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互救 急救方法 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报告及应急措施
应对紧急情况中的急救和自救措施

应对紧急情况中的急救和自救措施紧急情况时刻可能发生,无论是在家中、工作场所还是在公共场所,我们都有可能遇到突发状况,如火灾、地震、溺水等。
在这些紧急情况中,正确的急救和自救措施能够有效地保护我们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紧急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急救和自救措施。
一、火灾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紧急情况,它可能发生在家庭、办公室、商场等各种场所。
当我们遇到火灾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采取以下措施:1. 立即拨打火警电话。
在火灾发生时,第一时间拨打火警电话是至关重要的,以便火警部门能够及时赶到现场进行扑救。
2. 尽快逃离火灾现场。
如果火势较小,我们可以尝试使用灭火器扑灭火源,但如果火势过大,应立即撤离现场。
在逃离火灾现场时,我们应尽量避免吸入浓烟,低姿势前进,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止吸入有毒烟雾。
3. 关闭门窗。
在逃离火灾现场时,我们应尽量关闭门窗,以防止火势蔓延。
4. 使用逃生通道。
在公共场所,如酒店、商场等,我们应熟悉逃生通道的位置,并按照指示牌上的指示迅速撤离。
5. 不乘坐电梯。
在火灾发生时,电梯可能会失去供电或发生故障,因此我们应避免乘坐电梯,选择使用楼梯逃生。
二、地震地震是一种突发的自然灾害,它可能造成建筑物倒塌、道路损毁等严重后果。
当我们遇到地震时,应采取以下措施:1. 保持冷静。
地震发生时,我们应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以便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2. 就地避震。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尽量找到坚固的桌子、床铺等物体下面,保护头部和颈部,避免被掉落物砸伤。
3. 远离玻璃窗、大型家具等。
在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迅速远离玻璃窗、大型家具等易倒塌或破碎的物体,以免受伤。
4. 不乘坐电梯。
地震发生时,电梯可能会失去供电或发生故障,因此我们应避免乘坐电梯,选择使用楼梯逃生。
5. 注意余震。
地震后可能会有余震发生,我们应警惕余震,并在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
三、溺水溺水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事故,尤其是在夏季游泳或水上活动时更容易发生。
自救互救、急救、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处理

自救、互救的目的
自救、互救的目的: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难免发生生产安 全事故(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一旦发生灾害,要千方 百计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救护遇险人员,处理灾害事故, 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别是 在事故初发阶段,事 故现场的职工能够积极有效地自救 与互 救或对灾害进行处理,这对减轻事故的危害是非常 重要的。所以每个员工都应当了解一些常见事故发生后的 救护和自救技术,才能临危不乱并化险为夷。
发动机厂消防预案
1. 目的 1.1 为了有效预防群死群伤,在火灾事故出现时进行有效消防工作,北京现代发动机厂根据实际情况,特定以下疏散预案。 2 适用范围 2.1本预案适用于北京现代发动机厂内发生的,造成人员伤亡社会影响较大的火灾、泄漏、坍塌、爆炸等安全事故。 3 疏散原则 3.1 保护发动机厂员工的生命安全及国家财产免受损失。 3.2一切行动听指挥。本着“避开火源,就近疏散,统一组织,有条不紊”的紧急撤离原则 3.3 必要时可损坏门窗等物逃生。 3.4 着火时,需首先明确着火方向,在狭窄通道不要拥挤,防止造成群死群伤。 4、职责 4.1消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发动机厂消防的指挥和协调工作。 4.2 一旦发生火情,第一发现人首先报警,并向消防领导小组报告,领导小组及时向总值班室通报火情。 报警说明: (1)火警电话:119电话,厂内火警电话0566。 (2)报警时讲清单位,区,街道。 (3)说明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怎样。 (4)讲清报警人姓名,电话号码和住址。 (5)报警后到路口迎接消防车,引领到火灾地点 4.3 一旦发生火情,保全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负责把有关着火点的电路切断,以防火势蔓延。 4.4 科长、总班长、班长、组长、安全员负责指挥各部门人员从安全通道撤离,到达安全地点后所有班组长立即清查本班所 有员工人数。 4.5 火灾较小时组织义务消防队进行灭火,所有义务消防队员要听从防火总指挥的组织和命令,抢救被困员工及财物。 4.6 发生火情后,由消防领导小组迅速划定戒严区,禁止任何机动车辆及无关人员进入,确保防火救防通道畅通。 4.7 当卫生部门医疗抢险人员到达现场后,其他部门和人员配合抢救受伤人员。 4.8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保护好事故现场和与事故有关的各种信息,以便事故调查与处理。 4.9 根据事故信息,综合分析,找出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处理方法和制定防范措施。 4.10消防队员所使用物品统一保管,用后放回制定位置。
事故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及相关保障措施

事故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及相关保障措施事故紧急情况是指在工作、生活或其他活动中遭遇突发的危险情况,需要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以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面对突发事故,我们应当建立完善的处理程序,并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和风险。
一、事故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1.紧急报警2.保护人员安全在保护人员安全方面,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例如迅速撤离现场、避开危险区域等。
如果有人受伤,应立即进行急救,并在等待救援人员到达前提供必要的紧急治疗。
3.制止事故扩散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措施制止事故的扩散。
例如,在火灾事故中,可以使用灭火器或灭火器将火势扑灭。
其他如停止发电、关闭气阀、切断电源等措施也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实施。
4.报告上级机构在应对事故紧急情况时,需要及时向上级机构报告事故情况,并请求相关支持和援助。
上级机构可以快速调动相关资源和人力来解决紧急情况,以减少损失。
5.事故调查和分析事故发生后,应进行详细的事故调查和分析。
通过调查和分析可以查明事故原因,总结教训,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1.员工培训为了应对突发事故,员工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事故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相应的保障措施。
培训内容包括应急知识、急救技能、紧急报警和事故处理流程等。
