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跑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运动素质训练方法.pdf
中长跑训练与相关身体素质
中长跑训练与相关身体素质摘要:随着当代田径运动的高速发展,中长跑运动不仅仅是过去的一种持久耐力的竞赛,而且是一种长时间的快速跑耐力的抗争。
中长跑技术应是经济、实效、协调的一个综合体,同时应遵循人体自然姿势的规律及原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本文通过对提高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成绩有效途径的探讨、训练过程中相关身体素质的监测以及训练过后科学恢复的研究,进一步证明这一项目青少年的训练特点,对于培养高水平奥运后备人才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1. 提高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有效途径打好全面耐力素质基础,突出速度和速度耐力素质重点,加强力量耐力训练,注意技术合理规范化,重视战术和心理训练,选用专门的方法手段,结合实际进行训练,有利于提高普通高校中长跑运动员的成绩。
1.1 耐力素质是影响中长跑运动成绩的基础一般耐力:指人体以中小强度、长时间坚持运动的能力,主要是发展人体的有氧能力,它是专项耐力的一个主要因素。
发展一般耐力的主要手段:长时间或较长时间进行中等强度跑或慢跑,包括越野跑、竞走、耐力性变速跑,其他体育项目应用(如球类、游泳、自行车等),耐力性游戏等。
进行一般耐力训练时应注意:1. 常用中等或中等以上强度匀速跑;2.跑中强调正确技术,结合呼吸节奏进行;3.尽可能在野外、山坡、草地上进行;4.处理好负荷与休息关系,加强医务监督。
专项耐力:指长时间进行专项活动的能力或人体在一定时间内持续进行大强度剧烈运动的能力。
专项耐力是决定中长跑成绩的主要因素,增强专项耐力有助于运动员保持高速跑的时间,减少比赛中运动创伤的发生。
有助于提高加速冲刺能力。
发展专项耐力的主要手段:较长时间的专门练习;短于或略长于专项距离的重复跑;不同距离的变速跑;较长时间的大强度越野跑;各种距离跨栏跑、障碍跑比赛。
1. 多采用重复训练法,选择段落应短于专项距离为主;2.若选用变速跑方法练习,快跑段落一般为400~1000米,一般在5次左右;3.专项耐力课跑的总距离,以专项及其他情况而定,若用重复跑,总距离可达本专项距离或超过数倍;4.专项耐力安排,在训练的准备期比重一般,在竞赛期则较大。
中长跑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力法与手段
提高中跑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力法与手段湖南师大附中朱建军中跑800m、1500m,是对速度耐力要求较高的项目,运动员必须具备用高的速度(100m平均男子13′女子重5′左右)跑完全程的能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中跑的邻项成绩是运动员的耐力和速度素质水平的重要指标,掘测试表明中跑的无氧代谢与有氧代谢的比例为800m为70%和30%,1500m各为50%,中跑的无氧代谢低于短跑,有氧代谢比重少于长跑,中跑属于极限下强度项目,比赛的后程氧债可达20--301,血液中的血乳酸可达270--300ml,最大吸氧量可达75--80ml/分,肺活量4.5--5.51因此中跑运动员必须具备承受后半程高浓度血乳酸能力,必须有很强的心肺功能,提高这些能力只能进行艰辛的,合理的、科学的训练才能达到。
1、提高中跑运动员专项能力的理论基础和有效手段。
我们知道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和肌肉代谢能力是制约中长跑竞技能力的关键因素,800m和1500m运动项目起主导作用的能量系是乳酸能系统。
因此应重视以下能力的培养,①重视发展一般耐力水平,②发展速度水平,增加速度贮备,⑧进行有效的力量耐力训练,提高肌肉代谢能力。
④增加运动员机林诮除乳酸能力,:保证在比赛中的能量供应。
1.1重视有氧能力,发展一般耐力,有氧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训练的质量和运动量的水平,优秀运动员的有氧跑量达到5000-6000公里/年,下表是某队一年的跑量统计。
项目性别周月量年800-1500m 男50-200km 200-700km 4000-6000km800-1500m 女40-160km 180-650km 3600-5500km从图表中可出看出一般有氧能力跑量每天达到10--40公里。
1.1.2在发展有氧耐力而进行的持续练习中,运动强度的选择十分重要应采用起过本人V02max 50%的强度运动,才能使有氧能力显著提高。
美国的库珀提出运动时J心率达到150次mil”至少维持5min,近年来个人乳酸闽强度是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的最佳强度,用乳酸阈强度进行耐力训练,可使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达到较高水平,最高限度利用有氧供能。
论高校中长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与特征
ds nenn i I et,lea I, xe tni s n x e m na ap ce.T elsl h w dta ia c Jnn p0 c i rt l ep n i e rw de pr e t p mah s h ut so e t t g 、 s t ue j n e a i l ℃ s h
t o eeo P y o act n et c ne hj n om8 U 妇 rt.j hnzltn 3 、 。C t8 Hg f hs t uq洳nn dH nt s c.z e。 gN r l n esy t t }J g 2 O c E h t i n L e8 hn 1
文章 编 号 :0 l55 (0 9 0 J 7 -5 1o -O l 20 )40 60 4
论 高校 中长 跑运 动员 体 能训 练 的方法 与特 征
胡 辉 , 吴 国 正
( 浙江 师范大 学 体育 与健 康科 学学院 , 浙江 金 华 3 l0 ) 204
摘 要: 为探 索 科 学 、 效 的 高校 中长 跑 运 动 员 的体 能 训 练 方法 , 对 中 长跑 项 目体 能训 练 认 识 和 分 析 的基 础 有 在
a d l n it n e nm ne sp y ia r i ng i le e nd UIV r iis n O g d sa c r h sc lt ani n COlg sa l e ste i
HU i W U 0 h n Hu , Gu z e g
