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理论与方法 第二章 电解质溶液

合集下载

化学电化学反应与电解质溶液

化学电化学反应与电解质溶液

化学电化学反应与电解质溶液化学电化学反应是指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这种反应需要在电解质溶液中进行,电解质溶液由带电离子的溶质和溶剂组成。

在化学电化学反应中,电解质溶液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提供了导电的媒介,还参与了电极反应的过程。

1. 电解质溶液的分类电解质溶液按照离子能不能导电可以分为强电解质溶液和弱电解质溶液。

强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质完全电离,形成大量的离子,能够有效地导电。

而弱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部分电离,形成的离子相对较少,导电性较差。

根据电解质的性质,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溶剂来制备电解质溶液。

2. 电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在电解质溶液中,电极反应发生在电解质溶液与电极之间的界面上。

根据电极的不同,电解质溶液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在氧化反应中,溶液中的离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而在还原反应中,溶液中的离子获得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离子。

这些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移动起到了传递电荷的作用。

3.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取决于其中的离子浓度和离子迁移率。

离子浓度越高,电导性越好;离子迁移率越大,电导性也越好。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会随着溶液浓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这也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稀溶液和浓溶液的概念。

4. 电解质溶液的pH值电解质溶液的pH值是衡量其中酸碱性质的指标。

pH值是一个负对数值,它的大小反映了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从而表征了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质。

在电解质溶液中,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7,碱性溶液的pH值大于7,而中性溶液的pH值等于7。

5. 电解质溶液的应用电解质溶液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电解质溶液可用于蓄电池中,通过化学电化学反应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实现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此外,电解质溶液还可以用于电镀、电泳等工艺中,将金属离子沉积在物体表面,起到防腐和装饰的作用。

总结:化学电化学反应与电解质溶液密切相关,电解质溶液为电化学反应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和参与物质。

电化学与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与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与电解质溶液电化学是研究电荷在化学反应中的转移和利用的科学分支,而电解质溶液是电化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对象。

本文将从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开始介绍,深入探讨电解质溶液的相关概念、性质以及应用。

一、电化学基本原理电化学研究的基础是电荷的转移和利用。

电荷通过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传递,从一个电极转移到另一个电极,形成电流。

电池、电解池等电化学系统中的化学反应都是通过电荷的转移来实现的。

电化学反应中,正电荷的转移称为氧化,负电荷的转移称为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化学反应的核心。

当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并互相制约时,就形成了一个可持续的电池系统。

二、电解质溶液的概念与性质电解质溶液是由可溶于水或其他溶剂的电解质物质所组成的溶液。

电解质是在溶液中能够形成离子的物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种。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或几乎完全离解成离子,具有较高的电导率。

常见的强电解质有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等。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部分离解成离子,电导率较低。

例如,乙酸、醋酸等。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其中的离子浓度有关。

离子浓度越高,导电性越好。

在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能够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移动,形成离子运动导致的电流。

三、电解质溶液的应用1. 电池电池是电解质溶液的重要应用之一。

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一般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溶液构成。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流动使得电荷在电池中产生电流,从而实现电能的转换。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电池是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利用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转移来实现电荷的传递。

它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电动车辆等领域。

2. 电解过程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是电化学研究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

在电解过程中,外加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导致其中的化学反应发生。

例如,电解水可以将水分解为氢和氧气。

在这个过程中,正极释放氢离子,负极释放氧离子,从而导致水的分解反应。

电解过程在化学合成、电镀、电解冶金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高三化学电化学反应与电解质溶液的计算

高三化学电化学反应与电解质溶液的计算

高三化学电化学反应与电解质溶液的计算电化学反应是研究化学反应中发生的电子转移和离子传递的一种方法。

电解质溶液则是指在溶液中形成离子的化合物。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以及电解质溶液的计算方法。

一、电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电化学反应发生在电解池中,电解池由两个电极(阴极和阳极)和电解质溶液组成。

当外部电源施加在电解池上时,阴极将发生还原反应,而阳极将发生氧化反应。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通过导电体(如电极)移动,从而完成电解质的传递。

在电化学反应中,有两种类型的电池:电解池和电池。

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通过施加电流来推动不可逆的化学反应;而电池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通过化学反应释放电流。

二、电解质溶液的计算方法1. 摩尔浓度计算电解质溶液的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内存在溶液中的溶质的物质量。

计算公式为:摩尔浓度(mol/L)= 溶解物的物质量(mol)/ 溶液的体积(L)2. 电流计算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为:电流(A)= 电量(C)/ 时间(s)3. Faraday定律计算Faraday定律是描述电解质溶液中物质转化与电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Faraday定律,电流通过导体所携带的电荷量与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物质的物质量成正比。

根据Faraday定律,可以通过下述公式计算电解质的计算:物质的物质量(mol)= 电量(C)/ 电子的电荷量(C/mol)三、电解质溶液计算实例假设有一溶液中含有NaCl(氯化钠),求解电流通过该溶液中的氯化钠生成Cl2(氯气)的物质量。

解: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反应的电子转移数。

根据反应方程式:2Cl^-(aq) → Cl2(g) + 2e^-可以看出,每释放2个电子才能生成1个氯气分子。

假设电流为3A,通过Faraday的定律,可以计算出电荷量:电量(C)= 电流(A) ×时间(s)假设电流通过该溶液的时间为60秒,则电量为:电量(C)= 3A × 60s = 180C根据1摩尔电子的电荷量为96500C/mol,可以计算出生成氯气的物质量:物质的物质量(mol)= 电量(C)/ 电子的电荷量(C/mol)物质的物质量(mol)= 180C / 96500C/mol = 0.001864 mol由反应方程式可知,1mol氯化钠生成1mol氯气,因此氯化钠的物质量也为0.001864 mol。