员工的培训可以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和自救能力,减少事故损失。
2.应急设备配备为了应对突发事故,应提前准备和储备一些必要的应急设备,例如灭火器、应急照明设备、急救箱等。
这些设备应保持正常运行并放置在易于使用和找寻的地方。
员工应熟悉这些设备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3.应急预案制定各个单位和机构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事故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责任分工,以便在突发事故发生时能够有条不紊地应对。
应急预案应经常更新和演练,以确保其实用性和可行性。
4.监测和预警系统一些事故紧急情况,例如地震、洪水和火灾等,可以事先通过监测和预警系统进行预测和预警。
建立灵敏、准确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提前预知到来的危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自救互救、急救、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自救、互救的目的
自救、互救的目的: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难免发生生产安 全事故(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一旦发生灾害,要千方 百计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救护遇险人员,处理灾害事故, 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别是 在事故初发阶段,事 故现场的职工能够积极有效地自救 与互 救或对灾害进行处理,这对减轻事故的危害是非常 重要的。所以每个员工都应当了解一些常见事故发生后的 救护和自救技术,才能临危不乱并化险为夷。
紧急救护培训视频 紧急救护培训视频
结束
- 结束 -
谢谢!
紧急救护的基本要求
紧急救护的基本要求 1.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 并根据伤情需要,迅速联系医疗部门救治。急救的成功条件 是动作快,操作正确。任何拖延和操作错误都会导致伤员伤 情加重或死亡。 2.要认真观察伤员全身情况,防止伤情恶化。发现呼吸、心 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就地抢救,用心肺复苏法支持呼吸 和循环,对脑、心重要脏器缺氧。应当记住只有在心脏停止 跳动后分秒必争地迅速抢救,救活的可能性才较大。 3.现场工作人员都应定期进行培训,学会紧急救护法。会心 脏复苏法、会止血、会包扎、会转移搬运伤员、会自理急救 外伤或中毒等。 4.生产现场和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应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 用品,并应指定专人经常检查、补充或更换。
发动机厂疏散路线图
附:发动机厂安全通道图(1) 绿色为安全通道 (2) 黄色为大门
发动机一工厂
发动机二工厂
西门
紧急情况处理 发动机厂突发事件处理程序一览表
发生安全事故应急措施及方案

发生安全事故应急措施及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也在逐渐增加。
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都会给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并制定合理的应急方案,对于事故的预防和减轻事故后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发生安全事故时的应急措施及方案。
一、事故现场应急措施1. 防止事故扩大当发生安全事故时,首先要做的是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
例如,如果有火灾,应立即报警并迅速疏散人员,使用灭火器灭火,切断燃气管道等。
如果出现人员伤亡,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相应的救助措施,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救治。
2. 隔离危险区域事故发生后,应当及时隔离危险区域,避免更多的人员进入,以免造成二次事故。
在进行隔离时,可以设置警戒线或使用临时栅栏进行封锁,同时对周边人员进行疏散和引导,确保安全。
3. 通知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在发生安全事故后,应立即通知相关的应急部门和专业人员,寻求专业的救援和支持。
例如,在处理化学品泄漏事故时,应联系环保部门,并及时采取防漏措施。
在处理火灾时,应联系消防部门并寻求其救火支援。
二、事故应急方案1.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安全事故,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预案应具体细致,包括应急组织、任务分工、应急资源调配、应急物资储备等内容。
同时,预案需要定期演练,以确保在实际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响应。
2. 建立应急指挥中心为了更好地协调应急工作,建立应急指挥中心是非常必要的。
中心应由专业人员组成,负责事故情况的统一指挥和协调,确保各项应急措施的落实。
中心应配备通讯设备和应急资源,以实时掌握事态发展并及时做出应对。
3. 加强应急培训和演练应急工作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持,因此,加强应急培训和演练至关重要。
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和应变能力。
同时,通过实地演练,让人员熟悉应急流程和操作程序,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准确性。
总结:应急措施和应急方案是保障人们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自救互救、急救、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ppt课件

自救、互救的目的
自救、互救的目的: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难免发生生产安 全事故(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一旦发生灾害,要千方 百计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救护遇险人员,处理灾害事故, 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别是 在事故初发阶段,事 故现场的职工能够积极有效地自救 与互 救或对灾害进行处理,这对减轻事故的危害是非常 重要的。所以每个员工都应当了解一些常见事故发生后的 救护和自救技术,才能临危不乱并化险为夷。
3 疏散原则 3.1 保护发动机厂员工的生命安全及国家财产免受损失。 3.2一切行动听指挥。本着“避开火源,就近疏散,统一组织,有条不紊”的紧急撤离原则 3.3 必要时可损坏门窗等物逃生。 3.4 着火时,需首先明确着火方向,在狭窄通道不要拥挤,防止造成群死群伤。 4、职责 4.1消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发动机厂消防的指挥和协调工作。 4.2 一旦发生火情,第一发现人首先报警,并向消防领导小组报告,领导小组及时向总值班室通报火情。 报警说明: (1)火警电话:119电话,厂内火警电话0566。 (2)报警时讲清单位,区,街道。 (3)说明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怎样。 (4)讲清报警人姓名,电话号码和住址。 (5)报警后到路口迎接消防车,引领到火灾地点 4.3 一旦发生火情,保全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负责把有关着火点的电路切断,以防火势蔓延。 4.4 科长、总班长、班长、组长、安全员负责指挥各部门人员从安全通道撤离,到达安全地点后所有班组长立即清查本班所 有员工人数。 4.5 火灾较小时组织义务消防队进行灭火,所有义务消防队员要听从防火总指挥的组织和命令,抢救被困员工及财物。 4.6 发生火情后,由消防领导小组迅速划定戒严区,禁止任何机动车辆及无关人员进入,确保防火救防通道畅通。 4.7 当卫生部门医疗抢险人员到达现场后,其他部门和人员配合抢救受伤人员。 4.8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保护好事故现场和与事故有关的各种信息,以便事故调查与处理。 4.9 根据事故信息,综合分析,找出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处理方法和制定防范措施。 4.10消防队员所使用物品统一保管,用后放回制定位置。
