取 决 于 P B的 设 计 。高 速 P B设 计 是 一 项 工 程 性 很 强 的 C C 复 杂 技 术 ,它 不 仅 要 求 设 计 人 员 具 有 扎 实 的 电 路 理 论 基 础 , 还 要 有 丰 富 的实 践 经 验 。高 速 P B设 计 规 则 很 多 , 繁 复 杂 C 纷 的 设 计 规 则 有 时 还 会 互 相 冲 突 , 就 要 靠 设 计 人 员 依 据 实 践 这 经 验 根 据 具 体 情 况 来 选 择 . 入 门者 遇 到 此 类 问题 往 往 无 所 初
Q h・i g X i a Z qn
( hn C iaAi on s i a e r reMi l Ac d my, o a g4 1 0 b se Lu y n 7 0 9,C ia) hn
Ab t a t sr c :Hih- p e CB d sg a e o h i te m n d gt ls se d sg ,a d i af cs t e p r r n e g s e d P e in h s b c me t e ma n sr a i i i y tm e i n n t f t h e f ma c a e o d r cl v n te f n t n o es s m. o lwi gt ese f C e in , h r cp e f h C e i na e ca s e i ie t e e c i f h y t y h u o t e Fl o n tp o B d s h P g t e p i il so eP B d s r ls i d w t n t g i f h t ee p r n eo u h ra c r i gt h ih s e d P e i nr q ie n . h r c p e r ih s e d P B d s n a o t h x e e c f t o c o dn t eh g p e CB d sg e u r me t T ep n il s o g — p e C e i b u i a o i f h g P Bscu C t k p,c mp n n s l c me t r u d meh d a d P a o t r ie u n d t i,i a s h wss me p o lms a o o e t ’p a e n ,g o n t o n CB ly u e gv n o ti e al t lo s o o r b e a t a h u db oi e u n C e i n T eh g p e CB d sg e olwst er lsme t n d i i p p r n a w h t o l en t d d r g P B d s . h ih s e d P e i n d f l s c i g o u e n i e n t s a e d h sl h o h a o
pcb设计仿真实验的心得5篇

pcb设计仿真实验的心得5篇优秀的版图设计可以节约生产本钱,到达良好的电路性能和散热性能。
简洁的版图设计可以用手工实现,冗杂的版图设计需要借助计算机关心设计(CAD)实现。
下面是我带来的有关pcb设计仿真试验的心得和感悟,希望大家宠爱pcb设计仿真试验的心得和感悟1不过,好在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我们20_级电气10班全部同学的相互关怀和相互鼓舞下,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也解决了不少问题。
从这前后加起来相当于9天的电工电子实习中,我所学到和收获的,不仅仅是收音机的工作原理和架构组成,还有如何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当然,我所在的班级也在这次的实习过程中也变得更加团结和友爱了。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感受颇深,从简洁的焊接,到最终冗杂的组装,使我从中了解到学习和实践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依存的,少了哪一样,都不行能胜利做好一个收音机。
课程虽然结束了,但学海无涯,学问的海洋浩瀚无边,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电子原件的魅力才在我的世界刚刚开始,只有继续以电子实习的感受和阅历为基础,渐渐学习总结下去,才能使自己得到更多的提高对于这次实习,我获得的心得体会大致总结如下:1.我对电子技术有了更直接的认识,对放大和整流电路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虽然曾经也自己拆装过简洁的单管收音机,但与这次的相比,无论从原理还是实际操作上来讲都是不能相比的。
2.对焊接程序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熟识了焊接的方法技巧。
3.对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由于一开始的盲目行动,我犯了很多低级的错误,比方一开始竟然把元件焊在了印制板的反面,先焊了集成块等等。
随着实习的进行,我深刻体会到了事前分析规划的重要性,信任这是没有进行过这种实践活动的人所体会不到的。
4.对电子产品的调试纠错有了更多的阅历。
我的收音机制作真的可谓命途多舛,从第一次接通电源它一点反应都没有,到最终可以收听多个频道的广播,我进行了多天的调试和纠错,在仔细检查每一个焊点,分析电路板的接线后,最终才完善解决了问题。
PCB心得体会

PCB心得体会
在PCB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我意识到了PCB设计的重要性。
一个好的PCB设计可以提高
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降低电路的成本和功耗。
因此,我在设计
PCB时要充分考虑电路的布局、线路的走向和信号的传输。
其次,我深刻理解了PCB制造的复杂性。
在PCB制造过程中,
需要考虑到材料的选择、工艺的控制和质量的检验。
只有严格把控
