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经济制度 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基本经济制度 公开课教案

基本经济制度 公开课教案

页第一、二段 思考讨论教师提出的 问题,学生回答略
学生做笔记
师总结:1、坚持公 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 基本经济制度。2、 地位:生产资料公有 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 度的基础。 内容:现阶段,公有 制经济包括国有经 济、集体经济以及混 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 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国有经济的含 义、地位、作用、国 家政策或态度
学生阅读教材第 62、63 页回答非公 有制经济的内容、作 用、国家政策或态度 (个别提问)
师总结:非公有制经 济包括个体经济、私 营经济、外资经济 等。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62 页“探究与分 享”,分析非公有制 经济对经济发展的重 要意义及国家对其采 取的政策。
学生做笔记
师总结:非公有制经 济在支撑经济增长、 增加税收、扩大就 业、促进大众创业和 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 着重要作用。 措施:国家保护个体 经济、私营经济等非
不同经济的作用 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多媒体1、权利与义务的关 系? 2、公民应如何正确 对待权利与义务? 3、履行法定义务的 要求是?
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 学生自主复习上节课
知识
内容,根据问题给出
答案
同学们,你知道爸爸 妈妈从事什么工作 吗?他们工作的单位 属于什么所有制经 济?
学生阅读教材第 63 页第二段回答问题 (略)
学生做笔记
师总结:我国公有制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 经济制度,促进了生 产力的发展、综合国 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为人民 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 的物质基础。
课堂小结(板书)
基本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为主体 1.我国基本经济制 度的含义 2.公有制经济的地 位和内容 3、国有经济的含 义、地位、作用、国 家政策或态度 4.集体经济的含 义、作用、国家政策 或态度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 5、非公有制经济的 内容、地位、作用、 国家对它政策或态度 6、我国坚持公有制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 经济制度的意义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教案学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内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一、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其特点;2. 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和基本原则;3. 掌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变革。

二、教学重点:1.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三、教学难点:1.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历程;2.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变革。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和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发展历程;2. 问题导向法: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变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带入话题:“我国的经济制度是什么?有哪些特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讲授(15分钟)介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两者的主要特点和区别。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主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a)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b)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变革有哪些?4. 小组报告(15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共同讨论。

5. 总结(10分钟)总结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以及其发展历程和重要变革。

六、板书设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点:特点:1. 政府主导经济 1. 市场主导经济2. 计划调控 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 资源分配由国家决定 3. 保护公有制经济4. 决策权集中在政府手中 4. 鼓励、引导和保护非公有制经济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和发展历程有了初步了解,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和基本原则也有了一定的认知。

通过分组讨论和小组报告的形式,增强了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引入实际案例和经济新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人教八下道德与法制《基本经济制度》教案、导学案

人教八下道德与法制《基本经济制度》教案、导学案

人教八下道德与法制《基本经济制度》教案、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地位和作用。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和道德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和地位。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吗?它有哪些作用?2.知识讲解(1)介绍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讲解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强调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性和发展空间。

(2)讲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它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作用。

3.案例分析(1)展示案例:某地一家国有企业和一家民营企业共同投资建设一项基础设施项目。

(2)引导学生分析:这个案例体现了我国哪种经济制度?它对当地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4.小组讨论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如何形成的?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2)引导学生认识到,维护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6.课后作业(1)熟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和地位。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下节课分享。

四、导学案1.学习目标(1)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和地位。

(2)掌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

(3)提高法治观念和道德素养。

2.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和地位。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3.学习任务(1)熟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2)分析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和作用。

(3)结合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经济现象。

4.学习方法(1)课堂听讲,做好笔记。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下《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 (3)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下《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 (3)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下《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下《基本经济制度》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等内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解不同经济制度的内涵和特点,提高学生的经济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经济方面的知识,对于基本的货币、商品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经济制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解不同经济制度的内涵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特点。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不同经济制度的内涵和特点,以及它们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经济制度的实际应用。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不同经济制度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道德与法治八下《基本经济制度》教材。

2.案例材料: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相关的案例。

3.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经济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经济发展的背后有哪些经济制度在发挥作用。

2.呈现(10分钟)介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经济制度的实际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不同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背景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1.2 教学内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定义和背景。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性。

第二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

引导学生理解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含义和作用。

2.2 教学内容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定义和特点。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含义和作用。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各种所有制经济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运行机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运行机制。

