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文言字词》(《刑部郎中张府君神道碑》《叔向贺贫》)

合集下载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排行十八,河南河阳(今孟州)人。

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

幼孤力学,三试不第,贞元八年(792),方中进士。

又三试博学宏词而不入选,乃先后入董晋、张建封节度使幕任推官。

后迁监察御史,又以直言得罪,贬阳山令。

元和十二年(817),以行军司马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乱平,以功升任刑部侍郎。

十四年,又因谏迎佛骨,触怒宪宗,被贬潮州刺史,量移袁州。

后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世称“韩吏部”。

卒谥文,世又称“韩文公”。

两《唐书》有传。

韩愈为唐代著名哲学家,以弘扬儒家道统为己任。

又是杰出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和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苏轼称其“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潮州韩文公庙碑》)。

韩愈又是开宗立派的诗人,他是韩孟(郊)诗派的领袖人物,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风格奇崛险怪,豪健奔放,但亦有平易清新之作。

清叶燮谓:“唐诗为八代以来一大变,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

宋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原诗•内篇上》)现存诗四百余首,有《昌黎先生集》行世。

【原文】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五岳祭秩皆三公 [1] ,四方环镇嵩当中 [2] 。

火维地荒足妖怪 [3] ,天假神柄专其雄 [4] 。

喷云泄雾藏半腹 [5] ,虽有绝顶谁能穷 [6] ?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7] 。

潜心默祷若有应 [8] ,岂非正直能感通 [9] ?须臾静扫众峰出 [10] ,仰见突兀撑青空 [11] 。

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 [12] 。

森然魄动下马拜 [13] ,松柏一径趋灵宫 [14] 。

粉墙丹柱动光彩 [15] ,鬼物图画填青红 [16] 。

升阶伛偻荐脯酒 [17] ,欲以菲薄明其衷 [18] 。

《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原文与翻译

《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原文与翻译

《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原文与翻译原文:皇佑四年五月*子,资政殿学士、尚书户部侍郎、汝南文正公薨于徐州,以其年十有二月壬申,葬于河南尹樊里之万安山下。

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去之南都。

入学舍,扫一室,昼夜讲诵,其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而公自刻益苦。

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

祥符八年,举进士,礼部选第一,遂中乙科,为广德*司理参*,始归迎其母以养。

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

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

于延州筑青涧城,垦营田,复承平、永平废寨,熟羌归业者数万户。

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夺贼地而耕之。

又城细腰、胡芦,于是明珠、灭臧等大族,皆去贼为*用。

自边制久隳,至兵与将常不相识。

公始分延州兵为六将,训练齐整,诸路皆用以为法。

公之所在,贼不敢犯。

自公坐吕公贬,群士大夫各持二公曲直,吕公患之,凡直公者,皆指为党,或坐窜逐。

及吕公复相,公亦再起被用,于是二公欢然相约,戮力平贼。

天下之士皆以此多二公,然朋党之论遂起而不能止。

上既贤公可大用,故卒置群议而用之。

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

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临财好施,意豁如也。

及退而视其私,妻子仅给衣食。

其为政,所至民多立祠画像;其行己临事,自山林处士、里闾田野之人,外至夷狄,莫不知其名字,而乐道其事者甚众。

译文皇佑四年五月*子日,资政殿学士、尚书户部侍郎、汝南人文正公在徐州逝世,同年十二月壬申日,安葬在河南尹樊里(地名)的万安山下。

先生两岁时成了孤儿(古代丧父曰孤),他的母亲贫困没有依靠,就又嫁到长山(地名)的朱家。

先生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哭着离开长山到了南都。

来到学堂,打扫了一间房子,日夜读书,他的起居饮食,别人都收不了,但是他自己更加刻苦。

《故幽州节度判官赠给事中清河张君墓志铭》原文及翻译译文

《故幽州节度判官赠给事中清河张君墓志铭》原文及翻译译文

《故幽州节度判官赠给事中清河张君墓志铭》原文及翻译译文1、《故幽州节度判官赠给事中清河张君墓志铭》原文及翻译译文《故幽州节度判官赠给事中清河张君墓志铭》原文及翻译韩愈原文:①张君名彻,字某,以进士累官至范阳府①监察御史。

