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村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调研报告为了进一步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我作为一名调研员,经过多次实地走访和调研,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得出如下调研报告。
一、脱贫攻坚情况在我国的脱贫攻坚战略中,最核心的一条就是精准扶贫。
通过对多个贫困村进行走访和调研,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认识。
首先,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让很多贫困户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政府帮助他们受教育、提供职业培训和提供就业机会。
通过这些改变,他们可以有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更好的经济状况。
其次,已经脱贫的贫困户要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投身到当地的农村发展中。
这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帮助更多的人实现脱贫。
最后,我们必须注意到,许多贫困村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和挑战,脱贫攻坚事业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
二、乡村振兴情况乡村振兴是我们国家的重大战略,是实现城乡发展均衡的重要举措。
通过对乡村进行走访和调研,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认识。
首先,当前乡村的经济发展还比较薄弱。
很多农民忙于生计,重视生产,却忽视了销售。
这使得产品价格低廉,难以为他们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
此外,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也愈加突出。
其次,虽然存在这些问题,农村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以及潜在资源是巨大的。
政府可以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提高农民的产品质量和价格水平,从而增加乡村经济收入,相继实现乡村振兴。
最后,乡村的文化和环境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这是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吸引城市人口回归乡村、促进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建议为了进一步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政府要继续完善和加强脱贫攻坚。
对已脱贫的贫困户进行跟踪调查,确保其不再返贫。
同时,考虑到贫困家庭存在多种问题,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个性化扶贫政策。
其次,政府要注重发展乡村现代农业,刺激农村创新和科技进步。
对一些有潜力的区域和产业进行重点扶持,积极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村经济增长。
扶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3篇)

扶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3篇)扶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3篇)在当下社会,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扶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扶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1近年来,自治区开展的兴边富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使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国门形象,边境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最近,笔者深入xxxx县边境地区进行调研,对边境地区的扶贫开发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对边境地区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基本情况xxxx县地处桂西南边陲,与越南毗邻,边境线长44.722公里,有国家二类口岸——硕龙口岸以及岩应、硕龙、德天三个边民互市点。
现辖14个乡(镇)和1个华侨经济管理区,146个行政村(社区),全县总面积27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211公顷,总人口37.2万人。
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2300元,xxxx0年末,全县还有贫困人口139447人,“xxxx”期间,全县贫困村有37个。
距边境线20公里范围内,有6个乡镇,48个行政村(社区)505个村民小组,共有19721户86866人。
二、开展兴边富民行动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取得的成效兴边富民行动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胜利,极大地改善了边境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给xxxx县边境地区群众带来的实惠日益明显。
xxxx8年以来,在实施的兴边富民行动大会战中,共投入建设资金1.69亿元,建设交通、饮水安全、沼气池、危房及茅草房改造、教育、卫生、土地开垦与整理、广播电视、边境口岸等项目九大类,惠及硕龙、下雷等6个乡(镇)48个行政村505个自然屯共计8万多人。
兴边富民行动大会战的全面告捷,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高度赞誉,如今边境居民正在享受大会战带来的丰硕成果,在硕龙、下雷等边境乡镇的群众中,到处听见他们表达对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感恩的心声,干群关系更加融洽,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可喜成果。
脱贫 农村 调研报告

脱贫农村调研报告【脱贫农村调研报告】一、引言农村脱贫是中国国家战略“精准扶贫”实施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当前农村贫困现状及其脱贫实施效果,为下一步农村扶贫工作的完善提供参考。
二、农村贫困现状我国农村贫困线按照国际标准为人均年纯收入2300元,然而,仍有大量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贫困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
贫困人口尤为集中的原因是交通不便、基础设施相对匮乏,导致农民生计困难。
同时,缺乏教育、技能培训等机会也是制约农民脱贫的主要因素。
三、农村脱贫政策措施为了加快农村脱贫进度,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其中,精准扶贫政策是重要的手段。
