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旅游资源开发战略
南梁精神与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文_社科研究132摘要:南梁精神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井冈山精神的延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西北实践的精神产物,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重要的贡献。
本篇论文主要探究南梁精神的科学内涵,同时结合庆阳当地的红色旅游事业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论述南梁精神在打响红色南梁特色文化品牌中的重要作用,用南梁精神指导甘肃庆阳老区的红色文化旅游事业的建设,从而提出一系列针对甘肃庆阳地区红色旅游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南梁精神;旅游资源;开发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第一部支持革命老区发展的区域规划,是国家专门为陕甘宁革命老区“量身定做”的发展规划,这在革命老区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对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甘肃庆阳是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的革命老区,它曾经是陕甘边根据地的中心区域之一,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更是南梁精神的发源地。
在庆阳地区,南梁精神同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的革命精神光照千秋。
文化要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深度结合,只有通过对南梁精神的学习和弘扬,才可以合理的开发利用庆阳所拥有的旅游资源,打响以南梁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旅游品牌。
一、南梁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革命历史的国度,革命先烈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红色精神遗产。
红色精神,就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领导中国工农军和广大人民进行革命斗争过程中自己摸索、总结出来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经验。
反映了一定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体现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特点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
庆阳概况1
庆阳市市情概况新华网甘肃频道(02-23 14:18:21)来源:地理位置庆阳市位于中国大西北,座落于黄土高原之上,因地处甘肃省东部,习称“陇东”。
北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南地区和陕西省榆林地区接壤南部与陕西省咸阳市、铜川市和甘肃省平凉地区接界东部与陕西省延安地区相逢西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地区毗邻。
介于东经106度45'—108度45'与北纬35度10'—37度20'之间,东西横跨208公里,南北纵贯207公里,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
全市辖西峰区、庆城县、镇原县、宁县、正宁县、合水县、华池县、环县8县(市),146个乡(镇),1487个行政村,11066个自然村。
庆阳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西峰区,坐落在平坦宽阔的董志原中部,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地形地貌庆阳市位于黄土高原的西端,属黄河中游内陆地区。
东倚子午岭,北靠羊圈山,西接六盘山,东、西、北三面隆起,中南部低缓,全境呈簸箕形状,故有“陇东盆地”之称。
远古以来,大地的不断运动和变迁,使雄浑粗犷的黄土地貌千姿百态。
覆积厚度达百余米的黄土地表,被洪水、河流剥蚀和切割,形成现存的高原、沟壑,梁峁,河谷、平川、山峦、斜坡兼有的地形地貌,分为中南部黄上高原沟壑区、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东部黄土低山丘陵区。
这里地势北高南低,海拔相对高差1204米,北部最高处马家大山为2089米,南部最低处政平河滩为885米。
中南部分布着数十条原面,其中面积在6700公顷以上的大原有12条,平畴沃野,土地肥美,是农作物主产区,为素有“陇东粮仓”之称的庆阳地区锦上添花。
西北部黄土丘陵绵延起伏,上地广阔,以宽广的草地牧场哺育着兴旺的畜牧业,以众多的岭谷掌滩、河谷川地、沟坡平台和山地梯田。
为发展多元化农业提供丁有利条件、东部纵贯向北的子午岭,森林茂盛,葱郁苍翠,是黄上高原最大的大然次生林区,被称作陇东的“绿色水库”。
这里沿河顺流而形成的滩地、川地和河芥坡地,具有良好的农作物生长条件。
庆阳市区域概况及城市规划简介
“绿环绿网相交融,水系湖面相贯通;人文自然相辉映,陇东园林文化城。”庆阳这个文化名城,在本次规划的有力指导下,“五城”同创的宏伟目标将得以顺利的实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庆阳将以全新的面貌屹立于陇东高原。
庆阳是陕甘边区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1934年,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南梁创建了陕甘边区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南梁政府,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从未丢失过的一块保存最完整的革命根据地,为北上抗日的红军和党中央提供了落脚点,是抗日战争的出发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在我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六、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近期(2015年):29万人;中期(2020年):39万人;远期(2025年): 53万人。
2、用地规模:规划期末2025年城市建设用地60.8平方公里,人均114.7平方米。
七、城市总体布局
规划城市结构为“两轴、两心、三带、五区”的十字型布局,即以南北大街和世纪大道、真宁路为城市“十”字型主轴;把整个城区分为北城中心、南城中心;西部绿色交通带、南部森林公园林带、东部生态景观带;北城区、南城区、东部科教区、北部清洁工业区、南部石化工业区。
四、城市性质
庆阳市城市性质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活力城市,人文魅力城市,黄土生态城市。
五、规划年限及范围
1、规划年限:2009年——2025年
庆阳市旅游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摘 要 : 阳市具有发展 旅 游业 的独特 的 区位优 势、 源优 势和发展 基础 。本 文主要探 讨庆 阳 庆 资 区域旅 游 资源优 势 , 分析旅 游 资源开发 的现状 及 问题 , 求既发 展 旅 游 业 、 寻 又使 地 方经 济 可持 续发
展 的 “ 赢 ” 径 双 途
关键 词 : 游 资源 ; 旅 可持 续发展 ; 生态环境
=f , 目肩 是进| 阳 『场 而 了 庆 芊可持 续 发 展 。
U 蚨 阼『了 离 衙节 例 里 『i }
鸷齐
、
等 季 罹 殳j , 塞里 仍 保 留 着
专统 的 自 齐发 封莫式 , 代 农 、 叉 j 现 j 寸塞里 影 响 甚 微 , 部分居民 仍延续 着多 年来 不变 的生 活方式 与 大 习 俗 。 自然 的 地 貌 , 然 的 农 耕 方 式 , 自 自然 的 习 俗 , 自 然 黼 , 兀哥 受至 瑚 盛『 } ’ “ 游 、 I 发 展 程 度 女 何 , 仅 受 当 地 济 以农 牧 业 为 主 , 业 总 量 小 , 三 产 业 I例 小 , 一 的 口 不 工 第 c 匕 是
型 的 农 大 市 。庆 阳 市 属 黄 河 中游 黄 土 高 原 沟 总秽陶 面 ∈ 万 亩 , 均 匮讳 交少 。 干 旱 积 人 ! , 丽 地 区的生 态 环 境 状 况 、 济 发 展 体 水 平 密 切 相 壑区 , 经 总 年 水量 4 蜘 r 毫 米 , 降 雨 多 集 中 于 7、 、 且 89 关 。 庆 阳 帝 访锄 字 源 丰 富 , 离 喧 嚣 的 城 市 、 ! 资 远 工 I !