上, 运用文献资料法 、 专家访谈法 和实验法 , 对高校中长跑运动员训练实践进行了应用研究. 结果表明 : 高校中 长跑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应以速度训练为核 心, 注重速度 能力的发展 ; 练手段应有针 对性 , 训 注重训 练 的实效 性; 采用 “ 大强度 , 多课次” 的训练结构 , 能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
中长跑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素质训练
中长跑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素质训练摘要:田径是体育运动中最为常见的项目,中长跑是其中一项基础运动,这一运动主要考验速度与耐力,对运动员的体能素质要求较高。
本文简要阐述了体能训练在中长跑运动中的重要性,分析了中长跑运动员的体能特征,即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以及运动素质,并重点从五个方面讨论了中长跑运动员运动素质教学训练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长跑运动员体能运动素质训练体能是一种以代谢活动为基础,通过骨骼肌系统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其主要包括力量、速度等多种素质,这一运动能力的高低与运动素质训练质量有着直接关联。
对中长跑运动员来说,只有具备良好的运动素质才能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因此,现阶段如何以更好地教学训练方式提升运动员运动素质,已然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话题。
以下则是笔者的分析与论述。
一、体能训练在中长跑运动中的重要性在竞争激烈的田径赛场上,要想获得优异的成绩,运动员必须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到比赛当中。
中长跑是一种以体能为主要的耐力型运动项目,其具有强度大、时间久的特点,随着竞技水平的提升,此项运动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体能在其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因此为了使运动员获得胜利,就应当格外重视体能训练。
二、中长跑运动员的体能特征分析1.身体形态特征大量实践表明,适宜的身体形态与中长跑运动比赛所获成绩有着必然关联。
身体形态体现着运动员的发育水平以及基本运动能力。
而通过分析调查统计数据,相比其他力量型运动而言,笔者发现中长跑运动员大多体型偏瘦。
2.身体机能特征身体机能是衡量运动员综合运动水平的核心标尺,其主要是指人体整个器官系统的功能。
通过分析,可发现中长跑运动员都具有肺活量大、调节能力强、摄氧量高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中跑运动项目时常约为2min~4min,长跑运动项目时长约为10min~50min,在运动过程中都需要大量能量。
其有氧功能的比例随着距离增加逐渐提高,而无氧功能则逐渐降低。
从本质上来说,能量供应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其中各种能量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因此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应当侧重于全面提升。
中长跑技术分析及训练方法
中长跑技术分析及训练方法1. 中长跑定义中长跑运动是一项需要速度和耐力的综合性项目。
一般把800米—10000米统称中长跑项目。
需要人体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速度跑步。
2.中长跑正确动作讲解⑴呼吸中长跑的距离长,消耗能量大,对氧气的需求量也大。
因此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至关重要。
中长跑能量消耗大,机体要产生一定的氧债,为了保证机体对氧气的需求,呼吸必须有一定的频率和深度,还必须与跑的节奏相配合,一般采用两步一吸,两步一呼。
呼吸时采用口进行呼吸的方法。
随着速度的加快和疲劳的出现,呼吸的频率有所增快。
⑵起跑及起跑后的加速跑①站立式起跑各就位时,运动员从集合线走到起跑线处,两脚前后开立,将有力的腿放在前面,前脚尖紧靠起跑线后沿,后脚距前脚一脚距离左右,两脚的左右距离自然开立,上体前倾,两膝弯曲,两臂一前一后,身体重心主要落在前脚上,保持稳定姿势,集中注意力听枪声。
②起跑后的加速跑起跑后上体保持前倾,脚尖着地,腿的蹬地和前摆以及两臂的摆动都应快速积极,逐渐加大步伐和加快速度,随着加速段的延长,上体逐渐抬起,进入到途中跑。
加速段距离的长短和速度,应根据个人特点、战术需求和临场情况而定。
(3) 途中跑①直道跑技术:跑直道时要求两脚沿平行线跑,抬腿既不靠内也不靠外,正直往前,两脚皆脚前掌去扒地跑.②弯道跑技术弯道跑时要求左脚前脚掌外侧,右脚前脚掌内侧着地,左腿膝关节外展和右腿膝关节内扣,身体重心向内倾斜协调用力,速度越快倾斜角度越大,右臂的摆幅稍微大于左臂摆幅。
⑷冲刺跑冲刺跑是临近终点前一段距离的加速跑。
主要任务是运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克服疲劳,力争在最后阶段跑出好成绩。
技术特点是加快摆臂速度和加大摆幅的同时配合腿部动作加快频率.冲刺跑的距离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战术要求和临场情况而定。
在通过终点时,在接近终点一步前身体躯干前倾,做出撞线动作。
3.分解跑步动作,单个动作讲解⑴上体姿势上体正直或稍前倾,头部与脊柱成一条直线,胸部正对前方,下颌微收,两眼平视,颈部放松,整个躯干自然而不僵硬。
中长跑专项素质的训练方法
中长跑专项素质的训练方法第一篇:中长跑专项素质的训练方法中长跑专项素质的训练方法任何训练方法,旨在促进该项运动的发展,因此中长跑的训练方法应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战术技术和心理等方面的训练。
1.最大力量训练方法。
此方法能有效地发展肌肉横断面和最大意志的紧张能力。
根据中长跑的特点,力量训练应以发展力量耐力为主,发展力量的重点,应以腿部力量为主,躯干和两臂力量为辅。
发展力量一般采用的练习有:1.1立定跳、多级跳、单足跳、跨跳、蛙跳、跳远、跳高及各种跳跃游戏。
1.2俯卧撑、立卧撑、轻器械练习(如哑铃、沙袋等)。
1.3利用地形条件(山坡、沙滩)进行跑的练习。
1.4负重静力练习,采用轻大力量的负荷,递减重量的方法进行练习。
它与发展静力性练习和耐力性力量,可以提高中长跑最后冲刺阶段的速度和力量,其负荷如下:负荷强度 90%以上 70--90% 70%以下组数 4 6 4每给持续时间3“--6” 8“--12” 12"以上每组间隔 3'--4' 3' 3'2.快速能力练习步长和步频是影响中长工跑速度的两个因素。
