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教学设计13:5.1 资源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教学设计15:5.1 资源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案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标分析本节内容的课标要求是“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由此可见,西气东输仅是一个案例而已。
教师除将西气东输作为典例以外,还要拓展引进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川气东送和北煤南运等内容,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性及其对调出区和调入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分析自然资源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
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很大。
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而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资源却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针对上述情况,我国实施了西气东输工程。
实施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调配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促进国家东西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本节内容以西气东输为案例,说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于区域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
但我们应该拓展视野,去探讨南水北调、北煤南运和西电东送的原因和现实意义,以进一步了解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来实现资源优化组合的重要举措,将有助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问题的解决,是实现东西或南北双赢的战略。
学情分析从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看,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资源分布状况和经济发展情况,对我国资源调配有一定知识基础,学生对西气东输有一定感性认识,但对此项工程的认识不够系统和深入。
从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看,学生通过前一阶段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图表分析能力和区域分析能力且比较适应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从学生实际的生活经验看,学生对天然气在生活中的使用有一定了解,但不具备资源跨区域调配相关知识的完整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我国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我国天然气资源开发的主要原因。
2、理解我国油气资源开发和利用在东西部的差异。
3、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第五章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重点: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难点:掌握结合事例分析的能力。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中国能源现状,启发其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
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⑴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
且自然资源依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⑵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
2.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例——西气东输程(2002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2004年实现全线贯通)1.基础:新疆天然气资源2.目标市场:长江三角洲3.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全长4200千米。
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进行,主干管道输气规模设计为年输商品气120亿立方米。
三、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如图5.2所示)——使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各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拥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能源消费量很大。
但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却是能源资源极度贫乏的地区,一次能源基本上全靠区外供给。
⑵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学案5:5.1 资源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以西气东输为例,说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于区域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为什么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说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于区域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
知识连接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1.我国东、西部资源分布不均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要求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之一。
它以______________资源为基础,以____________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新疆至上海、香港的输气管道。
2.西气东输工程包括_______________、输气管道建设、用户管网建设三部分。
主干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______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_______,全长4 200千米。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资源____________的地区差异大,这是实施西气东输的重要原因之一。
(2)调整__________是实施西气东输的另一重要原因。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________,这是实施西气东输的又一重要原因。
2.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______________四大气区。
3.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________、__________地区一直是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要基地。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1)实施西气东输,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________________的状况,优化我国以________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2)为沿途各省的发展创造力良好的契机,激活沿途省区、建筑、、;商业、水泥、土建安装和机械电子等产业的发展潜力。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学案10:5.1 资源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第1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第2课时『课标细化』1.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以西气东输工程为例,理解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
3.熟练掌握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提升结合案例分析资源调配原因的能力。
『课前练习』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1)将西部地区的______________优势转变成______________优势。
(2)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______________,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1)缓解______________的状况,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
(2)发挥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西气东输将西部地区的_____________优势与东部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优势合理配置,对于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起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环境的影响『课内探究』探究点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材料一在西气东输的巨额投资中,西部省区吸纳资金约340亿元,其中新疆200多亿元,营造出新的供给与需求市场,并增加大量就业岗位。
西气东输工程一旦达到设计规模,每年可为新疆增加10亿多元的财政收入。
材料二西气东输工程将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当东输之气每年达到200亿立方米时,就相当于提供了2 000万吨原油,折合标准煤炭2 660万吨。
东输之气还可保证8 500万户居民生活燃料供应,这将刺激当地机械制造业和建筑安装业的发展。
1.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发展有什么影响?2.由材料二分析,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有什么影响?3.分析西气东输如何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4.西气东输对环境有什么影响?『思维导学』1.西气东输工程对沿线地区环境有何影响?2.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有哪些?3.怎样解决我国能源紧张的问题?『归纳总结』——★参考答案★——『课前练习』三、1、资源、经济就业机会2、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经济、技术3、资源、经济、技术、促进作用4、(横向)东部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天然气薪柴、环境『课内探究』探究点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西气东输工程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人教版必修三地理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地理背景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和实际操作过程。
