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记录

合集下载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汇编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汇编
2、观察现象:仔细观察两个玻璃片上水的变化。
3、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加热的玻璃片上的水先蒸发完。
4、讨论这是说明什么。
5、得出结论:温度高,蒸发速度快。




温度高,蒸发速度快。




签字:年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单
6
姓名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3、25
科目
实验
内容
水凝结实验
所需仪器名称及数量
玻璃片两个,烧杯2个(盛水温),酒精灯1个,试管夹1个。







1、实验:用酒精灯加热其中1个玻璃片,将两个玻璃片分别盖在两个盛有温水的烧杯上面,
2、观察现象:仔细观察两个玻璃片上的变化。
3、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加热的玻璃片上没有水珠出现,没加热的玻璃片上有水珠出现。
4、讨论这是说明什么。
5、得出结论:水蒸气受冷变成水。




水蒸气受冷变成水。


学生实验报告单
1
姓名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3、4
科目
实验
内容
压缩空气实验
所需仪器名称及数量
注射器一个,橡皮一个。







1、实验:将注射器的活塞抽出一段,用橡皮将注射器的口堵上,压缩注射器的活塞。
2、观察现象。压缩注射器的活塞时,注射器里的空气体积变小,放开活塞时,注射器里的空气体积恢复原状。
3、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压缩注射器的活塞时,注射器里的空气体积变小,放开活塞时,注射器里的空气体积恢复原状。

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冀人版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马村小学刘龙龙1、制作简易风向仪一、实验题目:制作简易风向仪二、实验要求:制作简易风向仪三、实验器材:硬纸片、胶水、花盆、剪刀、铅笔、一根竹签、方形纸、尺子、橡皮泥、两根吸管。

四、操作步骤:1、将硬纸片剪成三角形2、把三角形剪成两部分,将吸管两端剪开口,一头插在三角形的上半部分,另一头插在三角形的下半部分,做成一枝箭。

3、将竹签插在吸管中间。

4、在方形纸上画出两条对角线。

把花盆放在纸上,沿花盆外沿和内孔画两个圆。

5、剪去外圈以外和内圈以内的部分,将圆圈用胶水粘到花盆底部。

6、将另一根吸管插在花盆的洞中,并用橡皮泥固定。

7、把箭插入吸管就制成了简易的风向仪。

2.制作简易雨量器一、实验题目:制作简易雨量器二、实验要求:学会制作简易雨量器三、实验器材:大可乐瓶、剪刀、笔、尺子、水杯、胶带。

四、操作步骤:1、用剪刀将大可乐瓶沿上沿剪开。

2、将剪下的瓶顶倒扣在瓶的底部,用胶带封好。

3、从瓶底向上贴一条胶带、用尺子量好距离每10mm画一条刻度线。

4、将水倒入瓶中,使水位达到标尺的“0”刻度线。

3.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一、实验题目:研究固体主要性质二、实验要求: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三、实验器材:木块、石子等几种固体、笔、小刀、量筒、记录纸、天平、水等。

四、操作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固体的质量。

2、用量筒和水测出固体的体积。

3、用小刀划一划,看看固体的软硬。

4、把研究的结果记录在表中。

4.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一、实验题目: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三、实验要求:学会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三、实验器材:蜂蜜、水、牛奶、天平、橙汁、量筒、烧杯等。

四、操作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测量出液体的体积。

2、取相同质量、相同体积的几种液体,观察液体的形状、流动性、透明性等。

5、温度计的使用一、实验题目:温度计的使用二、实验要求:学会使用温度计三、实验器材:冷水、热水、烧杯、温度计。

四、操作步骤:1、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容器的底和壁。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含实验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含实验

第一课1.( )了,( )了,( )了,( )了,( )了,( )变成( )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 )。

2.变化是( ),自然界( )永远不变的事物。

3.在研究物体变化的时候,我们要对观察到的( )进行记录,( )可以帮助我们分析( )的过程,探寻( ),这对( )来说非常重要。

4.对不同的观察对象可选用不同的记录方法,我们常用的记录方法有( )( )( )( )( )。

5.我们周围的事物都在发生变化,你认为下列变化相同吗?为什么?①人和青蛙的生长过程②小狗和小猫的生长过程③青蛙和小鸡的生长过程6..拿一个烧杯,在烧杯中盛半杯清水,用钢笔向其中滴几滴蓝色或黑色墨水,描述变化过程。

第二课1.天气是指()。

2.人们将观察天气( )积累成谚语,利用这些谚语来( )天气的变化,优点是( ),不足是( )。

3.风( ) 雨( ) 雪( ) 阴( ) 晴( ) 雷( )4.哪些自然现象能预知天气变化?(有关天气变化的谚语)5.我们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天气?6.描述天气的词语。

7.“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什么意思?第三课1.气象员们从事( ),( )的工作。