长庆元年,今牛宰相为御史中丞,奏君名迹中御史选,诏即以为御史。

其府惜不敢留,遣之,而密奏:“幽州将父子继续,不廷选且久,今新收,臣又始至孤怯,须强佐乃济。

”发半道,有诏以君还之,仍迁殿中侍御史,加赐朱衣银鱼。

②至数日,军乱,怨其府从事,尽杀之,而囚其帅。

且相约:张御史长者,毋侮辱轹蹙②我事,毋庸杀。

置之帅所。

居月余,闻有中贵人自京师至,君谓其帅:“公无负此土人,上使至,可因请见自辨,幸得脱免归。

”即推门求出。

守者以告其魁,魁与其徒皆骇,曰:“必张御史。

张御史忠义,必为其帅告此,余人不如迁之别馆。

”即与众出君。

君出门,骂众曰:“汝何敢反!前日吴元济斩东市,昨日李师道斩于军中,同恶者父母妻子皆屠死,肉喂狗鼠鸱鸦。

汝何敢反!汝何敢反!”行且骂。

众畏恶其言,不忍闻,且虞生变,即击君以死。

君抵死口不绝骂,众皆曰:“义士义士!“”或收收瘗之以俟。

③事闻,天子壮之,赠给事中。

其友侯云长佐郓使,请于其帅马仆射,为之选于军中,得故与君相知张恭、李元实者,使以币请之范阳,范阳人义而归之。

以闻,诏所在给船舆,传归其家,赐钱物以葬。

(节选自韩愈《故幽州节度判官赠给事中清河张君墓志铭》) 【解释】①范阳府:即幽州节度使府。

②轹蹙:欺凌。

译文:张君名彻,字某,以进士多次升迁至监察御史兼范阳府判官.长庆元年,今天的牛僧孺宰相当时任御史中丞,将张彻的名字事迹上奏,被选为合格的监察御史,皇帝降诏就让他出任监察御史.幽州节度使张弘靖舍不得放他,但又不敢违抗皇帝命令而私自留下他,于是就送他走,而同时秘密向朝廷奏报:“幽州的将领们父子相承,不听从朝廷选派已经很久了,如今刚刚归顺朝廷,而我又刚任节度使,感到孤单怯弱,必须有强有力的助手才能成事.”张彻行至半路,又有诏令让他返回幽州,仍升为殿中侍御史,加赐朱衣银鱼袋.回到幽州没有几天,幽州军叛乱,军士们怨恨几名幕僚苛刻,将他们全部杀掉,而又将其统帅张弘靖囚禁起来.并且他们相互约定:张御史是个宽厚长者,没有侮辱和欺凌过我们,不用杀他,将他和张弘靖囚在一起.过了一个多月,听说有宦官从京城来到幽州军中,张彻对张弘靖说:“您对当地人没有做过违理亏心的事,皇帝派使者到来,可借此机会求见以自我辩解,可以有幸免难而回去.”于是张彻就推门请求出去,守卫的人以此告诉叛乱分子的头目,叛乱头目和叛乱分子们都十分惊骇,说:“这必定是张御史.张御史是忠义之士,必定会将其帅张弘靖的下落告诉这里的其他人,不如把他转移到别的地方.”于是就和众多的军士一起把张彻提出来.张彻出门就大骂众叛军道:“你们如何敢反叛!前些时候,昊元济被朝廷杀于长安的东市,最近李师道又被杀于其军中,和他们共同作恶的人,其父母妻子都被杀掉,用他们的肉去喂狗鼠鸱鸥,你们为什么还敢反叛!你们为什么还敢反叛!”他一边走一边骂.众叛军害怕和讨厌听他这些话,不忍心听下去,并且忧虑军中会因此发生变故,于是就把他打死.张彻君到死骂不绝口,连众叛军也都说:“真是义士!真是义士!”有人收埋了张彻的尸体以待将来.此事传到朝廷,皇帝认为张彻十分勇壮,赠其为给事中.此时,张彻的朋友侯云长佐天平军节度使,请求其节度使左仆射马总,替他在军队中选人,选到了和张彻旧相知的朋友张恭和李元实,让他们带着钱到范阳去请求归还张彻的尸体,范阳人出于义气而归还了其尸体.此事上报朝廷,皇帝发布诏令,让各所在地供给车船,由驿站转送回家,并赐给钱财而葬埋他.《故幽州节度判官赠给事中清河张君墓志铭》2、《翰林侍读学士给事中梅公墓志铭》原文及翻译译文《翰林侍读学士给事中梅公墓志铭》原文及翻译欧阳修原文:翰林侍读学士、给事中梅公既卒之明年,其孤及其兄之子尧臣来请铭以葬,曰:“吾叔父病且亟矣,犹卧而使我诵子之文。

【高中文言文阅读】《刑部郎中 张府君神道碑(节选)》阅读答案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阅读】《刑部郎中 张府君神道碑(节选)》阅读答案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阅读】《刑部郎中张府君神道碑(节选)》阅读答案及翻译【高中文言文阅读】《刑部郎中张府君神道碑(节选)》阅读答案及翻译刑罚部医生张富军神道碑(节选):曾公富军忌讳“保用”一词的精髓。

敬德二金士。

把山阴大师的书给我。

你有名字。

皇甫把他接了起来,向大理致敬,对事情发表评论,并监督卫世酒。

知道三泉的不止一个人,利用这个故事得到了五刑科医生张富军的一块假神道碑(节选)曾巩君主对政府忌讳包用,言辞纯正。

景德金菊2。

把山阴大师的书给我。

你有名字。

皇甫把他接了起来,向大理致敬,对事情发表评论,并监督卫世酒。

不止一个人,知道三泉,用故事来获得假五级服装。

当他到达时,他叹了口气:吾常所欲为此,几可试也。

”该县控制着气味。

李丞相迪镇永兴,扳府君自赞,遂通判其军府。

李公去,寇莱公代之。

诏易府君凤翔,莱公雅知其贤,因奏留之。

事有利害,未尝不争,听乃止。

玺书奖之,迁殿中丞。

钱思公惟演、李三司士衡荐任佐益州,避亲嫌不拜。

迁太常博士,寻换晋州。

今上即位,以屯田员外郎知汉州。

夜中四卒叩府,告禁兵两营变。

佐吏骇,辈入府,府君徐出,独械四卒掠之,趋作诬状,徇两营以安之。

至明鞫得,乃实四卒与伍中谋,遂及同谋者九人弃之市。

因奏言蜀戍兵久合,往往叛,可因使臣去来番代之,行之至今。

他崇拜京城的官员,回到朝廷,向皇太后献上了脸。

冯毅带着金子当太后,所以他可以担任鄂州税务局的主管,认识负责欧阳英事务的屈恭。

武昌在市场上设立了市民的木炭。

通常情况下,官员们会先登录并复制文本。

事实上,他们没有进入人民的家。

他们比曹法更直接地接受了它。

这就是为什么。

英宝还想密谋盗窃18名死者。

应该说,政府太子从荆南乘一艘船,分六天六夜进入湖北。

同时,当汉阳当地人卖茶时,他们得知军洛和北京人不服从检查,所以他们应该带领死亡的20人,跟随100多人。

他们与北京的暴力事件截然不同。

没有人敢挺身而出。

政府王子本人对此感到担忧,因此他明确表示,这是错误的,二十个人不能死,但所有人都跟着死。

张说《姚文贞公神道碑奉敕撰》吴乘权《纲鉴易知录》(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张说《姚文贞公神道碑奉敕撰》吴乘权《纲鉴易知录》(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公讳崇字元之,烈考长沙文献公,树勋王室。

公纨绮而孤,克广前业,激昂成学,荣问日流。

弱冠补孝敬挽郎,又制举高第,历佐濮郑,并有声华。

入为司刑丞,天授①之际,狱吏峻密,公持法无颇,全活者众。

进夏官员外郎、郎中、侍郎。

朝廷曰能,遂掌军国。

公性仁恕,行简易。

虚怀泛爱,而泾渭不杂;真率径尽,而应变无穷。

言不厉而教成,政不威而事理。

既登邦政,卒乘辑睦。

初太夫人在堂,公授职西掖,颇限扃禁,求侍晨昏。

优诏既许,寻令还职。

公固请以泣,其后剖符江表,敦谕起复。

君子曰;忠不忘亲,仁也;哀不违事,义也;让功辞邑,礼也;济代全名,智也。

仁以长人,义以和下,礼以安上,智以周身。

宜其光辅四帝,轩冕三纪。

池台琴筑,优游暮齿。

享年七十有一。

(摘编自张说《姚文贞公神道碑奉敕撰》)材料二;上欲以姚元之为相,张说疾之、使御史大夫赵彦昭弹之,上不纳。

又使殿中监姜皎言于上曰;“陛下常欲择河东总管而难其人,臣今得之矣。

”问为谁,皎曰;“元之文武全才,真其人也。

”上曰;“此张说之意,汝何得面欺!”皎叩头首服,即召元之诣行在,拜以为相。

上励精为治,每事访之,元之应答如响,同僚唯诺而已。

元之尝奏请序进郎吏,上仰视殿屋,再言之,终不应;元之惧,趋出。

罢朝,高力士谏曰;“陛下新总万几宰臣奏事当面加可否奈何一不省察!”上曰;“朕任元之以庶政,大事当奏闻共议之;郎吏卑秩,乃以烦朕邪!”闻者皆服上识人君之体。

张九龄以元之有重望,为上所信任,奏记劝其远谄躁,进纯厚,元之纳其言。

新兴王晋坐太平公主逆党伏诛,僚吏皆奔散,惟司功李捴步从,不失在官之礼,仍哭其尸。

元之曰;“栾布②之俦也。

”擢为尚书郎。

元之避开元尊号,复名崇。

崇既为相,张说惧,乃潜诣岐王申款。

他日崇对于便殿,行微蹇。

上问;“有足疾乎?”对曰;“臣有腹心之疾,非足疾也。

”上问其故。

对曰:“岐王陛下爱弟,张说为辅臣,而密乘车入王家,恐为所误,故忧之。

”遂左迁说为相州刺史。

欧阳修《范文正公神道碑铭》原文及翻译译文

欧阳修《范文正公神道碑铭》原文及翻译译文

欧阳修《范文正公神道碑铭》原文及翻译译文《欧阳修《范文正公神道碑铭》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欧阳修《范文正公神道碑铭》原文及翻译译文欧阳修《范文正公神道碑铭》原文及翻译欧阳修原文:公讳仲淹,字希文。

