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马来的雨》教案新部编本
《马来的雨》教案
一.导入相信有不少同学寒暑假都会跟着爸爸妈妈出去旅游,今天老师为大家推荐一个旅游圣地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中心地带,被称为是世界最迷人的地方之一,无明显的四季之分,平均温度在26—30℃之间。
这片土地上只有雨季和旱季。
去马来西亚,我们推荐大家选择雨季。
因为:马来西亚的魅力,在雨季。
现在,请同学打开课本104页,我们和作者一起雨季游马来。
(3分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马来雨的特点1.请学生散读课文,思考文章第2段并不直接写马来的雨,而是先写江南的雨,目的何在?明确:作者用江南的雨来想象马来的雨,一方面表现了对马来雨的渴望和向往,另一方面也将马来雨与江南雨作对照,写出马来雨的特点:它似乎并不飘洒温柔,但却不烦人,噼噼啪啪打过来,铺天盖地扫过去,爽爽快快,干脆利落。
(板书:总特点:不温柔,爽快干脆)2.文中哪几段是具体描写马来雨的?第6到10自然段。
又是从哪几个角度展示马来雨季的魅力?(分别在什么地方?)在高脚屋里——听雨(听觉)在街道上——淋雨(触觉)在海上——观雨(视觉)(板书上述内容)三.再读课文,品味重点语句1.在高脚屋,雨是用来听的;在街道上,雨是用来淋的;在海上,雨是用来观的。
请同学们细读第6,7,8,9、10节,拿出笔来,圈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在读的过程中把自己想象成一名游客,从不同的角度感受马来雨的特点,之后请同学谈谈最喜欢用那种方式来感受马来西亚雨季的魅力?(学生默读,个别交流。
教师此处可随学生的答案随机调整顺序。
)在高脚屋里——听雨(听觉)——刚柔并济,交响成曲在街道上——淋雨(触觉)——有劲,清凉畅快在海上——观雨(视觉)——格外壮观,海天一体(板书:刚柔并济,交响成曲,有劲,享受清凉,格外壮观,海天一体)2.同学们是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看出上述特点?刚柔并济,交响成曲:屋顶多盖铁皮锌板,那雨点敲在上面,极富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味。
雨骤时,沿铁皮凹槽泻下的水帘声响从四壁迫来,金戈铁马声盈屋;雨稀时,偶有大雨点击在铁皮上,碎碎的细乐声中有了重音节。
《马来的雨》教学设计
《马来的雨》教学设计语文教师:丁晓华教学目标:1. 品味文中的关键词句,感受马来西亚雨的特点。
2. 学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3. 欣赏文章典雅、生动的诗意语言,了解马来雨的风情。
教学重点:1. 品味文中的关键词句,感受马来西亚雨的特点。
2. 学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雨拉开的幕,是风景,也是风情。
”教学方法:朗读法;圈画法。
教学工具: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地区都留下了灿烂的文明,如果在有生之年能够走遍世界、神游天下,才不失为快意人生!同学们,你们曾去过我们祖国的哪些大好河山呢?预设:学生各抒己见,谈一谈自己曾去过的地方,交流感想。
【说明】以学生的旅游经历导入,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引出对马来西亚的介绍,导入课文。
二、感知马来西亚过渡语:今天我们要去往赤道附近的一个东南亚国家——马来西亚,同学们你们去过吗?(如有学生去过,可让该生简要介绍一下)今天先让我们用眼睛感受一下马来西亚的美景吧!(出示ppt)三、作家作品介绍过渡语:只用眼睛来感受到了马来西亚的美景,相信你们一定还不过瘾吧?今天就让咱们一起跟随作家胡绳梁的脚步去感受一下马来西亚的——(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雨!1. 出示作家胡绳梁照片,提问:有哪位学生了解这位作家吗?【明确】:胡绳梁,1956年出生,系《劳动报》编委、上海作家,他在主编《品位周刊》、《文华》之余,爱好笔耕,时有佳作问世,并在中国新闻奖报刊副刊作品评选中多次获奖,被选入《中文自修》、《中学语文扩展阅读》教辅选本。
主要作品有《孤独的文化人》、《诗样生活》、《理解是一种奢望》、《马来的雨》(被编入《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本六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第24课》)、《嵊泗的礁》、《永远的羽西》、《故乡是个童年梦》等。
编有《上海生活指南》、《上海之最》、《合家欢》、《给生命加点咖啡》等。
四、检查预习1. 同学们回家都预习了吗?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请同学大声朗读以下字词。
《马来的雨》教案
《马来的雨》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文章从多角度、典型事物等方式来凸显描写对象的写作手法;2.圈画重点语句,体会文本的语言风格;3.比较作文《上海的雨》,进行修改和完善。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文章从多角度、典型事物来凸显描写对象的写作手法;2.难点:运用所学,完善已写作文。
课前准备:随笔《上海的雨》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根据已学诗句回顾文人笔下“雨”的不同特点:《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雨的细腻《雨晴》“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雨的猛烈《春》“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雨的绵长2.引出:那远在异国的马来雨又可能会是如何的呢?请同学们猜测下。
(学生回答)3.教师:未之此地前,我们的作者也和大家一样很好奇,也在猜测,迅速找到课文中哪个词体现他是在猜测?马来西亚的魅力,应.在雨季。
一个“应”字体现了作者的不确定性。
那作者是如何猜的?他的猜测是否得到了印证?马来的雨究竟是怎样的?我们今天就跟随着作者一探究竟。
