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十一课元朝的统治同步测试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二单元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二单元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时练(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A.行政军事监察B.行政外交军事C.财政监察外交D.财政军事监察2、在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有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②都为后代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③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3、元朝时管理西域事务的机构是( )A.西域都护B.北庭都元帅府C.安西都护府D.中书省4、元朝戏曲空前繁荣,下列对元杂剧的表述错误的是()A、熔音乐、舞蹈、动作、念白于一炉B、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C、关汉卿是著名剧作家D、完全服务于封建统治5、元朝最著名画家的代表作《秋郊饮马图》的作者是()A.吴道子B.赵孟頫C.阎立本D.张择端6、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来形容一个人苦深冤重。

塑造“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是( )A.吴承恩B.关汉卿C.徐光启D.曹雪芹7、元代加强了对疆域的有效管理,其中管辖西藏的机构是A.四川行省 B.宣政院 C.西域都护 D.伊犁将军8、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 )A.西周的分封制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C.元朝的行省制D.清朝的军机处9、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并接受中央政府的管理开始于A. 唐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10、小明发现了一张破损的古地图,依稀能看出“辽阳行省、岭北行省”等字。

绘制这张地图的朝代不会..早于( )A.汉朝B.唐朝C.元朝D.明朝11、“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

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

”这首歌谣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A.郑成功收复台湾B.郑和下西洋C.戚继光抗倭D.康熙帝抗俄12、学习宋元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的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13、史料记载,1279年,我国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受中央政府委派,在对国家领土测绘过程中,黄岩岛就是其中的一个测绘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练习 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练习 有答案

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一选择题1.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是()A.秦朝B.唐朝C.元朝D.明朝2.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沿用至今。

这一制度是()A.行省制B.科举制C.郡县制D.厂卫制3.小明同学搜集到一幅某朝疆域图残片,上面有“大都”“中书省”“陕西行省”等字样。

据此判断,这是()A.秦朝疆域图B.唐朝疆域图C.元朝疆域图D.清朝疆域图4.从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和元。

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是()A.契丹族B.女真族C.党项族D.蒙古族5.下列关于元朝疆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疆域超越汉朝和唐朝B.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范围内C.南逾阴山,北越海表D.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6.历代政府都注重对官员的监察。

在元朝时,在中央掌管全国监察事务的是()A.中书省B.行中书省C.枢密院D.御史台7.下面是历史上某一朝代行政区划图(局部)。

有关该朝代历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B.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C.取得雅克萨反击战的胜利D.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8.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某一制度:“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A.行省制B.郡县制C.分封制D.科举制9.元朝时,现在的北京人归哪个行政区管辖?()A.尚书省B.辽阳行省C.澎湖巡检司D.中书省10.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①铁木真统一蒙古②马可•波罗来华③回族形成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⑤建立行省制度A.①②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⑤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1.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回答,唐朝中央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2)根据材料二回答,元朝为了控制辽阔的疆域,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建立这一制度的元朝皇帝是谁?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同步试题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同步试题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同步试题第 11课元朝的统治选择题1.马克思曾这样评价中国某历史人物:“他戎马倥偬,征战终生,统一了蒙古,为中国统一而战,祖孙三代鏖战六七十年,其后征服民族多至720部。

”这一历史人物是()A. 耶律阿保机B. 完颜阿骨打C. 铁木真D. 忽必烈2、少数民族曾在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上写下灿烂的篇章。

你知道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哪一个吗?()A. 辽B. 金C. 元D. 清3.“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这描绘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朝代的疆域( )A.秦朝B.唐朝C.元朝D.宋朝4.中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朝代是( )A.北魏B.元朝C.宋朝D.辽朝5.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 )A.行政军事监察B.行政外交军事C.财政监察外交D.财政军事监察土宇……元灭金,绝宋世。

