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哺乳动物》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来自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是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学习了几种动物,其中哺乳动物为最高等的动物。
本节课的重点是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关于特征教材主要从体表特征、生殖方式、牙齿分化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关于牙齿的分化安排了一个“观察与思考”活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哺乳动物的这一特征。
关于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教材列举了一些实例,既呈现了哺乳动物对人类生活有益的一面,也呈现了对人类有害的一面。
并以有益实例居多,引导学生辩证的正面的看待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材最后设计了一个“综合和概括”的技能训练,来训练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2、描述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与思考,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2、通过对兔子的观察与思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明确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提倡学生向身边的人群宣传“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观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前面八种动物,对动物的知识学习有了一定的方法。
对哺乳动物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再加上又学了一年多的生物学知识,有了一定的学习技能。
但对特征中体毛、胎生哺乳和恒温动物的理解和应用比较困难需要教师讲解和点拨对哺乳动物与人类的辩证关系需要对学生辩证的引导。
因此通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学习,小组讨论,总结发言的,再加上老师的点拨突破难点,使学生内化概念,掌握知识点。
最后加强书后和质量检测的巩固练习,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点。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采用学生先学后教最后巩固提高的教学策略,具体过程是要求学生以小组先自学,然后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突破难点抓住重点,最后通过练习而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识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案
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哺乳动物的特点和分类;
2. 掌握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3. 能够描述哺乳动物的繁殖和保护。
教学重点:
1. 哺乳动物的特点和分类;
2. 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教学难点:
1. 哺乳动物的繁殖和保护。
教学准备:
1. 图片或视频资料介绍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
2. 课堂互动环节的准备,如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哺乳动物的特点和分类,激发学生对哺乳动物的兴趣。
讲解:介绍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包括食物来源、栖息地和行为习性等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哺乳动物在自然界中的角色和重要性。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让他们扮演不同的哺乳动物,模拟它们的生活场景,加深对哺乳动物的了解。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哺乳动物的繁殖和保护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关注和保护野生动物。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种哺乳动物,了解其生活习性和受到的威胁,并提出保护建议。
教学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
2. 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是否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哺乳动物》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哺乳动物》的教学设计《哺乳动物》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哺乳动物》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哺乳动物》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背景分析:本课要求学生认识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建立初步的“哺乳动物”的概念;从能力培养来看,属于“归纳概括能力”的系列。
学生对生活中的哺乳动物的外形并不陌生,比如猫、狗等,但要建立哺乳动物的概念需要对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也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意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拓展学生这方面的视野。
教学设计思路:本内容分为两部分进行教学。
第一部分指导学生通过观察猫、牛、猴、狮子在外形和繁殖、喂养后代方面的共同点,归纳概括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建立哺乳动物的概念,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认识形形色色的哺乳动物。
其中有羚羊、鹿、狼、熊猫、虎、长颈鹿、骆驼、象、蝙蝠、海豚、鲸。
通过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知道哺乳动物不都是在陆上跑的,还有在空中飞的,水中游的。
这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哺乳动物的概念,防止因本课前面的几个例子产生定势,形成片面的认识。
教学时不限于认识上面几种哺乳动物,可以引导学生广泛联系,学生举出的例子越多,表明他们对哺乳动物的概念理解得越深刻。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哺乳类动物的外形和生长发育的共同特征,形成哺乳动物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和归纳、概括、实验操作及创新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问答的形式,层层递进的引导学生概括哺乳动物在外形和生长发育方面的共同特征,建立哺乳动物的概念。
