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分析原理重点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知识点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知识点绪论1、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P2)2、工程地质学的研究任务(P2):3、工程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哪些内容(P2)?4、工程地质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P3)?第一章地壳岩体结构的工程地质分析1、岩体(P6):2、结构面(P6)3、结构体(P6)4、为什么要研究岩体结构(P7)。
5、结构面的主要类型(P8)。
6、岩体结构类型划分(P10):第二章地壳岩体天然应力状态1、应力的概念(P38)天然应力:变异应力:残余应力:第三章岩体的变形与破坏1、变形(P68):2、破坏(P68):3、岩体变形破坏的基本过程和阶段划分(P68):4、岩体破坏的基本形式(P70)5、岩体变形破坏形式与受力状态的关系(P70)6、岩体破坏形式与岩体结构的关系(P71)7、岩体的强度(P73)岩体由弹性变形阶段进入塑性变形阶段的临界应力称为岩体的屈服强度(σy);岩体进入不稳定破裂发展阶段的临界应力称为长期强度(σc)。
岩体遭受最终破坏以后仍然保存有一定的强度,称为残余强度(σR)。
8、岩体变形破坏的地质力学模式(P108)第四章活断层的工程地质研究1、活断层(P112)2、活断层的类型(P114)3、活断层的活动方式(P119)4、活断层的长度和断距(P120)第五章地震的工程地质研究1、地震(P148)2、地震分类(P148)3、按震源深度将地震分为(P148):4、地震波(P149)5、震源机制和震源参数(P151)6、地震的震级和烈度(P154)7、世界范围的地震带主要为(P159):8、地震效应(P177)第六章水库诱发地震活动的工程地质分析1、诱发地震(P195)2、水库诱发地震的共同特点(P208)3、水库诱发地震不是由于水库荷载直接造成的证据(P212)4、水库蓄水对库底岩体的各种效应(P213)5、各种天然应力状态下的诱发机制(P215)第七章地震导致的区域性砂土液化1、砂土液化(P223)2、地震时砂土液化机制(P225)3、区域性砂土液化的形成条件(P229)第八章地面沉降问题的工程地质分析1、地面沉降(P245)2、地面沉降的形成机理(P249)3、地面沉降的成因及证据4、地面沉降的形成条件;第九章斜坡岩(土)体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1、斜坡的变形与破坏(P278)2、斜坡变形的主要方式(P278)3、斜坡破坏基本类型(P279)4、崩塌(P280)5、滑坡(P280)6、滑坡要素(P280)7、斜坡变形破坏的地质力学模式(P282)8、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P317):9、斜坡变形破坏的防治措施(P326)第十章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1、地下洞室和围岩的概念(P333)2、脆性围岩的变形破坏的主要模式。
工程地质勘查复习重点
1.岩土工程:以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和基础工程学为理论基础,以解决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与岩体和土体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是一门地质与工程紧密结合的学科。
2.岩土工程问题:是指据岩土工程建筑与地质环境(可由岩土工程条件具体表征)互相矛盾、互相表征而引起的,对建筑物自身的顺利施工和安全运营或对周边地质环境也许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
3.工程地质测绘: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观测和描述,初步查明拟建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
讲工程地质条件诸要素采用不同的颜色、符号,按照精度规定标会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并结合勘探、测试和其它勘查工作的资料,编制成工程地质图。
4.综合性工程地质测绘:是对场地或建筑地段工程地质条件诸要素的空间分布以及各界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全面综合的研究。
5.专门性工程地质测绘:是对工程地质条件的某一要素进行专门的研究。
6.现场检查:在于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效益7.现场监测:在工程勘查施工以及运营期间,对工程有影响的不良地质现象、岩土体性状和地下水等进行监测,其目的是为了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营,全包安全。
8.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在变形允许和维系稳定的前提下,单位面积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9.钻孔柱状图:是钻孔观测与编录的图形化,它是钻探工作最重要的成果资料。
10.岩土参数标准值:是岩土工程设计时所采用的基本代表值,是岩土参数的可靠性估值。
11.岩土参数设计值:母体平均值μ可靠性估值fk(即标准值)按下式求得P(μ<fk)=α,α为风险率,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小概率,复合上式的是单侧置信下限。
当采用此下限值作为设计值时,意味着参数母体平均值可以推断为一个大约率大于设计值,而仅有一个小的风险率也许会小于此值12.反分析:通过工程实体实验或施工监测岩土体实际表现性状所取得的数据,反求某些岩土工程技术参数,并以此为依据验证设计计算、查验工程效果以及分析事故的技术因素。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考试复习题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考试复习题绪论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地质学的一个分支。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查明建设地区或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和评价可能存在和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对建筑物和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不良地质现象的措施,为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规划以及建筑物的正确设计、顺利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科学依据。
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岩石和土的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问题是指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
它影响建筑物修建的技术可能性、经济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
如建筑物所处地质环境的区域构造稳定问题、地基岩体稳定问题、地下硐室围岩稳定问题和边坡岩体稳定问题、水库渗漏问题、淤积问题、浸没问题、边岸再造及坝下游冲刷问题,以及与上述问题相联系的建筑场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条件等方面的问题。
工程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在于对人类工程活动可能遇到或引起的各种工程地质问题作出预测和确切评价,从地质方面保证工程建设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
工程地质学基本任务:研究人类工程活动和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以便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人类工程活动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地基问题、边坡问题、洞室问题、渗透问题。