电化学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反应

电化学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反应

电化学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反应电化学是研究电子流动和化学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反应在电化学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行为以及离子反应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离子反应是指在电化学过程中,溶解在溶液中的化合物被电解时,其离子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在电解质溶液中,正离子和负离子会分别向电极运动,与电极上的电子发生交换,从而引发离子间的反应。

这些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二、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行为在电解质溶液中,离子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发生迁移。

正离子向阴极方向移动,负离子向阳极方向移动。

这种迁移过程被称为离子的电泳迁移。

离子的电泳迁移速率与离子的电荷量、电场强度以及溶液中的粘度等因素有关。

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行为还受到溶液的浓度影响。

在低浓度下,离子间的反应主要受到电解质的迁移速率控制;而在高浓度下,离子间的反应则主要受到离子的扩散速率控制。

此外,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还存在着溶解度的限制,超过溶解度的化合物会发生沉淀反应。

三、离子反应的应用离子反应在电化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电镀过程中,正离子可以在阴极上还原,实现金属镀层的形成;而负离子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保持电解液的稳定性。

此外,电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也基于离子反应。

电池中的半反应涉及正离子和负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迁移来实现电能的转化。

离子反应在环境治理方面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电化学氧化技术可用于废水处理过程中,通过电解和离子反应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此外,离子反应还在能源领域有关键作用,如燃料电池、电解水制氢等。

总之,离子反应是电化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了解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行为以及离子反应的应用,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电化学原理,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电化学的研究与发展将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高二化学知识点解析电化学与电解质溶液的溶液浓度计算

高二化学知识点解析电化学与电解质溶液的溶液浓度计算

高二化学知识点解析电化学与电解质溶液的溶液浓度计算高二化学知识点解析:电化学与电解质溶液的溶液浓度计算电化学是研究电与化学变化之间关系的学科,其中电解质溶液的溶液浓度计算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为你介绍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并详细解析电解质溶液的溶液浓度计算方法。

一、电化学基本概念电化学研究了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的转化过程,涉及到电解和电池两方面的内容。

1. 电解电解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由外加电流引起的正负离子在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

电解反应可以分为两个半反应:阴极半反应和阳极半反应。

在电解质溶液中,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则发生氧化反应。

2. 电池电池是指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它由两个电极(阴极和阳极)和电解质溶液组成。

电解质溶液中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在电解质的影响下,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二、电解质溶液的溶液浓度计算方法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是指在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的物质量。

电解质的溶液浓度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摩尔浓度和物质浓度。

1. 摩尔浓度摩尔浓度是指在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

它的计算公式为:摩尔浓度(mol/L)= 溶质的物质量(mol)/ 溶液体积(L)2. 物质浓度物质浓度是指在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

它的计算公式为:物质浓度(g/L)= 溶质的物质量(g)/ 溶液体积(L)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计算中,溶质的摩尔质量和溶液体积需要根据实验条件和题目给定的数据来确定。

三、例题解析现在,我们利用上述的计算方法来解析两个例题,以更好地理解电解质溶液的溶液浓度计算。

例题一:某电池含有0.2 mol的NaCl溶液,溶液体积为500 mL,求该溶液的摩尔浓度和物质浓度。

解析:根据上述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到:摩尔浓度 = 0.2 mol / 0.5 L = 0.4 mol/L物质浓度 = 0.2 mol / 0.5 L = 0.4 g/L所以这个电池中NaCl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4 mol/L,物质浓度为0.4 g/L。

电化学电解质溶液中的电离与电子转移

电化学电解质溶液中的电离与电子转移

电化学电解质溶液中的电离与电子转移在化学反应中,电解质溶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解质溶液中的电离与电子转移是一种重要的电化学过程,本文将以此为主题展开讨论。

一、电解质溶液的特性及电离过程电解质溶液是由可溶解的离子化合物和溶剂组成的。

在溶解过程中,离子化合物会发生电离现象,将离子释放到溶液中。

当溶液中的电解质发生电离时,可以形成两种类型的离子:阴离子和阳离子。

电离是指电解质分子在溶液中的溶解过程中,其分子发生解离的过程。

对于有机酸和有机碱溶液来说,它们的电离程度相对较低;而对于无机盐溶液来说,电离程度相对较高。

二、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子转移电子转移是指当电解质溶液中存在外加电势时,溶液中的离子会参与到电子转移的过程中,从而使电流得以流动。

在电解质溶液中,存在两种类型的电子转移过程:氧化过程和还原过程。

氧化过程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溶剂接受电子,从而减少其氧化态。

这个过程会导致电荷的流动,形成电流。

在氧化过程中,电子从电解质溶液的阳极流向阴极。

还原过程是氧化过程的反向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溶剂释放出电子,同时氧化剂接受电子,从而增加其氧化态。

还原过程导致电流的反向流动,即电子从电解质溶液的阴极流向阳极。

三、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和电导性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对溶液的电导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离子浓度越高,溶液的电导性也就越强。

当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增加时,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电荷也就增加了。

这些移动电荷与外加电势形成的电场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电流。

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电解质的浓度来调控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

