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动时间观课量表编制的行动研究

合集下载

观课量表的设计

观课量表的设计

观课量表的设计武汉市黄陂区直属机关幼儿园丁娟关于观课议课的含义与作用以及课前会议时都需要我们教师做些什么,比较清楚的知道观课议课的中心环节主要包括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评议三个阶段。

今天我主要围绕观课点的确定、观课量表的设计来谈谈。

一观课议课的七个关键环节1、选择合适的观察视角。

2、确定正确的观课点。

3、制作科学的观察量表。

4、记录详实的课堂现象。

5、整理丰富的课堂信息。

6、进行正确的课堂推论。

7、作出客观的课堂评价”。

这是观课议课的七个关键环节,这七个关键环节之间的关系是环环相扣的,怎么理解呢?就是说,如果我们要向对我们所观察的课堂做出正确的、客观的推论与评价,我们就需要做好课堂现象和课堂信息的记录与整理,而记录与整理详实的课堂信息则需要借助观察量表,而科学的观察量表的设计则要根据正确的观课点,要想制定出正确的观课点则又需要我们选择一个合适的观察视角。

因为只有观察视角选择的正确了,我们的观课点才会确立的更精确,更准确,所以我想在讲确定正确的观课点之前先说说观察视角的选择。

环节一:选择合适的观察视角要想选择合适的观察视角,我们需要了解、弄清楚这样四个问题:1、何谓观察视角2、课堂观察的要素。

3、掌握课堂观察要领。

4、选择合适的观察视角(1)观察视角:所谓的观察视角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观课时的观察的角度、观察方向,通俗的说就是从哪方面入手去观察。

第二个要弄清楚的是课堂观察的要素。

(2)课堂观察的要素。

在我们的课堂中,大家想一想除了我们老师,还有谁?对,还有我们每天要面对的学生,所以,课堂观察的要素毫不含糊的应该是教师、学生这两个大方面。

我们先来看看教师方面的课堂观察要素①、教师方面的课堂观察要素:教师方面的课堂观察要素包括哪些方面呢?应包括教材整合、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机智、学习监控、教师语言(指示语、提问语、评价语、过渡语、总结语等)、板书设计、媒体运用、情感投入等要素;这些要素在需要观察我们的老师时,都可以从中选其中一个活两个要素作为观察点去观察。

学生课堂活动观课量表

学生课堂活动观课量表

学生课堂活动观课量表研究问题:研究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整体情况
观察人:
教师教学活动观课量表
观察目的:通过观察教师教学活动,来对授课教师课堂效果进行评价,找出问题所在,改进教学方法。

观察人:肖东辉姜兆琪陈玉武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观课量表
研究问题:教师提问的目标指向是否明确,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教学问题,层层深入地进行指导,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

观察人:许子玲、陈玉武尹娟
课堂教学结构安排观课量表
研究问题:结构安排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时间分配是否能突出重难点。

观察人:肖东辉姜兆琪姜春光张琳。

课堂观察的研究和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

课堂观察的研究和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

课堂观察的研究和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文教兴国,课堂观察在英国的发展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过去50年中,英国一直在课堂观察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并研发出了一系列优秀的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量表是一种指标,它用于评估学生表现、教师授课以及教学环境和活动。

随着教育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重视课堂观察的重要性。

英国的课堂观察研究的范围从广泛的“宏观观察”到“微观观察”不断扩大。

宏观观察更加侧重于教学环境的总体状况,而微观观察则侧重于学生和教师的行为状态,以更深入的程度评估课堂教学的效果。

根据英国课堂观察研究中推出的量表,比如Likert量表,Fennema-Sherman量表和Heatherton-Wood量表,将课堂观察量表划分为三类:课堂活动量表、课堂认知行为量表和课堂过程量表。

课堂活动量表用于评价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具体任务和活动。

它主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活动,以及学生如何完成这些活动。

课堂认知行为量表用于衡量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动。

它主要关注学生的推理能力、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成果。

课堂过程量表用于衡量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深度以及教师授课的方式。

它主要关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情况、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等。

此外,英国还推出了一系列特殊的量表,比如Falconer课堂认知行为量表、Reeve社会行为量表以及Robson语言行为量表等,用于评估特定类别学生,如少数群体学生或青少年学生。