第一章⒈岩体:通常指地质体中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那部分岩石,它处于一定的应力状态,被各种结构面所分割。
三个要点:工程影响范围内;被各种界面切割;处于一定的应力状态。
⒉结构面:指岩体中具有一定方向、力学强度相对较低、两向延伸(或具有一定的厚度)的地质界面(或带),例如岩层层面、软弱夹层、各种成因的断裂、裂隙等。
⒊岩体结构:岩体内结构面和结构体的排列组合形式。
岩体经受各种地质作用,形成具有不同特性的地质界面,称为结构面;结构面将岩体分割成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岩块,称为结构体。
山岭隧道工程地质勘察重点与分析评价研究
山岭隧道工程地质勘察重点与分析评价研究【摘要】山岭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对隧道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探讨了山岭隧道工程地质勘察的重点、地质勘察方法与技术、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地质勘察数据分析以及地质勘察成果应用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关键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为山岭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在提出了对山岭隧道工程地质勘察的建议,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并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山岭隧道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山岭隧道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数据分析、应用、建议、未来研究、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山岭隧道工程地质勘察的重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等方面。
随着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山地隧道工程在交通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山地隧道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需要针对性的研究和分析。
对于山岭隧道工程地质勘察的重点,需要深入探讨山地隧道地质特征、构造构造、地质构造等方面的问题,以保障隧道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1.2 研究意义隧道工程是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建设需面临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
山岭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多样,地质勘察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对隧道的设计、施工和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山岭隧道工程地质勘察的重点与分析评价,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地质信息和风险评估,有效降低工程地质灾害风险,保障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和持续性运行。
通过对山岭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可以提高勘察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地质勘察数据分析和成果应用,对于科学评估工程地质条件和风险,为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依据和保障。
研究山岭隧道工程地质勘察的重点与分析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提高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提供有力支持。
工程地质勘察及其工作要点分析
工程地质勘察及其工作要点分析摘要: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主要包括地质工程区域内的地层、水文、岩石和地质构造等,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能够安全顺利的进行,因此工程地质勘察必须明确勘察工作的因素,以确保勘察和设计的质量。
本文详细探讨了工程地质勘察及其工作要点。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要点;勘察方法引言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质量,对工程方案的决策和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先进技术在施工和设计等方面的应用,运用科学合理的勘察方案,确保有效的工程勘察质量,才能提高工程地质勘察的效率,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顺利。
1工程地质勘察1.1工程地质勘察的定义工程地质勘察指的是勘察工程建筑区所在的区域的地质情况如何,通过该勘察能够明确该区域的地质情况对建筑物的影响因素。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完成需要用到很多学科的知识,其中有工程地质学、岩土力学等等,首先需要依据这些学科的理论知识,然后采用正确的勘察方法,并按照科学的程序,借助专业的仪器设备,勘察工程项目所处的当地的真实的地质状况,然后得出哪些地质因素对当地的工程项目建设产生影响,那么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尽量避开这些影响因素,从而有利于保证工程项目的有序施工,进而提高工程质量。
1.2工程地质勘察内容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涉及四个方面,具体如下:其一,对地质形态进行勘察,该勘察涉及到的内容是针对地下部分,即空洞和不明物体的分布状况、深度和具体的位置进行勘察,从而对这些情况有所掌握;其二,岩土参数,该项勘察内容主要针对的是那些设计参数不好明确的,这些岩土有原状岩土中不好得到样品的,建筑室内、颗粒土、风化岩等等;其三,划分界面,这涉及的对象是岩石所受的风化情况和岩土的岩土层,通过界面的划分,从而准确判断出地质构造不好的地质界面、软弱结构面等等;其四,土壤采样。
不同土层有着不一样的性质,因此要对不同土层的土壤进行采样,使用的方法是含水层采样点。
1.3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工程地质勘察的阶段性、立体性特征非常明显,立体性特征是指不仅要勘测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表环境,而且对地下岩层结构情况也要进行仔细的勘测,从而达到科学评价建筑工程项目所在地附近的地质环境的目的;阶段性特征是指工程地质勘察的重点内容及相关标准会随着建筑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变化而变化。
工程地质知识点
1、名词: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的一门学科。
地质环境:为人类生存与活动进程中地壳表层的地形、地貌、岩土、水、地层构造、矿产资源、地壳稳定性等自然因素的总称。
工程地质条件: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条件的总称。
工程地质问题:是指工程地质条件不能满足工程建筑上稳定和安全的要求时,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
2、工程地质条件的六大要素是:地层岩性、地质结构与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作用、地形地貌、天然建筑材料。
3、就土木工程而言,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地基稳定性问题、斜坡稳定性问题、洞室稳定性问题和区域稳定性问题。
