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部肿瘤的CT诊断和鉴别
鼻咽癌CT诊断(附100例报道)论文
鼻咽癌的CT诊断(附100例报道) 【中图分类号】r7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46-01鼻咽癌是来自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广泛见一世界各地,在我国以南方省份发病率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较常见肿瘤,ct检查可明确肿瘤部位,浸润深度和范围,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等情况,我科经鼻咽部ct扫描并经手术病理切片证实的鼻咽癌100例本文就鼻咽癌的ct表现及其诊断进行分析和讨论。
1 一般资料100例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龄从20-75岁,平均42岁,临床上患者主要表现为吸鼻后痰中带血,鼻阻、鼻妞、耳鸣、偏头痛、复视与颈部包块,病史1-6个月。
肿瘤发生在鼻咽顶后壁32例,左侧壁16例,右侧壁12例,顶壁5例,其余35例同时侵犯两个壁以上。
72例为鳞状细胞癌,18例为未分化癌,10例为低分化癌。
使用philips mx8000多层螺旋ct机,扫描层厚为5mm,层距为5mm,分别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部分病例加冠状位扫描。
2 结果2.1 鼻咽腔形态改变:鼻咽腔85例,ct表现为鼻咽腔变窄、变形,咽鼓管口前移,咽隐窝左右不对称,一侧或两侧咽隐窝变浅、消失、或突出,腔内肿块隆起呈丘状或菜花状(图1、2)。
2.2 粘膜下和深层软组织改变:28例表现为鼻咽部粘膜增厚,鼻咽部肿块(图3、4),72例ct表现为鼻咽部肿大形成肿块,形态不规则,与周围软组织分界不清,增强后肿块呈不均匀强化,茎突间隙内肿块5例。
图1、2左侧鼻咽侧后壁软组织肿块影,同侧咽隐窝、咽鼓管咽口闭塞及双侧颈部淋巴结淋巴结肿大。
图3、4右侧鼻咽侧壁软组织肿块,肿块累及双侧口咽部。
图5、6咽顶部软组织肿块,颅底骨质破坏,肿瘤侵入颅内。
2.3 邻近结构的侵犯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咽旁间隙受累65例,ct表现为间隙推移,狭窄、变形与模糊、或形成肿块,累及翼腭窝和颞下窝20例,颈动脉鞘区受累及52例,ct表现为肿块侵入颈动脉鞘区,包绕颈动脉,颅底侵犯35例,表现为颅底骨质溶骨性破坏,或颅底孔扩大,正常骨质中断、缺损,脑内侵犯6例,表现为颞叶、右侧桥小脑角区肿块影(图5、6),颈部淋巴结转移48例,表现为颈部结节状、团块状软组织影,呈不均匀强化,部分为中央低密度灶,周围强化。
鼻咽部肿瘤的CT诊断和鉴别
医生根据解读结果撰写CT诊断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病变部位、大小、形态、 密度、强化程度等以及诊断意见。
03
鼻咽部肿瘤的CT表现
良性肿瘤的CT表现
形状规则
良性肿瘤在CT上通常呈现 规则的形态,与周围组织 分界清晰。
无淋巴结转移
良性肿瘤一般不会出现淋 巴结转移的情况。
密度均匀
良性肿瘤内部的密度较为 均匀,无坏死或钙化。
恶性肿瘤的CT表现
形状不规则
恶性肿瘤在CT上通常呈现不规则的形态,与周围 组织分界模糊。
密度不均匀
恶性肿瘤内部的密度不均匀,可能出现坏死或钙 化。
淋巴结转移
恶性肿瘤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在CT上可见淋巴 结肿大。
肿瘤侵犯周围组织的CT表现
1 2
骨质破坏
肿瘤侵犯骨骼时,CT上可见骨质破坏或骨膜反应。
邻近器官受压
肿瘤侵犯邻近器官时,CT上可见邻近器官受压变 形或移位。
3
淋巴结肿大
肿瘤侵犯淋巴结时,CT上可见淋巴结肿大或融合。
04
鉴别诊断
鼻咽部炎症的鉴别
鼻咽癌与鼻咽部炎症的鉴别诊断
鼻咽癌的CT表现通常为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强化明显,而鼻咽部 炎症的CT表现多为黏膜增厚、肿胀,密度均匀,增强后强化不明显。
不注射造影剂的常规扫描,用于初步判断病变部 位和范围。
02 增强扫描
注射造影剂后进行扫描,有助于鉴别肿瘤与正常 组织,提高诊观察病变的 强化过程,有助于鉴别良恶性肿瘤。
图像解读与报告
图像解读
医生根据CT图像观察病变部位、形态、 密度、强化程度等信息,结合临床资 料进行诊断。
鼻咽部肿瘤的CT诊 断和鉴别
目录
• 鼻咽部肿瘤概述 • CT诊断技术 • 鼻咽部肿瘤的CT表现 • 鉴别诊断 • 临床应用与价值
鼻咽癌如何进行影像学诊断