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秦、隋、宋 B.秦、隋、元 C.秦、元、明 D.隋、元、明12.“自封建(注:分封)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材料中所涉及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①分封制②郡县制③三省六部制④行省制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13.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③都城都在今北京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A. ①②③B. ①④C. ②③④D.①③④非选择题15.【统一是永恒的主题】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材料一:大约距今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同步培优训练第11课元朝的统治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同步培优训练第11课元朝的统治
A.山东 山西 河北 B.山东 山西 河南 C.山东 山西 陕西 D.山东 山西 北京
1234567
5.“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这反
映出元朝为了有效统治全国,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C)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度
D.宣政院
1234567
6.【创新题·新情境】“台湾从来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能对这一论述作出有力证明的是元朝设置了
(C)
A.安西都护府
B.中书省
C.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
1234567
7. [史料实证]元朝统治者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设置相应的管
理机构,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行政管理权时所用( D )
A.西域地区
B.东北地区
C.台湾地区
目的
措施
影响
对辽阔 疆
域进行 有
效治理
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
设置10个行省,作为地方最高 行政机构 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 和琉球(今台湾)
加强了皇帝对军权的直接 控制
行省权力较大,但仍隶属 于中央
加强中央对东南地区的管 辖
A.疆域不断扩大
B.地方权力过大
C.加强中央集权
D.加强边疆管理
123
答案:特点:管理方式多样化;因地制宜。(答出一点 即可)
123
(2)阅读如图,围绕“元朝的统治”这一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 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条理清晰)
答案:【示例】观点:行政制度的革新巩固了元朝的统治。 论述:鉴于疆域的辽阔,元朝统治者建立了行省制度,便利了中 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为了实现对边疆地区的有效 治理,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同步小测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同步小测新人教版

元朝的统治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机构的设立可以证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A. 市舶司B. 宣政院C. 澎湖巡检司D. 西域都护【答案】C2.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 )A. 行政军事监察B. 行政外交军事C. 财政监察外交D. 财政军事监察【答案】A3.“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这描绘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朝代的疆域A. 秦朝B. 唐朝C. 元朝D. 宋朝【答案】C4.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并接受中央政府的管理开始于A. 唐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B5.在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有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②都为后代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③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答案】D6.澎湖巡检司是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的行政机构,历史上哪一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这一行政机构A. 汉朝政府B. 唐朝政府C. 元朝政府D. 明朝政府【答案】C7.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司农司D. 行省制【答案】D8.元朝时,管辖现在的北京的行政区是A. 尚书省B. 辽阳行省C. 行中书省D. 中书省【答案】D9.元朝统治者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管理,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分别设置了相应的管理机构。

其中,设置宣政院加强的管辖地区是A. 新疆B. 台湾C. 西藏D. 东北【答案】C10.据有关资料统计,□□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占6.97%。

“□□”处应当填写A. 宋朝B. 元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B11.元朝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是A. 重视发展农业B. 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C. 建立行省制度D. 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答案】C12.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练习题和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练习题和答案

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1.依据元朝的行政区划,现在的西藏隶属于( )A.中书省B.行中书省C.宣政院D.自治区2.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台湾称作( )A.流求B.夷洲C. 大都D. 琉球3. 下图是某朝疆域图残片,依据图片信息,这应该是( )A.秦朝疆域图 B.唐朝疆域图 C.元朝疆域图 D.清朝疆域图4.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开启了西藏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转折。

西藏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A.元朝 B.唐朝 C.西汉 D.清朝5. 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政权是( )A.北魏 B.元 C.金 D.清6.中国历代疆域的沿革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

下列四幅疆域图属于元朝的是( )7. 我国有很多省份,如四川省、云南省等。

这些省份的名称来源于元朝的( ) A.中央集权制 B.禅让制 C.王位世袭制 D.行省制8. “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这是描述的哪个朝代的疆域( )A.北魏 B.金 C.元 D.清9.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这反映出元朝为有效统治全国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10. 有关“河南江北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11. 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C.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D.抑制了民族融合趋向12. )《元史·地理志一》中称:“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这实质上说明元朝时( )A.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B.政府推行民族分化政策C.边疆与内地的差别消失 D.边疆地区人民负担沉重13.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设置管辖琉球(今台湾)地区的机构是( )A.安西都护府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台湾府14. 西藏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测试(有答案)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测试(有答案)

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 小明非常喜欢读历史典籍,他在《元史﹒百官志三》里读到:“至元二十五年(1288),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

”由此,他可以判断,宣政院所辖之地应该位于下图中的( )A. A地B. B地C. C地D. D地2.《史地理志》记载“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请你猜一猜()A.秦B.唐C.北D.元3.下图印章是我国古代某朝代中央政府对某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见证。

