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美术日出的感受
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3《日出的感受》教学设计3
![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3《日出的感受》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6c95804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8a.png)
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3《日出的感受》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日出的感受》是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三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日出时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日出场景的图片,供学生参考和欣赏。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绘画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表现日出时的氛围和感受。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能够通过绘画的方式进行表现。
但是,对于如何描绘出日出时的氛围和感受,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日出时的景象,并通过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日出的美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日出时的氛围和感受。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日出时的景象。
2.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表现日出时的氛围和感受。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日出美景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日出的美丽和神秘。
2.讲解法:教师讲解绘画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
3.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的方法和步骤。
4.练习法:学生通过自主练习,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
5.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优点,改进不足。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日出场景的图片,供学生欣赏和参考。
2.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准备教学课件,包括日出美景的图片、绘画技巧和方法的讲解等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日出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日出?日出时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学课件,讲解日出时的景象和绘画技巧。
讲解内容包括:如何观察日出时的光线、色彩和形态;如何通过线条、色彩和构图表现日出时的氛围和感受等。
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第3课 日出的感受 》教学设计
![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第3课 日出的感受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88068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f.png)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3课日出的感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日出的感受》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日出,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通过精美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引导学生了解日出的特点和美好感受,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艺术创作空间。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日出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体验和感受。
本课的教学设计将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创作,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对日出的感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观察日出,了解日出的特点,培养观察力。
2.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日出的感受,培养表达能力。
3.通过描绘日出,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观察日出的特点,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2.运用绘画技巧描绘出日出的美景。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日出,培养观察力。
2.交流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培养表达能力。
3.绘画法:指导学生描绘日出,培养艺术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日出的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准备画纸、画笔、水彩等绘画材料。
3.准备相关教学视频或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关于日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日出美景,激发学生对日出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视频,展示日出的全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日出的特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日出给自己带来的美好感受。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观察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日出的特点和美好感受。
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学习。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并对他们的表达给予肯定和鼓励。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日出特点运用到绘画中。
5.拓展(1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日出美景。
五年级美术下册《日出的感受》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美术下册《日出的感受》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caa845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b.png)
(5)总结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重点,指出不足,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3.教学策略: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对日出景象的观察力,提高色彩运用和绘画表现技巧。
