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长平之战遗址
(2019版)高一语文中国现代诗歌五首2
![(2019版)高一语文中国现代诗歌五首2](https://img.taocdn.com/s3/m/df720658844769eae009edf3.png)
墨西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现猪流感疫情而对其实施贸易限制。
D.情感体验和理解认识的深浅,可以提高我们对文学作
品的审美能力,增强对艺术的感受力。
解析 A.结构杂糅,应改为“作者是……舒婷”或
“《双桅船》是著名的‘朦胧派’诗人舒婷写的”;B.搭
配不当,“拨动”与“心坎”不能搭配,可把“心坎”改
为“心弦”;D.不合逻辑,“浅”不可以提高审美能力,
法码 曲折 灼热
解析 A.“啃嗜”应是“啃噬”。B.“班斓”应是 “斑斓”。D.“法码”应是“砝码”。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双桅船》的作者是著名的“朦胧派”诗人舒婷写的。
B.“五四”时期,泰戈尔的诗一传入中国,就拨动了一
批正在寻找精神和感情家园的作家的心坎。
C.欧盟委员会一名发言人 28 日表示,欧盟尚无计划因为
增强对艺术的感受力,应为“深刻”。
;hg0088 黄金城 六亿俱乐部 hg0088 黄金城 六亿俱乐部 ;
要为人家的事拼命 [14] 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 351年)二月 [75] 用缴获的大批牛羊充作军食 左内史李沮当强弩将军 攻占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 谥 秦昭襄王也秘密派遣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 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 理之以义 慕容彪攻陷中山 历史就不变 ” 陈胜 吴广起义后 苏代:“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 是以兵大败 ” 用兵之道 大破之 後虬髯客入扶馀国自立为王 贲 离继出 以为诸侯莫足游者 家喻户晓的将军说上三天三夜都未必能说完 [85] 认为缴获敌船 把葫芦里的油往罐里“归” 韩信说:“这也在兵法上 2018-02-26375 李峤--?其所冒之姓为父与母 白起应该是最不适合当统帅的人选 死者二十余万 侃以捷告至钓鱼山 王徽--?24.未易当也 人有
历史趣谈长平之战尸骨坑 长平之战活埋了多少人
![历史趣谈长平之战尸骨坑 长平之战活埋了多少人](https://img.taocdn.com/s3/m/db1609757e21af45b307a86b.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长平之战尸骨坑长平之战活埋了多少人
导语:战国时期著名的长平之战发生后,赵国受到了巨大的打击,综合国力下降,实力大不如前。
而秦国在战争中运用谋略得当,将赵军围歼,使之全军覆
战国时期著名的长平之战发生后,赵国受到了巨大的打击,综合国力下降,实力大不如前。
而秦国在战争中运用谋略得当,将赵军围歼,使之全军覆没,从而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加快了统一六国的进程。
然而,对于长平之战的具体时间,历史上一直都存在着争议,大致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是“三年说”,二是“半年说”,三则是“二十一月说”。
那么这三种时间说法到底有什么依据,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先来看时间为三年的说法,这个时间段指的是公元前262年一直到公元前260年,也就是从秦军攻占了韩国野王,使得上党与韩国本土失去联系,郡守冯亭将上党郡献给了赵国开始计算,一直到赵括率兵贸然出击,最终全军覆没为结束。
“半年说”则是公元前260年的4月到9月期间,这个时间段是从秦国的将领王龁开始进攻赵国长平算起,一直到赵括突围身死,赵军大败为止。
这段时间主要就是长平之战的过程以及结果,它将上党之战与长平之战的时间分离开来计算。
“二十一月说”是公元前261年到公元前260年的这段时间,它是从秦国再次攻占上党开始计算的,一直到赵军全军覆没为止。
三个时间段都有各自的争议和依据,不过现在普遍被大众所承认的还是“三年说”的时间计算方法,因为这个时间段包含了长平之战的起因、经过、结果,较为详细和全面。
长平之战大胜的将领是谁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著名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使得天下的格局发
生活常识分享。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海南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二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海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a3673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0.png)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单元测试卷(人教海南版)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正确。
每小题3分,共60分)1.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他们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我们了解这一信息的主要依据是()A.考古发现B.文字记录C.民间传说D.文学作品2.山顶洞人遗址中出土了石器、穿孔骨针,还发现了很多兽牙、石珠等装饰品。
据此推断山顶洞人()A.使用磨制石器B.已掌握成熟的纺织技术C.有了爱美意识D.懂得交换生活用品3.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一处距今5300多年的都邑遗址内,发现了由野猪獠牙雕刻而成的、外形酷似正在吐丝状态的家蚕以及大量的农作物。
这反映了当时()A.农桑文明的出现B.山顶洞人的存在C.纺织技术的成熟D.城市功能的完备4.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于201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说,它代表了中国在5000多年前伟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