2.( )可以用来测量风向。

( )可以用来测量雨量。

百叶箱里有( ),用来测量( )。

3.观测天气变化用到的仪器有( )( )( )。

4.风向是指( ),通常用( )来表示。

.风向仪所指的方向是指( )。

.北风是指( ),风向仪指向( )。

.东南风是指( ),风向仪指向( )。

5.( )度在刻度的最下面,将水倒入瓶中,使水位达到标尺的( )刻度线。

6.观测仪放在校园里( )。

7.( )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 )( )( )这三个要素的变化形成的。

8.怎样制定观测天气的计划?9. 制作风向仪的材料?10.测定气温的三项要求?11.制定天气观测记录表。

12.图①这是什么仪器?用来做什么?该仪器的制作材料是什么?13.图②仪器的名称?用来做什么?通常放在哪?14.图③这个物体的名称是什么?它的最底端的刻度是多少?它是用来做什么的?①②③第四课1.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2.图中的人在做什么?他们的工作对人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第五课1.人们的( )( )与( )紧密相关。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稻谷发芽实验实验目的探究稻谷的发芽过程,并观察影响稻谷发芽的因素。

实验材料•稻谷•塑料袋•湿纸巾•温水实验步骤1.将一些稻谷放入一个塑料袋中。

2.在塑料袋上加入适量的温水,使湿纸巾湿润。

3.将湿润的湿纸巾覆盖在稻谷上。

4.将塑料袋密封好,确保内部湿度不会流失。

5.将塑料袋放置在一处温暖、光线充足的地方。

6.每天观察并记录稻谷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经过几天的观察后,我们发现稻谷开始发芽了。

首先,稻谷的外层开始变软,并逐渐裂开。

随着时间的推移,稻谷的根部开始生长,并且从裂开的地方冒出新的幼芽。

随着发芽的进行,幼芽变得越来越长,最终长成了一株嫩绿的稻苗。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稻谷发芽需要温暖和湿润的环境。

温暖的环境有助于加速发芽过程,并促使根部的生长。

湿润的环境则提供了所需的水分,使稻谷能够吸收养分并生长。

除了温暖和湿润的环境,充足的光线也是稻谷发芽的重要因素。

光线可以提供稻谷所需的能量,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并使稻谷的叶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因此,在实验中我们将塑料袋放置在光线充足的地方,以确保稻谷能够获得充足的光照。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稻谷的发芽过程,还了解到了影响稻谷发芽的因素。

这对我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验结论稻谷发芽需要温暖、湿润和充足的光线。

这些因素为稻谷的根部吸收水分和养分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也促进了稻谷的生长和发芽过程。

实验拓展除了观察稻谷的发芽过程,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索以下问题: - 改变温度对稻谷发芽的影响; - 改变湿度对稻谷发芽的影响; - 改变光照强度对稻谷发芽的影响。

通过这些拓展实验,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稻谷发芽的条件,并进一步探索植物的生长规律。

实验注意事项1.进行实验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2.将塑料袋放置在光线充足的地方,但要避免暴露在阳光下,防止塑料袋过热。

3.观察和记录稻谷的变化情况时,要仔细观察,准确记录。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根据所给的信息,以下是一份冀教版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1200字以上)的样例:实验名称: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实验来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植物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1.绿色植物叶子2.盖有黑色纸的纸箱3.镊子4.清水5.酒精灯6.实验日记本实验步骤:1.准备一片绿色的植物叶子,并将其放入盖有黑色纸的纸箱中。

2.使用镊子将植物叶子夹出,并将其放入一杯清水中。

3.将杯子放置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并观察一段时间。

实验结果:1.在黑暗中观察植物叶子:植物叶子会逐渐变黄、变脆,并且试验天数越长,叶子变化越明显。

2.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观察植物叶子:植物叶子保持绿色、鲜活,并且试验天数的增加对植物叶子没有明显影响。

实验分析:在黑暗中观察植物叶子会发现它逐渐变黄、变脆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而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中,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

这是植物生存和生长的重要过程,同时也释放出氧气供我们呼吸。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光合作用对植物的生存和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植物叶子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中能够保持绿色、鲜活,而在黑暗中则会逐渐变黄、变脆。

这说明植物需要光能来进行光合作用,以维持其正常生理状态。

实验思考与延伸:1.我们可以尝试将植物叶子放入不同光照强度的环境中观察其变化,进一步了解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2.实验中我们只使用了一片植物叶子,下一步可以使用不同种类的植物叶子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它们的光合作用表现是否一致。

3.可以通过观察绿化植物的作用,进一步了解植物在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性。

本次实验让我们更加了解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植物的重要性。

植物是地球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给我们提供氧气和食物之外,还扮演着保护环境和提供美丽景色的角色。