4、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四、自救互救命、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1、对皮肤接触强酸、强碱者如何救护:首先脱掉污染衣服,并用大量清水冲洗。
接触强酸者可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复冲洗,接触强碱者可用2%的醋酸溶液湿敷。
皮肤损伤时按烧伤处理。
2、救火、灭火方式:溶剂泄漏后如遇火源,可燃物一旦达到着火点,就会燃烧或持续燃烧。
对于可燃物,如果是酒精类溶性的在一楼可以用水扑灭、基本上都用干粉灭火器扑灭,如果太严重的火势,赶紧逃离现场,并报告。
3、逃生途径、疏散方式:
(合成区从远离火源按逃生箭头逃离到大门口)
洁净区从最近的门口逃离,必要时使用专用玻璃锤打碎玻璃逃生门逃离现场。
报告方式:及时向公司领导报告事故情况。
安全生产自救互救方法预案

一、总则为保障公司员工的生命安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各类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安全生产自救互救。
三、自救互救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
2. 及时、准确、有序地开展自救互救。
3. 优先保障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
4. 互相帮助,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四、自救互救方法1. 火灾事故自救互救方法(1)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火源位置。
(2)用湿毛巾、衣物捂住口鼻,降低吸入有毒烟雾。
(3)用湿毛巾、衣物堵住门缝、窗缝,防止火势蔓延。
(4)如被困,尽量靠近地面,避免烟雾吸入。
(5)用消防器材扑灭火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2. 电梯事故自救互救方法(1)保持冷静,按下电梯紧急停止按钮。
(2)用手机、对讲机等通讯工具寻求救援。
(3)如被困,尽量保持清醒,等待救援。
3.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自救互救方法(1)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毒面具等。
(2)定期检测有限空间内的气体浓度,确保安全。
(3)如发生意外,迅速撤离有限空间,并报告事故。
4. 矿山事故自救互救方法(1)掌握井下安全知识,熟悉逃生路线。
(2)学会使用自救器,确保自身安全。
(3)如发生事故,迅速撤离灾区,避免被困。
五、互救方法1. 互相救助:在事故发生后,互相帮助,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2. 救援物资:及时提供救援物资,如急救包、绳索、照明设备等。
3. 指挥协调:组织救援队伍,协调各方力量,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4. 心理疏导:对受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自救互救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火灾、电梯、有限空间、矿山等事故的自救互救。
3. 演练结束后,总结经验,完善预案。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报告及应急措施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报告及应急措施入场培训目录一、急救知识与技术 (3)二、事故报告制度 (5)三、事故调查和事故处理 (6)四、火灾发生后的疏散 (6)五、坍塌救援 (7)六、高处坠落救援 (7)七、触电事故应急救援 (7)八、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8)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报告及应急措施一、急救知识与技术紧急工作组成员必须熟练掌握: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及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与技术等。
(1)止血包扎:压迫伤部以上动脉至骨骼。
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
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慎用止血带,原则上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h为宜,做好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
1)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是:创伤局部妥善包扎,但对疑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导致颅内感染。
①一般伤口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②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③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以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
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
每隔25~4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min。
2)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
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2)骨折固定。
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竿等将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然后迅速送医院救治。
自救互救、急救、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紧急救护培训视频
紧急救护培训视频
结束
- 结束 -
自救互救、急救 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发动机厂 2011.6
居安思危 思则有备 常备不懈 有备无患
危险和对策 危险种类
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
对策
避险 逃生 自救 互救
避险
避险。当出现了明显的危害健康和生命的情况时,我 们要主动脱离它。
禁止和警告标志
逃生
逃生。来不及避险,或者不知不觉已身处险境时,我 们要迅速逃生。
发动机厂消防预案