下列遗址同属于“稻作文明”的是()A.山顶洞人遗址B.河姆渡遗址C.陶寺都城遗址D.大汶口遗址5.考古工作者在良渚遗址发现古城和外围水利系统。
据估算,其工程总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
这可用于印证良渚古城()A.初步产生物品交换B.已经出现早期国家C.广泛使用青铜工具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6.山西陶寺古城遗址出土的蟠龙纹陶盘,受良渚文化黑陶刻画蟠蛇纹和肖家屋脊文化玉龙的启发,创造了中原的蟠龙形象,影响到后来的河南新砦文化、二里头文化、殷墟晚商文化等,直至发展到今天的中国龙造型。
这反映出中华文明()A.领先世界其他文明B.呈现多元一体特点C.区域发展相对平衡D.深受地理环境影响7.“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黄帝的评价。
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A.牧野之战B.涿鹿之战C.阪泉之战D.桂陵之战8.“一位叫放齐的酋长推举尧的儿子丹朱,尧马上表示,丹朱‘顽凶’不可用;又有一位叫欢兜的人举荐共工……尧与大家反复相商,又用各种办法考察了舜的德行,才将舜立为尧的继任人。
长平之战的地点在哪里
![长平之战的地点在哪里](https://img.taocdn.com/s3/m/0d3b5b1c5ef7ba0d4b733b9e.png)
长平之战的地点在哪里从长平之战的名字可以看出,长平之战发生的地点位于长平,现在位于山西省高平市,长平之战发生的地点在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长平村,在战国的时候这里才改为长平,它不仅是著名战役长平之战的发生之地,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
为了纪念长平之战,如今在长平还有长平古战场遗址,这个遗址宽度约10公里,长约30公里,属于重点保护的单位。
现在这里是旅游胜地,最著名的经典是骷髅王庙,据史料记载这里是秦国的手下白起坑杀赵国投降士卒的地方,人数多达四十万人,因为有太多的人在这里被杀害,这里也被称为杀古,足以可见战争的残酷。
但是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现在这里也成了人们缅怀长平之战的地方。
长平之战发生的时间据今已有20__多年,但是它发生的确切的时间存在着争议,主要有三种说法,时间间隔也不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发生在战国期间。
长平之战发生的地点在长平,长平之战也因此得名,现在长平还有了长平古战场遗址,以此来纪念长平之战这场意义深远的战役。
长平之战的时间是什么长平之战发生的时间是公元前262年,结束的的时间是公元前260年,但是对于这一时间是不准确的,因为长平之战中存在几个争议,时间争议就是其中一个,之前说的时间只是一种说法,除此之外还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发生的时间是公元前260年,经过了半年之后结束,还有一种说法是发生在公元前261年,经历了21个月,所以长平之战发生的时间是存在争议的。
x虽然发生的具体时间有争议,但是不管在何时,长平之战发生的时候中国都处于战国时期,那时社会上存在多个诸侯国,其中七个最强的组成了战国七雄,秦国和赵国就位列于其中。
战国七雄为了争出胜负,彼此之间进行着战役,秦国和赵国在长平之战中秦国取得了胜利,由此也加快了日后统一中国的进程。
长平之战活埋了多少人秦国在长平之战胜利后便把赵国的战俘活埋了,据说活埋的人数为40万,因此秦国的将领白起备受谩骂。
那么真的有40万人被活埋了吗司马迁曾在史记中记录到卒四十余万皆坑之,在这里坑是一个动词,曾经这个词被解释成活埋,但是史书中并没有明确地表明坑是活埋的意思,可是40万人不是一个小数目,倘若全部被活埋的话是很难做到的。
考古挖掘发现中的古代战争遗迹和战争文化
![考古挖掘发现中的古代战争遗迹和战争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40269750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0b.png)
考古挖掘发现中的古代战争遗迹和战争文化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学科,通过挖掘和研究古代文化遗址、遗迹等物质文化遗产,揭示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发展。
在考古挖掘中,人们经常会发现古代战争的遗迹,这些遗迹不仅仅是一堆残破的遗骸和兵器,更是我们了解古代战争和战争文化的窗口。
本文将探讨考古挖掘中发现的古代战争遗迹以及这些遗迹所展现出的丰富战争文化。
一、城市遗址中的古代战争遗迹在考古挖掘中,人们经常会在古代城市遗址中发现与战争相关的遗迹。
这些遗迹可以是古代城墙、城门和护城河等防御设施的遗迹,也可以是战斗中使用的兵器、装甲和战车等物品的遗迹。
通过对这些遗迹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代城市的防御体系和战争技术的发展,揭示古代战争的规模、战术和策略。
二、古代战场遗址中的战争遗迹除了城市遗址,古代战场遗址也是考古学家的重要研究对象。
战场遗址通常包括战壕、壕沟、阵地工事和兵器遗迹等。
通过对古代战场遗址的挖掘和研究,我们可以推测出战斗的过程、战场的布局和作战的方式。
例如,在中国的著名战国时期遗址长平之战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兵器和军事设施,这些遗迹有助于我们了解战国时期的兵器装备和战争策略。
三、古代战争遗址中的战争文化除了战争遗迹本身,古代战争遗址还反映了古代战争的文化和思想。
例如,在战场遗址中发现的铭文和图案可以揭示古代战士的思想和信仰。
同时,战场上的英雄和将领墓葬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战争英雄和战争功勋的崇敬。
这些战争文化的遗迹为我们研究古代战争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意义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四、考古挖掘对战争研究的意义考古挖掘发现的古代战争遗迹对战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填补历史文献的不完整性和主观性。
历史文献通常是由当时的统治者和文人撰写的,存在着政治和个人立场的因素。
而通过考古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从客观的角度了解战争的真实情况和全貌。
其次,考古挖掘可以提供更为具体和细致的信息。
历史文献通常只能提供文字描述,而考古挖掘可以提供实物和物理证据,更加直观地展现古代战争的场景和过程。
中国古代最大战役长平之战
