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基础13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组成画面的形式美法则
![组成画面的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64180ec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15.png)
组成画面的形式美法则一、概述形式美法则,作为艺术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通过运用某些特定的规律和原则,使画面呈现出美的视觉效果。
这些规律和原则,不仅在绘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涉及到建筑、设计、摄影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详细探讨组成画面的形式美法则,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形式美法则的主要内容1.对称与平衡对称,是指画面左右或上下两部分在形态、大小、色彩等方面均保持一致或近似一致。
平衡,则是指画面各部分在视觉上达到稳定的状态,即使各部分在形态、大小、色彩等方面存在差异,也能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安排,使画面整体呈现出和谐的效果。
2.节奏与韵律节奏,是指画面中各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进行排列组合,形成一种有规律的变化。
这种变化能够引发观者的视觉体验,使画面更具动态感和活力。
韵律,则是指画面中各元素之间相互呼应、彼此协调的关系,使画面整体呈现出流畅、连贯的效果。
3.对比与调和对比,是指画面中各元素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变化,通过对比可以突出重点、增强视觉冲击力。
调和,则是指将画面中的对比元素进行协调统一,使画面整体呈现出和谐、统一的效果。
对比与调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合理运用对比与调和原则能够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
4.比例与尺度比例,是指画面中各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尺度,则是指画面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大小关系。
合理运用比例与尺度原则能够使画面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视觉舒适。
例如在建筑和产品设计等领域中,恰当的比例和尺度对于保证作品的美感和功能性至关重要。
三、形式美法则的应用形式美法则是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在实际创作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以绘画为例,在构图中合理运用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尺度等原则,能够创造出具有吸引力和美感的画面效果。
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绘画,同样也适用于摄影、设计等领域。
例如在摄影中,摄影师可以通过运用形式美法则来选取角度、光线和构图方式等,以拍摄出具有美感的照片。
《构成基础》课程标准
![《构成基础》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086774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b.png)
《构成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美术类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素描基础》《色彩基础》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构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美术类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学生构成设计与应用能力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视觉传达设计人员、室内装饰设计师、家用纺织品设计师(助理)等工作的岗位需求,围绕构成原理及运用等关键能力,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构成原理、构成要素、构成形式、构成综合运用”为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并将相应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地融入,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确定学习内容的顺序。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构成的基本规律和法则,能进行构成创作与创新,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1.了解构成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史,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构成形式及形式美法则,能将构成创新运用于实践。
2.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要素,以及对比与调和的方法,能通过色彩搭配表达情感并运用于实践。
3.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半立体构成的方式,能选择合适的材料创造性地构建空间造型。
4.具备创新、审美、安全、环保的理念,具有市场分析、成本控制和版权意识。
《构成基础》课程标准
![《构成基础》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464e63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c7.png)
比例如下:学期成绩为平时实训作业成绩(60%)加期末考试成绩(40%)o
最终教学成果一展示的形式在展厅展出,在组织学生互评的基础上由教研室组织3—5名教师和校外行业专家组 成考核小组进行集体评分。
评分标准:
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逐步完善建设课程慕课及网络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阅和学习各种优秀作品。
(3)开放教学场所,如摄影棚、机房等实训场所方便学生拍摄学习。
.3设计思路
本课程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教学活动,使学生正确理解、认识形式美的构成原理,掌握构成的基本规律和法 则和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形与色构成调和能力、判断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
.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本课程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教学活动,使学生正确理解、认识形式美的构成原理,掌握构成的基本规律和法 则和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形与色构成调和能力、判断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掌握平面构成、色 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形与色的体系,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及表现方法,并通过完成构成作业,创新 构成形式。引导学生将新媒体艺术、当代艺术的观念、方法运用到摄影摄像的实践中,提高审美、创新及动手能力 ,启迪创意设计灵感,为创作完成构思和表现提供有效的观察、表现手段。
评是促进学生练习的主要形式。
(2)课程评分体系,除了专业教师和校外行业专家参与外,加入学生互评。
作业的最终以教学成果展示的形式在展厅或校外展出,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和校外交流。
第五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PPT课件
![第五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d5aa1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7.png)
变化与统一是运动与静止、变化与有序的结合。形状有大小、长短、方圆、曲直 等之分,结构有虚实、聚散、纵横等之分,颜色有明暗、冷暖、浓淡等之分。这些 对应的因素合理地统一在具体的画面中,便形成了和谐的美感。
6
第二节 对称与均衡
一、对称 二、均衡
7
一、对称
对称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元形在一定秩序下向中心点、轴线或轴面构成的一一 对应的现象。对称具有端庄祥和、严谨稳定的美感。对称可以分为轴对称、中心对称、 旋转对称。
16
在平面构成中,节奏与韵律往往相互依存,互为因果,节奏是简单的重复,它 是韵律的基础;韵律是对节奏的深化,是有变化的重复。节奏带有一定程度的机 械美,而韵律又在节奏变化中产生无穷的情趣。
17
Thank You!