这个边疆地区是()A.台湾B.新疆C.西藏D.海南4.中国历代疆域的沿革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

下列四幅疆域图属于元朝的是(5.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①铁木真统一蒙古②马可•波罗来华③回族形成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⑤建立行省制度。

A.①②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⑤D.①②③④6. 《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A. 三司B. 行中书省C. 中书省D. 宣政院7.元朝仿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掌握全国行政事务的是( )A. 丞相B. 中书省C. 枢密院D. 御史台8. 行省制度是元朝实行的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

下列哪一地区不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 )A. 山东B. 山西C. 河北D. 河南9.我国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台湾省B.琉球府C.夷洲县D.澎湖巡检司10. 元朝政权建立的时间是( )。

A.1206年B.1271年C.1276年D.1272年11. 元朝时,现在的北京人归哪个行政区管辖?()A.尚书省B.辽阳行省C.澎湖巡检司D.中书省二、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统一全国的政权。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A.秦朝B.隋朝C.西夏D.元朝2.下列关于元朝疆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疆域超越汉朝和唐朝B.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内C.南逾阴山,北越海表D.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3.据史料记载,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观测”,共设立了27个观测点,其中南海观测点设在黄岩岛。

当时给郭守敬下旨的是()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宋太祖 D.朱元璋4.右面是历史上某一朝代行政区划图(局部)。

下列有关该朝代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B.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C.取得雅克萨反击战的胜利D.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5.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A.尧舜时的禅让制 B.西周的分封制C.秦朝的郡县制 D.元朝的行省制6.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度创新分不开。

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A.世袭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7.“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内阁制 D.行省制8.某中学历史老师确定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第一个全国性统一政权”,你认为下列地图中能为这一课题所用的材料是( )9.元朝时直属于中央中书省的有()①山东②山西③河北④河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据《元史•百官志》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

”由此判断,宣政院所辖之地应该位于右图中的()A.A地 B.B地C.C地D.D地11.有一次,李肇星(我国前外交部长)和美国一位领导人会谈,对方说:“我对中国‘侵略’西藏感到非常不满。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元朝的统治一、单项选择题1.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 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C. 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D. 抑制了民族融合趋向【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的有关知识。

元朝疆域广大,为了有效实行控制地方,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元统治者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者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因此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CD明显错误,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2.国家统一,民族和谐,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以下几组名词中,正确反映元朝社会发展状况的是A. 澶渊之盟宣政院行省制度B. 回族宣政院行省制度C. 达赖伊犁将军驻藏大臣D. 大都中书省伊犁将军【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宋辽澶渊之盟;清朝设置伊犁将军、驻藏大臣;元朝形成一个姓的民族---回族、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3.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A. 蒙古族善于骑射,军事力量强大B. 成吉思汗、忽必烈等君主善于谋略C. 重用“汉人”“汉法”,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D. 推行民族分化政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元朝的统一的相关知识点。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面对先进的农耕文化,只有接受先进社会经济意识才能够维护统治。

所以重用“汉人”、“汉法”,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是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根本原因,故选C。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度创新分不开。

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A. 王位世袭制B. 郡县制C. 科举制D. 行省制【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元朝疆域广大,为了有效实行控制地方,元朝创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单元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质量检测习题(包含答案解析)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2单元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质量检测习题(包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 课元朝的统治质量检测习题一、选择题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是(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2.元朝疆域最大的特点是( )A.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B.元朝是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王朝C.元朝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陇西D.元朝的疆域不断向外拓展3.下列图1、图2、图3 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图3 反映的朝代是(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4.以下对元朝中书省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B.元朝设立的地方行政机构C.标志着专制制度达到顶峰D.元朝设立的中央行政机构5.有关“河南江北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6.1988 年海南建省、1997 年重庆建市后,我国现拥有了34 个省级行政区。

我国这种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A.唐朝B.元朝C.隋朝D.汉朝7.元代加强了对疆域的有效管理,其中管辖西藏的机构是( )A.四川行省B.宣政院C.西域都护D.伊犁将军8.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发展。