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PCB的质量和可靠性。
最后,我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PCB项目中,设计师、工程师、制造商和测试人员需要密切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确保项
目的顺利进行。
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取得成功。
通过这次PCB设计和制造的经历,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体会会
对我的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pcb实验总结及心得体会

pcb实验总结及心得体会在进行pcb实验的过程中,我渐渐体会到了电路设计的乐趣和挑战。
下面是我对pcb实验的总结和心得体会。
首先,pcb实验的目标是将电路设计图转化为实际可运行的电路板。
这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电路设计知识和pcb设计软件的使用技巧。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和pcb布局设计,以及如何通过焊接等方式将电子元件固定在电路板上。
同时,我也体会到了电路设计的复杂性和细致性,一个小小的错误可能导致整个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其次,pcb实验需要我们注重细节和耐心。
在进行电路布局设计时,我们需要考虑电子元件的摆放位置、线路的走向以及电源和接地的布局等。
这些细节上的考虑往往需要反复修改和优化,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在焊接电子元件时,我们也需要小心谨慎地处理,以免误伤自己或者损坏元件。
这些细节上的工作可以说是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但是只有做到了才能保证电路板的质量和稳定性。
此外,pcb实验也需要我们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
在进行实验时,我们通常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工作,每个人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因此,团队合作和沟通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需要相互配合,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在实验过程中,我意识到作为一个团队成员,自己的个人能力和贡献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需与人合作,分享资源和信息,以达到最终的目标。
最后,在进行pcb实验过程中,我也收获到了很多技术和知识。
通过绘制电路原理图和pcb布局设计,我对于电路的结构和连接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焊接电子元件,我也掌握了一些常用的焊接技巧和注意事项。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使用pcb设计软件,通过计算布线和优化布局等功能,提高电路板的性能和稳定性。
总之,pcb实验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活动,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我们能够将抽象的电路设计转化为实际的电路板。
在实验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电路设计的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细致耐心。
pcb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pcb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PCB设计是一项细致而耐心的工作,需要注意很多细节和技巧。
通过我的一段时间的
经验,我总结出以下的心得体会:
首先,充分了解需求。
在开始设计之前,我会与项目团队和客户进行详细的沟通,了
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我会仔细阅读所有相关文档,并参考类似的设计案例,以确保
我对项目的要求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其次,合理规划和布局。
在设计PCB时,一个好的布局是至关重要的。
我会根据电路
的复杂程度和大小来选择适当的板层数量,并合理布置元件和信号线。
我会遵循规范
和标准,以确保信号完整性和电磁兼容性。
另外,细心检查和验证。
在设计完成之后,我会进行仔细的检查和验证,以确保没有
任何错误或遗漏。
我会使用CAD软件进行电路和布局的分析,检查是否有任何短路或电气问题。
我还会使用仿真软件验证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最后,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PCB设计不是一个独自完成的任务,而是涉及到多个团队
成员的合作。
我会与电路设计师、机械工程师和制造工程师保持紧密的沟通,及时解
决问题和调整设计方案。
我还会与制造商和供应商保持密切合作,以确保设计的可制
造性和可采购性。
综上所述,PCB设计需要细致入微、规划合理、检查验证和良好的沟通合作。
通过不
断的学习和实践,我相信我会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PCB心得体会

PCB心得体会