L/O/G/O
•18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图形以对称轴为中心,形成左右、上下或倾斜一定角度的等形对称称为轴对称;对 称图形的对称点在中心称为中心对称;图形按照一定的角度旋转得到放射状的图形对 称称为旋转对称。
8
二、均衡
均衡是通过重新组织图形中的构成要素,使得力量相互保持平等均衡,从而达到 一种平衡的视觉美感和心理上的安定感。均衡是对称结构在形式上的发展,是由形 的对称转化为力的对称和协调,是一种重心的平衡。
13
第四节 节奏与韵律
一、节奏 二、韵律
14
一、节奏
节奏原指音乐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而在平面构成中则指同一要素重复时 所产生的运动感,是依靠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或类似的单元形,在不断反复中表现 出的快慢、强弱等心理效应,表现为高低起伏而又统一有序的律动美和秩序美。
15
二、韵律
韵律原指音乐中和谐悦耳而有节奏的声音组合的规律。平面构成中的韵律是指某 一个基本形或复杂形连续交替、反复产生的美感形式。韵律也可以是整体的气势和 感觉,如山脉、溪水所具有的韵律,书法中的行笔、布局也讲究韵律。在构成和设 计中,形态框架和空间组织总体来看起伏变化的就是韵律。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289704d5195f312b3169a58a.png)
三、平面设计的门类、元素和形象设计
1、平面设计的门类:
装饰设计
视觉传递设计 机能设计 环境设计
。
三、平面设计的门类、元素和形象设计
2、平面设计的元素:
概念元素 点、线、面 视觉元素 形象的大小、形状、色彩、肌理 关系元素 方向、位置、空间、重心 实用元素 设计所表达的含义、内容、设计的目的及功能
⑴垂直线:具有严肃、庄严、高尚、强直等性格; ⑵水平线:具有静止、安定、平和、静寂等性格; ⑶斜线:有飞跃、向上或冲刺向前的感觉。
2、几何曲线:是有规律的曲线,它是女性化的象征, 比直线较有温柔的感情性格。
二、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2)、对比 对比又称对照。把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成功地配置在 一起,使人感觉到鲜明特点更加突出。 对比关系体现形式: ������ 方与圆 ������ 长与短 ������ 前与后 ������ 新与旧 ������ 隐与现 ������ 干与湿 ������ …………
������ ������
正常比例:符合人们的生理或习惯,可形成调和的印象。 非正常比例:能给画面带来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种类 ������ 黄金比例1:1.618 ������ 等差数列 ������ 等比数列
二、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6、重心:
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 关系,它是精确详密的比率关系概念。 种类 ������ 黄金比例1:1.618 ������ 等差数列 ������ 等比数列 。
二、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3、对称:
������ 对称是对象用对折的方法,基本上可以重叠的图形。 对称双方是等形等量的配置关系,最容易得到统一,是具 有良好稳定感的最基本形式。 种类: 轴对称:以对称为中心,左右,上下或倾斜一定角度的等 形对称。 中心对称:对称点在中心,可以以中心点为源扩散出去。 旋转对称:一个图形按照一定的相同的角度旋转,成为放 射状的图形。 移动对称:图形按照一定的距离或按某种一定的规则感平 行移动所得到的图形。 扩大对称:图形按照比例关系扩大或者缩小所得到的图形。
3、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基础构成骨格、重复、近似、渐变、发射
![3、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基础构成骨格、重复、近似、渐变、发射](https://img.taocdn.com/s3/m/e7d24965a216147916112866.png)
在标志和其他设计中,应用了特异的 手法,既可在统一的形态中形成变化,也 可惜此特异的元素表现对象的内容和特 性。
3 、构图上的整齐和统一,加上局 部的变化,画面既可以控制稳妥, 也不会沉闷单调。
第二章 基础构成
第三节 视平衡构成
视平衡构成
利用视平衡原理组织编排构成即视觉平 衡构成,可称为视平衡构成。
1、骨骼不变,单元形微变,单元形的应 用形式变化,这有时也叫近似构成。
这三张图使用了自然形态、几何形态和 文字作近似构成。
(四).渐变构成
一、渐变构成的形式和构成方法 形态产生连续的有规律的变
化,这就是渐变。渐变着重表现 变化的过程,还有其中包含着的 节奏和韵律。像钢琴上划过的音 阶,渐变给人流畅生动的感受。
•面集结
单元形趋向某一形状聚集,其形状可以是任何 形。
•自由集结
自由安排单元形,没有任何形态的引力目标。要善于 控制流动性的画面。
1 、特异构成中的变化部分会成为视觉的中心焦 点,视觉传达上经常用这种方法引起人们的注意 和重视。
视觉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几个事物具有 相同的特征,人们的视觉倾向于将它们归 入一类,只注意总体而不注意单个,而其 中不同的一个会突现出来引起人们的注意 。这就是特异的心理基础。
2、特异的方式多种多样,为创 意和想像留下了空间。在寻常的 视觉中,假如一些荒诞的、反常 规的元素出现。势必带来观者心 理的强烈变化,达到四两拨千斤 的功效。
没有一定的规律,是由规律性骨格随意和 自由地衍变而成,随作者在一定的平面框 架内进行划分,因此它具有极大的任意和 自由性。
单元形 非规则骨架
(二). 重复重复是一种非常见的视觉 形式,也是很多自然物、人造物 的存在方式。从自然物讲,鱼鳞、 树叶、花瓣、动植物内部的组织 结构都存在重复的现象,矿石等 无机物内部分子结构也表现为重 复的形式。
平面构成之形式美的法则
![平面构成之形式美的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4292c9333968011ca30091a0.png)
五、比例与分割
在平面构成中,把整体分成部分,叫分割。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随时 可见,如房屋的吊顶、地板都构成了分割。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分割方 法: 1.等形分割:要求形状完全一样,分割后再把分隔界线加以取舍, 会有良好的效果。 2.自由分割:自由分割是不规则的,将画面自由分割的方法,它不 同于数学规则分割产生的整齐效果,但它的随意性分割,给人活泼不受 约束的感觉. 3.比例与数列:利用比例完成的构图通常具有秩序、明朗的特性, 给人清新之感。分隔给予一定的法则,如黄金分割法、数列等。