二.进入课文,感知马来雨的特点主问题:马来的雨究竟是怎样的?作者如何来表现马来雨的?哪些语句用得比较好,我们是可以学习的?圈画出来,并赏析。
1.来岛前——猜雨2.来岛后——未雨又盼雨3.岛中雨——感受雨(马来典型事物来反映雨的不同特点)在高脚屋里——听(听觉)——刚柔并济,交响成曲在街道上——淋(触觉)——有劲,清凉畅快在海上——观(视觉)——格外壮观,海天一体4.赏雨后——赞雨文章开头和结尾两处仅一字之差,结尾“马来西亚的魅力,在雨季”不仅仅呼应开头,更是作者在亲历了雨后的真切感受的表达。
语句简洁,语气肯定,不容置疑。
三.细读课文,品味重点语句1.对称句:满地水灵灵的绿,遍海湿漉漉的岛,隐约的履痕,迷蒙的帆影……噼噼啪啪打过来,铺天盖地扫过去……2.化用古诗词:那雨点敲在上面,极富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味……雨骤时……金戈铁马声盈屋……3.修辞句:雨稀时……碎碎的细乐中有了重音节。
《马来的雨》教案
《马来的雨》教案《马来的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马来西亚的风情。
2、通过圈画、朗读等方法,初步感受马来西亚雨的特点,品味文中的关键词句。
3、学习文章多角度细致描摹景物的写法,体会文章典雅、生动、工整的语言风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圈画、朗读等方法,感受马来西亚雨的特点,品味文中的关键词句。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多角度细致描摹景物的写法,体会文章典雅、生动、工整的语言风格。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圈画、朗读等方法,初步感受马来西亚雨的特点。
2、学习文章多角度细致描摹景物的写法,初步体会文章典雅、生动、工整的语言风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圈画、朗读等方法,感受马来西亚雨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多角度细致描摹景物的写法,初步体会文章典雅、生动、工整的语言风格。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大家先回到唐宋那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年代,看看,我们的先贤如何为我们描写雨的。
如:一代文豪苏轼在西湖边吟诵着:“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烟波钓徒张志和在西塞山前唱道:“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宋代僧人志南在参天古木下浅浅吟唱:“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而今天我们的眼前的雨景是一位游客作家为我们写下的,让我们从他的笔尖去读读那雨,那种旅行的真切感受吧!(二)检查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绽.()过瘾.()奢侈..()硕.大()燠.热()惊心动魄.()2、词语解释奢侈:惊心动魄:(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没到马来前,作者猜想马来的雨是怎样的?明确:第2节“满地水灵灵的绿,遍海湿漉漉的岛,隐约的履痕,迷蒙的帆影。
”2、与江南雨相比,马来雨有哪些特点?明确:江南雨的特点:缠绵、飘洒温柔马来雨的特点:铺天盖地、爽爽快快、干脆利落3、文中哪几自然段是直接描写马来的雨的?明确:6-10节。
(四)再读课文圈画赏析1、文章分别从哪几个场景来描写马来雨的?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的?高脚屋听雨(听觉)街道上淋雨(触觉)在海上观雨(视觉)(五)拓展请你描绘一段与雨亲密接触的经历?(六)小结学生小结,老师加以补充。
《马来的雨》教学设计
《马来的雨》教学设计《马来的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1、学习文章对听觉、触觉和视觉的描写。
2、认识文章生动、清新、华美的语言风格。
能力:写一段雨中的经历。
情感:感受语言的美和风景的美。
教学重点:1、学习文章对听觉、触觉和视觉的描写。
2、认识文章生动、清新、华美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写一段雨中的经历。
教学准备:有关描写雨的文章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1、回忆一下,朱自清是怎样描写春雨的?2、过渡:马来西亚的雨又有什么特点?3、揭示课题:4、读题,并提出问题1、交流2、读题,提问题通过比较,激发学生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受特点媒体出示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
2、交流读书情况(1)通过读书,你了解到什么?(2)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内容?1、质疑问难概括问题(1)作者从哪些角度来描写马来西亚的雨的特点?(2)作者是怎样表现不同的感受的?1、自主学习课文2、交流读书情况3、提出问题旨在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反复朗读积累语句媒体演示1、围绕问题,再读课文2、小组讨论3、大组解决问题4、积累重点词句:(重点积累优美的描写马来雨的语句)1、再读课文,仔细品味。
2、朗读语句交流体会旨在让学生积累优美的描写雨的语句四、思维训练1、思考:文章第二自然段并不直接写马来雨,而是先写中国“江南雨”,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你还看到过哪些与雨亲近的`描写?与马来雨有何不同?1、小组讨论2、交流材料交流并积累材料五、写作训练作者描写了听雨、淋雨和看雨,你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与雨接触?写一段雨中的经历。