祥符八年举进士。

天圣中,晏丞相荐公文学,以大理寺丞为秘阁校理。

以言事忤章献太后旨,通判河中府、陈州。

久之,上记其忠,召拜右司谏。

当太后临朝听政时,以至日大会前殿,上将率百官为寿。

有司已具,公上疏言天子无北面,且开后世弱人主以强母后之渐,其事遂已。

又上书请还政天子,不报。

及太后崩,言事者希旨,多求太后时事,欲深治之。

公独以谓太后受托先帝,保佑圣躬,未见过失,宜掩其小故以全大德。

是岁,大旱蝗,奉使安抚东南。

岁余,即拜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召还论时政阙失而大臣权幸多忌恶之居数月以公知开封府开封素号难治公治有声事日益简而赵元昊反河西,乃以公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

是时新失大将,延州危。

公请自守廊延捍贼,乃知延州。

元昊遣人遗书以求和,公以谓无事请和,难信,且书有僭号,不可以闻,乃自为书,告以逆顺成败之说,甚辩。

公于延州筑青涧城,垦营田,复承平、永平废寨,熟羌归业者数万户。

自边制久隳,至兵与将常不相识。

公始分延州兵为六将,训练齐整,诸路皆用以为法。

公之所在,贼不敢犯。

公居三岁,士勇边实,恩信大洽,乃决策谋取横山,复灵武,而元昊数遣使称臣请和,上亦召公归矣。

庆历三年春,召为枢密副使。

既至数月,以为参知政事。

公叹曰:“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也。

”既而上再赐手诏,趣使条天下事。

言者遂以危事中之,赖上察其忠,不听。

会边奏有警,公即请行,乃以公为河东、陕西宣抚使。

其知政事,才一岁而罢,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

是时,夏人已称臣,公因以疾请邓州。

守邓三岁,公益病,遂不起,享年六十有四。

(节选自欧阳修《范文正公神道碑铭》)译文:范公名讳仲淹,字希文。

《崔山君传》韩愈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崔山君传》韩愈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崔山君传》韩愈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唐代:韩愈操行洁白,为郡之佳子弟。

少读书,有文词,进趋于郡将。

其为郡将所知,繇观察使巡属令试以职事,以能守官,可推以理人,一命为崔州从事,三命为漳浦令。

既至邑,不治旌旗,不畏简书,榜令直呼,期会不如他邑之苟且。

官司簿书,不以委吏,子弟不得而间之。

改刑部员外郎,制曰可。

会昌中,天子有意理元和已来事,丞相以笏触帘,称有密表,令上之。

上曰:“此闲事,何必云?”丞相又请之,上曰:“若一一要我知,则无密者,我不能遍知也。

”丞相遂不呈。

及上即位,收纲纪之臣,有崔群、李夷简、韩皋,皆为丞相所忌,或以事挤之,群、夷简罢相,而上收司勋员外郎、知制诰、翰林学士,为中书舍人、礼部员外郎崔公者,独先见收用,顾其曹司,必曰:“是尝佐崔君来道事者。

”亦黜之。

及崔公为御史中丞,为宰相所挤,出为刺史。

过襄阳,侯于客次,有善歌者继至,部歌数曲,皆当代服其歌者。

歌罢,崔公戏问曰:“我闻有《菩萨蛮》,岂近之乎?”歌者对曰:“某师授某词,不知其它。

”崔公曰:“试唱之。

”歌者又唱曰:“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

”崔公大奇之,曰:“此歌者,岂易得哉!”留之,使歌《河满子》数曲,毕,请辞去,留之不可,遂没于崔君。

崔君因叙其歌之所得,且曰:“始歌于使君之前,凡千万度,而后可得是词,遽以授我。

”其声宛畅,及即之,沈密舂容,去而忘返;将终,复沓周旋,若有馀不尽者,理而听之,兼恨其曲而无其腔。

省其诗,至“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因令以手缕其带,崔君蹶然曰:“少间。

”且抽带诗曰:attribute end="jpg"/>“当时若是逢韩寿,未必埋踪在贾家。

”后崔君以罪谪掾于外,又十年,除为宋州参军,时贾人有赂者,名在前呵殿,后至,即贬于外。

有韩生者,亦以能文出入贾人之门,一旦为吏所辱,因谒崔君,崔君悯焉,与之诗曰:“盘里明珠芡实香,尊前堆雪脍丝长。

也知北海孔文举,未必相辜宋子房。

”又十馀年,崔君为尚书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病且亟,谓家人曰:“我死,必为神道碑,使我名字不朽,死且不憾。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 度尚烧自家军营破敌素材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 度尚烧自家军营破敌素材

度尚烧自家军营破敌度尚字博平,山阳湖陆人也。

家贫,不修学行,不为乡里所推举。

积困穷,乃为宦者同郡侯览视田,得为郡上计吏,拜郎中,除上虞长。

为政严峻,明于发擿奸非,吏人谓之神明,迁文安令,遇时疾疫,谷贵人饥,尚开仓廪给,营救疾者,百姓蒙其济。

时冀州刺史朱穆行部,见尚甚奇之。

延熹五年,长沙、零陵贼合七八千人,自称“将军〞,入桂阳、苍梧、南海、交阯,交阯刺史及苍梧太守望风逃奔,二郡皆没。

遣御史中丞盛修募兵讨之,不能剋。

豫章艾县人六百余人,应募而不得赏直,怨恚,遂反,焚烧长沙郡县,寇益阳,杀县令,众渐盛,又遣谒者马睦,督荆州刺史刘度击之,军败,睦、度奔走。

桓帝诏公卿举任代刘度者,尚书朱穆举尚,自右校令擢为荆州刺史。

尚躬率部曲,与同劳逸,广募诸蛮夷,明设购赏,进击,大破之,降者数万人。

桂阳宿贼渠帅卜阳、潘鸿等畏尚威烈,徙入山谷。

尚穷追数百里,遂入南海,破其三屯,多获珍宝。

而阳、鸿等党众犹盛,尚欲击之,而士卒骄富,莫有斗志。

尚计缓之那么不战,逼之必逃亡,乃宣言卜阳、潘鸿作贼十年,习于攻守,今兵募少,未易可进,当须诸郡所发悉至,尔乃并力攻之。

申令军中,恣听射猎。

兵士喜悦,大小皆相与从禽。

尚乃密使所亲客潜焚其营,珍积皆尽。

猎者来还,莫不泣涕。

尚人人慰劳,深自咎责,因曰:“卜阳等财宝足富数世,诸卿但不并力耳。

所亡少少,何足介意!〞众闻咸愤踊,尚敕令秣马蓐食,明旦,径赴贼屯。

阳、鸿等自以深固,不复设备,吏士乘锐,遂大破平之。

节选自《后汉书·度尚传》⒈以下句子中加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积困穷,乃为宦者同郡侯览视田困穷:生活艰难B.时冀州刺史朱穆行部行部:巡视所属部域C.得为上郡计吏计吏:相当于现在的会计D.二郡皆没没:通“殁〞⒉对以下各句子中“者〞字的用法的归类,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桓帝诏公卿举任代刘度者②降者数万人③谁可使者④今者项庄舞剑,意在沛公⑤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⑥猎者来还⑦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⑧谁为大王为此计者?A.①②/③⑧/④⑥/⑤⑦B.①②⑥/③⑧/④/⑤⑦C.①②⑥/③⑤⑦⑧/④D.①②⑥/③⑤⑦⑧/④⒊以下各组句子中加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山阳湖陆人也B.家贫,不修学行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务耕织,修守战之具C.见尚甚奇之D.尚穷追数百里,遂入南海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⒋以下各句能表现度尚为政“得民心〞的一项为哪一项〔〕A. 明于发擿奸非。