鼻咽癌如何进行影像学诊断发布时间:2022-01-19T06:49:30.812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9期作者:李红星[导读] 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好发于鼻咽、顶壁、侧壁李红星达州市达川区中医医院四川达州 635000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好发于鼻咽、顶壁、侧壁。
临床无明显症状,对于鼻咽癌患者治疗时,放疗是首选治疗方法但存在复发风险。
因此鼻咽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放疗后的随访十分重要,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新兴影像学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精准度也随之提升。
尤其是在鼻咽癌活体组织结构中的应用优势明显,能实现对鼻炎癌术前诊断、术后评估,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以此帮助患者治疗。
一、鼻咽癌影像学检查的选择应用鼻咽癌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内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
影像学检查结果中可以看出鼻咽部的CT和MRI表现与临床表现基本一致,但由于鼻咽癌的扩散和周围结构的侵犯,CT的临床检查效果要优于MRI。
现阶段鼻咽癌的诊断通常MRI、CT、PET CT能够准确的评价原发肿瘤的范围和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MRI的应用优势具有较好的软组织分辨力,能够清晰地显示鼻咽部的正常结构和肿瘤范围,能够分辨病灶的放疗后纤维化和肿瘤复发。
与CT诊断相比,MRI的鼻咽癌诊断更准确。
功能性MRI一些序列,能够鉴别肿瘤骨质浸润或放疗后骨坏死所造成的破坏。
MRIS(磁共振波普)能够有效分析病变局部的组织化学成分,同时也能够鉴别放疗后的残留病灶。
由此也可以看出MRI对鼻咽癌的TNM分期放疗照射野设计和预后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CT图像的应用优势在于能够清楚的显示鼻咽癌对周围骨结构破坏情况,通过螺旋CT扫描能够获取容积数据,按照临床需求,进行多种方式的重建,有利于肿瘤体积的测量,确定生物靶区,更有利于放疗的剂量设计,保证患者的安全。
再加上CT扫描时间短、信息丰富,且检查的费用相对较低,更能被大多数患者所接受PET CT的应用范围较广,且应用价值较高,尤其是在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肿瘤中的应用,将其应用在鼻咽癌诊断中,能够发现PET的现象,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由于范围限制较小,能够对全身远处转移的诊断,以此提高临床诊断率二、鼻咽癌的影像学诊断1.CT诊断鼻咽癌CT呈现横断位和冠状位的图像层厚5~6毫米,CT的扫描层不要超过3毫米,当怀疑存在颅底侵犯时,应在1~2毫米的连续层继续扫描。
鼻咽部肿瘤的CT诊断和鉴别
PPT课件整理
2
2、概 述
正常鼻咽部顶后壁淋巴组织丰富,鼻咽部恶性 淋巴瘤病理类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约占整个头颈恶 性肿瘤的3%。好发40-50岁男性。 属结外淋巴结。
PPT课件整理
3
3、病 理 淋巴瘤细胞大小形态相对一致,
以圆形细胞为主,核分裂多见。细胞呈散在分 布,与未分化癌呈巢状分布不同。组织中坏死 明显。肿瘤实质丰富而间质少、嗜银纤维呈网 状分布。
正常鼻咽腔顶壁软组织厚度不超过1cm 。
PPT课件整理
PPT课件整理
4
4、临床表现
鼻塞、流涕、吞咽困难、头痛、嗅觉障碍等, 如果侵及其它器官则引起听力障碍,视力障碍 。
可伴颈部淋巴结肿大,甚至以此为首发症状。
临床晚期可有鼻中隔穿孔。
多伴有后纵隔和腹腔广泛淋巴结肿大。
PPT课件整理
5
5、淋巴瘤CT诊断
CT检查对判断鼻咽部淋巴瘤的大小、形 态、性质、周围组织关系以及颈部淋巴结的 显示非常有价值,可以明确观察肿瘤对颅底 及相邻骨质有无破坏,对鉴别诊断有着重要 意义。
当肿瘤较大时可压迫周围结构,肌肉组织 、周围间隙移位,周围骨质受压变形,亦可 有骨质破坏。
PPT课件整理
25
例1 男 18岁
反复右侧鼻腔疼 痛、鼻阻六年余, 伴出血两年
PPT课件整理
26
增强
PPT课件整理
27
例2 男21岁 鼻塞、流涕、头痛一年余
PPT课件整理
28
骨窗
PPT课件整理
29
鼻咽纤维血管瘤
PPT课件整理
21
扩展方向及范围
直接扩展→蝶窦、筛窦、鼻腔及口腔。 经蝶腭孔,咽鼓管咽口处→翼腭窝。 经翼腭窝→眶下裂、颞下窝。 经眶下裂→眼眶。 经蝶窦→颅中窝。
鼻咽癌肿瘤的CT诊断:—附97例分析
鼻咽癌肿瘤的CT诊断:—附97例分析
刘春孝;李洪文;等
【期刊名称】《辽宁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0(004)001