英国的课堂观察研究和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果,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研究中,用于评估授课效果、学习成果以及教育政策的有效性。

它对课堂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有助于改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素质,提高教育成果。

综上所述,课堂观察研究与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在英国发展迅速,其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本文介绍了英国课堂观察研究中包括课堂活动量表、课堂认知行为量表和课堂过程量表的推出以及特殊学生的量表,说明了它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素质以及提高教育成果方面的积极意义,为英国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简要回答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

简要回答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

简要回答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
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1. 确定问题:研究者通过观察、调查或反思自己的实践,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困惑。

2. 制定计划:根据问题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目标、方法、时间安排等。

3. 实施行动:按照研究计划实施行动,可能涉及改进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育策略或组织教学活动等。

4. 收集数据:在行动过程中,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如学生的表现、反馈、观察记录等。

5. 分析数据: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找出其中的模式、趋势和关系。

6. 反思与评估: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反思行动的效果,评估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以及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或挑战。

7. 调整行动:根据反思和评估的结果,对行动进行调整和改进,再次进入实施行动阶段。

8. 总结与分享:在研究结束后,总结研究过程和结果,撰写报告或论文,并与他人分享研究成果。

需要注意的是,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研究者可以在任何阶段根据需要回到之前的步骤,进行调整和改进。

此外,教育行动研究强调实践与研究的结合,旨在通过研究改进教育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

教学环节设计和时间分配观察量表

教学环节设计和时间分配观察量表

教学环节设计和时间分配观察量表研究问题: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活用教材,让教学更贴近学生现实情况,让学生能在亲身体验中探究知识。

如何在探究环节中实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培养。

如何通过多样化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课题: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元旦联欢会信息窗1《时分的认识》观察维度:教学环节设计和时间分配是否合理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让孩子在活动中获得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从古到今的表示时间的方法,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教育,激励学生在今后学习、生活中科学的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时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全过程。

本节课通过层次性的集体活动、同桌活动、小组活动,学生充分掌握了知识,特别是小组活动时,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更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性。

教学中,提供学生观察比较、独立思考的机会,多次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交流,集思广益,相互启发,使学生原有的认识得到补充与修正,提升与发展。

研修磨课阶段马上就要结束了,回首这一段时间的紧张经历,我组的收获颇多。

在县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数学1组成员积极学习有关磨课的相关资料,制定计划、确定课题、制定观课观察点。

全体成员群策群力,积极备战。

研修磨课让我经历了与老师们合作学习、共同研讨的过程,让我明白了团队的力量是我们进步和能力提高的源泉。

在研讨中,我们老师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进行相互的碰撞,从而使我们在这种交流和碰撞中激发了灵感,剧烈的触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使我们对教育教学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经过研修磨课,使我真正的认识到要磨出一节好课,只有通过无数次的试教,不断的修改,反思才能成为一堂高效的优质课。

而正是一次次地试教,一次次的与个性完全不同的学生个体进行交流,真切感受到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本质,才一次次地发现自己在教学修行的不足与苍白。

师生活动时间观察表

师生活动时间观察表

师生活动时间观察表
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执教人:张爱荣上课时间:2012.11
上课学生:三年级观课人:刘利平、井延明
通过观察、统计师生活动时间,从各个教学环节用时来看,这节课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时间分配恰当,突显本课训练重点。

这堂课的设计思路非常清晰,时间安排恰当,环环相扣。

二、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这堂课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占到8分39秒,参与讨论的时间占到12分30秒,小组活动的时间占到2分33秒,学生活动共用时约24分。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总之,这节课的环节用时合理,突出了本次研修的重点,很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是一堂非常精彩的语文课!。

关于认识时间教研活动

关于认识时间教研活动

一、活动背景在现代社会,时间管理已成为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然而,对于时间的认识和理解,许多人仍然存在误区。

为了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认识时间,提高时间管理能力,我校特举办“认识时间”主题教研活动,旨在通过系列活动,提升教师对时间管理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时间管理的认识,掌握科学的时间管理方法。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时间观念,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3. 促进教师将时间管理理念融入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三、活动内容(一)专家讲座邀请时间管理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涵盖时间管理的基本理论、时间管理的方法与技巧、时间管理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等。