4、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是:(1)评价工程地质条件,阐明地上和地下建筑工程兴建和运行的有利和不利因素,选定建筑场地和适宜的建筑形式,保证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修顺利进行。
(2)从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论证和预测发生工程地质问题的可能性、发生的规模和发展趋势。
(3)提出及建议改善、防治或利用有关工程地质条件的措施,加固岩土体和防治地下水的方案。
(4)研究岩体、土体分类和分区及区域性特点。
(5)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一、地球概况1、概念:地壳运动:主要是由于地球内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的机械运动。
2、地壳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3、地壳运动的特征:方向性、普遍性和长期性、运动速度不均一性。
二、矿物与岩石1、概念:矿物:是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生成的天然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造岩矿物: 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
矿物硬度:矿物抵抗外力刻划、压入、研磨的能力。
岩石:是天然生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的矿物集合体。
岩浆岩:由岩浆冷凝、固结所成的岩石,又称火成岩。
沉积岩:是在地表和地表下不太深的地方,由松散堆积物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经过压固、脱水和重结晶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工程地质复习资料(完整版)
一、工程地质学基本概念及方法1。
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它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质科学,属应用地质学的范畴。
2。
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指的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地质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3。
工程地质问题指工程建筑物与地质条件之间的矛盾或问题。
如:地基沉降、水库渗漏等。
4.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响的动力地质现象。
它泛指地球外动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土洞、河流冲刷以及渗透变形等,它们既影响场地稳定性,也对地基基础、边坡工程、地下洞室等具体工程的安全、经济和正常使用不利。
5。
工程地质学的任务1、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对建筑物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2、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作出确切的结论;3、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址,并根据场址的地质条件合理配置各个建筑物;4、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并提出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5、根据建筑场址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6、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6.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与它的研究内容相适应的,主要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模型模拟试验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
四种研究方法各有特点,应互为补充,综合应用。
其中自然历史分析法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研究方法,是其它研究方法的基础。
7.岩石力学、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学有何关系岩石力学和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工程地质学中的大量计算问题,实际上就是岩石力学和土力学中所研究课题,因此在广义的工程地质学概念中,甚至将岩石力学、土力学也包含进去,土力学和岩石力学是从力学的观点研究土体和岩体。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绪论一、工程地质的基本任务人类工程活动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对象:工程地质条件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工程地质学的基本任务: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工程地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便正确评价、合理利用、有效改造和完善保护地质环境。
二、工程地质分析的基本方法研究对象:工程地质问题:即: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的主要形式。
例:区域稳定问题岩土体稳定问题围岩稳定问题地基稳定问题边坡稳定问题变形程度时间效应研究内容:工程地质问题产生的地质条件、形成机制、发展演化趋势研究方法:地质分析、地质模拟分析、试验分析、力学分析that construction site clean, consciously maintain sanitation. (4) ensure the safety of materials and semi-finished products. 8. quality assessment, data compilation: buried, belongs to the concealed works construction, therefore its quality inspection must b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acceptance of concealed work-related. Mainly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acceptance of positioning is accurate. (2) is fixed securely. (3) tightening compliance requirements. (4) have an impact on other projects. (5) the material used is eligible. (6)complete information has been collected. Documentation: should follow construction progress at any time finishing self acceptance, signature acceptance after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party were invited. Requirements: (1) covert acceptance is the第一章地壳岩体结构的工程地质分析 1.1 基本概念岩体: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那一部分地质体。
工程地质及土力学重点
1.粘性土的极限平衡条件表达式是怎么样的?破裂面与最大主应力面的夹角是多少? 答:)245tan(2)245(tan 231ϕϕσσ+++=︒︒c )245tan(ϕα+=︒ 2.写出库仑定律的表达式。
答: 砂土:ϕστtan =f 粘性土:c f +=ϕστtan 8.3 简述三轴实验法的优点和缺点?答:优点:可严格操纵排水条件;可量测孔隙水压力;破裂面在最软弱处。
缺点:σ2=σ3,轴对称;实验比拟复杂。
4.什么叫做岩体,它与岩石有何区别?答:岩体是由一种或多钟岩石构成的地质体,包含岩层的层理、节理断层、软弱夹层等类结构面和由结构切割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岩块所组成的复合体。