【摘要】既往对鼻咽部肿瘤的检查主要依靠普通 X 线照片、体层摄影和鼻咽部造影,近年来则应用 C T 扫描检查该区肿瘤.现将我院 CT 扫描检查诊断鼻咽部肿瘤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7例报告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鼻咽部肿瘤97例,男性66例,女性31例,发病年龄8~77岁,平均43.9岁。
主要临床症状为:鼻分泌物有血丝36例,听力下降和耳聋49例,偏头痛49例,张口困难34例,面部肿胀13例,眼球活动受限10例,颈旁肿物29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发生部位见表1),其中手术39例,穿刺活检58例.本组良、恶性肿瘤 CT 诊断手术病理符合率分别为85%和93.5%(见表2),有3例良性肿瘤错诊为恶性肿瘤,5例恶性肿瘤错诊为良性肿瘤.全部病例 CT 扫描检查均有异常改变.对手术后、放射表1
【总页数】2页(P45-46)
【作者】刘春孝;李洪文;等
【作者单位】沈阳军区总医院放射一科;沈阳军区总医院放射一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630.4
【相关文献】
1.儿童胆管扩张症的CT诊断及分型(附97例分析) [J], 韩素芳;彭丽君
2.鼻咽癌的CT诊断(附50例分析) [J], 廖明朗;谭洁
3.鼻咽癌的CT诊断(附47例分析) [J], 邓益平;毛凯;雷松柏
4.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及附97例分析 [J], 夏菁;吕维富
5.鼻咽癌的CT诊断(附50例分析) [J], 陈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鼻咽癌诊断金标准
鼻咽癌诊断金标准引言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鉴于其病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制定一套鼻咽癌诊断的金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探讨鼻咽癌诊断的金标准,并提供一些有序列表以清晰划分不同部分。
临床症状的评估1.鼻塞和流涕2.鼻腔出血3.隐痛和压痛感4.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影像学检查1.鼻咽镜检查:通过鼻咽镜观察鼻咽部的情况,检测是否有肿块或溃疡。
2.CT扫描: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鼻咽癌的位置、大小和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
3.MRI扫描:MRI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鼻咽癌图像,对于评估肿瘤的侵袭性和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更为准确。
组织学检查1.鼻咽活检:通过鼻咽活检获取组织样本,进一步确认是否为鼻咽癌。
2.组织学分级:根据鼻咽癌组织的形态特征和细胞学特点,将其分为不同的分级,以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
分期和分级1.TNM分期:根据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转移情况(N)和远处转移情况(M),将鼻咽癌分为不同的分期,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
2.分级: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点和细胞学特点,将鼻咽癌分为不同的分级,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
生物标志物检测1.血清EB病毒DNA检测:EB病毒是鼻咽癌的一个重要致病因子,检测血清中的EB病毒DNA水平可以辅助鼻咽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2.血清miRNA检测:miRNA是一类非编码RNA,在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检测血清中的miRNA水平可以辅助鼻咽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鼻咽癌诊断金标准的意义1.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鼻咽癌的诊断金标准,可以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2.预测预后:通过鼻咽癌诊断金标准的评估,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建议和关注重点。