1. 目的 1.1 为了有效预防群死群伤,在火灾事故出现时进行有效消防工作,北京现代发动机厂根据实际情况,特定以下疏散预案。 2 适用范围 2.1本预案适用于北京现代发动机厂内发生的,造成人员伤亡社会影响较大的火灾、泄漏、坍塌、爆炸等安全事故。 3 疏散原则 3.1 保护发动机厂员工的生命安全及国家财产免受损失。 3.2一切行动听指挥。本着“避开火源,就近疏散,统一组织,有条不紊”的紧急撤离原则 3.3 必要时可损坏门窗等物逃生。 3.4 着火时,需首先明确着火方向,在狭窄通道不要拥挤,防止造成群死群伤。 4、职责 4.1消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发动机厂消防的指挥和协调工作。 4.2 一旦发生火情,第一发现人首先报警,并向消防领导小组报告,领导小组及时向总值班室通报火情。 报警说明: (1)火警电话:119电话,厂内火警电话0566。 (2)报警时讲清单位,区,街道。 (3)说明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怎样。 (4)讲清报警人姓名,电话号码和住址。 (5)报警后到路口迎接消防车,引领到火灾地点 4.3 一旦发生火情,保全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负责把有关着火点的电路切断,以防火势蔓延。 4.4 科长、总班长、班长、组长、安全员负责指挥各部门人员从安全通道撤离,到达安全地点后所有班组长立即清查本班所 有员工人数。 4.5 火灾较小时组织义务消防队进行灭火,所有义务消防队员要听从防火总指挥的组织和命令,抢救被困员工及财物。 4.6 发生火情后,由消防领导小组迅速划定戒严区,禁止任何机动车辆及无关人员进入,确保防火救防通道畅通。 4.7 当卫生部门医疗抢险人员到达现场后,其他部门和人员配合抢救受伤人员。 4.8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保护好事故现场和与事故有关的各种信息,以便事故调查与处理。 4.9 根据事故信息,综合分析,找出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处理方法和制定防范措施。 4.10消防队员所使用物品统一保管,用后放回制定位置。
应对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

应对突发事件自救互救常识突发事件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突然发生的、无法预测的意外情况,如火灾、地震、爆炸等。
面对突发事件,我们应该具备一些自救互救的常识,以确保自身安全并帮助他人。
本文将为你介绍一些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常识。
一、火灾应急处理火灾是常见的突发事件之一,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威胁。
遇到火灾时,首先要保持镇定,迅速采取以下措施:1.1 灭火器的使用如果火势较小,可以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正确的灭火方法是使用P.A.S.S方法:握紧喷嘴,按下喷射按钮,摇动灭火器,沿火焰喷射。
1.2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逃生过程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吸入有毒烟雾。
1.3 蹲下爬行如果房间充满浓烟,应蹲下爬行进行逃生,因为烟雾通常在空中较高处浓度较大。
1.4 禁止乘坐电梯在火灾中,绝对禁止乘坐电梯逃生,应选择楼梯进行逃生。
二、地震应急处理地震是地质灾害中最常见的一种,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构成巨大威胁。
面对地震,我们需要有应对地震的自救互救常识:2.1 下蹲保护地震发生时,应迅速下蹲,保护头部和颈部,并且用手掌护住头部。
2.2 远离窗户和大型家具地震中,窗户和大型家具易成为危险物体,应迅速远离窗户和大型家具,躲到桌子底下或者墙角等相对安全的地方。
2.3 勿乘坐电梯地震发生后,电梯有可能停运或者发生故障,绝对禁止乘坐电梯下楼。
2.4 发生余震时及时避难地震后可能会有余震,当感觉到余震时,应尽快躲到开放空地或广场等安全地带,避免在建筑物附近停留。
三、突发事件中的互救除了自我保护外,我们还应该学会在突发事件中互相帮助,共同渡过危机。
以下是互救的常识:3.1 呼叫求助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可以向周围的人呼叫求助,组织大家一起自救。
3.2 分享逃生出口信息如果你知道逃生出口或者安全通道等信息,应与他人分享,帮助大家找到安全的逃生路线。
3.3 协助弱势群体在突发事件中,一些弱势群体(如儿童、老人、残疾人等)往往更加无助,我们应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确保他们的安全。
应急处置及自救互救

应急处置及自救互救一、现场自救、互救与现场急救的重要性1、自救:当井下发生意外灾害事故时,在灾区或受灾区影响区域内的每个矿工进行避灾和自我保护的方法。
2、互救:在有效地进行自救的前提条件下,如何妥善地救护灾区受伤人员的方法。
3、矿井发生事故后,矿山救护队不可能立即到达事故地点,实践证明,矿工如能在事故初期及时采取措施,正确开展自救互救,可以减少事故危害程度,减少人员伤亡。
现场急救的关键在于“及时”。
据统计,现场急救搞得好,可减少20%伤员的死亡;人员受伤后,2min内进行急救的成功率可达70%,4min—5min内进行急救的成功率可达43%,15min以后的成功率极少。
这说明现场急救工作,是关系到矿工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
4、每个入井人员必须熟知以下内容:(1)熟悉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2)熟悉矿井的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3)掌握避灾方法,会使用自救器:(4)掌握抢救伤员的基本方法及现场急救的操作技术。
二、生产中发生事故现场应怎样应急处置1、井下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是:(1)及时汇报(2)积极抢救(3)安全撤离(4)妥善避灾2、井下灾害事故发生后,一般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作好现场抢救工作就能将事故消灭于萌芽之中,及时报警可增加获救的机会、赢得抢救的时间。
在事故发生后在场人员一定要头脑清醒、沉着、冷静,要尽量了解判断事故发生地点、性质、灾害程度和可能波及的地点,要充分利用附近的电话或派出人员迅速将事故情况向领导或调度室汇报。
3、避灾过程中,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条件下,利用附近的设备、工具和材料及时处理,消灭事故,当确无法处理时,就应由在场的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灾害地点的实际情况,选择安全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撤离时,要保持镇静、沉着应对,不要惊慌失措,大喊大叫,四处乱跑;要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决不可单独行动。
4、紧急避灾撤离事故现场时,要迎着风流、向进风井口撤离,并在沿途留下标记。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4篇)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安全生产是企业的重要责任和义务,但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会发生安全事故。
为了及时应对和处理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每家企业都应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并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指导。
一、应急救援制度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启动应急救援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建立有效的应急救援制度是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
1.组织机构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明确各个职责和权限。
该组织应包括领导小组、应急指挥部和救援队伍。