以下名词正确反映元朝社会发展状况的是( )A.澶渊之盟、宣政院B.宣政院、澎湖巡检司C.西域都护、中书省D.大都、玄奘西行9.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

以下历史事件中,不是发生在元朝的是( )A.创立行省制度B.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C.由宣政院统辖西藏地方事务D.在新疆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二、非选择题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

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1)材料中“至元八年”是哪一年? “遂一天下”是怎么回事? 这次“遂一天下”与前朝相比,有何突出特点?(2)请你写出在这次统一以前,曾经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的三个朝代。

(3)元朝时,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辖哪一地区? 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11.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

人教统编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同步试卷(含解析)

人教统编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同步试卷(含解析)

人教统编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是( )A. 夏朝B. 秦朝C. 唐朝D. 元朝2.元朝时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其中,分管全国军事事务的是( )A. 太尉B. 枢密院C. 御史台D. 禁军3.元朝时,直属中央的中书省管辖,被称作“腹里”的是( )①山东②山西③河北④河南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4.中央王朝在历史上首次在台湾地区建立行政机构是在( )A. 秦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5.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

下列政权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创的全国性统一政权”的是( )A. 西周B. 秦朝C. 元朝D. 南宋6.有关“河南江北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元朝7.元朝统治者在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一份重要遗产。

以下对这份遗产叙述正确的是( )A. 开创了以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是中国省制的开端B. 创新了中央官职的设置方式,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C. 通过血缘关系,把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统治D. 实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州政府的分权,使地方州政府保留一定的权力8.对西藏加强管辖,并使之成为正式行政区的是()A. 汉朝政府B. 唐朝政府C. 宋朝政府D. 元朝政府9.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

它疆域辽阔,民族众多。

以下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①建立了蒙古政权②将西藏纳入行政版图③灭掉西夏政权④在中央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④10.为了加强对台湾地区的有效管辖,元朝时设立的机构是( )A. 宣政院B. 御史台C. 澎湖巡检司D. 枢密院二、非选择题11.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相对应的名称:A(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________B(都城):________。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习题卷第11课《元朝的统治》习题 3(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习题卷第11课《元朝的统治》习题 3(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同步测试卷新人教版一。

选择题1.“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这是描述的哪个朝代的疆域( )A.北魏B.金C.元D.清2.“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这反映出元朝为有效统治全国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3.有关“河南江北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4.元朝在地方上的最高行政机构是( )A.行省B.州C.郡D.县5.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C.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D.抑制了民族融合趋向16.《元史·地理志一》中称:“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这实质上说明元朝时( )A.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B.政府推行民族分化政策C.边疆与内地的差别消失D.边疆地区人民负担沉重7.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设置管辖琉球(今台湾)地区的机构是( )A.安西都护府B.宣政院C.澎湖巡检司D.台湾府8.西藏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将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开始于( )A.汉朝B.唐朝C.元朝D.明朝9.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③都重视农业生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0.西藏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元朝设置的管理西藏的机构是( )A.西域都护B.三司C.巡检司D.宣政院11下图是某朝疆域图残片,依据图片信息,这应该是( )2A.秦朝疆域图B.唐朝疆域图C.元朝疆域图D.清朝疆域图12.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开启了西藏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转折。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1.依据元朝的行政区划,现在的西藏隶属于( )A.中书省B.行中书省C.宣政院D.自治区2.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台湾称作( )A.流求B.夷洲C. 大都D. 琉球3. 下图是某朝疆域图残片,依据图片信息,这应该是( )A.秦朝疆域图 B.唐朝疆域图 C.元朝疆域图 D.清朝疆域图4.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开启了西藏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转折。

西藏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A.元朝 B.唐朝 C.西汉 D.清朝5. 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政权是( )A.北魏 B.元 C.金 D.清6.中国历代疆域的沿革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

下列四幅疆域图属于元朝的是( )7. 我国有很多省份,如四川省、云南省等。

这些省份的名称来源于元朝的( ) A.中央集权制 B.禅让制 C.王位世袭制 D.行省制8. “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这是描述的哪个朝代的疆域( )A.北魏 B.金 C.元 D.清9.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这反映出元朝为有效统治全国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10. 有关“河南江北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11. 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C.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D.抑制了民族融合趋向12. )《元史·地理志一》中称:“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这实质上说明元朝时( )A.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B.政府推行民族分化政策C.边疆与内地的差别消失 D.边疆地区人民负担沉重13.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设置管辖琉球(今台湾)地区的机构是( )A.安西都护府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台湾府14. 西藏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测试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人教部编版)第十一课元朝的统治同步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