晋书贺循传阅读答案

晋书贺循传阅读答案

晋书贺循传阅读答案《晋书贺循传》文言文阅读材料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

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

循少婴家难,流放海隅,吴平,乃还本郡。

操尚高厉,童龀不群,言行进止,必以礼让,国相丁乂请为五官掾。

刺史嵇喜举秀才,除阳羡令,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

后为武康令,俗多厚葬,及有拘忌回避岁月,停丧不葬者,循皆禁焉。

政教大行,邻城宗之。

然无援于朝,久不进序。

赵王伦篡位,转侍御史,辞疾去职。

后除南中郎长史,不就,会逆贼李辰起兵江夏,征镇不能讨,皆望尘奔走。

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逐会稽相张景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以其长史宰与领山阴令。

冰大将抗宠有众数千,屯郡讲堂。

循移檄于宠,为陈逆顺,宠遂遁走,超、与皆降,一郡悉平。

循迎景还郡,即谢遣兵士,杜门不出,论功报赏,一无豫焉。

及陈敏之乱,诈称诏书,以循为丹阳内史。

循辞以脚疾,手不制笔,又服寒食散,露发袒身,示不可用,敏竟不敢逼。

是时州内豪杰皆见维絷,或有老疾,就加秩命,惟循与吴郡朱诞不豫其事。

及敏破,征东周馥上循领会稽相,寻除吴国内史,公车征贤良,皆不就。

廷尉张闿住在小市,将夺左右近宅以广其居,乃私作都门,早闭晏开,人多患之,论于州府,皆不见省。

会循出,至破冈,连名诣循质之。

循曰:“见张廷尉,当为言及之。

”闿闻而遽毁其门,诣循致谢。

其为世所敬服如此。

陆机上疏,荐“徇可尚书郎”,徇不就。

帝以循体德率物,有不言之益,敦厉备至,期于不许,命皇太子亲往拜焉。

循有羸疾,而恭于接对;诏断宾客,其崇遇如此。

疾渐笃,表乞骸骨,上还印绶,改授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帝临轩,遣使持节,加印绶。

循虽口不能言,指麾左右,推去章服。

车驾亲幸,执手流涕。

太子亲临者三焉,往还皆拜,儒者以为荣。

太兴二年卒,时年六十。

帝素服举哀,哭之甚恸。

赠司空,谥曰穆。

将葬,帝又出临其柩,哭之尽哀,遣兼侍御史持节监护。

皇太子追送近途,望船流涕。

(选自《晋书贺循传》,有删改)注:临轩:皇帝不坐正殿而御前殿。

高中语文-文言文《张堪》阅读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张堪》阅读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张堪》阅读答案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也,为郡族姓。

堪早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

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

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

及即位,中郎将来歙荐堪,召拜郎中,三迁为谒者。

使送委输缣帛,并领骑七千匹,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在道追拜蜀郡太守。

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

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

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战死城下。

成都既拔,堪先入据其城,检阅库藏,收其珍宝,悉条列上言,秋毫无私。

慰抚吏民,蜀人大悦。

在郡二年,征拜骑都尉,后领骠骑将军杜茂营,击破匈奴于高柳,拜渔阳太守。

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

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率数千骑奔击,大破之,郡界以静。

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

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

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

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蜀郡计掾樊显进曰:渔阳太守张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

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

帝闻,良久叹息,拜显为鱼复长。

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下诏褒扬,赐帛百匹。

(选自《后汉书》)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见堪志操,常嘉焉。

嘉:赞许B..在道追拜蜀郡太守。

拜:授予官职C.赏罚必信。

信:坚信、相信D..劝民耕种。

劝:鼓励、劝勉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吏民皆乐为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B.汉从之,乃示弱挑敌。

良乃入,具告沛公。

C.击破匈奴于高柳。

因击沛公于坐。

D.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A.及(刘秀)即位,中郎将来歙荐堪。

B.使(张堪)送委输缣帛,并领骑七千匹。

C.在道追拜(吴汉)蜀郡太守。

D.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公孙述)战死城下。

《古文观止》选读赏析--8.《叔向贺贫》

《古文观止》选读赏析--8.《叔向贺贫》

《叔向贺贫》破题叔向:秋时期晋国大夫、政治家,与郑国的子产、齐国的晏婴齐名。

晋国公族,晋武公之后,姬姓羊舌氏,名肸,字叔向。

羊舌职之子,于悼公、平公、昭公、顷公任大夫,忠君为国的贤臣,在职期间,积极维护晋君。

然晋平公穷奢极欲,生活糜废,六卿强悍,励精图治。

叔向预测晋国将亡。

学过《祁奚请免叔向》贺:庆祝;庆贺。

贫:本意是指家财被多头转移出去,家室空空;也指缺乏,不足。

成语:敬姜犹绩:富贵而不忘本,不求安逸。

“敬姜分析判断劳苦与安逸”出处:出自《国语》中的《鲁语下》《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

相传为春秋末鲁国的左丘明所撰,但现代有的学者从内容判断,认为是战国或汉后的学者托名春秋时期各国史官记录的原始材料整理编辑而成的。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凡二十一卷(篇),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记事。

记事时间,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战国之交,前后约五百年。

《国语》全书二十一卷,《周语》三卷,记载了西周穆王、厉王直至东周襄王、景王、敬王时有关“邦国成败”的部分重大政治事件,反映了从西周到东周的社会政治变化的过程。

《鲁语》二卷,则着重记载鲁国上层社会一些历史人物的言行,反映了春秋时期这个礼义之邦的社会面貌。

《齐语》一卷,主要记载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采取的内政外交措施及其主导思想。

《晋语》九卷,篇幅占全书三分之一强,它比较完整地记载了从武公替晋为诸侯,献公之子的君权之争,文公称霸,一直到战国初年赵、魏、韩三家灭智氏的政治历史,从公元前678年到公元前453年,时间长,分量重,所以有人把《国语》称为“晋史”。