领导小组由企业高层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总体决策和指挥;应急指挥部由应急指挥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具体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救援队伍由专业救援人员组成,负责现场救援工作。
2.应急物资企业应备有足够的应急物资,如救援装备、急救药品、救护车等。
同时,应及时对物资进行检查和更新,确保其有效性和可用性。
3.应急预案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演练。
预案应包括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急救援措施和流程、救援队伍的组成和分工、通信和联络方式等内容。
演练应模拟实际的事故情况,通过不断的演练提高救援队伍的能力和应对能力。
4.应急培训企业应定期开展应急救援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救援意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应包括急救救援、火灾逃生、化学物品泄漏处理等。
同时,还应对救援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其技能和能力。
二、报告制度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后续处理。
1.报告对象企业应向政府相关部门和上级领导进行报告。
报告对象可包括消防、安监、环保等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报告的范围。
2.报告内容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的基本情况、受伤人数和伤亡情况、事故原因和责任归属、紧急处理措施和后续措施等。
同时,还应提供相关的证据和数据,以支撑报告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报告及应急措施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报告及应急措施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报告及应急措施入场培训___目录一、急救知识与技术二、事故报告制度三、事故调查和事故处理四、火灾发生后的疏散五、坍塌救援六、高处坠落救援七、触电事故应急救援八、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一、急救知识与技术在紧急情况下,紧急工作组成员必须熟练掌握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及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与技术。
1.止血包扎:压迫伤部以上动脉至骨骼,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
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慎用止血带,原则上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小时为宜,做好标记并注明上止血带时间。
2.骨折固定:应根据伤情进行选择,常用的方法有夹板固定、绷带固定和吊带固定等。
3.伤员搬运:应根据伤情进行选择,常用的方法有肘托法、担架法、四人抬法等。
4.心肺复苏:在紧急情况下,如发现伤员呼吸或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等。
二、事故报告制度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必须立即上报,及时通知上级领导、安全生产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并按照规定填写事故报告表。
三、事故调查和事故处理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进行事故调查和事故处理,分析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四、火灾发生后的疏散在火灾发生后,应立即进行疏散,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和疏散时间,有序地撤离现场,确保人员安全。
五、坍塌救援在建筑物坍塌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进行救援,采取有效措施挽救被困人员,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高处坠落救援在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进行救援,采取有效措施挽救被困人员,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触电事故应急救援在触电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进行救援,采取有效措施挽救被困人员,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八、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在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措施,包括停止食用、就医治疗和清除污染等,确保人员健康和安全。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5篇)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制度一、目的:为保护员工人身安全,确保在意外情况发生时,抢救队员和全体员工能有条不紊地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及时地抢救伤员,最大限度地降低伤亡、伤害程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属范围内及项目经理部伤亡、伤害的应急处理。
三、依据的文件:《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建设工程安全条例条例》等四、应急响应预案:1、公司机关由安全部负责,项目部由项目经理(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和安全员负责组织成立义务抢救小组并进行业务学习,训练防火知识,培训全体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及应变和处理能力,每年进行一次伤亡、伤害事故演习。
2、工伤事故发生后,需做到有组织处理,妥善处理被伤害对象,尽量养活伤害程度。
3、当发生伤亡、伤害事故时,一般的磕、碰工伤类可采取自救,由当事人报告工长,工长安排专人到最近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4、当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时除执行应急预案外,主管领导应组织抢救小组进行抢救,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将中毒者抬到临近道路的房间内,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5、当发生触电事故时,依据自救原则,发现人首先要切断电源,挑断电线,对触电者进行人工呼吸抢救,如伤害严重,依据应急预案进行抢救。
6、当发生高出物品掉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时,依据自救原则。
观察伤情、避免二次伤害,将受伤害者抬至平坦处进行处理,采取切实可行的医疗保护措施,以免伤势加重,伤害严重的依据应急预案进行抢救。
7、当发生坍塌事故时,依据自救原则,先组织人力进行抢救,抢救时不能使用工具,只能人为用手搬、扒、刨,以免二次伤害,伤害严重的依据应急预案进行抢救。
8、发生重大伤亡、伤害事故时,依据应急预案进行抢救。
(1)最先发现情况的人员马上进行呼叫并立即报告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
(2)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作为总指挥,进行抢救。