因此,提高跑的速度要围绕着发展步频与步长以及使两者形成适宜的比例关系进行。
对于步频快而步长小的,应在保持步频快的情况下着重发展步长;对于步长大而步频慢的,则应在保持步长的前提下着重发展步频,使步长与步频既相适应又具有个人的特点。
速度的提高是缓慢的,效果提高也不显著,在全年训练中,快速能力练习最大比重安排在竞赛前期或赛期中,在准备期中应少量安排。
3.耐力训练,包括发展有氧耐力练习和无氧耐力练习。
3.1 有氧耐力练习,它是构成无氧耐力的一个主要因素。
所以,它与中长跑成绩的提高有着重要关系。
发展有氧耐力主要练习手段有:长时间或较长时间的中等强度跑或慢跑(包括越野跑、竞走、耐力性变速跑、“法特莱克”跑),其它体育项目练习,综合循环练习,耐力性游戏等。
有氧耐力训练的安排,在全年训练中一般每周训练中,都应有较大的比重。
中、长跑训练的内容与方法
中、长跑训练的内容与方法中、长跑训练的内容与方法1. 专项素质训练(1)一般耐力训练一般耐力是发展中长跑专项耐力的基础。
一般耐力在中长跑项目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工作能力。
在全年训练中,根据不同的任务应有所侧重地不间断地进行耐力训练。
准备期比重较大,比赛期及比赛前也应有所安排。
一般耐力是通过强度小、时间长的越野跑、骑自行车、游泳、滑冰、滑雪、爬山、各种球类练习进行训练。
发展一般耐力要从增加量开始,循序渐进,波浪式前进,随着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适当增加跑量和强度。
中长跑运动员的一般耐力训练,除训练课安排外,常常利用早操时间进行45′~1′30”的持续跑或各种形式的越野跑。
一般耐力不仅可以提高内脏功能,提高有氧代谢能力,还可以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改进跑的技术和发展身体素质。
(2)专项耐力训练中长跑运动员的专项耐力,实质就是专项能力,或速度耐力。
在全年训练中,根据任务的不同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发展专项耐力一般采用间歇跑、重复跑、变速跑、接近专项距离、专项距离或超过专项距离的计时跑,以及专项检查跑、测验、比赛等。
间歇跑时,使心率保持在120~180次/分的范围内,使心输出量处在最佳水平上,在间歇时肌肉得到休息,而心脏仍处在很高的活动水平,使整个训练对心脏功能的增强都有显著效果。
一般在200~600米的距离上采用间歇跑。
在全年各阶段的训练中均可采用间歇训练,准备期采用较多。
重复跑的训练是反复跑几个段落,休息时间较充分,跑的距离、重复次数、要求的强度应根据专项特点、训练任务而定,可采用100~300米,400~600米,1000~1600米,2000~4000米,甚至8000米的距离。
在短于专项比赛距离的重复跑时,速度应高于比赛平均速度。
与比赛距离相同的重复跑训练应适当减少,以免身心更大的负担。
重复跑是发展速度和专项耐力的重要手段,还可以培养跑的速度感和节奏。
比赛期采用较多。
浅析中长跑项目特征与训练方法
浅析中长跑项目特征与训练方法中长跑项目是田径运动中的一项重要比赛项目,包括3000米、5000米、10000米和半程马拉松等赛事。
中长跑项目要求运动员具备较高的耐力、爆发力和技术水平,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运动项目。
本文将从中长跑项目的特征和训练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中长跑项目有所了解。
一、中长跑项目的特征1.1 耐力要求高中长跑项目的比赛距离相对较长,需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耐力。
在3000米、5000米和10000米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在比赛过程中保持一定的速度,并且在最后冲刺阶段还能够保持较高的速度,因此对于肺活量、心血管功能、肌肉耐力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
中长跑运动员需要通过长时间的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耐力水平,包括长跑训练、间歇训练、爬坡训练等。
中长跑项目不同于短跑项目的纯粹速度比赛,需要运动员在比赛中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
比如在转弯的时候要能够保持身体的平衡,避免摔倒;在接力比赛中需要掌握接力技术,合理分配体力和速度等。
因此中长跑项目的训练中还需要加强技术训练,包括节奏训练、踩点训练、动作优化等。
1.3 心理素质要求高中长跑项目的比赛距离长,时间长,需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
在比赛过程中需要面对长时间的孤独、疲劳和痛苦,需要保持自己的信心和毅力,才能够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因此在训练中还需要进行心理素质的训练,包括专注力训练、自我调节训练、心态调整等。
2.1 基础训练中长跑项目的基础训练是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水平,包括长跑训练、跑步训练、有氧运动等。
通过长时间的跑步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肌肉耐力和代谢能力,为后续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速度训练是中长跑项目的重要训练内容,通过速度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和爆发力。
比如1000米和1500米的速度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表现,为比赛中的冲刺做好准备。
技术训练是中长跑项目的重要训练内容,通过技术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水平。
包括节奏训练、踩点训练、换向训练等,能够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水平和比赛策略。
浅析中长跑项目特征与训练方法
浅析中长跑项目特征与训练方法中长跑是田径运动中的一项项目,指的是距离在800米到10000米之间的长距离赛跑项目。
中长跑项目需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耐力和持久力,是一项需要长时间坚持训练和持续努力的项目。
在进行中长跑训练时,需要注意运动员的体能、心肺功能、跑步技巧等方面的训练,为其提供综合的能力提升和提高比赛成绩。
本文将对中长跑项目的特征与训练方法进行浅析。
一、中长跑项目的特征1. 耐力要求高中长跑项目是一项持续时间较长的比赛项目,需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耐力和持久力。