通过专家的讲解,帮助教师和学生深入了解时间管理的内涵,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

(二)案例分析组织教师针对实际教学中的时间管理问题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如何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时间管理的心得体会,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三)时间管理技巧培训邀请专业培训师为教师和学生开展时间管理技巧培训,内容包括时间管理工具的使用、时间管理计划的制定、时间管理习惯的培养等。

通过培训,帮助教师和学生掌握时间管理的基本技巧,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四)时间管理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时间管理实践活动,如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参与时间管理游戏等。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五)成果展示与交流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与交流,分享在时间管理方面的收获与感悟。

通过展示和交流,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四、活动实施(一)时间安排1. 专家讲座:第1周2. 案例分析:第2周3. 时间管理技巧培训:第3周4. 时间管理实践活动:第4周5. 成果展示与交流:第5周(二)参与人员1. 教师全体参与2. 学生自愿参与(三)活动形式1. 线上线下相结合2. 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培训、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与交流五、预期效果通过本次教研活动,预计达到以下效果:1. 教师对时间管理的认识得到提高,掌握科学的时间管理方法。

浅议课堂观察的量表设计和实施策略

浅议课堂观察的量表设计和实施策略

·教育理论研究·一、课堂观察的内涵及其意义孔子说:“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察言而观色是一个人的洞察力和智慧的体现。

课堂观察,其实也是一种察言观色。

自从课堂教学诞生,课堂观察就一直存在,绵延至今。

传统的课堂观察,只是一种一般意义上的听课行为,目的性不强,操作方法简单,是一般意义上的日常观察。

现代意义下的教师专业活动的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如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现代意义的课堂观察主要源自于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最初由教育研究者发起,他们主要将研究结论应用于论证理论上的假设或得出某种理论观点。

中小学教师专业活动的课堂观察,为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而不是为验证某种教学假设或推演一些理论,也有别于传统的听评课活动。

传统的听评课活动普遍存在“无合作、无证据、无研究”的非专业化现象;而作为专业活动的课堂观察则蕴含着研究、合作、改进等要素,突显出“基于主题、关注情境、强化反思”等特点,其专业品性是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内在价值,为教师提供经历合作、对话与探究的专业过程,为教师的自我反思与同伴互助、教研组活动开展以及课堂文化创新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二、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课堂观察作为一种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课堂教学研究工具,其资料收集固然离不开必要的辅助工具。

在这些辅助工具中,最重要、最典型、最具专业化水平的一种工具就是观察量表。

从某种意义上说,观察量表的设计质量决定了课堂观察的精细化程度和课堂研究的深入程度。

1.适切性原则。

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应该紧扣观察目标,适切观察主题。

所谓观察主题,就是指观察者利用课堂观察这一手段,所要达成的目标,是观察合作体的聚焦点,也是课堂观察的灵魂,它主要解决研究角度的问题。

最新十次电大专科《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题题库

最新十次电大专科《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题题库

最新十次电大专科《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题题库(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试题)说明:试卷号:2044课程代码:00928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教育管理、小学教育;专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研究的问题来源及假设的种类,研究类型大致可以分为探索性研究、叙事性研究和(D)。

A.调查性研究 B.关系型研究C.发展性研究 D.因果性研究2.研究变量的四种类型分别是(A)。

A.名称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B.名称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随机变量C.离散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D.名称变量、顺序变量、连续变量和等比变量3.对于调查访问,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A.在访问时,与被访者谈得越投机越好B.在访问时,调查者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C.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D.一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4.编制态度问卷,下面哪种叙述是不正确的?(D)A.题目不可以使用双重否定句B.应尽量回避社会赞许性高的问题C.量表尺度在7土2之间最好D.问卷题目越多越好5.在内容分析法中,(A)是在描述或解释研究对象时,所使用的最小最基本的单位。

A.分析单位 B.内容单位C.评价单位 D.有效单位二、判断题6.教育科学是指有关正确反映教育现象本质和规律的系统知识。

(对)7.假设具有两种特性,其一是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假设性,二是具有转移的性质。

(错)8.总体上说,文献综述的形式和结构一般可粗略分五个部分:绪言、历史发展、现状分析、趋向预测和建议、参考文献目录。

(对)9.访谈时听的态度,从认知上看,分为主观判断、客观接收二种层面。

(错)10.以结构形式为标准来划分问卷类型,可分为:结构性问卷和无结构性问卷。

(对)11.控制无关变量的循环法主要用于平衡顺序效应。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当被试接受当先后呈现两种以上不同刺激(例如,两种以上实验处理)时,就会产生顺序效应,即先前的处理或反应对随后的处理或反应发生影响。