(3)安全员拨打120急救电话,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伤亡情况、联系电话、报警人姓名,并派专人接车。
现场应急处置与自救互救

(6)全体人员沿制定逃生线路疏散。 (7)班组职工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模拟救人、参与抢险,并保 护好现场。 (8)班组职工对伤者进行急救,例如:对伤者实施人工呼吸、制作 担架、把重伤者送往医院等。 (9)接到疏散指令后,全体班组职工迅速撤离到指定地点,班组长 清点人数,检查伤亡情况,并把情况及时汇报有关部门。 (10)演习结束,组织班组人员讨论演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 出整改意见。 (11)班组长向上级汇报演习结果。
现场如发现中毒者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和 胸外心脏按压术,使其维持呼吸、循环功能。
2.化学性皮肤烧伤
对化学性皮肤烧伤者,应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受污染的 衣裤、鞋袜等,并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创面20~30分钟(如遇强 烈的化学危险品,冲洗的时间要更长),以稀释有毒物质,防止继 续损伤和通过伤口吸收。新鲜创面上不要随意涂抹油膏或红药水、 紫药水,不要用脏布包裹。黄磷烧伤时应用大量清水冲洗、浸泡 或用多层干净的湿布覆盖创面。
3.严重出血的急救
止血的方法:
(1)一般止血法:一般伤口小的出血,先用生理盐水涂上红汞 药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2)严重出血时,应使用压迫带止血法。这是一种最基本、最 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止血方法。适用于头、颈、四肢动脉大血管 出血的临时止血。即用手指或手掌用力压住比伤口靠近心脏更近 部位的动脉跳动处(止血点)。只要位置找得准,这种方法能马上起 到止血作用。
对高压触电者,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不能及时停电的, 也可抛掷裸金属线,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 电源。注意抛掷金属线前,应将金属线的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抛 掷另一端。
第二步,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护。
一般人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止跳动 等征象,外表上呈现昏迷不醒的状态,但这不是死亡。
事故自救互救知识点总结

事故自救互救知识点总结事故自救互救是指在突发事故发生时,个人能够自救并且进行互相救援的技能和知识。
在面对各种不同的意外和危险情况时,了解事故自救互救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知识点包括紧急逃生、急救知识、自救互救基本原则等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事故自救互救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在遇到危险时保护自己和他人。
一、紧急逃生1. 火灾逃生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突发事故,因此了解火灾逃生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在发现火灾时应第一时间触动火灾报警器,以便及时通知其他人,并且向紧急逃生通道逃生。
在逃生时应低姿态前进,避免吸入有毒烟雾,同时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
在火灾中,氧气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根据氧气的流动方向选择正确的逃生路径。
此外,在逃生时要尽量避免使用电梯,因为电梯在火灾时可能会失去电力或遭到火灾侵袭而导致危险。
2. 地震逃生地震是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因此在地震发生时应迅速采取逃生措施。
首先,如果在室内,要迅速躲到桌子或床下等坚固的家具下,保护头部和颈部。
在地震停止后,应立即向安全地带逃生,避免停留在可能发生建筑物坍塌的地方。
在逃生过程中,要尽量远离可能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危险地区。
如果在户外,能够迅速找到开阔地带,并且避免靠近高楼大厦、电线杆等潜在的危险物体。
3. 化学泄露逃生在化学泄露事故发生时,应迅速向风向逃生,减少毒气的吸入。
在逃生时,要避免沿着河流、湖泊等水源逃生,以免受到污染物的侵袭。
此外,要迅速脱离事故现场,避免停留在可能引发火灾的地方。
二、急救知识1. 创伤处理在意外事故发生时,可能会导致各种创伤,如擦伤、烧伤、骨折等。
因此了解基本的创伤处理知识至关重要。
首先,在进行创伤处理时,要迅速止血,避免大量出血造成伤者生命危险。
在止血的同时,应注意避免伤口受到感染,并且保持伤者的体温。
在处理骨折时,要避免翻动伤员,以免加重伤势。
在嫌疑颈椎骨折的情况下,要尽量稳定伤员的头颈部,并且迅速进行急救处理。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二篇)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安全生产是企业的重要责任和义务,但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会发生安全事故。
为了及时应对和处理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每家企业都应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并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指导。
一、应急救援制度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启动应急救援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建立有效的应急救援制度是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
1.组织机构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明确各个职责和权限。
该组织应包括领导小组、应急指挥部和救援队伍。
领导小组由企业高层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总体决策和指挥;应急指挥部由应急指挥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具体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救援队伍由专业救援人员组成,负责现场救援工作。
2.应急物资企业应备有足够的应急物资,如救援装备、急救药品、救护车等。
同时,应及时对物资进行检查和更新,确保其有效性和可用性。
3.应急预案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演练。
预案应包括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急救援措施和流程、救援队伍的组成和分工、通信和联络方式等内容。
演练应模拟实际的事故情况,通过不断的演练提高救援队伍的能力和应对能力。
4.应急培训企业应定期开展应急救援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救援意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应包括急救救援、火灾逃生、化学物品泄漏处理等。
同时,还应对救援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其技能和能力。
二、报告制度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后续处理。
1.报告对象企业应向政府相关部门和上级领导进行报告。
报告对象可包括消防、安监、环保等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报告的范围。