2.难点:掌握光影变化的表现方法,以及画面构图的合理性。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法:通过播放日出的视频、展示日出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日出的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指导法:教师现场演示绘画过程,重点讲解光影、色彩的处理技巧,帮助学生掌握绘画要领。
五年级美术下册《日出的感受》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日出的感受》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日出的观察与描绘,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同时深化对色彩、光影变化的认识。在本章节中,学生将学习到以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日出的基本知识,如日出的时间、地点选择,以及不同季节、天气条件下日出的特点。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家庭作业:
(1)结合课堂所学,选择一个日出场景,独立完成一幅绘画作品。
(2)在绘画过程中,注意运用色彩、光影和构图技巧,表现出日出的氛围和感受。
(3)作品完成后,请家长参与评价,给予建议和鼓励。
2.课后实践:
(1)利用周末或假期,观察不同时间、地点的日出,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观察到的细节。
日出的感受(教案)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
![日出的感受(教案)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f60618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09.png)
教案标题:日出的感受教材: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出的基本特征和日出景象的美丽。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日出景象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1. 日出的基本特征和日出景象的美丽。
2. 观察和感受自然景色的方法。
3. 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日出景象的技巧。
4. 美术创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日出景象的视频或图片、绘画材料等。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日出景象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日出的美丽。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日出的感受和观察到的特点。
二、观察和感受(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日出的颜色、光线、形状等特征,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感受。
三、绘画技巧(15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日出景象,包括颜色的选择、渐变、线条的运用等。
2. 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并引导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绘画。
四、实践创作(2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技巧,进行绘画创作,表现自己对日出的感受。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指导和建议。
五、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经验。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作和表达。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观察、感受和创作方面的进步和不足。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日出景象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2. 学生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日出景象的技巧。
3. 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延伸:1. 让学生观察其他自然景色,如日落、大海、山脉等,并进行绘画创作。
2.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如水彩、油画、彩铅等,表现自然景色。
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3《日出的感受》说课稿4
![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3《日出的感受》说课稿4](https://img.taocdn.com/s3/m/7a1e792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21.png)
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3《日出的感受》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日出的感受》是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三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欣赏日出的美景,让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等表现手法,表达自己对日出的感受和想象。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日出场景的图片,以及一些绘画和制作技巧的指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基础,对于日出的景象也有了自己的认知和感受。
但是,对于如何将内心的感受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运用艺术手法进行创作。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欣赏并感受日出的美景,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培养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等表现手法,表达自己对日出的感受和想象。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等表现手法,表达自己对日出的美景的感受。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内心的感受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欣赏导入法,引导学生欣赏日出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日出的美景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3.采用示范法和指导法,为学生提供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4.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日出场景的绘画和制作。
5.采用作品展示法,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欣赏日出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日出的美。
2.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日出的感受和想象,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进行创作。
3.示范:教师示范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表现日出的美景。
4.实践:学生分组合作,进行日出场景的绘画和制作。
5.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课题《日出的感受》和教学内容的关键词,如“日出美景”、“感受”、“绘画表现”等。
