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媒基本常识
常用冷媒介绍
H FC
R 0a 60 ( イソブタ ン) 冷蔵庫
自 然 冷 媒
R 9 20 R 1 77 R 4 74 ( プロパン) ( アンモニア) ( 二酸化炭素) ( 空調) 製氷機 ( 空調)
R 2 1 5 2 % R 4 a 5 % ( H )-C -C 3 5 13 2 C 32 H H R 3 a5 % R 3 a 4 14 2 14 %
-4 . 3 8 -4 . 66 9. 49 19 .7 03 .5 8. 26 20 .6 04 .4
18. 885 12. 14. 17. 137 812 870 10 . 27 .9 10 . 9. 47 06 .0 28 .0 10 .1 6. 84 09 .7 27 .3 09 .8 8. 22 09 .9 25 .1 09 .0 6. 47
2.自然冷媒动向(2)
(1)欧州 : 正在研究。 德国…出售R600a(异丁烷)冰箱 北欧 … 专注研究R744(二氧化碳) (已有作为汽车空调的试作) 英国 … 一般空调使用 ※但是、EU规定中 不能贩卖HC冷媒空调机 (2)美国 : 否定HFC冷媒的优势。 (3)日本 : 关注各国动向。
3.自然冷媒特性(1)
オゾン破壊係数 ( ODB、 CFC11 =1) 地球温暖化係数 ( GWP100,CO2=1) 毒 性
0 5 .0 5
0
0
0
0
0
0
0
10 70
10 30
10 50
30 30
3
3
<1 1000以上) 不 燃
少 ( 800~1000) 強 燃
少 ( 800~1000) 強 燃
有 (5 2 ) 弱 燃
有关自然冷媒
制冷基础知识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制冷基础知识——制冷剂制冷剂的命名与标识制冷剂的标识符号由字母“R”和它后面的一组数字和字母构成。
“R”是英语中制冷剂(refrigerant)的首字母,后面的数字则根据制冷剂的化学组成按一定规则编写。
▍无机化合物制冷剂:无机物制冷剂的符号是R7加上该物质的分子量的整数部分,例如氨的符号表示是R717。
▍氟利昂制冷剂:氟利昂的分子通式是CmHnFxClyBrz,其中,n+x+y+z=2m+2,简写为R(m-1)(n+1)(x)B(z)。
分子中含氯、氟、碳的完全卤代烃简称为“CFC”制冷剂,例如R12分子中含氢、氯、氟、碳的不完全卤代烃简称为“HCFC”制冷剂,例如R22分子中含氢、氟、碳而不含氯的卤代烃简称“HFC”制冷剂,例如R134a▍碳氢化合物制冷剂,简称“HC”制冷剂:a.饱和碳氢化合物,命名规则基本上和它的衍生物氟利昂一样。
例如:丙烷代号为R290:(分子式为C3H8,m=3,n=8,x=0,那么m-1=2,n+1=9);但丁烷代号为R600是个例外(化学式为CH3CH2CH2CH3);同素异构物在代号后面加字母a以示不同,如异丁烷代号为R600a(它的化学式为CH(CH3)3)。
b.非饱和碳氢化合物与他们的卤族元素衍生物的符号命名是先在R后面写上一个“1”,然后再按氟利昂编号规则书写“1”后面的数字,例如乙烯代号为R1150 (它的化学式是C2H4)。
c.环状有机物,是在R后面先写上一个“C”,然后按氟利昂的命名方法书写后面的数字。
如八氟环丁烷,它的化学式为C4H8,代号为RC318。
▍混合物制冷剂a. 共沸制冷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互相混溶的单纯制冷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这种混合物在固定的压力下蒸发或者冷凝时,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保持不变,气相和液相的组分也保持不变,就好象单纯的制冷剂一样。
其代号规定为在R后面的第一个数字为5,其后的两位数字按混合工质命名的先后次序编写,最早命名的共沸制冷剂就记为R500,以后依次为R501、R502、R503等。
常用冷媒介绍
少 ( 1000以上) 不 燃
( 許容濃度p m) ( p 1000以上) ( 1000以上) ( 1000以上) 燃 焼 性 不 燃 不 燃 不 燃
3.自然冷媒特性(2)
H F C C 冷 媒
R 2 2 標準沸点 ( ℃) 臨界温度 (℃) 凝縮温度 ( 45℃, a Mp ) 蒸発温度 ( -10℃, a Mp ) 冷凍能力 3 (J K /m ) 冷凍能力比 (R22=1.0 ) 効率 ( O C) C P 効率比 (R22=1.0 ) 吐出温度 ( 理論吐出温度℃) -4.0.8 9. 62 17 .3 03 .5 R 3a 14 -2 .2 6 110 0. 11 .6 02 .0 R 0C 47 R 0A 44
H F CC 冷 媒
R 2 2 自販機 適用機種 エアコ ン 冷蔵庫 C CF H I2 化学式、 組成 C 2 C3 R 2 HF F 3 2% R 2 3 15 4% 4 CH 3 8 N 3 H C 2 O R 3a 14 カッ プ自販機 R 0C 47 缶自販機 R 0A 44 アイス自販機
H FC
R 0a 60 ( ブタ イソ ン) -1 . 17 150 3. 06 .0 01 .1 657 0. 03 .2 28 .8 10 .3 5. 60
自 然 冷 媒