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所组成,并且有结构与构造特性的固体岩块。
岩石和岩体的工程性状是不一样的。
一般的坚硬岩石强度较高,变形模量较大;岩体的强度相对较低,变形较大。
4.确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直接剪切试验,按其试验条件区分为哪几种?它们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工程情况?答:有三种:快剪、慢剪和固结快剪;快剪:适用于建筑物施工较快、土层排水条件不良的工程情况; 慢剪:适用于建筑物施工较慢,土层排水条件较好,在施工期间充分排水的工程情况;固结快剪:适用于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的工程情况。
5.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是什么通常通过哪些室内实验,原为测试测定答:(1)指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2)常用方法:直接剪切实验,三轴压实验,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十字板剪切实验等.6.挡土墙的土压力有哪三种是如何定义的在相同条件下,哪一种最大 影响土压力的大小和分布的因素有哪些?答:(1)分为三种,分别是:①.主动土压力:墙在土压力作用下向背离填土方向移动火绕墙转时,当墙的移动或转动到达某一数量时,滑动面上的剪应力等于土的抗剪强度,墙后土体到达主动极限平衡状态,形成滑动面,这时作用在墙上的土推力到达最小值.②.被动土压力:当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着填土方向移动火转动时,直到墙的移动量足够大,滑动面上的剪应力等于抗剪强度,墙后土体到达被动极限状态,土体发生向上滑动,这时作用在墙上的抗力到达最大值.③.静止土压力:假设挡土墙具有足够的刚度,且建立在墙后土体的推力作用下,不产生任何移动火转动,则墙后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这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静止土压力.(2)在相同条件下,被动土压力值最大.。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条件的总称。
包括岩土体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特征、自然地质现象、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七方面。
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之间所存在的矛盾(稳定和安全)。
因工程建筑结构类型、受力特点和工作方式不同,存在各种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分析的基本研究方法:1.自然历史分析法2.力学分析法3.模型模拟试验法4.工程地质类比法断层分类:走滑断层、逆断层、正断层,按断裂的主次关系划分为主断层、分支断层和次断层野外识别:走滑断层:1地表出露线平直,断层倾角较陡。
2断层面两侧相对的水平运动,相对的垂直升降很小。
3河流最易于沿这种断层发育,水工建筑物也就最易于受到这种活断层的威胁。
走滑断层:位移方向与断层走向相同或相近的大型平移断层活断层:一般理解为目前还在持续活动的断层,或在历史时期或近期地质时期活动过、极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重新活动的断层。
活动断层的活动特性:蠕滑:持续不断缓慢蠕动的称为蠕滑或稳滑 ;粘滑:间断地、周期性突然错断的为粘滑,粘滑常伴有地震,是活断层的主要活动方式。
各类活断层在我国的分布1.分布于我国西部的多个NWW—NW向的长大弧形断裂,主要为逆走滑—走滑断层,其走滑速率由南而北有所减小。
2.活动逆冲断裂也主要分布于我国西部分、3.现代活动正断层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
活断层区规划设计建筑物的原则(1)有低级别的活断层的场地优于有高级别的; 有活动时期老的断层的场地优于有活动时期新的; 有全新世(10000 a)内无活动的断层的场地优于有全新世内有活动的断层的场地等。
(2)尽可能避开主断层带;(3)如为逆断层或正断层类型,尽可能避开有强烈地表变形和分支、次生断裂发育的断层上盘(逆断层的上升盘、正断层下降盘)。
如有较大的正、逆断层,场地往往需要选在距主断面数千米之外。
地震:接近地球表面的岩层中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震动称为地震。
震级: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烈度:衡量震动强烈程度的尺度基本烈度:一个地区今后一定时期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普遍遭受到的最大地震烈度。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重点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6个)【工程地质条件】所谓的工程地质条件,指的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条件的总和。
包括地形地貌、岩石与土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作用及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与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引起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对建筑的安全或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称为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任务】所谓工程地质任务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以便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粘滑】活断层出现的间断地、周期性的突然错动现象称为粘滑。
【地震效应】在地震作用影响所及的范围内,于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或破坏,称之为地震效应。
【地基效应】地基效应指的是地震使松软土体出现压密下沉、砂土液化、淤泥塑流变形等,从而导致地基失效,使上部建筑物破坏的效应。
【全迹长】裂隙的两个端点在测网上、下界测线位置以内,裂隙的可见迹长称为全迹长。
【半迹长】裂隙的一端延伸出测网的顶、底界外,而另一端在测网内出现,且与中线相交时,裂隙在中测线上的交点与裂隙在洞壁上的端点之间的距离称为裂隙的半迹长。
【截(断)半迹长】裂隙在中测线的交点至裂隙与测网顶、底界交点之间的距离定义为裂隙的截半迹长。
【泥石流】泥石流又称山洪泥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含有大量泥砂、碎石块的暂时性急水流。
【拱坝】是指一种在平面上向上游弯曲,呈曲线形、能把一部分水平荷载传给两岸的挡水建筑,是一个空间壳体结构。
【重力坝】重力坝是由砼或浆砌石修筑的大体积挡水建筑物,其基本剖面是直角三角形,整体是由若干坝段组成。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时一定地点的地面震动强度的尺度,是指该地点范围内的平均水平而言。
【潜蚀】当渗流力达到一定值时,土中的某些颗粒就会被渗透水流携带和搬运,这种地下水的侵蚀作用称为潜蚀。
【渗透变形】当渗透力达到一定值时,岩土中一些颗粒、甚至整体就发生移动,从而引起岩土体结构变松,强度变低的变形和破坏现象称为渗透变形。
针对地质勘查工程中的难题和重点进行分析
针对地质勘查工程中的难题和重点进行分析难题分析1. 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地质勘查工程所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地质结构的复杂性。
由于地球内部的地质构造和岩石层的分布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为地质勘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解决方案:采用先进的地质勘查技术,如地震勘探、地质雷达等,以提高对地质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采用先进的地质勘查技术,如地震勘探、地质雷达等,以提高对地质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2. 地下资源的隐蔽性地下资源的隐蔽性是地质勘查工程中的另一个难题。