各自准备写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教后感:尽管新教材注重的是学生的感悟、积累,对概念化的知识比较淡化,但我认为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因此在阅读教学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一些写作指导。
本课作者分别写了听觉中的马来雨、触觉中的马来雨和视觉中的马来雨,以细腻的笔调从听觉、触觉、视觉三个方面将自己对雨的不同感受惟妙惟肖地传达了出来。
马来的雨 基本教案
马来的雨教学目标:1.品味文中描绘马来雨的优美语言;2.体味文中描绘的马来风景中蕴涵的马来风情(人情)。
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文。
二、请说说古诗中描写雨的诗句或者描写雨的文章段落。
1、古诗句:2、文章段落:3、我们从中体会到江南的雨有什么特点?——如果将雨和人相连,江南的雨又会让人联想起怎样的江南人?三、观赏介绍马来风光的PPT文件,或许会加深对马来西亚的了解。
四、看完风光片,我们朗读课文,一起走进马来西亚的风情画卷。
五、文中有几个关键词:“魅力”、“风景”、“风情”,谁来说说这几个词语的意思?六、文中作者描绘了哪几幅画面为我们展示马来的风景、风情和魅力?七、马来西亚有许多迷人的景点,作者为什么选了这三个地方(高脚屋、街道骑楼、海上)?八、“高脚屋听雨”,这是怎样的马来雨?请从文中找些词句试着分析。
品位语言。
这一段中还有哪些词句值得品味?从修辞、表达效果的角度试着分析。
九、“街上淋雨”,这又是给人带来何种感受的雨呢?请从文中找些词句来说说,试着分析。
哪些词句写出这是这雨是让人尽情、快意享受的?十、“海上观雨”,这是怎样的雨?请从文中找些词句来说说,试着分析。
十一、我们仔细品味了三幅画面中的马来雨,课文中有无总写马来雨特点的词句?十二、课文中写道“雨拉开的幕,是风景,也是风情。
”马来雨拉开的幕后,是马来西亚怎样的风土人情?马来的人是怎样的人?性格如何?文中有无体现?十三、总结:(让学生完成)十四、布置作业:(任选一题)1.寻找古诗中描绘雨的诗句。
2.我们居住的城市,或是你的故乡,或是偶尔路过的小城,又或是有心踏访的名川古迹,什么时刻最能显现其独特的魅力与风情?想一想,然后写下来。
十五、教学反思;。
马来的雨 教学设计
马来的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马来的雨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马来雨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其他热带地区的降雨情况。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图片、视频、地图等。
2. 教学媒体:投影仪、电脑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实验法等。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一段马来的雨景视频,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然后询问学生对马来的雨有什么了解,激发他们的思考。
2. 介绍马来的雨(15分钟)利用投影仪播放马来地区的地图,指出马来是一个多雨的地区。
然后介绍马来雨的特点,如频繁、强劲的降雨,高湿度,年降雨量大等。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让他们了解马来雨的特点与其他地区的降雨情况的不同。
3. 马来雨的成因(20分钟)介绍马来雨的形成原因,包括赤道气旋、季风影响等。
通过讨论和解释马来雨与其他热带雨林地区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热带地区的降雨特点。
4. 观察和分析马来雨(2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实验,用水花洒来模拟马来雨。
观察雨水的情况、雨滴的大小和速度等,并与自己所在地区的降雨进行比较。
然后让学生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总结,探讨马来雨对土地和植被的影响。
5. 探究其他热带地区的降雨(20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其他热带地区的降雨情况,如亚马逊雨林、刚果雨林等。
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地区的降雨情况,让他们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
6. 总结和延伸(10分钟)在课堂结束之前,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热带地区的降雨特点和形成原因。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探究和学习,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人入胜的视频和图片,引起了学生对马来的雨的兴趣,并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马来雨的特点。
同时,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降雨情况,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
《马来的雨》教案
3)这种多角度的描写有什么好处?
1、默读
1)、
在高脚屋;
在街道上;
在海上。
2)、
听觉(“听”雨)
触觉(“淋”雨)
视觉(“观”雨)
3)
带给人全方位的感受,让人更真切的体会马来的雨。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
品读课文
1、教师朗读示范,提示:朗读时注意停顿和重音
《马来的雨》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受马来的雨,体会雨中的风土人情。
教学重点:
解读马来西亚雨中的风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1、展示马来西亚的图片,简单介绍。
观看图片
引发学生兴趣
初读课文
1、默读并思考:
1)雨拉开的幕,让我们欣赏到了哪几处不同的风景?