四、应用领域中的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例子:1. 电池:电池是利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离和电子转移来产生电能的装置。

在电池中,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荷传导通过电解质溶液来完成。

2. 电化学分析:许多电化学分析方法,如电位滴定和电化学测量,都依赖于电解质溶液中的电离和电子转移过程。

电化学与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与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与电解质溶液电化学是研究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换的学科,它对于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电化学中,电解质溶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们在电解过程中发挥着媒介和传输离子的功能。

1. 电解质溶液的定义和特性电解质溶液是在水或其他溶剂中含有可导电离子的溶液。

根据电解质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可以分为强电解质溶液和弱电解质溶液。

强电解质溶液指的是能完全电离并产生大量游离离子的溶液,如盐酸(HCl)溶液和氯化钠(NaCl)溶液。

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较高,可以形成电流。

弱电解质溶液指的是只有少数分子电离成离子的溶液,如乙酸(CH3COOH)溶液。

弱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较低,离子浓度较小。

2. 电解质溶液的离子传输机制在电解质溶液中,正负离子会在电场的作用下迁移。

这是由于正离子向阴极迁移,负离子向阳极迁移,形成了电流。

离子在溶液中的传输机制可以通过电动迁移和扩散两个过程来描述。

电动迁移是由于电场作用下离子的迁移,其速度与电场强度成正比。

而扩散是指离子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传输,其速度与浓度差成正比。

3. 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解过程电解质溶液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电解过程。

电解过程可以分为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两个部分。

在阳极处,负离子接受电子并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失去电荷并生成中性物质或分子。

在阴极处,正离子失去电子并发生还原反应,从而获得电荷并生成中性物质或分子。

整个电解过程正负离子的迁移和氧化还原反应相互结合,在电解质溶液中形成电流。

4. 应用领域与意义电化学和电解质溶液在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能源领域,电解质溶液用于电池、超级电容器等能量储存装置的设计和研发。

在材料研究中,电解质溶液被用于金属腐蚀、电镀、阳极氧化等工艺的实施。

在环境保护和污水处理方面,电化学技术可以利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解过程来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

此外,电化学还在生物学、医学和分析化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和电化学分析方法等。

电化学与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与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与电解质溶液电化学是研究电和化学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而电解质溶液是电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能够导电的溶液,其中溶解了能够产生离子的化合物。

本文将介绍电化学与电解质溶液的相关内容,包括它们的定义、性质和应用等方面。

一、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电化学是研究电流和化学反应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电化学中,电解质溶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解质溶液是指溶解了能够产生离子的化合物的溶液,如酸、碱、盐等。

当电解质溶液中施加电压时,正负电离子将会在电场的作用下迁移,形成电流,从而引发化学反应。

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可以通过电池的工作过程来解释。

电池是一个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在电池中,有一个正极和一个负极,它们之间由电解质溶液连接。

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从而产生电流。

这个过程是由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迁移引起的。

二、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和分类电解质溶液具有一系列的性质,这些性质对于理解电化学过程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导电性:电解质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其中溶解了能够产生离子的化合物。

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能够迁移,形成电流。

2. pH值: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可以通过pH值来描述。

pH值越小,溶液越酸;pH值越大,溶液越碱;pH值为7时,溶液为中性。

3. 浓度:电解质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对于其电导率和反应速率都有影响。

浓度越高,溶液的电导率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根据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产生方式,可以将电解质溶液分为强电解质溶液和弱电解质溶液。

强电解质溶液是指能够完全解离产生离子的溶液,如盐酸、氢氧化钠等。

在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非常高,溶液具有很强的导电性。

弱电解质溶液是指只有一小部分溶解物能够解离产生离子的溶液,如乙酸、醋酸等。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很低,溶液的导电性较弱。

三、电化学与实际应用电化学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主要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

1. 电镀:电镀是利用电化学原理将金属溶液中的金属离子通过电流的作用沉积到导体上的过程。

电化学中的电解质溶液浓度测定方法探究

电化学中的电解质溶液浓度测定方法探究

电化学中的电解质溶液浓度测定方法探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是电化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准确测定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对于研究电化学反应的速率、质子传导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探究电化学中测定电解质溶液浓度的方法,旨在为读者提供深入了解电化学测定溶液浓度的原理与应用。

一、电导率法电导率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电解质溶液浓度的方法。

根据电导定律,当电解质溶液中所含离子浓度增加时,电导率也会相应增加。

因此,可以利用电导率的变化来测定溶液中电解质的浓度。

测定电解质溶液浓度的电导率法主要分为两种:比例法和测定法。

比例法是通过测量溶液的电导率与一个已知浓度溶液的电导率之间的比值,来计算未知浓度溶液的浓度。

测定法则是通过测定溶液的电导率,使用校正曲线或计算公式来直接获得浓度数值。

二、pH法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也可以通过pH值来间接测定。

pH指数是溶液酸碱性的度量,与溶液中带电离子浓度相关。

通常情况下,溶液的pH值越低,酸性越强,而溶液的pH值越高,碱性越强。

利用电解质溶液pH值与浓度的关系,可以通过测定溶液的pH值来估算其浓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使用酸碱指示剂或者酸碱滴定法来测定溶液的pH值,从而推断溶液的浓度。

三、电位法电位法是测定电解质溶液浓度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电位法是通过测量电极电势的变化来确定溶液中电解质的浓度。