2.调和:调和不是自然发生的,是人为的,有意识的合理配合.调和和对比是互为相反 的因素.最后在画面上要达到既有对比又有调和的统一的画面,就必须通过设计者 进行艺术加工,达到合理的配合才能得到调和.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合理的组合方法, 以达到调和的目的. (1)同种元素的组合.同种元素,如形状为圆形的不同数量的大圆形和小圆形进行有 机的结合在一起,最容易得到统一,但由于这种结合比较简单,因此容易显单调和平 常. (2)类似元素的组合.形状的类似.以几何形中的正方形为例,平行四边形,近似于方形 的矩形,有机形的方形,比较形状接受于以上的图形均为类似形.类似还包括形状,大 小多少的类似和方向,距离,速度的类似等.类似元素结合比同种元素结合更具备良 好的配合条件,它既有形状的变化又有对比,并包括了较多的共同性,因此更能创造 出优美直辖市的画面效果. 3)不同元素的组合.不同形,不同质的元素,它们本身就有着强烈的区别,组合在一起 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比,不调和的状况,因此为了达到调和.必须要调整它们之间的 关系和彼此之间的联系,由对比向和谐转化,以达到调和统一的目的.
三、对比与调和
1.对比:对比是互为相反因素的东西,同时设置在一起的时候所产生的现 象,使它们各自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运,静,刚硕,柔软,高,矮,强,弱放在一起的形成对经.大小关系放在起时比 它们单独地放置时,大的显得更大,小的显得更小.强弱关系放在一起时, 也会产生同样的感觉.通常在构成设计中运用这种对比关系寻求变化和 刺激,创造具有各种特性的画面效果。
《三大构成》考试大纲
![《三大构成》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42301c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7.png)
《三大构成》考试大纲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一、目的本课程是产品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通过三大构成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组织形式、基本规律和方法,使学生将理性的平面、色彩、立体构成知识融于感性的实践之中,进入构成艺术的本质规律的研究。
最终达到在产品设计中灵活运用平面、色彩、立体构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符合功能和审美的艺术设计,加强传统文化的引入,将华夏优秀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有机融会于艺术设计之中。
利用形式要素及其特有的表现方法,对学生进行理念性训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造型的构成方法,提高对构成设计中形式美的认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构成艺术1.理解:构成2.掌握:(1)构成艺术的概念(2)构成艺术的基础知识第二章平面构成基础1.理解:(1)平面构成的基础知识(2)平面构成的点、线、面2.掌握:(1)平面构成的点、线、面的绘制(2)点、线、面在平面构成中的应用第三章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1.理解:(1)平面设计的形式美法则(2)经典形式(3)形式美法则的应用2.掌握:(1)平面设计的形式美法则(2)平面设计形式美法则的应用第四章色彩构成1.理解:(1)色彩的基础知识(2)色彩三要素(3)色相环(4)色彩的视觉心理(5)色彩的对比和调和原理2.掌握:(1)色彩的基础知识(2)色彩基本原理(3)绘制三要素(4)绘制色相环第五章色彩的应用1.理解:(1)自然色彩(2)色彩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2.掌握:(1)自然色彩的设计(2)色彩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第六章立体构成1.理解:(1)立体构成的基础知识(2)立体构成的基本形态2.掌握:立体构成的基本形态3.综合应用:立体构成的基本形态三、难易程度的要求考核内容不仅要考核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更是要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考核,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都属于考核内容。
考试命题覆盖到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章节的覆盖密度。
构成·形式美法则在园林中的应用
![构成·形式美法则在园林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bf7a18ff705cc1755270993.png)
平面构成的三要素:
点的构成形式 • 越小的形体越能给人以点的感觉 (1) 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
形式
(2)将大小一致的点 按一定的方向进 行有规律的排列, 给人的视觉留下 一种由点的移动 而产生线化的感 觉
(3)以由大到小的点 按一定的轨迹、 方向进行变化, 使之产生一种优 美的韵律感
(3)粗细变化空间,虚 实空间的视觉效果
(4)错觉化的线(将原来 较为规范的线条排列 作一些切换变化)
(5)立体化的线
(6)不规则的线
3.面的构成形式 • 它体现了充实、厚重、整体、稳
定的视觉效果 (1) 几何形的面,表现规则、平稳、
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
• (2)自然形的面,不 同外形的物体以面 的形式出现后,给 人以更为生动、厚 实的视觉效果
• 设计爱好者对色彩的喜爱更是“如痴如狂”, 他们知道色彩不仅仅是点缀生活的重要角 色,它也是一门学问。要在设计作品中灵 活、巧妙的运用色彩,使作品达到各种精彩 效果,就必须对色彩好好研究一番。今天我 们首先学习一些关于色彩的最简单、基础也 是很重要知识,感受一下色彩运用的妙处!