~
方渤 箭源 状 况 及 区 位 条 件 等 因 素 的 影 Ⅱ 而 且 与 这 l 向,
庆阳2024工作计划
庆阳2024工作计划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划庆阳市在2024年的工作计划。
庆阳市作为甘肃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潜力。
为了促进庆阳市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城市改造,本文档将提出具体的目标和策略,以实现2024年的发展计划。
2. 经济发展2.1 城市工业升级计划 - 强化对传统工业的改造和优化,推动转型升级。
- 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环境的改善。
- 拓展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促进产业互联互通。
2.2 旅游业发展计划 - 提升庆阳市的旅游形象,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 开展品牌推广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
- 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2.3 农业现代化推进计划 -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品质。
- 推动农民转产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拓展农产品市场。
3. 社会进步3.1 教育改革计划 - 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 加强教师培训和教育设施建设。
- 推动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3.2 卫生健康改善计划 -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推动健康教育和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3.3 社会治安综合管理计划 -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和预警机制。
- 加强公共安全设施建设,提高社会安全感。
- 深化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能力,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4. 城市改造4.1 交通规划 - 完善城市道路和交通网络,提高交通流动性。
- 推动公共交通便利化,鼓励绿色出行。
- 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减少交通事故和拥堵。
4.2 城市环境改善计划 - 实施城市绿化计划,打造生态城市。
- 推动城市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市容市貌。
4.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 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升城市服务水平。
高铁时代庆阳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选择--银西高铁开通对庆阳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银西高铁,即银川至西安高速铁路,途经陕西、甘肃及宁夏三省区,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包(银)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之一“福银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长618公里,陕西(163.4公里)、甘肃(272.7公里)、宁夏(182公里),设计最高时速为250千米/小时(预留350千米/小时提速条件)。
于2021年1月建成通车,将西安到银川的乘车时间由十四个小时缩短至三个小时左右。
银西高铁的开通,直接将庆阳以及周边的宁县、庆城、环县纳入高铁网络,庆阳与西安的时空距离压缩至一小时左右。
庆阳嵌入陕西板块的独特地理位置,在银西高铁开通后将会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银西高铁开通给庆阳带来的机遇银西高铁的开通,正值庆阳老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也是在“十三五”规划收官,全面谋划“十四五”规划之时,这不仅是庆阳老区交通史上的一件大事,将给庆阳提升区域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协同创新以及改善城乡结构、带动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带来诸多机遇,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极大激发全民发展信心对于甘肃省惟一的革命老区庆阳来说,银西高铁的建成通车真正实现了庆阳市高速铁路“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使庆阳成为重要的交通节点,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和生活,提升了生活品质。
高铁开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它本身所肩负的经济使命,成为老区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的一条信心之路、希望之路。
必将极大地提振老区人民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预期,极大地鼓舞从南到北干部群众的士气和干劲,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庆阳的知名度。
(二)全面重构区域发展格局庆阳自古就是“北控河套、南屏关中”的地理要冲,银西高铁的建成通车,在使庆阳成为连接宁夏、陕西两个省会城市交通要道的同时,必将从时间和空间上拉近与西安、银川等大城市的距离,推动庆阳与关中平原经济圈经济社会的快速融合。
庆阳市2024年招商引资项目目录
庆阳市是中国陕西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甘肃、宁夏、宝鸡之间的黄土高原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在2024年,庆阳市招商引资项目目录如下:一、农业项目1.粮食种植项目: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粮食生产效益;2.果蔬种植项目:发展本地特色的果蔬种植产业,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3.畜牧养殖项目:发展养猪、养鸡等畜牧养殖业,提高庆阳市的肉类供应能力;4.农产品加工项目:加强对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5.农村电商项目: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提升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二、工业项目1.新能源产业项目: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推动庆阳市能源结构的转型;2.钢铁产业项目:利用庆阳市丰富的铁矿石资源,发展钢铁产业;3.机械制造项目:引进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和设备,提高机械制造产业的水平;4.石化产业项目:利用庆阳市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发展石化产业;5.新材料项目:发展新型材料产业,推动庆阳市科技创新。
三、旅游项目1.文化旅游项目:发展庆阳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旅游景点和文化服务设施;2.生态旅游项目:保护和修复庆阳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产业;3.特色旅游项目:发展庆阳市特色的民俗、民间艺术等旅游项目,吸引游客;4.温泉旅游项目:发展庆阳市的温泉旅游产业,提供休闲和养生服务;5.乡村旅游项目:发展庆阳市农村的乡村旅游业,提供农家乐和农业观光等服务。