在比赛中,运动员需要保持一定的速度持续跑上数圈甚至更长的距离,因此对运动员的耐力要求较高。
2. 心肺功能需求大中长跑项目需要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较高的氧气摄取量,因此对心肺功能的要求较高。
在训练中需要针对心肺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水平。
3. 技术要求精细中长跑项目虽然看起来只是简单的跑步,但在比赛中,技术因素同样十分重要。
包括姿势、步频、步幅、摆臂、呼吸等方面的技术都会影响到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因此需要针对技术训练进行提高。
1. 体能训练体能训练是中长跑训练的基础,包括力量训练、核心稳定性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肌肉耐力,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稳定性和平衡能力,柔韧性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柔韧性,从而提高跑步时的舒适度和效率。
技术训练是中长跑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通过视频分析、教练指导、模仿优秀选手等方式进行技术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跑步姿势、步频、步幅、摆臂等技术要素。
4. 策略训练在中长跑比赛中,选手需要根据自己的状态和对手的状态做出相应的比赛策略,因此在训练中也需要进行相应的策略训练。
可以通过模拟比赛、调整速度、分段训练等方式进行策略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比赛策略水平。
5. 心理训练心理素质是中长跑比赛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需要通过心理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
可以通过冥想、放松训练、自我暗示等方式进行心理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
探讨中长跑运动员训练的技术特点
探讨中长跑运动员训练的技术特点中长跑是一个枯燥的耐久力项目,特点是要具备充沛的体力和足够的耐力,要保持高速跑和最后的冲刺能力。
对运动员自身技术要求,要具备较快的速度和很强的力量耐力,才能在冲刺阶段完胜对手。
从训练角度看,中长跑要力求经济性和实效性,也就是使节奏感、速度感、力量耐力和合理的分配体力融为一体。
跑的距离越长,对速度和力量耐力的要求就越高,不同的运动员,技术要求也不尽相同,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要达到最佳的步幅和步频,具备相当的持续能力,才能确保中长跑的最快速度和最优成绩。
一、中长跑项目的特点中长跑是发展肌肉急速收缩与放松的机械运动,考验的是速度和力量耐力的持续能力,是这个项目的特点。
一方面要求既节省体能,又要减低能量消耗,维持一定的跑速;另一方面要求在全程跑中能根据比赛的情况具有加速跑的能力和保持长时间加速跑的能力。
运动员要想在中长跑全程中有最佳表现,必须做到有效地运用技术和战术,合理地分配体力,储备坚实的力量耐力。
跑的动作要轻松自然、上下肢配合协调,小幅度摆臂带动最佳的步频与步幅,弯道跑控制落点,整体要求平稳力求直线性,把握好呼吸与跑的节奏;从生理角度说,要提高自我调整肌肉收缩和放松交替的能力,要注重动作实效性和节省体力,保持和发挥正确的技术。
中长跑的基础是力量耐力性练习,其技术特点是重复的周期性运动,是在相对长的时间内重复交替完成跑步动作,虽说绝对速度不如短跑快,较马拉松速度要快很多,是长时间持续加速的中高速度跑。
从高水平比赛中很容易看出,中长跑就是快速跑,确切的说是特定距离上最快速度的跑,简称为耐力性的快速跑,也就是指耐力跑中表现出来的速度,只有具备耐力性的快速跑能力,才能在中长跑距离上有最突出的表现,才能在中长跑比赛中获胜,这是中长跑的特点。
二、中长跑运动员的技术要求运动员的训练,归根到底是能在比赛中取得最佳成绩,运动员要具备很好的技术,从肌肉活动的特点看,是肌肉爆发式的收缩能力,要经过训练手段,增强肌肉的收缩能力。
中长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研究
78体育风尚SPORT & STYLE作者简介:刘金生(1964—),男,汉,陕西佳县人,本科毕业,毕业于西安体育学院,现为榆林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教师,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中长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研究刘金生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摘要:良好的体能是中长跑运动员顺利完成日常训练任务和比赛中获得胜利的关键之一。
同时,良好的体能也能有效预防运动损伤,保证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的身体健康。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中长跑运动特征,然后分析了中长跑运动员的体能要求,接着对中长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方法进行了研究。
研究认为,专项体能训练直接决定了中长跑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在日常技术训练中,教练应注重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
关键词:中长跑;田径;专项体能;体能训练中长跑是田径类运动中距离跑和远距离跑的总称。
田径本身是一种体能类项目。
作为“运动项目之父”的田径,运动员只有在具有良好体能,才能顺利地完成训练任务,才能在比赛中正常或超常地发挥技战术水平。
一、中长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原则中长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是一项科学、系统的过程,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
本文认为,中长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专项深化原则所谓专项深化原则,是指教练根据中长跑运动专项体能训练的特点、运动员个人专项体能训练水平增长的情况、专项体能训练各时期(各阶段)的任务等,以促进运动员的专项体能以及专项技术为根本目标的训练。