一般情况下,溶液中电解质的浓度增加,电势也会相应增加或减小。

电位法根据测量的电极电势,可以利用标准电极电势、电势差和标准电极电势与浓度的关系等来推断出溶液的浓度。

常见的电位法包括电位滴定法、电势计法等,这些方法对于测定电解质溶液浓度提供了准确和可靠的手段。

四、溶液比重法溶液比重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直接的测定电解质溶液浓度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了溶液浓度与比重之间的关系,只需通过比重计或比重计算器测量溶液的比重,即可根据一定的比例关系推算出溶液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溶液比重法在测定电解质溶液浓度时仅适用于一些特殊的体系,例如含有唯一溶质的单一溶液。

电化学反应与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反应与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反应与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反应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通过施加电压或电流,产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电解质溶液是由离子和溶剂组成的溶液,当电解质溶液遭受电势差时,其中的离子会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从而引发电化学反应。

电化学反应通常发生在电解池中,电解池由阳极和阴极组成,阳极是电解液所含物质在电子流到达时发生的氧化反应的地方,而阴极是电解液所含物质在电子流到达时发生的还原反应的地方。

电解池中的电子流动引发了离子间的转移,使化学反应得以进行。

有两种主要的电化学反应,即电解反应和电化学电池反应。

电解反应是一种非自发的化学反应,其中电能被用来驱动化学反应。

通常,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会向阴极或阳极迁移,而在接触电极时,它们的氧化和还原反应将发生。

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会在阴极接受电子,从而被还原成相应的元素或化合物。

而阴离子会在阳极失去电子,从而被氧化成相应的元素或化合物。

这种电解反应使得电池可以用于电解金属、电镀、水解盐等实际应用中。

电化学电池反应则是一种自发的化学反应,其中化学能被转化为电能。

这类反应通过将两种不同的金属或半电池通过电解质溶液连接起来,使得电子从一个半电池转移到另一个半电池,从而产生电流。

这种电流可以被用来驱动电子设备,如电脑、手机等。

例如,常见的电池类型如干电池、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都是通过电化学电池反应产生的电能。

对于电化学反应和电解质溶液,有几个关键概念需要了解。

第一个是电解质。

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物。

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离解为离子,而弱电解质只有一部分分子会离解为离子。

电解质的存在使得电解质溶液具有良好的电导率,从而使得电流得以通过。

第二个概念是离子迁移。

离子迁移是指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电极迁移的过程。

阳离子向阴极迁移,阴离子向阳极迁移。

离子迁移的速率取决于电势差以及离子的迁移能力。

第三个概念是电极反应。

电极反应是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在电极上发生的氧化和还原反应。

电化学反应中的电极反应与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反应中的电极反应与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反应中的电极反应与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反应是物质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其中,电极反应是电化学反应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电极反应的概念、机制以及电解质溶液对电极反应的影响。

一、电极反应的概念与机制1.1 电极反应的定义电化学反应涉及两类电极:阳极(正极)和阴极(负极)。

在电化学反应中,氧化反应发生在阳极上,还原反应发生在阴极上。

这些反应被称为电极反应。

1.2 电极反应的机制在电解质溶液中,溶解的物质会产生离子,使其中带正电荷的离子迁移到阴极,带负电荷的离子则迁移到阳极,从而促进了电极反应的进行。

例如,在电池中,锌的氧化反应发生在阴极上,形成离子Zn2+,此时阴极为锌电极。

而在阳极上,还原反应发生,将离子Zn2+氧化成Zn。

整个反应过程是锌被氧化(失去电子)并转移到阴极,而离子Zn2+则通过电解质溶液迁移至阳极进行还原。

二、电解质溶液对电极反应的影响2.1 电解质的选择电解质选择对电极反应有显著影响。

一方面,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可以与电极表面的物质进行反应,促进电极反应的进行。

另一方面,电解质中的离子还可以影响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能,从而调节电极反应的速率。

2.2 电解质浓度电解质溶液中电解质的浓度对电极反应速率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电解质浓度越高,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能越好,电极反应速率越快。

2.3 离子大小和电荷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大小和电荷也会对电极反应产生影响。

通常情况下,离子较小和带更高电荷的物质在电解质溶液中移动速率更快,从而促进电极反应的进行。

2.4 溶液温度溶液温度对电极反应速率同样有影响。

一般而言,提高溶液温度会加快电极反应速率。

2.5 氧化还原电位电解质溶液中氧化还原电位也对电极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

能够更易于被氧化的物质在阳极上进行氧化反应更容易,而能够更易于被还原的物质在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更为容易。

三、总结电极反应是电化学反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迁移以及浓度、离子大小和电荷、溶液温度以及氧化还原电位等因素都会对电极反应的速率和过程产生影响。