四、服务业项目1.商贸物流项目:发展庆阳市的商贸物流业,提供便捷的物流和仓储服务;2.金融服务项目:发展庆阳市的金融服务业,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3.教育培训项目:发展庆阳市的教育培训业,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培训服务;4.健康医疗项目:发展庆阳市的健康医疗产业,提供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5.文化创意项目:发展庆阳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产品和创意设计的发展。
庆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庆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庆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庆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庆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4.06•【字号】庆政发〔2021〕17号•【施行日期】2021.04.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庆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庆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庆政发〔2021〕17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中、省驻庆各单位:《庆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庆阳市人民政府2021年3月24日《庆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庆阳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了“十四五”期间全市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建美好家园的行动纲领,是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建成全面小康变局全局中锚定历史新方位面向未来发展,要充分总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尤其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梳理需要坚持的宝贵经验,剖析自身发展还存在的短板不足,深刻认识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面临的重大机遇、外部挑战,把握发展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保持战略定力,以更高起点、更宽阔的视野、更昂扬奋发的精神面貌开启全市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第一节“十三五”发展成就“十三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五个走在前列”和“多扛指标、多扛任务、多扛责任”要求,在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中捕捉机遇、创造机遇,勇于攻坚克难、积极主动作为,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市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于SWOT方法的庆阳市区域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 陇东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甘肃 庆阳 750 ) 400
摘 要 : 阳市 受 区位条 件 、 态环境 等 不利基 础 因素的 影 响 , 会 经 济 发展 长期 滞 后 。 近几 年 来 , 庆 生 社 庆 阳丰 富的煤 炭 资源 的勘 探发 现 和新 形 势 下旅 游资 源 、 色农 产 品优 势 的显 现 , 庆 阳经 济 发展 带 来 了新 的 特 给 历 史机遇 。在此 新起 点 上全 面 分析 庆 阳 区域 经 济发 展 的 优 势 、 足 、 遇 与 挑 战 , 学 的研 究 区域 经 济发 不 机 科
展 策略 具有 重要 意 义 。庆 阳市 应 以 国 家能 源 战略 布 局 调 整 和 全 省 经 济 战略 布 局 调 整 为 契机 , 积极 改善 基 础设施 条 件 , 快 能 源化 工基 地建 设 , 高 对 外合 作 发展 水 平 , 化 产 业 结构 , 视 生 态保 护 和 建设 , 进 加 提 优 重 促 区域 经 济社会 持 续协 调 发展 。 关键词: 阳市; 势; 庆 优 不足 ; 遇 ; 战 ; 机 挑 发展 策略 中 图分 类 号 :27 文献 标识 码 : 文章 编 号 :6413 (0 1 O - 1- F 0 A 17 — 0 2 1 )1 060 7 0 5 收 稿 日期 :0 00 —0 2 1 -6 1 基 金项 目 : 东学 院科研 基金 项 目( YS 0 1 ) 陇 X K 7 3 作者简介 : 李朝阳 (9 1 ) 男, 17一 , 甘肃正宁人 , 讲师 , 主要从 事区域开发与产业经济研 究。
庆 p 市 位 于 - 肃 省 最 东 部 , 南 方 向 与 H - 目前 , 测 油 气 总 资 源 量 达 3 1 3 廿 西 肃 预 2亿 吨 , 占鄂 尔 多 斯 3 现 级 平 凉 为 邻 , 与 宁 夏 接 壤 , 、 方 向 与 陕 西 省 接 盆 地 油 气 资 源 量 的 3 % ; 已 探 明 石 油 三: 储 西 东 北 壤 。 总 面 积 2 1 9- ob ̄ 里 , 口 2 3 万 , 理 单 量 9 5 7 1 3 - ̄ z _ 人 6 地 . 3亿 吨 , 长 庆 油 田 公 司 石 油 储 量 的 3 % 。 占 3 元 上 属 于 黉阿 中 游 黄 土 高 腭 塬 沟 壑 区 , 内 山 、 煤 炭 预 测 储 量 2 6 境 3 O亿 吨 ,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煤 炭 资 占
庆阳
庆阳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07城规:南星武学号:2007081023庆阳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目的:围绕旅游资源发展的需要,为其查明可供利用的旅游资源状况,系统而全面地掌握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性质,级别,特点,及价值,为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有效规划和合理利用做好准备,旅游资源的发展提供决策和依据,开辟更新更佳的经济收益渠道,同时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概要:庆阳市乃“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活动区域。
“周道之兴自此始”,也是周人的发祥地。
遗存于区内的历史文物古迹十分丰富。
举世瞩目的“古象黄河”化石、“环江翼龙”化石和我国第一块打制石器就出土在这里。
周祖陵殿、公刘殿、秦直道、秦长城、北石窟寺,古墓葬、古城堡、烽燧、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抗大七分校、南梁纪念馆等文化遗产,是祖先遗留下来的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
被专家称之为“华夏文化的缩影,民族文化的结晶,起源最早的造型艺术”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黄土文化、遗产是祖先遗留下来的另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被誉为民间“四绝”的刺绣、剪纸、皮影、道情就是这些文化的艺术再现。
区域概况:庆阳地理位置:北纬约35°715,东经约107°677,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的交会处。
习称“陇东”,素有“陇东粮仓”之称。
全市总土地面积27119平方公里。
全境有10万亩以上大塬12条,面积382万亩。
董志塬平畴沃野,一望无垠,有13627亩,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土层最厚、保存最完整的黄土原面,堪称“天下黄土第一原”。
子午岭的400多万亩次生林,为中国黄土高原上面积最大、植被最好的水源涵养林,有“天然水库”之称。
庆阳市属内陆性季风气候,冬寒较短,夏少酷暑,秋季多雨。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一、自然景观1、子午岭子午岭,又称桥山、古陆梁,南吞三秦,北击大漠,一路重峦迭障,跌跌宕宕,似苍龙腾跃起伏,如巨舰在碧波中行进。
高原胜景,尽在其中。
古岭纵横南北,其支脉呈指状向两翼延伸,勾勒出沟壑纵横,丘陵起伏的山地特征。