R 9 20 ( プロパン) -4 . 21 9. 68 15 .3 03 .5 10. 686 0 8 . 5 27 .3 09 .8 6. 79 R 1 77 R 4 74 ( アンモニア) ( 二酸化炭素) -3 . 33 123 3. 17 .8 02 .9 17. 923 1 0 . 4 28 .0 10 .0 112 7. -7 . ( 8 5 昇華) 3 . 1 1 ※7 2 . 1 26 .5 ※ 99. 838 ※ 52 .4 ※ 29 .9 ※ 10 .7 ※ 8. 06
冷媒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冷媒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冷媒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热力学中的相变和换热原理。
简单来说,冷媒通过变换自身的状态来完成热量的传递。
它可以在低温下吸收热量并蒸发为气体,在高温下释放热量并冷凝为液态。
这个过程通常发生在一个循环中。
具体步骤如下:
1. 初始状态(低温):冷媒处于低温环境下,通常为液态。
此时冷媒的温度低于被冷却物体的温度。
2. 蒸发:冷媒被输送到蒸发器中,与被冷的物体(如空气或水)接触。
在蒸发器中,冷媒吸收被冷却物体释放的热量,从而蒸发为气体。
3. 压缩:由于蒸发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体积较大,需要将其压缩为更小的体积。
这一步骤发生在压缩机中,通过提高冷媒的压力和温度来完成。
4. 冷凝:高压高温的气体冷媒被输送到冷凝器中,与周围环境(如空气或水)发生热交换。
冷凝器中的冷却介质吸收冷媒释放的热量,使冷媒冷凝为液态。
5. 膨胀:冷媒经过膨胀阀,降低压力进入蒸发器,回到初始状态。
通过循环往复的工作,冷媒能够持续地将热量从低温环境吸收并释放到高温环境中,实现冷却效果。
冷媒的临界温度
冷媒的临界温度1.冷媒的定义冷媒是指在制冷或空调系统中用于传递热量的介质。
它可以在制冷循环中流动,从蒸发器中带走热量,然后在冷凝器中放出热量,从而实现制冷或空调的作用。
冷媒具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R22、R410A、R134A等。
2.冷媒的临界温度定义冷媒的临界温度是指在一定压力下,液体和气体之间没有明显的相态差异,而是呈现出一种混合状态的温度。
在这个温度下,液体和气体无法通过物理方法分离,因此临界温度在制冷系统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3.冷媒的临界温度对制冷系统的影响冷媒的临界温度对制冷系统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如果温度低于临界温度,冷媒会在蒸发器中部分汽化,且汽化速度会逐渐降低。
如果温度高于临界温度,冷媒的汽化速度更快,但是液态媒介的存在也会对制冷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4.不同冷媒的临界温度不同的冷媒具有不同的临界温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冷媒的临界温度值:-R22:96℃-R410A:72.5℃-R134a:100.6℃可以看出,不同的冷媒具有不同的临界温度,这直接影响了制冷系统的设计和工作效果。
5.如何确保冷媒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行?为了确保冷媒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行,设计师需要对制冷系统进行仔细的设计。
在设计制冷系统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选择合适的冷媒:不同的冷媒具有不同的临界温度,在选择冷媒时需要考虑其临界温度是否与要求相符。
-合理的压力和温度控制:控制制冷系统的压力和温度是保证冷媒运行在适宜范围内的重要措施。
-优化制冷系统设计:通过优化系统的结构、管道布置和冷凝器等组件的合理设计,可以提高冷媒的效率,同时减少能耗。
6.冷媒临界温度的意义冷媒的临界温度是制冷系统设计和运行过程中的关键参数。
在设计制冷系统时,冷媒的临界温度需要与要求的制冷效果相匹配。
此外,冷媒的临界温度还可以影响制冷系统的启动、运转和性能。
运行过程中,若温度异常超过临界温度,不仅会导致系统制冷效果下降,还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等问题的发生。
冷媒区别与要求R22R410AR
2021/4/10
11
2021/4/10
8
2021/4/10
9
四、制冷剂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中国HCFCs消费量不断攀升。2009年,中国HCFCs消费量占发展中国家整体消费量的比例已 经超过58%。R22是目前中国家用空调行业使用最多的制冷剂,也是中国家用空调行业HCFCs替代的主 要对象。 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要求,中国HCFCs的控制目标是:到2013年,冻结国家层面HCFCs消费量在 2009年和2010年的平均值上;到2015年,在此基础上削减10%。据估算,实现第一阶段整体削减目标, 意味着中国HCFCs消费总量的17%将受到控制。 