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法律制度20页PPT
秦汉之法制史PPT
![秦汉之法制史PPT](https://img.taocdn.com/s3/m/30dbd6e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1.png)
秦朝在继承春秋战国时期法律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进
行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秦朝法制。
法律形式与特点
律、令、式、课、程等法律形式并存
秦朝的法律形式多样,包括律、令、式、课、程等,各种形式之间相互补充,形成了完整 的法律体系。
严密的法律体系
秦朝的法律体系严密,各部门法之间相互衔接,对各种违法行为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制裁 。
重刑主义
秦朝法律以重刑主义为特点,刑罚极为严酷,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量刑极重,对维护社会 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法律实施与影响
严格的司法程序
秦朝建立了严格的司法程序,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和司法公正。
法律普及与教育
为了普及法律知识,秦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制定法律简册、设 置法官等,提高了民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的法制建设对后世的法制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 封建社会法制的基础。
02
汉朝法制
法制背景
社会经济背景
汉朝时期,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逐渐确 立,商品经济日益繁荣。
政治背景
汉朝实行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加强,为法制建设提供了政 治基础。
文化背景
汉朝儒学盛行,儒家思想对法制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汉法制史也提醒我们,法律 应注重人权保障和社会公正, 避免出现滥用权力和不公现象。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汉朝的法律形式
汉朝的法律形式主要包括律、令、科、比等,其中律和令与 秦朝相同。科是汉朝特有的法律形式,指的是规定具体犯罪 和刑罚的行政法规。比则是比照处理相似案件的法律原则, 类似于判例法的性质。
法律内容比较
秦朝的法律内容
汉代法律制度PPT
![汉代法律制度PPT](https://img.taocdn.com/s3/m/c8fe9801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0.png)
汉代法律制度PPT汉代法律制度立法概况立法指导思想1、汉初以黄老思想为主、儒家思想为辅的立法指导思想汉高祖刘邦登基后,一方面他亲眼目睹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巨大威力,以及秦王朝二世而亡的悲惨结局,另一方面久经战乱后必须恢复社会经济,所以从长治久安考虑,确立了以黄老思想为主、儒家思想为辅的立法指导思想。
实行无为而治的方针,同时强调封建伦理道德预防犯罪的功能效应。
2、“德主刑辅”的立法指导思想经过汉初几十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统治阶级逐步完成了思想上的更化,由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逐渐向“德刑并用”、“以德为主”思想转化。
董仲舒系统阐述了“德主刑辅”、“礼法并用”的立法指导思想,即先用德礼进行教化,教化无效再辅之以刑罚,把德、刑结合起来。
这一思想成为贯穿两汉的重要的立法指导思想,并影响封建后世两千余年。
立法状况1、汉律六十篇的制定包括《九章律》九篇,《傍章律》十八篇、《越宫律》二十七篇、《朝律》六篇,组成了汉朝主干法律,构成汉朝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2、西汉武帝以后立法的重要变化一改汉初省刑减赋的做法,制定了一系列强化国家镇压职能的法律。
出现了删繁就简到由简到繁的复杂变化。
3、东汉立法的重要变化东汉政权初,多次下诏释奴减刑。
光武帝以后各朝,重新走上繁刑峻法的老路。
法律形式1、律:刑律一直为秦汉时期最主要的法律形式,起到了国家大法的作用。
2、令:是皇帝诏令,是皇帝针对特定事项特定人物发布的临时命令,灵活而有效能。
3、科:是一种单行的刑事条例。
4、比:与近代的类推相似,即出现法律无明文规定的案件时,须比照最接近的律令条文,经过推理最后作出判决。
行政法律行政管理体制1、中央行政管理体制汉承秦制,将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使之掌握国家中枢大权。
汉武帝后开始有所变化,至成帝、哀帝时,被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所替代。
2、地方行政管理体制郡为汉朝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以郡守为长官。
县是郡下一层行政机构,也是封建国家基本行政单位,以县令为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命。
《秦代的法律制度》课件
![《秦代的法律制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6adb3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b.png)
秦代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行政机构
秦代中央行政机构实行三公九卿 制,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
夫,九卿分管各项事务。