《郑语》一卷记周太史伯论西周末年天下兴衰继替的大局势。

《楚语》二卷,主要记灵王、昭王时的历史事件。

《吴语》一卷、《越语》二卷记春秋末期吴、越争霸的史实。

背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成由勤俭败由奢”。

敬姜虽是一介妇人,却懂得这个道理。

她希望自己良好的家风能够代代相传下去,因此,她不但自己以身作则,而且以此来教育自己身居高官的儿子。

文言文突破训练答案

文言文突破训练答案

刑部郎中张府君神道碑(节选)曾巩府君讳保雍,字粹之。

景德二年举进士。

授山阴主簿,有能名。

提点刑狱皇甫选上其状.( 情况事迹),拜大理评事,监尉氏酒。

逾年,知.三泉( 做知县),用故事..( 旧例),得假.( 临时穿)五品服专达。

既至,叹曰:“吾常所欲为此,几可试也。

”县以治.( 治理的好)闻。

李丞相迪镇永兴,扳府君自赞,遂通判其军府。

李公去,寇莱公代之。

诏易府君凤翔,莱公雅.(向来)知其贤,因奏留之。

事有利害,未尝不争,听乃止。

玺书奖之,迁殿中丞。

钱思公惟演、李三司士衡荐任佐.益州( 辅佐),避亲嫌不拜。

迁太常博士,寻.换晋州( 不久)。

今上即位,以屯田员外郎知汉州。

夜中四卒叩府,告禁兵两营变。

佐吏骇,辈入府,府君徐出,独械四卒掠之,趋作诬状,徇两营以安.(使安定)之。

至明鞫得,乃实四卒与伍中谋,遂及同谋者九人弃之市。

因奏言蜀戍兵久合,往往叛,可因.( 通过)使臣去来番代之,行之至今。

擢拜..都官( 提升做),还朝,庄献太后面嘉.之( 表扬)。

有冯异以化黄金干.太后( 请求拜见),得奉职监鄂州税,知州欧阳颖事之曲恭。

武昌置场中市.民炭(买),常时吏先署入抄文为足,而实尚留民家不入,比.漕发(等到),乃直取载之,以为故。

颖暴,又欲资异谋,使按.之( 审查),坐.盗死者十八人( 犯了-罪),当论,府君自荆南乘单船,六日夜入鄂,直之,笞.守吏数人而已(鞭打),同时,汉阳俚民贩茶,得知军骆与京诬民忤.巡检(反抗违背),应首死者二十人,随者百余人,与京暴甚颖,人莫敢相曲直,府君亲往虑之,遂明其诬,二十人者得不死,随者皆贳.(赦免)。

汉阳距江为城,潦至堤辄毁,岁调薪石,发民完.之(使完好修理),工四千人,两县以病.(穷困不堪),府君身自护作,省工费半,堤完至今。

迁祠部郎中,满岁,更两浙转运使,行部至婺,刺得其守罪,留治之。

未既,疾作,遂不起。

长孙嵩,代人也,太祖赐名焉。

父仁,昭成时为南部大人。

嵩宽雅.(文雅)有器度,年十四,代父统军。

《王公神道碑铭》原文及翻译译文

《王公神道碑铭》原文及翻译译文

《王公神道碑铭》原文及翻译译文《《王公神道碑铭》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王公神道碑铭》原文及翻译译文《王公神道碑铭》原文及翻译欧阳修王公神道碑铭欧阳修原文:公讳旦,字子明,大名莘人也。

公少好学,有文。

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

右谏议大夫赵昌言参知政事,公以婿避嫌,求解职。

太宗嘉之,改礼部郎中。

公为人严重,能任大事,避远权势,不可干以私,由是真宗益知其贤。

钱若水名能知人,常称公曰:“真宰相器也!”若水为枢密副使罢,召对苑中,问谁可大用者,若水言公可,真宗曰:“吾固已知之矣。

”公在相位十余年,外无夷狄之虞,兵革不用,海内富实,群工百司各得其职。

故天下至今称为贤宰相。

公于用人,不以名誉,必求其实。

苟贤且材矣,必久其官,而众以为宜某职然后迁。

其所荐引,人未尝知。

寇准为枢密使,当罢,使人私公,求为使相。

公大惊曰:“将相之任,岂可求邪!且吾不受私请。

”准深恨之。

已而制出,除准武胜军节度使。

准入见,泣涕曰:“非陛下知臣,何以至此!”真宗具道公所以荐准者,准始愧叹,以为不可及。

公与人寡言笑,其语虽简,而能以理屈人,默然终日,莫能窥其际。

及奏事上前,群臣异同,公徐一言以定。

大中祥符中,天下大蝗,真宗使人于野得死蝗以示大臣。

明日,他宰相有袖死蝗以进者,曰:“蝗实死矣,请示于朝,率百官贺。

”公独以为不可。

后数日,方奏事,飞蝗蔽天,真宗顾公曰:“使百官方贺,而蝗如此,岂不为天下笑邪?”日者上书言宫禁事,坐诛,籍其家,得朝士所与往还占问吉凶之说。

真宗怒,欲付御史问状。

公曰:“此人之常情,且语不及朝廷,不足罪。

”真宗怒不解。

公因自取常所占问之书进曰:“臣少贱时,不免为此,必以为罪,愿并臣付狱。

”真宗曰:“此事已发,何可免?”公曰:“臣为宰相,执国法,岂可自为之,幸于不发而以罪人?”真宗意解。

公务以俭约率励子弟,使在富贵不知为骄侈。

兄子睦欲举进士,公曰:“吾常以太盛为惧,其可与寒士争进?”至其薨也,子素犹未官,遗表不求恩泽。

欧阳修:赠刑部尚书余靖襄公神道碑铭并序

欧阳修:赠刑部尚书余靖襄公神道碑铭并序

欧阳修:赠刑部尚书余靖襄公神道碑铭并序赠刑部尚书余靖襄公神道碑铭并序(宋)欧阳修撰始兴襄公,既葬于曲江之明年,其子仲荀,走于亳以来告曰:“余氏世为闽人,五代之际,逃乱于韶。

自曾高以来,晦迹嘉遁,至于博士府君始有禄仕,而襄公继之以大。

曲江僻在岭表,始兴张文献公有声于唐为贤相;至公复出为宋名臣。

盍余氏徙韶历四世,始有显仕,而曲江寂寥三百年,然后再有闻人,惟公位登天台,正秩三品,遂有爵士,开国乡州,以继美前哲,而为韶人荣,至于褒恤赠谥,始终之宠盛矣盖襄有诏,恤有物。

赠有告,而谥行,考功有议有状合,而志之,以閟诸幽。

有铭,可谓备矣。

惟是螭首龟趺,揭于墓隧,以表襮于后世,而昭示其子孙者,宜有辞而阙马敢以为请。

”谨按余氏韶州曲江人。

曾祖讳某,祖讳某皆不仕,父讳某太常博士,累赠太常少卿。

公讳靖,字安道,官至朝散大夫,守工部尚书,集贤院学士,知广州军州事,兼广南东路兵马钤辖经略安抚使,柱国始兴郡开国公,食邑二千六百户,食实封二百户,治平元年,自广朝京师,六月癸亥,以疾薨于金陵。