3.促进研究和发展:鼻咽癌诊断金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相关研究和技术的发展,为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鼻咽癌的CT诊断你了解吗
鼻咽癌的 CT诊断你了解吗现如今,鼻咽癌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我国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为鼻咽癌高发区,最常发生于中年人,男性较多见,男、女比例约为 2.5:1。
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治疗,就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比较大的影响。
当前,临床上诊断鼻咽癌的方式比较多,CT诊断是其中的主要方式之一。
如果患者有占位性病变存在,能够通过鼻咽镜,取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明确鼻咽癌的诊断。
那么鼻咽癌的CT诊断具有哪些内容?你都了解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一、鼻咽癌的诊断(一)一般检查这种检查方式,主要是对患者的口腔、咽和喉部等部位情况进行检查,如果没有病变,需要详细检查患者的鼻咽腔。
最简单的鼻咽检查方法就是应用手指对其进行探查,这种方法可以不用咽喉部麻醉以及任何设备。
在具体的检查过程中,可以用酒精消毒手指,并且还需要注意鼻咽两侧是否对称,存不存在肿块这种情况。
主要是因为绝大多数的鼻咽癌在触及后,非常容易出血,所以在探查后要检查患者的咽部和手指有无血迹。
如果在检查中有后鼻镜,最好使用后鼻镜查鼻咽部,仔细观察患者的咽部有无麻痹等情况,从而不断强化诊断的有效性。
(二)电子纤维鼻咽镜检查使用内镜方式对鼻咽癌进行检查,能够及时发现早期的鼻咽癌患者微小病变。
如果发现可疑病变,需要在鼻内镜直视下,对局部组织进行综合性活检。
在取活检组织的时候,如果肿瘤表面出现了黏膜覆盖,需要先咬除黏膜,才可以将钳头伸到黏膜下作深层咬取,降低取材误差的发生。
(三)CT和MRI检查CT和MRI可以说是检查鼻咽癌的主要诊断方式,此方式可以了解肿瘤侵犯的范围和颅底骨质破坏的程度。
CT在具体诊断中的应用,能够及时发现放射治疗的位置,进而保障治疗计划的完善性。
二、鼻咽癌早期CT能检查出来吗?相关的研究人员发现,通过CT检查能够发现鼻咽癌这种疾病。
然而由于鼻腔的结构比较复杂,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疾病很难被发现。
因此,在诊断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其它的方法对其进行确诊,必要的时候,还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活检和MRI检查等。
鼻咽癌的CT与MRI诊断对比分析
鼻咽癌的CT与MRI诊断对比分析目的:对鼻咽癌患者的CT诊断和MRI诊断进行对比分析与观察。
方法:从我院耳鼻喉科的鼻咽癌患者中选取112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他们的CT诊断和MRI诊断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
结果:在鼻咽部位检查方面,CT诊断具有42.9%的检出率,MRI诊断具有75.9%的检出率;在颅底部位检查方面,CT诊断具有22.3%的检出率,MRI诊断具有52.7%的检出率,P<0.05,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与CT诊断相比,MRI诊断不管是在鼻咽部位还是颅底部位的鼻咽癌检出率均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鼻咽癌;CT诊断;MRI诊断,对比分析在我国的肿瘤治疗中,鼻咽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的临床治疗方法就是放射治疗。
这就需要对患者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侵犯程度等实际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和掌握[1],同时还需要精确勾画患者的靶区。
不过,通常患者都具有比较复杂的发病部位结构,而且临近部位也比较多,如果单纯使用载线或是造影检查无法对肿瘤结构进行完全的勾勒[2],因此,临床检查多以CT和MRI 扫描为主。