2、分组,散读淋雨、观雨中的一个片段
3、边读边体会并圈划出你觉得很美的语句,并谈谈喜欢的原因。
4、教师引导示范如何鉴赏其中的景物描写
5、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实行引导,注重字词的把握和语义的理解。
1、学生跟读
2、学生根据提示散读
3、学生个别示范朗读
4、学生谈自己对于句子的理解和喜爱。
例如:
1、在高脚屋,那雨是给你“听”的,被粗粗的木柱四面撑起的小屋,浮在密密的雨中。
雨拉开的幕中有怎样的风情?
2、为什说马来西亚的魅力在雨季?
1、学生思考并回答。
雨中风情:
马来雨本身的特点:爽快透彻等
马来西亚的高脚屋;
平民的音乐;
路上行人未带伞;
歌曲“用马来西亚的方式爱你”;
2、魅力
八年级上教案第1617课
八年级上教案第16、17课八年级上教案(第16、17课)16马来的雨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感受马来西亚雨的特点,学习文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圈画、朗读,品味文中马来雨的特点以及多角度的景物描写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马来雨的喜爱之情,了解马来西亚的风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文中马来雨的特点;学习文章多角度的描写手法。
2、了解马来西亚的风情。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马来西亚的风景片,校园歌曲《雨中即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情趣。
二、新授 1、听课文录音,圈划出能体现雨的魅力的动词或句子?2、圈划讨论。
3、作者是怎么感受到马来西亚雨的魅力的? 4、感受“淅淅沥沥”的江南小雨,体会“域外风情”。
5、圈划马来西亚人对待雨的态度,体会马来西亚的雨为什么这么充满神奇的魅力。
三、小结四、作业 1、写一段自己在雨中的经历和感受,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请选择你最欣赏的一处文字,作简短的语言鉴赏。
17在埃及数骆驼【课时】:一【教具】:媒体课件【教学目标】: 1.了解骆驼与埃及等阿拉伯民族的生活与文化的关系 2.养成关注异域世界的文化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骆驼与埃及人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播放一段埃及乐曲“刚才我们欣赏了一段充满古老神韵的埃及乐曲” 问:提到埃及,你会想到些什么?1.学生翻开预习本,读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埃及” 演示图片: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木乃伊、法老、壁画、金字塔脚下的骆驼3.个别朗读课文第一节二.谈谈对骆驼的'认识、了解问:骆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它的外貌?颜色?神态?性情?) 1.学生口头描述或找出文中的描写(第 2.7.9节)2.“好,我们来近距离地看看骆驼” 演示图片:有关骆驼三.进入骆驼市场1.问:作者带我们来到埃及的哪里数骆驼?à骆驼市场(第4――11节) 2.思考:这里的氛围如何?交易怎样?(提示:你走进这个市场有怎样的感受?环境、气氛是什么样的?生意做得怎么样?) 3.学生散读其中五节(第4.5.6.10.11节)圈划、点评关键词句,后同桌交流 4.交流、小结:氛围――喧闹与拥挤交易――红火与激烈 5.演示图片:骆驼市场“数一数,这里的骆驼可以说‘数’也数不清” 四.引下:骆驼生意为何这么火爆?讨论:骆驼与埃及人的关系怎样?(圈划、分析关键词句)(提示:主要在第2.3.12节->骆驼在埃及的地位?->埃及人对骆驼的态度?->骆驼与埃及人的生活与文化的关系?) 1.交流、小结:骆驼在埃及的地位高,埃及人对骆驼亲密、宽容埃及人离不开骆驼骆驼融入了埃及人的生活与文化中 2.演示图片:骆驼与埃及人(再回到演示板书) 3.朗读第2.3.12.13节(男、女、齐) 4.点提结尾:“我”为何要买一枚骆驼形状的项链坠?->被这里的风土人情所感染五.拓展1.“走出埃及、告别骆驼,也许有些同学还意犹未尽。
194-《马来的雨》教案
《马来的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马来的雨了解马来西亚风情2、过程与方法:学习文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手法及生动华美的语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网络资源拓展阅读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文章多角度的描写方法认识文章生动、清新、华美的语言风格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PPT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起欣赏校园歌曲《雨中即景》,导入新课二、赏读课文1、整体感知(1)与我们江南雨相比,马来雨有什么特点?(2)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了解马来西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域风情)(网上资料)(3)思考:课文是通过描写哪几幅场景来写雨的?(4)交流:高脚屋听雨、街上淋雨、海上观雨(5)分别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的?不同的角度欣赏雨,作者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在文中划出表达作者感受的语句或词语)2、重点体会(1)听雨,淋雨,观雨三种与雨亲近的方式,你喜欢哪一种?(2)课文中描写这三个场景的部分,你最喜欢哪一部分?(3)朗读最喜欢的段落(4)选择学生最喜欢的一幅场景,共同赏析,品味a找出最喜欢的语句,自由朗读b班级交流3、其他两幅场景,学生课后体会,发在论坛上,一起交流三、网络拓展阅读课前已经上网查找了很多写雨的优美文章,并且集中放在我们的论坛上进行了阅读。