庆阳简介
庆阳简介庆阳位于甘肃省东部,习称“陇东”。
庆阳市政府所在地西峰区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庆阳是轩辕黄帝活动过的区域,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北石窟寺、巴家咀水库、东湖公园、庆阳地区博物馆、古城罗川赵氏石坊、合水县博物馆、南梁革命纪念馆、潜夫山公园、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宁县九龙桃花会、小崆峒风景区、环县兴隆山、周祖陵森林公园。
庆阳曾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部分。
遗存于区内的历史文物古迹十分丰富。
举世瞩目的“古象黄河”化石、“环江翼龙”化石和我国第一块打制石器就出土在这里。
周祖陵殿、公刘殿、秦直道、秦长城、北石窟寺,古墓葬、古城堡、烽燧、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抗大七分校、南梁纪念馆等文化遗产,是祖先遗留下来的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
被专家称之为“华夏文化的缩影,民族文化的结晶,起源最早的造型艺术”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黄土文化、遗产是祖先遗留下来的另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庆阳西峰至兰州有民航班机往返。
庆阳民间艺术绚丽多彩,皮影、剪纸、刺绣、道情和秧歌堪称“五绝”,还有踩高跷、高芯子、车社火、马社火、陇剧、木偶戏,其古朴性、民俗性、寓意感倍受国内外思想文化界青睐。
秋季庆阳雨水较多,秋季到庆阳旅游请注意携带雨具。
庆阳位于甘肃省东部,习称“陇东”。
庆阳市政府所在地西峰区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庆阳是轩辕黄帝活动过的区域,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周先祖曾在此兴业,开辟了农耕文化的历史先河。
庆阳又是我国西北最早创建的一块革命根据地。
1934年刘志丹、习仲勋等在华池南梁创建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
庆阳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富。
发现各类文物单位2700余处(其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4处,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69处,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47处),馆藏文物2万多件。
发掘于庆阳县三十里铺侏罗纪晚期岩层中的“环江翼龙”化石、合水板桥第四纪早期的“黄河古象”化石,使世界为之瞩目。
我国出土最早的第一块旧石器,就发掘于华池县的赵家岔。
庆城县旅游景点规划
庆城县旅游景点规划一.旅游景点现状介绍1.1周祖陵森林公园1.1.1周祖陵森林公园的历史渊源庆城县周祖陵森林公园是华夏农耕文化发祥地之一,因山顶有有一座著名的墓冢一周先祖不窋陵而得名,景区位于甘肃省庆城县城东山,历史悠久,钟灵毓秀,自古为文人骚客吊古怀今,登临览胜之地。
据史料记载:葬于庆城东山的周代先祖不窋,为皇帝玄孙、帝喾之孙、后稷之子,时任夏代农官。
时夏孔甲帝"好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叛之",致使朝纲大乱。
不窋失官,遂率部族奔庆阳一带。
到此后,不窋以庆阳一带为根据地,开始了先周早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活动。
不窋教民改地穴式居住为窑洞,重农耕,种庄稼,还提倡养猪、养牛、养鹅,植树种花,为庆阳早期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为保证部落安全,不窋经详细勘察,修建了不宙城(今庆城县城)。
不窋故城遗址在今庆城县城东南3里处。
县城东山为不窋当年居住地。
不窋死后,葬于庆城县帽盒山巅。
而不窋的后世子孙也都继续进行着农业生产活动直到周文王、武王的崛起,因此,可以说庆阳是周朝事业的酝酿隆兴之地,也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1.1.2周祖陵森林公园的发展据出土文物佐证,周祖陵建筑历代均有兴建,且数千年香火不断,为再现古城风貌,继承传承美德,开发旅游资源,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地政府倡导重修陵区景点,复庙宇、建楼阁、筑亭台、竖碑刻,命名为周祖陵森林公园,现在已建成岐黄文化景区、周祖农耕文化景区、庆阳农耕文化体验园景区、孝道文化景区四大景区,是一个融人文历史、自然景观为一体的观光胜地。
1.1.3周祖陵森林公园现状景区自1994年重建以来,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多方筹资、园中建园”的思路,紧紧抓住“三个一”的资源优势(第一剂中医养疗药方是从庆城尝试出来的;第一批五谷粮食是从庆城种植并向全国推广的;第一孔干燥文明的窑洞是从庆城开挖修建的),着力打造“三种文化”(岐伯中医药文化、周祖农耕文化、中华孝道文化),现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西部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甘肃庆阳为例
西部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甘肃庆阳为例张婧华 王 飞(陇东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摘要】庆阳革命老区旅游资源齐全,数量丰富,旧居旧址数量最多,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经验不足,无论在发展模式还是市场竞争上,都存在着许多不足。
文章立足实际,提出庆阳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以游客为中心的体验教育开发模式,此体验教育模式是把游客与当地政府、旅游企业、景区居民有机的统一联系起来,并对政府、企业、居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对策和建议,即设计精品线路合理开发红色旅游资源。
扩大宣传力度加强省际间政府的合作。
活化庆阳红色旅游产品。
加强红色旅游人才的培养。
只有如此,庆阳革命老区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才能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甘肃庆阳;红色旅游;资源开发doi:10.3969/j.issn.2096-4757.2018.01.004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抗战时期和革命战争时期为中国革命和抗战胜利做出巨大贡献保存下来的标志物和纪念地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利用这些标志物和纪念地开展的旅游活动[1]。
红色旅游能满足旅游者的深层次的文化需求的,所以红色旅游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政治工程和文化工程,红色旅游在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起重要的作用;由于开展红色旅游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红色旅游也是富民工程经济工程,既然是经济工程其发展必须遵循其固有的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充分发挥群众的创新性只有这样红色旅游才能不断向前发展[2]。
庆阳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纳入国家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是“南梁革命纪念馆”,省内知名的景点是“兴隆山红军长征宿营地”,它们分别被评为国家4A级和3A级景区。
近年来,庆阳市的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成就显著,大型论坛、研究会及节庆旅游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效果明显。
例如2009年6月,由庆阳市华池县政府主持召开了题为“红色南梁,魅力华池”的红色旅游景区暨精品旅游路线推介会在兰州举行,推介会成效显著。