该政策在贫困人口中实施普查,识别出具体的贫困人群,然后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
政府还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供农村产业扶持政策,推进教育和技能培训等措施,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四、农村脱贫实施效果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影响下,农村贫困人口逐渐减少。
贫困人口的减少主要是由于政府提供的资金、物资和技术支持,农民收入逐渐增加。
同时,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带来了就业机会,帮助一部分贫困人口实现稳定的收入。
但是,贫困人口的减少速度相对来说较慢,仍有一定的挑战。
五、下一步推进农村脱贫工作在下一步的农村脱贫工作中,我们应继续坚持精准扶贫政策,进一步提高贫困识别和帮扶的精确度。
同时,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此外,加强农民教育和技能培训,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帮助农民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六、结论农村脱贫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逐渐减少。
然而,仍需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农村脱贫工作,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词汇:1. 脱贫(tuōpín): poverty alleviation2. 农村贫困线(nóngcūn pínkùn xiàn): rural poverty line3. 贫困人口(pínkùn rénkǒu): impoverished population4. 交通不便(jiāotōng bùbiàn): in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5. 基础设施(jīchǔ shèshī): infrastructure6. 产业扶持政策(chǎnyè fúchí zhèngcè): industrial support policy7. 技能培训(jìnéng péixùn): skill training8. 创业能力(chuàngyè nénglì):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村脱贫调研报告

村脱贫调研报告村脱贫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为了解村庄贫困状况,分析造成贫困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扶贫政策和措施,帮助村庄实现脱贫目标。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走访:深入村庄贫困户家中进行实地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收入来源。
2. 问卷调查:向贫困户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当前扶贫政策的了解程度和满意度。
3. 数据分析:收集相关数据,如农田面积、人口数量、贫困户人数等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村庄存在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1. 贫困原因(1)自然条件差:该村庄位于山区,地势崎岖,土地贫瘠,无法种植高收益的农作物。
(2)教育资源匮乏:由于交通不便和贫困,学生接受教育的机会有限,造成文化水平低。
(3)传统产业单一:村庄主要依靠农业生产维持生活,但因为土地贫瘠,农产品收入较低。
(4)医疗设施不完善:缺乏医疗设施和医生,导致疾病无法及时得到治疗。
2. 扶贫政策和措施(1)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培训农民掌握一些特色产业的技术和知识,帮助他们发展脱贫致富的产业。
(2)改善基础设施:修建道路,增加交通便利性,提供更多的投入和资源。
(3)完善教育和医疗设施:增加教育资源,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建设医疗设施,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
四、建议1. 加强教育培训:提供农民必要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市场需求和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 引入新的产业:探索引进一些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新兴产业,如农副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等,提高农民收入。
3.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修建更多的道路和灌溉设施,提高生产效率。
4. 加大医疗投入:提供更多的卫生设施和医疗资源,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该村庄的贫困状况和造成贫困的原因。
为了帮助村庄实现脱贫目标,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扶贫政策和措施,并提出了加强教育培训、引入新的产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医疗投入等建议。
希望能够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为村庄的脱贫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于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3篇

关于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3篇【篇一】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经济薄弱村和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找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采取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根据政协xx市委《关于集中开展“大调研月”活动的通知》(万协发【20xx】4号)文件精神要求,我乡驻村工作队组成调研小组,深入xx乡xx村等村精准贫困户入户调查,认真分析了各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结合全乡发展现状,认真分析总结,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一)贫困现状及“六个一批”属性分布情况1、基本情况(1)全乡基本情况xx乡地处xx南麓,距离xx市城区33公里,幅员94平方公里。
全乡6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社区,52个村民小组和5个居民小组,共3529户13810人,其中农业人口11 881人(其中举家外迁80户305人,在外购房或租房365户1472人,在外务工人数941户4051人),外籍户口迁入28户89人,实际居住人口3458户13592人。
全乡有耕地面积6944亩(其中田4566亩,地2378亩),有林地13万亩。
境内青石资源丰富,种养殖业初具规模,但基础设施滞后,耕作条件有限,农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20 xx年、20xx年全乡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598.5元、5150.3元,精准识别贫困村3个。