在最近召开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执行委员会第64次会议上,中国和多边基金执行委员会达成 一致意见,在不损耗臭氧层的前提下,通过采用气候友好的替代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应对全 球气候变化做出重要贡献。 目前,世界各国已经意识到HCFCs替代不能仅局限于淘汰损耗臭氧层的物质,还需要考虑替代技术对 气候的影响。”王雷表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环境保护最大、最突出、最热点的议题之一。 “美国环保局已经准备好1个提案,明确提出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当将逐步削减HFC物质的计 划纳入蒙特利尔议定书框架内。并且,美国环保局已经在多个国际会议上宣传这一议案,开展双边交 流。据说部分国家已经明确表示支持这个提案,这意味着R410A等HFC物质进入受控制物质名单是迟 早的事。” 不少空调企业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海信空调研发中心国内产品所所长赵可可认为,尽管R410A已经成 为未来几年主流的空调制冷剂,也是现阶段最成熟的替代方案,但是由于R410A的GWP值较高,最终 只能作为一种过渡产品使用。王雷表示,目前中国以节能作为减排温室气体的主要途径,但是这不等 于国家不重视化学品的减排作用,国家有关部门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目前行业比较认可的气候友好型制冷剂主要有R290、R32、CO2、HFO-1234yf(目前主要应用于汽车空 调领域)等。对于制冷剂的未来发展,目前业界观点并不统一。2010年召开的“空调器HCFCs替代技术 国际研讨会”为各种观点提供了1个充分展示的平台。 对HCFCs替代技术的争论在会上不绝于耳,又以对自然工质制冷剂的研究探讨最为激烈。
美的冷媒培训资料
引言概述:在现代空调领域,冷媒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冷媒的选择和管理对于空调系统的运作稳定性和效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是美的冷媒培训资料(二),旨在提供有关冷媒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读者了解冷媒的种类、特性以及正确使用和处理冷媒等方面的知识。
正文内容:一、冷媒的种类和特性1.制冷剂的定义和分类:介绍了制冷剂的基本定义以及制冷剂的分类,包括热力学性质和化学结构两方面分类。
2.常见冷媒的特性:针对常用的冷媒,详细介绍了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环境影响等特性。
二、冷媒的选择与应用1.制冷剂选择的原则:介绍了制冷剂选择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性、效能和环保性等方面的考虑。
2.冷媒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详细说明了冷媒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过程,包括冷媒的循环过程和控制参数等要点。
三、冷媒的使用和管理1.冷媒充填和排气:介绍了冷媒充填和排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冷媒的正常运行和系统效能。
2.冷媒泄漏检测与处理:详细解释了冷媒泄漏的原因以及如何检测和处理冷媒泄漏问题。
3.冷媒回收与处理:阐述了冷媒回收和处理的重要性,包括回收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处理方法等。
四、冷媒安全使用1.冷媒的安全知识:介绍了冷媒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包括防护措施、事故应急处理等。
2.应急处理:详细说明了冷媒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排空、停机、通风等安全操作。
五、冷媒环保与可持续发展1.冷媒环保规范:介绍了冷媒环保的重要性和相关的国际环保规范,包括对臭氧层和全球变暖的影响。
2.冷媒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冷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目标,包括推广低GWP(全球变暖潜势)制冷剂的使用、提高系统效能等。
总结:本文以美的冷媒培训资料为主题,通过对冷媒种类和特性、选择与应用、使用和管理、安全使用以及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详细介绍,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并掌握有关冷媒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在现代空调领域中,正确的冷媒使用和管理对于系统的运行和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R32冷媒学习资料