课例研究中的课堂观察量表

课例研究中的课堂观察量表
活动主题
活动
类型
活动时间
活动预设
活动达成
参与度
课堂实录
核心问题
理答方式
教学环节:讲述
教学环节:动手/展示
教学环节:讨论/小结
课堂新生成
成的问题举例
通过讲述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动手
操作练习
展示共享
讨论小组
研究
课堂小结
鼓励学生
参与回答
问题技巧
对学生回答批评
对学生回答鼓励
重复自己习题
或学生答案
鼓励学生
提出问题追ຫໍສະໝຸດ 次数语气打断学生回答
或自己代答
其他
4.学生活动创设与开展的有效性观察量表
观课量表课堂观察的重要工具,在课例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它的使用意味着教学设计不仅是针对执教者而言的,同时也针对观察者进行规划,以便明确观察的重点。
1.学生的达成情况分析量表
观察指标
观察内容
教学环节一
教学环节2
教学环节3
教师
学生
教师
学生
教师
学生
1.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表达所学的知识
2.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
3.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式问题
4.综合几方面的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
5.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
2.教学难点与重点突破的策略分析量表
内容
难点
重点
材料
组织
课本材料
非课本材科
教学
时间
铺垫时间
难、重点教学时间
巩固消化时间
教学
过程
教学
方式
师生互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监控

课题实践课课堂观察量表设计与使用的实践研究

课题实践课课堂观察量表设计与使用的实践研究

《课题实践课课堂观察量表设计与使用的实践研究》阶段总结一、问题的提出(一)我区中小学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生命化课题”的牵动,使我区课题研究工作得到了基层学校领导不同程度的重视。

2010年我们学校确立的《中小学生命化教育体系的研究与构建》区域课题在全区启动,在此课题的引领下,我区的课题研究工作得到了基层学校的重视,从此改变了以往学校管理者只重视课题立项和结题工作,课题申报成功获得立项后,课题研究工作立刻进入停滞状态,将课题申报材料放置一边,直至结题时再开始找材料、补记录、东拼西凑一些过程材料,上网搜集资料编写阶段小结,编写研究报告的状况,开始注重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积极研究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生命化教育的理念,让课题研究真正走近一线教师,真实的走进课堂。

(二)市教研院科研部提出了以“课题实验课”这一研究方法开展课题研究,实现科研与教研的有机融合。

(三)市第二届课题实践课大赛我区预选赛活动中发现的问题。

问题一:个别学校参赛教师对学校研究的课题名称都含混不清。

问题二:实验教师对课题研究内容不了解,相关概念界定不清,不知道什么是课堂观察量表?为何要设计观察量表?怎样设计观察量表?二、相关概念的界定课题实践课:是指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关课题研究所需要的有效课堂观察的实践研究课。

它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个单元或片断,将这样若干个单元或片段循序渐进地连接在一起,便形成课题的研究过程与整体脉络。

同时,在系列研究课上所收集的实验观察数据,经过分析、整理加工后,也构成课题结论的有效论据。

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化活动。

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量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

课堂观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是一种团队合作,是由既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团队合作进行。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行动研究方案(范文大全)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行动研究方案(范文大全)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行动研究方案(范文大全)第一篇:小学语文课堂观察行动研究方案小学语文课堂观察行动研究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新的课程改革实验为动力,以转变教学思想、接收、融合、运用新的教育理念为目标,立足教材实验,深化学科教研,着眼课堂教学,力求尽早尽快地让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适应新的课改要求,达到深化专题研究的效果。

二、工作目标本学期我校继上学期语文学科开展的“诊断式听课”后进行语文课堂观察的行动研究。

通过诊断分析研究、教育叙事以及案例教学等校本研究方式,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学中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以及自主学习意识、探究意识、能力培养的作用、意义和策略等进行实践研究,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取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探索、研究和创新的能力。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不断优化学生成长环境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