(2)xx村基本情况xx村位于xx乡场镇东北部,距离乡场镇区3公里,离x x市城区36公里。
全村幅员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 149亩、林地21290亩。
有8个村民小组,439户1637人。
2、贫困现状(1)全乡贫困现状20xx年底精准识别贫困村3个,贫困人口1046户240 7人,20xx年脱贫95户239人;20xx年锁定贫困人口95 1户2168人,贫困发生率17.5%,20xx年脱贫172户43 3人。
(2)xx村贫困现状20xx年通过村民投票和公示确认的建卡贫困户为130户392人,贫困发生率30%。
脱贫攻坚检查调研报告

脱贫攻坚检查调研报告
【报告概述】
本次脱贫攻坚检查调研报告旨在全面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推动脱贫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绪论】
1.调研目的和背景
2.调研范围和方法
3.相关政策和数据掌握情况
【脱贫工作进展情况】
1.脱贫人口总体情况
2.贫困地区发展改善情况
3.帮扶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情况
【脱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1.贫困人口返贫问题分析
2.产业扶贫可持续性问题
3.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问题
4.脱贫政策落实过程中的问题
【改进和加强脱贫工作的建议】
1.完善返贫人口监测和预防机制
2.加大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
3.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能力
4.优化脱贫政策执行机制
【调研总结】
1.总结脱贫攻坚成绩和经验
2.分析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
3.展望未来脱贫工作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参考文献】
列出引用的相关资料和文献
【附录】(可选)
补充具体调研数据、图表等信息。
关于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关于脱贫攻坚调研报告积极引导社会扶贫, 探索老板捐资扶贫、能人带动扶贫、大户帮助扶贫、招商引资扶贫、部门结对扶贫、合作组织服务扶贫等六大社会扶贫模式, 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如下是给大家整理的关于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关于脱贫攻坚调研报告篇【一】一、基本情况XX村座落在206国道边, 寻全高速公路进出口处, 与XX村相邻。
有耕地面积720亩, 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395户, 1670人, 全村人均纯收入3000元左右。
贫困贫户118户, 300人, 其中扶贫户66户210人, 扶贫低保户6户17人, 低保户44户70人, 五保户2户3人。
二、村主要致贫原因分析柑桔脐橙为主要产业, 产业结构单一、规模不统一。
生产水平低、生产成本高、产效益低下、增收门路单一, 现又遭遇黄龙病的危害, 加之农民观念落后、又因交通不便, 活动场所困难, 因灾、因病返穷较多, 是该村贫困现状的集中体现。
三、扶贫目标及扶贫规划针对XX村贫困现状, 我村两委班子和扶贫工作人员通过进村入户调1/ 22查摸底, 并与村两委会多次商讨, 初步拟定了扶贫发展规划, 力争在两年内, 通过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包户促动、整体推动的方式, 把XX村村打造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文化事业兴旺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是完成村小学至上江通组公路的硬化。
力争在2018年上半年完成, 水泥路长1.6公里面宽3.5米厚0.18米的要求, 并搞好路间及排水沟建设和绿化带建设, 形成绿化景观带。
二是建设独具风格的乡村农居。
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要求, 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施工的办法, 对现有农户庭院进行改造升级, 把居住比较差、交通不便的农户和土坯房、干打垒房屋进行搬迁和重建, 达到整齐划一、特色明显、出行方便、环境优美的要求。
脱贫攻坚走访调研情况汇报

脱贫攻坚走访调研情况汇报2022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
为了全面了解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我于近期对我市的贫困地区进行了走访调研。
以下是我的情况汇报:一、走访地点。
此次走访我选择了我市的贫困地区,包括XX乡、XX村等地。
这些地方是我市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也是最需要关注和帮助的地方。
二、走访内容。
在走访过程中,我主要了解了当地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所做的努力和成绩。
我深入到贫困户家中,与他们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收入来源、生活条件以及对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期待和意见。
三、调研情况。
在走访调研中,我发现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通过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措施,一些贫困户的生活得到了一定改善,收入有所增加。
当地政府也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投入,修建了道路、学校、医疗机构等基础设施,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但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些贫困户由于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持,仍然面临着生计困难;一些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影响了贫困地区的发展。
此外,一些贫困户对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期待和需求还没有得到充分满足,他们希望政府能够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四、建议和展望。
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我认为应该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强产业扶贫,帮助贫困户稳定脱贫。
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的交通、教育、医疗等条件,为贫困地区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对贫困户的精准帮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