物理化学电解质溶液-课件

物理化学电解质溶液-课件
M (1A u) 1197.0gm ol-1 33
( 1 ) Q z F 1 9 6 5 0 0 C m o l 1 0 . 0 1 8 3 m o l = 1 7 6 6 C
(2 )tQ I0 .1 0 7 2 6 56 C C s 17 .0 6 1 0 4s
1 (3)m (O 2)0.0183m ol4M (O 2)
电极上的反应次序由离子的活泼性决定
在电解池中,都用铜作电极
阳极上发生氧化作用
-
- 电源 +
e-
+
e-
Cu
Cu
C u (s ,电 极 ) C u 2 a q 2 e
阴极上发生还原作用
C u2aq2e C u(s)
电极有时也可发生反应
CuSO4
电解池
总反应△rGT,p>0
结论
由以上可归纳出两点结论:
1900年,吉尔伯特(S. W. Gilbert )发 现摩擦静电,人们开始认识电现象。
1799年,伏打(A. Volta)设计伏要电池, 给用直流电进行研究提供了可能。
1807年,戴维(H. Davy)用电解法制备 出金属钠和钾,标志电化学产生。
1833年,法拉第(M. Faraday)提出法拉 第定律,为电化学定量研究和电解工业奠定 了理论基础。
(2)原电池:能够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 能的电化学装置。
注意:电解池和原电池可能是一套装置, 如充电电池。
电化学装置的电极命名
电化学装置不论是电解池还是原电池, 电极的命名通常有如下形式:
(1)正极、负极。
(2)阴极、阳极。
注意:习惯上,电解池用阴极、阳极命 名;原电池用正极、负极命名。
正极、负极

电化学中的电解质溶液浓度测定方法探索

电化学中的电解质溶液浓度测定方法探索

电化学中的电解质溶液浓度测定方法探索电化学是研究电学现象与化学反应之间关系的学科,它在许多领域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电化学研究中,电解质溶液浓度的测定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探索电化学中测定电解质溶液浓度的常见方法。

一、电化学导电性测定法电导性是一个溶液中离子活动和离子浓度的重要指示器。

通过测量溶液的电导率可以间接测定电解质的浓度。

电导性测定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溶液中的离子在外电场中的迁移速度来确定离子浓度。

常见的电导性测定仪器有电导仪和电阻仪。

通过电导性测定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二、库仑滴定法库仑滴定法是一种精确测定电解质浓度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滴定法测定溶液中离子浓度与其它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从而获得电解质的浓度。

库仑滴定是在电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一种滴定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水质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

三、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是一种专门用于测定特定离子浓度的方法。

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一种特殊的电极,它可以选择性地响应特定离子的存在并产生电信号。

通过测量电信号的大小可以间接测定溶液中特定离子的浓度。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在生化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四、伏安法测定离子浓度伏安法是一种基于电流和电势之间关系的电化学测量方法。

通过伏安法可以测定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

伏安法测定离子浓度的原理是利用外加电压使溶液中的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得到电流信号。

通过测量电流的大小可以间接测定离子的浓度。

综上所述,电化学中测定电解质溶液浓度的方法有很多种。

常见的方法包括电导性测定法、库仑滴定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和伏安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适用场景和测定精度。

在具体实验中,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以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电化学测定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电化学领域的发展,为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

电化学第二章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第二章电解质溶液
• 同系物混合所组成的溶液, • 同分异构体所组成的溶液等
• 也可将非电解质的无限稀溶液看作是一种理想溶液
17
• 热力学定义: 若溶液中任一组分在全部 浓度范围内(0≦xi≦1)均服从拉乌尔定律, 则其为理想溶液.
18
(2)化学势(chemical potential)
• 定义: 恒温恒压下,向指定组成体系中 加入微量组份(或无限大体系中加入1mol 组分i)所引起的吉布斯自由能的改变。
0.20
0.50
1.00
0.10
0.20
0.50
1.00
0.690
0.592
0.437
0.310
0.795
0.766
0.757
0.810
0.789
0.742
0.683
0.659
0.764
0.712
0.644
0.597
0.759
0.710
0.671
0.679
0.724
0.653
0.543
0.449
0.717
(1)与极稀的非电解质溶液可视作理想(稀)溶液,活 度系数近似等于1不同,对极稀的强电解质溶液,由 于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使它比非电解质溶液的情况 复杂得多,此时的活度与理想(稀)溶液的活度仍有一 定的偏差;
(2)强电解质几乎完全电离成离子,整体电解质不复 存在,其浓度与活度的简单关系不再适用;
(3)对于电解质溶液,由于单个离子的活度无法测定,
G A
L
42
电导率: 边长为单位长
度的立方体溶液所 具有的电导。
中自由分子的数量,同时增加离子的体 积; • 溶质对溶剂的影响:带电离子的水化破 坏附近水层的四面体结构,改变邻近水 分子层的介电常数。

电化学与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与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与电解质溶液电化学是研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以及反过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科学。

而电解质溶液则是电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本文将重点讨论电化学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关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特性和应用。

一、电化学基础电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中的电荷转移过程,即物质中的离子迁移。

在电化学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即氧化还原和电解质。

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化学中最常见的反应之一。

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其中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则是指物质获取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电子的转移来完成。

2. 电解质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能够形成离子的物质。

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种。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离解成离子,而弱电解质则只有一部分分子能够离解成离子。

二、电解质溶液的特性电解质溶液具有一些特殊的特性,这些特性直接影响着电解质溶液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1. 导电性电解质溶液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这是因为在电解质溶液中,离解成离子的电解质能够带电,在电场的作用下,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能够自由移动,从而形成电流。

2. 极化性电解质溶液在电解过程中会出现极化现象。

极化是指电解质溶液中的正负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电极移动而形成的电荷分离现象。

极化会降低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并产生极化电位差。

3. pH值电解质溶液的pH值是指其酸碱性的强度。

酸性电解质溶液的pH值小于7,碱性电解质溶液的pH值大于7,而中性电解质溶液的pH值等于7。

三、电解质溶液的应用电解质溶液在电化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1. 电池电解质溶液在电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电池中,化学反应产生的电能被存储起来,当需要时,电能可以被释放出来。