三、主要工作①成立专题研究小组,形成共识,获取经验;②定期组织专题研讨会,通过经验交流,研究课指导,互动交流,深化研究;③征集专题研究论文、教学案例,然后筛选经验、整理推广;④形成语文课堂观察行动研究的叙事研究报告。

四、研究小组五、分月工作安排9月拟定小学语文课堂观察的行动研究实施方案,9月16日开展语文教研活动,发放表格一即“语文课堂观察的行动研究之提出问题”。

10月总结9月工作。

每位教师进行课堂观察,组内教师互相听课,不得少于两节,发放表格二“语文教学片断记录”。

11月总结交流10月工作,教师进行比较、分析深入反思,发放表格三“比较分析表”形成完整教学案例。

12月11月工作总结,筛选经验、整理推广,每位教师课堂观察行动研究的叙事研究报告完稿。

1月语文教师课堂观察叙事研究报告评比,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三等奖3名。

典型优秀《课堂观察行动研究的叙事研究报告》全校交流。

第二篇:行动研究方案国培计划(2011)—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行动研究方案姓名:陈绍龙班级:小学数学学号:工作单位:腾冲县中和镇民振明德小学时间:二○一一年十二月教师的细小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一、出现的问题:一个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同时兼任两个或两个以上班的教学任务是常见的,并且在教学中也经常发现这样的问题:同样的教学、同样的教师,这些班的成绩就是不一样,有的班成绩好,有的班成绩差。

学生活动观察量表量表之一

学生活动观察量表量表之一
6、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对学习反应的注意
8、对学生突如其来问题及状况的处理
9、能否通过恰当评价引导对学习主体的深入思考
10、能否采取学生的意见,并与学生平等交流。
量表之三:师生互动观察量表
时间
地点
课题
观察者资料
单位
姓名
年龄
教龄




观察内容
次数
效果评价
A
B
C
D
教师提问
1、描述性问题
2、判断性问题
3、论证性问题
学生提问
4、理解性疑惑
5、判断性疑惑
6、实证性疑惑
互动类型
7、师生互动
8、生生互动
9、师班互动
教师对互动过程的推进
10、以问题推进互动
11、以评价推进互动
12、以非语言推进互动
言语互动过程记录
13、30秒以下
14、30—60秒
15、60秒以上
教师对学生提问的态度
16、热情
17、冷漠
18、忽视
量表之一:学生活者资料
单位
姓名
年龄
教龄
观察中心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观察视角
记录
1、学习兴趣是否浓厚(5分)
5
2、学习情绪是否高昂(5分)
5
3、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5分)
4
4、对教师态度(5分)
5
5、能否在学习中自觉从教师推荐的资源中自主选择、重组信息、能否发现规律,形成自己的见解并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5分)
5
6、积极思考深入探询(5分)

学生课堂行为观课量表

学生课堂行为观课量表


知识 能否应用已经掌握 的知识与技能解决问 应用 题。

时间 地点
课题
科学实验室 学生行为
探究“齿轮”的特点和作用 评价结果
执 课教 型教

新张 授浩
学习兴趣 情 感 态 度 注意力
浓厚(42)人 30-20分(41)人
一般 无 (3) (0) 人人
20-10 10分钟 分 以下 (4) (0) 人人
学生课堂行为观课量表
观察目的: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表现,来对授课教师课堂效果进行评价,找出问题所 在,改进教学方法。
时间 地点
课题
执 课教 型教

科学实验室
探究“齿轮”的特点和作用
新张 授浩
学生行为
评价结果
学习兴趣
情感 态度
注意力
浓厚(41)人 30-20分(40)人
一般 ( 4) 人
无(0) 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10 分 (5) 人
10分钟 以下
(0)人
观察 项目
积极参 与
被 动 参 与
不 参 与
能否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观点大 胆质疑, 提出不同意见。

思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与同 学有效合作, 维方 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完善自己 是 法 的观点。
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能用清晰的数学语言表 达数量关系。

思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与同 学有效合作, 维方 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完善自己 是 法 的观点。
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能用清晰的数学语言表 达数量关系。

知识 能否应用已经掌握 的知识与技能解决问 应用 题。


学生活动观课量表

学生活动观课量表

学生课堂活动观察量表观察对象:学生理论依据: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及学生课堂表现程度是一节课成败的基本标志。