色彩的基本概念
原色 :无法用其它颜色调配出的颜色 红 黄 蓝 间色 :两种原色混合所得出的颜色 橙 绿 紫 复色: 三种原色和两种以上的间色按比例调配出的颜色 固有色 :物体所固有的颜色 光源色 :光照本身的颜色 环境色 :物体所处环境的色彩对物体所产生的影响 补色 : 色相环上直径两端正对的颜色被称为互补
• (3)徒手的面
• (4)有机形的面, 得出柔和、自然、 抽象的面的形态
• (5)偶然形的面, 自由、活泼而富有 哲理性
1.单形的构成
• (1) 几何单形的相互构成(以圆形、方形、三角形 为基本形体,将它们分别以连接、重合、重叠、 透叠等形式,构成不同形象特点的造型)
产品设计表现技法-E第六章产品设计表现的构成基础
![产品设计表现技法-E第六章产品设计表现的构成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f3dfed3ca5e9856a561260f9.png)
一、 平面 构成 的形 式美 法则
2. 对称和平衡 对称又称均齐。假定在某一图形的中央设一条垂直线,将图形划分为相等 的左右两部分,其形量完全相等,那么该图形即是左右对称的图形。该线即为对 称轴,又称镜照对称。老以某一点为中心,让图形产生旋转,能与另一个形完 全重迭则称“旋转对称”。点对称有向心式的求心对称和离心式的发射对称以及 自圆心逐渐扩大的同心圆对称。如图所示,对称的形式具有静态的美感。 3.节奏和韵律 节奏和韵律,是借用音乐艺术时间现象的用语。设计师应该善于发现和吸 收生活中的节奏与韵律,并运用到设计中去。在平面构成中所表现的出的节奏 和韵律,所表现的出来的是一定秩序性。
一、 光 与 色
知识链接
所谓的物体“固有色”,实际上不 过是常光下人们对此的习惯而已。 如在闪烁、强烈的各色霓虹灯光下, 所有建筑及人物的服色几乎都失去 了原有本色而显得奇异莫测。
1.色彩三元素 色相:即色彩的相貌。通常,我们借助色彩的名称来区别色相。是从物体 反射或透过物体传播的颜色。在0°~360° 的标准色轮上,按位置度量色相。 明度:即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0—10之间等间隔的排列为9个阶段。色彩 可以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但后者仍然存在着明度。作为有彩色,每种色各自 的亮度、暗度在灰度测试卡上都具有相应的位置值。 饱和度:即色彩的鲜艳程度。用数值表示色的鲜艳或鲜明的程度称之为彩 度。有彩色的各种色都具有彩度值,无彩色的色的彩度值为0,对于有彩色的 色的彩度(纯度)的高低,区别方法是根据这种色中含灰色的程度来计算的。
平面构成 色彩构成 立体构成
准备知识
一、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二、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平 面 构 成
1.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 在几何学的定义里,点是没有大小、没有方向,仅有位置的。点是线的开 端和终结,是两线的相交处。但从造型意义上说,却有其不同的含义。点必须 有形象存在才是可见的。因此,点是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它没有上下左 右的连接性和方向性,其大小绝不许超越当做视觉单位点的限度,超越这个限 度,就失去了点的性质,就成为形或面了,要具体划分其差别界限。此外,点 是造型艺术中最小的构成单位。
平面构成第一章 (2)
![平面构成第一章 (2)](https://img.taocdn.com/s3/m/3760a92a0b4e767f5acfce6f.png)
平面构成平面构成第一章:平面构成的概述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第五章: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目录Contents平面构成的形式第四章单元概述在对造型基本要素——点、线、面进行分解与组合的过程当中,依据形式美法则,可以归纳出多重构成形式,如重复构成、近似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特异构成、对比构成、肌理构成、空间构成等。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是平面作品的表现手法和组织手段,用以创造美的视觉效果。
•【要点提示】•1.骨骼与基本形的概念•骨骼指构成图形的骨架和格式。
平面造型中,骨骼支配着整个画面的秩序,确定骨骼是创造美好形式的基础和前提。
平面构成中的骨骼,支配着构成单元的排列方法。
骨骼的本身结构,一种是规律性的,叫做规律性骨骼;一种是非规律性的,叫做非规律性骨骼。
规律性骨骼是按照数学方式,有秩序的排列。
最典型的是正方形格式,也有长方形格式、斜向格式、水平错位或波形曲线格式等,如图4-1所示。
规律性骨骼可以是等分单位的重复骨骼,也可以是渐次改变分割距离的渐变骨骼。
这种骨骼形式给视觉带来平稳的节奏变化,造成严格的秩序美感。
非规律性骨骼也叫自由骨骼,指骨骼没有严格的距离限制,随意性很大,是一种较自由的构成形式。
这种骨骼的自由性,会形成视觉跳跃性的动感,富于变化,但在构成中往往要注意画面的均衡和整体的统一。
•图4-1规律性骨骼•基本形指构成图形的基本单位。
任何形式都可以作为基本形,最典型的是单纯的几何形态,如圆形、方形或不规则形态等等,或在基本形的格线内运用点、线、面进行分割。
也可以是相对完整的具象形态,或经过简化和提炼的抽象形态,如人物、动物、植物造型等。
不同形态的基本形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在构成中要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要点提示】•1. 重复构成的概念•2. 重复构成的形式•一、重复构成的定义•重复构成是把设计好的基本形纳入重复的骨骼内,使基本形在构成画面中重复出现。