天子恻然辍视朝一日,赙以粟帛,赠刑尚书,谥曰襄。

明年七月,某甲子返葬于曲江之龙归乡成家山之原。

公为人资重刚劲,而言语恂恂,不见喜怒,自少博学强记,至于历代史记、杂家小说、阴阳律历,外暨浮屠老子之书,无所不通。

天圣二年举进士,为赣县尉,书判拔萃改将作监丞,知新建县,再迁秘书丞,刊校三史,充集贤校理,天章阁待制。

范公仲淹以言事触宰相,得罪,谏官御史不敢言,公疏论之。

坐贬监筠州酒税,稍徙泰州,已而天子感悟,亟复用范公,而因之以被斥者皆召还,惟公以便亲乞知英州,还太常博士,丁母忧服除,遂还为集贤校理,同判太常礼院。

景佑庆历之间,天下怠于久安,吏习因循多失职,及赵无昊以夏叛,师出久无功,县官财屈,而工重困,天子赫然,思振颓弊,以修百度,既已更用二三大臣,又增置谏官四员,使言天下事,公其一人也。

即改右正言供职,公感激奋励,遇到辄言,无所回避,奸谀权幸,屏息畏之,其补益多矣,然亦不胜其怨嫉也。

张伯行传文言文翻译

张伯行传文言文翻译

【原文】张伯行,字子安,吴郡人。

生而颖异,七岁能属文,九岁能通经。

弱冠,举于乡,明年成进士,授刑部主事。

性刚直,不附权贵,每以正道自持。

历官刑部郎中、江西按察司副使、浙江按察使。

性慈祥,惠爱百姓,每至一地,必先问疾苦,慰藉贫弱,亲民如子。

【翻译】张伯行,字子安,吴郡人。

自幼聪颖异常,七岁时便能作文,九岁时已通晓经典。

弱冠之年,参加乡试,次年成为进士,被任命为刑部主事。

性格刚直,不趋炎附势,始终坚持正道。

历任刑部郎中、江西按察司副使、浙江按察使。

性情慈祥,关爱百姓,每到一地,必先了解当地疾苦,安慰贫弱之人,亲近百姓如同对待子女。

【原文】伯行在江西时,严于治狱,不避权贵,有犯者,必按法从事,不稍假借。

江西豪强多为恶少,伯行皆绳之以法,豪强敛迹。

及迁浙江,则修水利,兴农桑,使民得沾雨露之惠。

浙江素多盗贼,伯行设法捕盗,悉数擒获,民安乐业。

【翻译】张伯行在江西任职期间,严格治理狱事,不畏惧权贵,对于犯罪之人,必定依法行事,不稍加宽容。

江西的豪强多为恶少,伯行都依法加以制裁,使得豪强收敛行迹。

等到他调任浙江,便着手修治水利,振兴农桑,让百姓享受到恩泽。

浙江向来盗贼横行,伯行设法捕捉盗贼,一一将其擒获,使得民众安居乐业。

【原文】伯行在浙江,虽居高位,而居处简朴,饮食节俭,不事奢华。

与人交往,谦虚和蔼,不骄不躁。

每有政事,必与僚属商议,以求公正。

当时有贪官污吏,伯行皆严惩不贷,使官场风气为之一新。

【翻译】张伯行在浙江任职期间,虽然身居高位,但生活简朴,饮食节俭,不追求奢华。

与人交往,谦虚和蔼,不骄不躁。

每当有政务要处理,必定与僚属商议,以求公正。

当时官场中有贪官污吏,伯行都严惩不贷,使得官场风气焕然一新。

【原文】伯行居官二十余年,政绩卓著,深得民心。

晚年因病告老还乡,卒于家。

所著《张子安集》传世,后人称颂其德行,以为后世楷模。

【翻译】张伯行在官场二十余年,政绩显著,深受民心。

晚年因病告老还乡,在家中去世。

他所著的《张子安集》流传于世,后人称颂他的德行,将他视为后世的楷模。

书谢御史原文及翻译

书谢御史原文及翻译

书谢御史原文及翻译书谢御史原文及翻译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到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

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书谢御史原文及翻译文言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

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

有宠奴常乘珅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

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曵下奴,笞之。

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

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

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

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及道光癸巳之岁,河南裕州知州谢兴峣,以卓异荐入都。

裕州,御史之子,由翰林改官也。

引见时,唱陈名贯毕,皇上问曰:“汝湖南人,作京语何也?”兴峣对言:“臣父谢振定,历官翰林御史,臣生长京师。

”上悟曰:“尔乃烧和珅车谢御史之子耶?”因褒奖兴峣家世,勉以职事。

明日,上语阁臣:“朕少时闻谢御史烧车事,心壮之。

昨见其子来,甚喜。

”未几,命擢兴峣叙州府知府。

方裕州入见时吾乡人士在京师者盛传天语以为谢氏父子之至荣也又幸芗泉先生之生于其乡而以相夸耀也。

敏树得知其本末如此云。

敏树又记在都时,有郎官当推御史者,语次,因举芗泉先生之事。

郎官谓曰:“芗泉负学问文章,又彼时清议尚重,故去官而名益高,身且便。

今我等人材既弗如,而时所重者,独官禄耳,御史言事,轻则友人笑,重则恐触罪,一朝跌足,谁肯相顾盼耶?且家口数十,安所赖耶?”余无以进之。

嗟呼!昔之士风人情,犹之今也。

以裕州今日家世之荣,孰不欣羡而愿其有是?孰知当芗泉先生罢官时,同朝行辈中,必有相侮笑者,讥毁者,畏罪累而不敢附和者。

其家人居室,必不如在官之乐者。

韩愈《河南令张君墓志铭》阅读答案及原文

韩愈《河南令张君墓志铭》阅读答案及原文

韩愈《河南令张君墓志铭》阅读答案及原文韩愈《河南令张君墓志铭》阅读答案及原文河南令张君墓志铭韩愈君讳署,字某,河间人。

君方质有气,形貌魁硕,长于文词,以进士举博学宏词,为校书郎,自京兆武功尉拜监察御史。

为幸臣所谗,与同辈韩愈、李方叔三人俱为县令南方。

三年,逢恩俱徙掾江陵。

半岁,邕管奏君为判官,改殿中侍御史,不行。

拜京兆府司录。

诸曹白事,不敢平面视,共食公堂,抑首促促就哺啜,揖起趋去,无敢阑语。

县令丞尉,畏如严京兆。

事以办治,京兆改凤翔尹,以节镇京西,请与君俱。

改礼部员外郎,为观察史判官。

帅他迁,君不乐久去京师,谢归。

用前能拜三原令,岁余,迁尚书刑部员外郎,守法争议,棘棘不阿。

改虔州刺史。

民俗相朋党,不诉杀牛,牛以大耗;又多捕生鸟雀鱼鳖,可食与不可食相买卖,时节脱放,期为福祥。

君视事,一皆禁督立绝。

使通经吏与诸生之旁大郡,学乡饮酒丧婚礼,张施讲说,民吏观听,从化大喜。

度支符州,折民户租。

岁征绵六千屯,比郡承命惶怖,立期日,惟恐不及事被罪。

君独疏,言“治迫岭下,民不识蚕桑”。

月余,免符下,民相扶携,守州门叫欢为贺。

改澧州刺史。

民税出杂产物与钱,尚书有经数,观察使牒州征民钱倍经。

君曰:“刺史可为法,不可贪的官害民!”留牒不肯从,竟以代罢。

观察使使剧吏案簿书,十日不得毫毛罪。

改河南令,而河南尹适君平生所不好者。

君年且老,当日日拜走仰望阶下,不得已就官。

数月,大不适,即以病辞免。

(选自曾国藩纂《经史百家杂钞》,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形貌魁硕魁硕:壮伟貌B.用前能拜三原令用:任命C.观察使牒州征民钱倍经倍经:常数的两倍D.观察使使剧吏案簿书案:查看6.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张署“刚正”或“爱民”特点的.一项是(3分)①君方质有气②诸曹白事,不敢平面视③县令丞尉,畏如严京兆④守法争议,棘棘不阿⑤言“治迫岭下,民不识蚕桑”⑥ 留牒不肯从,竟以代罢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署为人方正质朴有气度,擅长文词。