2.运用多媒体手段,进一步巩固对哺乳动物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归纳概括哺乳动物在外形和生长发育方面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的知识判断某些动物是否为哺乳动物。
第七节哺乳动物 教案
精心整理第七节哺乳动物知识目标:1、说明哺乳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点,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2、阐明狼和兔在牙齿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特点;32生:回答......引入新课:这就是我们第七节要解决的问题。
【答疑解惑】①乳汁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得哺乳动物的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健康地、迅速地生长和发育,②哺乳动物的雌兽能较好的的保护自己的幼崽。
二、自主、合作、交流任务一:总结哺乳动物的两个主要特征1、观察猕猴、野马、大象的体表,与鸟类的体表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2①②③率。
(2)母体都有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幼崽,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幼崽的温饱和营养问题,因而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任务二哺乳动物的第三个特征展示兔子和狼的牙齿图片,引导生观察并讨论课本上的问题,并总结哺乳动物的第三个特征1、引导学生讨论38页图片,①认识兔的牙齿、狼的牙齿的结构②回答3个讨论题2、高度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灵敏地感受外界刺激并作出反应。
3、总结哺乳动物的特征:①②③1①②③④2①②三、课堂小结:1、哺乳动物的特征2、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板书第七节哺乳动物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二、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四、课堂练习:1.属于哺乳动物的是(A)A.鲸B.娃娃鱼C.甲鱼D.鱿鱼2.与其他动物相比,哺乳动物后代成活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B)A.用肺呼吸B.胎生、哺乳C.心脏四腔D.体表被毛3.AC4A5A6AC7AC8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本节课还存在许多问题:1、教学节奏过快,语速过快,留给学生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少,教师的讲述占据了太多时间,出现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程。
2、缺乏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应结合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让学生辩证地看待动物,树立爱护动物的意识。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教学设计人教版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哺乳动物,讨论其特征、分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方面内容。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总结。
3.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查阅资料等方式解决问题。
(四)课堂练习பைடு நூலகம்
1.教师设计一系列关于哺乳动物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检测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教学设计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如体表被毛、体温恒定、哺乳等。
2.掌握哺乳动物的分类方法,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类群的哺乳动物。
3.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哺乳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研究哺乳动物,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哺乳动物的特点和分类方法。
3.突破重点,化解难点:
a.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如实物、模型、图片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和记忆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b.设计分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分类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6.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科已有一定的基础,掌握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但对哺乳动物这一类群的深入了解尚显不足。在此基础上,学生普遍对动物世界充满好奇,尤其对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等方面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哺乳动物的特点和奥秘。
哺乳动物教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与鸟类的生殖方代的成活率;
2.通过图片观察、资料分析等方式,能够总结出哺乳动物身体被毛等特征;
3.通过对比兔和狼的牙齿,分析哺乳动物牙齿分化对摄食和消化的意义。
4.综合所给资料,能够归纳总结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展示图片,介绍胎生。提问:与卵生比,胎生的生殖方式的优势是什么?引导学生填写表格并分析:胎生的生殖方式可以使胚胎发育更安全,免受捕食者和危险环境的伤害,从而大大提高了后代的出生存活率。
3.学习任务一:总结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在前面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胎生哺乳是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的。
5.能够举例说出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认同哺乳动物的重要性。
6.综合5种脊椎动物的适应性特征,能够概括脊椎动物的进化趋势。
教学重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一.导入。讲解哺乳动物胎生哺乳的显著特征。
1.类比爬行动物和鸟类卵生、育雏生殖方式哺育后代,哺乳动物利用乳汁来哺育后代。提问:为什么乳汁能够成为哺乳动物幼仔的最佳食物?2.简单介绍人类乳汁的营养丰富和特点,类比牛奶和羊奶的营养成分,引导学生总结:乳汁的营养丰富,为幼仔发育提供了很好的营养条件。因此,哺乳比其他的哺育幼仔的方式更有优越性。
尝试总结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完成学习任务四
1、体表被毛;2、胎生哺乳3、牙齿分化。
列举哺乳动物的用途?