总的来说,我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我此次调研的情况,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让更多的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共享全面小康的成果。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4篇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4篇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4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
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1为切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局深入包抓帮扶的XX镇崔黄村和郭庄村开展精准扶贫调研活动。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崔黄村位于XX镇西北部,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590户2231人。
耕地面积2880亩,以葡萄种植和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导产业。
郭庄村位于XX镇中西部,辖6村个村民小组,现有341户1371人。
耕地面积3078亩,其中978亩承包给当地企业种植葡萄,剩余2100亩以小麦、红薯、杂果种植为主导产业。
二、调研前期情况按照“大走访、大排查、大清洗”活动的安排,我局共派驻两个工作队分别对崔黄村和郭庄村进行地毯式排查走访。
目前,崔黄村共590户,走访492户,剩余98户;长期在外务工和人户分离113户。
郭庄村共341户,走访341户;长期在外务工和人户分离30户。
三、致贫原因初步分析(一)因学因灾因病致贫现象严重。
一是教育成本过大。
目前国家已免去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费用,但就读高中、大学阶段的贫困学生家庭负担仍然相当重。
一个高中生每年需支出近万元,有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孩子上学负债累累。
二是在贫困户收入来源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过大,缺乏抗风险能力。
一旦遇到干旱等自然灾害,收入便大幅下降,迅速返贫。
三是家庭收入主要靠劳力。
一遇到家庭中有大病或慢性病的,既要支出高额医疗费用,又减少了家庭收入,这一增一减,对于贫困户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
四是遗传病导致贫困是顽疾。
在调研中发现,郭庄村一户因智障遗传导致该户5口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无劳动能力。
(二)基本种植业产值不高,收入水平低。
多数群众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小麦、玉米等传统种植业,这些种植业投入多、产出少,附加值不高,费力不挣钱。
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选篇)

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选篇)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一、全州贫困现状xx作为全省脱贫攻坚两大主战场之一。
十三五期间,共有龙井、和龙、汪清、安图4个国定贫困县和图们1个省定片区县,贫困村304个(全省占比20.4%)。
截止20xx年底,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6831户、85102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2.1%,贫困发生率为13.4%。
这些贫困人口,按贫困户性质看,低保、五保贫困人口25553户、41944人,占全州贫困人口总数的49.3%。
一般贫困户21278户、43158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50.7%;按贫困户致贫原因看,因病致贫31186户,占66.6%;因残致贫3332户,占7.1%;缺乏劳动力、缺资金、缺土地、缺技术致贫5803户,占12.4%;因学致贫933户,占2.0%;其它原因致贫5577户,占11.9%。
20xx年底,确定全州贫困人口脱贫计划为20xx年脱贫3.5万人、20xx年脱贫3万人、20xx年脱贫2.3万人(考虑返贫因素);确保5个贫困县(片区县)20xx年全部摘帽;2019年攻坚扫尾;2020年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推动贫困发生率较低、贫困人口较少的延吉、珲春、敦化3个市于20xx 年底率先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20xx年,我州共有30877名贫困人口达到退出标准,占贫困人口总数的36.3%,圆满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年度脱贫任务,贫困发生率由13.4%下降至8.2%,全州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675元,比上年增长7.9%。
20xx年结合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按我省脱贫滚动计划调整要求,重新确定了全州脱贫时序:20xx年脱贫3.1万人;20xx年脱贫1.7万人、贫困村退出120个;20xx 年脱贫1.9万人、贫困村退出113个;2019年脱贫0.9万人,贫困村退出71个;2020年巩固提升脱贫成效,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其中,龙井、图们20xx年脱贫摘帽,和龙、汪清、安图于2019年底脱贫摘帽,2020年继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乡村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乡村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20XX年是作风建设攻坚年,也是迈上乡村振兴新征程的起步年,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关键之年。
为抓好贫困山区脱贫攻坚工作,通过实践、调研和思考,现将XX乡XX 村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一)自然状况。
XX村位于XX乡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下辖6个村民小组,6个村民小组党支部,有农户138户493人,党员44人,国土面积20.61平方公里,海拔2660米,年平均气温10℃,年降水量1050毫米,适合种植核桃、松子、树楤、花椒、马铃薯、白芸豆等农作物。
全村耕地面积1509亩,人均耕地1.2亩,林地22000亩,林果地3800亩,2017年农民人均收入6758元。
(二)贫困人口状况。
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8户312人,到2017年底已脱贫63户254人,未脱贫15户58人,无漏评、脱贫返贫户,年内新增特殊群众14户28人,现有低保户37户112人,残疾人12人。
未脱贫户主要致贫原因中,因病致贫2户8人,缺土地1户4人,缺劳力2户10人,缺技术2户5人,交通条件落后3户14人,自身发展动力不足5户17人。
易地扶贫搬迁15户67人,其中县城集中安置7户33人。
按照县乡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今年6月前对全村房屋安全性进行了认定、上报,经审核鉴定,批准我村实施四类农村危改34户,旧房修缮26户。
(三)脱贫出列条件。