平面构成、图案基础、色彩构成要点概要
![平面构成、图案基础、色彩构成要点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f5c6280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d.png)
平面构成1.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点线面2. 构成的形式法则 :对称 (体现了一种秩序美感 ; 均衡 (不对称的构成形式一定要达到视觉上力的均衡,才能产生美感 ; 变化 (形态变化方法:加法、减法、分割法、重叠法、差叠法、透叠法 ; 统一 (持久的美感 ; 点、线、面综合构成3. 包豪斯——“创造了当今工业设计的模式,并且为此制定了标准;它是现代建筑的助产士;它改变了一切东西的模样,从你现在正坐在上面的椅子,一直到你正在读的书”4. 构成是现代艺术 ,伴随着工业社会的诞生而生,并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与工业产品息息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
构成形象奉行的是理性的、简约的、符合工业化批量生产需求的原则。
作品往往是机械的、冷漠的,追求的是“少就是多” ,适合产品的批量复制。
5. 图案是装饰艺术 ,是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与生活、劳动和手工艺密切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
图案形象往往是有机的、富于情感的, 是人类真情的自然流露。
图案创造注重的是师法自然和传统, 认为自然是源, 传统是流, 源与流缺一不可。
因此, 表现的内容常常是自然的美、生命的美, 需要对自然进行提炼、归纳, 对传统进行研究、学习。
常常经过具象——变形——意象——抽象的过程,使图形或形象,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图案只限于染织、服装、广告、建筑及器皿等方面的装饰。
6. 设计师试图在提供给市场和消费者一件有用的产品的时候, 也希望能够在其中表达自己的创造性和个性。
他们还希望能够把传统、文化、情感、环保等观念一起融入一个小小的物品里,使之成为人们美好生活及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7. 大小点的更替会产生节奏感 ;由大到小旋转的点会产生深入感。
在同样大小的点中,明亮的、暖色的点感觉大,有扩张感;深色的、冷色的点感觉小,有收缩感。
8. 两条平行的直线,在发射线的作用下,会出现弯曲的错视效果。
9. 面的性质:任何图形,都是由图与底两部分组成的。
平面构成_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_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05d0cd17227916888486d71d.png)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3、节奏与韵律 渐变韵律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3、节奏与韵律 连续韵律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3、节奏与韵律 交错韵律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3、节奏与韵律在设计中应用
中国馆的设计改变了建筑 常规的上小下大,并通过 层次分明的榫结构展现自 身的节奏和韵律,动感和 力量感就被体现出来了。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 对比与调和:反映了矛盾的两种状态。对比是在差异中趋向异(对比),调和是在差 异中趋向同(一致),对比是把鲜明对立的东西并列在一起,使人在鲜明对比中看到 变化,感到醒目、活跃、振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同一场景 中出现了强烈对比的色彩,使画面更加跳跃生动;调和是把近似的东西并列,使人在 微笑的变化中看到统一,感到融合协调,如传统建筑中的深蓝色的琉璃瓦与浅蓝色的 天空配合在一起就会显得很协调,使整体更显沉稳雅致。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2、对比与调和在设计中应用
位置对比,有点儿潜规则的味道了,主角放中间, 配角靠两边,最配的隐在云中和踩在脚下。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3、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借用的是音乐中的概念。 节奏是指:各因素持续的,有秩序的,重复的律动形式。 韵律是指:诗歌中的声韵和节律。产生于按一定规律而变化的节奏之中,也是自然界处处 可见的现象,如水中的涟漪,天边的流云,摆动的柳枝,起伏的沙丘,层叠的梯田等,都呈现 不同的韵律美感。
第三章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经验总结: 1、均衡比对称更容易实现,比竟一幅画面中完全对称的形态是不多见的。 2、对称式静止的形态,而均衡则将动态包含在画面中,属于比较活泼生动的形态。 3、在实际的构成和设计中,均衡有着更多的变化空间和形式,容易产生新的效果。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采用)