我们应该珍惜并保护好植物,为我们的地球做出积极的贡献。

2020年最新版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有完整内容

2020年最新版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有完整内容
3、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
运动的小车与质量有关,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木块移动的距离越大。
学生实验报告单(分组)
科目科学班级四年级实验日期:
实验名称
声音的产生
实验人
实验目的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器材
音叉、鼓、鼓锤、纸屑、
实验过程:
1、敲击音叉,用手感受音叉。
2、敲击音叉后放入水中,观察水面。
3、把纸屑放在鼓面上,敲击鼓面,观察纸屑的情况。
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
声音是物体震动产生的。
学生实验报告单(演示)
科目科学班级四年级实验日期:
实验名称
让灯泡亮起来
实验人
实验目的
怎样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器材
电池、导线、灯泡、电池盒、灯座、开关。
实验过程:
1、准备实验器材
2、用导线连接实验器材。
3、整理实验器材
1、准具好实验器材。
2、把物体分别连接到电路中。
3、记录实验数据
5、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结论:曲别针、铁钉、铜线、铝片能够导电。
学生实验报告单(分组)
科目科学班级四年级实验日期:
实验名称
实验人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结论:
学生实验报告单(分组)
科目科学班级四年级实验日期:
实验名称
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
实验人
实验目的
1.探究可以用哪些方法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
实验器材
绳子,小车,尺子,磁铁
实验过程:
用尺子弹小车。
4、用磁铁吸小车。
5、用手推小车。
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
我们可以用拉力、弹力、磁力、推力等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含实验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含实验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含实验1 ( )了 ( )了 ( )了 ( )了 ( )了 ( )变成( )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 )。

2 变化是( ) 自然界( )永远不变的事物。

3 在研究物体变化的时候我们要对观察到的( )进行记录 ( )可以帮助我们分析( )的过程探寻( ) 这对( )来说非常重要。

4 对不同的观察对象可选用不同的记录方法我们常用的记录方法有( )( )( )( )( )。

5 我们周围的事物都在发生变化你认为下列变化相同吗?为什么?①人和青蛙的生长过程②小狗和小猫的生长过程③青蛙和小鸡的生长过程6 拿一个烧杯在烧杯中盛半杯清水用钢笔向其中滴几滴蓝色或黑色墨水描述变化过程。

第二课1 天气是指 ()。

2 人们将观察天气( )积累成谚语利用这些谚语来( )天气的变化优点是( ) 不足是( )。

3 风( ) 雨( ) 雪( ) 阴( ) 晴( ) 雷( )4 哪些自然现象能预知天气变化?(有关天气变化的谚语)5 我们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天气?6 描述天气的词语。

7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什么意思?第三课1 气象员们从事( ) ( )的工作。

2 ( )可以用来测量风向。

( )可以用来测量雨量。

百叶箱里有( ) 用来测量( )。

3 观测天气变化用到的仪器有( )( )( )。

4 风向是指( ) 通常用( )来表示。

风向仪所指的方向是指( )。

北风是指( ) 风向仪指向( )。

东南风是指( ) 风向仪指向( )。

5 ( )度在刻度的最下面将水倒入瓶中使水位达到标尺的( )刻度线。

6 观测仪放在校园里( )。

7 ( )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 )( )( )这三个要素的变化形成的。

8.怎样制定观测天气的计划?9 制作风向仪的材料?10 测定气温的三项要求?11 制定天气观测记录表。

12 图①这是什么仪器?用来做什么?该仪器的制作材料是什么?13 图②仪器的名称?用来做什么?通常放在哪?14 图③这个物体的名称是什么?它的最底端的刻度是多少?它是用来做什么的?①②③第四课1 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2 图中的人在做什么?他们的工作对人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第五课1 人们的( )( )与( )紧密相关。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实验探究过程(步骤)实验现象及数据分析1、将四只喷壶放在同一高度,分别从四个不同的方向向两个有植物覆盖土壤的木盒子和两个无植物覆盖土壤的木盒子喷水。

2、观察水流的情况,记录流失的土壤量。

水流冲刷掉了无植物覆盖土壤的木盒子中的更多土壤,而有植物覆盖的木盒子中土壤流失较少。

实验结论水土流失与植物覆盖、水流的方向和强度有关。

实验反思注意观察每个木盒子的情况,记录准确数据。

教师签名:年月日教师评语:实验过程规范,数据记录准确,结论合理。

实验探究过程(步骤)实验现象及数据分析1、将气球套在塑料瓶子口上,用胶带固定。

2、将橡胶皮膜套在气球上方,用胶带固定。

3、用手按压气球,观察橡胶皮膜的运动情况。

4、将气球放松,观察橡胶皮膜的运动情况。

按压气球时,橡胶皮膜向下移动;松开气球时,橡胶皮膜向上移动。

实验结论气球代表肺,橡胶皮膜代表膈肌,通过橡胶皮膜的运动,模拟了人体的呼吸过程。

实验反思:需要注意安全,避免气球爆炸。

教师签名:年月日教师评语:实验过程规范,结论准确,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实验报告单学生填写)学校:XXX班级:实验名称:制作肺和膈肌模型实验目的:了解人体有哪些呼吸器官实验原理:通过制作模型模拟人体的呼吸过程实验器材:2升塑料瓶子、气球、橡胶皮膜、胶带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步骤:1、将气球套在塑料瓶子口上,用胶带固定。