张智全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张智全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张智全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2010-11-04 17:04:10 作者:张智全来源:市委办浏览次数:27在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张智全(2010年11月4日)同志们:这次全市旅游发展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研究部署全市旅游业发展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市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暨省委十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抢抓机遇,创新实干,以更加扎实的工作,把旅游产业培育发展成为我市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关于加快全市旅游业发展,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个《意见》,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把握机遇,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旅游业的信心和决心黄土第一塬”、子午岭自然风光、香包刺绣之乡、皮影道情之乡等一批旅游品牌,被更多的人所了解、所认可、所知晓,不但放大了我们的资源优势,而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只要我们进一步做好开发、宣传、推介等各项工作,就能使我们的旅游产业效应有一个大的提升,使我们所独有的旅游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其次,我们应该看到,国家和省上近两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我市加快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
2004年12月,国家启动实施了红色旅游开发规划;去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上中央、省上最近相继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都蕴藏着巨大的含金量,对我市实现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机遇,对于我市旅游业的发展而言,同样是机遇难得。
抓住这些政策机遇,我们就能夺得先机,取得更大突破。
第三,我们应该看到,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市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庆阳市地理环境
庆阳市地理环境
庆阳市位于中国陕西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庆阳市地
理环境优越,地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这样的地理环境为庆阳市的农业、旅
游业等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山川环抱,庆阳市风景秀丽。
在庆阳市境内,有兴隆山、丹霞山、苍岩山等著名
的风景名胜区,这些山脉和丘陵地带是庆阳市的重要自然景观,也是旅游者向往之地。
这些山川环绕着庆阳市,形成了独特的地形格局,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庆阳市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种植。
大片的农田和果园分布在
城市周边,粮食、水果等农产品产量丰富,庆阳市也因此被称为"陕北粮仓"。
地理环
境的优越使得庆阳市农业发展蒸蒸日上,为当地经济增添了活力。
庆阳市地理环境独特,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是一个宜居宜游的城市。
在未来的
发展中,庆阳市将继续保护和利用好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这片美丽的土地带来的福祉。
陕甘宁接壤区旅游资源开发战略与布局规划初探——以甘肃庆阳地区为例
关 键 词 : 阳地 区 ; 游 资 源 ; 发 庆 旅 开
中 图 分 类 号 : 5 0. ( 4 ) F 9 3 2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 6 2 ( o 8 1 — 0 3 — 0 10 - 9 1 2 o )6 o4 2 风 ; 阳 香 包 集 会 节  ̄ 6- 影 响 到 中 国 大 部 分 地 区 , 庆 n "已 并 朝 国 际 化 的 方 向 迈 进 ; 节 习 惯 、 言 等 具 有 很 强 过 方
陕甘宁 接壤区 旅游资源开发战略与 布局规划初探
以甘 肃 庆 阳地 区为 例
安 旭 强
( 北 师范 大学 文 学 院 , 肃 兰 州 西 甘 707 ) 30 0
摘 要 : 章 对 庆 阳旅 游 资 源 的 优 势 、 征 进 行 了 分 析 , 且 就 开 发 潜 力 、 发 对 策 做 了初 步 探 索 , 文 特 并 开
溯 源 : 国 最 早 发 现 的 、 正 式 记 录 的 旧 石 器 出 土 在 中 有
庆 阳 。 《 国 大 百 科 全 书 ・ 古 学 》 做 出 以下 结 论 : 中 考 中 12 9 0年 在 甘 肃 省 庆 阳 地 区 首 次 发 现 了 有 正 式 记 录 的 旧 石 器 , 点 是 华 池 县 郭 嘴 子 村 赵 家 岔 , 将 其 时 地 并 代 归 于 旧 时 期 时 代 中 期 。 武 汉 大 学 陈 国 灿 先 生 指 … 出 , 北 石 窟 寺 为 代 表 的 泾 河 流 域 石 窟 有 着 丰 富 的 以 历 史 文 化 内 涵 , 是 宝 贵 的遗 产 , 要 花 大 力 气 研 究 这 需 和宣传[ 。 庆 阳 自古 就 是 边 塞 关 隘 , 商 并 重 。 如 : 汉 王 农 东 符 ( 定 临 泾 , 甘 肃 镇 原 入 ) 《 夫 论 》, 题 论 述 安 今 著 潜 分 封 建 国 家 的 用 人 、 政 、 防 等 内 外 统 治 策 略 和 时 政 行 边 弊端 ; 仲淹 于庆历元 年 ( 元 14 范 公 0 1年 ) 月 知 庆 州 5 ( 甘 肃 庆 阳地 区 ) 面 对 西 夏 强 敌 , 结 羌 民 , 胆 今 , 团 大 改 革 , 终 与 西 夏 修 好 , 的 《 守 议 》 《 议 攻 守 最 他 攻 和 再 议 》 是 根 据 当 时 的形 势 向 朝 廷 写 的 l 。 就 3 J 庆 阳地 区 独 特 的 民俗 构 成 了 重 要 的人 文 旅 游 资 源 。 面 食 风 格 汇 集 了 冬 麦 区 和 春 麦 区 的各 种 传 统 工 艺 , 加 上 农 牧 交 错 带 的 饮 食 习 惯 , 成 了 璀 璨 的饮 再 形 食 文 化 体 系 ; 舍 在 丘 陵 区 以 窑 洞 为 主 , 在 塬 面 和 宅 但 阶地 上 又有 明 显 差 别 , 谷 地 区 房 屋 特 征 则 能 大 体 川 反 映 庆 阳 城 市 化 水 平 ; 方 少 数 民 族 的 影 响 表 现 为 北 由西 北 强 影 响 地 带 向东 南 弱 影 响 地 带 的 过 渡 特 征 , 占 人 口 数 量 绝 对 比 重 的 农 民 维 持 着 本 区 朴 素 的 民
乡村振兴视角下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路径研究——以庆阳市环县为例
乡村旅游乡村振兴视角下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路径研究——以庆阳市环县为例高斌琦(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县委党校,甘肃 庆阳 745700)[摘要]革命老区环县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当地进一步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环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由于起步较晚,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基础设施落后、开发模式单一、文旅融合不深入、专业人才缺乏、宣传营销不到位等问题。
基于问题分析,根据实际调研结果,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创新资源开发模式、优化宣传营销方式、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合理、科学、可持续开发利用,助推革命老区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红色旅游资源是革命老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和文化工程,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富民工程和民心工程。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强调“甘肃要运用红色资源”。