根据我村认真分析,一是20XX年贫困发生率可下降到2%以下,2017年底我村有15户58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为14.13%,经分析我村20XX年可脱贫13户54人,不能脱贫2户4人,贫困发生率可下降到1%。
二是行政村到乡道路已通水泥路,危险路段均有防护。
三是6个小组均通生活用电和380V动力电。
四是6个小组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100%。
贫困户中无电视的3户已由发改局和县志办给予解决。
五是村委会、卫生室均接入了宽带网络。
六是6个村民小组全部实施过人饮工程,且全部通自来水。
2022年脱贫攻坚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

2022年脱贫攻坚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篇1】2022年脱贫攻坚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中我收获不少,其中我认为以下四点在完成调查的工作中是最必不可少的。
一、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
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
以前工作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
但经过这次的调查工作后,我与人沟通的能力有所进步。
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良好的沟通能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
二、在社会中要有自信。
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
在工作中,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
你没有社会工作经验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不比别人差。
社会工作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
没有第一次又何来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三、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
实践活动没开始的时候,自己就害怕了。
自己觉得困难挺多的,自己的社会经验缺乏,等种种原因使自己觉得很渺小,自己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
但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当你克服心理的障碍,那一切都变得容易解决了。
几次的尝试后就可以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了。
如师兄师姐所说的“在社会中你要学会厚脸皮,不怕别人的态度如何的恶劣,也要轻松应付,大胆与人对话,工作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不怕了。
”有句话说得好:“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
”我相信只要有勇气,一切事情都会变得简单起来。
四、工作中不断地丰富知识。
知识犹如人体血液。
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中,我深深地感悟到知识犹如浩瀚的大海,而且相互交织。
我们想要完成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还需要许多其他的知识。
因为一份社会实践调查的制作需要多方面知识的应用,因此我们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学习新的知识,才能完成一份有质量的社会实践。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如强化了我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我也发现我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奋进。
对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三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对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三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对于脱贫攻坚工作的调研报告(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我县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全县计划脱贫1.9万人、0.54万户。
为全面了解今年我县脱贫攻坚进展情况,_月份以来,在市人大副主任的带领下,农工委对我县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今年以来,各乡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县人大常委作出的《关于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决议》,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转、扶、搬、保、救、教、金”七路并进,凝聚工作合力,健全脱贫机制,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一)坚持高位推动,科学精准谋划。
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把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以“六个精准”为主线,明确脱贫攻坚总体思路、主要目标、脱贫路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县、乡、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工作推进扎实有效。
创新制定1+5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1+2社会保障脱贫实施方案、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等,具体细化为“百企万户”工程、农业产业化扶贫、金融扶贫等5个工程,推进转移就业、产业发展以及教育保障脱贫和健康扶贫专项工作,切实让贫困群众务工有门路、创业有资金、上学有补贴、有病看得起、就医更便利。
(二)挖掘资优势,强化产业引领。
立足资禀赋和产业基础,走出了一条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实现多方共赢的扶贫新路子。
__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金融”的产业经营模式开展产业扶贫,在__乡滩区流转土地2.4万亩,建成标准化羊舍23个,年出栏肉羊20余万只。
__镇立足食用菌种植传统产业优势,按照“党建作保障、政府作引导、公司作龙头、基地作示范、贫困户作股东、种植户作产业”的思路,大力实施“党建+扶贫+食用菌”工程,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着力打造产业扶贫新高地。
关于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3篇