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促使电荷在正负极之间进行离子传导,并维持电池的正常工作。

2. 电解电解是利用电流将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分离出来的过程。

电解过程被广泛应用于金属提取、电镀、水解等领域。

3. 腐蚀保护电解质溶液可以用于腐蚀保护。

理论电化学电解质溶液理论

理论电化学电解质溶液理论
第一章 电解质溶液理论
❖ 导电体根据导电载流子不同,分为两类: 第一类导体:导电载流子为电子或空穴的导体 第二类导体:导电载流子为正负离子的导体
❖ 电解质就是以离子作为载流子的导电体系,属于第二类导体。 ❖ 当电化学体系中,正是由于第一类导体和第二类导体的接触面上发生
电荷传递时伴随有化学反应,从而产生电化学现象。 ❖ 电解质是构成电化学体系、实现电化学反应必不可少的物质。电解质
偶极子间的相互作用的势能
1.1分子间的力
4.色散力:中性分子或离子具有瞬间的周期变化的偶极距,伴随 这种周期性变化的偶极距有一同步的电场,它使邻近的分子极 化,两者异极相邻,产生净的吸引力,色散力就是在这样的反 变作用力下产生的。特点:近程且有加和性。
5.静电作用力形成的氢键。形成氢键的物质只限于电负性很强的 原子,如O、F、N。氢键的存在不形成新的物质,但是会明显 影响物质的性质。
❖ 因此从发现电化学现象一开始,人们就致力于电解质溶液的研究和理 论的建立。
❖ 对电解质溶液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 一.为什么电解质可以导电?为什么离解,怎样离解? 二.描述电解质性质有哪些参数?什么因素可以影响到电解质的性质?
第一章 电解质溶液理论
第一章 电解质溶液理论
❖ 静态性质: 没有外加电场情况下电解质的性质。包括:活度、电离度、凝固点、
第一章 电解质溶液理论
1.1分子间的力
❖ 我们可以把溶液中的各种粒子归纳为一个广义的分子; ❖ 如果这个粒子的正电荷负电荷数大少相等,电荷中心重合,那么就是
电中性的,这就一个中性且没有极性的分子。
❖ 如果粒子的正负电荷相等,但中心不重合,那么这个粒子就是带有极 性的分子即一个偶极子;
+-
❖ 如果这个粒子的正负电荷不相等,就是一个离子。

电化学反应与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反应与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反应与电解质溶液在化学领域中,电化学反应与电解质溶液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电化学反应是指在电化学电池中通过电流来引发的化学反应,而电解质溶液则是指在溶液中存在着能够导电的离子。

本文将对电化学反应与电解质溶液进行探讨,以及它们的应用和意义。

第一部分:电化学反应的基础知识电化学反应是研究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引发的化学反应。

在电化学反应中,有两种关键的过程:氧化和还原。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而还原则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这两个过程同时发生,形成了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部分:电化学反应的应用电化学反应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最常见的应用之一是电池技术。

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中的电化学反应起到了关键作用。

另外,电解也是电化学反应的一种应用。

通过电解,我们可以利用电流来产生非常有用的化学反应,例如在镀金工业中使用的电镀过程。

第三部分:电解质溶液的性质与应用电解质溶液是指在溶液中存在着能够导电的离子。

电解质溶液可以分为两类: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能够完全离解产生离子,而弱电解质只有部分离解。

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和应用也是电化学研究的重要部分。

结论电化学反应与电解质溶液是电化学领域中的核心内容,也是化学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研究电化学反应,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化学反应的机制和性质,并将其应用于电池、电镀等众多领域。

同时,电解质溶液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和行为。

电化学反应与电解质溶液的研究将继续为我们的生活和科学研究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电化学与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与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与电解质溶液电化学是研究电与化学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其中一个核心概念就是电解质溶液。

本文将首先介绍电化学的基本原理,然后对电解质溶液进行详细探讨。

一、电化学基本原理电化学研究的是电子在物质中的运动以及电荷转移的过程。

它基于电解质的特性和电势差的产生,包括两个核心过程:氧化和还原。

在氧化过程中,物质失去电子,而在还原过程中,物质接受电子。

二、电解质溶液的定义电解质溶液指的是在溶液中存在着能够导电的离子。

通过在溶液中溶解物质,这些物质会分解成具有电荷的离子,形成电解质溶液。

常见的电解质溶液包括酸、碱和盐溶液。

三、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运动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会受到电场的作用而进行电荷转移。

正离子会向负电极移动,而负离子则会向正电极移动。

这种电导现象使得电解质溶液成为了导电的介质。

四、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质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密切相关。

当离子的浓度较高时,导电性增强,而当离子浓度较低时,导电性下降。

此外,温度也会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产生影响。

五、电解质溶液的应用电解质溶液在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电解质溶液可用于电池中,以储存和释放能量。

此外,电解质溶液还可以用于电镀、废水处理和电化学分析等方面。

六、电解质溶液的理论模型为了更好地理解电解质溶液的行为,物理学家提出了多种理论模型。

其中一种常用的模型是德拜-休谟模型,该模型基于离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

另外,还有其他一些模型,如修正平均场模型和离子晶体模型。

七、电解质溶液的研究方法研究电解质溶液的方法有很多,包括电导率测量、电化学方法和核磁共振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深入了解电解质溶液的性质,从而拓宽研究领域。

总结电化学与电解质溶液是密切相关的领域,通过对电解质溶液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化学现象。

本文介绍了电化学的基本原理,阐述了电解质溶液的定义和性质,并简要概述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电解质溶液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模型,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电化学和电解质溶液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潜力。

冶金电化学第二章..

