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县地籍测量技术设计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棱县地籍测量技术设计书1.任务概述

1.1 任务来源

为了加强土地管理,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便于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的管理、使用和政府部门的决策,真正实现丹棱县地籍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规化和现代化,为搞好丹棱县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工程工作,受丹棱县国土资源局委托,对丹棱县城区开展1;500比例尺地籍测绘工作,为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统一技术要求,特编写本《技术设计书》。

1.2 测区概况

1.2.1、丹棱县位于盆地西南边缘,隶属眉山市,地理位置东经30’00’-30’01’,北纬103’30’-103’34’.属浅丘地形,测区相对高差约40M.

1.2.2、丹棱县属亚热带陆性盆地气候,年平均气温16.4℃,年平均降雨量1298mm。冬季最低气温0℃左右,霜雪少,冬季早晚多有雾。

1.2.3、丹棱河将县城化分为南北两城区,城区交通发达,南环路、人民路、关帝路、育才路、新北路、新南路、同心大道、为县城干道,主要交通要道省道106,县道丹蒲路(丹棱至蒲江)。便利的交通有利于测量工作的开展。

1.3 作业围及作业时间

1.3.1、作业围:西北边以省道106为界,东边以正南北向的关帝路为准向东平移1km.南至王家山,郭山扁山脚.约7KM2

3.测区已有资料

3.1、丹棱县国土资源局提供的基东,曾家山二个三等点成果。

以上两点均为1954坐标系,1956黄海高程系。

3.2、1∶10000地形图。

4.地籍平面控制测量

4.1系统选择

本次城区地籍测绘平面控制坐标系采用54坐标系,高程采用56黄海高程系.

4.2控制测量

本次工程在平面控制部分以基东,曾家山为依据建立GPS E级网,城郊利用RTK技术发展图根控制,城区在GPS E级网基础上加密Ⅰ、Ⅱ级导线(网),Ⅰ、Ⅱ级导线点的密度必须满足地籍测量的要求。

4.2.1、控制网布设方案

根据测区现有的GPS点的分布和一级电磁波测距导线的布设情况;根据测区建筑物分布密度情况,在房屋较密集地区布设二级电磁波测距导线。导线网的结点一般应布设在重要的交叉路口上,导线图形可布设成附合导线、单结点、多结点网等形式。

4.2.2、控制点的命名、编号

一.二级导线点编号用罗马字表示。图根点编号前冠以“N”。

4.2.3、控制点的设置

控制点按“城市测量规”中的要求埋设永久性标志。一.二级导线点在软质地面上埋设标石,标石规格为(12cm×20cm×40cm)的混凝土标石,中心标志为Φ1.2cmו20cm的钢筋,其顶部刻“+”字叉;在坚硬铺装地面,用钢钎在地上打成20cm×20cm见方的小槽,中心埋入Φ向6mm×100mm的水泥钉。导线点埋设时,标石面或钢筋顶部不允许高出地面太多。标石面露出地面应小于5cm,钢筋应平标石顶面。房顶标志根据“规”建筑物上标石的设置规格和方法进行。同时在各点位附近明显固定的地物上,用红油漆书写点号及点位的指示方向线,标注相关距离以便查找和永久保存(书写时注意字体整洁和城市环境卫生)。

电磁波测距离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应按下表的规定执行。

②、电磁波测距的各项限差和要求按照本设计书后面的光电测距高程导线的规定执行。

③、电磁波测距仪及其主要附件在使用前应按“城市测量规”第2.4.2条有关规定进行检验与校正。

电磁波测距的距离、垂直角和气象元素等的各项限差和要求按照本设计书后面的光电测距高程导线的规定执行。为了减弱点位对中误差对测角、测距的影响,导线测量应采用三联脚架法。记录采用手工记录。控制测量平差计算:一.二级导线采用清华三维严密平差软件进行计算。

4.3、高程

以基东三等点为起闭依据.

4.3.1、四、五等光电测距高程导线测量

Ⅱ级导线点用四等光电测距高程导线测量其高程;一次附合图根点的高程用五等光电测距高程导线测量。如果Ⅱ级导线点的高程用五等光电测距高程导线测量,则其高程只供一次附合图根导线作高程起闭点用,不再以此一次附合图根高程发展二次附合图根高程导线。高程与平面控制同步施测。

四、五等光电测距高程导线有关技术规定:

4.3.1.1四、五等光电测距高程导线的环线或附合路线闭合差,不得超过下表规定。

注:1、D为电磁波测距边长度,L为附合路线或环线长度,单位:公里。

2、D不应大于1公里。L的长度对于四等不得大于15公里;对于五等不大于7公里。

3、各边垂直角均应对向观测;四等使用Ⅱ级测距仪往返测距各一测回,五等使用

Ⅱ级测距仪单程测距一测回。

4、测距边应进行加乘常数、气象数据的改正,垂直角两差及倾斜改正。

5、边长的高程归化面为300米高程面。

4.3.1.2光电测距高程导线测量记录使用手工记录,平差采用严密平差程序进行。

4.3.1.3、图根点高程控制测量

①、一次附合图根点的高程采用五等光电测距高程导线测量起闭

于四等水准点(四等GPS点、Ⅰ、Ⅱ级导线点),二次附合图

根点的高程采用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导线测定,起闭于五

等以上的水准点。可布设为附合路线或结点网的形式。主要

技术要求按下表规定执行。

注:〈1〉、L ── 为路线总长(以KM 为单位)

〈2〉、S ── 为边长(以KM 为单位);

②、图根支导线的高程测定可以不闭合,但其技术要求均与图根附合高程导线的测定相同。光电测距极坐标法图根点的垂直角可单向观测一测回,变动棱镜高度0.2米以上后再测一次,高差较差不超过0.4×S 米(S 为边长,公里),则可取用中数。

4.4.图根控制测量

图根点是直接用于测绘地籍图,确定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依据。在城市平面控制测量的各等级的控制点之下加密完成。图根平面控制点的布设可采用GPS(RTK) 测量的方法进行,其技术要求按现行的《规》执行;也可采用图根附和导线的方法,但附和的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在个别极困难的地区可以附和三次。局部地区可采用支导线、光电测量极坐标法和交会法等方法进行。

图根点的密度应根据测图的比例尺和地形条件而定,以能满足地形、地籍图的细部测量为前提。

开阔地带的图根点的密度:(点/km 2

城市建筑区以及地形复杂、隐蔽的地区应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加大图根点的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