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神经调节(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第二课时)学案

高中生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第二课时)学案

第3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第2课时〕【课程标准】举例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机体的稳态。

如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等。

【学习目标】说明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的过程【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通过讨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的实例〞强化稳态观。

2.科学思维——通过建立体温调节、水盐调节模型,培养建立模型的思维习惯。

3.科学探究——通过了解高温环境下的体温和水盐调节,梳理关注人体健康、学以致用的态度。

【学习过程】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实例1:人体的体温调节模型的构建资料1:在细胞内,1mol 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放出2870KJ 的能量,其中1161KJ 的能量储存在ATP 中,其余的能量以热能形式丧失用来维持体温。

资料2:以下两个表格是“人体各器官产热量〞和人体各器官的散热量。

资料3:动物实验说明:如果破坏恒温动物的下丘脑,动物就不再具有体温调节能力了,而保存下丘脑及以下神经,则仍具有调节体温的能力。

如果破坏大脑皮层某部位,而保存下丘脑及以下神经,动物具有调节体温的能力,但无法感知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

【小组讨论】〔1〕根据资料1分析得出: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来自 。

〔2〕根据资料2的表格1和表格2分析得出:人体散热器官:主要是 。

产热器官:主要是 。

〔3〕根据资料3分析得出: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温度感觉中枢:位于 。

温度感受器:位于 。

〔4〕思考:为了维持体温稳定,产热量和散热量需要满足什么条件?体温恒定的原理: 。

〔5〕思考:同一个人在寒冷环境下的散热量与炎热环境下的散热量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体温保持恒定的情况下〕。

散热器官 散热量〔KJ 〕 百分比〔%〕 皮肤 10613 84.5 肺 1759 14.0 肾、大肠 188 1.5 合计 12560 100.0 产热器官 产热量〔%〕 安静 运动或劳动 脑 16 3 内脏 56 22 骨骼肌 18 73 其他 10 2表格1 表格2资料4:在寒冷的环境中,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就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 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第2章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第2章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

(重点)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阅读教材P31第1、2自然段)1.体液调节:激素、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激素调节是其主要内容。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点拨体液调节≠激素调节。

体液调节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激素,还包括参与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其他调节因子,而激素调节的研究对象只有激素。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阅读教材P31~P32)1.体温恒定的调节(1)体温平衡(来源和散失)(2)体温调节的过程①体温低于正常体温②体温高于正常体温(3)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

2.水盐平衡的调节(1)水盐的来源及排出:从饮食中获得水和各种无机盐,通过多种途径排出一定的水和无机盐。

(2)调节过程(以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为例):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主动饮水,补充水分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和意义(阅读教材P 33第1、2自然段) 1.关系:神经系统直接或间接调节影响发育和功能内分泌腺2.意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协调,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保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点拨 机体的大多数生命活动既受神经调节,又受体液调节,一般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是主要的调节方式。

连一连判一判(1)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小时内都处于39 ℃,由此可判断此人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 分析:此人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2)在炎热的环境下,建筑工人仍然能够维持正常体温,此时的散热途径几乎只有汗液蒸发这一条了。

(√)(3)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分析:下丘脑是人体体温调节中枢。

(4)当人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由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

第2章 神经调节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第2章 神经调节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知识拓展 神经递质异常情况分析
(1)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 则突触后神经元会持续兴奋或抑制。 (2)若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或神经递质 被某种药物代替,则神经递质不能与受体结合,突触后神经元 不兴奋或不抑制。
学以致用 止痛药不会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 冲动的传导。用药后,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的量不变。试推测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 ) A.可以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B.可以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结合 C.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神经递质的合成 答案:A
↓ 恢复静息状态: 局部电流 又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 同样的电位变化,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 静息电位 。
3.传导特点: 双向 传导(离体状态下)。 微思考1.为什么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有双向性? 提示:受刺激部位与两侧部位均有电位差,均能形成局部电 流。 2.神经细胞受到适宜刺激时,膜外的Na+以哪种跨膜运输方 式进入细胞内? 提示:协助扩散。
(1)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
(2)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①实验设计:先刺激图中a处,测量c处的电位变化;再刺激图 中c处,测量a处的电位变化。 ②结果分析: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a处电位改变, 则说明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判断电表是否偏转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电表的指针是否偏转,判断的依据是测量过程中两电 极指针之间是否存在电位差。存在电位差,电表指针就会偏 转;没有电位差,电表指针就不会偏转。
典例剖析 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 经纤维上的电表。在A点给予一定的电流刺激,则甲、乙电表 指针发生的变化是( )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答案:D