2.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与思辨能力。难点在于如何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分析方法。
1.作业布置要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给予及时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4.作业完成情况将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本章节内容的重要依据,请同学们认真对待。
五、课堂小结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西气东输工程的特点和意义。
2.强调资源跨区域调配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
1.结合教材,绘制西气东输工程的路线图。
2.撰写一篇关于西气东输工程的小论文,谈谈自己对这一项目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的地理知识,对我国地理环境、资源分布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念和意义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对于具体的调配工程,如西气东输工程,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在知识层面,学生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对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认识,理解其实际运作过程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以下活动: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地理意义等方面展开讨论。
3.小组讨论:各小组针对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人教版必修三地理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设计
2.利用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帮助他们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提升对资源调配的认识。
3.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深度。
4.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他们在探究问题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教版必修三地理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我国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认识到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2.掌握西气东输工程的基本情况,包括起点、终点、途径地区、输送介质等。
3.了解西气东输工程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能源结构调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4.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关注国家资源调配政策,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我国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引发学生对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关注。
-提问:“为什么我们需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激发学生的思考。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分发学习资料,让学生自主学习西气东输工程的基本情况。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西气东输工程对沿线地区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5.撰写一篇关于西气东输工程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结构合理,字数在800字左右。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交流与合作,提高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及时给予反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指导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学设计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安排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实际情况。
2.强化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教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利用GIS软件,让学生模拟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对资源分布和调配的影响。
-引导学生运用GIS技术,探讨其他资源跨区域调配案例的效益和可行性。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对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认识,为今后参与相关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相关知识。
2.利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责任感,树立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观念。难点在于如何激发学生内心的责任担当,使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展示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地图、图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问题所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强调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国家发展、民生改善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绘制一张关于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衡性的地图,并简要说明造成这种不均衡性的原因。
2.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一篇关于西气东输工程的小论文,内容包括工程背景、意义、影响及国家政策等方面,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注意事项:
1.作业提交时间:请学生在下节课前将作业提交给教师。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9)-人教版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教学重点】西气东输对沿线地区的深远影响
【教学过程】
一、西气东输工程概况
工程包括:1.天然气开发建设;2.主干管道建设;3.东部用户管网建设
途径地区:新疆、甘肃、宁夏、陕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
设计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
⏹可靠的资金技术保证
⏹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西气东输工程的深远影响
1.工程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正面影响:与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呼应;资源优势→经济优势;改善西部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天然气为原料的工业的发展;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
负面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土保持工作加重;
2.工程与东部地区的发展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更多地使用清洁能源;
东部地区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
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相关项目建设。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1. 背景1.1 西气东输的意义西气东输是中国油气资源向东部地区输送的重要管道工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自2004年开始,西气东输工程已投资超过2600亿元,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天然气输送工程。
1.2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性资源跨区域调配是指不同地区的资源互相调配,以满足各地区的需要。
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正是一种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典型案例。
通过经济手段,使得国内石油气资源合理配置,充分实现了地区资源的共享和优化,为我国的能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 西气东输的建设2.1 工程概况西气东输工程全长约4300公里,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投资建设,投资总额超过2600亿元。
该工程主要由四条管道组成,分别为西北、中间、东北和中海油线路。
其中,西北线路和中间线路已建成投产,东北和中海油线路正在建设中。
2.2 工程进展情况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历经了10多年的时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成就。
其中,西北线路于2004年开始建设,2005年投入运营;中间线路于2007年开始建设,2010年通气;东北线路于2012年动工,目前正在建设中;中海油线路于2013年开始建设,目前正在建设中。
目前已形成完整的西北、中间和中海油三大输气干线,以及多条支流。
3. 西气东输的意义3.1 促进能源利用的有效性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使得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能够有效地输送至东部沿海地区,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西气东输工程还能够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
3.2 保障国内能源供应通过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我国不再仅依靠对外进口天然气,而是实现了国内资源的大规模调配,保障了国家的能源供应安全。
这对于国家在能源领域的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4.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启示4.1 资源配置要考虑跨区域调配资源配置是建设我国资源能力和保障能源供应的基础,而跨区域调配是实现资源优化利用的重要手段。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教案设计-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
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