1.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 人类食物中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3. 人类的得力助手
五.技能训练:综合概括
1.请同学们综合前面学过的内容,概括出5种脊椎动物的适应性特征,并填写在学习任务单上,完成学习任务六。
人教版八上生物 第七节 《哺乳动物》教案设计
知识链
本部分首先给出了家畜的定义,在教学时可以与引入实体的问题进行呼应,给出答案“家畜是指人类为了经济火其他目的而驯养的哺乳动物。”是判断哺乳动物的依据。
然后介绍了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由于探究竟的过程没有涉及足够多的观察,因此并不能总结出完整的哺乳动物的特征,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然后再进行补充。
大家谈
本部分的两个问题都比较简单。第一个问题需要在总结“探究竟”结论的基础上得出答案。第二个问题则可以根据日常常识加以列举。
(参考:家兔身体被毛,四肢发达,前肢短小,后肢强大,善于跳跃,行动迅速适于在陆地上奔跑。而家鸽身体呈纺锤形,全身除喙和足以外,其他部分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后肢能行走,适于飞行生活。)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身边事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列举常见的家畜,然后,提问学生:“我们列举的过程中是以什么标准来判断这些动物是不是家畜的呢?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进而引入对家兔的观察。
列举常见的家畜,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起探究的兴趣。
探究竟
(一)教师安排学生分成实验小组,以组为单位对家兔行观察,并量取家兔的体温,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可将间隔时间适当缩小。
在探究竟的最后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哺乳动物,这在“大家谈”中,已基本涉及,因此不必强调。
在教师的讲解下认识家畜的概念。
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哺乳动物的特征。
实际用
本部分的内容比较简单,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的“实际用”,认识家畜的形成和家畜的价值。
板书设计
第九节哺乳类
一、家兔
二、哺乳动物的特征
哺乳动物教学设计(精选7篇)
哺乳动物教学设计哺乳动物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哺乳动物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哺乳动物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概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尝试进行比较、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导入新课(5分钟)创设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的图片情境。
请学生辨识这些动物,讨论这些动物是否都属于哺乳动物?并说出理由。
学生可能会说出这些动物都是胎生、哺乳的,体温都是恒定的等等。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哺乳动物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识别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初步讨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25分钟)1.刚才同学们初步说出了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现在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从体表来看,哺乳动物与其他类群的动物有什么区别?我们学过的腔肠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的体表都有什么特有的结构?哺乳动物呢?【设计意图】总结不同类群动物体表的特有结构,可以使学生对各个类群的特征有更清晰的认识,也便于从体表特征的角度初步区分各主要类群。
2.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体表被毛,但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动物体表的毛还是不同的。
准备生活在非洲等热带地区的河马和生活在北美北部的灰狼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动物及其生存环境,思考:河马和灰狼分别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为什么河马几乎无毛发,而灰狼在寒冷的冬季有厚厚的体毛到夏天则变薄?哺乳动物的体毛起到怎样的作用呢?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小组讨论等,能更深入地理解并认同“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这一特征,及其重要意义。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二、学情分析
三、设计理念
本节教学设计紧密围绕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狗这种哺乳动物引入,用图片展现丰富多彩的哺乳动物。
通过三个探究主题,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辩证地看待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利用到小视频以及标本更加形象地认识哺乳动物的特征,在认识哺乳动物有牙齿的分化时分小组讨论人的牙齿分化以及功能,更深入认识牙齿分化给哺乳动物带来的好处。
通过分析数据,总结归纳出胎生哺乳的生殖方式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探究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这一环节联系生活实际,师生共同探讨哺乳动物的利与弊,达成保护动物对有害动物应进行防控的共识。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哺乳动物
2.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总结和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和价值观
1.关注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保护哺乳动物的栖息地。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
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六、教具准备
兔子标本、制作课件、多媒体设备、收集哺乳动物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七、课时安排
八、教学方法
九、教学过程
十、板书设计
第七节哺乳动物。
教案 第七节 哺乳动物
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和观看视频,认知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哺乳动物形态结构上的区别。
2.通过比较,归纳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提高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重点难点】家兔适应陆地环境的主要特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过程】(学生预习•教师导学)课前准备:1、教师自制课件准备(哺乳动物的视频、图片、文字)2、教师教学知识反馈资料(导学案)3、学生自主学习资料准备(课本、图片、文字)探究活动过程【课堂小结】(请学生在黑板上书写,教师总结,再让学生一起读,加强记忆。
)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二、与人类的关系【课堂反馈检测】(首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题目。
然后以抢答的形式来回答问题。
最后教师讲解。
)一、单项选择题6道题二、双项选择题3道题【讲解课后练习】【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1)体表被毛;(2)胎生,哺乳;(3)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二、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食物来源;2.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人类的得力助手;4.有些动物的皮毛有一定的经济价值;5.对有害动物做到合理防控。
【教学反思】好的方面1.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合作完成学案。
以小组之间竞争的比赛完成学案,发言最积极的小组,思维活跃的小组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品。
2.学生发言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
3.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总结知识点。
4.【课堂反馈检测】其中单项选择题6道题,双项选择题3道题完成的较好。
不足之处1.刚开始上课有一点紧张,后面较好。
2.没有播放有关哺乳动物的视频。
3.由于时间有限。
没有讲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
《哺乳动物》教案