《日出·印象》绘画语言
![《日出·印象》绘画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10c3d2a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06.png)
《日出·印象》绘画语言
画里画的是日出时候的景象。
你看那太阳,就像一个刚睡醒的宝宝,红彤彤的,它的光还不是特别强呢。
它慢慢从海平面上升起来,周围的天空被它染得一片橙红。
那颜色就像我们吃的橘子一样,看着就觉得暖烘烘的。
再看看海面上,波光粼粼的。
莫奈画这些波光的时候啊,就像是把一把碎金子洒在了海面上。
每一个小亮点都在动,就像小虫子在海面上欢快地跳舞。
那些小波浪,一个接着一个,像是一群小伙伴在赛跑。
画面里还有小船呢。
小船在海上轻轻晃悠着,就像摇篮一样。
船上的人啊,他们可能正看着这美丽的日出,心里肯定在想:“这景色也太美了吧。
”我想他们的脸上一定带着微笑,就像我们看到特别漂亮的花朵时的表情。
莫奈画这幅画的时候,用的颜色可简单又可神奇了。
他没有用特别复杂的颜色,就是那些简单的红啊、橙啊、黄啊,还有蓝和紫,可是这些颜色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这么美的一幅画。
这就像我们搭积木一样,简单的几块积木,搭好了就能变成特别有趣的小房子或者小城堡。
我听说啊,莫奈特别喜欢画自然的景色。
他为了画好日出,肯定起了个大早,就站在海边,看着太阳一点点升起来,然后把看到的都记在心里,再用他的画笔把这美丽的景色画出来。
他就像是一个魔法师,把那一瞬间的美丽永远地留在了画布上。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 日出的感受|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 日出的感受|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816af1e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5.png)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3课:日出的感受|沪教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通过观察和分析日出的景象,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色彩运用和画面构图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术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日出景象的观察与描述:引导学生观察日出的过程,描述日出的色彩、光线和氛围特点。
2. 色彩理论及应用: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如色相、明度、纯度等,并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日出的感受。
3. 画面构图技巧:教授如何将观察到的日出景象进行艺术加工,形成有美感的画面。
4.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创作一幅表现日出感受的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掌握日出景象的色彩运用和画面构图。
-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难点- 色彩的准确搭配和运用。
- 将观察到的自然景象转化为艺术创作的手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日出景象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色彩理论教学卡片、示范画作。
- 学具: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板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日出景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主题,激发学生对日出美的感受。
2. 观察与描述:让学生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日出景象,包括色彩、光线和氛围。
3. 色彩理论学习: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实例展示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日出的感受。
4. 构图技巧讲解:教授如何将观察到的日出景象进行艺术加工,形成有美感的画面。
5. 示范与指导:教师进行现场示范,并指导学生如何开始自己的创作。
6.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创作一幅表现日出感受的美术作品。
7.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日出景象的色彩运用、构图技巧和创作步骤进行设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独立创作一幅表现日出感受的美术作品,作品需运用所学的色彩理论和构图技巧。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内容是否充分,教学方法是否有效,以及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如何。
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第3课 日出的感受 》说课稿
![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第3课 日出的感受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81174e6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10.png)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3课日出的感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3课日出的感受》是一节绘画创作课程。
教材通过日出这一自然景观,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日出的基础知识、绘画技巧指导以及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价。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善于观察和表达。
但同时,部分学生可能对日出的认识不足,绘画技巧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绘画水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日出的基础知识,学会用绘画表达自己对日出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提高审美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日出的基础知识,学会用绘画表达自己对日出的感受。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绘画技巧表现日出的氛围和自己的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表达。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日出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习兴趣。
2.基本知识:介绍日出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日出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3.绘画技巧指导:讲解如何运用色彩、线条等绘画元素表现日出氛围,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4.实践环节:学生动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日出的基础知识:日出形成过程、日出特点等。
3. 日出的感受(教案)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
![3. 日出的感受(教案)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351b60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d.png)
教案标题:3. 日出的感受课程: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日出的美景,培养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出日出的色彩和光影变化。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教学重点:1. 观察日出的特点和色彩变化。