2、将橡胶皮膜套在气球上方,用胶带固定。

3、用手按压气球,观察橡胶皮膜的运动情况。

4、将气球放松,观察橡胶皮膜的运动情况。

实验结果及分析:按压气球时,橡胶皮膜向下移动;松开气球时,橡胶皮膜向上移动。

实验结论:气球代表肺,橡胶皮膜代表膈肌,通过橡胶皮膜的运动,模拟了人体的呼吸过程。

实验反思:需要注意安全,避免气球爆炸。

教师签名:年月日教师评语:实验过程规范,结论准确,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实验探究过程(步骤):1.制作模型:将瓶子去底,底部蒙上橡胶皮膜并用胶带固定,然后将瓶嘴套入一个气球。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含实验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含实验

第一课1、( )了,( )了,( )了,( )了,( )了,( )变成( )了,我们生活得世界就是一个( )。

2、变化就是( ),自然界( )永远不变得事物。

3、在研究物体变化得时候,我们要对观察到得( )进行记录,( )可以帮助我们分析( )得过程,探寻( ),这对( )来说非常重要。

4、对不同得观察对象可选用不同得记录方法,我们常用得记录方法有( )( )( )( )( )。

5、我们周围得事物都在发生变化,您认为下列变化相同吗?为什么?①人与青蛙得生长过程②小狗与小猫得生长过程③青蛙与小鸡得生长过程6、、拿一个烧杯,在烧杯中盛半杯清水,用钢笔向其中滴几滴蓝色或黑色墨水,描述变化过程。

第二课1、天气就是指()。

2、人们将观察天气( )积累成谚语,利用这些谚语来( )天气得变化,优点就是( ),不足就是( )。

3、风( ) 雨( ) 雪( ) 阴( ) 晴( ) 雷( )4、哪些自然现象能预知天气变化?(有关天气变化得谚语)5、我们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天气?6、描述天气得词语。

7、“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就是什么意思?第三课1、气象员们从事( ),( )得工作。

2、( )可以用来测量风向。

( )可以用来测量雨量。

百叶箱里有( ),用来测量( )。

3、观测天气变化用到得仪器有( )( )( )。

4、风向就是指( ),通常用( )来表示。

、风向仪所指得方向就是指( )。

、北风就是指( ),风向仪指向( )。

、东南风就是指( ),风向仪指向( )。

5、( )度在刻度得最下面,将水倒入瓶中,使水位达到标尺得( )刻度线。

6、观测仪放在校园里( )。

7、( )等各种天气现象都就是由( )( )( )这三个要素得变化形成得。

8.怎样制定观测天气得计划?9、制作风向仪得材料?10、测定气温得三项要求?11、制定天气观测记录表。

12、图①这就是什么仪器?用来做什么?该仪器得制作材料就是什么?13、图②仪器得名称?用来做什么?通常放在哪?14、图③这个物体得名称就是什么?它得最底端得刻度就是多少?它就是用来做什么得?①②③第四课1、气预报得制作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2、图中得人在做什么?她们得工作对人们得生活会有什么影响?第五课1、人们得( )( )与( )紧密相关。

(完整版)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记录

(完整版)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记录

(完整版)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记录四年级下册1、制作简易风向仪一、实验题目:制作简易风向仪二、实验要求:制作简易风向仪三、实验器材:硬纸片、胶水、花盆、方形纸、尺子、橡皮泥、剪刀、铅笔、一根竹签、两根吸管。

四、操作步骤:1、将硬纸片剪成三角形。

2、把三角形剪成两部分,将吸管两端剪开口,一头插在三角形的上半部分,另一关插在三角形的下半部分,做成一枝箭。

3、将竹签插在吸管中间。

4、在方形纸上画出两条对角线。

把花盆放在纸上,沿花盆外沿和内孔画两个圆。

5、剪去外圈以外和内圈以内的部分,将圆圈用胶水粘到花盆底部。

6、将另一根吸管插在花盆的洞中,并用橡皮泥固定。

7、把箭插入吸管,就制成了简易风向仪。

2、制作简易雨量器一、实验题目:制作简易雨量器二、实验要求:制作简易雨量器三、实验器材:大可乐瓶、剪刀、笔、纸条、胶水、尺子、胶带。

四、操作步骤:1、用剪刀将大可乐瓶沿上沿剪下。

2、将剪下的瓶顶倒扣在瓶的底部,用胶带封好。

3、从瓶底向上贴一条胶带,用尺子量好距离,每10mm画一条刻度线。

4、将水倒入瓶中,使水位达到标尺的“0”刻度线。

3、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一、实验题目: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二、实验要求: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三、实验器材:木块、石子等几种固体、天平、记录纸、笔、小刀、量筒、水等。

四、操作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固体的质量。

2、用量筒和水测出固体的体积。

3、用小刀划一划,看看固体的软硬。

4、把研究的结果记录在表中。

4一、实验题目: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二、实验要求: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三、实验器材:蜂蜜、水、牛奶、天平、橙汁、量筒、烧杯等。

四、操作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测量出液体的体积。

2、取相同质量、相同体积的几种液体,观察液体的形状、流动性、透明性等。

35一、实验题目:温度计的使用二、实验要求:温度计的使用三、实验器材:冷水、热水、烧杯、温度计。

四、操作步骤:1、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容器的底和壁。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冀教版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介绍一项适合冀教版四年级学生的科学实验,并以此为例,探讨科学实验对学生的意义和作用。

