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程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的喜乐与哀愁——农村的发展与问题
摘要:自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政府已经实行了取消农业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对于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农民,农村,农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农业和农村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农业和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拉大。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阶段发展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自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政府已经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取消农业税
取消农业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农民的一种解放。在我国,农业征税、缴税成本太大,这种成本有时候甚至超过了税收本身。以农业税为载体,派生出从农民、农村、农业摄取剩余的税费的品种多得令人眼花缭乱。农业税的取消,使这种到处向农民伸手的体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现行的农村税制,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下设立的。这种两线并行的税制结构,再加上城乡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对中国农民形成了极不公平的税收负担。我国由7%的主税及其20%的附加合成的农业税税率达8.4%。据了解,对特定人群进行税收,这种情况只有在中国才存在。因此,取消农业税政策的提出,更多的是一种制度性的变化,是中央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政策做出的重大调整,是对农民在税负上与城市居民平等地位的恢复。
取消农业税,也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一项巨大成果。四百亿的农业税虽然只占国家税收总额的百分之二点几,但今后这笔税收不但没有了,国家还要从财政中拿出一笔钱来支付农村基层的财政开支,这在以前即使想做也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农业税的取消,一方面意味着我国经济结构在升级的过程中,农业的比重正在逐步降低;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目前已完全具备了取消农业税而不至于影响国家全局发展的经济能力。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还是为城镇居民设计,广大农村还实行家庭保障为主,农民医疗费用完全靠个人支付,经济负担较重,许多农民小病拖、大病扛,因病制贫、因病返贫现象较为突出。这不仅严重威胁着农民的身心健康,也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由于农民缺少医疗保障, 看病的支出基本上都是自己负担, 一次大病就可能花掉一个家庭一年甚至两年的收入, 遇上大病, 往往需要借债度日。据国务院研究中心2003 年对118 个村的医疗卫生状况的调查, 在所调查的贫困户中, 约41% 是由于疾病导致了家庭贫困, 其中东部地区50% 左右是由于疾病陷入
贫困, 中西部地区约有38% ~ 39% 的贫困户是由于疾病陷入贫困。从各地农村具体实际出发,在做好充分准备和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它既保障了农民患大病可以住院治疗,又适当报销门诊医疗费,最终解决农民就医难的问题,从根本上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消除了广大农民的后顾之忧,调动了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由此可见,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立, 有利于从制度上为农民提供一定的医疗保障,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农民的医疗负担, 缓解农民因病致贫的问题, 有利于从根本上切断病贫循环的链条, 是消除农村贫困的一个重要根源。
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占总人口约70%的人民目前或将来的生活质量,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则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随着老龄化浪潮汹涌而来,农村养老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和紧迫。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对保障老年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保证社会的稳定和进步都有积极意义。
四、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历史背景下提出的,而要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将会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认真分清障碍和困难,才能找准思路和解决途径。一般认为,新农村建设的障碍根源在于制度,而制度障碍集中体现为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合理,这种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等方面,由此导致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协调,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不协调,城乡关系不合理、不正常”。长期以来制度上的弊病,使得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着诸多考验,例如:县乡财政问题、农村公共品的供给问题、农民增收问题、乡村债务问题、农村治理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农村人才缺失问题等。尤其是在免征农业税之后,由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扭曲、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滞后、免征农业税后基层政府和村组出现了反自治化的倾向,导致了专项资金被挪用,配套资金无法落实,乡村治理结构面临挑战,尤其是围绕农村土地的利益问题成为焦点。理论上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的错误理解或一知半解,实践上对新农村建设的无动于衷或急于求成,农民方面的社会宣传不够和群众基础不厚,也是当前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强大阻力。
五、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统筹城乡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体制转换和经济结构变动过程中,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发展确实出现并积累了一些矛盾,这些矛盾已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失衡。一是城乡公共品供给失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城乡居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差距越来越大。二是城乡民间投资失衡,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拉越大。三是资源要素流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失衡,农民就业环境改善缓慢,城乡就业差距扩大。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失衡,收入、消费差距不断扩大,农村消费品市场份额在持续萎缩。农村投资增长慢,经济发展滞后,最终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五是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失衡,农村制度供给滞后,各种相关制度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