八年级科学下(华师大版)第6章第3节《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教案

八年级科学下(华师大版)第6章第3节《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教案

6.3第2课时《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奉化市溪口中学叶永健一、教材内容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这部分内容是本节也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本节内容包括三个知识点:1、反射的概念;2、反射弧的构成;3、举例说出反射包括简单的反射和复杂的反射。

本节内容抽象性太强而直观不足,不宜只用讲授的教学方法教学。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首先以抓手反应活动为引入,再通过“如针刺蚯蚓”等大量最简单的反射例子去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出 1 、反射的概念; 2 、反射弧的构成; 3 、举例说出反射的例子的知识,最后通过青蛙缩腿反射实验来加深对反射弧的理解。

整节课教师要通过引导、最熟悉的例子、直观手段,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从实践中意识到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这样既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的结构。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1)、描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通过几个反射的活动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3)、描述反射弧的结构;(4)、通过青蛙缩腿反射理解要发生反射要产生反射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能力目标:1.通过抓手反应、蚯蚓反射、膝跳反射等活动实施,获取完成简单实验的能力。

2.通过观看青蛙缩腿反射实验、培养实验设计中控制变量法的意识。

3.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活动,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以及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获得成功实验的体验三、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两个同学一组,伸出右手,甲手心向下,乙用食指插向甲的手心,甲合手去抓乙的手指,乙的手指要及时躲闪,抓中为胜一次,然后两人交换.每人十次机会抓中次数多者为胜。

(抓手反射)师:刚才活动中胜利的同学请举手。

祝贺大家!请同学们思考:在刚才的活动中,主要是在你们的什么系统的参与调节下完成的?生:神经系统。

师:那么人体的神经系统是由哪些结构组成的呢?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媒体小结。

《第三章第3节神经调节》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3节神经调节》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八年级上册

《神经调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神经调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神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作业内容1. 预习任务:学生需提前预习《神经调节》的相关内容,包括神经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与身体各部位的联系等基础知识。

2. 自主学习:学生需在课本和网上资源中搜集有关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并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是神经元?其结构和功能是什么?(2)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部分?(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

(4)简述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3. 实验操作:学生需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以下实验操作:(1)使用模型或实物,观察神经元的结构特点。

(2)通过模拟实验,了解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

(3)结合实验结果,分析神经系统如何进行调节。

4. 思考拓展: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分析身体某个部位出现不适时,神经系统是如何进行调节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尝试举例说明。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各项任务,包括预习、自主学习、实验操作和思考拓展。

2. 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要认真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心得体会。

3. 学生在完成自主学习和思考拓展部分时,要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尝试举例说明。

4. 学生在完成实验操作部分时,要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并认真记录实验结果和分析过程。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自主学习、实验操作和思考拓展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应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等。

3.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点评,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并给出正确的答案和解释。

2. 学生需根据教师的反馈,认真检查自己的作业,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3、人体的温度感受器
皮肤
分布 黏膜
内脏器官
种类 温觉感受器:对温觉敏感
冷觉感受器:对冷觉敏感
4、人体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是 下丘脑
5、人体体温高低取决于什么?
产热量和散热量之间的比例
➢拓展:
某发烧病人体温保持在38摄氏度,他体内 产热与散热的情况是?
答:保持体温不变,则是产热等于散热 除非体温继续升高,则不是
神经调节 为主的神经—体液调节。 5、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主要有__甲__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_,
两者在体温调节方面表现为__协_同__作__用__
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尿液的形成:
血液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原尿(不含蛋白质的滤液)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99%的水、全部葡萄糖、 │无机盐等大部分被重吸收) ↓
2、在这个例子中,人体作出的反应,哪些与神经调节有 关?哪些与激素调节有关?两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握拳、尖叫与神经调节有关; 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等与激素调节有关。 肾上腺、垂体等接到神经系统的信号,然后立刻分 泌多种激素进行应急。
神经调节
结构和功能单位:神__经_元___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__射__ 反射的结构基础:_反__射__弧_,由感__受__器__、_传__入__神_经__、
通过神经-体液调节 发出信息
散热减少:汗腺分泌减散热增加:汗腺分泌增
少,下毛丘细脑血管收缩; 加,毛细血散管热舒张减;少 产感热受增到加变:化肌肉、肝脏产热减少:产肌热肉、增肝加脏
等的产热增加。 等的产热减少。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散热增加 产热减少
体温高于 正常体温 体温低于
正常体温
体温降低 体温升高