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这一制度是()A. 郡县制B. 中书省C. 行省制D. 尚书省2、元朝设立的专门管理西藏地区军政事务的机构是()A. 西域都护B. 宣政院C. 澎湖巡检司D. 中书省3、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台湾省在元朝时期的名称是()A. 流求B. 琉球C. 夷洲D. 澎湖4、有人说,新成立的雄安新区将成为中国的另一个腹地。

在元朝,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被称为“腹里”。

当时被称为“腹里”的是()A. 山东山西河北B. 山东山西河南C. 山东山西陕西D. 山东山西北京5、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①铁木真统一蒙古②马可•波罗来华③回族形成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⑤建立行省制度。

A. ①②④B. ①②③⑤C. ②③⑤D. ①②③④6、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由于蒙古帝国的兴起,陆上贸易发生了一场大变革。

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个政权横跨欧亚大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

”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A. 秦始皇B. 忽必烈C. 阿骨打D. 成吉思汗7、元朝设中书省,这是一个()A. 地方行政机构B. 全国最高行政机构C. 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机构D. 咨询机构8、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其目的是()A. 发展农业生产B. 加强民族融合C. 有效统治全国D. 实现国家统一9、“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这主要反映了()A. 宋朝军事力量的强大B. 元朝疆域的辽阔C. 元朝社会经济遭破坏D. 汉唐阶级矛盾尖锐10、“台独”没有前途,因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一、选择题1.某同学梳理北京历史沿革(如下表)。

与这三个朝代相对应的制度是()A.分封制、行省制、郡县制B.郡县制、行省制、分封制C.行省制、分封制、郡县制D.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2.下图是汉、元两代汉中地区的行政区域图。

汉代主要依据“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划;元代主要以“犬牙相入”的原则来划分行省。

元代此举目的在于()A.加强对地方政治军事控制B.减轻地方财政经济的负担C.配合郡国制度设计的需要D.保护汉中地区的风俗习惯3.邵斌同学撰写的地方史小论文中出现了“西域都护、察合台汗国、伊犁将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关键词。

据此判断,他研究的地区应是()A.宁夏B.西藏C.新疆D.广西4.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图中横线处的主题表述最恰当的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盛世局面形成与发展C.兼容并包的社会新风貌D.西北边疆的巩固措施5.《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由此可知元朝()A.驿站分布广泛,加强了各地联系B.丝绸之路畅通,便利贸易往来C.鼓励对外贸易,驿站最远达欧洲D.实行开放政策,强化边疆管理6.元朝的政治制度大都为后代所承袭。

今天中国的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其建制和名称都来源于元朝的()A.分封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7.“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描述的是元朝()A.中书省和行中书省B.北庭都元帅府C.宣慰使司都元帅府D.宣政院8.意大利传教士鄂多立克由海路抵达广州,经泉州、杭州北上,在大都居住三年后,由陆路经西藏、中亚回到欧洲,并著游记传世。

你认为当时最有可能是()A.北宋B.南宋C.元朝D.清朝9.国家的有效管理需要制度创新。

下列属于地方行政管理方式的是()①分封制②郡县制③三省六部制④行省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以下史实共同的历史作用是()A.加强了对西北有效治理B.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推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D.实现了清朝对全国的统治11.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建立的行政机构,是元朝时设置的()A.驻藏大臣B.军机处C.伊犁将军D.澎湖巡检司12.西藏由中央政府直接统辖始于元朝,元朝统辖西藏的机构是()A.中书省B.行省C.澎湖巡检司D.宣政院二、非选择题13.秦朝、汉朝、元朝是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变革的重要时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同步训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同步训练

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一、单项选择题1.结束我国历史上的分裂,实现大一统的王朝有秦朝、隋朝、西晋、元朝。

以下关于这些王朝的说法正确的是()A. 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B. 都是中国历史上历经二世而亡的王朝C. 都实行了重文轻武的政策D. 除西晋外,都留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2.元朝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统治,在中央设宣政院。