配备完善的应急处理设备和器 材,如灭火器、泄漏应急处理 工具等。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 高员工对R32冷媒紧急情况的 应对能力。
04
R32冷媒性能评价与比较
Chapter
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安全性
评估R32冷媒的燃烧性、爆炸性 以及对人体和环境的安全性。
环保性
分析R32冷媒对臭氧层的破坏潜 力和全球变暖潜势等环保指标。
产业链整合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R32冷媒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纷纷加 强合作,通过产业链整合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价格竞争 R32冷媒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企业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 纷纷采取价格竞争策略。
未来发展环保意识的提高,各国政府将加大对环保制冷剂的推广力度,
R32冷媒作为环保制冷剂之一,其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危险源识别及防范措施
识别R32冷媒可能存在的泄漏、 燃烧、爆炸等危险源,并采取相
应防范措施。
在使用R32冷媒时,应远离火源、 热源和静电等潜在危险因素。
配备专业的R32冷媒检测仪器, 定期检测冷媒浓度,及时发现并
处理泄漏问题。
应急处理预案制定
针对R32冷媒可能发生的泄漏、 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制定 详细的应急处理预案。
实施建议
为确保标准的顺利实施,建议加强宣传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加强监管力度,确保企业严 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和使用;鼓励技术创新,推动R32冷媒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Chapter
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介绍
国际法规
R32冷媒的使用和生产受到国际环保法规的约束, 如《蒙特利尔议定书》等,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国内法规
冷媒的化学原理及应用
冷媒的化学原理及应用1. 引言冷媒是指通过吸热蒸发和放热冷凝来实现热量转移的物质。
它在各种制冷系统和空调设备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冷媒的化学原理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 冷媒的化学原理冷媒的化学原理主要基于其物理性质和热力学性质。
以下是常见冷媒的一些化学原理:•氨气(NH3):氨气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其在制冷系统中被广泛使用。
氨气的化学原理是通过吸收热量使其蒸发,然后通过冷凝释放热量。
•氟利昂(CFCs):氟利昂是一类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原理是通过形成临界点以上的气体来完成制冷循环。
•碳氢化合物(HCFCs):碳氢化合物是一类含有碳和氢的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原理类似于氟利昂。
它们在制冷系统中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其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已逐渐被淘汰。
•碳氢氟化合物(HFCs):碳氢氟化合物是一类含有碳、氢和氟的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原理是通过其物理性质和热力学性质来实现制冷。
3. 冷媒的应用领域冷媒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3.1 空调系统•家庭空调:冷媒在家庭空调系统中起到传热和制冷的作用,使室内温度保持在舒适的范围内。
•商业空调:冷媒在商业空调系统中用于冷却大型商业建筑物,如购物中心、办公楼等。
3.2 制冷设备•制冷车辆:冷媒被用于制冷卡车和货车,以保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低温状态。
•制冷库:冷媒在制冷库中被用于冷却和保鲜食品、药品等易腐败物品。
•制冷设备:冷媒在制冷设备中被用于工业制冷,如化工厂、制药厂等。
3.3 制冷工艺•煤矿降温:冷媒在煤矿降温工艺中被用于降低地下空气的温度,提高工人的安全性。
•冷冻食品加工:冷媒在冷冻食品加工过程中被用于快速冷冻食品,并保持其质量和口感。
•化学工业:冷媒在化学工业中被用于低温反应和制冷设备。