浙教版八年级上第3章第3节--神经调节(第2课时反射弧)

浙教版八年级上第3章第3节--神经调节(第2课时反射弧)

3.象缩手反射等反射是否需要大脑 的控制?这样有什么好处?
缩手反射是自动应答的,不需要经过 大脑,这样缩短了反应的时间。
讨论:说说反射与反射弧的区别与联系? 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物质基础,反 射弧不完整,一定不会有反射活动。 但反射弧完整,并不一定有反射活动, 只有反射弧完整并接受刺激时,才能产 生反射活动。 思考:刺激只能来自外部吗?
手碰到高温物体后,首先通过热觉感受器感觉高温, 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经传入神经进入脊髓,再通过 传出神经传达到效应器,手便会立即缩回。
思考: 在完成缩手反射中,神经冲动需要经过哪 些神经结构? 感受器
接受信息
传入神经
传导信息
神经中枢 脊髓
处理信息
传出神经
传导信息
效应器
作出反应
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
反馈练习:
1.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项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 是 ( B ) A.产生兴奋 B.反射活动 C.反射弧 D.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 感受器 2.反射弧包括 ____、 ____、 神经中枢 ____、 效应器 任何一环 ____、 传出神经 ___,缺少____,反射活动就不 能正常进行。
3.婴儿排尿是无意识的,这是因为( D ) A.脊髓中排尿中枢发育不完整 B.脊髓中的信号没有传导到大脑 C.排尿反射的反射弧发育不完整 D.大脑发育不完整 4.下列器官,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的是 ( D ) A.唾液腺 B.角膜 C.韧带 D.膀胱
LOREM IPSUM DOLOR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
谢 谢
LORE M IPSUM DOLO R LORE

《第2章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第2章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相互关系,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理论知识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章节内容,理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基本概念、作用机制及其在人体内的相互影响。

2. 观察与实验: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生物实验,如观察不同生物体内神经和体液的作用表现,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理解生物体内的自我调节机制。

3. 小组讨论与汇报: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主题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每组需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讨论过程中,学生需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验观察,分析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4. 作业报告撰写:学生需根据本次课程内容,撰写一份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的作业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理论知识的总结、实验观察的描述、小组讨论的观点及个人见解。

三、作业要求1. 理论知识学习要求: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内容,理解并掌握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机制。

2. 实验观察要求:学生需仔细观察实验过程,详细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小组讨论要求:学生需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意见,形成集体智慧。

4. 作业报告要求:作业报告应条理清晰,观点明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反映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作业评价1.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验观察记录、小组讨论表现及作业报告的撰写情况进行评价。

2. 同学互评: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反馈:教师需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评阅,指出优点和不足,给出改进建议。

2. 学生自我反思:学生需根据教师的评语和同学的建议,反思自己在本次作业中的表现,找出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高中生物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第二课时)教案

高中生物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章神经调节第3节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阐明神经细胞膜内外在静息状态具有电位差,受到外界刺激后形成动作电位,并沿神经纤维传导。

2、阐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通过电表的偏转,用物理学和生物学知识理解电信号的传导。

3、关注滥用兴奋剂和吸食毒品的危害,能够向他人宣传这些危,拒绝毒品。

4、通过分析双蛙心灌流实验进行思维训练,学会区分假说与预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教学难点(1)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特点及形成机制。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引起学习热情在完成一个反射的过程中,兴奋要经过多个神经元,一般情况下,相邻的两个神经元并不是直接接触的。

当兴奋传导到一个神经元的末端时,它是如何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呢?(二)新课学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球或杯状,叫做突触小体。

1、突触小体2、突触突触小体可以与其它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相接近,共同形成突触。