《哺乳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哺乳动物。
3、学生能够理解哺乳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如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等。
(2)哺乳动物的适应性特征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
2、难点(1)理解哺乳动物胎生、哺乳的生殖方式对于后代生存和发育的意义。
(2)分析哺乳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作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或视频,如猫、狗、牛、羊、猴子等,提问学生这些动物有什么共同特点,从而引出哺乳动物的主题。
2、讲授新课(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讲解哺乳动物体表被毛的作用,如保暖、保护身体等。
胎生、哺乳:通过图片或动画展示哺乳动物的生殖过程,解释胎生和哺乳的概念,强调这种生殖方式对后代成活率的提高。
牙齿有分化:展示不同哺乳动物的牙齿图片,介绍门齿、犬齿、臼齿的功能和分化特点。
(2)常见的哺乳动物展示多种哺乳动物的图片或标本,如兔子、狮子、大象、海豚等,让学生辨认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生活习性。
(3)哺乳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消费者:讲解哺乳动物在食物链中的地位,作为消费者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影响。
传播花粉和种子:举例说明一些哺乳动物在觅食过程中对植物花粉和种子的传播作用。
维持生态平衡:分析哺乳动物数量的变化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哺乳动物比其他动物更能适应复杂的环境?(2)人类活动对哺乳动物的生存有哪些影响?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哺乳动物?4、课堂小结回顾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常见种类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强调保护哺乳动物的重要性。
5、布置作业(1)让学生观察一种哺乳动物,记录其生活习性和特征。
(2)查阅资料,了解一种濒危哺乳动物的现状及保护措施,并写成一篇短文。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哺乳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哺乳动物教案
第五章第七节哺乳动物学习目标: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3、了解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1、认识生活中的哺乳动物2、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3、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教学突破: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课内的知识要点,并延伸课外知识,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构建对不如动物的整体认识。
通过野生动物保护的知识的拓展,让学生认识到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应该做好保护和控制工作,合理开发和利用。
教学流程:一、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观看课本P37图片: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一)家兔的外部形态•身体分为、、、和五部分。
•体表被毛。
粗毛:稀少,耐摩擦起保护作用绒毛:细密,覆盖于皮肤上起保温作用(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
1、体温恒定对于我这类动物适应陆地环境有什么意义?2、家兔的肠很长,总长度为体长的10倍,其中盲肠特别发达,有利于消化大量的植物纤维。
3、观察与思考:比较家兔、狼的牙齿门齿,适于切断食物犬齿,适于撕裂肉食臼齿,适于磨碎食物4、家兔的神经系统家兔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
家兔具有发达的大脑,能对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5、家兔的生殖和发育胚胎在母体的子宫里发育成为胎儿后,就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叫做胎生。
胎儿产出后,母体用乳汁哺育幼体。
和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这样可以使后代的成活率大大提高,而且也增强了哺乳动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能力。
思考: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谁能概括一下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三、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五、你学到了什么?六、我喜欢的职业—兽医师七、探究性作业请同学们设计一幅漫画-------人与动物的关系八、当堂过关1、与其他动物相比,哺乳动物后代成活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用肺呼吸B.胎生哺乳C.心脏四腔D.体表被毛2、国宝大熊猫“团团”、“圆圆”作为大陆人民的友好使者被赠送到宝岛台湾.下列不属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是()A、用肺呼吸B.胎生、哺乳C.牙齿分化D.体温不恒定3、蝙蝠能够飞行,但不属于鸟类,而是属于哺乳类.主要由于是()A.蝙蝠能用超声波定位B.蝙蝠能滑翔C.蝙蝠四肢有爪D.蝙蝠有胎生、哺乳的特征4、深圳野生动物园有①长颈鹿②鳄鱼③大象④蝴蝶等动物,小明把这些动物分成了两类,一类是①③,另一类是②④.他分类的依据()A.是否会飞B.是否会游泳C.是否胎生哺乳D.是否有脊椎骨5、下列不具有膈的动物是()A.鱼B.羊C.牛D.猪6、2012年伦敦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是以萨罗普羊为原型设计的.萨罗普羊在繁殖上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它属于()A.两栖类B.爬行类C.鸟类D.哺乳类7、“美人鱼”的学名叫儒艮,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美人鱼”,是因为母兽给幼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像人类哺乳的情形.你认为“美人鱼”属于()A.鱼类B.软体动物C.哺乳动物D.两栖类8、生物体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结构特点不与家兔食草生活相适应的是()A.犬齿发达B.消化管长C.盲肠发达D.臼齿发达9、盐城“仙鹤神鹿之乡”入选“2009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麋鹿的主要特征包括()10、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A.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B.体表被毛,胎生,哺乳C.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D.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11、洞庭湖江豚之死,触目惊心,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请根据材料回答:(1)江豚身体呈流线型,四肢鳍状,适于在中生活.(2)江豚的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与人类相似,具有胎生和哺乳的特征,因此江豚属于动物.(3)江豚以鱼类为食,它们之间构成了关系.(4)江豚死亡事件发生后,有关人员对死亡的江豚进行解剖,发现多数死亡的江豚胃内食物很少,甚至没有.据此推测,造成江豚大量死亡的原因可能是(写一项即可)(5)保护江豚,刻不容缓.请你向有关部门提出一项保护江豚的合理化建议:12、哺乳动物的牙齿出现分化,观察兔和狼的牙齿:(1)兔和狼的口腔中都有的结构,它的名称是______.(2).狼和兔相比,狼所特有的结构是______,它的功能是______.(3)兔和狼的牙齿有区别,说明了______ .(4)兔主要以植物为食,与此相适应,兔消化系统中的______十分发达.13、哺乳动物除个别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毛、、等特征.。
第七节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第七节《哺乳动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是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的最后一节。
在学生依次学习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中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之后,来学习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哺乳动物,教材从生活在各种环境中的哺乳动物入手,通过生活情境和图片观察等活动,使学生掌握研究动物的基本方法以及应用所学基本知识的能力。
虽然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哺乳动物形态各异,但是它们都具备有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二部分内容从生活入手,介绍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使学生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同人与动物共处一个地球,应和谐相处。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了前面必几大类动物后,学生已经掌握了运用事实和资料通过观察和分析等活动,综合不同方面的特点,概括出动物的主要特征。