颜勤礼碑原文之欧阳法创编

颜勤礼碑原文之欧阳法创编

颜勤礼碑全文颜勤礼碑主要记载了颜勤礼本人生平及家族。

颜勤礼碑碑文: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曾孙鲁郡开国公真卿撰并书君讳勤礼,字敬,琅琊临沂人。

高祖讳见远,齐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不食数日,一恸而绝,事见《梁》、《齐》、《周书》。

曾祖讳恊,梁湘东王记室参军,《文苑》有传。

祖讳之推,北齐给事黄门侍郎,隋东宫学士,《齐书》有传。

始自南入北,今为京兆长安人。

父讳思鲁,博学善属文,尤工诂训,仕隋司经局校书、东宫学士、长宁王侍读,与沛国刘臻辩论经义,臻屡屈焉。

《齐书·黄门传》云集序君自作,后加逾岷将军。

太宗为秦王,精选僚属,拜记室参军,加仪同。

娶御正中大夫殷英童女,《英童集》呼颜郎是也,更唱和者二十余首。

《温大雅传》云,初君在隋,与大雅俱仕东宫,弟愍楚与彦博同直内史省,愍楚弟游秦与彦将俱典秘阁。

二家兄弟,各为一时人物之选。

少时学业,颜氏为优,其后职位,温氏为盛。

事具“唐史”。

君幼而朗晤,识量弘远,工于篆籀,尤精诂训,秘阁司经史籍多所刊定。

义宁元年十一月,从太宗平京城,授朝散正议大夫勋,解褐秘书省校书郎。

武德中授右领左右府铠曹参军,九年十一月授轻车都尉兼直秘书省。

贞观三年六月兼行雍州参军事,六年七月授著作佐郎,七年六月授詹事主簿,转太子内直监,加崇贤馆学士。

宫废,出补蒋王文学,弘文馆学士。

永徽元年三月制曰:具官君“学艺优敏,宜加奖擢”。

乃拜陈王属学士如故,迁曹王友。

无何,拜秘书省著作郎。

君与兄秘书监师古、礼部侍郎相时齐名,监与君同时为崇贤、弘文馆学士,礼部为天册府学士,弟太子通事舍人育德,又奉令于司经局校定经史。

太宗尝图画崇贤诸学士,命监为讃,以君与监兄弟,不宜相襃述,乃命中书舍人萧钧特讃君曰:“依仁服义,怀文守一,履道自居,下帷终日。

德彰素里,行成兰室,鹤籥驰誉,龙楼委质。

”当代荣之。

六年以后夫人兄中书令柳奭亲累,贬夔州都督府长史,明庆六年加上护军。

君安时处顺,恬无愠色。

不幸遇疾,倾逝于府之官舍,既而旋窆于京城东南万年县宁安乡之凤栖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决胜高考——文言字词积累
《刑部郎中张府君神道碑 》 【201-247】 《国语· 晋语八·叔向贺贫》 【248-264】
《刑部郎中张府君神道碑》 【201-247】 201状 207扳 213玺书 219伍 225奉职 231谋 237俚民 243潦 202拜 208赞 214亲嫌 220合 226曲恭 232按 238诬 244行部 203用 209易 215械 221番 227市 233坐 239莫敢 245刺 204故事 210雅 216趋 222今 228常时 234单 240曲直 246既 205几 211利害 217徇 223嘉 229漕 235直 241虑 247作 206治 212未尝 218鞫 224干 230资 236同时 242贳
• 若是平常经纪人家;没前程的,金老大又不肯扳他了。(《喻 世恒言》)
207.扳 [bān][pān]
• ④攀附 • 近年牛医儿,城社更扳援。(唐·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 又如:扳附(依附);扳亲(攀附姻亲);扳联(攀附,牵引);扳高(竭力与地位 高的人结亲或拉关系);扳龙(比喻依附帝王或有权势的人) • ⑤攀扯,牵连。 • 如:扳害(牵扯;连累);扳脏(诬人栽脏);扳连(约束,牵制) • ⑥纠缠 • 质弱易扳缠。(谢灵运诗) • 又如:扳蔓(纠缠);扳缠(纠缠;牵制);扳差头(有意找别人的过失); • 扳厚(拉关系);扳话接舌(攀谈搭腔) • ⑦攀谈;交涉 • 扳谈多时,讲他不过,只得回来,银子还存他处。(《镜花缘》)
205.几 [jǐ][jī]
• ★[jī] ①<名>低矮的桌子。《项脊轩志》:“从余问古事,或 凭几学书。” ②<动>近;接近。《论积贮疏》:“汉之为汉,几四十 年矣。” ③<副>几乎;差一点。《捕蛇者说》:“今吾嗣为之十 二年,几死者数矣。” ④<形>细小;细微。《后汉书· 陈宠传》:“今不蒙忠 能之赏,而计几微之故。” ⑤<名>事情的细微迹象或动向。《易· 系辞下》:“君 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201.状
• ⑧<名>文体的一种,一般用于下对上叙述事情诉讼。 • 《狱中杂记》:“李具状求在狱候春发遣。” 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是固,伯子司农枢千里征状意也,何忍辞!” • 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家有状,墓有铭,神道有碑,有传 有诔有颂有赞有墓祠,而犹未已也。” • 行状:死者传略行状,汉朝称“状”,元代以后称之“行状”或“行述”(也谓之“事 略”)。叙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贯、事迹的文章,常由死者门生故吏或亲 友撰述,留作撰写墓志或史官提供立传的依据。著名的行状有《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 状》、《赴英州乞舟行状》、《袁中郎行状》、《司马温公行状》等。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书记》:“体貌本原,取其事实,先贤表谥,并有行状,状之大 者也。” • 唐代李翱曾为韩愈写过行状,但他在《百官行状奏》写道:“由是事失其本,文害于理, 而行状不足以取信。” • 另有“逸事状”只记逸事,富于文学色彩,是行状的一种变体。如柳宗元《段太尉逸事 状》。[ 逸事:世人不太知道的事迹。多指未经史书记载的琐事。] • 陈先行《打开金匮石室之门》 :“直到此书刻成后,陆时化方发觉第五卷中《董文敏行 书节寰袁公(袁可立)行状册》有所谓触犯时忌之语,为免罹祸,急忙将印出之书追回, 连同版片一并毁掉。”
203.用
例:逾年,知三泉,用故事,得假五品服专达。《刑部郎中张府 君神道碑》 ◆第二年,担任三泉县知县,根据旧例,可以穿五品服到达。 【引证解释】 • ①<动>使用。《寡人之于国也》:“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 用心也。” ②<动>任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③<动>效力。《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④<动>需要,多用于否定。《木兰诗》:“木兰不用尚书郎。” ⑤<名>才能。《原毁》:“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 ⑥<名>资财。《荀子· 天论》:“强本而节用。”