2.报告内容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的基本情况、受伤人数和伤亡情况、事故原因和责任归属、紧急处理措施和后续措施等。
同时,还应提供相关的证据和数据,以支撑报告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二篇)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因违反安全生产规定或者安全生产规程,导致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给人员和财产造成损失的事件。
为了有效应对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每个企事业单位都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报告、处理制度。
一、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制度是指在事故发生时,迅速组织人员和资源进行紧急救援和处理的一套操作规程。
其核心目标是尽快控制事故发展,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应急救援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紧急报警措施: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人员需要能够迅速发现事故并及时报警。
报警方式可以包括电话报警、现场报警按钮等。
2.应急疏散和救援方案:每个企事业单位应制定相应的应急疏散和救援方案。
该方案应包括疏散路线、逃生通道标识、应急照明设备等内容。
同时,应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3.事故现场隔离和控制措施:在事故发生后,需要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和控制,防止事故扩大和蔓延。
隔离和控制措施可以包括事故现场封锁、限制人员进入等。
4.紧急救援队伍:每个企事业单位应建立专门的紧急救援队伍,由受过相应培训的人员组成。
救援队伍应配备必要的救援装备和器具,并熟练掌握救援操作技能。
5.应急物资储备:每个企事业单位应建立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储备,包括急救药品、急救设备、防护用品等。
储备物资应定期检查和更新,确保其可用性。
6.事故现场处理:事故发生后,应及时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
处理工作包括事故原因分析、伤员救治、财产保护等。
同时,应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和恢复工作。
二、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是指在事故发生后,对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的一套规程。
其目的是了解事故的原因和经过,查明责任,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报告、处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报告程序: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规定的程序上报相关部门。
报告内容应详细描述事故的发生经过、损失情况、人员伤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报
告及应急措施
入场培训
山西西山金信建筑有限公司
第六工程项目部
目录
一、急救知识与技术 0
二、事故报告制度 (4)
三、事故调查和事故处理 (5)
四、火灾发生后的疏散 (5)
五、坍塌救援 (6)
六、高处坠落救援 (6)
七、触电事故应急救援 (6)
八、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7)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报告及
应急措施
一、急救知识与技术
紧急工作组成员必须熟练掌握: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及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与技术等。
(1)止血包扎:压迫伤部以上动脉至骨骼。
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
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
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慎用止血带,原则上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h为宜,做好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
1)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是:创伤局部妥善包扎,但对疑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导致颅内感染。
①一般伤口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②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③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以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
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
每隔25~4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min。
2)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
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2)骨折固定。
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竿等将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然后迅速送医院救治。
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
疑有颈椎损伤,应使伤员平卧后,用沙土袋(或其他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使颈部固定不动。
必须进行口对口呼吸时,只能采用抬颏使气道通畅,不能再将头部后仰移动或转动头部,以免引起截瘫或死亡。
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二侧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
搬动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
(3)伤员搬运:一定要轻、平、稳、快。
手脚要轻;担架平稳;走动要快;给抢救伤员争取宝贵时间。
(4)心肺复苏: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正确进行就地抢救。
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人工循环)。
1)通畅气道:
①伤员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始终确保气道通畅。
如发现伤员口内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个手指或用两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操作中应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
②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颏法。