教学中更多体现的是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他们去参与,去体验,去思考,去主动的学习,教师观察学生,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课堂师生、生生交流合作问题。

观察内容: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的方式和学习积极性以及学生课堂表现及成长状况。

观察目的:1、通过观察,对教师落实教学理念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认识自己的课堂教学。

2、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的具体状况,针对性采取措施,改进教学实践中的不足,去追求更合理更完美的课堂教学。

观察方法:学生课堂活动观察量表学校济南市明湖小学班级三六人数科目语文习作执教人孙春梅课题观察人观察中心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观察记录学生表现评分分析与建议1、学习兴趣是否浓厚。

2、学习情绪是否高昂。

3、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4、对教师态度。

5、能否在学习中自觉从教师推荐的资源(网络、资料袋)中自主选择、重组信息、能否“发现”规律,形成自己的见解并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

6、积极思考,深入探询。

7、合作学习中,能否与同学有效合作,能否照顾其他同学的学习需要。

8、学习中,能否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

9、学习中,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

10、学习中,能否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调整学习策略。

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可,1分。

学生练习时间与有效性情况观察量表分析

学生练习时间与有效性情况观察量表分析

学生练习时间与有效性情况观察量表分析
认识人民币
问题1 尝试认识人民币
练习时间大约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生都能投入练习,主要是个人与全体同学结合解决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基本都能完成。

问题2 人民币分类
练习时间大约7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生都能投入练习,采用个人回答的方式解决问题,在规定时间内部分同学完成。

问题3 练习付钱
练习时间大约10分钟,教师巡视指导学生,采用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在规定时间内部分同学完成。

但在付钱环节,学生缺乏进一步思考,也不会总结。

问题4 1元钱能买什么
练习时间大约6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个人回答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个问题难度较大,在规定时间内部分同学完成。

数与形
问题1 算式中的数与和与正方形关系,不同算式摆成几行几列
一开始用师生比赛的方式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练习时间大约14分钟,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合作与讨论解决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基本都能完成,提前完成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检验意识。

问题2 变式练习题
练习时间大约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计算,在规定时间内基本完成,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检验意识
问题3 形中数的规律
练习时间大约10分钟,教师引导,采用个人与全体同学结合方式解决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基本完成且具有较强的自我检验意识。

相对一年级来说,五年级的孩子大一点,所以具有自我检验意识,也能与老师积极配合做到进一步思考。

观课议课记录量表的设计与使用

观课议课记录量表的设计与使用

观课议课记录量表的设计与使用观课议课记录量表的设计与使用陈大伟(刊于《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20年6期,谢谢李惠玲老师)一、理念以及内容填写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就其广义的理解来说,这是一个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在精神上不断的丰富和更新的多方面过程。

同时,这个过程的特点是,各种现象具有深刻的个体性:某一条教育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是正确的,在第二种情况下是无用的,而在第三种情况下就是荒谬的了。

”我十分认同这一观点。

因此,我主张观课议课要做基于情境和教学故事的研究。

从切片研究的角度,我设计了观课议课的记录量表(如图)现就设计理念和使用方法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设计说明(一)适用范围按目的划分,所观之课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调查研究的调研课,二是比赛分等的评定课,三是反复锤炼的打磨课,四是研究改善教学的观议课。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的目的需要的不同的工具和量表,本表主要适用于研究教学、促进教师发展的观议课,可用于打磨课,不适用于评定课和调研课。

(二)核心理念1.尊重教师,成就教师本记录表不是用预定的自己的教学标准去框定和评价教师,而是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通过观课议课帮助和成就教师。

课堂上授课老师想研究什么,我们就观察什么;课堂上他们做过什么,我们就讨论什么。

通过观课议课,让他们把想做的事情做得很好、做得更成功;帮他们研究和解决好自己的问题。

因此,本观察表不设诸如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关注目标。

2.集中焦点,深入研究一节课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本记录表不求面面俱到,而是集中一到几个焦点,深入思考,深入对话,通过研究有所发现,有所改变。

3.平等对话,相互学习本记录表特别设置听取授课者对相关问题的说明,以促进深入理解和对话,追求参与者作为学习者的平等定位以及有所成长的过程;同时设置“议课的建构”,追求观课议课的实际效果。