实验名称:水的沸点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的沸点及其变化过程。

实验材料:水、烧杯、温度计、加热器、计时器。

实验步骤:1. 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

2. 将温度计放入水中,并记录水的初始温度。

3. 将烧杯放在加热器上,打开加热器开始加热。

4. 每隔一段时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5. 当水开始沸腾时,记录下水的沸点温度。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初始时,水的温度较低,随着加热的进行,水的温度逐渐上升。

当水达到一定温度时,水开始沸腾,这个温度就是水的沸点。

实验分析: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水的沸点是固定的,不同海拔、不同压力下的水沸点是不同的。

同时,我们还可以了解到沸点是物质从液态到气态转变的临界温度。

科学实验对学生的意义和作用:1. 培养科学精神: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主动观察、思考、实践,培养科学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增强实践能力:实验是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亲身参与实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原理。

3.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在实验中,学生需要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培养观察和记录能力: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5. 培养安全意识:在实验中,学生需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培养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总结: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科学现象,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水的沸点实验作为一项简单而有趣的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水的沸点及其变化过程,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科学素养的机会。

四年级下册科学让瘪乒乓球鼓起来冀教版 (6)

四年级下册科学让瘪乒乓球鼓起来冀教版 (6)
1.将金属环加热,把圆球放入金属环,仔细观 察有什么变化。
2.将金属环放入冷水中片刻取出,再将圆球放 入金属环,仔细观察有什么变化。
3.完成实验记录单(三)的填写。
思考3
由此推想: 固体也有( 热胀冷缩)的性质。
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 一般情况下气体、液体、固
体都有( 热胀冷缩 )的性质。
想一想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王励勤 马琳
实验1 气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提示:
1.将套有气球的塑料瓶放入热水中,仔细观察 气球的变化。 2.将套有气球的塑料瓶放入冷水中,再仔细观 察气球的变化。
3.完成实验记录单(一)的填写。
4.注意实验安全。
思考1
1.空气有( 热胀冷缩)的性质。
2.空气是气体,由此可以推想,
1.自行车轮胎气夏天能打太满吗? 为什么?
2.商店出售的瓶装液体商品是装满 的吗?为什么?
气体有(
)的性质。
热胀冷缩
实验2 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提示: 1.将温度计放入热水中,仔细观察液柱的变化。 2.将温度计放入冷水中,再仔细观察液柱的变 化。 3.完成实验记录单(二)的填写。 4.注意实验安全。
思考2
由此推想: 液体也有( 热胀冷缩)的性质。来自实验3 固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提示:

河北版四年级小学科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冀教版

河北版四年级小学科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冀教版

实验报告单:河北版四年级小学科学学生分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科学实验能力。

实验材料:1.直尺2.容器3.纸张4.针实验步骤:第一步:分组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3-5名学生。

第二步:确定实验主题由老师或学生提出一个科学实验主题,如“水的沉浮性”。

第三步:讨论实验方法每个小组讨论实验方法,确定材料和步骤。

第四步:准备材料每个小组准备实验所需材料。

第五步:进行实验按照各小组确定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

第六步:记录实验结果每个小组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情况和实验结果。

第七步:讨论实验结果每个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第八步:总结实验整个班级共同总结实验结果和经验。

实验结果及讨论: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们发现了以下现象和规律:1.水中的东西可以浮起来,也可以沉下去。

2.造成物体沉浮的因素有它的重量和体积。

3.一个物体在水中浮起来,它的重量一定要比所起的水的重量小。

4.一个物体在水中浸没,它的重量一定要比所起的水的重量大。

经过讨论,学生们还得出了以下结论:1.比较轻的物体容易浮在水面上,比较重的物体容易沉下去。

2.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在水面上,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下去。

3.水的浮力是使物体浮起来的力。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分组实验,学生们学会了合作、讨论和记录实验结果的方法。

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了物体的沉浮性原理,并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科学思维方法,培养了科学实验能力。

同时,学生们还通过小组讨论和总结,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这次实验的成功举行,对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他们在科学学习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们会更加热爱科学,善于动手实践,不断探索科学的奥秘。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修改)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修改)

一、实验:制作简易观测仪(分组实验)实验目的:怎样制作观测仪实验材料:硬纸片、胶水、陶制花盆、方形纸、尺子、橡皮泥、剪刀、铅笔、一根竹签、两根吸管实验过程:1、将硬纸片剪成三角形。

2、把三角形剪成两个部分,将吸管两端剪开口,一头插在三角形的上半部分,另一头插在三角形的下半部分。

3、将竹签插在吸管中间。

4、在方形纸上画出两条对角线,把花盆放在纸上,沿花盆外沿和内孔画两个圆。

5、剪去外圈以外和内圈以内的部分,将圆圈用胶水粘到花盆底部。

6、将另一根吸管插在花盆的中间,并用橡皮泥固定。

7、把箭插入吸管,就制成了简易的风向仪。

实验现象:把自制的风向仪拿到室外,风向仪的箭头指着风吹来的方向。

实验结论:学会了制作简易的风向仪。

二、实验:制作雨量筒(分组实验)实验目的:怎样制作雨量筒实验材料:剪刀、竹签、两根吸管、饮料瓶实验过程:将剪下的瓶顶倒扣在瓶的底部,用胶带封好,从瓶底向上贴一条胶带,用尺子量好距离,每毫米画一条刻度线,将水倒入瓶中,使水位达到标尺的“0”刻度线。