![平面构成形式美法则(采用)](https://img.taocdn.com/s3/m/cf09afb6284ac850ad0242e0.png)
为了将图形元素有秩序地进行排列而画出的有形或者
无形的格子、线、框,就是骨骼。
平面构成的骨骼
整齐的骨骼,骨骼线中的每一块的大小都相等,会使 人感觉到秩序感。
平面构成的骨骼
整齐的骨骼效果
平面构成的骨骼
一定比例的骨骼,骨骼按照比例关系生成,使画面各 部分间呈现一种大小变化,从而产生韵律感。
平面构成的骨骼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统一和变化
1.接近的原理:使各种不同有变化的各部分,以时间和空间 的观点来观察, 距离接近的物体较容易产生结合感。各种 接近类同的要素相结合,也能够得到统一。如形体的大小 类同 、色彩的接近、肌理造型特性的接近都容易具有统一 感。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统一和变化
2.连续的原理:这个原理在人们的生活中经常看到和使用 。把各种不同的形态和各种不同的色彩的物体,用一根直 线、曲线或者折线不断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也仍能 够得到统一。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和调和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和调和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和调和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比和调和
对比,是指在质或量方面区别和差异的各种形式要素的 相对比较。在图案中常采用各种对比方法。一般是指形、线 、色的对比;质量感的对比;刚柔静动的对比。在对比中相 辅相成,互相依托,使图案活泼生动,而又不失于完整。 调合就是适合,即构成美的对象在部分之间不是分离和 排斥,而是统一、和谐,被赋予了秩序的状态。一般来讲对 比强调差异,而调合强调统一,适当减弱形、线、色等图案 要素间的差距,如同类色配合与邻近色配合具有和谐宁静的 效果,给人以协调感。 对比与调和是相对而言的,没有调和就没有对比,它们 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也是取得图案设计统一变化 的重要手段。
指点迷津平面设计师教程之平面构成讲解
![指点迷津平面设计师教程之平面构成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c1e52f89a216147916112873.png)
第一节:平面设计构成基础构成的艺术及其概念所谓构成就是将不同形态的两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综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概念。
这是一个造型概念,也是现代造型设计的用语。
平面构成的特点平面构成不是以表现具体的物象为特征,但是它反映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性。
平面构成在构成中采取数量的等级增长、位置的远近聚散、方向的正反转折等变化,在结构上整体或局部地运用重复、渐变、变异、放射、密集等方法分解组合,构成有组织、有秩序的运动。
平面构成就是通过这种视觉语言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产生影响,比如紧张、松弛、平静、刺激、喜悦、痛苦、茫然等等。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经常会运用到视觉语言中的构成来传达作品的特征!平面构成的分类依据构成的原理,任何形态都可以进行构成。
构成对象的形态主要有自然形态和抽象形态。
自然形态的构成是通过对形象整体或者是局部的分割、组合、排列,重新构成一个新图形。
抽象形态的构成是以抽象的几何形象为基础的构成,即以点、线、面等构成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排列。
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探讨形式美法则,几乎是艺术学科共通的话题。
形式美是美的事物外在形式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性,而视觉美表现为具体的美的形式。
狭义地说,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艺术中各类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及其有规律组合所具有的美。
变化与统一的辩证关系是一切艺术都必须遵循的规律与原则。
变化是指将性质不同的东西并置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活泼、生动、丰富的特征。
统一则是将性质不同的、相近的或者相同的东西,按照一定的意念秩序并置在一起,造成一种同存和谐、严肃、稳定的趋势感觉,而过分地追求又易流于单调死板。
因此,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乱中求整”“平中求奇”,是一切艺术形式美所遵循的基本法则。
条理与反复按照一定的有序规律组织成有条理的装饰性图形,表现出一种整齐美和节奏美。
比如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重复构成装饰等。
二方连续是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学习的内容,这一艺术形式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d908b6f404a1b0717fd5ddea.png)