用一只手放在伤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随之抬起,气道即可通畅。
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伤员头下,头部抬高前倾,会更加重气道阻塞,且使胸外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甚至消失。
2)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①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的手指捏住伤员鼻翼,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s。
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
可判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②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
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
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
③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
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伤员嘴唇紧闭,防止漏气。
3)胸外按压:
①正确的按压位置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的重要前提。
确定正确按压位置的步骤:
a.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伤员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
b.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
c.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绕,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按压位置。
②正确的按压姿势是达到胸外按压效果的基本保证。
正确的按压姿势:
a.使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救护人员的两肩位于伤员肋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登,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
b.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3~5cm(儿童和瘦弱者酌减);
c.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
按压必须有效,有效的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颈动脉搏动。
(3)操作频率:
a.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
b.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2),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5:1),反复进行。
二、事故报告制度
1.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领导应当立即带领有关人员迅速赶赴事故地点积极参与抢救工作,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并及时向公司领导报告同时拨打医疗、消防等援救电话。
2.接到事故报告后,本项目领导带领相关人员立即赶往事发地点,视情启动公司“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3.发生重大事故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4.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
(2)事故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
(3)事故发生地点;
(4)发生事故设备名称;
(5)事故类别;
(6)人员伤亡、初步估计的经济损失及事故概况;
(7)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三、事故调查和事故处理
事故调查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一)事故调查组调查的重点内容:
1.调查事故发生前施工现场的状况;
2.查明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现场破坏以及经济损失情况;
3.分析事故原因(必要时进行技术鉴定);
4.查明事故的性质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5.提出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理建议;
6.提出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
7.按要求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二)事故处理:
按国家法律、本项目和金信公司制度进行。
四、火灾发生后的疏散
1、火灾发生后,一定要稳住被困人员的情绪,根据工地的分布情况、安全通道的位置等综合因素,工地发生险情:项目部负责人员的疏散、撤离和救援;
2、救火人员要了解现场情况后进行救援,不得盲目进入,以免伤到自己。
3、在烟雾较浓时,要用底姿势撤离。
4、人员进入危险时,尽量使用机械设备。
5、在火灾发生地设立警戒线,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入内。
五、坍塌救援
1、根据灾情判断,迅速疏散人员与撤离设备抢救物资并对伤病员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后送往最近医院救治。
2、根据现场人员提供的情况,如有人员困在坍塌物中,则启动搜寻与营救措施;
3、在能够确保营救人员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应急总指挥指示抢险救援组展开搜寻与营救。
六、高处坠落救援
1、做好日常急救知识宣传工作,让职工掌握基本急救方法。
2、一旦发生高空坠落事故,现场领导要立即组织进行抢救(不能对伤者人工呼吸),领导小组成员要密切配合,协调作战。
3、坚持先救人的原则,调动一切力量,减轻人员伤害,并立即送医院进行治疗。
4、必要时拨打120医疗急救电话,寻求帮助。
5、组织人员向上级汇报。
七、触电事故应急救援
1、急救原则: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并根据伤情需要,迅速联系医疗部门救治。
2、急救时要动作快,操作正确。
3、触电急救的具体方案
1)首先要迅速切断电源;救护者必须先自保后救护。
2)急救原则:先抢救(必要时要有人工呼吸),后固定,再搬运,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
重者,立即做好保护措施送医院。
3)如果触电发生在架空线杆上,如低压带电线路,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由救护人员迅速登杆,用带绝缘胶柄的钢丝钳、干燥的不导电物体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八、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1、催吐:只要胃内尚有毒物存在,都应作催吐处理,催吐是排出胃内毒物的最好办法;
2、可用硬羽毛、匙柄、筷子、手指等搅触咽喉壁使之呕吐,同时口服清水,反复刺激呕吐,以胃内为清水为度
3、将食盐8克溶于200毫升温水中反复口服;
4、病情严重者在应急处理的同时急送医院进行进一步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