4. 冷媒选择的考量因素选择合适的冷媒对于制冷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冷媒选择考量因素:•热力学性质:冷媒的热力学性质对其制冷能力和效率有直接影响。
冷媒的相关知识
冷媒的相关知识
一:冷媒工质的种类 1)冷媒工质可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也可 分为单—工质与混合工质。 a)无机化合物主要有氨、水及二氧化碳等 b)有机化合物可分为卤代烃、环状有机化合物、碳氢 化合物(饱和及不饱和),有机氧化物等。 c)混合工质可分为共沸混合工质及非共沸混合工质。 介于两种之间的又称近共沸混合工质。(任意两 种单工质组成的混合工质在一般情况下均是非共 沸的,只有某些特定的单工质按莫一比例混合时 才有可能形成共沸混合物。
4.非饱和有机化合物及其卤代烃
这类物质的代号则在R后先写1,然后按饱和碳氢化合 物的规则写。例如:乙烯(C2H4)为R1150,丙烯 (C3H6)为R1270. 5.共沸混合物 共沸混合物的代号规定用R后面首位为5的三位数表示 6.非共沸混合物 不论是二元或多元的非共沸混合物,代号规定用R后面 首位为4的三位数表示。由于其各组成元素的比例可以变 化,因此可在最后附加A、B、C来表示不同成分比例。 7.有机化合物 这类物质的代号为R后面加7,然后再写上其分子量。 如果两种无机化合物的分子量整数部分相同,为区别起见
二.冷媒工质的代号及编写法 按照ANSI/ASHRAE Standard34-1992,可将工质分为10类 进行代号编写,即(1)甲烷系列(2)乙烷系列(3)丙 烷系列(4)环状有机化合物(5)非共沸混合物(6)共 沸混合物(7)混杂有机化合物(包括丁烷,氧化物,硫 化物等),(8)氮化物(9)有机化合物(10)不饱和有 机化合物. 除(5)(6)(7)(8)(9)外,物质的化学分子式的一 般形式写成CmHnFxCLyBr z。 1.卤代烃 卤代烃的代号编写规则可表示为:R(m-1)(n+1)xB(z),如 z=0,则B(z)项就可省略不计。同素异构物在最后加上a或 b。
制冷剂基本常识
制冷剂基本常识要求:一.热力特性1.冷凝压力低2.吸气压力高于大气压3.压缩比低4.蒸发潜热大5.比容小6.压缩温升小7.液体比热小8.蒸汽比热大9.热导率大10.黏度小二.环境与安全性三.经济性1 临界温度不要太低。
常温和普通低温下能液化。
2.工作温度范围内有适宜的饱和蒸汽压力.3.单位容积制冷量要大.4.黏度与比重尽可能小。
5.导热系数要大。
6.化学性能要无毒、无腐蚀、不反应、不分解、不着火和爆炸。
分类:1.烷烃卤族衍生物化合物分子通式C m H n F x Cl y Br z简写R (m-1)(n+1)( x)B(z)2.烷烃类化合物分子通式C m H n简写R (m-1) (n+1) (x) 同分异构体+“a”、“b”、“c"3.链烯烃类化合物分子通式C m H n简写R1 (m—1)(n+1) ( x)4.无机化合物简写R7 (分子量整数)●热力性质1.标准蒸发温度(沸点)临界温度/标准蒸发温度(T c r / T s) ≈1。
5~1。
6注:红色—- 淘汰,CFC—;浅桔黄色—-过渡, HCFC- ;绿色——环保, HFC- 。
2.饱和压力3.摩尔蒸发潜热( Mr s )/ 沸点( T s ) ≈18~22●有关R32,R125,R134A,R600,R600A,REDTEK R22A,R22 各制冷剂的化学名、分子式、分子量、分子结构、沸点、临界温度与压力、液体粘度和比热,气体粘度和比热、气化潜热和显热、液体表面张力、液体密度、可燃气体浓度(%)等资料。
●R417A强调点:1.环保.ODP=0;2.系统变化小.可习用R22原有系统;3.矿物油润滑。
可习用R22原有润滑系统;4.可补充充注.泄漏率达75%以内,组分不变。
5.热泵热水器应用.。
名词解释冷媒
名词解释冷媒冷媒是指在制冷系统中起到传热效果的介质或物质。
它在制冷循环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与制冷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吸热和传热,从而实现制冷的效果。
冷媒常见的种类包括氨、氟利昂、二氧化碳和烃类等。
冷媒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制冷循环过程中的相变特性,即气体在蒸发时吸热,液体在冷凝时放热。
制冷循环中,冷媒经过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等过程,实现了液体和气体的相互转换。
在这个过程中,冷媒吸收室外的热量并将其排放到室内,实现了制冷效果。
冷媒的选择依赖于多个因素,包括制冷系统设计的温度要求、环境友好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
氟利昂(Freon)是最常用的冷媒之一,它具有较低的沸点和较高的蒸发热,能够在制冷系统中提供较高的制冷效果。
然而,氟利昂的应用会对大气臭氧层造成危害,所以近年来逐渐被环保型冷媒所取代,如氢氟碳化物(HFC)和羟基烷(HC)等。
除了氟利昂之外,烃类冷媒也开始受到关注。
烷烃类冷媒具有较低的温宽度和较高的压缩性能,适用于一些低温应用,如冷冻食品和药物储存等。
烷烃类冷媒还具有较好的环境友好性和低毒性,被认为是未来冷媒发展的方向之一。
另外,二氧化碳(CO2)也是一种环保型冷媒。
它具有较低的环境影响潜能和较高的制冷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制冷和工业制冷等领域。