本节课继续使用直观手段和资料,使学生在鼓励、点拨、启发和问题的引领下通过比较鸟和哺乳动物的体表、运动、消化、呼吸、神经及生殖发育等方面的不同,概括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所以本节课是基于前概念的基础上,产生认知冲突,,再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分析归纳,形成重要概念。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描述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图片资料,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同人与动物共处一个地球,应和谐相处。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识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1、识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描述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找有关哺乳动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分小组搜集有关哺乳动物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导入:展示一些哺乳动物的图片,问学生:认识这些动物吗?请说出它们的名字让学生认识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
学习新课: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1、哺乳动物体表大多被毛(除了少数水生种类外)体毛有很好的保温作用,哺乳动物可以维持恒定的体温,是恒温动物2、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胎生、哺乳问题: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引导学生回答:(1)胎生比卵生更安全(2)哺乳更有营养。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6.网络资源搜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哺乳动物保护的资料,了解我国及全球哺乳动物保护的现状和政策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哺乳动物保护的建议书。
2.通过展示一组哺乳动物的图片,如熊猫、蝙蝠、海豚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动物的特征,从而引导学生关注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
3.提问:“为什么这些动物都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系统讲解哺乳动物的特征,如体表被毛、体温恒定、哺乳等,结合实物、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1.导入:通过展示哺乳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哺乳动物的特征,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内容:讲解哺乳动物的特征、分类、生活习性等,结合实物、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课堂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哺乳动物分类活动,分组讨论各类哺乳动物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4.课后作业:布置与哺乳动物相关的实践作业,如观察身边的哺乳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等。
1.兴趣浓厚:学生对哺乳动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长发育过程充满兴趣,有利于激发学习热情。
2.思维发展:八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逐渐发展,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掌握哺乳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3.实践能力:学生在前期的生物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操作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但在哺乳动物分类和特征方面的实践应用还需加强。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实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哺乳动物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关注哺乳动物的特征,激发学习兴趣。
第七节 哺乳动物教案
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案教案标题: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哺乳动物的特征和分类;2. 理解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活习性;3. 掌握一些典型的哺乳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重点:1. 哺乳动物的特征和分类;2. 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1. 理解和区分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2. 掌握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活习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2. 哺乳动物的图片和实物。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一些图片或实物引入哺乳动物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2. 引导学生思考,哺乳动物与其他动物有何不同。
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如有毛发、乳腺等;2. 分类讲解:按照生活环境和食性分类,如陆生哺乳动物、水生哺乳动物等;3.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让学生观察并了解它们的特征。
讨论与实践(2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哺乳动物,讨论并介绍该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等;2.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选择的哺乳动物,并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户外活动,观察和记录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例如鸟类觅食、繁殖等。
总结(10分钟):1. 整理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让学生总结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生活习性;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哺乳动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相关的科普书籍或文章,进一步了解哺乳动物的多样性和生态意义;2. 设计小组或个人项目,让学生深入研究某个特定的哺乳动物,并进行展示。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小组展示和户外活动记录的质量和准确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知识讲解、讨论与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哺乳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在评估方面,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小组展示的质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哺乳动物》教学设计第七节哺乳动物【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的最后一节。
在学生依次研究了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之后,来研究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哺乳动物。
教材从生活在各种环境中的哺乳动物入手,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和分析。
通过对多种哺乳动物图片的对比观察,使学生归纳总结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最后从生活实际入手,从利害两方面介绍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使学生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同人与动物共处一个地球,应和谐相处。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的积累,再由于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适应了初中阶段的研究和生活,因此在课堂上不再拘束,大多活泼、好问,回答问题特别积极,这对课堂教学都十分有利。