许多矿产资源和油气资源都存在于地下深处,且被地下水和岩层遮挡,难以直接观察和探测。
解决方案: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如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等,以及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如土壤测量、水质测量等,以揭示地下资源的分布情况。
: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如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等,以及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如土壤测量、水质测量等,以揭示地下资源的分布情况。
3. 环境影响的挑战地质勘查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土地破坏、水污染等,这需要我们在勘查过程中特别注意。
解决方案: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采用绿色勘查技术,如无损勘查技术、无人机勘查技术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采用绿色勘查技术,如无损勘查技术、无人机勘查技术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重点分析1. 勘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地质勘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是推动地质勘查工程进步的重要动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勘查技术不断涌现,为地质勘查工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重点关注:持续关注和引进新的勘查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以提高地质勘查的精度和效率。
:持续关注和引进新的勘查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以提高地质勘查的精度和效率。
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地质勘查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点。
在勘查过程中,我们需要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重点关注: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推广绿色勘查技术,提高公众对地质勘查工程环境保护的认识。
工程地质原理分析简答
论述题:一.论述公路边坡中的顺向坡段在斜坡变形破坏方面的差异。
1.顺向边坡段易产生滑移拉裂,滑移压制拉裂,滑移弯曲拉裂。
1)滑移弯曲:主要发育在中陡倾外层体斜坡中,尤以薄层状岩体及延性较强的碳酸盐类层状岩体中多见。
这两类斜坡的滑移控制面倾角已明显大于该面的峰值摩擦角,上覆岩体具备滑移面下滑条件,但由于滑移面未临空,使下部受阻,造成坡脚附近顺层板梁承受纵向压应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使之发生弯曲变形。
2)滑移拉裂:斜坡岩体沿下伏软弱面向坡前临空方向滑移,并使滑移体拉裂解体。
3)滑移压制拉裂:主要发育在坡度中等陡的平缓层状体斜坡中,坡体沿平缓结构面向坡前临空方向产生缓慢的蠕变性滑移。
滑移面的锁固点火错列点附近,因拉应力集中生成与滑移面近于垂直的拉张裂隙,向上扩展且其方向渐转成与最大主应力方向趋于一致并伴随局部滑移。
2.反向边坡则易产生弯曲拉裂和蠕滑拉裂变形。
1)弯曲拉裂:陡倾的板状岩体在自重弯矩作用下,于前缘开始向临空方向作悬臂梁弯曲,并逐渐向破内发展。
弯曲的板梁之间互相错动并伴有拉裂,弯曲后缘出现拉裂缝,形成于走向的反坡台阶和槽沟。
2)蠕滑拉裂:斜坡岩体向临空方向发生剪切蠕变,其后缘发育自坡面向深部发展的拉裂主要发育在倾内薄层状体坡中也可以发生。
二.简述岩石坝基浅层滑动破坏类型及其形成条件。
岩石坝基渐层滑动破坏的主要类型有浅层岩体的剪切破坏,浅层岩体滑移弯曲和浅层岩体剪动滑移三种类型,其形成条件:1.坝基岩体的岩性软弱,岩石本身的抗剪强度低于坝体混凝土与基岩的接触面2.坝基由近于水平产出的薄层状岩层组成,在库水推力作用下,产生层间滑移,导致坝址下游岩层弯曲隆起3.坝基由碎裂结构岩体组成,在库水推力作用沿不同方位结构面发生渐进性剪动滑动破坏。
三.公路因技术原因无法绕避坡积层滑坡,该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试论述公路从坡顶,坡中和坡脚通过滑坡的优缺点,并建议合理的通过方案。
1坡脚方案由于公路施工开挖造成稳定性降低2坡中开挖,行车动荷载对坡体影响最小3坡顶方案开挖影响小,动荷载可能相对影响较大4坡脚方案最差,坡中方案最好。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复习资料
1、工程地质学(Engineering geology):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
它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质科学,属应用地质学范畴。
2、工程地质条件(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
它是在自然地质历史发展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是客观存在。
地质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它是一个综合概念。
3、工程地质问题(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blem):指工程地质条件与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4、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地质环境与工程建筑物之间的关系,促使二者之间的矛盾转化、解决。
1、活断层(active fault):指目前正在活动的断层,或近期曾有过活动而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
2、砂土液化:饱和砂土住地震、动力荷载或其他外力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是小的作用3、斜坡(slope):是指地壳表部一切具有侧向临空面的地质体,是地表广泛分布的一种地貌形式。
一般可分为天然斜坡和人工边坡。
4、天然斜坡:指自然形成、未经人工破坏改造的斜坡,如沟谷岸坡、山坡、海岸等。
5、人工边坡:指经人工开挖或改造形成的斜坡,如渠道边坡、基坑6、斜坡变形破坏是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及人类活动作用下,斜坡岩土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或失稳的一种现象。
7、斜坡破坏系指斜坡岩(土)体中已形成贯通性破坏面时的变动。
8斜坡变形:在贯通性破坏面形成之前,斜坡岩体的变形与局部破裂斜坡中已有明显变形破裂迹象的岩土体,或已查明处于进展性变形的岩土体,称为变形体。
9卸荷回弹(unloading rebound)是斜坡岩体内积存的弹性应变能释放而产生的。
10斜坡蠕变是在坡体压力(以自重应力为主)长期作用下发生的一种缓慢而持续的变形,这种变形包含某些局部破裂,并产生一些新的表生破裂面。
土力学重点整理第一章至第五章
⼟⼒学重点整理第⼀章⾄第五章⼟⼒学与地基基础重点整理(1-5章,第六章以后⾃⾏看书)第⼀章:⼯程地质1、三⼤岩⽯: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成岩)、沉积岩(⽔成岩)、变质岩。
岩浆岩(⽕成岩):由地球内部的岩浆侵⼊地壳或喷出地⾯冷凝⽽成。
沉积岩(⽔成岩):岩⽯经风化,剥蚀成碎屑,经流⽔、风或冰川搬运⾄低洼处沉积,再经压密或化学作⽤胶结成沉积岩。
约占地球陆地⾯积的75%。
变质岩:是原岩变了性质的⼀种岩⽯。
变质原因: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在⾼温、⾼压和化学性活泼的物质作⽤下,改变了原岩的结构、构造和成分,形成⼀种新的岩⽯。
2、第四纪沉积层主要包括残积层、坡积层、洪积层、冲积层、海相沉积层、湖沼沉积层。
3、残积层、坡积层、洪积层、冲积层的形成原因、特性及如果作为建筑地基需注意:残积层:母岩经风化、剥蚀,未被搬运,残留在原地的岩⽯碎屑。