实验现象:我制作的雨量筒可以用来检测降雨量的多少。

实验结论:学会了制作简易雨量筒。

三、实验:测量石块的体积(分组实验)实验目的:怎样测量不规则石块的体积实验材料:量筒、盘子、烧杯、石块、细线。

实验过程:1、向量筒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水,估计淹没石块即可,并记录下来。

2、将小石块顺着量筒内壁轻轻滑入水中,再记录水的体积。

3、两次水体积之差就是石块的体积。

实验现象:第一次体积200ml ;第二次体积385ml实验结论:石块体积:385ml-200ml=185ml四、实验:化冰实验(演示实验)实验目的:实验材料: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火柴、冰、水、烧杯、温度计等。

实验过程:实验1:1、将甲杯在室温下静置,每两分钟观测一次,记录在冰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2、记下冰完全化成水的时间,测量水的质量和温度并记录。

实验2:1、用酒精灯加热乙杯,每两分钟观测一次,记录在冰化成水及水沸腾时的温度的变化。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学生实验报告单实验一:压缩空气实验姓名。

科目。

班级:所需仪器:注射器一个,橡皮一个。

实验过程及步骤:1.将注射器的活塞抽出一段,用橡皮将注射器的口堵上,压缩注射器的活塞。

2.观察现象。

压缩注射器的活塞时,注射器里的空气体积变小,放开活塞时,注射器里的空气体积恢复原状。

实验结果:压缩注射器的活塞时,注射器里的空气体积变小,放开活塞时,注射器里的空气体积恢复原状。

讨论:这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

得出结论:空气可以压缩。

压缩时空气体积变小,放时,空气体积恢复原状。

教师评语:实验二:化冰及沸腾试验姓名。

科目。

班级:所需仪器:铁架台1个、三角支架1个、石棉网1个、温度计1个、烧杯1个(盛水)、酒精灯1个、火柴1盒、细线1根。

实验过程及步骤:1.组装仪器:将石棉网放在三角支架上,烧杯中装上冰块。

将三角支架放在铁架台上,将装上冰块的烧杯放在石棉网上。

将温度计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的横梁上,使下面的玻璃泡插到冰块中。

2.实验:将酒精灯点燃放在三脚架的下面给冰块加热。

实验结果:冰慢慢的化成水,在冰还没有完全溶化时,温度计的度数为℃,当冰完全溶化时,温度计的度数开始上升。

当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度数为100℃。

继续加热,水会减少。

讨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水沸腾时温度为100℃,水沸腾时变成水蒸气。

教师评语:实验三:水的蒸发吸热实验姓名。

科目。

班级:所需仪器:温度计两个,烧杯一个(盛水)。

实验过程及步骤:1.实验:将其中一只温度计的玻璃球在水中蘸一下,将两只温度计放在一起。

2.观察现象:仔细观察两只温度计的温度变化。

实验结果:蘸水的温度计的度数下降。

讨论:这是因为水在蒸发时要带走热量。

教师评语:烧瓶放在烧杯旁边。

2、实验: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将圆底烧瓶加热。

3、观察现象:仔细观察圆底烧瓶内的变化。

4、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圆底烧瓶内出现了水珠,类似于雨滴。

5、讨论这是说明什么。

6、得出结论:水蒸气在遇到冷凝结核时会凝结成水滴,类似于雨滴形成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1、制作简易风向仪一、实验题目:制作简易风向仪二、实验要求:制作简易风向仪三、实验器材:硬纸片、胶水、花盆、方形纸、尺子、橡皮泥、剪刀、铅笔、一根竹签、两根吸管。

四、操作步骤:1、将硬纸片剪成三角形。

2、把三角形剪成两部分,将吸管两端剪开口,一头插在三角形的上半部分,另一关插在三角形的下半部分,做成一枝箭。

3、将竹签插在吸管中间。

4、在方形纸上画出两条对角线。

把花盆放在纸上,沿花盆外沿和内孔画两个圆。

5、剪去外圈以外和内圈以内的部分,将圆圈用胶水粘到花盆底部。

6、将另一根吸管插在花盆的洞中,并用橡皮泥固定。

7、把箭插入吸管,就制成了简易风向仪。

2、制作简易雨量器一、实验题目:制作简易雨量器二、实验要求:制作简易雨量器三、实验器材:大可乐瓶、剪刀、笔、纸条、胶水、尺子、胶带。

四、操作步骤:1、用剪刀将大可乐瓶沿上沿剪下。

2、将剪下的瓶顶倒扣在瓶的底部,用胶带封好。

3、从瓶底向上贴一条胶带,用尺子量好距离,每10mm画一条刻度线。

4、将水倒入瓶中,使水位达到标尺的“0”刻度线。

3、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一、实验题目: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二、实验要求: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三、实验器材:木块、石子等几种固体、天平、记录纸、笔、小刀、量筒、水等。