2. 学习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日出的美感。
教学难点:1. 掌握日出的色彩和光影变化的表现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准备日出的图片或视频素材,供学生参考和观察。
2.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日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欣赏日出的美景。
2. 教师提问:“你们对日出有什么感受?”引发学生对日出的思考和表达。
二、观察与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日出的特点和色彩变化,如日出的形状、颜色、光影等。
2.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分享对日出的理解和感受。
三、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教师讲解日出的绘画技巧,如如何运用色彩、线条和光影来表现日出的美感。
2. 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日出的特点和色彩变化。
四、实践与创作(15分钟)1. 学生根据观察和示范,运用绘画技巧创作自己的日出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回顾与展示(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感受。
2. 学生展示自己的日出作品,互相欣赏和交流。
二、评价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评价,引导学生从色彩、线条、光影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总结自己在创作中的收获和不足。
三、拓展与延伸(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其他自然景观的美感。
2. 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四、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表现的重要性。
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3《日出的感受》教学设计4
![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3《日出的感受》教学设计4](https://img.taocdn.com/s3/m/28f94f4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7.png)
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3《日出的感受》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日出的感受》是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三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日出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日出的自然现象、日出景象的描绘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日出的感受。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观察能力,但对日出的认识和感受可能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日出景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对日出的独特感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日出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日出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观察日出景象,抓住日出的特点。
2.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达自己对日出的感受。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日出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日出的感受和绘画心得。
3.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4.创作法:学生自主创作,表达自己对日出的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日出景象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日出景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日出的特点,如色彩、光线、形状等。
提问:“你们对日出有什么印象?请大家分享一下。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优秀的日出画作,让学生欣赏并分析画家的绘画技巧。
提问:“这些画作中,你们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步骤如下:a.画出日出的基本轮廓。
b.添加色彩,注意光线的明暗变化。
c.描绘细节,如云朵、水面等。
d.表达自己的感受,如喜悦、平静等。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绘画心得和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拓展任务:请学生们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表现日出,如水粉、版画等。
3. 日出的感受(教学设计)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
![3. 日出的感受(教学设计)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58eca9f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13.png)
小学班会教案3——日出的感受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材: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出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 通过观察和分析日出的特点,让学生学会运用色彩表现日出,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观察和分析日出的特点,学会运用色彩表现日出。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色彩表现日出的美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日出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对日出有什么感受?”2. 学生分享感受,教师总结:日出是大自然的奇观,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二、新课教学1. 教师讲解日出的基本知识,如日出时间、地点、特点等。
2. 学生观察日出图片,分析日出的色彩、形状等特点。
3.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色彩表现日出,讲解绘画技巧。
4. 学生练习绘画日出,教师巡回指导。
三、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评价。
2. 教师点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观察身边的日出景象,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2. 搜集关于日出的诗歌、故事等,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分析日出的特点,让学生学会运用色彩表现日出,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让他们在绘画中找到自己的风格。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关于日出的人文背景知识,如日出的象征意义、日出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等,让学生在绘画的同时,了解更多的文化内涵。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让他们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总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在绘画中找到快乐。