把最喜欢的描写雨的精彩语句读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其他同学可做补充四、小结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可从内容,写作手法等多方面谈)课后反思:这堂课是一次关于语文学科教学与网络技术的整合的尝试和探讨。
学生通过在网上查找有关马来西亚的地图、图片、文章等,了解马来地域风情。
网络教学可以大大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具有多样性、直观性和情境性,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
网络教学的多向互动的教学关系培养了学生利用网上资源的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小组协作式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网络资源的丰富性扩大了阅读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课堂容量。
《马来的雨》教案4
(一)情景导入2’同学们了解马来西亚吗?它是个被南中国海包围着的热带之国。
领土包括两个部分,西马和东马从地图上看,就像一大片树叶浮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除一面和泰国接壤外,其他三面环海,海岸线极长。
虽说人口和上海差不多,但不同种族的人们带来古老的民俗民风,如同一针一线绣出五彩的织锦。
碧海蓝波、水清沙幼、椰影婆娑,奇特的海岛海滩、原始热带丛林、珍贵的动植物、千姿百态的洞穴、悠久的历史文化遗迹以及现代化的都市风光等待游人们深入探知。
位于东南亚中心地带的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迷人的地方之一。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阅读2’1、作者抓住什么景物为我们揭开这个国家的魅力?[雨]2、“雨”历来是传统的写作题材,在作者笔下马来雨与我们江南雨相比,具有哪些自己的特征?4’[江南的雨缠绵迷蒙、飘洒温柔马来的雨爽快干脆利落;力量足,清凉解暑;气势大,波澜壮阔,爽快透彻,惊心动魄]3、那么,文章又是从哪些角度,具体描写几处场景的呢?板书示意:高脚屋听听觉街上淋雨触觉海上观视觉(三)品读美点,细致欣赏1、朗读具体描写雨的三处场景。
5’2、圈划作批,想想作者运用哪些方法作到分角度把握特征细致描写的。
3’3、“在高脚屋,在街上,在海上,算不准何时来看不清怎么来的马来雨令游客过了几把瘾”。
最让你感到过瘾的是哪幅画面?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场景描写,讨论交流。
17’补充资料:由于位于赤道北端,四季相对中国来说都是酷暑,紫外线强. 热带雨林海洋性气候带来充沛的雨量,10~12月是全国雨季。
当地人喜称“终年皆夏,一雨成秋”,意思是一年到头非常炎热,下了雨便会有季风吹拂,凉爽快意。
(四)沉浸文本,感悟新知诵读最喜欢的描写雨的精彩语句,再次分享作者亲近自然之后寄情雨中的愉悦美好。
4’小结:同学们运用“马来的雨美在”或“《马来的雨》妙在”评点、概括本课。
小组讨论选出一位发言。
3’(五)课后练习1、读后写:五十年难遇,2008年的大雪让许多人铭心刻骨。
《马来的雨》教学设计
《马来的雨》教学设计《马来的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掌握欲扬先抑、积蓄情感的写作技巧和多角度描写景物的写作手法。
通过反复朗读感受作者典雅细腻优美的散文语言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感受作者典雅细腻优美的散文语言,体会马来雨的独特风情。
教学难点:掌握欲扬先抑的写作技巧和多角度描写景物的写作手法。
教学流程:一、导入1、分别用两个词语形容你心中的雨和你在雨天时的心情。
“……的雨,……的雨天”2、雨是千变万化的,在东南亚,雨就有了另一番风情。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马来的雨》,看一看马来西亚的雨究竟有怎样的魅力。
二、初步感知1、阅读课文,划出描写马来雨的句子,思考:文中是如何描写马来雨的?马来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文中描绘的马来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主要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三、欲扬先抑、积蓄情感1、文中介绍马来雨,但文章第2小节不直接写马来西亚的雨,而是先写中国“江南雨”,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对比,突出马来雨的特别欲扬先抑,增添读者对马来雨的期盼2、文章第5小节有没有紧接着写作者经历到和感受到的马来雨?第5小节前半部分主要渲染一种怎样的情感?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对雨的期盼,进一步积蓄情感。
3、在第6-10段中,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现马来雨的特点?分别写出了马来雨怎样的特点?听觉——刚柔并济、交响成曲触觉——畅快淋漓、洒脱快意视觉——海天一体、波澜壮阔4、从文章结构和情感变化的角度思考,听觉、触觉、视觉的三个层次能否前后调换,为什么?四、品味语言1、文章第6-10小节对雨的描写手法细腻优美,请从中选择你喜欢的句子,从写作方法的角度为同学们作点评鉴赏。
2、第6-10小节不仅描写优美,而且还从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对马来雨的情感,请从文中表达和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中选择一句你最喜欢的并为同学们作点评和鉴赏。