3、兴奋在突触中的传导4、神经递质——化学物质(1)神经递质都是蛋白质吗?不是,目前已知的神经递质种类很多,主要有乙酰胆碱、氨基酸类(如谷氨酸、甘氨酸)、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2)神经递质的合成一定与核糖体有关吗?不一定,大多数神经递质不是蛋白质(3)神经递质发挥完作用后的去向神经递质会与受体分开,并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以免持续发挥作用(4)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该变化一定是兴奋吗?不一定,兴奋或抑制。

(5)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6)神经递质释放的运输方式是胞吐,需要消耗能量,消耗的能量由突触小体中的线粒体提供,不需要转运蛋白,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7)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细胞器)有关。

八年级科学下(华师大版)第6章第3节第二课时

八年级科学下(华师大版)第6章第3节第二课时
第六章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鸣鹤初级中学 晁莹莹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 方式
一、反射 二、反射弧 三、反射的种类
实验:
方法步骤:
膝跳反射
每两人一组,按照下列步骤,两人轮换实 验。 1.被实验者坐在椅子上,让一条腿自然地 搭在另一条腿上。并且不要触及其他任何物体, 腿部的肌肉一定不能紧张,要很放松。 2.实验者用手掌内侧边缘快速地叩击被实 验者上面那条腿的膝盖下位的韧带(叩击时机 应是趁受试者放松且未注意时). 同时观察小 腿的反应。
3、下列现象中,属于人类所特有的反射是( A、吃梅子时,唾液腺分泌唾液 B、看到梅子时,唾液腺分泌唾液 C、听“梅子”时,唾液腺分泌唾液
C)
D、人的手遇到火时会突然回缩
4、下列生理现象中,属于简单的、生来就有的反射是( A、海狮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分泌唾液 B、学生听见铃声,跑进教室 C、司机看见红灯,停止前进 D、风沙吹进眼里,出现流泪现象
?
读图
手碰到高温物体后,首先通过_____感觉 感受器 高温,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经____传导进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入____,再通过____传达到___, 神经中枢
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
多次摇铃 而不给食物后的表现
小故事:
曹操带兵走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士兵们渴得 很,曹操骗他们说:“前面有很大的一片梅树林,梅 子、很多,又酸又甜。”士兵们听了,都流出口水来, 不再嚷渴。
讨论:
1.当你在完全放松时受到叩击时,小腿出现 什么反应?从叩击到反应之间时间长吗?想 一想这种反应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吗? 2.这种反应是生来就有的,还是生活中逐渐 获得的?你有什么证据?
对刺激的反应
接受信息→传导信息→ 处理信息

八年级科学3-3 神经调节课件

八年级科学3-3 神经调节课件

• 反射弧的基本结构:
传入神经
神经 中枢
感受器
传出神经 效应器
• 3、人的手偶然被针刺伤时,因为神经冲动 从感受器传到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需要 一定的时间,
• 所以先缩手_________后产生痛觉_________。
• 从而证明脊髓有_反__射______功能和
___传_导_____功能。
• 但有时手也可不缩回,说明:
大脑

的 结
小脑

脑干
大脑 小脑
脑的功能与应用ຫໍສະໝຸດ 大脑小脑 脑干功能
管理人体不 同部位的功 能
调节人体
控制血液循 环系统.呼吸
动作
系统的运动
应用
是记忆.思 维.控制身 体活动
步行.奔 跑等,保 持身体平 衡
呼吸.心跳. 咳嗽等
三、脊髓
1、脊髓是脑干的延续, 位于脊柱的椎管内, 呈扁圆柱形。 2、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低级部 分,主要有传导和反射两个方面的功能。
反射和反射弧
1.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项生理活动的
基本方式是—— 反射
• 反射
有统,参大与脑下皮,层
枢完
射渴反成环境
例:吸吮反射 缩手反射 膝跳反射
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吃梅止
条件反射 后天训练得到 ,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例:望(听)梅止渴 听到名字回头 看到红灯刹车
2、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 反射 弧
第3节 神经调节
目标: 1.了解神经系统的构成 2.了解反射和反射弧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神经元
树突 细胞体 轴突 下个神经元的树突
周 围 神
脑 神


系 统

《第2章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2章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观点和作用机制。

2. 掌握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影响。

3. 能够分析并诠释生活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实际案例。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探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互相作用- 举例说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2. 教学难点:- 理解神经递质和激素的作用机制-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图片、视频和案例。