引导学生理解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含义和作用。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运行机制。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含义和作用。

采用模拟实验法,让学生模拟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的过程,更好地理解其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的作用。

第四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发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历程。

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改革与发展的意义。

4.2 教学内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背景和过程。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的趋势和目标。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背景和过程。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成就和挑战。

第五章:案例分析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更好地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性和运行机制。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5.2 教学内容提供几个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教案主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学对象:高中经济学课程学生教学时间:2个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3.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入话题:“我国的经济制度是什么?”并引导学生回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特点。

二、核心内容讲解(40分钟)1.什么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点(15分钟)教师详细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点,包括社会主义性质、市场调节、政府调节和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并存等内容。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运行机制(15分钟)教师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运行机制,包括价格形成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和企业经营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三、案例分析与讨论(30分钟)教师提供两到三个经济发展方面的案例,鼓励学生就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实践和现实问题进行讨论。

四、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并引导学生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进行评价,从中汲取教训。

教学资源:1.幻灯片或黑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2.相关案例材料。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互动参与和问题回答情况,进行教学评价。

教师还可以布置一篇作业或小组讨论任务,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实践问题。

注:此为一份简要教案,实际教学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教案.doc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教案.doc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教案篇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第4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必然性"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如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2、能力目标践行市场规则,遵守市场道德,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政策。

3、情感态度观念认同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遵守市场规则,讲求市场道德,勇于竞争,拥护党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的光临!***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课本46-51页的内容。

导入新课:我们是一名中职的学生,即将走进社会,投身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大潮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

那么你是否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所了解?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进入本课的学习。

{出示课题、幻灯片}今天我们学习••••2.板书课题: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我们来看这幅图画:这是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承包的果园。

他们来自农村,为了建设家乡、繁荣家乡经济,毕业后承包了村里的一个果园。

他们在进行了市场调查和研究之后,发现水果的销路有好几条:1•自己种植且直接销售;2.大批量批发给批发商,自己只管种植果园;3•集中供应给果汁生产公司,成为果汁生产公司的原材料供应基地。

于是, 几个合作伙伴开会讨论,一致认为第三条道路会给果园带来一个更快且更好的发展道路,但是,他们的果园种植量有限, 果汁公司和他们合作的可能性不大,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几位同学商量后认为果园首先应该扩大规模,即增加种植量,再承包附近的几个果园,将其果园的产出和管理一体化。

同时,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使用果园的种植成本降低,待果园产出量和质量稳定后,便与其相关果汁生产公司洽谈,进行合作。

问题:1•王辉和几位同学的创业计划是否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2.他们的经济活动属于那种经济形势?()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自然明白了。

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基本经济制度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经济制度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特点。

教学内容:1. 基本经济制度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特点。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制度的概念和作用。

2. 介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特点。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基本经济制度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作业:1. 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

第二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 让学生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演变。

教学内容:1.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演变。

教学活动:1. 通过图表和数据,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 讲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

3. 引导学生讨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和不足。

作业:1. 让学生绘制一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演变的时间轴。

第三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定义和特点。

2. 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

教学内容: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定义和特点。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和特点。

2. 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定义和特点。

3. 讲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

作业:1. 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深入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内容。

第四章:基本经济制度与企业发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经济制度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2. 让学生了解不同经济制度下企业的经营特点。

教学内容:1. 基本经济制度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2. 不同经济制度下企业的经营特点。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基本经济制度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2. 分析不同经济制度下企业的经营特点。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基本经济制度对企业发展的具体影响。

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基本经济制度教案主题:基本经济制度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基本经济制度的概念和内容。

2.了解和掌握市场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二、教学重难点:1.基本经济制度的概念和内容。

2.市场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三、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板书。

2.讨论与分组合作。

3.案例分析。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入基本经济制度的概念,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经济活动和组织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接触经济制度的概念。

2.讲授基本经济制度(15分钟)通过讲解和板书,介绍基本经济制度的概念和内容。

回答学生的问题,确保学生对基本经济制度有正确的理解。

3.讨论市场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制度(20分钟)分组进行讨论,学生就市场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制度的特点、优点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进行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市场经济制度与计划经济制度的差异和各自的优点。

4.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教师提供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了解市场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制度在具体案例中的运作方式和影响因素。

通过分析案例,加深学生对市场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制度的理解和认识。

5.总结(5分钟)总结市场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根据案例和讨论,思考在不同的情境下选择何种经济制度最为合适。