在制作PCB(Printed Circuit Board)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
多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
首先,我意识到PCB设计需要精确和细致
的计划,因为一旦出现错误,就会导致整个电路板的失效。
因此,
我学会了如何使用CAD软件来设计PCB,并且在设计过程中要仔细
检查每一个连接和元件的位置,确保没有错误。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来制作PCB。
不同
的应用需要不同的材料和工艺,例如高频电路需要使用特殊的材料
来减少信号损耗,而高密度的电路需要使用先进的工艺来保证线路
的精度和稳定性。
另外,我还学会了如何进行PCB的布线和布局。
在布线过程中,我需要考虑信号的传输路径、电磁干扰和电路板的散热等因素,以
确保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而在布局过程中,我需要合理安排各个
元件的位置,以便于连接和维护。
通过这次PCB制作的经历,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术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耐心和细心。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技能对我的未来工
作和学习都将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在PCB设计和制作方面的能力。
pcb实训心得体会

pcb实训心得体会通过对pcb实训的学习和实践,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在这里,我总结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pcb实训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实训的过程中,我需要与队友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一个项目。
只有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才能使整个项目顺利进行。
因此,我学会了倾听和沟通,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与队友进行有效的讨论和协商,以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其次,pcb实训让我对实际工程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实验室中,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巧和方法。
例如,在设计和布线时,我学会了如何考虑信号完整性、电磁兼容性等因素,以提高电路性能和可靠性。
此外,pcb实训也让我了解了一些常见的问题和故障,如电路短路、接地问题等,并学会了如何排查和解决这些问题。
还有,pcb实训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实践中,我经常会遇到未曾预料到的情况和难题,需要自己思考和摸索解决方法。
这要求我具备一定的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快速定位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同时,实训也鼓励我勇于创新,尝试不同的设计和布线方案,以提高电路的性能和效率。
最后,pcb实训让我充分认识到细节对于电路设计的重要性。
一个小小的错误或疏漏,都可能导致整个电路的失效。
因此,我学会了注重细节,在设计和布线时,要仔细检查和验证每一个连接和元件的位置。
此外,我也学会了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和软件,如EDA工具、仿真软件等,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pcb实训,我不仅掌握了一些关键的电路设计和布线技巧,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相信这些经验和知识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会不断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在电子设计领域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
pcb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pcb设计心得体会范文
在进展PCB设计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为理解并熟悉PCB设计流程非常重要。
理解每个步骤的作用和意义,可以更好地规划和组织自己的设计工作,并且可以更好地与其他团队成员进展协作。
其次,我发现细致入微的注意细节对于设计的成功至关重要。
在进展布线和布局时,
我会特别关注电路板的大小、位置和间距,以确保电路板可以包容所有元件并且电路
之间的间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此外,我会注意电路板的散热问题,合理安排元件的布局,以确保整体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另外,在进展PCB设计时,我还会借助一些辅助工具来进步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我
会使用电路模拟软件来验证电路的性能,并使用自动布线工具来快速完成复杂布线任务。
同时,我也会利用仿真软件来预测和评估设计的效果,以便在实际制造之前进展