五、总结1、你怎么理解第11小节“雨拉开的幕,是风景,也是风情”?借助马来的雨表现了马来西亚的风情2、你怎么理解文章第一段与文章最后一段的关系?作者想要从中表达什么?。
《马来的雨》教学设计
《马来的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圈画、朗读等方法,品味文中的关键词句,感受马来西亚雨的特点。
2. 通过对马来雨特点的感受,体会作者对马来雨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圈画、朗读等方法,品味文中的关键词句,感受马来西亚雨的特点。
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马来西亚雨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师:大家刚刚去春游了,玩得怎么样啊?(生……)不过很遗憾我没能和大家一起去,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今天我准备和大家去一个更特别的地方——马来西亚神游一番。
有人跟我说马来西亚的雨很有特色,所以今天我们就借作家胡绳梁先生的神笔,去神游马来的雨。
——揭示课题。
2. 初读:(1)教师范读全文,学生圈画直接描写雨的词句。
(2)思考:马来西亚的雨有什么特点?(用简洁的语言谈最初印象即可)(3)课堂交流。
要点:爽快、干脆、利落、刚柔并济、有劲、惊心动魄……3. 研读:感受三个角度所表现出的马来西亚的雨的特点。
体会作者对马来西亚的雨的喜爱之情。
师:大家说了很多关于马来西亚的雨的特点,看来马来雨的确有它的特别之处,那么作者是通过哪些角度来表现这些特点的呢?(1)学生研读全文,适时圈画、朗读。
(2)通过朗读,重点品味“听雨”部分——听到了什么?(刚柔并济、交响成曲)(3)小组讨论,班级交流。
要点1:听雨(在高角屋)——动听(刚柔并济、交响成曲)淋雨(在街道上)——有劲(酣畅淋漓、何等快意)观雨(在海上)——壮观(海天一体、格外壮观)师:为什么作者能听到马来雨所奏出的美妙音乐,而别人却没有听雨的享受?(小组讨论)要点2:那是平民的音乐,雨声的美妙,只有在平民的高角屋才能听到。
作者对于马来西亚的雨的喜爱。
4.拓展:你喜欢哪一种与雨亲近的方式?师:如果你在马来西亚,你会选择哪一种方式去和雨亲近?5.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虽然没能真正去成马来西亚,但我们很有幸借着胡绳梁先生的神笔,一起神游了马来西亚,共同感受到了马来西亚独特的魅力。
《马来的雨》教学设计(2)
《马来的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马来西亚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马来西亚雨的喜爱之情。
2、学习文章多角度细致描摹景物的写法,学会写景抓住物体特征。
教学重点:
感受马来西亚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马来西亚雨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多角度细致描摹景物的写法,学会写景抓住物体特征。
一、复习导入
二、感知学习
1、观看马来西亚地理视频,思考马来西亚属于什么气候,具有什么特点?
2、课文中通过哪些角度来描写马来西亚雨的特点的?
三、深入学习
1、细读高脚屋听雨部分,并圈画:作者听到了哪些声音?
2、播放“大珠小珠落玉盘”、“金戈铁马”、“雨点击在铁皮上”、“雨打在宽宽的芭蕉叶上”的音频。
3、在高脚屋听马来西亚雨,你感受到怎样的特点?动听。
4、思考:为什么用“敲”、“击”?“刚柔两个声部”分别指的是?
5、再次播放音频,朗读课文。
你们喜爱这样的马来的雨吗?
6、小结:描摹景物的写法:抓住物体的特征,既抓住物体的整体特征,也要抓住物体的局部特征和细节特征。
还要描写得有感染力,引起读者共鸣,或联想,或启迪。
四、练笔
1、分组,分别推送:雪景、满月夜景、湖的景物图片,细致观察,小组讨论所接收到的图片中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2、练笔写作。
3、上传、交流分享,其他小组发表感受,然后打开这一小组的图片。
《马来的雨》教案
《马来的雨》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默读圈划的方法把握文中关键性语句。
2、学习从多个感觉角度来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从多个感觉角度来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
我们刚学过了朱自清的散文《春》,它向我们展现了春天的七幅图景。
其中有一幅春雨图,大家还记得吧?好,现在我们集体背诵一遍。
二,通过聆听、默读圈划的方法把握文中关键性语句。
1,老师范读。
思考:作者认为马来的雨与江南的雨有什么不同?很好。
朱自清在这幅图中向我们展示了江南春雨的特点。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领略一种充满异国情调的雨《马来的雨》。
老师现在范读一遍这篇文章。
请同学们仔细听。
思考:在作者笔下,江南的雨与马来的雨有什么不同?2,学生交流。
刚才老师在读时,用余光发现同学们在动笔记,老师真高兴,同学们真做到了“不动笔墨不看书”学生交流:在作者笔下,江南的雨与马来的雨有什么不同?3,默读圈划能表现文章的基本内容的关键性语句。
文章的基本内容往往可以通过文本中一些关键性的语句得以体现。
江南雨的缠绵,马来雨的干脆利落就是文本中一句关键性的语句。
那么文章中还有哪些关键性的语句呢?请同学们默读一遍文章,并把这些语句圈划出来。
学生交流。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现在我们根据刚才找到的文章中一些关键性的语句,看看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马来的雨。
三,描写景物可以从多个感觉角度出发。
1,作者是如何听出马来雨的特点的?听觉——音乐2,作者是如何感受到马来雨的特点的?触觉——快意3,作者是如何看到马来雨的特点的?视觉——壮观作者是如何听出马来的雨的特点的?朱自清《春》中,春风图运用了触觉、嗅觉、听觉把无形的风描绘得有形起来。