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掌握结合事例分析的能力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想一想:为什么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二、出示中国水资源图:水资源: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中国主要油气田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中国主要大煤矿的分布:矿物能源:南少北多,东少西多三、中国三个经济地带及其发展水平比较(1999年)东部经济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东部的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中部次之,西部较慢。
四、中西部资源占全国的比重结论:我国资源的整体分布情况与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想一想:(1)中西部经济地带在资源方面的优势有哪些?(2)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存在的限制性问题是什么?区域差异资源差异经济差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五、西气东输线路示意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______盆地,东到_____三角洲,其途径地区主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但在陕甘宁地区却未经过主要的城市,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2、"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穿越黄河______次,长江_____次。
主干管道经过的F处(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是__________。
G处是当前我国重点开发的以______省为中心的能源基地。
3、目的地所属的工业区:____________4、"西气东输"工程经过九个省级行政区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有----------;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有-------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有-------六、西气东输工程创造的中国管道之最1.最长的管道2.途径行政区最多3.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最复杂4.输气量最大5.工程投资最高6.大型河流穿越最多七、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我国为什么要耗巨资修建"西气东输工程"?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战略重点的转移八、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能源生产、消费占全国的比例(1998年)我国东部、中西部地区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有什么差异?九、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1998年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什么为主?带来了哪些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煤炭为主(70%)问题:排入大气的粉尘--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排入大气大量SO2--酸雨范围大、危害严重煤炭堆放,燃烧废渣--环境污染北煤南运--给我国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巨大压力十、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比较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干净、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价格比较低等优点。
人教版必修3地理: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优秀教学案例
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天然气加工厂、输气管道等,加深对西气东输工程的了解。
2.开展课外研究活动,如让学生调查我国其他跨区域调配工程,了解其背后的地理意义。
3.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了解和认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导入我将采用多媒体展示的方式,首先向学生展示一系列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比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我国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接着,我会提出问题:“为什么我国需要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你在分析西气东输工程问题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克服?”
2.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自评,评价他人的成果,如:“请同学们互相评价一下,哪个小组的分析最为全面?”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如:“同学们在本次课程中,表现出了很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素养,希望大家继续保持。”
5.作业小结:在本节课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份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作业的内容可以是结合我国其他跨区域调配工程,分析其背后的地理意义。同时,我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学习,如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考察等,以加深对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了解和认识。这样的作业小结,使学生在课后能够更好地复习和应用所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线路、意义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方式,认识我国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3.学会分析实际问题,从地理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过程与方法
高中地理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标要求】课标要求: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标分析:资源是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的国家之一。
但是由于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使得我国资源空间分布很不平衡。
不论是地表资源还是地下资源,在区域分布上都存在着相对富集和相对贫乏的现象。
比如我国的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能源矿物南少北多,西多东少;水能资源集中在西部和西南的部分省区;金属矿产资源基本上分布在西部高原到东部丘陵的过渡地带。
这种资源的整体性分布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却普遍面临着资源短缺、能源匮乏的困境;西部广大地区资源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的合理开发,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的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定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晋煤外运等。
本课标的制定完全符合我国的国情,也是我国今后区域发展的主导方向。
因此,应通过两步来实现这一课标:首先通过对西气东输这一案例进行剖析、研究,使学生认识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其次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从“个”推知“类”,掌握普遍的规律性原理,能宏观分析我国其他的资源跨区域调配方案。
【教材分析】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当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程度空前紧密。
本章内容即从区域之间的联系入手,着重研究了跨区域之间的资源调配以及区域之间应该如何协调发展两个问题,从现象入手,溯因释果。
本节内容首先从资源区域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一般不具有流动性以及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两个方面,说明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然后以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为案例,从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和油气开发的战略重点转移等方面剖析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然后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阐述了西气东输的积极影响和应注意的问题。
人教版必修3地理: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设计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地图、图表、视频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同时,结合GIS软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地理信息分析技能。
4.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如小组合作探究、模拟规划、实地考察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较浓厚,但学习主动性和探究能力有待提高。
2.学生在地图、图表分析方面有一定基础,但在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综合分析时,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3.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汇报等活动中,需要加强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4.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使其关注国家大事,增强环保意识。
人教版必修3地理: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和意义,掌握西气东输工程的基本情况,包括起止点、途径省份、输气能力等。
2.学会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特点,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掌握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操作,通过GIS软件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能源结构调整、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4.设计实践活动,如模拟西气东输工程规划、分析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感,增强国家意识。
2.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环保素养。
3.增强学生对我国能源战略的认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设计)高一地理公开课(人教版必修3)
2.西气东输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3.你认为我国还需要进行哪些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为什么?