裂隙多,⽆层次,平⾯分布和厚度不均匀。
如果作为建筑地基,应注意不均匀沉降和⼟坡稳定性问题。
坡积层:⾬⽔和融雪⽔洗刷⼭坡时,将⼭上的岩屑顺着斜坡搬运到较平缓的⼭坡或⼭麓处,逐渐堆积⽽成。
厚薄不均、⼟质也极不均匀,通常孔隙⼤,压缩性⾼。
如果作为建筑地基,应注意不均匀沉降和地基稳定性。
洪积层:由暴⾬或⼤量融雪形成的⼭洪急流,冲刷并搬运⼤量岩屑,流⾄⼭⾕出⼝或⼭前倾斜平原,堆积⽽成。
靠⼭⾕处窄⽽陡,⾕⼝外逐渐变成宽⽽缓,形如扇状。
如果作为建筑地基,应注意⼟层的尖灭和透镜体引起的不均匀沉降(需精⼼进⾏⼯程地质勘察)冲积层:由河流的流⽔将岩屑搬运、沉积在河床较平缓地带,所形成的沉积物。
简答及论述题1、不良地质条件会对⼯程造成什么影响?选择⼯程地址时应注意避开哪些不良地质条件?不良地质条件会引发造成⼯程建设中的地基下沉、基础不均匀沉降及其它许多的地质灾害现象,使⼯程质量受到严重影响:①场址选择时,应避让⼯程地质条件差,对⼯程建设存在危险的地段,如果需采⽤对⼯程建设不利的地段作为建设场址时,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②在进⾏场区规划及总平⾯布臵时,应优先选择⼯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区段作为主要建筑物的建筑场地。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
按成因,可对构成岩体应力的各组分作如下分类: 岩体应力: 天然应力和初始应力(virginal stress) 自重应力(gravitational stress) 构造应力 (tectonic stress) 活动的(active tectonic stress) 剩余的(residual tectonic stress) 变异及残余应力(altered and residual stress) 感生应力(induced stress)
①潜在逆 断型应力 状态区主 要分布于 喜马拉雅 山前缘一 带,其主 要特点是 两个水平 主应力均 大于垂直 主应力。
(σ3垂直, σ1和σ2水平)
②潜在走 滑型应力状态 区主要分布于 我国中西部广 大地区,其主 要特点是只有 一个水平主应 力大于垂直主 应力,具中等 挤压区的特征。 。
(σ2垂直, σ1和σ3水平)
模型I
然而,天然岩体大多 是一种粘-弹性介质,更符 合于Ⅱ图所示的沃依特流 变模型。与模型Ⅰ不同的 是,以阻尼器(粘滞性约 束元件)代替弹性约束元 件B弹簧。因粘滞元件具有 流变性,故随着时间的推 移,其内部的拉应力将不 断降低,从而导致整个应 力体系的松弛。所以,从 整体来看,这类残余应力 体系始终处于内力缓慢降 低的动平衡之中。
③潜在正断型和张剪 性走滑应力状态区主要分 布于我国的东部和东北部, 其主要特点是:区内新生 代以来正断层与地堑或断 陷盆地十分发育,发育方 向 NE、NEE, 推 积 厚 度 数 千米;区内KZ堆积具双层 结构(图2-20),E充填断 陷盆地,N-Q掩埋了E时期 的地堑和地垒,形成了现 代的低平的平原地形,横 向差异小;区内地震由两 个方向断裂引起,即NNE 向断裂的右旋兼张性活动 和NNW向断裂的左旋兼张 性活动。
工程勘察重点、技术难点
工程地质勘察;重点;难点;质量保证措施一、工程地质勘察概述各类房屋和构筑物基本都造在地面,地面以下土层的分布、土的松密程度、压缩性的高低、强度的大小、地下水的深度与水质情况以及附近是否存在不良地质现象等,都关系着建筑物的安危。
因此,为了正确的设计建筑物及其地基基础,必须以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为依据。
只有对当地自然条件的原始资料全面、深入、准确地掌握,才能做出好的设计方案。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贯彻国家有关的技术经济政策,实行勘察、设计和施工三结合,工程勘察工作在设计和施工前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建筑场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运用工程地质理论和各种勘察测试技术手段和方法,为解决工程建设中地质问题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其成果资料是工程项目决策、设计和施工等的重要依据。
二、工程地质勘察的重点、难点及质量保证措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一般划分为选址勘察(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三个阶段。
工程地质勘察是运用工程地质理论和各种勘察测试技术手段和方法,为设计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
要实现此目标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必需按照工程地质勘察的要求,掌握重点、克服服难点、加强管理,确保工程地质勘察质量。
1、选址勘察阶段工作选址勘察阶段通过几个候选场址的工程地质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拟选场址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工程地质评价。
首先,要搜集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矿产和附近地区的工程地质资料及当地的建筑经验;在收集和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踏勘,了解场地的地层、构造、岩石和土的性质、不良地质现象及地下水等工程地质条件;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已有资料不能符合要求,但其它方面条件较好且倾向于选取的场地,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及必要的勘探工作。
另外,选择场址时,应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一般情况下宜避开下列工程地质条件恶劣的地区或地段:一是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对场地稳定性有直接或潜在威胁的地段;二是地基土性质严重不良的地段;三是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如设计地震烈度为8度或9度且邻近发震断裂带的场区;四是洪水或地下水对建筑场地有威胁或有严重不良影响的地段;五是地下有未开采的有价值矿藏或不稳定的地下采空区上的地段。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教案电子版)
绪论一、工程地质的基本任务人类工程活动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对象:工程地质条件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工程地质学的基本任务: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工程地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便正确评价、合理利用、有效改造和完善保护地质环境。
二、工程地质分析的基本方法研究对象:工程地质问题:即: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的主要形式。
例:区域稳定问题岩土体稳定问题围岩稳定问题地基稳定问题边坡稳定问题变形程度时间效应研究内容:工程地质问题产生的地质条件、形成机制、发展演化趋势研究方法:地质分析、地质模拟分析、试验分析、力学分析第一章地壳岩体结构的工程地质分析1.1 基本概念岩体: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那一部分地质体。
它处于一定的地质环境中,被各种结构面所分割。
注意:与岩石、岩块的区别。
结构面:岩体中具有一定方向、力学强度相对(上下岩层)相对较低而延伸(或具一定厚度)的地质界面。
结构体:由结构面分割、围成的岩石块体(相对完整)。
岩体结构:由岩体中含有的不同结构面和结构体在空间的排列分布和组合状态所决定。
(8类)。
为什么要研究岩体结构。
a. 结构面是岩体中力学强度相对较薄弱的部位,导致岩体的不连续性、不均一性和各面异性。
b. 岩体结构特征对岩体的变形、破坏方式和强度特征起重要的控制作用。
c. 在地表的岩体,其结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外营力对岩体的改造程程。
风化、地下水等。
1.2 岩体结构的主要类型与特征1.2.1 结构面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从成因角度: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表生结构面:层向错动、泥化夹层、表生夹泥1.2.2 岩体结构类型一、岩体分类a. 分类目的和原则目的:对工程地质条件优劣不同的岩体进行分类,便于深入评价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和特征,以达到合理利用和有效治理的目的。