二氧化碳是一种天然气体,无毒无害,不会对大气臭氧层产生破坏,因此备受推崇。
总的来说,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冷媒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的冷媒将更加环保、安全、节能,并能提供更高的制冷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人们对冷媒的研究和应用会越来越成熟,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制冷剂基本常识
➢简写符号规定为R(m-1)(n+别。
正丁烷和异丁烷例外,用R600和R600a(或R601)表示
表2-1 制冷剂符号举例
化合物名称
一氟三氯甲烷 二氟二氯甲烷
三氟一溴甲烷 二氟一氯甲烷
二氟甲烷 甲烷
三氟二氯乙烷 五氟乙烷 四氟乙烷
22
0.13
134a
0.11
23
0.15
142b
0.05
32
0.12
143a
0.08
123
0.08
152a
0.17
制冷剂 代号 290
500
502
600a
溶解度 (质量%)
na
0.05
0.06
na
注:na表示没有找到可用的数据。
7、制冷剂与大气环境
氟利昂类制冷剂中,凡分子内含有氯或溴原子的制冷剂对大气臭氧层有潜在的 消耗能力。
氨制冷机中不能用黄铜、紫铜和其它铜合金,因为有水分时要引起腐蚀,但磷青 铜除外。
橡胶与氟利昂会发生溶解;氟里昂对塑料等高分子化合物会起“膨润”作用(变软、 膨胀和起泡),故在制冷系统中要选用特殊橡胶或塑料。
4.与润滑油的互溶性
在大多数制冷机里,工质与润滑油相互接触是不可避免的。 各种工质与润滑油之间的溶解程度不同。有的完全溶解,有的几乎不溶解,有 的部分溶解。
6.泄漏性 氨有强烈臭气,靠嗅觉易判是否泄漏。易溶于水故不用肥皂水检漏,用酚酞试剂和试纸 检漏
氟利昂无色无臭,卤素喷灯和电子检漏仪检漏
表2–11 水分在一些制冷剂中的溶解度(25℃)
制冷剂 代号
11
溶解度 (质量%)
0.0098
制冷剂 代号
冷媒基本常识
冷媒是在冷冻空调系统中,用以传递热能,产生冷冻效果之工作流体。
依工作方式分类可分为一次(Primary)冷媒与二次(Secondary)冷媒。
依物质属性分类可分为自然(Natural)冷媒与合成(Synthetic)冷媒。
理想的冷媒物理特性1.蒸发压力要高蒸发温度会随应用温度而变化,例如冰水机之蒸发温度约为0~5℃,冷冻库主机之蒸发温度约为-20 ~ -30℃,家用空调机之蒸发温度约为5~10℃。
蒸发温度愈低,蒸发压力亦愈低,若冷媒之蒸发压力低於大气压力时,则空气易侵入系统,系统处理上较为困难,因此希望冷媒在低温蒸发时,其蒸发压力可高於大气压力。
2.蒸发潜热要大冷媒之蒸发潜热大,表示使用较少的冷媒便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量。
3.临界温度要高临界温度高,表示冷媒凝结温度高,则可以用常温的空气或水来冷却冷媒而达到凝结液化的作用。
4.冷凝压力要低冷凝压力低,表示用较低压力即可将冷媒液化,压缩机之压缩比小,可节省压缩机之马力。
5.凝固温度要低冷媒之凝固点要低,否则冷媒在蒸发器内冻结而无法循环。
6.气态冷媒之比容积要小气态冷媒之比容积愈小愈好,则压缩机之容积可缩小使成本降低,且吸气管及排气管可以用较小的冷媒配管。
7.液态冷媒之密度要高液态冷媒之密度愈高,则液管可用较小的配管。
8.可溶於冷冻油,则系统不必装油分离器理想的冷媒化学特性1.化学性质稳定蒸发温度会随应用温度而变化,例如冰水机之蒸发温度约为0~5℃,冷在冷冻循环系统中,冷媒只有物理变化,而无化学变化,不起分解作用。
2.无腐蚀性对钢及金属无腐蚀性,氨对铜具有腐蚀性,因此氨冷冻系统不得使用铜管配管;绝缘性要好,否则会破坏压缩机马达之绝缘,因此氨不得使用於密闭式压缩机,以免与铜线圈直接接触。
3.无环境污染性对自然环境无害,不破坏臭氧层,温室效应低。
4.无毒性5.不具爆炸性与燃烧性冷媒的发展史:1、第一阶段:早期的冷媒1805年埃文斯(O.Evans)原创作地提出了在封闭循环中使用挥发性流体的思路,用以将水冷冻成冰。
《冷媒介绍资料》课件
03 冷媒的发展历程
早期的冷媒
早期的冷媒主要是使用氨气、二氧化硫和氯甲烷等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不仅 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由于这些物质的危险性,早期的冷媒已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安全、 环保的现代冷媒。
现代的冷媒
现代的冷媒主要是使用氟利昂(CFCs )作为制冷剂,这种物质无毒、无味 、不燃烧,并且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 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制冷和空调领 域。
04 冷媒的安全与环保问题
冷媒的安全性
冷媒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是安全的
01
冷媒在制冷系统中的压力和温度都受到控制,因此,在正常工
作条件下,冷媒不会发生爆炸、燃烧等危险情况。
Hale Waihona Puke 冷媒的毒性较低02
大多数冷媒的毒性较低,但长时间接触高浓度的冷媒可能会对