(三)栏目设置1.“有讨论价值的课堂现象和教育故事”观课议课定位于讨论课堂上发生过的故事和现象。

小学时间管理项目课题研究

小学时间管理项目课题研究

小学时间管理项目课题研究一、引言时间管理是指有效地管理和组织个人时间的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小学生阶段是培养良好时间管理习惯的关键时期,它不仅能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培养他们的自律性和责任感。

然而,目前大多数小学生缺乏有效的时间管理能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本文将探讨小学时间管理项目课题的研究意义、目标以及实施方案。

二、研究意义小学时间管理项目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1 理论价值通过对小学时间管理项目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小学生时间管理的特点和规律,为时间管理理论的完善提供实践经验。

同时,还可通过比较研究探索不同年级、性别和学科等因素对时间管理的影响,为个体差异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2.2 实践价值小学时间管理项目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教师和家长提供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同时,项目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他们的自律性和责任感。

三、研究目标小学时间管理项目课题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实施时间管理项目,提高小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以及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具体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他们的自律性和责任感;2.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按计划执行;3.培养学生良好的时间规划和调配能力;4.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5.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四、实施方案小学时间管理项目的实施方案包括项目内容、项目形式和项目评估等方面。

4.1 项目内容项目内容应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包括以下方面:1.时间管理意识的培养: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内外活动,培养小学生对时间管理的认识和重视;2.学习计划制定:教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指导他们如何根据计划进行学习;3.时间规划和调配:教给学生时间规划和调配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合理安排学习时间;4.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活动时间”观课量表编制的行动研究
吴海丹
(景宁中学 323500)
摘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课堂中学生学习活动时间是体现学生是否为学习主体的一个重要衡量依据!笔者在市教研员工作室学习中,每位学员都有自己听课评课的观察维度,针对不同维度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与学习。

每次研修活动笔者研究的维度都是观察学生活动时间,每次活动对量表的设计和改进都会伴随我们更加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学生活动有效
1背景介绍
笔者在去年报名参加了市教研员工作室,并很荣幸成为丽水市教研员工作室成员之一。

进入工作室以来,我们一共组织了三次研修活动。

每次研修活动,我们都会有一项研修内容是不改变的,那就是我们的课堂观察量化表格的设计和改进。

几次的听评课活动让我从中学习了听课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听,去学习。

如:学生课堂实验的观察,学生学习心境的观察,学生活动时间的观察,教师提问的技巧,学生思维状况的观察,教学情境的创设等等。

每一位成员都会有自己的观察维度,在第一次研修活动中杨师傅分配给我的观课任务是观察学生活动时间,从此,我便开始研究学生活动时间的观察!
作为一名年轻化学教师,我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前辈学习,如何备课,上课。

也还记得刚开始工作的一两年,上课根本不会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总觉得自己能够把自己的知道的化学知识讲解清楚,就已经很到位,所以当时的课堂是有点满堂讲。

最近这两年,我因为要评中级职称,为了拿更多的分数,开始不断的参加比赛课活动,我开始关注自己的课堂教学,开始关注教学设计。

我的教学理念也在一次次的比赛中,一本本的教学杂志中悄然发生变化,慢慢地也开始关注学生活动。

2“学生活动时间”的观课量表编制历程
2.1初始版“学生活动时间”的观课量表使用及存在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如何关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的内容是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开展。

较为显性的活动的形式主要有听教师讲授,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观察与演示实验,动手实验,包括实验课和边讲边实验,练习,考试等。

其中隐性活动的核心是思维活动,即对获得信息的整理,分析,总结,提升过程。

这次杨师傅给给我们的观察量表(见表1)也是按照这些方面设计的,主要有七个方面:①学生听老师讲的时间;②学生做实验的时间;③学生看实验的时间;④学生写或算的时间;⑤学生表达的时间;⑥学生相互讨论的时间⑦学生自主看书的时间。

表1学生活动时间的观察与研究
该量化表格确实能很好的记录学生各种显性活动的时间,能够衡量学生活动时间是否充实。

不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还是发现这个表格也有它的缺点。

还记得第一次参加活动,听课的时候,根据此量表,我感觉我的眼睛一直盯着手机秒表在计时,整个过程忽略了听课堂的教学设计,只知道记录时间,自己的思考就很少,一堂课听下来会很迷茫。