1
、
和 谐
对称
和谐 即协调 是事 物 在 矛盾 对 立 的诸 多 因素
那么究竟什么是 “ 对称“呢 7为什么它是形式美规律的核心 7这须从起源上进行探讨。 对称的概念是很宽泛的.最初是 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如人们陈列物品时.总习惯于左右匀衡的摆 设 .这是人的行为规律。再如 .人的面部器 官左右两边分布相同 . 这是进化过程 中形成的规律 随着 这一概念在各学科中的应用 .这个定义逐渐严谨起来 侧重点也各不相 同.如在数学上 .它的意义是 对称变换 .在物理学 、地质学 中研究晶体的对称性质 则有了对称中心 、对称轴,对称型等概念。而 在艺术设计中.对称这个概念则是从形式美法则中归纳出来的。从视觉上讲 .它是均齐之美.从心理 感觉上讲 . 它是协调之美 . 其它形式美法则均是与之相联系的。 从本源上讲 . 对称规律是与人类生产、 生 活相 适 应 的 。 人 类 孩提 时 期 制作 工 具 、物 品 的时候 起 . 逐 渐 感觉 到 对称 的 形 成要 适 合生 活 和 生 从 就 产劳动的要求.使人感觉到方便和舒适.久之便 自然的对此产生一种美的感觉。格罗塞在 《 艺术的起 源》中说 :“ 把一种用具磨成光滑平整 .原来的意思往往是为实用的便利比审美的价值来得多.一件 不对称的武器. 用起来总不及一件对称的来得准确 一个琢磨光滑的箭头或枪头也一定比一个未磨光
黎圣母院 . 其建筑整体 与局部都符合此比律。 这个比律虽然不是中国人总结 出来的 . 但我们的祖 先不 论是在建筑方面或者其它的设计方面.均不自觉的体现出 “ 黄金律“这个形式法则。应当讲 .自古希
腊一直到今天 .这个比例充分显示了它在造型艺术中的价值 。 这究竟为什 么呢7据研究 . 人们看到以这种比例构成的物体时 . 心理的节律是和谐的 . 心情是愉 快 的。因为他找到了两个事物之间恰到好处的距离。这种比例作为人们的一种审美尺度 . 便很自然的 与心理感觉联系在一起了。与物如此 .对人也是这样 .所谓 “ 中庸之道”即是 “ 恰到好处 “ .而非简
设计基础理论--平面构成 知识点梳理
![设计基础理论--平面构成 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e477edb2f12d2af90342e643.png)
设计基础(一)设计中的平面构成课程主要内容:平面构成的构成要素:1、点 2、线 3、面平面构成的构成形式:1、重复构成形式2、近似构成形式3、渐变构成形式4、变异构成形式5、对比构成形式6、密集构成形式7、分割构成形式 8、图与底构成形式 9、反常态构成形式10、空间构成形式一、平面构成概述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是研究视觉语言的特征及构成规律和审美原理的学科。
它重在研究和分析视觉语言的形态、空间、运动、光、比例等因素的变化和心理规律,极力伸张视觉语言的要素,提高视觉形象的表现力,为人类创造美好的视觉环境服务。
二、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形态要素分为概念形态和现实形态。
•概念形态指人的视觉和触觉不能直接感觉的形,它似乎存在,但实际并不存在,我们认为它只存在于意念之中。
•现实形态,针对概念形态而言,即能看到或能触到的那种实际感觉到的形。
现实形分为具体形和抽象形,具体形又包括自然形态和人为形态,抽象形包括冷抽象(几何学形)和热抽象(非几何学形)。
点的构成:线的构成:直线的心理效果:是强性、明晰、单纯、顽固、直接等,具有男性性格粗直线:强力、钝敏、粗笨细直线:神经质、锐敏、尖锐锯状直线:不安定、焦虑曲线分为几何曲线、自由曲线:几何曲线比较明确,易于理解,高贵。
自由曲线比较复杂,富于变化。
面的构成:•面的形象无限丰富,概括起来有直线形、曲线形、偶然形。
•直线形又包含几何直线形和自由直线形。
•曲线形又包含几何曲线形和自由曲线形。
三、平面构成的形态变化平面构成的形态变化极为丰富,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微观世界,有自然形态,又有人为形态,对形态的空间、速度、质感等特征的分析,是创造艺术作品的重要前提。
形态与心理:《记忆的永恒》萨尔瓦多·达利形态与传达:形态与空间:形态与运动:形态与光:形态与变形:形态与质感:四、平面构成形式美的原理•统一与变化•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五、平面构成的形式平面构成的形式主要有重复、近似、渐变、变异、对比、密集、分割、图与底、反常态等构成形式。
平面构成艺术平面设计的基础
![平面构成艺术平面设计的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a15c8d5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6.png)
在广告设计中,平面构成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创意构思和视觉表现上。通过运用不同的平面构成手法, 如重复、对称、对比等,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引导他们理解广告的主 题和信息。
包装设计中的平面构成
总结词
包装设计中的平面构成主要关注产品的 包装外观和整体形象,通过合理的布局 和设计,使包装具有美观和实用性。
发展
随着科技和审美的不断进步,平面构成也在不断发展。新的表现手法、材料和技 术不断涌现,使得平面构成在形式和内涵上更加丰富多样。同时,它也在与其他 艺术形式和设计领域相互融合,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02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
点
01