为此,本文对鼻咽癌的CT诊断和MRI诊断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耳鼻喉科在2011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鼻咽癌患者中选取112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其中有60例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年龄在40岁-67岁之间,平均为(53.5±3.7)岁。
所有患者在通过临床确诊之后需要进行CT扫描和MRI扫描,在经过2天-1个月的临床治疗之后需要进行MRI扫描复诊。
所有患者均是自愿参与本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方法1.2.1CT诊断方法CT扫描采用的是GELightspeed16螺旋CT扫描仪,对患者的上界和下界进行分别扫描,即头顶与锁骨头两个部位。
鼻腔常见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CT diagnosis of the benign and m alignant tumors of nasal cavityL IU Y uan ,L UO De 2hong ,L I L in ,YA O Xue 2song ,S UN Wei ,W U Ning ,ZHOU Chun 2w u(Depart ment of Diagnostic Radiology ,Cancer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eking U 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02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CT manifestations of the tumors in nasal cavity and understand the key point of the diagno 2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r of nasal cavity.Methods CT findings of the nasal cavity tumor confirmed by pathology in 43cases were reviewed retros pectively ,including inverted papilloma (12cases ,2cases had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non 2Hodgkin lymphoma (12cases )and cancer (19cases ).R esults Twelve cases of the inverted papilloma wereunilateral lesions ,all located in the lateral nasal wall.Of the 10beni gn inverted papillomas ,the tumors of 9cases (90%)located in middle 2posterior portion of the nasal cavity ,10cases (100%)had clear rim ,8masses (80%)were homogeneous.Of 12cases of NHL ,10(83.3%)were unilateral lesions ,9(75%)located in the anterior portion of the nasal cavity ,9(75%)involved the skin of the external noses with disappearance of the subcutaneous fat in 6cases (50%),the adjacent bone was absorbed in 3.Of the 19cancers of nasal cavity ,13cases (68.4%)were unilateral lesions ,the tumors were irregular in shape with adjacent structures inva 2sion in 18(94.7%),the adjacent bone destruction in 18(94.7%).Conclusion There are different CT characteristics among the inverted papilloma ,lymphoma and cancer in the nasal cavity ,CT scan is helpful to diagnose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e in the tumors of nasal cavity.[K ey w ords] Nasal cavity ;Inverted papilloma ;Cancer ;Lymphoma ;Tomography ,X 2ray computed鼻腔常见肿瘤的CT 诊断及鉴别诊断刘 媛,罗德红,李 琳,姚雪松,孙 伟,吴 宁,周纯武(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射诊断科,北京 100021)[摘 要] 目的 分析鼻腔常见肿瘤的CT 表现,了解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
