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分析原理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6个)
【工程地质条件】所谓的工程地质条件,指的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条件的总和。包括地形地貌、岩石与土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作用及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与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引起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对建筑的安全或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称为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任务】所谓工程地质任务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以便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粘滑】活断层出现的间断地、周期性的突然错动现象称为粘滑。
【地震效应】在地震作用影响所及的范围内,于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或破坏,称之为地震效应。
【地基效应】地基效应指的是地震使松软土体出现压密下沉、砂土液化、淤泥塑流变形等,从而导致地基失效,使上部建筑物破坏的效应。
【全迹长】裂隙的两个端点在测网上、下界测线位置以内,裂隙的可见迹长称为全迹长。【半迹长】裂隙的一端延伸出测网的顶、底界外,而另一端在测网内出现,且与中线相交时,裂隙在中测线上的交点与裂隙在洞壁上的端点之间的距离称为裂隙的半迹长。
【截(断)半迹长】裂隙在中测线的交点至裂隙与测网顶、底界交点之间的距离定义为裂隙的截半迹长。
【泥石流】泥石流又称山洪泥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含有大量泥砂、碎石块的暂时性急水流。
【拱坝】是指一种在平面上向上游弯曲,呈曲线形、能把一部分水平荷载传给两岸的挡水建筑,是一个空间壳体结构。
【重力坝】重力坝是由砼或浆砌石修筑的大体积挡水建筑物,其基本剖面是直角三角形,整体是由若干坝段组成。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时一定地点的地面震动强度的尺度,是指该地点
范围内的平均水平而言。
【潜蚀】当渗流力达到一定值时,土中的某些颗粒就会被渗透水流携带和搬运, 这种地下水的侵蚀作用称为潜蚀。
【渗透变形】当渗透力达到一定值时,岩土中一些颗粒、甚至整体就发生移动, 从而引起岩土体结构变松,强度变低的变形和破坏现象称为渗透变形。
【扬压力】建筑学术语,指建筑物及其地基内的渗水,对某一水平计算截面的浮 托力与渗透压力之和。、(^▽^)厂名词解释题漏了两个,“天然斜坡”、 工边坡” 二、填空题(15小题,每小题2分)
1. 岩体结构是【建造】和【改造】两方面的综合产物。
2. 活断层具有两种基本活动方式,即【粘滑】或【蠕滑(稳滑)】,其主要活 动方式为【粘滑】。
3. 逆断层上升盘因离地表较近,因此在活动时更易产生【牵引褶皱】和【弯曲 褶皱】等【地面变形】破坏。
4. 斜坡变形表现为【卸荷回弹】和【蠕变】两种主要方式。
5. 斜坡失稳的基本方式为【崩塌】、【滑坡】和【扩离】。
6. 工程地质学基本研究方法有【数学力学分析法】、【自然历史分析法】、【模 型模拟实验法】、【工程地质类比法】。
7. 横弯曲、上隆力、横向力
8. 斜坡变形破坏的防治原则为【以防为主】、【及时处理】。
9. 随坡脚变陡,坡面附近张力带范围随之【扩大】和【增强】。
10. 岩石坝基的滑动破坏形式分为【表面滑动】、 【浅部滑动】、【深部滑动】。
11.斜坡变形的基本方式为【拉裂】、【蠕滑】和【弯曲倾倒】;滑坡按照滑坡 动力学特征可分为【混合式滑坡】、【推动式滑坡】、【牵引式滑坡】以及【平 移式滑坡】。
12. 确定中国版图内某一点最大主应力方向的方法为将该点与巴基斯坦的 兰堡】以及西藏的【察隅】分别连线,交角平分线方向即为该点最大主应力方向。
13. 岩体破坏机制分为【剪切破坏】和【张性破坏】。
14. 岩体工程应用分类一般考虑【岩体结构特征】、【岩体所处环境分析】、【岩 体力学特征】等三个指标。
15. 人类工程地质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有【区域稳定性问题】、 体稳定性问题】、【与地下水渗流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以及【与侵蚀淤积有关
“人
【伊斯 【岩
4.
5. 6. 牵引式滑动基本概念。
7. 深层岩溶
的工程地质问题】等四个方面。
16. 纵弯曲、轴向力对应关系如何
17. 长期强度是使蠕变类型由【趋稳蠕变】类型转变为【典型蠕变】类型的临界 应力。
18. 碎裂结构可细分为【碎裂状结构】、 【镶嵌碎裂结构】,这两方面的结构较 发育,岩体勘合紧密,间距30—10cm
19. 管涌定义为坝身或坝基内的【土壤颗粒】被渗流带走的现象。
三、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1分)
岩体质量分类代表性方案。
正方形地下硐室的角点曲率半径,其对应的应力集中情况。
我国规定,计算近震(震中距小于 1000km 用体波震级M L ;计算远震(震 中距大于
1000km )震级用面波震级M S 。目前震级以面波震级 M S 为标准,近震 与远震计算公式转化关系为 M S =1.13M L —1.0 8。
10. 地下硐室洞边应力分布图版解释以及理解。
11. 坝基滑移控制面相关内容及图示。
12. 土石渗透变形的水动力条件。
13. 水库诱发地震的条件。
四、判断题
地震震动与饱和砂岩(地下埋深)、震动砂土液化等关系。
边坡(坡脚、坡高)与边坡附近应力集中的关系。
1. 2. 坡底宽度与坡脚应力状态的关系。
3. 4. 5.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
6. 糙面摩擦中剪切力量值范围。
7. 岩石变形时间效应介质模型。
8. 土石结构及颗粒成分条件。
9. 地下水运动方式。
1. 水库蓄水与河间断块的渗流关系。
2. 斜坡变形结果导致的斜坡破坏。
3. 地震震动静力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