2. 制作PPT课件。

3. 准备相关实验器械,如模拟神经系统的玩具等。

4. 安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准备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起首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理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重要性,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干系。

2. 讲解新课:分步骤、分层次地讲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基本知识,包括神经元、神经激动、激素等观点,以及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具体作用和调节过程。

3.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过程,增强理解和记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干系,以及它们在生物体内的互相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5. 案例分析: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如糖尿病、甲亢等疾病的成因,让学生理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医学手段进行干预。

6. 总结归纳:最后,教师对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干系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它们之间的互相作用,以及在生物体内的具体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7. 课后作业:安置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关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学习。

8. 课后反思:教师根据教室表现和学生作业情况,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并据此调整和完善后续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互相作用干系。

2. 掌握影响神经-体液调节的因素,并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3.3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第2课时课件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3.3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第2课时课件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上述资料说明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1. 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关系
神经调节
直接或间接调节 影响发育和功能
体液调节
①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 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②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2. 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意义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神经调节
细 (-) 胞
刺激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 细 胞
外 液
大脑皮层
垂体
外 液
渗 透
产生渴觉
抗利尿激素
渗 透

(+)


主动饮水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补充水分

尿量减少
④作用: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体液调节
拓展:请据图分析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机理。
抗利尿激素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膜上的 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促进含水通道蛋白的 囊泡与细胞膜(管腔面)融合,使细胞膜 (管腔面)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增加,最终 促进了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
第三章 体液调节 第3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概述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 2.掌握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
问题探讨
大家平时上完体育课会大量出汗, 应及时补充什么?
提示:水和无机盐
水和无机盐都是人体必需的物质,机体如何调节水盐平衡 的稳定呢?
水盐平衡:摄入≈排出
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协调 实例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B.途径②可参与体温调节,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光、体内
1、什么叫反射?
疼痛等
人体通过 神经系统 对各种刺激作出_应__答__性___ 反应的过程叫反射。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2、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身体各项生理活动的 基本方式。
判断下列事例是否属于反射 1、向日葵的花盘总是向着太阳。 2、小鸟受惊飞走。 3、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人眨眼睛。 4、人一听到谈论杨梅就会流口水。 5、捕蝇草遇到小虫的刺激迅速合拢。
3、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承担着传导信息的功能。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当我们的手无意中碰到高温物体时,会怎样?
手会立即缩回,然后才感觉到痛。
手迅速缩回是对高温刺激的应答 性反应。
刺激可以来自外界的,也可以来 自体内的。
三、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如敌害,食物,
A.内脏B超
B.心电图检查
C.膝跳反射检查 D.血常规化验
5、手遇到烫的物体就会缩回,这种反射方式对人 体有什么意义吗?
这种反射是由脊髓控制的,并没有经过大脑皮层,反 应速度更快,减轻了伤害程度,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韧带 传入神经 脊髓 传出神经 肌肉
想一想,通过检查膝跳反射可以达到什么目的? 若有反射活动说明反射弧完整,脊髓功能正常。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日常生活中,手如果被针扎了一上下,会马 上缩回来,但打针时,你的手有没有马上缩 回来呢?你知道原因吗?
缩手反射是一种天生的、迅速的、不自觉的 非条件反射。
大脑产生尿意/控制 (是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排尿)
膀胱壁受压
脊髓
排尿 中枢
膀胱肌收缩
排尿
证据:(1)婴儿大脑发育还不完善,随时排尿。
(2)若成年人遭受意外事故,使脊髓从胸部处 折断时,脊髓下部的排便排尿中枢失去了 大脑的控制,就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再通过_传_出神_经_传达到_效_应器_,手便立即缩回。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4、反射弧:产生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要产生反射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 缺少任何一环,反射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
巴甫洛夫发现条件反射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1849~1936)通过 研究狗产生唾液的各种方式揭示了一些学习行为的本质 ——条件反射。
1902年,巴甫洛夫为了计量狗在实验期间分泌唾液的量,他为每 一只实验的狗做了一个小手术,让分泌的唾液通过一条导管流到 体外。待狗的手术口愈合后,巴甫洛夫便开始实验,他每次给狗 吃肉的时候,狗即流口水,而且看到肉就会流口水。此后,巴甫 洛夫每次给狗吃肉之前总是先按蜂鸣器。过一段时间后,这蜂鸣 声就如肉一样,也会使狗流口水,即使蜂鸣器响过后没有食物, 也如此。不过,巴甫洛夫发现,如果蜂鸣器响过后不给食物,狗 对这种蜂鸣声的反应就会越来越弱,分泌的唾液会一次比一次少。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3、当你的手被针刺到后迅速缩回,该反射的类型 及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分别是------------( ) A.简单反射,脊髓 B.简单反射,反射弧 C.复杂反射,脊髓 D.复杂反射,反射弧
4、为了初步诊断病人的脊髓是否受损,临床上
常用的检查是----------------------------------( C )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1、一个同学坐在椅子上,卷 起一条裤腿,露出膝盖,让它自 然搭在另一条腿上。 2、另一个同学用手或带橡皮头的 小槌轻轻地扣击膝盖下面的韧带。 你观察到的现象是小腿不自觉的抬起 。
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 感_受_器___传入_神_经___神经_中_枢__传_出_神_经__效_应器_。
经过无数次的研究,巴甫洛夫终于在1923年确立了 条件反射理论,这对大脑生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1904年,巴甫洛夫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1、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
反应的过程叫反射。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膝跳反射过程与“驾驶员看见红灯刹车”的 反射过程有什么不同? 膝跳反射过程: 感受器(韧带)—传入神经—神经中枢(脊髓) —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 “驾驶员看见红灯刹车”的反射过程: 感受器(眼)—传入神经(视觉神)—高级神经 中枢(大脑)—低级神经中枢(脊髓)—传出神经 —效应器(肌肉)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2、反射弧:产生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3、反射弧结构的五个部分: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缺一个反射都不能正常进行)。
4、反射
非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的反射。 条件反射 后天学习,训练形成的。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1、在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控制作用的部分
四、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四、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1、非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膝 跳反射、