庆阳市环县红色资源富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研究开发利用红色旅游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但有利于红色旅游资源凸显其重要的时代价值,而且对于革命老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环县红色旅游资源概况及开发现状环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北部,踞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处,革命历史悠久,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红色革命历史积淀厚重上世纪30年代初,刘志丹、谢子长进入环县开展革命活动,1936年6月环县解放,习仲勋同志担任环县第一任县委书记。
1936年10月,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长征途经环县,指挥了著名的山城堡战役。
中共陕甘宁省委省政府曾设址于洪德镇河连湾,李富春,马锡五、朱开铨等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开展了艰苦卓绝的革命工作。
庆阳调研报告
庆阳调研报告庆阳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庆阳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为庆阳市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庆阳市作为甘肃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潜力,而且正面临着许多发展挑战。
因此,通过调研庆阳市的实际情况,能够发掘其优势和劣势,为庆阳市的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覆盖了庆阳市的各个领域,如经济发展、教育水平、环境保护等,然后通过在庆阳市各个区域进行调查,共收集到了200份有效问卷。
其次,我们还组织了一些小组,对庆阳市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以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三、调研结果分析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庆阳市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主要依赖农业和传统制造业。
庆阳市的农业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科技水平低下等问题。
同时,庆阳市的制造业也存在着技术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
然而,庆阳市的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红崖湖风景区和南户寺风景区等,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此外,庆阳市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高等教育机构较少。
环境方面,庆阳市的环境质量整体较好,但在农业和工业生产上存在着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
四、调研建议针对庆阳市的发展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健全产业结构,加大对农业和制造业的支持和投入。
庆阳市应该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农业企业。
同时,庆阳市还应该支持制造业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2. 发展旅游业,提升庆阳市的形象和知名度。
庆阳市应该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和投入,提升旅游景区的服务水平和品质,丰富旅游产品的内容和形式,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3.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
庆阳市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兴建更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提高教育资源的分布均衡性。
同时,庆阳市还应该加强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育质量。
庆阳产业发展现状
庆阳产业发展现状
庆阳市位于中国甘肃省中部,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
近年来,庆阳市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首先,庆阳市的传统产业发展稳定。
庆阳市拥有丰富的资源,特别是煤炭和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庆阳市的能源产业保持了持续的增长。
同时,庆阳市还发展了一批传统工业,如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在国内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
其次,庆阳市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庆阳市开始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
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逐渐崛起,并成为庆阳市经济的新增长点。
庆阳市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如金融、物流、文化旅游等,推动经济结构向高端、智能化方向转变。
另外,庆阳市注重企业创新和科技进步。
庆阳市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为企业提供专利申请、技术转让等支持服务。
这些努力使得庆阳市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
最后,庆阳市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庆阳市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加强了对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促进了环境污染治理和资源再利用。
同时,庆阳市积极发展绿色产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为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的来说,庆阳市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取得了良好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未来,庆阳市将继续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措施分析——以甘肃庆阳为例
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措施分析——以甘肃庆阳为例张婧华;王飞;刘永超
【期刊名称】《生产力研究》
【年(卷),期】2016(000)006
【摘要】文章利用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体系,对甘肃庆阳红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做科学客观的价值界定和评价,提出庆阳老区红色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旅游开发要采取“红色搭台,绿色唱戏”的模式进行整合、开发与利用.并进一步指出深挖庆阳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形成旅游产品多元化格局;增强区域间的联动效应,打造陕甘交界地的红色文化遗产旅游圈,提高庆阳老区的红色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项目参与性,进一步完善庆阳老区红色文化遗产旅游配套设施整合与利用.