专项深化原则的核心要求是“专项”,即强调训练内容和方案和中长跑专项运动特征以及比赛要求高度一致。
在训练过程中,教练需要根据中长跑运动专项运动特征以及比赛要求,科学安排训练内容和方案。
期间,教练要肯定中长跑运动不断发展以及运动员身体素质不断发展的实际,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贯彻专项深化原则。
有些教练在训练过程中不注重分析中长跑运动与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的新情况,导致训练内容和方案与中长跑运动发展和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出现脱节,在训练场或训练馆内看运动员运动水平提高了,但一出训练场或训练馆,自己的运动员就暴露出很多问题。
中长跑训练方法
现代中长跑训练的主要内容、方法、手段现代中长跑的训练内容很多,凡是能够决定和影响运动员竞技运动能力及专项运动成绩的因素(除先天因素外),都应列为训练的内容。
这些主要内容有:专项素质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智能训练、恢复训练、思想政治教育等。
一、专项素质训练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中长跑运动员的一个特点是具有良好的耐乳酸能力。
提高有氧和无氧训练水平是中长跑运动努力的方向。
中长跑各个项目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的比重是不同的,跑的距离越长,有氧训练的比例就越大,而无氧训练与些相反。
发展有氧耐力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中长跑运动员的血乳酸值在4摩尔/左右时的跑速可确定为无氧阈速度。
用无氧以下的跑速进行不间断持续跑是发展有氧能力的主要训练手段。
无氧阈确定以后,可采用两种训练手段来发展有氧能力:分别取无氧阈速度的70%或80%-90%作为练习手段。
例如某长跑运动员的无氧阈速度为5.2米/秒即每公里4'34",这种速度的不间断匀速跑占跑量的30%,心率在20-24次/秒时间不超过120分钟。
采用这种跑的目的主要是为有氧能力的提高创造必要的条件。
有时在大强度训练或病愈后也采用这种强度的恢复性跑。
间歇训练时的间歇慢跑也属于这种类型的跑。
在采用第二种训练手段时,取无氧阈的80%-85%-90%即每公里3'05"-2'45",这种训练手段占问题的60%是提高有氧能力的最重要手段。
心率为27-28次/10秒。
这种训练手段也可应用间歇训练负荷法。
在跑每一个快跑段落(200米至1000米)结束时心率为27-28次/10秒,而慢跑段落时心率为24-25次/10秒,快跑段的时间、长度及其反复的数量取决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该训练阶段的任务。
这种训练手段对提高耐力项目的最大有氧能力非常有效。
二、速度训练速度素质是径赛运动员的最基本素质。
800米运动员的速度与耐力素质可视为该项的法定性素质。
中长跑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运动素质训练方法
现 在 : 中长 跑 运 动 员 的 身 体 形 态 一 般 为 干 瘦 , 材 匀 称 , “ 身 腿
长, 体轻 , 盆 小 , 围 大 , 、 关 节 围 度 小 , 腱 明 显 , 弓 骨 胸 髋 踝 跟 足
较 大 , 跑运 动 员 的 身 材高 于长 跑 运 动 员 ” ] 中 。
ia u a i n。W “ a u e .4 0 7 ) c lEd c to h nH bi 3 0 9
Ab ta t sr c :Th o g h ie a u e a d d t ,lg c a ay i ,a v r iw f t e p y ia h r c e itc f r u h t e l r t r n a a o i n l ss n o e ve o h h sc lc a a t rs iso t mi de d s a c t lt s h o y s a e h sc lf n t n a d a h e i u l is a e d s rb d i h e d l- it n e a h e e ,t e b d h p ,p y i u c i n t ltc q a i e r e c ie n t r e a o t a p c s o u i g o h u l y o d l - it n e ah e e h r c e itc n r i ig me h d . s e t ,f c sn n t e q a i fmid ed s a c t l t' c a a t r is a d t an n t o s t s s
QI Aiu ,YANG h y n U h a S ua
( e c iga dRee rhO fc f T a ka dFil p rs W u a nt ue f P y— T a hn n sa c f ie r c n edS ot , h nI si t o h s o t
中长跑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运动素质训练方法.pdf
中长跑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运动素质训练方法.pdf2009 年 11 月湖北体育科技N ov . 2009 第28卷第6期Jo ur nal of H ubei Spor ts Science V ol. 28 N o. 6运动训练与竞赛中长跑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运动素质训练方法邱爱华,杨姝燕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综述了中长跑运动员的体能特征,分别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说明了中长跑运动员运动素质的特点及训练方法。