![中国古代最大战役长平之战](https://img.taocdn.com/s3/m/cb9fa43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5.png)
中国古代最大战役长平之战公元前230年,一支来自西北方的军队开始横扫天下。
在十年的时间里,他们吞并了所有的国中之国,征服了所有的部落,在中国第一次创建了一个大一统的国家:秦帝国。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古代最大战役长平,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古代最大战役长平战国时代,魏国是第一个霸主。
魏军身穿重装铠甲,作风强悍。
可是,这样一支勇猛的军队,却成为秦帝国军团的第一个牺牲品。
公元前293年,秦军大败魏军,魏国从此衰落。
秦军团为何如此强大?或许,从长平战役中,我们可以洞悉这支恐怖军团的秘密。
公元前262年,秦军攻陷了大片韩国领土,韩国地方长官不但不降,反而将上党郡送给了赵国。
赵国的平阳君赵豹认为:在上党问题上,“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容易招致大祸。
他不赞成接受上党。
平原君赵胜则提出相反的意见,他认为,出动百万大军也未必能夺得一城,坐收韩国上党郡的十七座城邑,大利益大良机,不可错失。
赵孝成王采纳了赵胜的意见,派他去接收上党。
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决定,为赵国的最终毁灭埋下了祸根。
上党,位于太行山西侧,是韩、赵、魏三国的交界地区,居高临下,一直威胁着秦国的南阳,早就是秦国的大患。
因此,夺取上党,对于秦国来说,势在必行。
趁赵军在上党守御未稳,秦军进行袭击,赵军不敌秦军,退守长平。
长平,今天的山西省高平平村。
在这个地方,秦、赵两国集结了100多万人的军队,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这是古代战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将决定战国时代的政治格局。
这里,有一个问题。
据司马迁的记载:长平战役,秦军曾经投入了60万左右的兵力。
长平离秦国的都城咸阳将近500公里。
两千多年前,秦国的人口总数也不过500万。
60万的一支秦国军队,远离国土,连续作战达两年之久,秦军是怎样完成后勤补给任务的?一支规模如此庞大的军队,粮草和武器装备的消耗是惊人的。
秦国的国力又是如何支撑如此巨大的消耗的?秦国必须要拥有一个庞大的财政收入。
帮助秦国实现这一目标的人是商鞅。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战争长平之战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战争长平之战](https://img.taocdn.com/s3/m/f79a77b1284ac850ad024268.png)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战争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古战场遗址“长平之战”古战场遗址,位于山西省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长平村,西起骷髅山,马鞍壑,东到鸿家沟,邢村,宽约10公里;北起丹朱岭,南到米山镇,长约30公里。
遗址东西两面皆是山,两山之间的丹河两岸的河谷地带均为遗址范围。
“据《泽州总论府志》,《山西通志》记载;‘赵括乘胜至秦壁,即今山西省冤谷也(古称杀谷,长平之战战场)其谷四周皆山,唯前一路可容车马,形如布袋,赵兵既入,战不利,筑垒坚守……后括自出搏战为秦射杀之’[摘自网络]。
”冤谷也就是战国时期,秦国大将白起坑杀赵国投降士卒40万的地方[此地建有骷髅王庙]。
当地老百姓曾经把这里称之为杀谷。
后来唐代的玄宗巡幸至此,见白骨遍野,头颅成山,触目惊心,遂命官员在此地修建骷髅王庙,即;择其骷骨巨者,立像封骷髅大王,建庙宇贡奉,借以祭奠40万被坑杀士卒之先灵。
又把庙南面的山改称之为骷髅山,更杀谷为冤谷。
明代的诗人于达真经此提诗曰;“此地由来古战场,平沙漠漠野苍苍。
恒多风雨幽魂泣,如今英灵古庙荒。
赵将空遗千载恨,秦兵何意再传亡?居然词语劳瞻拜,不信骷髅亦有王。
”长平之战是我国古代战争吏上最著名的一场战争,也是我国战国时期,秦赵两国之间发生的一场规模最大的战争。
这场战争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
但是,秦国大将白起坑杀赵国投降士卒40余万人,令人触目惊心的杀戮;血流成河,尸骨遍野,头颅堆积成山,成为古今中外战争吏上最残酷最大规模屠杀投降士卒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至今仍然浸透着萧瑟的战争气氛。
长平之战的起因和结局公元前262年,秦国派兵攻韩,孤立了韩国的上党郡,把上党郡与其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
韩王自知韩国的国力和兵力无法与秦国的国力和兵力匹敌,为了自保,就让上党郡郡守冯亭把上党郡献给秦国,向秦国求和,以求秦国息兵。
但上党郡郡守冯亭不愿投降秦国,又加上上党郡的百姓也纷纷逃往赵国。
赵国在当时的诸侯国中,除了秦国外,只有赵国的宗合国力最强,也只有赵国是秦国的强劲对手。
中国保存最完好古战场,场景惊人的40万士兵尸骨埋于此
![中国保存最完好古战场,场景惊人的40万士兵尸骨埋于此](https://img.taocdn.com/s3/m/1f55466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b.png)
中国保存最完好古战场,场景惊人的40万士兵尸骨埋于此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上,有一场惨忍恐怖的战争,就是秦赵之间的长平战争,当时双方参战人员加起来就有100多万,而此次长平之战秦国将领白起就坑杀40万赵国降卒,考古学家已经在山西找到遗迹,场面是相当让人恐惧的,而相关专家欲把这场2000多年前一场著名战争发生地,“长平古战场遗址”计划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据史书《战国策》记载,公元前262年,秦国与赵国爆发长平之战,由于死亡人数相当惊人,因而这场“长平之战”是中国十大战争之最,也是世界罕见。
据考古发现,长平之战的所在地是在山西上党盆地。
该地方其实也是我们早期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该地带也是位于湿润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点、由于地理、气候的因素,这里形成了早期游牧民族和农耕文明冲突的前线,该地还属于黄土高原俯瞰华北平原的最佳视线,这种地形在古代兵家的战略是极其重要的,因而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但是真正的缘由可能是“得上党者得中原”的战略考量,因此上党地区在兵家的战略上是必争之地。