鼻咽癌CT与MR诊断
咽旁间隙
为充满脂肪的从颅底到舌骨上 角的新月状间隙。(上窄下宽)
内容:主要为脂肪,无淋巴结、 粘膜、肌肉、骨骼;其内有少 量异位的唾液腺和血管。
以茎突及其附着肌肉为界分为 咽旁前间隙、咽旁后间隙。
10
咽旁前间隙:
前界:蝶骨翼突内侧板后缘及其颊咽筋膜。 后界:茎突及其附着肌肉、茎突咽筋膜组
降低
40
斜坡骨质破坏
解剖特点
41
正常斜坡MR
42
斜坡骨质破坏-MR
43
斜坡骨质破坏-MR
44
正常蝶骨基底部
45
蝶骨基底部骨质破坏
46
岩骨尖破坏-CT
正常
右岩骨尖破坏
47
正常岩骨尖MR
48
岩骨尖骨质破坏-MR
49
翼突基底部和蝶骨大翼
51
翼 突 基 底 部 和 蝶 骨 大 翼 骨 破 坏
成的茎突隔。 上界:蝶骨大翼及颞骨岩部。 下界:下颌下腺表面筋膜。 内界:上部为鼻咽腔侧壁和咽颅底筋膜;
下部为咽上缩肌。 外界:外前上部为翼外肌内侧面;
外前下部为翼内肌内侧面; 外后部为腮腺深叶。 内容:大量脂肪组织、腭帆张肌、腭帆提 肌、下颌神经及其分支、上颌动脉 分支等。
11
混合型:见于未分化癌。
24
周围组织侵犯 鼻咽癌的扩散
颅外扩展
• 沿侧壁进入鼻腔。 • 侵及对侧,呈巨快型。 • 沿侧壁向下侵及口咽侧壁,达舌
骨平面。 • 向鼻咽深部侵润,侵及咽旁间隙
或咀嚼肌间隙。 • 侵及翼鄂窝,经眶下裂侵入眼眶, 或直接破坏上颌窦后壁和后组筛窦。
颅内扩展
• 破坏鼻咽顶部骨质,侵及蝶窦、海绵窦;破坏斜坡侵入后颅凹内。 • 经破裂孔沿颈内动脉侵入海绵窦及颅内,此行径可不破坏颅底骨。 • 破坏破裂孔,向前破坏骶骨大翼(卵圆孔、棘孔);
鼻咽病变的鉴别诊断
02
鼻咽部炎症的鉴别诊断
与普通鼻炎的鉴别
普通鼻炎
鼻塞、流涕、打喷嚏为主要症状,无头痛、发热等全身症状。鼻咽部检查可见 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
鼻咽部炎症
除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外,常伴有头痛、发热等全身症状。鼻咽部检查 可见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有时可见脓性分泌物。
与鼻窦炎的鉴别
鼻窦炎
鼻塞、流脓涕、头痛为主要症状,可伴有发热、咳嗽等全身症状。鼻窦炎时,鼻 腔内可见脓性分泌物,有时可闻及恶臭。
与其他罕见病变的鉴别
其他罕见病变
鼻咽部还有一些罕见病变,如淋巴瘤、 神经鞘瘤等。这些病变在症状和病理 表现上与鼻咽癌存在差异。
鉴别要点
对于罕见病变,通常需要根据病理组 织学检查结果进行鉴别诊断。在诊断 过程中,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 影像学检查结果和病理组织学表现, 以确定病变的性质。
感谢您的观看
鼻咽病变的鉴别诊断
目录
• 鼻咽癌的鉴别诊断 • 鼻咽部炎症的鉴别诊断 • 鼻咽部囊肿的鉴别诊断 • 鼻咽部其他病变的鉴别诊断
01
鼻咽癌的鉴别诊断
与其他恶性肿瘤的鉴别
鼻咽部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在组织学上与鼻咽癌 相似,但通常发病年龄较大,病 程发展较快,CT或MRI检查显示 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更明显。
鼻咽部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通常 表现为反复鼻出血、鼻塞等症状,CT 或MRI检查显示肿瘤呈不规则形,密 度不均匀。
与感染性疾病的鉴别
鼻咽部结核
鼻咽部结核通常表现为低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CT或 MRI检查显示病变范围广泛,可累及整个鼻咽部和周围结构 。
鼻咽部真菌感染
鼻咽部真菌感染通常表现为鼻塞、流黏脓性鼻涕、头痛等症 状,CT或MRI检查显示病变呈斑片状浸润,可伴有周围结构 的侵犯。
鼻咽癌的新型影像学检查与诊断
鼻咽癌的新型影像学检查与诊断近年来,鼻咽癌的发病率逐年攀升,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对于鼻咽癌的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变得尤为重要。