关于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3篇【篇一】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经济薄弱村和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找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采取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根据政协xx市委《关于集中开展“大调研月”活动的通知》(万协发【20xx】4号)文件精神要求,我乡驻村工作队组成调研小组,深入xx乡xx村等村精准贫困户入户调查,认真分析了各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结合全乡发展现状,认真分析总结,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一)贫困现状及“六个一批”属性分布情况1、基本情况(1)全乡基本情况xx乡地处xx南麓,距离xx市城区33公里,幅员94平方公里。
全乡6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社区,52个村民小组和5个居民小组,共3529户13810人,其中农业人口11 881人(其中举家外迁80户305人,在外购房或租房365户1472人,在外务工人数941户4051人),外籍户口迁入28户89人,实际居住人口3458户13592人。
全乡有耕地面积6944亩(其中田4566亩,地2378亩),有林地13万亩。
境内青石资源丰富,种养殖业初具规模,但基础设施滞后,耕作条件有限,农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20 xx年、20xx年全乡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598.5元、5150.3元,精准识别贫困村3个。
(2)xx村基本情况xx村位于xx乡场镇东北部,距离乡场镇区3公里,离x x市城区36公里。
全村幅员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 149亩、林地21290亩。
有8个村民小组,439户1637人。
2、贫困现状(1)全乡贫困现状20xx年底精准识别贫困村3个,贫困人口1046户240 7人,20xx年脱贫95户239人;20xx年锁定贫困人口95 1户2168人,贫困发生率17.5%,20xx年脱贫172户43 3人。
(2)xx村贫困现状20xx年通过村民投票和公示确认的建卡贫困户为130户392人,贫困发生率30%。
村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村脱贫攻坚调研报告村脱贫攻坚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贫困是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脱贫攻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
村脱贫攻坚是实现全国脱贫目标的基础,本次调研旨在进一步了解村庄的贫困状况,探索有效的脱贫举措。
二、调研目的1. 了解村庄的贫困状况和致贫原因;2.分析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3. 提出切实可行的脱贫举措和建议。
三、调研方法1.访谈我们针对该村的村委会、贫困户和帮扶人员,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2.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对村民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就业情况和对扶贫政策的满意度。
四、调研结果1.贫困状况调查发现,该村有60户贫困户,贫困发生率达到40%。
该村的贫困主要原因是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技能培训机会,土地资源有限,且生态环境恶劣。
2.脱贫工作存在的问题(1)短期效果贫困户在脱贫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很难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一旦再次陷入困境,可能会倒退到贫困状态。
(2)贫困线定位贫困线定位过于简单粗暴,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
这使得一些原本可以自力更生的村庄也被纳入了扶贫范围,造成资源浪费。
(3)产业结构调整一些村庄依靠传统业务和农业收入,缺乏多元化和产业升级。
这使得他们在市场变化和经济转型中很难适应。
五、脱贫举措和建议1. 加强教育培训为贫困户提供免费的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创业意识。
2.发展特色产业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发展适合本地的特色产业,提高贫困户的收入。
3.建立产业扶贫基金设立产业扶贫基金,为贫困户提供贷款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发展产业。
4.精准扶贫在制定扶贫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贫困村庄的实际情况和潜力,避免资源的浪费。
六、结论脱贫攻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研,为加强村脱贫攻坚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为实现全国脱贫目标作出贡献。
某村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某村脱贫攻坚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脱贫攻坚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提高贫困地区的发展水平,我们在某村进行了一次脱贫攻坚调研。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某村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某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1.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贫困户的基本信息、收入来源、就业情况等,同时,我们还深入到贫困户家中进行实地走访,与他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贫困户的真实需求和问题。
2. 调研过程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首先在某村召开了座谈会,邀请了村委会、驻村工作队等相关人员参加,并进行了调研宣讲,向大家介绍了本次调研的目的和意义,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随后,我们组织了一支调研小组,前往贫困户家中进行实地走访,并根据问卷对贫困户进行了调查。
同时,我们还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座谈,了解相关政策和扶贫项目的实施情况。
通过以上的调研方式,我们全面了解了某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三、调研结果和问题分析1. 调研结果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某村目前有20户贫困户,共计50人。
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种植和外出务工。
贫困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病致贫或因学费负担过重致贫。
在实地走访中,我们发现贫困户的住房条件较差,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医疗保障不完善,农业技术滞后等问题。