b. 原则①差异性原则:不同类别的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有明显的差异。
②适用性原则:分类体系便于(工程)应用。
③分类指标便于测定原则二、岩体结构类型划分以中科院地质所方案为代表,重点考虑岩体的改造,并应用地质力学观点对岩体结构类型进行详细划分。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课程设计
的分析评价。
第四章 陕西大西沟铁矿滑坡 防治措施
4.1 防治原则 4.2 防治措施
4.1 防治原则
滑坡防治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对滑 坡的整治,主要针对引起滑坡的主导因素进行,原则上 “一次根治,不留后患”;对性质复杂、规模巨大,不易 查清或工程建设进度不允许完全查清后再整治的滑坡,在 保证建设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全面规划,分期治理,使后 期工程获得必须的资料,同时,争取一定的建设时间,保 证整个工程的安全和效益;滑坡可能对建设工程产生危害 具有随机性时,先采用短期内发挥效力的应急工程措施, 后作永久工程;一般情况下,安排滑坡整治时间,以旱季 为宜。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以避免引发新滑坡为原则。
陕西大西沟铁矿滑坡体稳定 性分析及综合治理研究
前言
陕西大西沟铁矿位于陕西省柞水县秦岭南麓中段,地 形北高南低,山势陡峭,岭脊地势高缓,山坡陡倾,倾角 为30°~60°。脊谷相对高差约100~200m。拟建场地地处山 坡上,根据设计平面图,从上到下大致分为7个台阶。由于 人工开挖,引起拟建场地多处滑坡,多处建(构)筑物己 经建设到关键时期,谷底还有未搬迁走的当地居民十几户, 其中四户人家房子已经面临3#公路滑坡的直接威胁;洞口滑 坡直接影响到矿石的运输和破碎车间的安全。因此滑坡的 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成了场地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就此 滑坡的稳定性及治理进行研究,为大西沟铁矿建设中的滑 坡治理提供初步设计方案,为以后类似的工程建设提供相 关参考资料。
5.2 建议
在陕西大西沟铁矿工程建设中,应把工程建设和人为活动 诱发的工程灾害相结合,注重工程建设带来的地质灾害,提前 预测工程灾害,及时处理,使铁矿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在矿山工程建设中应注意;建设中尽量避免大量开挖土方 切割滑坡体;在大量开挖土方前,应对开挖可能带来的地质灾 害做出评估,提前对其进行预治理,减少对工程建设带来的危 害及大量的经济损失。同时在以后的矿山建设中建筑物尽可能 采取桩基础,避免对山体开挖造成地质灾害,同时桩基础嵌入 基岩还可以起到抗滑作用。 注重矿山建设滑坡的群防群治,滑坡治理完成后安装一些 简单的滑坡监测装置;加强职工对滑坡灾害的认识,避免人为 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判断)
【】震级频度关系(lgn=a-bM)中b值愈小震级较高的地震所占的比例愈大。(√ )
【】地震基本烈度:在给定时间内可能遇到的最大烈度。( √ )
【】具有一定岩石成分和Hale Waihona Puke 定结构的地质体称为岩体。(× )
【】地震发生时描述震源物理过程的物理量称为震源参数。(√ )
【】地震波包括在介质内传播的体波和在界面附近传播的面波。(√)
【】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的。(×)
【】砂土液化的现场测试方法主要有剪切波速判别法、标贯判别法和静力触探判别法。(√)
【】斜坡最大拉应力通常出现在离坡脚三分之一的坡度处。(×)
【】弯曲-拉裂与滑移-拉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卸荷带”是指经变形而松弛、并含有与变形有关的表生结构面的岩体。实质上就是坡体中的应力集中部位。(×)
【】对于平面滑移,在θ(滑面倾角)<β(坡面倾角)的条件下,当tgθ>C/σ+tgφS 时,斜坡成坡后立即破坏。(√)
【】当两组软弱结构面相交并与临空面组合构成岩体滑移结构体时,结构体
的滑移方向受结构面交线的控制。(√)
【】当坝基岩体的抗剪强度小于坝体混凝土的抗剪强度时,坝基岩体易在库
水推力作用下发生浅层滑动。(√)
【】导致岩体稳定性阵发性、周期性变化的可逆作用,一般不稳定性的总趋势,只影响破坏发生的时间。(√)
【】山岩压力是硐室开挖后的重分布应力。(×)
【】塑性围岩的变形破坏主要是在应力重分布与水分重分布作用下发生的,主要有塑性挤出、弯折内鼓、剪切滑移、重力坍塌等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6个)【工程地质条件】所谓的工程地质条件,指的是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条件的总和。
包括地形地貌、岩石与土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作用及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与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引起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对建筑的安全或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称为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任务】所谓工程地质任务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以便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粘滑】活断层出现的间断地、周期性的突然错动现象称为粘滑。
【地震效应】在地震作用影响所及的范围内,于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或破坏,称之为地震效应。
【地基效应】地基效应指的是地震使松软土体出现压密下沉、砂土液化、淤泥塑流变形等,从而导致地基失效,使上部建筑物破坏的效应。
【全迹长】裂隙的两个端点在测网上、下界测线位置以内,裂隙的可见迹长称为全迹长。
【半迹长】裂隙的一端延伸出测网的顶、底界外,而另一端在测网内出现,且与中线相交时,裂隙在中测线上的交点与裂隙在洞壁上的端点之间的距离称为裂隙的半迹长。
【截(断)半迹长】裂隙在中测线的交点至裂隙与测网顶、底界交点之间的距离定义为裂隙的截半迹长。
【泥石流】泥石流又称山洪泥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含有大量泥砂、碎石块的暂时性急水流。
【拱坝】是指一种在平面上向上游弯曲,呈曲线形、能把一部分水平荷载传给两岸的挡水建筑,是一个空间壳体结构。
【重力坝】重力坝是由砼或浆砌石修筑的大体积挡水建筑物,其基本剖面是直角三角形,整体是由若干坝段组成。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震时一定地点的地面震动强度的尺度,是指该地点范围内的平均水平而言。
【潜蚀】当渗流力达到一定值时,土中的某些颗粒就会被渗透水流携带和搬运, 这种地下水的侵蚀作用称为潜蚀。
【渗透变形】当渗透力达到一定值时,岩土中一些颗粒、甚至整体就发生移动, 从而引起岩土体结构变松,强度变低的变形和破坏现象称为渗透变形。
【扬压力】建筑学术语,指建筑物及其地基内的渗水,对某一水平计算截面的浮 托力与渗透压力之和。
、(^▽^)厂名词解释题漏了两个,“天然斜坡”、 工边坡” 二、填空题(15小题,每小题2分)1. 岩体结构是【建造】和【改造】两方面的综合产物。
2. 活断层具有两种基本活动方式,即【粘滑】或【蠕滑(稳滑)】,其主要活 动方式为【粘滑】。
3. 逆断层上升盘因离地表较近,因此在活动时更易产生【牵引褶皱】和【弯曲 褶皱】等【地面变形】破坏。
4. 斜坡变形表现为【卸荷回弹】和【蠕变】两种主要方式。
5. 斜坡失稳的基本方式为【崩塌】、【滑坡】和【扩离】。
6. 工程地质学基本研究方法有【数学力学分析法】、【自然历史分析法】、【模 型模拟实验法】、【工程地质类比法】。
7. 横弯曲、上隆力、横向力8. 斜坡变形破坏的防治原则为【以防为主】、【及时处理】。
9. 随坡脚变陡,坡面附近张力带范围随之【扩大】和【增强】。
10. 岩石坝基的滑动破坏形式分为【表面滑动】、 【浅部滑动】、【深部滑动】。
11.斜坡变形的基本方式为【拉裂】、【蠕滑】和【弯曲倾倒】;滑坡按照滑坡 动力学特征可分为【混合式滑坡】、【推动式滑坡】、【牵引式滑坡】以及【平 移式滑坡】。
12. 确定中国版图内某一点最大主应力方向的方法为将该点与巴基斯坦的 兰堡】以及西藏的【察隅】分别连线,交角平分线方向即为该点最大主应力方向。
13. 岩体破坏机制分为【剪切破坏】和【张性破坏】。