其实我们在谈论古代史和军事史都绕不开长平之战。
因为长平之战让秦军取得了巨大胜利,大大地削弱了赵国,为秦完成统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这对于整个后来的中国影响有着极其重要意义,虽然这场战争让当时百姓经受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痛苦,但是这场战争也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长平之战核心价值在于奠定了秦一统六国的胜利起点,对于东方古国统一版图的划定具有决定性意义。
”这场战争还诞生了多个成语,“纵横捭阖”“四分五裂”“青云直上”“百发百中”等这些凝粹着古人军事智慧的成语如今广为人知。
据考古学者在长平古战场挖掘现场,测量出该战场遗址是东、西分别至高平市区10公里,南至12公里,北至15公里,并在1982年被评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地百姓对对于古代历史文物也是有着很好的保护意识,民间也出现了自发保护战争遗迹的组织,截至目前所发现的战场遗址中,“长平古战场遗址”算是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战场遗址。
2022年7月9日陕西省考试题
![2022年7月9日陕西省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b49e8c9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a.png)
2022年7月9日陕西省考试题50.(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是() [单选题] *A.无独必有对,万物皆有偶B.流水不腐,户枢不蠹C.日有所思,夜有所梦D.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正确答案)51.(单选题)一桶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时才有力量,这句话表明()。
[单选题] *A.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B.个人和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正确答案)C.个人的活动影响社会发展D.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制约52.(单选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单选题]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B.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C.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53.(单选题)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三杰”创作的是()。
[单选题] *A.《蒙娜丽莎》B.《大卫》C.《西斯廷圣母》D.《维纳斯的诞生》(正确答案)54.(单选题)“江山社稷”中的“稷”在古代是指()。
[单选题] *A.土地之神B.黎民百姓C.祈求丰收D.五谷之神(正确答案)55.(单选题)《西游记》是我国第一本体现()主义的书籍。
[单选题] *A.浪漫主义(正确答案)B.写实主义C.批判主义D.现代主义56.(单选题)中国古代文化习俗中对于年龄的称呼非常考究,“摽梅之年”指的是()。
[单选题] *A.女子到了出嫁的年龄(正确答案)B.女孩十二岁C.男子到了适婚年龄D.男子四十岁57.(单选题)“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
”“商朝的书面语”指的是()。
[单选题] *A.甲骨文(正确答案)B.金文C.小篆D.隶书58.(单选题)下列成语中,对应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桂陵之战”--围魏救赵(正确答案)B.“长平之战”--破釜沉舟C.“长勺之战”--退避三舍D.“城濮之战”--四面楚歌59.(单选题)如果研究明朝手工业技术,应查阅的重要文献资料是()。
历史故事-长平之战
![历史故事-长平之战](https://img.taocdn.com/s3/m/e308bf2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7.png)
历史故事-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历史故事-长平之战吧!长平之战战国时,秦大将王龁率数十万兵马像滚滚乌云一样笼罩住韩国上党城(今山西省和顺、榆社以南,沁水流城以东地区),城中一将拼死杀出一条血路逃到赵国哀哀求救,赵王立刻派遣大将军廉颇率20多万兵马前往解围。
不料,赵秦两军在长平遭遇,廉颇将军在马上一声呐喊,只见战马兵车卷起漫漫黄尘,鼓声阵阵,热浪翻滚,两军混战一起,杀得天昏地暗。
双方伤亡都很惨重,廉颇见无法解救上党之围,为保存实力,只得鸣金收兵,兵退十里,筑起数十座营垒坚守不出,以逸待劳。
秦军日日攻打赵军营垒,都被廉颇的弓箭手射了回去,一连打了四个月,还是攻不破。
真是狗咬刺猬无处下嘴,急得秦将王龁坐在马上泼口大骂。
王龁为什么这样急呢?因为他知道秦国离长平太远,粮草运输十分困难,一旦粮草供应不上,士兵们吃不饱肚子,军心就会动摇,若廉颇到那时率师反攻,秦军必然大败,所以他只有速战速决才是上策。
正当王龁急得火烧眉毛的时候,忽然探马来报告说:赵国又派20万人马,由赵括率师前来换廉颇守阵,廉颇已回老家邯郸去了。
王龁猛听得又来了这么多敌军,心头怦然一惊,又一听来的是赵括,不禁仰天大笑:“哈哈,是那纸上谈兵的赵括呀!”这王能为何大笑?原来,赵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了。
秦军知道廉颇是个身经百战的老将,有他在,就别指望攻下赵军防线,为迅速扭转战局,秦国暗派奸细潜进赵王的官中,用一箱箱黄金收买贿赂赵王身边的几个谋臣,要他们在四下里散布谣言,说廉颇的坏话。
这招真灵,几天之内,赵国王宫内外、街头巷尾谣言四起,都在传说秦国人最害怕赵奢,听说赵奢的儿子赵括精通兵法,又有谋略,武艺高强,秦兵一听他的名字就吓得屁滚尿流,要是他当元帅攻打长平,秦兵早吓跑了。
还有的说,廉颇那老头已不行了,越老越胆小,秦兵在阵前骂阵,他都不敢出来答话……总之,廉颇远不如赵括,此次秦赵一战,非赵括出征不可。
山西古战场遗址
![山西古战场遗址](https://img.taocdn.com/s3/m/ba7c013cc281e53a5802ff4a.png)
山西古战场遗址山西古战场遗址白波黄巾军屯军遗址中国学者经多年实地考察发现,东汉末年白波黄巾军屯军之所就在今山西省襄汾县西南22公里永固村。