点是平面构成中最基本 的元素,它没有大小, 只有位置。
02
点可以用来表示重要的 信息,突出主题,或者 创造视觉焦点。
VS
详细描述
在包装设计中,平面构成的应用主要体现 在对产品外观的创意设计和整体形象的塑 造上。通过运用平面构成美感的包装外观,同时还要考虑包 装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以满足消费者的需 求。
品牌形象设计中的平面构成
总结词
品牌形象设计中的平面构成主要关注品牌的 视觉形象和识别性,通过统一的视觉形象和 标志设计,塑造品牌形象并传达品牌价值。
详细描述
在海报设计中,平面构成的应用主要体现在 创意构思和视觉表现上。通过运用不同的平 面构成手法和元素,可以创造出独特的海报 风格和视觉效果,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引导 他们理解海报的主题和信息。同时还要注重 海报的易读性和可读性,以确保观众能够快
速准确地获取海报传达的信息。
THANK YOU
面
面是由线移动形成的,具有大小和形 状。
面的形状、大小、排列方式等可以影 响整体的视觉效果和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川能源学院教案首页
1本表及教案续页每一大节填写一次
银川能源学院教案续页
组织教学:
1、回顾上节课内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理解和掌
握了和谐与对比,对称与均衡的形式美法则。
2、对形式美法则的作品进行分析与点评。
3、引出本节课另外两个形式美法则:对称与平衡比例与风
3、对称与平衡
对称自身具有平衡性,是取得安定统一的最简单的方法。
对称形式,深受我们知觉系统的欢迎。
人类在形式方面最先发现和运用的也是对称的美。
对称给人的视觉感受是完全的平衡,具有端庄祥和、严谨稳定
的美感。
今天人类的文明进程已经进入了21世纪,对称的形式美法则
仍然被普遍的认同,可见,对称的形式是永恒的形式美法则。
总之,是人类自身及周围物象所具有的对称性培养了人类
对于对称性的美感。
这种对称
规律的发现和运用,在历史上与今天的生活中,都有着重大的
意义。
在平面构成中,对称分为绝对对称和相对对称,相对对
称不要求中轴线两边的形态绝对重合,这类对称构成形态的表现形
式有较大的自由度。
相对对称在现代平面构成设计中一直被广
(批注、补
充、
思考提问、作业
泛运用。
平衡是对称结构在形式上的发展,由形的对称转化为力 的
对称,体现为“异形等量”的外观。
在设计表现中,平衡格式 是一
种比较自由的形式。
在设计中所有的要素分布必须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从广义上说,对称和均衡的基本形式有四种:反射、移动、 回
转、扩大。
(1反射
反射是形象在左右或上下位置的对应排列,是对称和平衡的 最
基本的表现形式。
(2) 移动
是在总体保持平衡的条件下,局部变动位置。
移动的位置要 适
度,要注意其平衡关系。
(3) 回转
是在反射或移动的基础上, 将基本形体
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 以增强形象的变化,这
种构成形式 主要表现为垂直与倾斜或水平的
对比,但效果上要适度平衡。
(4) 扩大
是指扩大其基本形体的一部
分,形成大小的对比关系。
使其形 象
达到既有变化又有平衡的效果。
上述四种形式,可通过综合运用演变出众多的形式。
平衡有
心理平衡和物体平衡。
物体平衡是指当物体上的各种力可以互相抵消时, 这个物体
便处于平衡状态之中。
心理平衡是指外物的刺激使人脑视皮层生 理
力的分布达到可以互相抵消的状态时,视觉才能感觉到平衡。
平衡是人的生理需求。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平衡,便将严 重
扭曲其生存状态。
而人除了要求自身的平衡外,还要求周围的-A
(MJ
环境也具有一种平衡感。
平衡可以使人产生稳定、安全、平静的
4、比例与分割
圣•奥古斯丁说:“美是各部分的适当比例,再加一种悦目的颜色。
”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它是精确详密的比率概念。
完美的比例、适当的尺度差是结构美的造型基础。
运用几何
语言和数比词汇易于表现现代的抽象形式美。
对比例与尺度的敏
感把握,往往能够体现设计者的修养与水平。
人们常用“增一分
则太多,减一分则太少”来形容某种尺度的恰到好处。
这也说明
美与不美往往就差别在毫厘之间,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尺度对于
美的重要性。
分割是根据设计内容的需要,把一个限定的空间按照一定的
方法划分成若干个形态,形成新的整体,分割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它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新的空间内容,即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把文字、图形巧妙地配置起来重构新空间。
分割应注意两个方面是比例的美,这是形式美的关键:二是使画面更完整更富有表现力。
分割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数理分割
黄金比分割,黄金比即1 : 0. 61 &
(2)自由分害
它是根据作者的主观意志、审美能力和实践经验对画面进行分割的方法。
这种分割的特征给人以自由感,不拘泥于任何规则,也避免了数理逻辑的生硬与单调。
不过在进行这种分割时,除了追求高度的自由,还要考虑具有某种共同的要素,以服从均衡、统一的形式美法则。
(3)等分割
数理分割形式是从形的结构上来分析形的内在构造之间的联系。
等分割则是从形与形之间的面积关系来分析图形。
等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