必要的优化和调整。
最后,我发现与同事和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是设计过程中不可无视的一局部。
通过与其他成员的讨论和意见交流,我可以获得更多的设计灵感和建议,并且可以更
好地解决问题和确保设计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我在PCB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是:深化理解设计流程、注重细节、合理
利用辅助工具和与团队成员进展有效交流合作。
这些经历和方法帮助我进步了设计的
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使设计更加可靠和稳定。
PCB心得体会

PCB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PCB设计工程师,我深刻体会到PCB设计在电子产品
开发中的重要性。
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PCB设计需要充分理解电路原理和信号传输特性。
在进
行PCB布局时,需要考虑信号的传输路径、信号线的长度和走线方式,以及信号的干扰和衰减等因素。
只有深刻理解电路原理,才能
设计出稳定可靠的PCB。
其次,PCB设计需要注重细节和精益求精。
在进行PCB布局时,需要考虑到电子元器件的尺寸、间距和方向,以及散热和防干扰的
布局。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PCB的加工工艺和成本,尽量简化布局,提高PCB的制造效率和降低成本。
最后,PCB设计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
断发展,PCB设计工艺和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作为PCB设计工程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和工艺,积累丰富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
设计水平。
总的来说,PCB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设计工
程师具备扎实的电子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不断学习的精神。
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设计出高质量的PCB,为电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前言
随着PCB系统的向着高密度和高速度的趋势不断的发展,电源的完整性问题,信号的完整性问题(SI),以及EMI,EMC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的影响了系统的性能甚至功能的实现。
所谓高速并没有确切的定义,当然并不单单指时钟的速度,还包括数字系统上升沿及下降沿的跳变的速度,跳变的速度越快,上升和下降的时间越短,信号的高次谐波分量越丰富,当然就越容易引起SI,EMC,EMI的问题。
本文根据以往的一些经验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高速PCB的设计提出一些看法,希望对各位同事能有所帮助。
●电源在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性
●不同传输线路的设计规则
●电磁干扰的产生以及避免措施
二:电源的完整性
1.供电电压的压降问题。
随着芯片工艺的提高,芯片的内核电压及IO电压越来越小,但功耗还是很大,所以电流有上升的趋势。
在内核及电压比较高,功耗不是很大的系统中,电压压降问题也许不是很突出,但如果内核电压比较小,功耗又比较大的情况下,电源路径上的哪怕是0.1V 的压降都是不允许的,比如说ADI公司的TS201内核电压只有
1.2V,内核供电电流要
2.68A,如果路径上有0.1欧姆的电阻,电
压将会有0.268V的压降,这么大的压降会使芯片工作不正常。
如何尽量减小路径上的压降呢?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a:尽量保证电源路径的畅通,减小路径上的阻抗,包括热焊盘的连接方式,应该尽量的保持电流的畅通,如下图1和图2的比较,很明显图2中选择的热焊盘要强于图1。
b:尽量增加大电流层的铜厚,最好能铺设两层同一网络的电源,以保证大电流能顺利的流过,避免产生过大的压降,关于电流大小和所流经铜厚的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1 oz.铜即35微M厚,
2 oz.70微M, 类推
举例说,线宽0.025英寸,采用2 oz.盎斯的铜,而允许温升30度,
那查表可知,最大安全电流是4.0A 。
2.同步开关噪声的问题。
同步开关噪声(SimultaneousSwitchNoise,简称SSN)是指当器件处于开关状态,产生瞬间变化的电流(di/dt),在经过回流途径上存在的电感时,形成交流压降,从而引起噪声,所以也称为Δi噪声。
开关速度越快,瞬间电流变化越显著,电流回路上的电感越大,则产生的SSN越严重。
基本公式为:
VSSN=N·LLoop·(dI/dt) 公式1。
其中I指单个开关输出的电流,N是同时开关的驱动端数目,LLoop为整个回流路径上的电感,而VSSN就是同步开关噪声的大小。
如果是由于封装电感而引起地平面的波动,造成芯片地和系统地不一致,芯片的地被抬高这种现象我们称为地弹(Groundbounce)。
同样,如果是由于封装电感引起的芯片和系统电源被降低,就称为电源反弹(PowerBounce)。
如果芯片内部多个驱动同时开关时,会造成很大的芯片电源电压的压降和地平面的抬高,从而造成芯片的驱动能力的降低,电路速度会减慢。
由公式1可知减小回路电感可以减小VSSN,其中回路电感包括芯片管脚的寄生电感,芯片内部电源和芯片内部地的电感,系统的电源和地的电感,以及信号线自身的电感,这四部分组成。