东汉末年黄巾军起,河东农民领袖郭太于白波谷构筑壁垒,号“白波黄巾”,聚众10万,声势浩大,转战太原、河东一线长达十余年,是数千年间山西地区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组织最严密的农民起义军。
《后汉书》有“黄巾余贼郭太等起于西河白波谷”的记载,但西河白波谷究竟在哪里,至今学术界仍有不同看法。
据唐代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志》说,“白波谷,在太平县(今山西襄汾西南)东南十二里”,学术界多认为白波谷即今襄汾西南永固村;又有以汉代西河郡郡治在当今离石而以为汉代白波谷即今离石。
经过中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靳生禾教授与山西地图集编辑部谢鸿喜先生野外考察后,使白波谷地址最终被确定下来。
靳生禾教授介绍,白波谷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它东濒汾河湍流,背依悬崖绝壁,隔河为古晋阳与河东间的汾河河谷传统大道,是晋中与晋南间的交通咽喉和战略要冲。
迄今永固村及其周围的南五、西吉、东吉等村仍保留有5座白波垒遗址,均是黄土悬崖冲沟和夯土成墙的巨大土堡。
土堡大者周长约700米,小者周长约500米,墙外侧高7-10米,墙厚约8米。
各堡中央有地道,堡外有护堡壕。
城堡均依悬崖而建,尽可能借助悬崖代替板筑城墙,构造既险要又经济。
这种要塞的构筑方式古来就很是罕见。
永固村东北的城堡至今仍有居民40余户,堡前原建有大王庙,供奉的就是义军领袖郭太,邻近四乡每年农历二月都举行盛会祭奠。
遗憾的是大王庙在抗战时期被日军毁掉了。
靳生禾先生现为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所教授,长期以来和山西地图集编辑部谢鸿喜合作,致力于中国古战场研究,迄今已先后发现并考证出战国古雁门关、春秋战略重镇羁马、长平之战古战场等十余处遗址。
新华网太原11月27日电(记者高风丁若亭)蒙坑之战的古战场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蒙坑之战的古战场遗址在山西省临汾市襄汾、曲沃两县交界处被发现。
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农历四月至九月在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东西梁山之间丹河附近河谷地带 秦将白起率
![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农历四月至九月在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东西梁山之间丹河附近河谷地带 秦将白起率](https://img.taocdn.com/s3/m/26c789a61a37f111f1855bcf.png)
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农历四月至九月在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东西梁山之间丹河附近河谷地带秦将白起率50万人对赵括45万人并坑杀赵国40万降兵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四月至九月间,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
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
此战,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
战争中,赵王在战争指导上,昧于秦强赵弱的基本形势,急于求胜,错误地坚持进攻战略。
中秦国离间之计,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急于求胜,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
白起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获得战争的胜利。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
基本信息名称长平之战伤亡情况赵兵前后被斩杀45万人,秦军过半地点长平(今山西晋城高平市西北)主要指挥官秦国:白起,赵国:赵括时间前260年(一说前262-前260又说前261-260)参战方秦国赵国结果秦胜赵败参战方兵力赵国约45万人,秦军50万战争背景赵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国君的祖先原为赵侯,战国初期,韩国、赵国、魏国三国的国君,被周天子承认,完成了三家分晋的最后一步,成为战国时期的新兴国家。
赵国自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军事改革以来,国势较盛,军力较强,对外战争胜多秦国、赵国位置地图负少。
赵武灵王更亲自乔装使者入秦,考察秦国地形,意图于九原出击绕开函谷关攻灭秦国。
秦国位于赵国的西面,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
秦国最初的领地在秦(今天水市),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
长平之战古遗址
![长平之战古遗址](https://img.taocdn.com/s3/m/ae860a1559eef8c75fbfb3eb.png)
二、 ASEB栅格分析法及其运用
(一)ASEB方格分析法 ASEB是一种新型的以消费者为导向的 管理手段,它将SWOT(即优势、劣势、机遇 与威胁)分析法与曼宁一哈斯一德赖弗一布朗 需求层次分析法(包括活动、设施、体验与利 益)以栅格或矩阵的形式结合起来。
ASEB栅格分析法及其评价指标
活动 (Activities) 优势 (Strengths) 环境 (Settings) 体验 (Experience) 利益 (Benefits)
一、长平古战场遗址
古长平在今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长平村。 高平春秋时称泫氏,战国时改为长平。公元 前262年,因争夺上党地区,秦赵两国爆发 长平之战。持续3年之久的战争历经“上党 归赵”“廉颇坚壁固守”“秦使反间 计”“赵王换将易帅”“赵括被围”等几个 关键阶段,最终以秦胜赵败而告结束。此役 奠定了秦王朝统一天下的军事基础。当年长 平之战的主战场就在如今的高平。
体验 Experience s
游客阅历、经 历、文化程度 等不同,游客 的体验与感受 不可预知、不 受控制 并非所有旅游 者都能获得和 期望值相符的 体验、
利益 Benefits
由于旅游者个 性的差异,部 分游客期望值 过高,可能导 致旅游收获下 降 旅游发展和古 遗址保护对长 平古战场遗址 的开发要求有 差异
2.
3.
4.
5. 6.