但这次公开课教学的班级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两极分化严重,研究能力参差不齐,课堂上活跃的总是那几个学生,还有一部分学生的思维总是游离在课堂之外,注意力不集中,对研究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
因此教师应因材施教,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通过一些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鼓励、点拨、启发和引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总结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研究兴趣。
【教学目标】常识目标1.比较分析,把握哺乳植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图片资料及“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情绪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辨证地熟悉哺乳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同人与植物共处一个地球,应协调相处。
【教学重难点】分析总结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提问:本单元已学过的十类动物及其代表动物划分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复入新课学生活动学生回忆、总结并回答问题胎生、哺乳【过渡】我们本日就一同来熟悉植物界最高等的一类动物——哺乳动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七节哺乳动物
6.注重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不同难度的任务和指导。
-设计分层作业和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7.定期进行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报告、实践操作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
-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动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哺乳动物的图片,如熊猫、狮子、海豚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哺乳动物的兴趣。
2.提问:“大家知道这些动物为什么被称为哺乳动物吗?”引发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简要回顾已学的动物分类知识,承前启后,为新课的学习搭建知识框架。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请学生观察并记录身边的哺乳动物,描述其特征、分类和生活习性。要求不少于三种动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提高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
2.设计一份关于哺乳动物的知识问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3.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查找哺乳动物保护的资料,了解我国及全球哺乳动物保护的现状和措施。撰写一篇关于哺乳动物保护的短文,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3.鼓励学生互相批改,共同进步,提高课堂互动性。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哺乳动物的特征、分类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记忆。
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观察身边的哺乳动物,记录其特征和分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第七节哺乳动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辩证地认识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辩证的认识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材分析哺乳动物相比其他动物类群高等,课文围绕着哺乳动物有哪些优越性进行讲述,先让学生在“想一想,议一议”中分析哺乳动物抚育后代的方式是哺乳,为后面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学习做铺垫,在关于哺乳动物的多样性是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几种有代表性的哺乳动物。
关于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教材主要从体表特征、生殖方式、牙齿分化、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等方面进行介绍,关于哺乳动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材,列举了一些实例,呈现了哺乳动物对人类生活有益的一面,也呈现了哺乳动物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并以有利的实例居多,引导学生辩证的正面的看待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教学法、提问法、自主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用“想一想,议一议”引入。
通过阅读教材“想一想,议一议”中的素材,结合争相吃奶的小狗图片和文字,请学生思考:与其他动物抚育后代的方式相比,哺乳有什么优越性?讨论问题引出概念,初步讨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2.讲授新课(1)、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创设图片情景,利用一些哺乳动物的图片,(展示:猕猴、野马、非洲象、鲸的图文)。
让学生辨识这些动物,讨论这些动物是否都属于哺乳动物,并说出理由。
(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①体表被毛展示猫、袋鼠的图示,认识哺乳动物的体表有体毛覆盖。
联系日常生活让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你在冬季穿过羊毛衫吗?羊毛衫的保暖性如何?由此推测,哺乳动物是如何保暖的呢?②胎生、哺乳先让学生明白胎生是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性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中产出。
哺乳是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让她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引导学生充分展开小组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节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石羔镇初级中学彭楚香
教材内容分析
《哺乳动物》是新人教版教材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
课文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的概念上做了铺垫,课文介绍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和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生特征分析
从知识方面来看,初二学生对生物这门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
哺乳动物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对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比较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识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描述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的开展,发展学生科学实验的探究能力、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明确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提倡学生向身边的人群宣传“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观点。
3、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产生热爱环境、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1、识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描述哺乳动物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教学难点:
识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提问:同学们我们在之前学习了第五节鸟类,还记得我们学习了哪些
知识吗?