六、课堂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短文,总结市场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并说明在自己国家选择何种经济制度最为合适。

七、板书设计基本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特点特点优点优点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基本经济制度的概念,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市场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并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经济制度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通过课堂上的互动和讨论,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案例进行探讨,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更加了解经济制度在实际运作中的影响和作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名师教案:基本经济制度

初中道德与法治名师教案:基本经济制度

初中道德与法治名师教案:基本经济制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重要性。

2. 让学生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基本经济制度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2. 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性3. 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和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2. 教学新课:讲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

5. 总结提升:强调尊重和维护基本经济制度的意识。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基本经济制度内容和发展意义的掌握情况。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或经济研究机构,加深他们对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解。

2. 开展经济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

八、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2. 关注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

2. 案例资料:收集与基本经济制度相关的真实案例,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定义和特点。

2.了解市场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制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理解和分析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演变和转变。

二、教学重点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定义和特点。

2.市场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制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1.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演变和转变。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引入:通过一些经济发展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讲授:(1)定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指国家在经济活动中通过制度对生产要素配置和市场行为进行管理和调节的一种方式。

(2)特点:- 国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存在。

- 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相结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政府有必要时对市场进行引导和调节。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经济制度的概念和特点,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4.梳理: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梳理出市场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制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5.辨析:让学生辨析市场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制度的区别和优缺点。

6.展开:介绍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演变和转变,并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7.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并提出问题和展望。

五、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学生的表现,进行课堂参与度评估。

通过学生的回答问题和总结归纳,进行学习掌握情况评估。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引入案例和分组讨论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通过辨析和展开的环节,加深了学生对市场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制度的理解和认识。

3.下一步可以加入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运行和影响。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学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学案

课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学目标:(1)了解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了解个体、私营、外资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2)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地位;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内涵、表现;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意义教学重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教学难点: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意义教学过程:【前课准备】1.利用10分钟左右的阅读书本p31—35,完成【生本对话】2.对【生本对话】【生生对话】中的内容提前作出思考,并尝试写出提纲。

【生生对话】1、下列观点对公有制经济认识正确的是( )①公有制经济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的具体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要求公有资产在国民经济各个地方、部门和领域都必须占优势④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保证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控制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生本对话】(作业)1. 对“公有制为主体”的正确理解是( )A.公有制在各个领域都必须占支配地位B.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C.公有制在各个地区都必须保持量和质的优势D.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制成份必须保持在50%以上2.对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理解正确的是( )A.国有经济掌握着先进生产力B.国有经济数量上占绝对优势C.国有经济中的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翁D.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和对经济运行整体态势有控制力3.下列属于公有制经济的是()A.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B.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外资成分C.有限股份公司中的公众股D.合伙企业4.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使成为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A.股份合作制 B.租赁制C.股份制 D.承包制5.“国家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这表明,在我国现阶段( )A.各类经济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是平等的B.各类经济的经营范围完全开放,不受限制C.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6.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教案【篇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学设计】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公有制实现形式及其主体地位。

2、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他们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通过大量实例,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3、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辩论、讨论、讲解、例证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先欣赏一段国庆阅兵视频)看完这段视频后,大家有什么体会?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科技,文化,军事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大大的提高了??这一切巨大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同学们在初中时候就学习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学生回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幻灯片展出我国的经济成分构成)其中,公有制经济是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从这个划分来看,我国的经济成分真可谓是多姿多彩,那么我们划分它们的依据是什么呢?我们划分的依据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下面可列举我们经济生活中的常见的一些行业与企业,请同学们四个同学一组,开始讨论:它们分别属于哪种经济形式?你觉得他们重要吗?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讨论3至 5分种)学生回答:??老师引导:为什么现在国有经济不进军做包子,做皮鞋,开理发店这样的行业了呢?因为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所以国有经济必须要控制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才能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展出2009年我国国有经济在一些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比重情况)以上情况说明什么问题?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什么作用?“国有经济在一些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所占的比重”,它主要表明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地位和作用应该怎么表达呢?请看教材。

基本经济制度(优质教学设计)

基本经济制度(优质教学设计)

第五课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5.3 基本经济制度【教学目标】知道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了解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组成及地位、作用,了解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和社会保障分配的具体内容,知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和作用。