小学看日出实践活动心得
![小学看日出实践活动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c5eae45b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2.png)
阳光洒在脸上,微风拂过脸颊,新的一天开始了。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早晨,我们小学全体师生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看日出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
一、活动的背景与意义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日出东方”的说法,寓意着新的开始、新的希望。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自然、亲近自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学校组织了这次看日出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让同学们在观赏日出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的开展1. 早晨5点,全体师生齐聚学校操场,举行了简短的开场仪式。
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大自然的美好。
2. 5点30分,同学们乘坐大巴车前往目的地。
一路上,同学们欢声笑语,充满了期待。
3. 6点30分,我们抵达了观赏日出的地点。
大家找好位置,坐下来,等待着日出的到来。
4. 7点,太阳缓缓升起,阳光洒在大地上,映照出一片金黄。
同学们激动地欢呼起来,纷纷拿出手机、相机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
5. 日出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简单的户外活动,如拔河、跳绳等,既锻炼了身体,又增进了友谊。
6. 9点左右,活动圆满结束,同学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返回学校。
三、活动心得1.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通过观赏日出,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照亮了整个世界,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同时,我也明白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我们应该珍惜大自然,保护环境。
2. 培养环保意识:在观赏日出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游客乱扔垃圾,破坏环境。
这让我意识到,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增进友谊:在这次活动中,我与同学们一起欣赏日出、参加户外活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我相信,这次活动将成为我们难忘的回忆。
4. 培养团队精神:在拔河、跳绳等活动中,我们学会了团结协作,共同克服困难。
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3《日出的感受》说课稿2
![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3《日出的感受》说课稿2](https://img.taocdn.com/s3/m/8d86476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f.png)
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3《日出的感受》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日出的感受》是沪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三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欣赏日出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日出带来的美丽和生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幅不同风格的日出画作,以及一些关于日出的诗词,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素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色彩、构图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同时,他们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对于新鲜的、美丽的事物充满兴趣。
但在绘画技巧和创意方面,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欣赏不同风格的日出画作,了解日出的特点,学会用画笔表现日出时的光影、色彩和气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色彩、线条等元素表现日出时的光影、色彩和气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日出画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动手实践。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展示日出画作,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使用画笔、颜料等工具,让学生亲身体验绘画的乐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一组日出画作,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日出的兴趣和好奇心。
2.欣赏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日出画作中的色彩、线条、构图等特点,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3.实践与探索:学生动手实践,用画笔表现日出时的光影、色彩和气氛。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创作过程,给予鼓励和指导。
4.展示与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感受。
同学之间相互欣赏、评价,教师给予总结和点评。
日出的感受-沪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日出的感受-沪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64260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8.png)
日出的感受-沪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日出的概念以及形象特征,理解日出的内涵含义;
2.培养学生观察、感受、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1.学生对日出的观察和感受;
2.绘画表现手法的引导。
三、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日出;
2.让学生通过绘画表现对日出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向学生展示一些日出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日出的形象特征,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互动,慢慢引导学生了解日出所包含的内涵含义。
2. 观察感知环节(15分钟)
1.让学生观察窗外的日出,让他们感受日出的魅力;
2.让学生找到日出中最有吸引力的地方。
3. 绘画表现环节(30分钟)
1.让学生在作业本上简单地勾勒出整个日出形象;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日出的感受进行绘画表现;