“那雨是给你听的”,从听觉的角度来写雨,我们来听,听到了什么声音,大珠小珠落玉盘声,金戈铁马声,细声中有重音节,圆润、刚柔两个声部交响成曲,我们听到了音乐声。
请一位同学谈谈,由音乐到画面,文章由雨声到音乐声。
那雨是给你听的。
其实我们听到的是一首首音乐声呀。
语文教学设计《马来的雨》-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语文教学设计《马来的雨》课程资源分析 : 首先,充分凭借教材资源所提供的“相关资料”布置学生“预习”;第二,利用文本资源,品析作者清新、细腻的文笔;巧妙地从听觉、触觉、视觉三个角度,描写三个不同场景的雨的手法,真切地感受马来西亚雨季的无穷魅力。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思维较活跃,积极上进,集体荣誉感强,好表现。
但语文基本功不扎实,底子薄、能力较弱。
我分小组合作学习,能体现他们的长处;弥补他们不足,更好地达到有效教学。
教学目标:2、学习文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手法;3、引导学生朗读文章生动、典雅、工整的语言,体会作者对马来雨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文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手法。
教学实施过程(一) 情境导入教师活动预设:(播放雨声)1、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2、是啊,雨声。
其实,同样的雨落在不同的土地上,会绽出不同的风景。
现在,我们就跟着作家胡绳梁跨出国门,到马来西亚去感受马来西亚的雨韵风情。
(板书课题)3、作者胡绳梁在《马来的雨》中是如何描述雨的?学生活动预设:1、学生口头描述描述雨声。
2、学生浏览课文圈画相关写雨的词句。
3、初步阅读,检测预习,学生自己清理文字障碍,并标好小节好号。
4、两个小组派代表完成检测练习,并交流。
设计意图:1、声情并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走进文本课前预习,为下一步深入探究作准备。
预习、初读感知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以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益。
(二)初读感知教师活动预设:问题切入:作者笔下马来西亚的雨有什么特点?文中哪一段做了生动而简洁的概括?学生活动预设:1、学生齐读这一段。
(体会马来西亚雨势。
)2、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委派学生代表发言、交流。
设计意图:生生互动、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充自己的认识。
同时,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
(三) 小组合作教师活动预设:1.课文是通过描写哪几个场景来写雨的?那你喜欢哪个场景的雨?2、而作者又是从几个角度来描写马来西亚雨的特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的呢?学生活动预设:学生小组自由读,在讨论交流中,引导学生形成共识:1、三个角度体现马来西亚的雨的特点:高角屋听雨――(动听);街道上淋雨――(有劲);海上观雨――(壮观)。
《马来的雨》教学设计
马来的雨教学目标:1.圈画关键词句,在反复品读中感受马来西亚雨的特点。
2.学习文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手法,体会作者对马来西亚雨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通过圈画、朗读等方法,品味文中的关键词句,感受马来西亚雨的特点。
2、难点:揣摩作者对马来西亚雨倾注的情感,理解文末“拉开雨的幕,是风景,也是风情”的内在含义。
教学准备:马来风情短片PPT课前热身:观赏一组马来风情图片同时欣赏课文中提到的歌曲“用马来西亚的方式爱你”教学过程:一、导入。
在阿牛的一曲歌声中,我们一起欣赏了一组马来风情的短片。
相信大家一定同我一样,想迫不及待地去那里看一看吧。
你们知道马来西亚最富魅力的是什么吗?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马来的雨季去领略一下它的没,魅力吧。
板书,读课题。
二、齐读,通过中心句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1、学生齐读,思考:马来的雨与江南的雨有什么不同?2、集中交流。
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你找到了哪个小节。
一生读,全班读,读出马来雨的气势板书:爽爽快快干脆利落马来的雨为什么会有如词的特点呢?我们来看一下马来的气候特点PPT 1作者要写的是马来的雨,却偏偏先写了中国的江南的雨,他的目的是什么呢?3、小结过渡。
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马来的雨?由这几句关键句我们了解马来的雨不同于缠绵的江南雨,它爽爽快快,干脆利落,那么,作者又是如何具体描写马来雨的呢?我们先来理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善良的作者又通过关键句提示了我们。
你发现了吗?(学生发言,找到第6、8、10的首句)原来,作者选取了三个场景来描写马来的雨。
板书:在高脚屋在街道上在海上三、反复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的美。
1、看高脚屋图片说话,听雨声PPT22、教师范读“高脚屋的雨”,学生感受语言的美。
请大家听我来朗读一下“高脚屋的雨”,感受一下,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高脚屋的雨?(教师范读第6节,学生交流感受。