14. 岩体工程应用分类一般考虑【岩体结构特征】、【岩体所处环境分析】、【岩 体力学特征】等三个指标。
15. 人类工程地质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有【区域稳定性问题】、 体稳定性问题】、【与地下水渗流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以及【与侵蚀淤积有关“人【伊斯 【岩4.5. 6. 牵引式滑动基本概念。
7. 深层岩溶的工程地质问题】等四个方面。
16. 纵弯曲、轴向力对应关系如何17. 长期强度是使蠕变类型由【趋稳蠕变】类型转变为【典型蠕变】类型的临界 应力。
18. 碎裂结构可细分为【碎裂状结构】、 【镶嵌碎裂结构】,这两方面的结构较 发育,岩体勘合紧密,间距30—10cm19. 管涌定义为坝身或坝基内的【土壤颗粒】被渗流带走的现象。
三、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1分)岩体质量分类代表性方案。
正方形地下硐室的角点曲率半径,其对应的应力集中情况。
我国规定,计算近震(震中距小于 1000km 用体波震级M L ;计算远震(震 中距大于1000km )震级用面波震级M S 。
目前震级以面波震级 M S 为标准,近震 与远震计算公式转化关系为 M S =1.13M L —1.0 8。
10. 地下硐室洞边应力分布图版解释以及理解。
11. 坝基滑移控制面相关内容及图示。
12. 土石渗透变形的水动力条件。
13. 水库诱发地震的条件。
四、判断题地震震动与饱和砂岩(地下埋深)、震动砂土液化等关系。
边坡(坡脚、坡高)与边坡附近应力集中的关系。
1. 2. 坡底宽度与坡脚应力状态的关系。
3. 4. 5.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
6. 糙面摩擦中剪切力量值范围。
7. 岩石变形时间效应介质模型。
8. 土石结构及颗粒成分条件。
9. 地下水运动方式。
1. 水库蓄水与河间断块的渗流关系。
2. 斜坡变形结果导致的斜坡破坏。
3. 地震震动静力分析方法。
8. 流土产生条件9. 斜坡变形与斜坡破坏概念辨析。
在同一地震烈度震害区,土层地基破坏与花岗岩基破坏程度的大小关系。
简答题(5小题)1. 简述褶皱的不同部位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不同影响,结合具体工程实际现象 分析,并对相关工程地质问题进行评价。
2. 请简述反滤层及反滤作用的基本特征。
反滤层是保护渗流出口的有效措施方法是在水流溢出段分层铺设几层粒径不同 的砂砾层,接近被保护层的粒径细,然后依次加大粒径,使溢出水流的剩余水头 分层缓慢降低,以保证各层之间的水力梯度接触流工。
反滤层各相邻层间的粒径比,需考虑它的双重功能,一方面要求足够细,以便能 阻止被侵蚀的土粒从某孔隙中通过;另一方面要求足够粗,以便能为地下水流提 供比被保护层更小的渗流阻力。
3. 简述岩体弹塑性介质发生蠕变的三个阶段,并结合相应模型作解释。
高温下的应变量和时间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这个曲线也称为蠕变曲线。
可看出,蠕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蠕变速率(△&/△t )随时间而呈下降趋势。
第二阶段:蠕变速率不变,即(△£ / △ t )二常数,这一段是直线。
第三阶段:蠕变速率随时间而上升,随后断裂。
4. 简述滑坡破坏的条件,并指出防治措施和方法。
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营力(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
10. 11. 12. 稳定系系数与岩体结构面、裂隙等指标的关系。
地震烈度原位测试技术方法13. 岩体基本破裂单元14. 五、第一个条件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 岩土类型: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 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土,如松散覆盖层、黄土、红粘土、页岩、泥岩、煤系地层、 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易发生滑坡。
(2)地质构造条件:各种节理、裂滑坡隙、层面、 断层发育的斜坡、特别是 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角 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 发育时,最易发生滑坡。
(3) 地形地貌条件:一般江、河、湖(水库)、海、沟的斜坡,前缘开阔的山 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的 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
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 有利地形。
(4) 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
它的作用主 要表现在: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的强度,产生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 蚀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水岩层产生浮托力等。
尤其是对滑面 (带)的软 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最突出。
就第二个条件而言,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 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 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还有如 海啸、风暴潮、冻融等作用也可诱发滑坡。
滑坡的防治结合边坡失稳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内外部条件, 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⑶① 消除和减轻水的危害:1,水平钻孔疏干;2,垂直孔排水; 隧洞疏干;5,支撑盲沟。
② 改善边坡岩土力学强度:1,削坡减载;2,边坡人工加固; 或锚索,4,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坡柔性防护技术等;6,镶补沟缝。
5. 请简述断层中安德森模式与天然应力状态的关系。
断层形成机制:安德森模式 安德森(E.M.Anderson , 1951)分析了形成断层的应力状态,认为因地面与空 气间无剪应力作用,所以形成断层的三轴应力状态中的一个主应力轴趋于垂直于 水平面。
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形成正断层、逆(冲)断层和平移断层的三种应力状态。
现在一般认为,断层面是一个剪裂面,(T 1与两剪裂面的锐角分角线一致,(T 3 与两剪裂面的钝角分角线一致,(T 1所在盘向锐角角顶方向滑动,即断层两盘在 垂直(T 2的方向上滑动。
治理滑坡可以从 3,竖井抽水;4, 3,预应力锚杆 5,SNS 边形成三类断底的三种应力1^^悲.砂:舂現型式紀正斷层 犷逆冲斷展匚-平穩斷辰6. 请简述点源爆破的分布规律。
爆破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实质上是一种能量的传递与转化过程, 受到爆破地震波能量分布特征的影响。
对于4类钻孔爆破诱发的地震,能量随频率分布比较 分散,0〜10Hz 的低频段能量比例非常少; 不同爆源形式的爆破地震能量分布特征存在差别, 随着孔径、孔深的增大,爆破地震主振能量频带趋于集中,也更倾向低频方向;地下工程爆 破地震小于40Hz 的能量比例非常小。
7. 请简述差异性卸荷回弹在颗粒体系中的表现特征。
差异性卸荷回弹造成的破裂、张性破裂面 a.材料性质不同造成 b.应力历史不同造成 颗粒受压变形,后期胶结,胶结物未经压缩,卸荷面导致颗粒与胶结物接触界面 上的拉裂。
裂纹之高部受压亦相同。
、剪切破裂 以状岩芯为典型 其本质也是差异性卸荷回弹,所不同的是其差异性卸荷回弹是由受限面引起的。
8. 请简述造成坝基岩体不均匀变形的因素和本质特征。
因素:①岩石地基内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 ②地基不同地段岩体变形性质的差异 也是造成坝体不均匀沉陷的重要原因。
基本特征:①坝体高,荷载强度大的部位变形量大;②坝体高度低,载荷强度小 的部位变形量相对较小;③坝体建筑在软硬差别较大的岩层上, 在此情况下,易 于产生不均匀沉陷;④坝基岩体内张裂隙发育不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