每个小组可以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同学也可以随时补充。通过讨论,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性。
(四)课堂练习,500字
(五)总结归纳,500字
2.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能源分布的不均衡现象,引发学生对资源调配的思考。
-基础知识讲解:详细介绍西气东输工程的基本情况,包括起止点、输气量、工程规模等。
-深入分析:探讨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能源结构调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积极影响。
-案例拓展:引导学生分析其他资源跨区域调配案例,如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总结共同特点和差异。
(二)讲授新知,500字
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过程、技术难点、输气量、受益地区等方面都是我们需要了解的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在资源跨区域调配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体现了我国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实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下面,请同学们分成小组,结合教材和刚才我所讲的内容,讨论以下问题: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设计)高一地理公开课(人教版必修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意义和方式,掌握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基本情况、实施过程及影响。
2.学会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路径及效益,提高地理信息解读能力。
3.掌握地理学科研究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资源跨区域调配过程中,你认为政府、企业和个人分别应承担哪些责任?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5.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1)-人教版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必修3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是对前四章内容的总结和深化,在学习第五章内容时,要结合前四章的基础内容。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这一节课,又是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的典型案例,教材通过“西气东输工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分析地区资源、资源调配的逻辑,并认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
在环节内容上,主要包括了“介绍、原因、影响”三大要素,也对整个西气东输工程的逻辑深化。
通过“介绍-原因-影响”的递进,一步步深入介绍资源区域协调的意义和价值。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前四章学习,对地理、资源与地区产业发展有了基本认识和了解,也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
但是,这部分理论没有具体案例渗透,对前四章知识认识还不够具象,需要更有生活性,联系更紧密的内容,加强学生对知识的了解。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了解中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情况,认识西气东输工程的原因、影响和概况;学会分析区域资源协调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过程和方法:通过课本和补充的图片、材料,提高图文知识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能够通过案例研究举一反三,实现知识迁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一分为二”辩证看问题的能力;树立人地协调观,掌握正确的自然资源利用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掌握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资源互补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西气东输工程的影响;西气东输工程学习中,图文知识的归纳和重点把握能力。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活动1、情景问题。
提出问题:“我们阿克苏的特产水果是什么?”、“它们都销向了哪里?”图片展示:阿克苏本地特产水果:阿克苏苹果、阿克苏红枣、库车杏等水果图片。
辅助材料:新疆晨报讯,2018年,阿克苏地区种植了35万亩红富士苹果,其中8成的鲜果都将被送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大城市消费者的手中。
2、研讨交流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水果要销向全国,特别是数千公里外的东部城市?我们自己留着吃不好吗?”辅助材料:2018年,阿克苏地区苹果总产70.04万吨。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教学设计3:5.1 资源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案
教案: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分三课时说课稿)从容说课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的国家之一。
但由于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很大,我国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平衡。
在区域分布上都存在着相对富集和相对贫乏的现象,与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却面临着资源短缺的困境;西部广大地区资源量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开发。
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实施若干资源调配工程。
这对我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教材“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主要介绍了我国东西部能源资源分布、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
通过比较强调天然气作为能源具有的特点,来突出它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意义。
这是本课时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材“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在上一课时学生了解天然气资源调配原因的基础上,对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具体分析和概述,这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教材运用大量资料,介绍了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的影响。
强调西气东输不仅仅是一条输气干线,而且为沿途各省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真正体现了西气东输工程不仅实现了“东、西部双赢”,还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掌握跨区域资源调配有关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课后设置了“西电东送”研究活动课,使所学内容得到进一步深化。
教学重点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油气资源分布和开发现状。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之间协调发展。
3.理解西电东送工程原因、意义。
教学难点1.与煤炭资源相比较,天然气、水能资源具有的特点、分布和开发现状。
2.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改善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所产生的影响。
教具准备我国水土资源分布图,收集西气东输工程和我国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关材料,我国水能资源的分布资料包括图片,通过多媒体进行课堂演示。
人教版必修三地理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优秀教学案例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概况,包括工程起点、终点、线路长度、主要惠及地区等。
2.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包括我国资源分布的特点、资源需求的地区差异等。
3.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过程,包括资源调查、资源评估、调配方案制定、工程建设等。
4.认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包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