【总页数】5页(P81-85)
【作者】张婧华;王飞;刘永超
【作者单位】陇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陇东学院历史与地理学院,甘肃庆阳745000;宁波大学研究生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3
【相关文献】
1.浅谈红色文化档案的收集保护与开发利用——以剑川县红色文化档案为例 [J], 赵丽彩
2.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对策研究--以渝东南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为例 [J], 项福库;何丽
3.西部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甘肃庆阳为例 [J], 张婧华;王飞;
4.西部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r——以甘肃庆阳为例 [J], 张婧华;王飞
5.县域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以浏阳市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为例[J], 骆启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庆阳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一)庆阳旅游资源丰富l.历史文化遗存丰厚庆阳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富。
迄今为止,已发现各类文物单位2700余处(其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4处,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69处,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47处),馆藏文物2万多件。
庆阳曾出土的古生物化石有白垩纪的环江翼龙、更新世的黄河象等;中国第一块“旧石器”就出土于庆阳市华池县王咀子乡“奔戎狄之间”的周祖不、公刘在庆阳这片土地上“教民稼墙”,以兴“周道”,留下了不少遗迹与传说;在庆阳诞生的古有黄帝问医的歧伯,汉有思想家王符,魏晋有政治家傅玄,以及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金石书画大家米万钟等,都为历史所称道。
秦长城、秦直道、北石窟、政平塔、双塔寺、大顺城等古代军事、宗教的建筑遗迹遍布全市;馆藏历史文物种类和数量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
这些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都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2.高原自然风光十分独特处于庆阳市中心地带的董志塬以其黄土层之厚、原面之大、保存之完整,堪称世界第一黄土原;簇拥着以董志塬为中心的广阔原面的梁、峁、崾岘等黄土丘陵景观亦独具特色;林莽丛生、风光旖旎的子午岭,是黄土高原上独一无二的原始森林,林区之内,生长着银杏、紫斑牡丹等数十种国家珍稀植物。
林缘区葫芦河流域的川台小溪涟潋,稻田如镜,婉若江南水乡。
这些高原自然风光的独有魅力,蕴藏着旅游资源开发的巨大潜力。
3.农耕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庆阳这块古雍州之域,是我国古代众多民族融合生息的地方之一。
多种民俗文化的交融与发展,在这里留下了印有多民族烙印的婚葬文化、古老的自然崇拜和深厚农本意识的节令时岁文化、源自上古“陶复陶穴”时代的民居文化、多姿多彩的饮食文化,形成了至今带有周文化遗韵和浓郁的农耕民俗文化韵味的香包、刺绣、剪纸、皮影戏等民间艺术。
进一步挖掘和宣扬庆阳的乡土文化艺术,不但可以增强庆阳旅游业的文化底蕴,而且可以不断促使香包、刺绣、剪纸、皮影等文化产业的发展。
4.红色革命文化影响深远庆阳是陕甘宁边区发源地。
从南梁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到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扩大,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革命遗迹和革命文物。
南梁政府旧址、河连湾陕甘宁省府旧址、山城堡战役遗址、抗大七分校等革命旧址都得到了很好的修缮保护,南梁革命纪念馆及多处革命旧址分别被国家和省市确定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这些著名的红色革命文化遗存,都是庆阳丰富和发展旅游事业的宝贵资源。
(二)庆阳旅游产业发展迅速1.旅游业的投资不断趋旺近年来,庆阳旅游业投资不断趋旺,2011年,旅游业的直接投资数亿元,除了政府直接投资外,部分企业和个人也在旅游资源开发和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有力的促进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产业建设。
近几年,庆阳建成了和谐广场、农耕民俗文化村、周祖陵国家森林公园、岐伯胜景、双塔森林公园、秦直山庄、夏家沟森林公园、潜夫山公园等一批旅游项目,这对加快旅游业产业发展无疑是极其有利的因素。
2.经济增长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庆阳作为甘肃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国家和甘肃省给予了大量的投资。
近年来庆阳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带动了人们休闲消费的增长,有力地推动了庆阳旅游产业的发展。
2011年,庆阳财政收入增长了79.8%,达到了105.67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4338元,既保证了产业开发的投资,也为旅游消费增加了活力。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旅游、休闲消费需求也在日益增长,这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庆阳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一)缺乏统筹规划与综合发展庆阳的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在地域分布上比较分散,加之黄土高原梁、峁、沟壑的天热地形地貌特色,很难集中开发旅游景点。
目前,旅游资源开发多属于各县自主的投资开发,各自为政,零散杂乱,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设计,出现了各地自我为主的发展意识,有些县区就开发旅游资源而开发,没有和其他的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缺乏整体统筹规划,杂乱无章。
(二)旅游产业品牌意识淡漠庆阳旅游产品开发滞后,资源特色挖掘不够,品牌意识薄弱。
旅游产品是指为满足旅游者审美和愉悦的需要而被生产或开发出来以供销售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和。
庆阳旅游资源开发严重滞后,表现出有旅游资源基础而没有开发,或开发只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作者简介:马永祥(1971-),男,甘肃环县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与企业管理问题。
庆阳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马永祥(陇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庆阳745000)摘要:庆阳是中国西部的新型发展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通过对庆阳旅游资源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庆阳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庆阳实际,提出了庆阳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战略,对促进庆阳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庆阳市;旅游资源;战略措施马永祥:庆阳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176··企业研究Business research总第408期第18期2012年9月这与庆阳大的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化相比,显得极不协调,产品结构单一,不能满足现代旅游者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主要是森林公园、古文化遗址和南梁红色旅游等景点的建设,其他的民俗文化、特色旅游资源未得到开发利用。