冶金电化学第二章..
第二章
电解质水溶液的动态性质
2018/10/9
1
上次课的主要内容
1、什么是活度和和活度系数?
活度:即“有效浓度”
活度系数:活度与浓度的比值,反映了粒子间相 互作用所引起的真实溶液与理想溶液的偏差。 2、标准状态是如何规定的? 规定:活度等于1的状态为标准态。对于固态、 液态物质和溶剂,这一标准态就是它们的纯物 质状态,即规定纯物质的活度等于1。这种假想 状态同时具备无限稀释溶液的性质(γ=1)和活 度为1的两个特性。
(2-8)
18
三、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及离子摩尔电导率
在无限稀释时,所有电解质都全部电离,而且离 子间一切相互作用均可忽略,因此离子在一定电 场作用下的迁移速度只取决于该种离子的本性而 与共存的其它离子的性质无关。
正离子的极限 摩尔电导率

m
m,

m,
(2-9)(离子独立移动定律)
2018/10/9
(2-13)
28
(2-13)式中Ex为x方向的电位梯度,U+和U-均为 比例系数,则U+和U-称为离子淌度,也称离子迁 移率,离子淌度的定义:单位电位梯度或单位电 场强度下离子的迁移速度。单位为
m s V
2
1
1
(米2.秒-1.伏特-1)。
各种离子中的H+的淌度最大,在25℃时无限稀溶 液中淌度为36.30×10-8m2.s-1.V-1;其次是OH-, 淌度为20.52×10-8m2.s-1.V-1;一般离子淌度为 10×10-8m2.s-1.V-1以下。
m ,
m


m , m
(2-16)
t U /( U U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0, 0,
离子独立地运动,是它在无限稀释溶液中表现出的规律。如 果不是无限稀释的溶液,离子的电导不仅与自身属性有关,同 时还要受到其他离子的影响。这时的离子不再是独立地运动, 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也不等于各离子摩尔电导率之和。
推论:对于强电解质的稀溶液,也可忽略正、负离 子间的相互作用:
电导率()也就是电阻率的倒数,单位为S· -1或 -1· -1。 cm cm
意义:表示边长为1cm的立方体 溶液的电导,单位为 S.cm-1。 与电阻率ρ类似,是排除导体几 何因素影响的参数。
电导率
l 电阻与电阻率的关系: R A
电导与电导率的关系: G A
l
影响电导率的因素
1 m (CuSO 4 ) 2m ( CuSO 4 ) 2
为了防止混淆,必要时在
m后面要注明所取的基本单元。
以V表示溶液中含有1当量的电解质基本单元的体积,则 当量电导率λ和电导率κ之间有如下关系:
V
V和当量浓度cN(eq/dm3)的关系为:
V的单位为cm3/eq
1000 V cN
电解池:阳极,氧化反应—正极 阴极,还原反应—负极
共性: 无论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电解液中: 阳离子向还原电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定向迁移; 阴离子向氧化电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定向迁移。 电流在溶液中的总传导是由阴、阳离子的定向迁移共同承担的。
三、法拉第定律

法拉第定律是经大量实验事实的总结,于1834年由法拉第得到。 有两层含义: i)m Q (电极反应物质的量正比于通过电解液的电量); ii)串联电解池,各电极上起等当量反应(通过的电量相等)。
第2章 电解质溶液
2.1 法拉第(Faraday)定律
一、电化学中主要考虑的两类导体 1. 电子导体:


只传递电子而不发生化学反应,如金属导体。
特点:T↗,R↗(原子热运动加剧阻碍电子的定向运动)
2. 离子导体:

在溶液内部通过离子定向迁移来导电; 在电极与溶液界面处则依靠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
解:
m, KCl = m, K+ + m,Cl = 150 10-4 Scm2mol-1 KCl = cKCl m, KCl = 0.0110315010-4 = 0.15Scm-1 ACl = 溶液 KCl = 0.382 0.150 = 0.232 Scm-1 m, ACl = ACl / cACl = 0.232 / 0.02103 = 0.0116 Scm2mol-1 m, A+ = m, ACl m,Cl = 0.0116 0.0076 = 0.0040 = 40 10-4 Scm2mol-1
2、离子迁移数
定义:电解液中某种离子所传输的电量占通过溶液的总 电量中分数叫该离子的迁移数,以 t i 表示 。 根据迁移数的定义,有:
I i Qi ti I Q
vi ti vi
ui ti ui
又因为 t
j j j
z u c
t
j j j
F (u u )
在强电解质溶液中,随着溶液浓度的减小,离子间的相互 作用减弱,因而离子的运动速度增大,即u+ 、u- 增大,致 使当量电导λ增加。 在无限稀释溶液中,有
0 F (u 0, u 0, ) 0, 0,
结论与离子独立运动定律相同。
负离子的电流密度:
1000 总的电流密度应是正、负离子所迁移的电流密度之和。
j z FJ
z
Fc v
j j j F ( c v c v ) 1000 1000
z
z
由于 c z c z cN
,所以
1 j c N F ( ) 1000