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鼻咽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新型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并探讨其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
一、MRI(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优异的软组织对比度和解剖性分辨力。
对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和病程监测非常有价值。
通过对鼻咽部进行高清晰度的影像学观察,可以观察到肿瘤的大小、位置以及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
此外,MRI还可以对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进行评估,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二、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是一种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技术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该方法不仅可以提供肿瘤组织的代谢信息,还可以提供准确定位的解剖学信息。
对于鼻咽癌的诊断以及治疗反应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示踪剂,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肿瘤的活动程度,同时还能检测到远处转移灶,提高鼻咽癌的诊断准确性。
三、纤维喉镜检查纤维喉镜检查是一种简单、无创且可重复的检查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鼻咽部的病变情况。
通过将纤维喉镜插入鼻腔进入咽喉部进行观察,可以清晰地看到鼻咽癌的形态、位置和范围。
纤维喉镜检查的优势在于可以进行多次复查和随访,对于鼻咽癌的早期筛查和治疗效果的评估非常有帮助。
四、超声内镜检查超声内镜检查是一种通过将超声探头插入鼻咽部进行检查的方法。
与传统的超声检查相比,超声内镜检查具有更高的解剖分辨率和更好的可视化效果。
通过超声内镜的引导,可以精确观察到鼻咽癌的部位、大小以及侵袭范围,对于术前评估和手术引导起到了关键作用。
综上所述,鼻咽癌的新型影像学检查方法为其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提供了重要的辅助手段。
MRI、PET-CT、纤维喉镜检查和超声内镜检查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并在不同的临床情况下发挥着重要作用。
鼻咽癌鉴别诊断
6、鼻咽或颅底脊索瘤 脊索瘤起源于残余脊索组织的一种肿瘤,具有生长缓慢、转移少的特点。脊索瘤发生在鼻咽部罕见。一般都是从颅底蝶骨体和枕骨基底部向颅内或颅外生长,侵及鼻咽部。晚期鼻咽癌与脊索瘤单凭临床资料和CT检查结果鉴别有一定困难。但血清VCA-IgA检测和活检病理结果对诊断有重要作用。
7、鼻咽恶性淋巴瘤 咽淋巴环包括鼻咽、软腭、扁桃体及舌根在内的环状淋巴组织。鼻咽恶性淋巴瘤是咽淋巴环淋巴瘤中的一种,约占咽淋巴瘤中1/4。鼻咽恶性淋巴瘤在鼻咽腔内可见鼻咽顶后壁突出肿瘤与鼻咽癌肿瘤形态相似,肉眼无法区别。亦有颈淋巴结转移。CT检查鼻咽腔内有肿瘤,并可侵入咽旁间隙,只有靠病理检查才能做出明确诊断。
2、鼻咽增生性结节 本病在鼻咽镜下可见孤立的单个结节或多个结节,表面粘膜呈淡红色,与周围正常粘膜相同。结节可在粘膜或腺样体的基础上发生,或由粘膜上皮鳞状化生或角化上皮游离成表皮样囊肿样的改变,或因粘膜液体分泌旺盛而成潴留囊肿。病变常发生在鼻咽顶前或侧壁。囊性结节病变用活检钳头部轻压结节时可呈现脐形凹陷,检咬破囊壁有液体流出。
鼻咽癌的CT与MRI诊断
成像参数
成像层面 扫描速度 软组织对比度 钙化 骨伪影 心脏大血管 辐射损伤 禁忌症
MRI
多
(T1、T2、N(H))
任意方向 相对长
高 不敏感
无 不用造影剂可显示
无 金属起博器等
CT
单一 (X线吸收系数)
横断 快 低
敏感 有 要用造影剂 有 无
CT:
MRI-TIWI
不同组织
T1 信号强度
肌 翼突基底部、内外板 蝶骨大翼、蝶窦
T1WI T1WI+C
正常鼻咽腔
冠状(中部):
标志是咽鼓管圆枕 NP顶的翼板下的粘膜 卵圆孔 咽旁间隙(颅底-颌下腺)
T1WI T1WI+C
正常鼻咽腔
冠状(中部):
咽鼓管圆枕 卵圆孔
垂体 柄 蝶窦 卵圆 孔
下颌N
胼胝 体 侧脑 室
视交 叉
T1WI Gd+T1
鼻咽癌的CT/MR表现
T1WI
Gd+
超腔侵犯:软组织
咽旁间隙 口咽/下咽