2. 问题分析贫困户的主要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住房条件差:贫困户的房屋面积小,屋内设施简陋,部分房屋存在安全隐患。
•教育水平低:贫困户中的子女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大部分只完成了初中学业。
•医疗保障不完善:贫困户缺乏医疗保障,对于严重疾病的治疗难以承受。
•农业技术滞后:贫困户中的农民缺乏现代农业技术知识,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低下。
四、对策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1.改善住房条件:通过加大住房改造补贴力度,帮助贫困户改善住房条件,提高生活品质。
永仁县阿里地村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永仁县阿里地村脱贫攻坚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为了深入了解永仁县阿里地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我于近期前往该村进行了调研。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全面了解阿里地村的扶贫工作情况,掌握贫困户的实际生活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为进一步推动阿里地村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参考和支持。
二、调研对象我本次调研主要对象是阿里地村的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家庭。
通过与他们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需求,为脱贫攻坚工作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过程在调研过程中,我首先与阿里地村的村干部进行了座谈,了解了村脱贫攻坚的总体情况,深入了解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实际进展。
接着,我深入到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了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在了解贫困户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我又前往当地的扶贫工作站,了解了政府部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具体措施和支持政策,深入了解了政府的脱贫攻坚政策和工作重点。
四、调研结果1. 阿里地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政府在扶贫领域的投入和支持有力促进了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特别是在产业扶持、教育支持、就业培训等方面,政府的政策措施有效帮助了贫困户改善生活。
2. 贫困户在生产生活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贫困户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有限,导致产业发展受到限制,增收效果不明显。
部分贫困户在教育健康等方面也有待政府和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3. 在扶贫工作中,存在资金不足、政策宣传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
相关政府部门需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同时加强宣传脱贫政策,鼓励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
五、建议在调研的基础上,我提出以下建议:1. 政府应加大对阿里地村脱贫攻坚工作的支持力度,增加扶贫资金投入,加强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加收入来源,实现稳定脱贫。
2. 加强对贫困户的教育、健康等方面的关注和支持,提供更多的健康、教育等公共服务,提高贫困户的生活品质,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村脱贫攻坚调研报告xx县xx乡xx村脱贫攻坚调研报告xx驻村工作队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主攻重点难点抓实“一户一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意见》,按照县(乡)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结合本村工作实际,xx驻村工作队就现阶段xx村脱贫攻坚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xx村基本情况xx村位于xx县xx乡东北部,距离乡政府驻地8.5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设党总支部,有6个党小组,34名党员,1名预备党员。
总户数194户,总人口782人,其中农业劳动力375人;总土地面积28.09平方公里(42135亩),其中耕地面积9292亩(梯田1220亩,山地8070亩),耕地占村总面积22%。
属于全县14个深度贫困村之一,2020年建档立卡时全村有贫困户104户386人,贫困发生率49.3%,2020年至2020年共脱贫83户307人(其中2020年脱贫19户72人,2020年脱贫15户59人,2020年脱贫32户116人,2020年脱贫10户48人,2020年返贫8户18人),剩余贫困户29户97人,贫困面下降至12.4%。
计划2020年减贫14户50人,贫困发生率控制在6%,计划2020年减贫10户34人,计划贫困发生率控制在1.66%,2020年减贫5户13人,实现全村整体脱贫目标。
二、调研情况近期乡包村工作组、驻村工作队就xx“四类分类”落实、“五突破三巩固”推进、扶贫资金到户、合作社建办、产业发展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104户贫困户和90户非贫困户的收入、生产和生活状况,具体情况如下:一是“四类分类”情况。
坚持把“一户一策”方案与“四类分类”有效对接,因人因户精准施策,对未脱贫的29户93人分类指导,根据有无产业基础、有无劳动力量身定制奖补扶持政策。
对有劳力且有一定技术的“一类”贫困户(4户17人),落实产业配股资金1万元,计划每户奖补到户资金1万元,用于发展养羊、养牛、中药材等产业,实现产业发展带动脱贫。
对有剩余劳动力且可输转的“二类”贫困户(15户54人),落实配股资金1万元,用于产业奖补或入股分红,实现就业增收+产业托底脱贫。
对有一定劳力在本地打零工的“三类”贫困户(5户14人),计划每户在落实2万元产业奖补资金的基础上,再增加3万元产业发展贴息贷款入股产业互助合作社分红,实现互助合作脱贫。
对无劳力预备兜底的“四类”贫困户(5户8人),其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2户2人)落实兜底政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一、二类低保户(3户6人),通过公益性岗位就业增收或以1万元奖补资金入股分红,实现互助合作+兜底保障脱贫,确保户户有发展依托,每个贫困户都有增收门路。
同时对2020年之前的脱贫的巩固提高户业进行了分类,制定了奖补扶持政策,正在逐步落实。
二是产业发展情况规模。
近年来村上产业由以往的种植玉米、山羊养殖逐步向多元化转型,突出湖羊养殖、药材种植、核桃树栽植、生猪肉牛养殖等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