3.教师简要介绍西气东输工程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西气东输工程的概况,包括工程起点、终点、线路长度、主要惠及地区等,让学生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如我国资源分布的特点、资源需求的地区差异等,让学生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理论基础。
人教版必修三地理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主题是“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属于人教版必修三地理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资源调配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我国地域辽阔,资源分布不均,西气东输工程作为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型案例,对于学生理解资源配置的地理意义、掌握资源调配的原则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5.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我国资源分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过程,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以西气东输工程为例,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西气东输工程的概况、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过程及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我国资源分布的特点,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可能性及现实意义,提高学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高中地理必修3优质教学设计14:5.1 资源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案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以“西气东输”为例,让学生认识到,资源跨区域调配不仅要关注对资源调出区和调入区的影响,而且还要关注对资源调配中所涉及的有关区域的影响。
“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要求学生通过实例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和调入区地理环境的不同影响。
这种影响需从利弊两方面分析,从而教给学生看问题要“一分为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由于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很大,我国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平衡。
在区域分布上都存在着相对富集和相对贫乏的现象,与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却面临着资源短缺的困境;西部广大地区资源量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开发。
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我国先后实施若干资源调配工程。
这对我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教材“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主要介绍了我国东西部能源资源分布、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
通过比较强调天然气作为能源具有的特点,来突出它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意义。
这是本课时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材“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在学生了解天然气资源调配原因的基础上,对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具体分析和概述,这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教材运用大量资料,介绍了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的影响。
强调西气东输不仅仅是一条输气干线,而且为沿途各省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真正体现了西气东输工程不仅实现了“东、西部双赢”,还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结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天然气资源的特点,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和利用开发现状,学会分析跨区域资源调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资源利用开发现状的分析,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生阅读分析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产业转移的原因,概括产业转移对产业迁出区及迁入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结合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具体实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概括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调入区及沿线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要求』
说明产业转移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运用所给实例,概括产业转移对迁出区及迁入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概括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及调入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1、通过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图,我国天然气消费量比重图,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2、通过对比天然气资源和煤炭资源的特点,分析天然气与煤炭的优势对比。
3、通过阅读西气东输管线分布图,说出西气东输穿越的省区、地形区名称,明确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艰巨性。
4、通过阅读资料,总结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和沿线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5、通过阅读课本上的资料,总结说出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和沿线地区的影响。
同时完成我国北煤南运、美国北水南调等工程的影响分析。
『教学重点』
1、西气东输的原因。
2、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和沿线地区的影响。
『教学难点』
1、西气东输的影响。
2、通过西气东输的案例迁移分析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的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问〗比较一下,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与世界的能源消费有什么差异?
『问』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会对地理环境带来哪些不良影响?
因此随着世界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改善大气环境,改善能源结构已成为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问题。
我国计划将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作为21世纪初能源结构优化和石油工业产业升级的重点。
3.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重点在西部『出示』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
〖问〗我国的天然气分布主要在哪里?其分布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同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部地区如东北、华北一直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要基地。
目前这里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很大,
『出示』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
西气东输工程是目前我国管径最大、管壁最厚、压力等级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管道工程,创造了多个国内天然气管道的领先纪录,也创造了世界管道建设史上的高速度。
可见,能够实施并且完成这样的一项巨大的工程对于科学技术水平的要求是很高的,也正是这个原因,新世纪初我国才正式开始建设西气东输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