1、鸟的呼吸有什么特点
2、鸟骨骼有什么特点学生回忆,回答。
复习旧知识,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记忆。
二、导入新课
创设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的哺乳动物的图片情境。
请学生辨识这些动物,讨论这些动物是否都属于哺乳动物?并说出理由。
学生可能会说出这些动物都是胎生、哺乳的,体温都是恒定的等等。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哺乳动物的相关知识。
学生积极配合,思考、回答。
通过图片使学生直观了解哺乳动物。
三、自主学习
1、哺乳动物的体表大都被_____。
体毛有很好的_______作用。
与鸟一样,也是_______动物。
2、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体内发育,通过______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产出,这种生殖方式叫作_______。
雌体用______哺育后代。
所以,______、________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哺乳动物牙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食物。
它们的牙齿分化为___齿、____齿和____齿。
这样的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______食物的能力,增强对食物的_____能力。
4、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能够灵敏地感知___________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_____________。
5、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填空,引导学生预习,对课本有大致的了解。
能带着预习时遇到的问题来听课。
四、合作探究
导入问题:
1.为什么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
2.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共同特点?
3.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不同?这与它们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
4.牙齿的分化对摄食和消化有什么意义?
5.“鲸”,人们俗称“鲸鱼”。
为什么说“鲸”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鱼?请小组成员相互之间把预习时没有解决的问题完成。
请小组长抽签,各小组总结分析本组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幻灯片上给出答案,并适当的进行补充。
1、胎生: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性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中产出。
哺乳: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
2、有门齿和臼齿。
3、兔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与食草生活相适应。
狼的牙齿除具有门齿和臼齿外,还有犬齿,适于撕裂食物,与食肉生活相适。
4、牙齿的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5、“鲸”的生殖是哺乳、胎生。
用肺呼吸
小组合作讨论。
学生举手写出自己的答案。
小组展示。
小组派代表上讲台讲解。
锻炼学生表达与自我展示的能力。
通过讲授法,讲解本节课的重难点。
让学生明白,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让学生明白生哺乳、胎生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
1、哺乳的特征:体表:____,利于保持________
生殖:______、_______,有利于提高后代的_________
消化:牙齿分化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神经:神经系统________,能灵敏感知外界环境_______
2、与人类的关系:食用、经济价值、维持_______平衡
六、课堂小测
1.家兔是哺乳动物,家兔的特征中属于哺乳动物的一般特征是( ) ①体表被毛②体内有膈③胎生、哺乳
④消化道长⑤心脏四腔⑥大脑发达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2.具有“胎生和哺乳”特征的动物是( )
A.蚯蚓 B.草鱼 C.啄木鸟 D.大熊猫
3.野生动物园有①长颈鹿②章鱼③大象④蝴蝶等动物,小明把这些动物分成了两类,一类是①③,另一类是②④。
他分类的依据( ) A.是否分飞 B.是否会游泳 C.是否胎生哺乳 D.是否有脊椎骨4.2012年伦敦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是以萨罗羊为原型设计的。
萨罗羊在繁殖上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它属于( )
A.两栖动物 B.爬行动物 C.鸟 D.哺乳动物
5.蝙蝠之所以不属于鸟类,是因为蝙蝠( )
A.大脑发达 B.体温恒定 C.胎生、哺乳 D.心脏有四腔6.家兔门齿的主要功能是( )
A.撕裂食物 B.磨碎食物 C.切断食物 D.切断和撕裂食物7.下列哪项不属于植食性动物生活的结构特点( )
A.消化管长 B.盲肠特别发达 C.犬齿发达 D.门齿和臼齿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