【教学重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学难点】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及国家相应政策。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4.我国还存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5.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6. 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7.现阶段,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8.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9.在我国,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例如,让劳动、资本、土地、知识、_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

10.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11.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生产多少,主要是通过价格、_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

【导入新课】观看视频“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师归纳引入新课:基本经济制度,是国家依据社会性质及基本国情,通过法律对社会经济秩序中生产资料归属做出明确规定的经济制度,是社会经济在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规定。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怎么样的呢?下面进入今天的学习。

【新课学习】教材第74页运用你的经验:甲、乙、丙三位同学在谈到自己父母的工作时,分别是这样介绍的:甲:我的爸爸妈妈开了一家小餐馆,虽然辛苦,但生意红火,收入不错。

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基本经济制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 使学生理解各种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3. 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制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 各种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2. 各种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各种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作用,阐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经济制度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制度。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各种经济制度的优缺点,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制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1. 经济制度的概念和分类。

2.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各种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作用:a)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

b) 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c) 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私人资本的混合。

4.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有利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 各种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互补、竞争、合作、共同发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经济制度的概念和分类。

2. 讲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分析各种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作用:a)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

b) 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c) 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私人资本的混合。

4. 讲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有利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 分析各种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互补、竞争、合作、共同发展。

6.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际生活中的经济制度案例,分析各种经济制度的优缺点。

7.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七、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笔记。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第一章:引言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定义和背景(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性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教学步骤:(1)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背景和重要性。

(2)讲解内容:详细讲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定义和背景,强调其重要性。

(3)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分享他们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解和看法。

第二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

2. 教学内容:(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2)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定义和特点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

4. 教学步骤:(1)讲解内容:详细讲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经济的定义和特点。

第三章:公有制经济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公有制经济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教学内容:(1)公有制经济的定义和特点(2)公有制经济的作用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

4. 教学步骤:(1)讲解内容:详细讲解公有制经济的定义和特点,强调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公有制经济的实际运作和影响。

第四章:非公有制经济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非公有制经济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教学内容:(1)非公有制经济的定义和特点(2)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

4. 教学步骤:(1)讲解内容:详细讲解非公有制经济的定义和特点,强调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作和影响。

第五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和挑战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和挑战,思考如何应对和推动经济的发展。

2. 教学内容:(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挑战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概念和内涵。

2. 使学生掌握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3. 培养学生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定义和内涵2.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优势3.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历程4.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体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概念、特点和优势。

2. 教学难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具体体现。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概念、特点、优势和发展历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体现。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和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 讲解概念:讲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定义和内涵。

3. 分析特点:分析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4. 发展历程:介绍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历程。

5. 具体体现:分析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体现。

6.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分析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

7.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和意义。

8.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9.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2. 评价内容:a. 学生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概念、特点和优势的掌握程度。

b. 学生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发展历程的了解。

c. 学生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具体体现的分析能力。

d. 学生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优势和意义的理解。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我国官方教材《政治》相关章节。

2. 辅助材料:相关新闻报道、案例分析文章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道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和特点;2. 了解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3. 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和不足。

二、教学重点1.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和特点;2.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

三、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和不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互动式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程通过一个小游戏来引入新课程,让学生们了解到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差异,以及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所处的位置。

(二)讲授主要内容1.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和特点:(1)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2)以计划为主体,市场调节为辅助;(3)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2.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1)计划经济是由政府对生产、分配和交换等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计划和管理,市场经济则是由市场自主调节价格和资源配置;(2)计划经济中政府对企业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而市场经济中企业自主决策;(3)计划经济中国家对资源的分配具有绝对权力,而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由市场决定。

(三)互动式教学1. 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和不足,并汇报讨论结果;2. 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份关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优化方案,并在班级内进行展示。

(四)总结通过课程内容讲解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们了解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和特点,以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

同时,也让他们理解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能够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方案。

六、教学评估1. 学生能否正确区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2. 学生是否能够准确描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和特点;3.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基本经济制度
知识目标
1.知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2.了解各种经济形式的含义、地位、意义。

能力目标
1.明确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

2.感受公有制经济中各种经济成分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感受多种所有制经济所具有的不同作用,用平等的眼光看待非公有制经济。

重点
1.基本经济制度。

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

3.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

难点
1.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异同。

2.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整理总结。

1.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正处于社会主义________阶段,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经济制度。

2.现阶段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及内容
(1)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________。