如:着重从听觉角度描写,描写雨敲在屋顶上和打在芭蕉叶上不同的声响,雨骤事和雨稀时不同的听觉感受,还引用了诗句)1)边听边圈划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2)请学生交流,随机进行词语句子的品读并随机板书:有韵味3、散读“街道上的雨”, 从哪些方面体现了马来雨的有劲PPT3虽然我们无法亲耳聆听,但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已经沉醉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马来的雨》
——齐贤学校“贤文化”课堂教学观摩课教案
丁烨旻
一、教学目标:
1、圈画关键语句,在反复品读中感受马来西亚雨的特点。
2、学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手法,体会作者对马来西亚雨的喜爱之情,培养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3、体会马来风情,尤其是马来人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
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多角度的描写方法;
2、通过圈画、朗读等方法,品味文中关键语句,感受马来西亚雨的特点。
教学难点
1、通过对马来雨特点的感受,体会作者对马来雨的喜爱之情,理解文末“拉
开雨的幕,是风景,也是风情”的内在含义。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读悟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跨出国门,搭乘文学航班去领略域外风情,到马来西亚去看一看,领略马来的雨的魅力!(播放图片)简单了解马来西亚。
二)走入文本,整体感知
1、出示课题
2、检查生字词
燠.热(yù)金戈.铁马(gē)骤(zhòu)湖泊(pō)
3、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在文中是如何写雨的?马来西亚的雨有何特点?学生概括,试在“雨”字前一个动词来概括。
梳理课文结构:
I.总起(第1段)
II.多角度写雨景(第2至10段):话雨(2-4段)——盼雨(5段)——听雨(6-7
段)——淋雨(8-9)——观雨(10-11段)III.总结(末段)
学生找文中字词(第4段末句)概况雨的特点。
明确: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马来雨爽快透彻、干脆利落等特点。
三)再读探究,理解文旨
1、思考讨论问题:
①课文从哪些角度来写雨景?
明确:在高脚屋听雨(听觉)——动听刚柔并济交响成曲
在街道上淋雨(触觉)——快意滑温清凉
在海上观雨(视觉)——壮观(海天一体波澜壮阔爽快透彻惊心动魄)
2、组织学生品读文中的关键段落。
如第6、7、8、9、10段。
分组说说怎么写听雨,淋雨和观雨的。
学生找出某一角度的相关语句,有感情朗读并赏析。
分男女声有感情朗读。
教师小结:作者不仅通过感官来描绘马来西亚的雨,而且运用了大量丰富而新奇的比喻,将自己对雨的不同感受惟妙惟肖地传达出来。
3、我们能通过课文想象马来雨景的魅力了,而作者说“雨拉开的幕,是风景,
也是风情”,你从马来的雨中看到了马来风情了吗?
明确:理解“风情”的含义——风土人情,风采和意趣。
问题提示:
①作者写雨结合了马来的哪些事物来写?
②马来西亚除了雨季就是旱季,马来人对雨的感情是怎样的?
4、从文中,我们不仅欣赏到了马来的雨景,还可以看出些什么?
从作者和马来平民的身上发现了些什么?自选一个对象谈。
明确:
马来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亲近自然,享受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细致地观察生活和自然现象。
四)课堂小结:
下雨,很平常;写雨的诗文也不胜枚举。
《马来的雨》这篇散文,从多角度来写雨,比喻新奇,让我们感受到马来的雨,既富有诗意,又有现代气息,十分特别!这雨,落在屋围,刚柔相济如音乐;落在人身上爽快有劲,滑利如感春温;落在海上,格外壮观,惊心动魄!作者笔下的雨景,体现出马来西亚亲近自然、爽朗明快、多元自由的风情!为什么作者能表达得如此精彩?源于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总之,我们要见贤思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培养细心观察事物的习惯,从而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五、板书:马来的雨
胡绳梁在高脚屋听雨(听觉)——刚柔并济交响成曲——贴近平民风
在街道上淋雨(触觉)——何等快意滑温清凉——享受自然
在海上观雨(视觉)——格外壮观海天一体——爽快透彻情
六、作业布置:
请你从多角度写一场雨。
要求结合自己的感受,能表达出你的思想感情。
字数500字左右。
七、教学说明:
本文是沪版新教材六年级(下)第六单元“域外风情”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主要从听雨、淋雨、观雨等角度来写马来西亚的雨爽快、利落、有韵味、劲急、壮观等特点,展现了马来西亚雨的无穷魅力。
要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特点和魅力,引导学生圈画课文关键词句并做品读。
作者寓情于景,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对马来雨的喜爱和赞美,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重点语段中的佳词妙句,让学生反复品读,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对作品中隐含的情感和意蕴有一定的领悟,并学习作者善于观察感受和马来西亚人享受自然、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进一步培养自己细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和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见贤思齐,将校本课程“贤文化”理念渗透到课文教学中去。
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