缩手反射、

眨眼反射、

婴儿的吮吸

反射等,都ຫໍສະໝຸດ 液属于非条件反射。
低级的神经活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 如脑干和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条件反射是通过学习得来的,需要不断强化。
只是铃声,没有食物,狗没有流唾液。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训练:铃声和食物同时进行,狗流唾液。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训练结果:发生条件反射,只有铃声也流唾液。
铃声本来是无关刺激,但是与给食物多次结 合后,成了狗将要进食的具体信号,于是狗 只听到铃声而没有吃到食物,也分泌唾液。
是 ③ ,输送信息的部分是 ② ④ ,发生具体
反应的部分是 ⑤ 。
①感受器
②传入神经 ③神经中枢
④传出神经 ⑤效应器
2、图 3-20是人体反射弧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如果M代表的是手部皮肤内的感受器,那么神经 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A )
A.M→N→O→P→Q B.Q→P →O→N→M C.O→M→N→P→Q D.Q→P→N→M→O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条件反射建立后,要用非条件刺激来强化, 否则就会消退。
为什么狗又 不流唾液了? 例如:马戏团演员在动物成功表演节目后,就 要给它喂食物,用食物来强化它已经形成的一 系列条件反射,使它表演的节目顺利进行下去。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第二课时 神经调节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1、神经系统:传导并处理信息的系统。
大 脑 大脑皮层有许多功能区
脑 小 脑 动作的协调性
中枢神经
脑 干 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脊髓 反射和传导

系 统
脑神经 12对
周围神经 脊神经 31对
植物性神经 不受人意志所控制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承担着 处理信息的重任。
狗吃食物流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2、条件反射: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后天性反射,叫做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必须有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参与才能 完成的高级的神经活动。
看梅流唾液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谈”梅流唾液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3、反射活动包括对信息的接受、传导、处理。 例:手碰到高温物体产生缩手反射。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手碰到高温物体后,首先通过_感_受_器_感觉高温,
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经_传_入神_经_传导进入_神经_中_枢_,
它的反射中枢在脊髓。而脊髓是人体的低级 神经中枢。
脊髓的反射受到大脑高级中枢的控制(即受 到人的意志控制)。
结论: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有时能控制一 些大脑以下的低级神经中枢。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你认为神经系统是怎样调节成年人的排尿活动 的?什么证据能支持你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