(2)内容: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________经济、________经济以及________所有制经济中的________成分和________成分。

3.正确认识国有经济
特点:生产资料属于____________共同所有
地位:在我国,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________力量
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提供____________、发展重要______________产业、保护__________、支持__________和保障__________等,具有________作用
国家政策:国家________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4.正确认识集体经济
特点:生产资料属于______________共同所有
作用:对于广泛吸纳__________、缓解________压力、增加__________和实现
__________等具有________作用
国家政策:国家________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集体经济的发展
5.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
内容:________经济、________经济等
作用:在支撑________增长、增加________、扩大________、促进__________和
__________等方面发挥着________作用
国家政策:国家________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________、支持、________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6.现阶段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意义:促进了________的发展、__________的增强和____________的提高,为人民__________奠定了坚实的________基础。

检验自主学习效果
1.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不会动摇。

( )
2.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它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 )
3.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关键作用。

( )
4.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 )
5.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它们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 )
运用你了解到的信息分类。

(p61)归类:
国有企业、村办企业属于公有制经济;
外企、小餐馆、伯父的建筑公司等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进入新课
一、公有制为主体
公有制为主体,(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

探究点一 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

材料一:国有经济号、集体经济号、个体经济号、私营经济号、外资经济号百舸争流。

材料二:图示表现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举例:一汽大众经济形式。

材料三:2017年除夕老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团圆饭聊着开心事李大爷说:我们钢铁公司是国有骨干企业今年完成了一个投资近3亿元能生产110万吨特种钢铁的项目。

今年公司产值突破了31亿元利税达到5.1亿元。

光年终奖金我就拿了5000元。

李大妈说:我们那个服装厂是乡镇企业以前只能接受外贸订单加工儿童服饰和休闲服饰还要看外国人的脸色。

今年我们引进了一套西服生产流水线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光是税收就上缴了30万元。

我还拿了2000元红包呢。

(1)材料一中的漫画体现了什么?
(2)从材料二的图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材料三中李大爷所在的钢铁公司属于什么性质的经济?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分别是怎样的?
拓展:图示展现:电力、能源、土地、用水、军工、铁路等国企。

(4)材
料三中
李大妈所在的
服装厂属于什
么性质的经
济?它
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是怎样?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不同点生产资料公有的范围不同全体人民共同所有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地位和作用不同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拓展:国有经
济和集
体经济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探究二:非公有制经济类型及含义:
个体经济: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

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

私营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

外资经济: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在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P62案例:我国某著名私营企业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

2016年,该公司有17万多名员工,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

2015年,在申请专利数量方面,该企业以3898件住居全球企业榜首。

2015年,实现全球销售收入3950亿元,同比增长37% ;净利洞369亿元,同比增长33%。

请结合案例,分析私营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引导学生理解材料内容,总结: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漫画:国家对小微企业助推,减其税降其费.
1、“小微企业属于什么性质的经济?
小微型企业是私营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2、国家对其减税降费说明了什么?
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为加深学生理解这个知识,可以举与学生有关的事例:国家社会为了支持鼓励我们同认真学习,对我们做了哪些帮助?(两免一补,营养改善计划等)
(4)结合材料三分析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哪些重要意义?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请思考:漫画——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同一起跑线上赛跑,出现你追我赶的场面。

说明了什么?
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同点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共同
构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板书:
基本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经济
1、国有经济
2、集体经济
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二、非公有制经济
1、个体经济
2、私营经济
3、外资经济
教学反思:
1、本节课重点突出,教师对重点问题点拨和讲解,强调易错问题比较及时。

2、采用学校课改的模式上课,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

3、学生展示自我的信心和能力提高了,参与意识很强,学习热情很高。

4、学生课堂积极性很活跃,学生参与人数很多,能发挥团队合作意识。

5、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6、复习巩固环节全员参与,掌握知识扎实有效。

不足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学生方面:
1、预习时间不够充分,掌握知识不够全面。

2、学生展示时有的学生声音小,语速快,没有面向全体同学,站姿不够大方端正,教师随时强调提醒学生,但还是有些学生没有改正。

3、学生回答问题还是不能脱稿。

教师方面:
1、对学生展示时的声音、语速、站姿等需要注意的问题强调不够,平时的训练不够,课后要加强指导和训练。

2、本节内容多而且难,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分两课时完成会更好,课前没有预设好,所以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