文化深度挖掘,充分发挥长平古战场遗址 的资源独占性 加强公共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景区知名度 引入有效的开发、管理理念,培养优秀旅 游从业人员 完善博物馆建设 充分利用周边旅游景点,开发旅游线路
参考文献:
[1] 崔佳春.古遗址旅游的开发探析 [J]《旅游开发研究 》2009(1) [2] 邵秀英 段春姗.基于ASEB栅格法的古村落体验旅游开发 研.究——以山西碛口为例[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 2010.9(3) [3]刘连兴. SWOT分析与ASEB分析在旅游地的应用研究— —以德州苏禄王墓为例[J]《衡水学院学报》- 2008(1) [4]王春权 李玉彬.略谈古遗址的保护与管理[J]《黑龙江史志》 - 2010.21(总第238期) [5]杜久明.安阳殷墟—古遗址保护与展示的成功典范[J]《中 原文物》- 2007 (4) [6]阎书广.《晋城旅游》[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6.10
秦朝的统一与山西古文明拿鹜秦朝的统一与山西古文明的灭亡aspanclass=
![秦朝的统一与山西古文明拿鹜秦朝的统一与山西古文明的灭亡aspanclass=](https://img.taocdn.com/s3/m/407cbf7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8.png)
秦朝的统一与山西古文明的灭亡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历史证明,这些在经济和文化上领先于秦国的东方国家,在当时不可能战胜法西斯秦国,因为没有底线和人性的军队可以无视人世间一切道德和行为准则。
十世纪九十年代,在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高平市境内,人们发现了两个巨大的尸骨坑,并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尸骨、钱币、箭簇等文物,经过仔细的鉴定和考证,考古人员确定这些尸骨就是距今2200多年前秦赵长平之战中赵军降卒的遗骸。
一场曾经被中国史学界怀疑了长达两千多年,甚至一度被怀疑是子虚乌有的神秘的大屠杀,随着这些遗骸的重见天日,终于得到了有力的证实。
长平之战遗址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战役,双方参战总兵力超过100万人。
这场战役的结局,是每个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耳熟能详的,多少年来,无论是史学家、军事家还是平民百姓,都对于这场战役的胜利者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秦军的统帅白起,更是因为长平之战的胜利赢得了后世一致的推崇和敬仰,被誉为“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的中华名将。
而那个为后世留下了成语“纸上谈兵”的赵括则成为笑柄。
中国的历史是不属于失败者的,千百年来,这些在古老而悲壮的东方反法西斯战争中长眠的英雄们,始终被尘封在历史的垃圾堆里,不仅得不到史学家们的同情与关注,反而受尽了后世的嘲讽和鄙夷,更被大多数中国人彻底的遗忘了。
在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中,长平之战被定义为战国时期的重要转折点,东方六国中最后一个能够阻挡秦国东进的强国赵国从此一蹶不振,其他东方国家更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长平之战结束的第二年,秦始皇嬴政出生,三十三年后,赵国灭亡,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了战国七雄中最后一个国家齐国,长达五百多年的春秋战国时代自此宣告结束。
“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长期以来,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一直被看作是一个动荡混乱的黑暗时代,而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强大的中央王朝,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却被看成是对乱世的终结,是历史的进步和对华夏各族人民的伟大贡献,但是,我们今天应该还历史以本来的面目,找回被歪曲的历史真相。
晋见:凭吊长平之战遗址
![晋见:凭吊长平之战遗址](https://img.taocdn.com/s3/m/8b17d52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e.png)
晋见:凭吊长平之战遗址古代,山西地处中原和草原接壤的地方,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山西这块土地上发生过众多著名的战事,这些战事有的尚有遗址可寻,有的早已烟消云散,彻底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之中。
远古时期的炎黄之战,黄帝和蚩尤之战,至今在山西晋南还有众多的民间传说,这些遥远的往事已过去太久,到底有多少是真实的,有多少是虚构的,已难以说的明白,但是神话传说一定不是空穴来风,传说的背后,一定有真实的史实,只是,太过遥远,已不可追寻。
发生在山西著名的战事很多,西周时期著名的千亩之战,西汉的白登之围,南北朝的玉璧之战,唐初李世民和宋金刚的雀鼠谷之役,五代李存勖三垂冈之战,北宋金沙滩之战,以及近代的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而最惨烈也是名气最大的应该是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的始末已研究的太多,在这里不再赘述,简单而言,秦韩交战,韩国败,想割让上党郡给秦以求和平,但上党郡守冯亭不肯,献上党给赵,秦赵于是交战。
开始赵国名将廉颇固守,最后秦国使计,赵国换帅,秦国也暗自换上名将白起,最后白起大败赵军,纸上谈兵的赵括战死,白起坑杀赵国降卒。
据史书记载,秦军前后斩杀赵军45万人,秦国亦死伤近20万,双方伤亡人数超过60余万,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事。