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
冷媒的稳定性较好
03
冷媒在常温常压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其稳定
冷媒的分类
1 2
根据物质状态分类
冷媒可分为气体冷媒、液体冷媒和气体液体混合 冷媒。
根据化学组成分类
冷媒可分为无机物类、有机物类和混合物类。
3
根据使用领域分类
冷媒可分为商用、工业用和家用冷媒等。
02 冷媒的应用领域
空调制冷
空调制冷是冷媒最广泛的应用领域,用于家庭、 办公室、商场等场所的制冷和制热。
冷媒介绍资料
目录
CONTENTS
• 冷媒的定义与特性 • 冷媒的应用领域 • 冷媒的发展历程 • 冷媒的安全与环保问题
01 冷媒的定义与特性
冷媒的定义
01
冷媒:在制冷系统中,用于传递 冷量的物质称为冷媒,也称为制 冷剂。
新冷媒知识
R410A为新冷媒潮流 1、VRV是需要经过拆分安装才能满 足客户需求的系统,冷媒冲注为现 场操作。R407C为非共沸冷媒,冲注 发生泄漏时,各组分不按比例损失, 使得留在VRV系统中的冷媒不再是 R407C,系统的性能下降。R410A不 存在这样的问题。 2、R407C系统需要追加冷媒时,无 法确认系统中残余冷媒的组分比例, 所以只能全部更换,成本大大上升, 而一直攀升的石油价格也将较大影 响追加成本。R410A不存在这样的问 题。 3、R407C冷媒的传热性能较R410A差, 其系统的效率低于R410A系统。
新冷媒知识
冷媒基本物性
R22 可燃性 组分 混合比率 市场单价 冷媒性质 ODP* 安全性 不可燃 R22 100% 25元/Kg 单一工质 0.055 安全 R410A 不可燃 R32/125 50/50% 130元/Kg 近共沸工质 0 安全 R407C 不可燃 R32/125/134a 23/25/52% 125元/Kg 非共沸工质 0 安全
*ODP: 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臭氧损耗 潜势),表征某种物质造成臭氧损耗的潜在能 力 ,数值越大,对臭氧的破坏越大
一、新冷媒产生的背景 由于某些含氯氟烃(CFCs)对于臭氧层的 破坏作用,在全球范围内制定了使用特定的 CFCs的法规。1988年,建立了臭氧保护法。 1989年,建立了限制特定的CFCs的产量的法规。 该法规呼吁:1995年末特定CFCs的生产结束。 2020年前,中断用于代替特定CFCs的氢氯氟烃 (HCFCs)的生产。 作为可替换的冷媒,含氢氯氟烃(HFCs) 发展起来。HFCs不会破坏臭氧层。新HFC冷媒, 诸如R410A与R407C,现正用于室用空调与中央 空调。
新冷媒基础知识
二、常用制冷剂
氯氟碳族(CFC): 常用的有R-11、R-12、R-113、R-114 。 20世纪中叶普遍应用。 能效高,不可燃,但破坏臭氧层。
二、常用制冷剂
氢氯氟碳族(HCFC): 常用的有HCFC-123 和HCFC-22 。 HCFC-22能效高,低毒不燃,是应用最广泛的制冷 剂。
二、常用制冷剂
九、新冷媒用压缩机
R410A滚动转子变频压缩机的合理变频范围为25~ 75Hz 与R22压缩机相比,R410A变频压缩机需重新设计, 以便获得宽频率范围的高性能。
九、新冷媒用压缩机
(2)压缩机润滑油与新工质的互溶性: (2)压缩机润滑油与新工质的互溶性: 压缩机润滑油与新工质的互溶性 R22替代工质润滑油基本要求:①优良的润滑性; ②不含水和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③与制冷剂相溶 性良好;④对有机材料有较高的稳定性;⑤良好的 低温流动性;⑥低温,无蜡状物、絮状物析出;⑦ 良好的抗泡性。 以上特性取决于冷冻机油要有合适的粘度、较低的 浊点和凝固点、较高的闪点和燃点、较好的抗氧化 性等 。
九、新冷媒用压缩机
压缩机是制冷空调系统的关键部件,当系统采用新 工质时,首先应考虑压缩机的适用性: (1)压缩机的压缩性能是否和新工质的压力特性相适 应; (2)压缩机采用的润滑油是否与新工质具有很好的互 溶性。
九、新冷媒用压缩机
(1)新工质与压缩机的适应性: (1)新工质与压缩机的适应性: 新工质与压缩机的适应性 R410A的压力约为R22的1.6倍,容积制冷量约为 R22的1.4倍,适用R410A的压缩机必须重新设计(由 于R410A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较大,以及单位制冷量 增大)。 需要提高压缩机壳体的耐压能力并且对电机与泵体 重新匹配设计; 压缩机滚子、滑片、曲轴材质的改 变及表面处理也需重新设计,以保证R410A压缩机可 靠运行。 由于排气压力的增大,压缩机排气阀片也 要重新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蒸发压力要高
蒸发温度会随应用温度而变化,例如冰水机之蒸发温度约为 0~5℃,冷冻库主机之蒸发温度约为-20 ~ -30℃,家用空调机之蒸发 温度约为5~10℃。蒸发温度愈低,蒸发压力亦愈低,若冷媒之蒸发压 力低於大气压力时,则空气易侵入系统,系统处理上较为困难,因此 希望冷媒在低温蒸发时,其蒸发压力可高於大气压力。
CH3-CH2CI
1891
硫酸与碳氢化合物 H2SO4,C4H10,C5H12,(CH3)
2CH-CH3
20世纪 溴乙烷(R160B1)
CH3-CH2Br
1912
四氯化碳
CCI4
水蒸气(R718)
H2O
20世纪20年 异丁烷(R600a) 代
(CH3)2CH-CH3
丙烷(R290)
CH3-CH2-CH3
2.蒸发潜热要大