关键词:中长跑;体能特征;训练方法中图分类号: G82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 983X (2009)06 0676 02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aining Methods for Middle distance RunnersQIU Aihua, YANG Shuyan( T eaching and R esear ch Of f ice of T rack and Field Sp or ts , Wuhan I nstitute ofP hy s ical E ducation, Wuhan H ubei, 430079)Abstract: T hr ough the literature and data, log ic analy sis, an over view o f the physical char acteristics ofmiddle distance athletes, the bo dy shape, physical function and athletic qualities are described in three aspects,fo cusing o n t he quality of middle distance athlete's char acteristics and t raining metho ds.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湖北武汉430079Key words: m iddle distance race;1 体能对中长跑运动的作用在紧张激烈的竞技场上,运动员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快速准确的判断分析能力和反应力以及在各种恶劣自然环境中和自身内部的时差反应导致的生物节奏紊乱的快速适应能力、连续比赛的抗疲劳能力、各种技能与战术的灵活运用,都需要高质量的体能作为强有力的生物学基础和保障。
浅谈中长跑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
浅探汉语拼音声母b p d q g的区分辨别俗话说: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而能真正引领、通识汉字的钥匙则是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是帮助识字、说好普通话的基础,对提高孩子识字能力、普通话水平有相当大的作用,所以就要求一年级教师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拼音教学,从而使孩子对拼音掌握的准确和牢靠。
b p d q g是最容易混淆的一组声母,正确辨别汉语拼音里这五个声母,对一年级的孩子真的是难上难。
很多时刻,心疼地看着孩子把b读成d,把p 读成q,有的孩子面对着这几个声母无奈地摇头的时候……甚至读初中的儿子常把这几个声母搞混的时候……决定我去探究如何让孩子正确辨别声母b p d q g的教学。
关键词:辨别儿歌手势故事拼读一、拾掇以往的点滴辨别经验:儿歌课堂通常,辨别这五个声母的基础是站立在孩子们在课堂上已经初步学习了这五个声母,也就是说孩子头脑里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此时的儿歌课堂辨别主要是巩固和复习的作用!儿歌是一种将所学内容本身转化为音乐智慧的最便捷、最直观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对于爱说爱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尤为喜欢。
在学习儿歌之前,首先,教学时不妨让孩子分清左手和右手,并在每个小朋友的右手上用彩笔涂画一个小圆圈。
以此让孩子铭记自己的右手;1、板书“左右”两字,念方位拼音儿歌: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左下半圆ddd,左上半圆qqq,q加弯勾ggg。
2、出示数字,念数字儿歌:像个6字bbb,6字反写ddd,像个9字qqq,9字反写ppp,9加弯勾ggg。
3、张贴教学图片,念图片儿歌:我听广播bbb,姐姐泼水ppp,小马跑步ddd,气球上天qqq,鸽子回家ggg。
4、板书网络儿歌,念:稀奇稀奇真稀奇,bd肚皮对肚皮。
奇怪奇怪真奇怪,Pq 脸蛋对脸蛋。
在念儿歌的课堂里,别忘记抄写这五个声母也是巩固复习及其重要的环节。
二、让孩子们动手动脑动口:手势课堂由于一年级孩子具有年龄小,自制力差,思维形象具体化,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因此,在教学中,不妨让孩子们动手动脑动口,冲刺枯燥无味的拼音教学课堂,期待达到预期教学要求。
初中生中长跑运动员训练方法[1]
初中生中长跑运动员训练方法中长跑运动是一项需要速度和耐力的综合性项目,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好坏其一来自于队员的先天素质,良好的体型和心肺功能是一个运动员能否出好成绩的基础。
其二,后天的专项训练是其运动成绩提高的必要手段。
当一位运动员已具有很好的身体优势,这时就需要有先进的训练手段来提高其运动成绩。
于是努力提高其运动成绩成了我们基层教练员迫切的任务,我就以近几年自己的带训体会谈一下自己对初中中长跑运动员训练的认识。
一、中长跑运动员的选材(一)身体形态在中长跑运动员的选材上要选择身体形态“干瘦”形者,身体匀称、腿长、体轻、骨盆小、胸围大,膝、踝关节围度小,跟踺明显,足弓较大者。
男运动员预测身高在175cm左右,女运动员预测身高在165cm左右为佳。
(二)生理机能在选择运动员时还要注意其心肺功能指标。
我们可用简单的方法对运动员的心肺功能进行测验。
1、测运动员安静时的脉搏;2、负荷后的即时脉搏;3、负荷后3~5分钟脉搏。
以即时脉搏较低和脉搏回降较快者为优。
(三)心理素质中长跑运动员不仅要有超人的心肺功能,同时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因此,选材时要相应考虑那些性格活跃而又沉着,有吃苦的毅力和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应变能力的运动员。
(四)动作技术技术方面着重观察运动员自然跑的技术,跑动中动作自如,后蹬快速有力,节奏明节,富有弹性的运动员。
二、专项训练(一)一般耐力练习中长跑运动员的一个特点就是必须具有良好的耐乳酸能力。
提高有氧与无氧的训练水平是中长跑运动员努力的方向。
中长跑各个项目的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比重不同,距离越长,有氧训练比例越大。
我们初中生的练习项目800米和1500米,有氧供能占50%左右。
一般耐力练习就是有氧训练,它是持续时间长、速度慢、强度小的跑的能力。
发展一般耐力的方法:①心率控制在150次/分钟左右的长距离跑5~10公里。
②强度在79%以下间歇跑,如(400m跑+200m走)×10次。
一般耐力训练在全年训练的准备期安排的比重较大;由于练习比较单调乏味,因此,可穿插越野跑,图形跑,提高运动员的练习兴趣。
中长跑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运动素质训练方法
中长跑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运动素质训练方法
邱爱华;杨姝燕
【期刊名称】《湖北体育科技》
【年(卷),期】2009(028)006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综述了中长跑运动员的体能特征,分别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说明了中长跑运动员运动素质的特点及训练方法.