3.鼓励学生多试几种不同的绘画手法。
4. 课堂展示环节(10分钟)
将学生的绘画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互相欣赏和发表自己的感受。
5. 作业和巩固(10分钟)
1.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带回家,让家长感受一下自己的孩子对日出的理解和表现;
2.让学生自己收集一些美丽的日出的图片,带到课堂上和同桌分享;
3.课后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协作完成一个关于日出的小项目,可以是拍照记录或制作手工等。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日出这一自然景色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受,通过绘画展现自己对日出的理解和表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感受、表达和想象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绘画水平。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 日出的感受|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 日出的感受|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2bc04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d.png)
教案标题: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3课日出的感受|沪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创作,感受日出的美丽景象,培养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色彩、线条等绘画元素,表现日出的氛围和情感,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美术素养。
教学重点:1. 观察日出的特点和美丽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欣赏能力。
2. 学习运用色彩、线条等绘画元素,表现日出的氛围和情感。
教学难点:1. 运用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将观察到的日出景象转化为艺术作品。
2. 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个人的感受和情感,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准备:1. 准备日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以便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水彩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日出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感受日出的美丽景象。
2. 提问学生:“你们对日出有什么样的感受?你们在哪里见过日出?”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二、观察与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日出的特点和美丽景象,如太阳的颜色、天空的变化、云彩的形状等。
2. 讨论日出的氛围和情感,如温暖、希望、宁静等。
三、技巧讲解(10分钟)1. 讲解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如画纸的摆放、水彩颜料的调色等。
2. 讲解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如色彩的运用、线条的表现等。
四、实践创作(20分钟)1.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创作一幅表现日出感受的绘画作品。
2. 鼓励学生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观察到的日出景象转化为艺术作品。
3. 在创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融入个人的感受和情感,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简要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2. 学生之间相互欣赏和评价作品,鼓励互相学习和借鉴。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每个人的独特感受和艺术表达。
五年级下册美术第3课日出的感受沪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第3课日出的感受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338eb11ed9ad51f01df2d8.png)
的作用,使景 物呈现朦胧的、 统一的、温暖 的色调。
那么在这些统一的色 调中有没有不一样的色彩 了呢?
色环上位置靠近两种或多种颜色,我们叫类似色也称邻近色。
印象主义画家受光学的启 发,认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 因此在绘画中他们注重对光的研究和表现,依据眼睛的直观感受去作画,表现物 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
印象派绘画的特点:从近看,我些点就会像七色光一样汇聚起来,给人以朦胧的光 的感觉,达到异想不到的效果。
养成好习惯,整理自己的工具。
《日出》的读后感
![《日出》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14ccd6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6.png)
《日出》的读后感《日出》是一部令人深思的文学作品,它通过描述太阳升起的景象,让我不由得陷入了思考与感悟之中。
作品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让我深感震撼,引发了我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
作品以鲜明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太阳升起的美丽景色。
作者运用绚丽的色彩与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自然恢宏的场景之中。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金色的阳光染红了天空,同时也照亮了大地。
这样的描写让我感受到了自然景色的宏伟壮丽,同时也让我意识到自然世界的神奇与美妙之处。
然而,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深入探讨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在作品中,太阳的升起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寓意着希望与生机。
它无私地将光与温暖洒向大地,给予了人们无尽的恩赐。
然而,人类往往容易忽视这一切,忙于自己的事务,忽略了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珍贵恩赐。
作品通过揭示这一现象,告诫人们要珍惜自然、感恩自然,不要忽略和损害自然的生命力。
除了对自然的思考,作品还对人生及人类情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太阳升起的同时也象征着新的开始,它提醒我们要坚定地面对生活的起起伏伏。
每天的日出都是一种希望的象征,不管前一天经历了怎样的困难与挫折,都有新的机会等待着我们。
作品通过太阳升起的描写,激发了我对生命的热爱与执着,在困难面前要保持坚强的意志。
此外,作品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太阳的升起是自然界的奇观之一,它的出现是如此的准时而又准确,每一天都如此。
这种规律和秩序无不展示了自然的伟力和智慧。
作品通过对太阳升起的描绘,让我意识到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微小,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自然万物间的相互关联与和谐。
通过阅读《日出》,我对自然与生命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自然是如此宝贵而又强大,它给予了我们生命与希望,我们应当珍惜、保护和感恩自然的一切。