四、操作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固体的质量。

2、用量筒和水测出固体的体积。

3、用小刀划一划,看看固体的软硬。

4、把研究的结果记录在表中。

4一、实验题目: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二、实验要求: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三、实验器材:蜂蜜、水、牛奶、天平、橙汁、量筒、烧杯等。

四、操作步骤:1、用天平测量出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测量出液体的体积。

2、取相同质量、相同体积的几种液体,观察液体的形状、流动性、透明性等。

35一、实验题目:温度计的使用二、实验要求:温度计的使用三、实验器材:冷水、热水、烧杯、温度计。

四、操作步骤:1、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水中,不要碰容器的底和壁。

2、等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时,读出温度。

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

6、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一、实验题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要求:学会正确使用酒精灯。

三、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湿抹布、污物桶。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左手扶灯身,右手摘下灯帽,口朝下扣放在桌上。

3、划着火柴,从侧面接近灯捻点燃酒精灯。

4、甩灭火柴,将熄灭的火柴梗投入污物桶。

5、讲解火焰的分层,指出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要使用外焰。

6、熄灭酒精灯时,左手扶灯身,右手取灯帽,快而轻地盖上;待火焰熄灭后,提起灯帽,再盖一次。

7、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A、实验前检查灯捻,除掉烧焦部分,剪齐灯捻。

B、灯身内酒精,最多不要超过灯身的2/3。

C、拿掉灯盖或熄灭酒精灯时,一定扶好灯身,以免将酒精灯弄倒。

D、绝对不可用一盏酒精灯,点燃另一盏灯,否则容易着火。

E、万一灯内酒精洒出,使桌面或其它物体着火,不要慌张,要迅速用事前备好的湿抹布盖灭。

7、化冰实验一、实验题目:化冰实验二、实验要求:化冰实验三、实验器材: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火柴、冰、水、烧杯、温度计等。

四、操作步骤:实验1:1、将甲杯在室温下静置,每两分钟观测一次,记录在冰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2、记下冰完全化成水的时间,测量水的质量和温度并记录。

实验2:1、用酒精灯加热乙杯,每两分钟观测一次,记录在冰化成水及水沸腾时的温度的变化。

2、记下冰完全化成水的时间以及到水沸腾时的时间,测量水沸腾时的温度并记录;停止加热后,测量沸水的质量并记录。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观察水会有哪些变化。

8、蒸发快慢的因素(一)一、实验题目:蒸发快慢的因素(一)。

二、实验要求:认识风、温度和蒸发面积,是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三、实验器材:大培养皿5个(直径相同)、小培养皿1个、挂历纸1张、量杯1个、水。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用量杯在六个培养皿中倒上等量的水,两个一组,分成三组。

3、将第一组(一大一小)放在背阴处,第二组放在通风的背阴处,其中一个用挂历纸筒围起来(避风)。

第三组一个放在阳光下,另一个放在背阴处。

4、记下实验开始时间。

5、比较几个培养皿中的水变干的时间长短,思考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6、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A、水量不要多,能在大培养皿中形成薄薄一层即可。

B、围培养皿的挂历纸筒要高一些,才能起到避风的作用。

9、蒸发快慢的因素(二)一、实验题目:蒸发快慢的因素(二)。

二、实验要求:认识蒸发快慢的因素。

三、实验器材:同样大、同样质地的手绢6块。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6块手绢一起放到水里浸湿,取出,拧去大量水分。

每两块一组,分成三组。

3、第一组,一块展开,另一块折叠,同时晾于背阴处。

(对比蒸发快慢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

)4、第二组,同时展开,一块置通风处,另一块置背风处。

(对比蒸发快慢与有风无风的关系。

)5、第三组,同时展开,一块晾置阳光下,另一块晾置背阴处。

(对比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6、每隔一定时间,观察一次,记录各块手绢变干的时间。

7、比较各块手绢变干时间的长短,分析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8、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A、尽力做到手绢面积、质地、含水量、开始晾的时间等条件相同。

B、尽力加大蒸发面积、风、温度的差别,使效果明显。

若使用电扇造成风大小的显著差别,效果更好。

10、蒸发快慢的因素(三)一、实验题目:蒸发快慢的因素(三)。

二、实验要求:知道蒸发快慢的因素是什么。

三、实验器材:50X50X3(毫米)光面涂上黑漆的毛玻璃7块、冷水杯、热水杯、滴管。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毛玻璃两块一组,分成三组。

3、第一组:用同一块湿抹布,同时将两块玻璃毛面擦湿,分放两边。

用口使劲向其中一块吹气,表示有风和风的大小。

对比观察风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4、第二组,将两块毛玻璃在水中浸湿,甩去多余水分,同时放在向阳处和背阴处,对比观察温度对蒸发的影响。