【总页数】2页(P676-677)
【作者】邱爱华;杨姝燕
【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湖北,武汉,430079;武汉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湖北,武汉,43007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22.2
【相关文献】
1.提高中长跑项目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方法的研究 [J], 张淑晶;董炜达
2.中长跑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方法研究 [J], 黄河
3.少儿中长跑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方法 [J], 武日红
4.论高校中长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与特征 [J], 胡健雅
5.高校中长跑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方法探究 [J], 黄昌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 年 11 月湖北体育科技N ov . 2009 第28卷第6期Jo ur nal of H ubei Spor ts Science V ol. 28 N o. 6运动训练与竞赛中长跑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运动素质训练方法邱爱华,杨姝燕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综述了中长跑运动员的体能特征,分别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说明了中长跑运动员运动素质的特点及训练方法。
关键词:中长跑;体能特征;训练方法中图分类号: G82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 983X (2009)06 0676 02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aining Methods for Middle distance RunnersQIU Aihua, YANG Shuyan( T eaching and R esear ch Of f ice of T rack and Field Sp or ts , Wuhan I nstitute ofP hy s ical E ducation, Wuhan H ubei, 430079)Abstract: T hr ough the literature and data, log ic analy sis, an over view o f the physical char acteristics ofmiddle distance athletes, the bo dy shape, physical function and athletic qualities are described in three aspects,fo cusing o n t he quality of middle distance athlete's char acteristics and t raining metho ds.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湖北武汉430079Key words: m iddle distance race;1 体能对中长跑运动的作用在紧张激烈的竞技场上,运动员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快速准确的判断分析能力和反应力以及在各种恶劣自然环境中和自身内部的时差反应导致的生物节奏紊乱的快速适应能力、连续比赛的抗疲劳能力、各种技能与战术的灵活运用,都需要高质量的体能作为强有力的生物学基础和保障。
杨世勇等人在体能训练学!中指出,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运动能力,是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动员为提高技战术水平和创造优异成绩所必需的各种身体运动能力的综合。
这些能力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其中运动素质是体能的最重要决定因素,身体形态、身体机能是形成良好运动素质的基础[1]。
中长跑运动属于典型的体能类耐力性竞技项目,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在其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中长跑运动员能否在激烈的比赛中获胜主要取决于其体能的大小。
2 中长跑运动员体能的特点2. 1 身体形态身体形态是指机体内外部的形状特征,研究表明,运动员具有最佳的身体形态将有助于比赛成绩的提高。
目前,对于中长跑运动员身体形态特点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优秀运动员部分形态的描述性研究,其研究结果主要表收稿日期:2009 10 14第一作者简介:邱爱华(1966),女,山东青岛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田径教育与训练及体能训练。
phy sical character istics; training methods现在:∀中长跑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一般为干瘦,身材匀称,腿长,体轻,骨盆小,胸围大,髋、踝关节围度小,跟腱明显,足弓较大,中跑运动员的身材高于长跑运动员#[2]。
2. 2 身体机能身体机能是指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
对优秀中长跑运动员机能特征的文献研究表明,优秀中跑运动员的一般机能特征为肺活量大、每搏输出量大、每搏功多、最大摄氧量高等特点。
在田径运动高级教程!(1994年)[3]中对中长跑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要求为:∀无氧阀#(即有氧代谢过渡到无氧代谢的∀临界点#)值越高、红肌纤维比例越大的运动员更适合成为中长跑运动员。
另外,在疲劳情况下能较快的恢复也是优秀中长跑运动员必备的身体机能。
2. 3 运动素质运动素质主要包括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和协调素质等几方面。
依据田麦久[4]等人的研究,按中长跑运动项目所需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归类,800m、1 500m、5 000m、10 000m 项目均属于周期性耐力项目。
通过众多相关的文献资料分析可以发现:决定中长跑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是速度力量、速度和速度耐力水平。
速度耐力是基础,速度是核心,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是保证。
以下内容主要就中长跑运动员所需要的耐力素质、速度素质、力量素质及其对应的训练方法进行阐述。
3 中长跑运动员运动素质训练方法3. 1 中长跑运动员的耐力素质及其训练耐力素质是中长跑运动员最基本的素质,它可分为:有氧代谢耐力(一般耐力) ,无氧代谢耐力和有氧与无氧混合耐力。