所以见小VSSN的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a :降低芯片内部驱动器的开关速率和同时开关的数目,以减小di/dt,不过这种方式不现实,因为电路设计的方向就是更快,更密。
b :降低系统供给电源的电感,高速电路设计中要求使用单独
的电源层,并让电源层和地平面尽量接近。
c :降低芯片封装中的电源和地管脚的电感,比如增加电源/地
的管脚数目,减短引线长度,尽可能采用大面积铺铜。
d :增加电源和地的互相耦合电感也可以减小回路总的电感,
因此要让电源和地的管脚成对分布,并尽量靠近。
3. 地的分割原则
任何一根信号线中的电流都要通过和它临近的地平面来回到它的驱动端,所以我们进行地的分割的时候要避免避免割断高速信号的回留路径,如下图3所示:
(图3)
上面的信号回路的电流不得不绕过分割槽,这样会产生很多相关的EMI问题,以及会给信号线的阻抗匹配产生影响。
三:不同传输线路的设计规则
根据信号线所处印制版中的层叠位置可以将信号线分为微带线和带状线,其中微带线是指在PCB的表层所走的线,有一层介质和它相临,信号传输速度较带状线要快,带状线在PCB的内层,有两层介质相临,信号传输速度比微带线要慢,但是EMI,EMC以及串扰等性能要好的多,所以建议高速信号都走成带状线。
根据信号线传输信号的方式最常见的有两种方式包括单端线和差分线。
其中影响单端线传输性能的包括信号的反射和串扰。
差分线虽然噪声免疫,但对阻抗控制,差分对间的线长要有严格的控制。
下面分别对影响单端线和差分线性能的因素进行一下分析。
1.单端线反射的形成以及消除办法
我们知道如果源端的阻抗和终端的阻抗相匹配那么信号的功率将会是最大,如果终端和源端阻抗不匹配则将会引起信号的反射,部分信号还会辐射出去造成EMI问题。
(图4)
那么什么时候反射不用考虑,什么时候不得不考虑呢?如图4
所示,假设信号从源端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传输出去,信号传输延时为Tp,(有的文档将沿跳变时间<=四分之一Tp做为把信号线看成微波中传输线的条件)如果2Tp小于信号沿的跳边时间的话,反射因素就不用考虑,因为不会影响电平的判断,只会使沿的跳变不规则。
相反的如果2Tp大于信号沿跳变的时间,那么反射会在发射端形成振铃现象,会影响到电平的判断,所以要考虑影响。
信号线在介质中的传输速度为:
公式2
公式2为信号线为带状线时的传输公式。
当信号线为微带线时,传输的介电常数的计算公式为:
公式3
如果信号线过长则反射因素就不得不考虑。
解决的办法可以在线上串一个小欧姆阻值的电阻,还可以并一个小容值的电容,不过这种方法不太现实。
图5为串联电阻之前的波形,图6为串联电阻之后的波形。
2.影响信号间串扰的因素及解决办法。
串扰是信号传输中常见的问题,有些说法只要控制间距是线宽的3倍就可以了,也就是常说的3W原则,这种说法只是说间距越大越好,但还是不够全面。
(图7)
由图7可知除了和线间距D有关,还和走线层和参考平面的高度H 有关。
D越大越好,H越小越好。
随着PCB的密度越来越高,有时候不能满足3W原则,这就要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看多大的串扰能够忍受,另外由于工艺的原因H也不能太小,一般都不要小于5mil。
图8和图9为调整线间距和H前后的对比。
3.差分线阻抗匹配和走线应注意事项
现今LVDS走线越来越流行,主要原因是因为它是采用一对线对一个信号进行传输,其中一根上传输正信号,另一根上传输相反的电平,在接收端相减,这样可以把走线上的共模噪声消除。
另外就是因为它的低功耗,LVDS一般都采用电流驱动,电压幅度才350mvpp。
当然它也有缺点就是需要2倍宽度的走线数来传输数据。
差分线一般传输信号的速度都比较快,所以要进行严格的阻抗控制,一般都控制在100欧姆。
下图10为一个差分传输模型,其中Z11和Z22分别为两跟信号线的特性阻抗,K为另外一跟线对自己的耦合系数。
I为线上的电流。
图10
1线上任意一点的电压为V1=Z11*i1+Z11*i1*K
2线上任意一点的电压为V2=Z22*i2+Z22*i2*K因为Z11=Z22=Z0,i1=-i2,所以V1和V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所以差分阻抗为
Zdiff=2*Z0*(1-K)公式4
由公式4可知差分阻抗不仅和单跟线的特性阻抗Z0有关,还和耦合系数K有关,所以调整线宽,间距,介电常数,电介质厚度,都会影响到差分阻抗。
另外差分线大多应用在源同步时钟系统当中,这就要求数据线和时钟线的长度要匹配,类外由差分线自身的特性要求一对之间的两跟线要匹配。
下图11为等长的理想的差分线在接收端的情形。
可以看到两跟线完全等延时,再相减之后不会出现误码。
而图12为其中一跟线的延时比另一跟要长的情形,这样再相减误码很容易产生。
图11
图12
由于布线工具和器件本身以及工艺的原因很难做到没一对线和对与对之间的线都匹配,至于相差多少合适,并没有严格的公式,即使有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能都使用。
根据以往的调试经验当信号工作在500MHZ~~800MHZ之间时,对内相差80mil,对间和时钟相差+-250mil,不会出现问题。
(仅做参考)。
四:电磁干扰的产生及避免措施
EMI即电磁辐射是很常见的问题,主要减少电磁辐射的办法有以下几种方法:
a :屏蔽。
在比较敏感或高速的信号周围用地平面进行屏蔽,每格1000mil打一个地孔。
b :避免或减小信号的环路面积。
由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当开关频率很高的时候,会由环路向外辐射电磁能量,也容易接收外面的磁场,就象是一个天线,所以应该尽量避免。
c :做好电源的滤波。
滤波的器件主要包括磁珠和电容。
磁珠类似带通滤波器,可以抑制高频,选择不同容值的电容可以针对不同频率的滤波起到旁路作用。
五:归纳总结
随着PCB密度,速度的提高,以及工艺方面的限制,信号完整性问题,以及电磁兼容问题会越来越突出,但只要我们依据一定的设计准则,通过一些仿真软件比如说Hyperlynx,还是可以把高速设计问题很好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