目前全村种植全膜玉米3000亩,覆盖贫困户87户1290亩;发展养殖户85户,其中养湖羊13户(贫困户)169只,养山羊32户587只、覆盖贫困户18户285只,养牛22户70头、覆盖贫困户16户42头,养驴24户56头、覆盖贫困户18户37头,养猪78户220头,覆盖贫困户57户167头,种植中药材5户(贫困户)140亩,核桃树栽植104户450亩,覆盖贫困户94户269亩。
据估算,全村农户依靠产业发展可增收352万元,其中贫困户增收283万元,人均增收0.73万元。
三是带贫机制初步建立。
丰和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中天羊业,推广“331+”农业产业扶贫模式,以财政资金折股量化入股的方式吸纳贫困户56户,其中已脱贫41户156人,未脱贫15户40人,采取“户托社养”方式带动贫困户11户。
合作社在带贫机制方面重点采取四种方式,引领贫困户增收脱贫。
(一)集体入股。
项目所建养殖设施属村集体所有股份,合作社第一年给集体按2000元分红,逐年按50%递加,同时村集体将产业互助资金入股合作社,壮大合作社运营资本,确保贫困户利益不受损失。
(二)“社带户养”分红。
针对已脱贫41户和6户一、二类贫困户每户配股中天羊业1万元,9户三、四类贫困户每户配股2万元,均按10%比例分红。
(三)“户托社养”分红。
针对3户三类贫困户采取“1+20”养殖模式,由合作社代养一个年度,结算净利润扣除10%用于合作社经营费用后,村集体、合作社与贫困户三方按照1:3:6比例分红。
(四)“投母还羔”方式自养。
针对8户一、二类贫困户以产业配股1万元、产业扶持资金1万元和贫困户自筹资金1万元作为本金,公司投放每户16只湖羊,两年后贫困户向公司返还25―30公斤羔羊32只,公司将贫困户自筹资金退还农户,即可实现贫困户稳步脱贫。
四是就业扶贫有力有效。
以有剩余劳力和培训输转意愿的贫困户为重点,大力实施就业扶贫工程,针对贫困户的需求,采取“定制化”、“菜单式”培训贫困群众,2020年实现了29名贫困群众培训的全覆盖。
全村劳务输转72人,年收益414万元,其中输转贫困户51人,收益102万元,人均务工收入达到2万元。
五是健康扶贫深入推进。
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政策,建立了“一人一策”帮扶、签约家庭医生“送医上门”“送人就医”等机制,累计签约未脱贫户29户97人,签约率达到100%。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患病人口全部享受了基本医保相关政策,均落实了贫困参合人口住院报销费用提高5%的报销比例政策。
符合条件的患病人口全部享受了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含特大疾病)、疾病应急救助等特惠政策。
六是乡村文明新风蔚然。
全村配有垃圾收集仓5个,农户投放垃圾箱100个,分散建垃圾坑130个,每个村小组有1个垃圾收集点,并配有保洁员1名;村组定期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环境脏乱差得到全面治理。
村组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红白理事会规章制度等文件,深入开展抵制高价彩礼、弘扬文明新风等专项活动,设立好人榜、道德红黑榜、卫生先进榜,评选并表彰致富带头人、敬老好儿女、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等各类型典型户14户,1户文明户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家庭”称号;今年,xx争创“市级文明村”已通过各级检查,通过“争、创、学、比”等活动的开展,全村村风民风明显好转,群众文明素质整体提升。
七是“三个巩固”富有成效。
住房方面:2020-2020年累计实施危房危窑改造69户(2020年15户,2020年37户,2020年13户,2020年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易地扶贫搬迁项目24户,全村除2户常年在外地租住老家无安全住房外,其他农户均消除了CD级危房。
义务教育方面:全村共有学生136人,分别是幼儿园33人、小学56人、初中23人、高中(高职)26人、大专以上24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112人均在校就读,无中途退学现象,无辍学学生。
全村有学校1所,可以保障本村适龄幼儿入园需要。
安全饮水方面:2020-2020年新建水窖87口、新打小电井46眼、建集流场56处,全部享受了饮水补助补偿政策,有效解决了群众吃水远、吃水难、吃水不安全的问题,目前全村饮用水安全比率达100%,实现了安全饮水全覆盖。
八是干部帮扶成效明显。
xx村由市林业局、xx县卫计委、xx乡政府4个单位47名干部帮扶,其中市林业局42人,县委组织部1人,xx县卫计委2人,xx乡政府2人。
市林业局局长赵明亲自前往市民政局为5户(22人)贫困户申请了困难临时救助资金每户3000元。
市林业局帮扶干部自筹3600元为村上12户家庭卫生较差、被褥用品破旧的贫困户、特困人员赠送被套、床单、枕套12套,为村党支部赠送党建图书30本价值800余元,3名帮扶干部个人出资帮助贫困户购买猪崽,个别帮扶干部还为贫困户送去了电热毯等生活用品。
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两委”共同走访入户,落实奖补政策,兑现产业奖补资金27户27万元,开展政策宣讲、技能培训14场次,调处化解矛盾纠纷4起。
通过干部帮扶,产业发展了、农户见效益了、干群关系融洽了,从大局讲也推进了脱贫攻坚工程进程。
三、存在的问题近年来,脱贫攻坚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效,xx村2020年来通过精准扶贫核心示范村建设项目的实施,共完成项目投资建设5000多万元,全村基础设施、阵地建设、产业开发、生态治理和文明得到彻底改善,贫困群众的吃穿住行条件都发生了大幅变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但通过驻村工作队的深入走访,仍发现有不少问题需要研究并予以解决。
一是产业发展存在瓶颈。
表现一,观念落后,自主发展意识不强。
不少贫困户受小农经济思维限制不愿“掺和”合作社,其中多数只是受政策影响被动加入合作社,主观意愿不强。
在配股中表现出“政府掏钱买羊我就养(投入合作社中养),再要自己出钱买羊就不养”的局面。
通过乡、村及驻村工作队工作人员多番做工作、讲政策,在丰和合作社里也仅有2户自养24只羊,效果不甚理想。
表现二劳动力缺失,合作社养殖难度大。
根据该村实际,青壮年劳动力几乎全部外出打工,在家搞养殖的多是50岁以上家庭成员,在饲草运输、喂养等方面劳动力不足,直接制约了合作社正常发展。
表现三出资比例不匀,合作社内生动力不足。
以丰和农民种养殖合作社为例,养殖场地依托天津北辰区投资项目,投资额29.33万元,贫困户配股资金11户,每户2万元,总计22万元,除此之外包括合作社法人、理事、其他社员在内出资份额较小,因此在合作社管理及经营方面容易产生“即便亏损也不亏自己钱”的思维。
二是实用技能培训对接不够精准。
2020年以前,村上培训主要以“填鸭式”教育培训的方式为主,培训对象是村内未成年人,只要在家,不论是否有需求,都去参加培训,加之全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80%以上都是老弱病残,培训效果作用不大。
今年以来虽然针对贫困户需求开展了核桃树种植、果树栽植、药材种植、湖羊养殖等实用技能培训,但培训周期较短,培训质量不高,加之部分农户报着完任务的心态去参加培训,群众未能真正掌握使用技能,并且培训技能实现劳务输转的可能较低,难以实现培训一人、输转一人的目标。
三是精准扶贫贷款使用与政策要求有不符的地方。
据统计2020、2020年发放的精准扶贫贷款85户,由于全县未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贫困户对发展产业实现增收的信心不足或家庭支出压力大,仅37户用于产业发展,大多贫困户将贷款用于建房、还款、看病、上学、婚丧嫁娶等方面,其中建房13户、看病11户、上学4户、娶媳3户、银行暂存1户。
这些当中绝大部分觉得自己到期无能力还款,计划贷款到期以后续贷,按照贷款时限,今年有15户到期,其中有不精准贷款两户,另外13户已经由村“两委”和准村工作队上门讲政策开展收缴工作,收款难度较大,目前效果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