676第6期湖北体育科技第28卷在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三种不同代谢供能的耐力,是互为基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整体。
张英波在田径体能训练![5]中指出:无氧耐力的提高是建立在有氧耐力发展的基础上的,这是因为通过有氧耐力的训练,能够促进心脏容积的增大,从而提高每搏输出量,为无氧耐力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有氧代谢是混合代谢和无氧代谢供能的基础。
逐步改善和提高混合代谢和无氧代谢的供能能力,既能促进有氧代谢供能能力的改善,又能有效地促进专项运动能力的提高。
发展有氧耐力的训练方法: (1)匀速连续跑。
跑的负荷要尽可能多,运动时间在1h以上。
心率控制在150次/ min左右; (2)越野跑。
跑的速度可以适当变化,心率控制在150-170 次/ min, 运动时间为 1. 5- 2h; ( 3) 变速跑。
负荷强度由低到高,心率控制在130- 150次/ min、170- 180次/ min,练习持续时间在半小时以上; (4)间歇跑。
训练负荷较小,训练中每一次练习的持续时间不长。
负荷强度较大时,心率达到170- 180 次/ min 之间。
在身体尚未完全复原的情况下进行下一次练习,心率在120- 140次/ min之间; (5)法特莱克速度游戏。
在野外、丘陵、山坡、平原的地形条件下,由训练者自己控制距离不等的快跑、慢跑、匀速跑、加速跑交替进行的连续练习; (6)高原训练[5]。
发展无氧耐力训练方法:固定间歇时间跑、逐渐缩短间歇时间跑、短段落间歇跑、长段落间歇跑。
有氧和无氧混合耐力训练方法:反复跑、间歇快跑、力竭重复跑、俄式间歇跑、短距离重复跑、持续接力[5]。
当然还得根据中长跑专项特征和运动员个人特点,在不同的训练年度、不同的训练时期,三种不同的代谢供能的素质耐力必须严格控制不同的训练比重,才能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3. 2 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素质及其训练速度素质是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它是耐力的基础。
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素质对提高专项成绩至关重要,尤其是高速跑能力,与冲刺跑能力。
在比赛中它决定了运动员的成绩的好坏。
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高速跑能力的训练方法: (1)反复跑。
采用80%以上的强度,每组反复跑150m、250m、500m之间距离4- 5次。
每组练习之间休息约20min。
(2)间歇快跑。
以接近100%强度跑完100m跑,接着慢跑1min,间歇练习。
(3)力竭重复跑。
采用专项比赛距离或稍长距离,以100% 强度全力跑若干次, 每次之间充分休息[5]。
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冲刺跑能力的训练方法: (1)3∃60m 大步幅快跑, 休息时慢跑返回; ( 2) 3 ∃ 60m 慢跑开始逐渐加速,最后10m达到最高速度,休息时慢跑返回; (3)3∃30-60m 高抬腿跑, 休息时慢跑返回; ( 4) 3 ∃ 30 - 60m 跳跃快速跑,休息时慢跑返回; (5)3∃60m变速跑,前后20m跳跃,中间20m慢跑,休息时慢跑返回; (6)3∃60m起跑快速跑练习,休息时慢跑返回。
3. 3 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及其训练力量素质是指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
训练学理论把运动员的力量分为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三种性质的力量。
中长跑项目运动员需要的不是追求最大力量的快速增长和爆发力量的无限提高,而是追求速度力量及力量耐力水平的提高。
发展速度力量,一般多采用最大力量的30%- 50% ,逐步提高完成动作的速度,逐步增加练习次数和组数,这既有利于爆发力量的改善,又利于速度力量耐力的改善,更有利于中长跑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的提高[6]。
发展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耐力的手段包括: (1)丘陵地跑-发展腿部力量耐力。
(2)连续跳跃练习-发展腿部力量耐力( 连续单腿交换向上跳; 连续跨步跳- 发展腿部力量耐力; 连续蛙跳-发展腿部与整体的协调力量耐力;综合力量练习-发展整体力量耐力和速度力量耐力及协调能力)[7]。
3. 4 中长跑运动员的柔韧与协调素质及其训练中长跑运动员的协调、柔韧素质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的训练内容。
但是,中长跑属于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目,对协调、柔韧素质要求相对较低。
因此,中长跑运动员的协调、柔韧素质训练不是单独进行的,而是贯穿在运动员训练的全过程之中。
4 小结中长跑运动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
本文对中长跑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在运动素质方面,也因为其属于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目,在满足此项群身体素质之上,对其耐力素质、速度素质、力量素质也有独特的要求。
长跑专项所需要的是速度、力量、耐力的逐步增长,并与专项能力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科学地溶为一体,保证运动员的步长、步频和动作节奏的稳定性,促进专项速度耐力的提高。
本文在参阅了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中长跑运动员在运动素质上的特点及其训练方法,以期对中长跑训练及整体运动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世勇, 李遵, 唐照华, 等. 体能训练学[ M ] .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 袁作生, 南仲喜. 现代田径运动科学训练法[ M ] .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3] 文超. 田径运动高级教程[ M ] .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4. [ 4] 田麦久. 论周期性耐力项目的多种竞速能力[ M ] .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 5] 张英波. 田径体能训练[ M ] .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 6] 阮宜杰. 中长跑专项力量训练方法的研究[ J ] .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7( 9) .[ 7] 刘喜友, 等. 论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及其训练[ J ] . 中国体育科技,1999(3) .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