长平之战已过去两千二百多年,今日山西晋城的高平市,就是当年长平之战的发生地,如今大量特别的地名记录着这场惨烈的战争。
这里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到长平之战的痕迹?我们走进高平,去寻找那些蛛丝马迹。
大粮山,位于高平市米山镇,是赵军前期的大本营,廉颇幕府所在地和屯粮处。
今天的大粮山已看不到任何战争的痕迹,山顶建有廉颇庙,老百姓至今还前往祭拜。
廉颇庙和国保单位定林寺同属一个景区,需要买票才能进入。
米山镇大粮山王狰摄大粮山廉颇庙王狰摄自长平之战纪念馆留有战争痕迹的地方是永禄尸骨坑。
1995年5月,永禄村农民李珠孩、李有军父子在平整土地的时候发现了一处长平之战的尸骨坑,10月,考古工作者对该尸骨坑进行了挖掘,出土了大量尸骨、刀剑、钱币等文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平之战遗址长平之战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战争,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
此次战争过去已经两千多年了,但是,白起坑杀赵卒40万,令人触目惊心的杀谷,仍然浸透着萧瑟的战争气氛,而成为人们凭吊古战场之胜地。
战国晚期,齐、楚、韩、魏、赵、燕六国相继走向衰弱,强大的秦国,雄心勃勃,开始实施统一六国的计划。
公元前 266年,秦相范睢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前 262年,秦国发动了攻打韩国的战争,前 260年,拉开了长平之战的序幕。
战争经过了上党归赵,廉颇与秦坚壁对垒,秦将白起使反间计,使赵孝成王撤换了战争经验丰富的赵国名将廉颇,而启用了善于“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的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
在长平一带双方摆开了决战的架势。
赵括一到长平,就改变了廉颇原定的战略,反守为攻,主动攻击。
白起装着败退,诱赵军深入,尔后断赵军退路,将赵军分割包围,然后吃掉。
赵军被围40天,粮绝无援,奋力突围,伤亡很大,没有成功,赵括本人也中箭身亡。
赵军45万人被俘,被秦军全部坑杀在长平一带。
尸骨遍野,头颅成山,血流成河,成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最为残酷的杀害战俘的一次战役。
此次战争,秦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此次战争对于研究战国晚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变革兴衰以及秦统一中国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长平之战遗址,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范围广阔,西起骷髅山、马鞍壑,东到鸿家沟、邢村,宽约10公里;北起丹朱岭,南到米山镇,长约三十公里,东西两山之间,丹河两岸的河谷地带均属于重点保护区。
古长平在今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长平村。
高平春秋时称泫氏,战国时改为长平。
这里是中华民族原始文明的发祥地,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华第一大帝——炎帝就活动在泽潞盆地,逝世后就埋葬在羊头山东南的庄里村,是为炎帝神农氏的先茔。
高平三面环山,丹河从北向南纵贯全境,这里崇山峻岭,地形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长平之战遍及大半个高平,涉及到的山岭、河谷、关隘、道路、村镇五十多处。
距今虽然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但是,许多优美的故事和传说,至今仍然广为流传,许多地名、村名的由来都与此次战争有关,如康营、谷口、围城、箭头、弃甲院、三甲、赵庄、徘徊等。
百里长城(又称秦垒)、营防岭、空仓岭、白起台、骷髅山、将军岭、廉颇屯等许多遗址遗迹尚存。
秦军为断绝赵军的粮道和援军而修筑的长城,西起丹朱岭,经关和岭、羊头山,到陵川的马鞍山,蜿蜒曲折百余里,至今遗址尚可见到。
围城村相传为赵军被秦军围困处,赵括就死于此地。
赵庄村,相传长平大战后,此地成为一片废墟,赵括死后,当地老百姓将赵括尸体偷回,葬于村北的二仙岭上,为使子孙后代不忘赵国,遂将此地改名为赵庄。
成语“纸上谈兵”就是指赵括用兵的教条主义。
谷口村,相传是白起坑杀赵军的地方,因此,谷口村又名杀谷、哭头、省冤谷,位于高平市城西5公里处,村子里有白起台、骷髅山、骷髅王庙等古迹。
骷髅王庙始建于唐代,唐玄宗作潞王时,巡幸至此,见白骨遍野,头颅成山,触目惊心,遂在头颅山旁修建骷髅王庙,“择其骷骨中巨者,立像封骷髅大王”。
现骷髅王庙为清代遗构,庙内塑赵括夫妇像。
明代诗人于达真写道:“此地由来是战场,平沙漠漠野苍苍。
恒多风雨幽魂泣,如在英灵古庙荒。
赵将空余千载很,秦兵何意再传亡?居然祠宇劳瞻拜,不信骷髅亦有王。
”每到高平旅游观光的人们,都要到骷髅王庙参观游览,领略长平古战场的雄浑场面。
长平之战遗址内,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常有戈、矛、箭头等文物出土。
近年来,高平市对长平之战的考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有许多重要的发现。
1995年 5月,在永录村发现一处尸骨坑,此坑就在将军岭下,出土了大量的尸骨以及刀币、布币、半两、箭头、带钩等文物,为研究长平之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此尸骨坑现已原地保护,不久就会对游人开放。
大家好,我是您这此游览的导游员,叫蒙毅。
首先我代表山西省友谊之旅旅行社欢迎您来参观菩萨顶。
我在这里祝您玩得开心愉快,通过我的讲解,一定会使您不虚此行。
大家看,坐落在灵鹫峰上的这座金碧辉煌的寺庙就是素有喇嘛宫之称的菩萨顶。
我们已经参观了许多寺庙,大家可能也发现了,大多是红墙灰瓦,,而菩萨顶却是红墙黄瓦。
在古代中国,黄色是皇家专用的,可菩萨顶却用了黄琉璃瓦,,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考虑,等我们参观完寺庙,听了我的讲解,您自然会明白。
此寺创建于北魏,原叫大文殊院。