5、第三组,用滴管在两块玻璃毛面上各滴一滴水,其中一块玻璃上的水滴保持原形,另一块玻璃上的水滴用羽毛(不粘水)摊开、展平。

对比观察蒸发面积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6、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A、尽力做到毛玻璃面积、玻璃上的水量等条件相同。

B、毛玻璃最好用碱洗净,光面用黑漆涂黑,以增强实验效果。

11、小水珠从哪里来一、实验题目:水蒸气凝结的条件。

二、实验要求:认识水蒸气在遇冷的条件下凝结成水。

三、实验器材:小烧杯2个、方形玻璃2块、酒精灯、试管夹、热水、火柴、污物桶。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在两个烧杯内,倒入同样多同样热的水。

3、点燃酒精灯,用试管夹夹住一块方形玻璃,在酒精灯火焰上均匀加热(一边晃动着一边加热)。

4、将冷、热玻璃片同时分别盖在一个烧杯口上。

(冷玻璃片可请一个学生帮助盖。

)5、过一会儿,观察出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问题。

6、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加热方玻璃时,一定要转动加热,转动速度要快,一般转10圈左右即可。

(时间过长会将玻璃烧炸。

)12、雨的形成一、实验题目:雨的模拟实验。

二、实验要求:验证雨的成因。

三、实验器材: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烧杯、金属盘、冰、水、火柴、污物桶。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照下图组装好实验器材,点燃酒精灯,开始实验。

3、观察出现哪些现象。

4、说一说,实验中,杯内下部的水、上部的“白气”珠,各相当于下雨天的什么。

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A、为增加杯壁透明度,可用毛笔蘸取肥皂水,涂在烧杯内壁,以除去杯壁的雾滴。

B、实验上方金属盘内,应倒入冰水混合物。

C、用别的物体(如碗)代替金属盘也可以。

13、种茄子一、实验题目:种茄子二、实验要求:种茄子三、实验器材:土、水、花盆、茄子籽、塑料盒等四、操作步骤:1、松土。

松土时,注意把土里较大的石子挑出来。

2、浇水。

浇水前,先挖一个小坑,浇水量不宜太多。

3、浸种。

选择颗粒饱满、无虫害的种子,用水浸泡一段时间。

4、播种。

待水渗入土壤后再播种子,每个坑里可以播两三粒种子。

注意不要播得太深。

5、出苗。

6、间苗。

每个坑里选一棵长得较壮的茄子功留下,将其他的拔掉。

因为留的功太多会影响茄子秧的生长。

14、制作蝶的标本一、实验题目:制作蝶的标本二、实验要求:制作蝶的标本三、实验器材:大头针、透明胶条、硬纸板、泡沫塑料块。

四、操作步骤:1、用透明胶条粘隹一些卵,固定在纸板上,或将带卵的树叶固定在泡沫塑料块上。

2、按照展翅板的角度,将蝶翅充分展开,并固定在展翅板上,待干燥后放标本盒中。

3、为防止虫蛀,在标本盒内加入一定量的樟脑片。

15、液体受冷、受热的研究一、实验题目:液体热胀冷缩实验。

二、实验要求:认识液体有热胀冷缩性质。

三、实验器材:保温杯(内装热水)、小烧杯两个(一个装有冷水)、水胀缩实验小瓶(由带塞针剂小药瓶、红色水、细饮料管构成。

在管外套一个用气门心胶管制成的小胶圈,用来标记管内液面高度。

)、用上面的方法组装煤油胀缩实验小瓶、酒精胀缩实验小瓶。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水胀缩实验装置细管外的小胶圈调至液面位置,首先将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管内液面有什么变化。

再将小瓶放入冷水,观察管内液面有什么变化。

3、作煤油、酒精胀缩实验。

4、根据水、煤油、酒精都有热胀冷缩性质,归纳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小药瓶要贴上标签,不要混用。

16、固体受冷、受热的研究一、实验题目:固体热胀冷缩实验。

二、实验要求:认识固体有热胀冷缩性质。

三、实验器材:固体球胀缩教具、酒精灯、火柴、冷水、抹布、污物桶。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把金属球在酒精灯上加热,然后放在金属环中,金属球不能通过金属环。

3、把金属球放在冷水中,使它冷却,再放在金属环中,金属又能通过金属环。

4、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烧金属球时间约三分钟。

17、气体受冷、受热的研究一、实验题目:气体热胀冷缩实验。

二、实验要求:认识气体有热胀冷缩性质。

三、实验器材:圆烧瓶、带塞玻璃弯管、红水、烧杯(内有冷水)。

四、操作步骤: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用玻璃弯管安皮塞的一端,蘸取少许红水。

3、将塞慢慢塞在圆烧瓶口上,控制塞进深度,使红水升至适当位置。

4、用双手(或单手)握住烧瓶球形部分,给空气加热。

观察出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5、将烧瓶球形部分放入冷水,观察有什么现象。

这说明什么?6、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A、玻璃弯管要用细玻璃管弯制而成。

若红色水不能在弯管中保持住,就应该换用更细的玻璃管。

B、玻璃管要长些,否则瓶内空气热膨胀后,可能把红色水滴“顶”出管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