宣政院辖地是图中的()A. ①B. ②C. ③D. ④3. 元朝时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

中原之士“西游昆仑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

上述历史现象揭示了()①元朝时西域地区开始归属中央政权管辖②元朝大一统,疆域广大,幅员辽阔③元朝时边疆和内地的联系得到了加强④各民族交往密切,民族融合加强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4.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哪一朝代的制度?( )A.隋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5.……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材料中的“中央王朝”和“行政机构”分别指的是()A. 吴国-夷洲B. 隋朝—琉球C.元朝-澎湖巡检司D. 清朝-台湾府6.元朝统治的岁月是短暂的,但是这个王朝的历史是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关于元朝的历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成吉思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B. 元朝时设立宣政院管辖澎湖和琉球C. 元朝在地方设立中书省进行有效管辖D. 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7.史诗大戏《建元风云》首度大手笔聚焦忽必烈,向观众揭秘元朝建立的过程。

下列不属于忽必烈所为的是()A. 建立蒙古政权B. 把新增田地和人口的多少作为考核官史的重要条件C. 实行行省制度D. 建立元朝政权8.史料记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可见元朝()A. 设置郡县管理B. 疆域空前辽阔C. 交通发达D. 统治稳固“9. “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河南江北行中书省),简称河南江北或河南江北省,在当时民间多简称为河南省,江北行省,辖境包括今江苏,安徽北部,河南中南部,湖北北部,山东西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课元朝的统治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8题;共36分)1.小王看了电影《马可·波罗》后,对中国的一座古代城市印象非常深刻。

这座城市应该是()A. 唐都长安B. 北宋东京 C. 元朝大都 D. 明朝北京2.“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

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这首经典名曲《天堂》,我们经常吟唱。

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A. 成吉思汗B. 忽必烈 C. 完颜阿骨打 D. 耶律阿保机3.元朝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归属于()A. 辽阳省B. 岭北省 C. 吉林省 D. 黑龙江省4.“有的事件是正义的,但却可能不具备进步意义。

”下列哪一项与此相符()A. 文天祥抗元B. 元朝凿运河 C. 蒙古灭金 D. 元朝推行行省制度5.“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古代北方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其主要功绩是( )A. 建立元朝B. 消灭南宋 C. 建立明朝 D. 统一蒙古6.西藏正式成为行政区域,由中央政府对其任官吏、驻军队、查户口、征赋税是在()朝 C. 宋朝 D. 元朝7.“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回族最早形成于()A. 宋朝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8.元朝时,现在的北京归哪个行政区管辖?()A. 尚书省B. 辽阳行省 C. 澎湖巡检司 D. 中书省9.从元代以来七百多年西藏一直是由中国的中央政府有效管辖的,从来没有哪个朝代中断过,请问元朝设置了什么机构管理西藏事务( )A. 中书省B. 巡检司 C. 市泊司 D. 宣政院10.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整理出以下史实:元朝设置宣政院、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如果要给他们的研究确定一个主题,应该是()A. 国家的巩固与发展B. 文化的繁荣与昌盛C. 机构的设置与变化 D. 对个的联系与交往11.在元朝的广大疆域内,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并形成了一个新民族。

这个新民族是 ( )A. 回族B. 维吾尔族 C. 藏族 D. 苗族12.你知道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哪一个吗()金 C. 元 D. 清13.行省制度建立于()A. 隋朝B. 唐朝C. 北宋 D. 元朝14.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①铁木真统一蒙古②马可•波罗来华③回族形成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⑤建立行省制度A. ①②④B. ①②③⑤C. ②③⑤D. ①②③④15.海上丝绸之路在哪一朝代进入鼎盛时期()A. 元朝B. 清朝C. 明朝 D. 宋朝1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政权是()A. 秦B.唐 C. 元 D. 清17.小明发现了一张破损的古地图,依稀能看出“辽阳行、岭北行省”等字。

绘制这张地图的朝代不早于()A. 汉朝B. 唐朝C. 元朝 D. 明朝18.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采取的措施是()A. 建立郡县制B. 建立三省六部制 C. 建立行省制度 D. 建立内阁制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30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1)上述引文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抗元将领?(2)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列举结束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杰出的首领。