冷媒之蒸发潜热大,表示使用较少的冷媒便可以吸收大量的热 量。
3.临界温度要高
临界温度高,表示冷媒凝结温度高,则可以用常温的空气或水来 冷却冷媒而达到凝结液化的作用。
4.冷凝压力要低
冷凝压力低,表示用较低压力即可将冷媒液化,压缩机之压缩比 小,可节省压缩机之马力。
5.凝固温度要低
粗汽油
二氧化碳(R744)
CO2
19世纪60年 氨(R717)
NH3
代
甲基胺(R630)
CH3(NH2)
乙基胺(R631)
CH3-CH2(NH2
1870
甲基酸盐(R611)
HCOOCH3
1875
二氧化硫R764)
SO2
1878
甲基氯化物,氯甲烷 CH3CI (R40)
19世纪70年 氯乙烷(R160) 代
1930年梅杰雷和他的助手在亚特兰大的美国化学会年会上终于选 出氯氟烃12(CFC12,R12,CF2CI2),并于19321年商业化,1932年氯氟 烃11(CFC11,R11,CFCI3)也被商业化,随后一系列CFCs和HCFCs陆续 得到了开发,最终在美国杜邦公司得到了大量生产成为20世纪主要的 冷媒。 [编辑本段] 下表列出第二阶段冷媒开发时间
下表列出了早期使用过的冷媒:
年份
雪种
化学式
19世纪30年 橡胶馏化物 代
二乙醚(乙基醚) CH3-CH2-O-CH2-CH3
19世纪40年 甲基乙醚(R-E170) 代
CH3-O-CH3
1850
水/硫酸
H2O/H2SO4
1856
酒精
CH3-CH2-OH
9
氨/水
NH3/H2O
1866
3.无环境污染性
对自然环境无害,不破坏臭氧层,温室效应低。 4.无毒性 5.不具爆炸性与燃烧性
冷媒的发展史:
1、 第一阶段:早期的冷媒
1805年埃文斯(O.Evans)原创作地提出了在封闭循环中使用挥发 性流体的思路,用以将水冷冻成冰。他描述了这种系统,在真空下将 乙醚蒸发,并将蒸汽泵到水冷式换热器,冷凝后再次使用。1834年帕 金斯第一次开发了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并且获得了专利。在他所设计 的蒸汽压缩制冷设备中。
年份雪种
1931R12
1932R11
1933R114
1934R113
1936R22
1945R13
1955R14
1961R502
3、臭氧层消耗:
1985年2月英国南极考察队队长发曼(J.Farman)首次报道,从 1977年起就发现南极洲上空的臭氧总量在每年9月下旬开始迅速减少一 半左右,形成“臭氧洞”持续到11月逐渐恢复,引起世界性的震惊。 消耗臭氧的化合物,除了用于雪种,还被用于气溶胶推进剂、发 泡剂、电子器件生产过程中的清洗剂。长寿命的含溴化合物,如哈龙 (Haion)灭火剂,也对臭氧的消耗起很大作用。 氯原子和一氧化氮(NO)都能与臭氧反应, 正在世界大量生产和 使用CFCs由于其化学稳定性好(如CFC12的大气寿命为102年)不易在 对流层分解,通过大气环流进入臭氧层所在的平流层,在短波紫外线 UV-C的 照射下,分解出CI 自由基,参与了对臭氧的消耗。 归纳起来,要使臭氧发生消耗,这种物质必须具备两个特征 :含 氯、溴或另一种相似的原子参与臭氧变氧的化学反应;在低层大气中 必须十分稳定(也就是具有足够长的大气寿命),使其能够达到臭氧 层。例如氢氯氟烃雪种HCF22和HCFC123,都有一个氯原子,能消耗臭 氧,其大气寿命分别为 12.1和14年,且氢原子相对活泼,能在低层大 气中发生分解,到达臭氧层的数量就不多。因此HCFC22和HCFC123破 坏臭氧的能力比CFCs小得多。
冷媒之凝固点要低,否则冷媒在蒸发器内冻结而无法循环。
6.气态冷媒之比容积要小
气态冷媒之比容积愈小愈好,则压缩机之容积可缩小使成本降
低,且吸气管及排气管可以用较小的冷媒配管。 7.液态冷媒之密度要高
液态冷媒之密度愈高,则液管可用较小的配管。
8.可溶於冷冻油,则系统不必装油分离器
理想的冷媒化学特性
1.化学性质稳定
蒸发温度会随应用温度而变化,例如冰水机之蒸发温度约为 0~5℃,冷在冷冻循环系统中,冷媒只有物理变化,而无化学变化,不 起分解作用。
2.无腐蚀性
对钢及金属无腐蚀性,氨对铜具有腐蚀性,因此氨冷冻系统不得 使用铜管配管;绝缘性要好,否则会破坏压缩机马达之绝缘,因此氨 不得使用於密闭式压缩机,以免与铜线圈直接接触。
4、 我国的《国家案》中冷媒的淘汰时间表:
1)自1999年7月1日,CFCs的年生产和消费量分别冻结在19951997年3年的平均水平; 2)自2005年1月1日,消减冻结水平的50%; 3)自2007年1月1日消减冻结水平的85%; 4)自2010年1月1日,完全停止CFCs。 《国家方案》中对各制冷空调行业规定了具体的淘汰目标: 1)工商制冷:2003年停止CFC11/12新灌装,2010年停止CFC11/12 维修补充的再灌装。 2)家电:1999年40%新生产的冰箱冷柜的替代,2003年70%新生 产的冰箱冷柜的替代,2005年100% 新生产的冰箱冷柜的替代。 3)汽车空调:2002年停止新生产CFC12空调,2009年后在汽车空 调上只允许使用回收的CFCs。 到目前为止,我国仅签署了《议定书》伦敦修正案,所以尚没对 HCFCs的淘汰作出承诺。
1922
二氯乙烷异构体 (R1130)
CHCI=CHCI
1923
汽油
HCs
1925
三氯乙烷(R1120) CHCI=CCI2
1926
二氯甲烷(R30)
CH2CI2
早期的冷媒,几乎多数是可燃的或有毒的,或两者兼而有之,而且 有些还有很强的腐蚀和不稳定性,或有些压力过高,经常发生事故。
2、第二阶段:氯氟烃与含氢氯氟烃制冷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