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命运的描写,启发了我对生命的思考,让我明白要保持坚定的信念,面对挫折要勇往直前。
同时,作品也提醒我们要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自然界的关注与尊重。
美术作品鉴赏800字左右
![美术作品鉴赏800字左右](https://img.taocdn.com/s3/m/68d8f0b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d.png)
美术作品鉴赏800字左右《美术作品鉴赏:莫奈〈印象·日出〉》每次看到莫奈的《印象·日出》,我就会想起那次去海边看日出的经历。
那是一个夏天的清晨,我迷迷糊糊地被闹钟吵醒,一看时间,天还没大亮呢,但为了看那传说中的海上日出,还是强打起精神爬了起来。
我趿拉着拖鞋,走向海边。
到了海边,海风呼呼地吹着,带着丝丝凉意,把我那点困意都给吹跑了。
沙滩上已经有一些人在等着了。
我找了个舒服的位置坐下,眼睛紧紧盯着海平面。
刚开始,天空还是一片灰蒙蒙的,海和天几乎融为一体,分不出界限。
过了一会儿,天边泛起了一丝鱼肚白,那白色慢慢地晕染开来,就像画家在画布上轻轻地涂抹。
紧接着,一抹淡淡的橙色出现了,像是有人在那片白里悄悄地滴了几滴橙汁,那颜色缓缓地蔓延,和灰色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色调。
随着时间的推移,橙色越来越浓,太阳像是个害羞的小姑娘,慢慢地探出了一点头。
海面上开始有了波光粼粼的感觉,那金色的光线在水面上跳动,就像无数个小精灵在嬉戏。
这时候,周围的云彩也被染成了橙红色,有的像奔腾的骏马,有的像盛开的花朵,形态各异。
我看得入了迷,心里想着,这大自然简直就是一位超级厉害的画家啊!莫奈的《印象·日出》也是如此。
画面中,日出时的港口朦胧而富有诗意。
那淡淡的晨雾笼罩着一切,船只在雾中若隐若现,就像我在海边看到的那些模糊的轮廓。
那橙红色的太阳和天空的色彩交融,恰似我眼前这绚烂的景象。
画中的笔触是那么的自由洒脱,就像那海风随意地吹拂着沙滩上的痕迹。
莫奈没有刻意去描绘每一个细节,而是用色彩和光影捕捉了那一瞬间的印象,让观者能感受到日出时那种宁静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当太阳完全升起来后,整个海面都被照亮了,金色的阳光洒在沙滩上,一切都变得清晰而明亮。
我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回味着刚才的美景。
就如同欣赏完《印象·日出》后,那画面会长久地留在脑海中,每一次回想,都能再次感受到那种对自然之美的惊叹。
五年级美术下册 日出的感受教案 沪教版
![五年级美术下册 日出的感受教案 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29ccd2aee06eff9aef80772.png)
第三课日出的感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的类似色常识,运用水粉画干、湿结合的技法,临摹印象派大师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和尝试中,体验印象派绘画的特点,了解自然色彩的观察方法和类似色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大师作品,初步理解印象派的用色特点,感受大自然色调带给人们的情感因素,以及多种表现方法给人的不同美感。
教学重点:类似色知识的运用。
教学难点:主色调中色彩丰富性的把握。
学具:铅画纸、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盘等。
教具:大师作品图片、学生优秀作业等。
教学过程:一、观察与比较:出示两幅风景图片,请学生欣赏。
观察、比较:两幅风景图片从色彩上分别给人怎样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交流,师生小结:树林的照片,色彩多样,层次感强;日出的图片,色彩接近,画面柔和。
揭示课题:日出的感受二、体验与发现:思考:什么是类似色。
小组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小结:类似色是色环上位置靠近的两种或多种颜色,也称邻近色。
小游戏:找一组类似色。
教师出示多种类似色组合。
出示日出的风景图片,请学生欣赏与感受。
教师介绍:日出的光线使景物呈现统一的、温暖的色调。
出示第二组风景图片,欣赏。
交流感受。
教师介绍:统一的色调中也能找到丰富有变化的色彩。
三、欣赏与练习:1.出示莫奈的《日出印象》,请学生欣赏,交流感受。
2.教师简单介绍大师,印象派的主张,以及《日出印象》。
3.出示印象派代表画家的作品,欣赏。
4.学习教材,讨论临摹《日出印象》的表现方法。
交流。
5.教师示范,提示要点:6.用湿画法表现天空和远景。
7.表现天空和水面的整体色调。
8.用干画法添画景物和细节。
9.整体调整,完成作品10.提出作业要求:11.临摹大师作品《日出印象》。
12.用一组类似色创意表现风景画。
13.欣赏他人优秀作品。
14.学生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四、展示与评价:分小组进行阶段性的作品的互评。
教师简评:类似色的选择是否准确、丰富。
干湿画法结合表现的效果如何。
景物的表现是否形象、生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日出的感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的类似色常识,运用水粉画干、湿结合的技法,临摹印象派大师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和尝试中,体验印象派绘画的特点,了解自然色彩的观察方法和类似色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大师作品,初步理解印象派的用色特点,感受大自然色调带给人们的情感因素,以及多种表现方法给人的不同美感。
教学重点:类似色知识的运用。
教学难点:主色调中色彩丰富性的把握。
学具:铅画纸、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盘等。
教具:大师作品图片、学生优秀作业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比较:
出示两幅风景图片,请学生欣赏。
观察、比较:两幅风景图片从色彩上分别给人怎样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交流,师生小结:树林的照片,色彩多样,层次感强;
日出的图片,色彩接近,画面柔和。
揭示课题:日出的感受
二、体验与发现:
思考:什么是类似色。
小组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小结:类似色是色环上位置靠近的两种或多种颜色,也称邻近色。
小游戏:找一组类似色。
教师出示多种类似色组合。
出示日出的风景图片,请学生欣赏与感受。
教师介绍:日出的光线使景物呈现统一的、温暖的色调。
出示第二组风景图片,欣赏。
交流感受。
教师介绍:统一的色调中也能找到丰富有变化的色彩。
三、欣赏与练习:
1.出示莫奈的《日出印象》,请学生欣赏,交流感受。
2.教师简单介绍大师,印象派的主张,以及《日出印象》。
3.出示印象派代表画家的作品,欣赏。
4.学习教材,讨论临摹《日出印象》的表现方法。
交流。
5.教师示范,提示要点:
6.用湿画法表现天空和远景。
7.表现天空和水面的整体色调。
8.用干画法添画景物和细节。
9.整体调整,完成作品
10.提出作业要求:
11.临摹大师作品《日出印象》。
12.用一组类似色创意表现风景画。
13.欣赏他人优秀作品。
14.学生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
分小组进行阶段性的作品的互评。
教师简评:
类似色的选择是否准确、丰富。
干湿画法结合表现的效果如何。
景物的表现是否形象、生动。
板书:日出的感受
什么是类似色:画家莫奈生平:
要点:用笔、调色、布局、细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的类似色常识,运用水粉画干、湿结合的技法,临摹
印象派大师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和尝试中,体验印象派绘画的特点,了解自然色彩的观察方法和类似色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大师作品,初步理解印象派的用色特点,感受大自然色调带给人们的情感因素,以及多种表现方法给人的不同美感。
教学重点:怎样调色。
教学难点:怎样上色。
学具:铅画纸、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盘等。
教具:大师作品图片、学生优秀作业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比较
1.观察优秀作品,分析他们的优缺点。
用色
用笔
调色
2.观察教师的调色的方法、用笔的方法。
学习教师调色用笔方法,调色颜色的运用。
二、学生练习
1、进一步进行自己画面的深入刻画。
2、对比优秀作品和自己的作品,思考自己的问题所在。
3、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进一步修改。
三、展示与评价
1.优秀作品展示与评价。
2.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