(3)元朝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置什么机构?元朝时民族融合加强,形成了新的民族是什么?20.读图回答问题:(1)右图所示行政区规划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是谁建立的?(2)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统治者采用什么制度对辽阔疆域进行有效管理的?管理西藏的机构是什么?(3)该朝统治者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的管理,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请任意举出两例说明当时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分析】1275年,马可·波罗到达了元朝的首都——大都,到达中国以后,马可·波罗得到了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被留在元朝朝廷任职,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元朝大都的相关知识点。

2.【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大蒙古国,与题意不符;B 项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了元朝,与题意相符;C项完颜阿骨打是金国的建立者,与题意不符;D项耶律阿保机是辽国的建立者,与题意不符。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元朝的建立者。

3.【答案】A【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实行行省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归属于辽阳省,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朝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归属。

4.【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文天祥坚持抗元斗争,他至死不屈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文天祥抗元是正义的,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元朝的统一是历史的进步,文天祥抗元阻碍了历史的进步,不具有进步意义,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天祥抗元。

5.【答案】D【解析】【分析】成吉思汗的主要历史贡献是统一蒙古,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

【点评】考查蒙古的兴起6.【答案】D【解析】【分析】元朝是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元世祖(忽必烈)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所以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开始于元朝。

元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将西藏设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元朝采取巩固政权的措施。

7.【答案】B【解析】【分析】学生根据课本所学,元朝曾经民族融合发展,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汗、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到元朝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此题选择答案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回族形成的相关史实。

8.【答案】D【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元朝时期的行省制度。

元朝时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在河北、山西、山东由中央直接管理,设中书省。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西藏归宣政院管辖。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行省制度的灵活运用,难度不大。

需熟练掌握中书省所管辖的地区,它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现在的北京就是元大都管辖的地区,属于中书省管辖。

9.【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宣政院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元朝疆域辽阔,为了巩固统治,推行了行省制度,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设立了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A项是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一个机构,B项是元朝为管辖台湾设立的行政机构,C项是唐朝为管理海外贸易,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海外贸易机构--"市泊司",本题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宣政院的设立,表明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解放后成立西藏自治区,西藏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如今的西藏在当的领导下,逐渐向着富裕,文明的方向迈进。

10.【答案】A【解析】【分析】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元朝设置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明朝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乾隆帝派兵平定新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之后,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的管辖。

BD和事件无关,C和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无关,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11.【答案】A【解析】【分析】元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历史上在元朝之前统一全国的政权基本上是汉民族,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选项A辽、选项B金不是统一王朝;选项D清,是我国第二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

13.【答案】D【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行省制度最早开始于元朝,元朝时,元政府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省”或者“行省”。

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元朝行省制度的知识。

14.【答案】C【解析】【分析】①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不合题意。

②元世祖在位时,马可•波罗来华。

③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④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不合题意。

⑤元朝在全国实行行省制度。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15.【答案】A【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宋元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宋代鼓励海外贸易,元代疆域广阔,海上丝绸之路在元朝进入鼎盛时期,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朝。

16.【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元朝,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政权。

故本题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的认识。

17.【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

“辽阳行省、岭北行省”等字是元朝行省制度的体现,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辽阳行省、岭北行省”,结合所学可知,是元朝的行省制度。

【解析】【分析】A项建立郡县制是在秦朝;B项建立三省六部制是隋朝时期;C项蒙古帝国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D项建立内阁制是明朝时期。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朝行省制度。

二、材料分析题19.【答案】(1)文天祥;南宋(2)蒙古族;铁木真(3)中书省;回族【解析】【分析】(1)据材料古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知,上述引文的作者是文天祥。

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俘虏南宋皇帝,南宋灭亡。

南宋抗战派大臣文天祥继续抗元,不久在广东沿海兵败被俘,囚禁在大都。

元将劝他投降,他拒绝了。

悲愤的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过零丁洋》一诗,表达他宁死不屈的决心。

(2)12世纪时,我国北方蒙古高原上,各部落之间混战不已,铁木真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经过多年征战,打败周围各部,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统一了蒙古。

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

成吉思汗死后,忽必烈即汗位,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

(3)元朝疆域空前辽阔。

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