离子的电迁移率
假定截面积为1cm2的液柱,溶液 中只有正、负离子,浓度分别为 c+和c-,离子价数分别为z+和z-, 电解质的当量浓度为cN。完全电离 时有
c z c z cN
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载流子量为电 迁移量,表示为J,单位mol/(cm2s)。
1 c v 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正离子的电迁移量: J 1000 z 正离子的电流密度: j z FJ Fc v 1000 1 c v 负离子的电迁移量: J 1000
2.4 电解质溶液的活度和活度系数
一、活度的基本概念 理想溶液中组分i的化学势为:
i i0 RT ln yi
ai i y i
对实际溶液来说,由于存在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表达式:
i i0 RT ln ai
ai 为组元i的活度,它的物理意义是“有效浓度”。
活度系数 i :反映了由于离子间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真 实溶液与理想溶液活度与浓度的偏差。
离子的浓度
影响离子浓度的因 素主要是:电离子运动速度的因素:

外界条件的影响: a. 温度 温度越高,离子的运动速度v越大,电导率越大; b. 溶剂粘度 溶剂粘度越大,v越小,电导率越小。
离子本性:
a. 水化离子半径r ,半径r越大,则v越小,电导率越小; b. 离子价数 离子价数越大,则v越大,电导率越大;
2.2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一、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电导率和当量(摩尔)电导率 1、电导(electric condutance) 电导(G)是电阻的倒数,单位为-1或S。
1 G R
U R , I
I G U
电导可以用来表示导体的导电能力。 2、电导率(electrolytic conductivity)
c. 特殊迁移方式
H+、OH-是一般离子导电能力的5—8倍。
质子传递机理:
电导过程中 H+在电场作用沿着水分子间的氢键在其中转 移,所以它的电荷传递受溶液阻力小,速度特别快。

电解质溶液浓度:影响比较复杂
强电解质:
i)低浓度时,近似地: ∝ c; ii)c 足够大时 ( 6 10 m ), 随 c 下降,正、负离子之间相互吸引作 用力增大使离子定向运动速度降低。 弱电解质: 溶液的电导 随浓度变化不显著。 因为浓度↗ 时, 电离度 ↘,离子 浓度变化不大。
子来导电。

特点:T↗,R↘(粘度↘,离子运动↗,离子水化作用↘)
二、关于电极的一些基本规定
1. 按电极电位的高低分:电位高者为正极; 电位低者为负极。 并规定外电路中电流方向:正极 → 负极 2. 按电极反应分:发生氧化反应者为阳极; 发生还原反应者为阴极。
原电池:正极,还原反应-阴极 负极,氧化反应-阳极
3、摩尔(当量)电导率
摩尔电导率定义: 在两个相距1cm、面积相等的平行板电极之间,含有1mol电解质 的溶液所具有的电导称为该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单位是Scm2/mol。 设溶液的浓度为c,其单位为mol· -3, cm 则含有1 mol电解质的溶液之体积Vm应为 c的倒数,即Vm=1/c
m m
例:金属离子 M Z+ 在阴极还原成 M : M Z+ + Z e → M
Q 阴极析出量:n ,或 ZF
Q nZF
其中 F 为常数:Faraday 常数 —— 1mol 电子电量的绝对值:
F = Le0 = (6.0221023/mol ) ( 1.60221019C ) = 96484.6 C / mol
I A 又因 I U 、 j 、 l A
j E

所以,

式中 E

cN

F(

E


E
1 E 1000 )
(V/cm)

dE 表示单位场强 dl
下离子的迁移速度,称为离子淌度(离子的电迁移率)。分 别以u+ 和u-表示,其单位是cm2.V-1.s-1 1000 的关系式代入 ,得到: 将 cN
把两极区分离开来,便于分析阴、阳极区离子量的变化,原理简单。 溶液的对流(温差)、扩散(浓差)、振动 (极区之间)溶液相混的影响; 离子水化使水分子随离子迁移,而极区称重测试时没有考虑溶剂迁移引起的 重量变化 偏差。
2. 界面移动法
测量原理: 使用两种电解质溶液: 它们具有一种共同 的离子,但密度不 同,有明显界面。
0 A c N
对于强电解质,c 0 ,离子间引力减小,离子 运动速度增加,所以当量电导增加。
利用柯劳许经验公式,可以 在测出一系列强电解质稀溶 液的当量电导后,用λ对cN作 图,外推至cN=0处得到截距 为λ0值。
弱电解质溶液的极限 0
不能用外推法得到。
4、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在无限稀释溶液中,离子彼此独立运动、互不影响,因而每 种离子的电导不受其它离子的影响,故电解质的当量电导就等 于电解质全部电离后所产生的正、负离子的当量电导之和。
一般地: F = 96500 C/mol 需牢记!
对于Faraday 定律 Q = nZF 的几点说明
i)适用范围:纯离子导体;不受 T、P、溶剂性质、电解 池大 小形状限制; ii)电流效率:由于电极上可能有副反应,实际得到的某反应 产物的量往往小于由 Faraday定律计算得到的值,两者之 比值即电流效率。 iii)由于 F = 96500 值较大,所以: a. 用电解法制备、生产时,耗电量很大,原因在于Q = nZF 大; b. 反之,用电分析法检测物质时,信号灵敏(n虽微小, 但对应的 Q 较大); c. 库仑分析: 通过测定通电量Q阴极上金属沉积量(精确、微量分析)
应用:
根据离子独立运动定律,可以在已知离子极限当量 电导时计算电解质的极限当量电导λ 0
如:CH3COOH的无限稀释当量电导可由强电解 质HCl、CH3COONa及NaCl的无限稀释当量电导 求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