鼻腔
超腔侵犯
侧、后壁超腔:UICC 1997规定超出咽颅底筋膜
MRI:显示咽颅底筋膜(侵犯肌肉、脂肪间隙) CT:鼻咽部肿瘤未超出翼内板内侧与颈内动脉内缘/茎突的连线)
前面超腔:肿瘤超过翼内板游离缘/翼腭窝连线,侵犯后鼻孔
咽旁/后间隙
咽粘膜间隙 茎突前间隙 茎突后间隙 咽后间隙
上方,鼻咽顶后部相连,上方为破裂孔
顶后壁:
蝶窦的后下部 蝶骨底部 枕骨底部 第1、2颈椎
前壁:
后鼻孔和鼻中隔后端
下壁:
软腭、第1/2椎间隙
正常鼻咽腔
正常鼻咽腔
形态:
平静呼吸:
鼻咽癌的CT诊断 ppt课件
5.腮腺间隙(parotid space,PS)
由颈深筋膜浅层包绕腮
腺而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要包含腮腺
、面神经、下颌后静脉
、颈外-上颌内动脉及
腮腺内淋巴结。
6.咽后间隙及椎前间隙 (RPS/PVS)
颊咽筋膜与颈深筋膜椎
前层之间潜在间隙为
RPS;椎前筋膜包绕头
长肌,颈长肌及椎动脉
为PVS。
7.颈后间隙(posterior
cervical space,PCS) 椎前层与浅层之间,前方 与PS,CS相邻,内侧为 PVS,外侧为胸锁乳突肌
,其内主要为颈深淋巴结
。
NPC治疗前CT表现
粘膜下型可以表现正常; 咽隐窝与咽鼓管咽口改变:咽隐窝变浅或消失,咽鼓管咽口闭塞; 咽旁间隙改变:缩小或闭塞; 颈血管间隙改变:脂肪消失,与病灶直接相连; 颈后间隙:结节状软组织影,一个或多个,等密度,类圆形,增强后
PP S
PP S
2.咽粘膜间隙(pharyngeal mucosal space,PMS)
颊咽筋膜下方包绕咽上、中缩肌,靠近气道一侧称咽粘膜间隙。其 内包含咽淋巴环(Waldeyer’s 环),咽上、中缩肌,咽鼓管咽肌,腭 帆提肌和咽鼓管咽口。
PMS
PMS
咬肌间隙(masticator space,MS)
颈深筋膜自下颌骨处分为深浅两层,深层沿翼内肌上行至颅底, 浅层沿咬肌表面至颧弓下缘,两层之间形成咬肌间隙。包含翼内肌、 翼外肌、咬肌、颞肌、、下颌骨体、下颌支。
MS
MS
4.颈血管间隙(Carotid space,CS)
由颈动脉鞘包绕颈内 动脉、颈内静脉、 IX到XII对颅神经、 交感神经及颈深淋 巴结链。
环状强化;
鼻咽癌的CT影像分析
鼻咽癌的CT影像分析目的:分析鼻咽癌的CT影像征象及向周围侵犯的影像表现。
方法:回顾分析53例鼻咽癌患者的CT影像表现。
结果:咽隐窝变浅、消失52例,咽旁间隙变窄42例,副鼻窦受累8例,翼腭窝受累2例,颅底骨质破坏6例,颈淋巴结转移12例,颈动脉鞘受累13例。
结论:鼻咽部软组织增厚,咽隐窝变窄,咽旁间隙外移、变窄是其主要征象,肿瘤向上可侵犯颅底,向前可侵及翼腭窝,向后侵及颈动脉鞘。
标签:鼻咽癌;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中图分类号R44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30-0033-01鼻咽癌是鼻咽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以我国南方发病率最高,CT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及密度分辨率,是其主要的影像检查方法。
现将笔者所在医院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的CT影像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3例鼻咽癌患者中,男38例,女15例,男女比例为2.5∶1,年龄18~67岁,平均43岁。
53例鼻咽癌患者中,鳞癌52例,腺癌1例。
1.2 临床表现鼻腔流血或涕中带血26例,鼻塞25例,颈部淋巴结肿大11例,颌面部疼痛、麻木5例,视力障碍1例,耳鸣1例。
1.3 方法本组53例患者均作CT平扫,其中CT增强扫描8例,CT扫描机器为菲利浦Brilliance,6排螺旋CT,层厚3 mm、层距为3 mm,CT增强为用60%碘海醇,速率为2.8~3.3 ml/s。
2 结果53例患者均可见鼻咽壁软组织增厚;咽隐窝变浅、消失52例,其中双侧咽隐窝变浅21例,左侧咽隐窝变浅17例,右侧14例;咽旁间隙变窄42例,表现为咽旁间隙受压外移,咽旁间隙密度增高,呈软组织密度影;口咽部软组织增厚5例;副鼻窦受累8例,表现为副鼻窦内出现软组织密度影,其中蝶窦4例,上颌窦2例,筛窦1例,蝶窦及筛窦联合受侵1例;翼腭窝受累2例,表现为翼腭窝内出现软组织密度影,其中1例伴骨质破坏;中耳乳突炎5例,表现为乳突内出现软组织密度影,其中左侧3例,右侧2例;颅底骨质破坏6例,其中溶骨型骨质破坏3例,表现为骨质密度降低,呈溶冰改变,成骨型骨质破坏1例,表现为其骨质密度增高,其外形无改变,混合型骨质破坏2例,表现为溶骨型骨质破坏,并出现骨质密度增高影;颈部淋巴结转移12例;颈动脉鞘压受累13例,其中单侧受累8例,双侧受累5例,表现为颈动脉鞘间隙变窄,结构不清,出现软组织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