相传唐太宗贞观五年,僧人法云想塑一尊文殊像,可不知道塑何职文殊。
一天夜里,法云从长明灯下的蓝光中看见一尊文殊菩萨像,并由塑工塑成。
传说这便是文殊菩萨显圣,展示真容,所以此寺又叫真容院,俗称菩萨顶。
寺庙经历代修补,尤其是1952年政府拨款补修了所有殿宇和牌楼、石阶等。
现占地30亩,分前院、中院、后院和东配院四处院落,有殿堂楼房121间,是五台山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喇嘛寺院,殿宇云集,雄伟壮观,布局严谨,独具特色。
我们从山麓仰望,阳光下飞檐斗拱,相托红墙黄瓦,金碧辉煌,象西藏布达拉宫,所以有喇嘛宫之称。
菩萨顶在五台山有很高的地位,是黄庙首领庙。
大家请跟我往上走。
我们登上这高高的台阶,就进入寺庙了。
这台阶、木牌坊、幡杆就是康熙皇帝看成龙头的地方。
这里我们要让大家数一数,到底有多少台阶,等大家登上这高高的灵峰圣境,我会告诉大家关于这台阶,上面的石狮的说法和传说。
大家数清楚了吗?到底有多少台阶?我告诉大家,寺庙门前的长长的台阶,一般都会与108有关,菩萨顶也不例外,也是108级台阶。
佛家说,人生共有108种烦恼,把解脱烦恼之道称为“法门”。
踏上一级台阶,意味着跨入一个法门,消除了一种烦恼。
当您气喘吁吁地站在悬有“灵峰圣境”横匾的彩绘牌楼下面,远望周围林立的寺庙、翠绿的山色,您是不是已把人世间的108种烦恼全部踩在脚下,成了一个无忧无虑的人了呢?我们再看台阶上这对石狮,仔细看过之后,您一定会发现左边这只没有舌头。
原来啊,是它偷吃工人食物被割掉了舌头,一直饿着肚子蹲到现在。
这座四柱三门七楼的高大木牌楼是清代康熙五十三年所立。
它色彩鲜艳,彩绘龙凤,造型优美,形象生动,结构合理,坚固精致,是五台山木牌楼之冠。
穿过天王殿,我们来到前院,院内古树参天,石碑林立,幽雅清静。
我们面前的是大雄宝殿,是菩萨顶的主殿,寺内重要佛事活动一般都在这里举行,内供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和十八罗汉。
大雄宝殿右侧是带箭文殊殿。
殿内骑狮文殊的肩上插有一支箭,传说是乾隆皇帝射的,不过我们现在看不到这支箭了,它以被前两世班禅取走了。
要说菩萨顶最有特色的建筑,还要数大雄宝殿后的文殊像。
大家请跟我来。
我们面前的大殿就是文殊殿。
大家看殿前台阶,有许多蜂窝状小眼。
原来在殿檐中间的一块瓦上,不论春夏秋冬,也不论阴雨晴天,总是滴水不断,所以又称为滴水檐大殿。
由于雨珠滴沥,落地柱石,嘀嗒有声,再加上注溅时水花在阳光下反射出五光十色的艳彩,形成五台山一大景观。
您能猜猜为什么滴水不断吗?曾经有很多种说法,其实只是在檐下有一个存水槽之故。
不过我们现在已看不到这一景观了,因年久失修和维修时没有注意保存,水槽已不存在了。
殿内原有三尊高约两米的铜质三大士像,就是正中文殊。
左观音,右普贤。
它们距今应该有四百多年了,是铜铸艺术的珍品,可惜这三尊名冠五台山的铜像,早已被毁。
现在的塑像是1985年新塑的。
大家仔细看,黄庙殿内的塑像与青庙有所不同,从塑像就可以分辨出是青庙还是黄庙。
这里的菩萨像都有肩花,脸微侧,且有华丽的背光,这正是与青庙塑像的不同之处。
在后院,,还有明代万历年间铸造的大铜锅。
大家看,如此巨大的铜锅一年也只是腊月初八煮腊八粥用一次。
据说有一次小喇嘛因洗锅后,锅内表面结冰,还差点上不来呢,可见这铜锅有多大了。
佛教寺院都有一点神秘气氛,而殿顶的神兽仙人,更增加了一份神奇色彩。
这些神兽是龙的儿子,他们有各种各样的能力。
把他们安置在殿顶是为了防火、避邪,又有龙凤象征和谐祥瑞。
菩萨顶之所以能保持黄庙领袖庙的地位,与清代康熙、乾隆几次来五台山住在菩萨顶有关。
康熙在寺内留下了“五台圣境”御笔。
大家看这石碑坊上四字就是康熙亲笔题字。
因西藏历来是政教合一的政权,所以清统治者极力笼络人心,以巩固对西藏的统治。
这样,五台山黄庙就更加兴盛起来,尤其是菩萨顶,地位极高,寺庙的大喇嘛在清代相当于朝廷一品官的地位。
由于菩萨顶相当于皇帝行宫,再加之为了笼络西藏喇嘛教,所以代表皇室“至高无上,尊贵富有”的红墙黄瓦便也成为菩萨顶的特色了。
各位游客您明白了吗?好了,各位游客,我的讲解就告一段落,希望通过我的讲解,您能对菩萨顶留下深刻的印象。
祝大家旅途愉快。
汾河公园是位于太原市中心的大型城市生态景观公园,是具有中国北方园林风格和太原汾河地域文化的山水园,全长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公顷,形成了130万平方米水面和130万平方米绿地,是太原市目前最大、最集中的公共绿地游乐场所。
同时也是太原城区汾河段蓄水美化工程,人工复式河槽由中隔墙分成东西两渠,东侧清水渠,宽220米,由四道橡胶坝分为三级蓄水湖面;西侧浑水渠宽80米,排泄上游洪水和水库灌溉输水。
东西两岸各布置一条箱形排污暗涵,接纳城市排污管道和边山支沟来水,送至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
在公园两岸带状绿化平台上分布着4个主题广场、6个自然景区和7个观光景点。
沿汾河西岸“晋汾古韵”广场上,治汾始祖台骀雕像栩栩如生,可追寻汾水的渊源;“梨园余音”广场上,戏剧脸谱古意盎然,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三晋戏曲文化;“五环生辉”广场健身体育活动设施完备,活力四溢,充满动感。
沿汾河东岸,可领略古晋阳八景之一“汾河晚渡”的绮丽动人景色;“雁丘景点”依汾河古老传说而建,元好问的千古诗句为此平添几分婉约;巧妙地利用了橡胶坝运行设施形成的“沙滩碧水”、“游泳池”、“钓鱼池”和“画舫”,充满现代体育健身特色,还有亲临水面的“日台”、“七亭”、“渡口”及“乐坛”等景点。
在湖面上荡漾的游船及在主园路通行的观光车穿梭自如,可引游人游遍各个景区。
凡有台阶的广场均专门设计了无障碍通道,欧式风格的商品售卖点平均分布,游览其间更觉方便轻松。
汾河公园湖面之上点缀有彩色橡胶坝、大型音乐喷泉、鸟岛、绿洲,现代与自然的交融,人与水的亲和,展现出一幅波光潋滟,水天一色的画面。
夜幕降临,遍布各景区的30种风格各异的4000余盏灯饰与滨河东西路四条光带交相辉映,设计精巧的广场地灯为公园再现了色彩斑斓的立体美景。
整个公园动静结合,过去、现在、未来有机融会,流连其中,可享受省城最大自然生态的情景,同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对话,静静品味汾河公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纯净的生态美景。
太原汾河公园的建设,提升了城市形象,也让人们直接感受到城市生态的变化。
上一个星期天,记者来到了位于太原汾河两岸的汾河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