即使已经开发的旅游资源,产品质量较低,还未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品牌产品,在甘肃省乃至全国缺乏一定的影响力。
质量较低等方面,并且宣传促销手段落后,缺乏品牌意识,(三)投入不足与配套设施欠缺庆阳旅游资源开发目前仍处于自然发展阶段,对于旅游设施与相关配套项目的投入极为微薄。
一方面是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单一,只靠国家专项资金投资,地方配套资金跟不上,民间资金不能进入旅游资源开发阵地。
另一方面,旅游资源开发缺乏规划,只是效仿其他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不能立足本地实际,缺乏从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规划设计建设项目,部分旅游资源虽然已经开发利用,但道路、住宿餐饮等相关的配套设施滞后,对游客的接纳能力有限,阻碍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旅游组织及从业人员素质低庆阳的旅行社资质不高,基本上都是一些小型的旅游组织,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和高资质的从业人员,开发观念落后,服务质量不高。
旅游业以服务为主,要求旅行社及其从业人员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的意识,从业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文化素养,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的需要。
而庆阳旅游组织(旅行社)和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比较低,不能充分认识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缺乏主动开发市场的积极性,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精神,只注重目前的旅游需要,未从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旅游组织建设和人才储备,旅行社服务能力不佳,高级管理人才缺乏。
三、庆阳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性思考(一)科学定位,统筹规划庆阳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科学开发、有效保护、市场导向、持续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防止低档次开发和重复建设,有效制止开发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庆阳地处陕甘宁交汇处,南接旅游胜地西安、咸阳,东临革命圣地延安,北距宁夏沙湖、西北影视城等旅游景点也不是太远。
从空间位置来看,庆阳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应当定位在建立与咸阳、西安和延安相对接的环状旅游网络,依托周边城市发展庆阳旅游产业,形成线路相连、景区互补、客源共享、互利双赢。
同时建立以市府所在地西峰为中心向各县区延伸辐射的市内旅游网络,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发展本市休闲旅游。
充分发挥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处的地理优势,主动参与西安、咸阳、延安等市旅游产业的分工和布局,构建以周祖农耕文化旅游为龙头,以民俗文化为核心,以黄土风情旅游、红色旅游、度假旅游、观光农业为特色的庆阳旅游产业格局。
要把旅游基础设施、旅游重点项目、城市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保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旅游服务业在科学的指导下同步推进,快速发展。
(二)打造品牌,开拓市场庆阳的旅游资源开发应立足资源实际,围绕农耕民俗文化、红色革命旅游、黄土风情旅游等特色旅游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庆阳旅游品牌。
庆阳旅游产业应逐渐形成以南梁红色革命圣地旅游、子午岭天然氧吧森林公园旅游、周祖文化拜祭旅游、陇东民俗农耕文化旅游为特色品牌的旅游线路,逐渐提高规模和档次,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庆阳旅游。
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形成以香包、民间刺绣、剪纸、皮影等为主,具有鲜明地方民俗特色的高品质旅游纪念产品。
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各旅游企业都要宣传促销,宣传庆阳的旅游资源,树立庆阳旅游的整体形象,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升级,拓宽旅游市场。
(三)建立联动开发机制庆阳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应该与本市社会经济发展同步,与其他产业发展协调,建立行之有效的联动开发机制。
庆阳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经济增速强劲,作为甘肃新的经济增长极、国家大型能源化工基地、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核心地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建立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各产业发展与旅游产业发展联动协调的发展机制,形成互动式发展,带动式发展,联动式发展,形成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新趋势。
(四)建立多元化投资开发机制加快建立多渠道的旅游开发投入机制。
政府在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基础上,市、县财政每年都应拿出一定资金支持旅游业发展。
农、林等部门在农业开发、生态建设方面,应兼顾与重点旅游城镇和重点旅游景点景区相配套的旅游观光农业项目和生态旅游项目。
坚持走市场化、社会化的路子,坚持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及外商投资建设、经营旅游景区(点)和旅游设施。
落实省政府对旅游发展资金的征收制度,旅游主管及税务部门应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旅游发展资金征管工作,确保征得上来,用得合理。
与此同时,庆阳市政府还要积极推进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与旅游相关交通设施建设,加快改善旅游景点的食宿基本条件,提高服务质量,方便游客往来,满足游客的旅游需要。
(五)加强旅游组织及人员管理庆阳市政府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旅游行业管理规范制度和措施,整顿旅游产业市场,消除旅游市场混乱现象。
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业规范的旅游管理体制,把景点开发建设、服务质量规范、投诉处理等工作切实纳入统一有效的管理之中,加强监督监管力度,依法保护好旅游资源的开发,规范旅游市场,保障游客和旅游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同时,要不断加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旅游专业培训机构,采取委培、进修、短训、现场培训指导等方式,加强旅游行业人才培养,不断提高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为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促进庆阳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