也许是基于此,杨师傅在第二次活动中还是给了我们第二张他设计的表格,该表格的改动增加了教学环节。

(见表2)
表2学生活动时间量表(讨论版)
并让我们回去也思考自己的观察维度,设计自己的量表或改进量表。

我个人觉得这张表格还是比较纠结于时间的计时,如何把自己解放出来,能好好观察学生活动和听课?
2.2改进版“学生活动时间”的观课量表使用及存在问题
每次活动我研究的维度都是观察学生活动时间,在平时的教学和阅读中便会有意识的关注。

据此我也翻阅了一些关于课堂中学生活动文章,其中我阅读到化学教育里面有一篇关于《高中化学课堂学生活动有效性研究的文章》感觉有些许启发。

文章里有讲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和内容。

因而学生课堂活动的质量是教学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目前课堂学生活动存在两种极端现象,一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过于详尽地策划了自己教的过程,而忽略了学生学的过程,学生活动设计不足,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有的为活动而活动,设计了过多的课堂学生活动,许多活动是散漫的(随意的、肤浅的、局限于表层的)活动。

这种形式化的活动不仅浪费了有限的教学时间,也造成了教学的低效或无效,同时也对学生的发展意义甚微。

基于此我在思考“学生活动时间的量表”是否可以把活动的有效性也放入其中,我粗略的设计了一张表格(见表3)。

表3学生活动开展有效性及活动时间的量表
并在第三次活动中应用了自己的表格听课,评课!以下是我听王冬老师一堂高三二轮复习课《电解质溶液专题复习》的课堂记录(见表4)。

表4王冬老师的课
此表格在使用过程中还是能很好的记录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授课重点、结构,课堂学生活动内容。

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

但是,缺点在于不能像之前的表格1或2那么详细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分配,观察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般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3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时间”的观察评课思考
3.1学生活动的设计出现的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实施其教学设计时,常常会出现三种现象:第一,教师以讲解为主,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听讲,记笔记,回答老师的问题。

非常单调,半节课后,多数学生无精打采,造成课堂气氛沉闷。

第二,教师过度关注自己教的过程,而忽视学生的实际问题,当学生已经有了很好的问题出现时,教师为了不偏离自己的设计主线,往往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强拉回来。

而失去了一次很好的因势利导,针对学生问题进行教学的机会。

第三,学生的学习方式混乱而无效。

如对于某些较容易的问题,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对于某些较难回答的问题,教师又让学生自己思考等。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过于详尽地策划了自己教的过程,而忽略了学生学的过程。

教师设计课堂的学生活动,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过程,获得丰富的体验,同时也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而教师们之所以较少的设计学生活动,开展学生活动,是因为我们在这一领域还缺少有效的教学策略。

3.2学生活动的设计原则
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从推进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设计做起,其核心课题是从以教师中心向以学生中心的重心转移。

新课程改革提倡教育应该促进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强调建构的学习,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主动地探究和思考来理解,建构和生成知识。

因此学生活动时间的多少,某种程度上能衡量一堂课主体是不是学生。

我们在设计学生活动时候还是有些需要注意的原则,学生课堂活动的原则的设立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性前提,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个性发展为方针。

(1)不同性质知识和课型,学生活动有别。

新课程教材不同的课程模块目标定位不同,教学功能不同,课程内容不同,因而教学方式和策略也就应该各有特色,对应学生课堂活动也有差异。

比如新授课会有比较多的学生实验探究活动,而复习课会有比较的多的梳理活动。

(2)活动需明确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来设计与组织活动,使活动真正具有教育价值并适合于学生。

若活动的目的性缺失,将使活动沦为一般的游戏,只满足学生的低级需要和停留在现有发展水平而难以完成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又比如做“钠和水反应”的演示实验,有的老师在做完这个演示实验后,写出了方程式,就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

那么想通过这个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安全意识等,都没有体现其目的性太过局限。

(3)我们认为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生能力的核心,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

教学活动设计要能激发学生复杂的思维和高水平的认知,这种活动一定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潞河中学化学组,高中化学课堂学生活动有效性研究.化学教育,2010
[2] 王帅,教师课堂评价偏见:形成,效应及矫正.课程.教材.教法,2014/2
[3] 杨军,课堂评价表:促进教学回归本真-----以高三化学复习课为例.教学与管理,201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