206.治
• 【治严】整理行装。汉代避明帝刘庄讳,以“装”与“庄”同声,改“装” 为“严”,后沿用。 • 《三国志· 魏志· 田畴传》:“建安十二年,太祖北征乌丸,未至,先遣使 辟畴 ,又命田豫喻指。畴戒其门下趣治严。门人谓曰:“昔袁公慕君, 礼命五至,君义不屈;今曹公使一来而君若恐弗及者,何也?”畴笑而应 之曰:“此非君所识也。”遂随使者到军,署司空户曹掾,引见谘议。” [喻指:开导勉励。] • [译:建安十二年,太祖北征乌丸,未去以前,首先派遣使者去征招田畴, 又命田豫告知意旨。田畴命令门客赶快整理行装。门客对他说:“以前袁 公仰慕您,多次送礼物来,您讲大义不屈从;现在曹公一来,而您生怕来 不及,这是为什么呢?”田畴笑着回答说:“这是你们所不知道的。” 于是跟随使者到达曹公军营,被任命为司空户曹掾,太祖接见了他并与他 商议了大事。]
207.扳 [bān][pān]
• 例:李丞相迪镇永兴,扳府君自赞,遂通判其军府。《刑部郎中张府君神道碑》 • ◆丞相李迪镇守永兴,结交府君来辅助自己,府君于是在他的军府里做通判。 【引证解释】 • ★[bān] • ①本义: 拗手腕。形声。字从手,从反,反亦声。“反”意为“镜像对称的事物或动作”。 “手”与“反”联合起来表示“拗手腕”。 • ②拉;引;拨动。 •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宋· 王安石《伤仲永》) • 扳罾[zēng] (拉罾网捕鱼);扳倒(用力拧转使之倒翻;翻倒);扳闸 • ③扭转;背转 • 帝谓能丰己,故扳公议立之。(《新唐书· 则天武皇后传》) • 又如:扳回一局棋;扳本(方言。翻本) • ④论争;辩驳。 • 如:扳驳(辩驳);扳理;有理不怕别人扳
202.拜
例:提点刑狱皇甫选上其状,拜大理评事,监尉氏酒。 ◆提点刑狱皇甫选上奏了他的事迹,担任大理评事,监尉氏酒。 【引证解释】 • ①<动>古代表示恭敬的礼节。两手合于掌于胸前,头低到挨着手,后世指 下跪叩头。 • 《陈情表》:“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 《鸿门宴》:“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②拜见;谒见。 • 《孔雀东南飞》:“上堂拜阿母。” ③<动>授予官职。 • 《廉颇蔺相如列传》:“又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④<动>接受任命。 • 《指南录后序》:“于是辞相印不拜。” 【拜首】跪下拱手及地,头俯在手上的一种礼节。
205.几 [jǐ][jī]
• 例:吾常所欲为此,几可试也。《刑部郎中张府君神道 碑》 • ◆我常常想要做的事情,现在可以试试了。 【引证解释】 • ★[jǐ] ①<数>多少。推测、询问数目。《阿房宫赋》:“矗不 知其几千万落。” ②<数>表示不确定的小数目。《江南逢李龟年》:“崔 九堂前几度闻。”
Hale Waihona Puke 201.状• ④<动>陈述。 • 《中山狼传》:“先生不服,具状其囊狼怜惜之意。” 自~其过。 • ⑤<动>描写,描绘。 • 《黄冈竹楼记》:“幽阒辽夐[xiòng],不可具状。” • [幽阒:静寂。辽夐:①辽阔宽广。②遥远。③久远。] • 景色奇丽,殆不可状。(殆:几乎)。 ⑥<副>大概。表示揣测的意思,相当于“看样子”。 • 《西门豹治邺》:“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 • ⑦礼貌。 • 《汉书· 项籍传》:“异时诸侯吏卒徭役屯戍过秦中,秦中遇之多亡状。” • [亡状:①无礼。②指目无法纪的人。《汉书· 西南夷传》:“将军诛亡状, 为民除害,愿出晓士众。”] • [诸侯军中的官兵过去服徭役或防守边疆路过秦中时,秦中官兵对待他们 多有无礼之处。]
207.扳 [bān][pān]
• ★[pān]
• ①古通“攀”。拉,引。援引;挽引。
• • • •
扳,援也。(《广雅》) 诸大夫扳隐而立之。(《公羊传· 隐公元年》) 又如:扳援(攀着他物向上或向前);扳缘(攀着他物向上爬); 扳陟(攀登,抓住或握住某物向上爬);扳跻(攀登)
• ②攀援。 • ③结交
201.状
• • • • • ⑨以状为样式上呈,状陈。 “敦煌进奏院状”以“ 年 月 日 谨状”为结束语。 ⑩特殊格式的凭证。指嘉奖、委任等:奖~。委任~。军令~。 诉讼:~纸。告~。 【状元】古科举考试获第一名的人称元。乡试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第一名称状元(唐代规定举人进京应 试须投状,故名)。现今称成绩显著居首位的人:养鸡~元。 种菜~元。 • 【状语】动词、形容词等前面的连带成分,表状态、程度、时 间、处所等。如太强、很累、早晨操练、为人民服务中的 “太”、“很”、“早晨”、“为人民”等都是状语。状语后 有时要用助词地,如非常地激烈。
《国语· 晋语八·叔向贺贫》 【248-264】 248无以 252以 256行志 260尸 264赐 249二三子 253疚 257居 261哀 250是以 254泰 258贿 262吾子 251怀 255无艺 259离 263嘉
《刑部郎中张府君神道碑 》
【201-247】
201.状
例:提点刑狱皇甫选上其状,拜大理评事,监尉氏酒。 ◆提点刑狱皇甫选上奏了他的事迹,担任大理评事,监尉氏酒。 【引证解释】 ①<名>形状;形态;……的样子。 • 《核舟记》:“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 又如:状态。状况。形状。喜笑状。重病状。 ②<名>情形。 • 《信陵君窃符救赵》:“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 [见到侯生,把(自己)打算同秦军拼命的(这种)情况的原因都告诉了 (侯生)。] ③<名>景象,景状,景色。 •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予观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204.故事
例:逾年,知三泉,用故事,得假五品服专达。《刑部郎中张府君神道碑》 ◆第二年,担任三泉县知县,根据旧例,可以穿五品服到达。(假:凭借。 “专”有“擅自”意。假五品服专达,含义不确定。) 【引证解释】 ①旧事,以往的事情。 • 《史记· 太史公自序》:“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 ②旧业,原来的职业。 • 《商君书· 垦令》:“知农不离其故事,则草必垦矣。” ③先例,旧日的典章制度。 • 《汉书· 刘向传》:“宣帝循武帝故事,招名儒俊材置左右。” • 宋 胡铨 《戊午上高宗封事》:“桧乃厉声曰:‘侍郎知故事,我独不 知!’” • 清 钱谦益《南征吟小引》:“上方临遣授钺,如晋公故事,伯应(袁可 立子)其将有雄篇丽句继退之而作乎,余将泚笔以和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