地方行政机构
秦代地方行政机构实行郡县制, 郡设郡守、郡丞、郡尉等官吏, 县设县令、县丞、县尉等官吏。
行政法规
秦代制定了《置吏律》、《行书 律》、《内史杂律》等行政法规
,规范行政行为。
秦代的监察制度
秦代法律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法律体系,为后世封建社会的法律制度奠 定了基础。
秦法规定了各项行政、经济、军事制度,构建了封建国家管理体系,对后世行政管 理体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法家思想为指导,对后世的法制思想产生了重要影 响。
秦代法律制度的评价与反思
秦法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秩
包括弃市、枭首、腰斩、具五 刑等,执行方式残忍且多样。
徒刑
将犯人拘禁在一定场所,从事 劳役,期限根据罪行轻重而定 。
耻辱刑
剃发、剃须等,使犯人感到羞 耻并起到警示作用。
秦代的刑罚适用原则
01
02
03
04
故意与过失区分
故意犯罪处罚更重,过失犯罪 处罚较轻。
身份等级
不同身份等级的人犯罪,刑罚 Fra bibliotek所区别。秦法过于依赖君主意志,导致 法律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削 弱了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感谢观看
THANKS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秦代实行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权,允许土地买卖和转 让。
土地登记制度
秦代建立了严格的土地登记制度,要求土地所有者向官府申报土地 数量、位置等信息,并缴纳土地税。
法制史第三章-秦汉PPT课件
![法制史第三章-秦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bbd4cdfad6195f302ba61a.png)
-
29
• 汉文帝的刑制改革,本意是要废除肉刑,但却存 在两个明显的缺陷:一是把原先斩右趾上升为死 刑,实为从轻改重;二是斩左趾及劓刑改为笞刑, 由于笞数过多,罪人也难保性命。
• 汉景帝即位后先是下令把斩左趾的笞五百改为笞 三百,劓刑的笞三百改为笞二百;后来又下诏把 笞三百改为笞二百,笞二百改为笞一百。
-
25
五、从“约法三章”到汉律六十 篇
(一)“约法三章”——汉朝立法的开始
• 刘邦入咸阳,与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 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二)萧何制《九章律》
• 汉初,刘邦令萧何制律令,韩信定军法,张苍作 章程,叔孙通定礼仪。
• 萧何在《法经》与《秦律》六篇的基础上,新增 三篇:户律、兴律、厩律,形成《九章律》。
(一)刑罚原则
5、犯罪连坐 • 连坐又称“缘坐”、“从坐”,指本人无罪因他人犯
罪受牵连而入罪。 • 秦律中的连坐分为全家连坐、邻里连坐与职务连坐三
种。 6、诬告反坐 • 故意捏造事实陷害他人者,按其所诬陷的罪名,对诬
告者处罚。 7、累犯加重处罚 8、共同犯罪与集团犯罪加重处罚 9、教唆犯与现行犯同罪、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加重处罚 10、自首与消除犯罪后果减免处罚 11、同罪异罚
-
23
(一)汉承秦制
• 中央具体管理机构仍设九卿,但一些官职名称 已改动,如奉常改为太常、郎中令改为光禄勋、 典客改为大鸿胪、治粟内史改为大司农、卫尉 改为执金吾、将作少府改为将作大匠,并把隶 属于丞相的九卿逐渐改为三公分治。
• 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沿袭秦制,实行郡、县二级 体制,并分封了一些同姓诸侯王。
• 不直与纵囚罪:司法官员故意重罪轻判或轻罪重 判为不直,故意放纵犯人而使其免受惩罚为纵囚。
汉朝的法律制度PPT公开课(20页)
![汉朝的法律制度PPT公开课(20页)](https://img.taocdn.com/s3/m/0e8b1817910ef12d2af9e7f6.png)
汉朝的疆域
主要内容
• 一、汉初的立法思想 • 二、汉朝法律形式的变化 • 三、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 • 四、武帝之后法制指导思想的转型及影响
五、汉朝的司法制度 • 六、汉律的儒家化特色
一、汉初的立法思想
• 汉初到汉武帝亲政前,以黄老思想为主, 辅之以儒、法思想,表现为“与民休息”、 “约法省刑”、“无为而治”。
• (二)诉讼审判制度的发展 1. 告劾:①严禁越诉 ②严禁卑幼控告尊长 ③诬告反坐 2. 审判:①辩告 ②讯 ③读鞫、乞鞫:复审 3. 报和奏谳:①报 ②奏谳 4. 录囚:封建时代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通过对罪囚的复核审录,监 督和检查下级司法机关的决狱情况,平反冤狱及督办久系未决案 件的一项制度。 5. 秋冬行刑与春秋决狱
六、汉律的儒家化特色
•••••• 汉了首其再最《司武较先次次后春法帝大,,,,秋制》“ 变 汉 汉 汉 汉 度决罢 化 律 律 律 律 开狱黜 , 确 强 维 规 始法百开立化护定儒律家始了了了了家化,逐德君伦儒化与独步主主理家的秋尊走刑专纲化重冬儒上辅制常的要行术了法皇关刑表刑”儒律权系罚现制以家思。。和原度后化想标则化, 道 。 志。,汉 路 。是律 。汉发朝生 对(汉 告三孔危危是①即武(2在是(汉②录一定秋定录 一②是孔汉(“为即秋对汉汉即是审汉告首 汉武(侵在这②①汉但2四即2汉①是审在 是引这①汉在汉志汉危危定2侵①汉录一(志志即最(是 秋②对是第危(①亲即主这报志(亲告(这在即客文这2、、、、、老3朝劾、子害害汉顺当帝1一法二朝完囚项罪冬罪囚项完汉子朝3春构当冬老高武1当汉判朝劾先武帝1一一完受朝容、在初顺汉判一法发一顺高种儒朝恶武害害罪害顺初囚项二恶恶当后二汉冬完老汉三害1顺亲当观一武汉和恶3亲二劾1一一武当7观帝种))对)))对引对)))对人 一: 文 曾 政 政 武 应 官 时 定 律 ) 一 备 : 制 量 以 量 :制 备 武 曾 一 秋 成 官 以 人 祖 帝 官 武 统 : ,帝 时 皇 定 刑 备 “ 一 易 武 立 到 应 武 定律 事 刑 应 祖 “ 家 一 而 帝 政 政 量 皇 应 到 : 制 ) 而 而 官 , ) 武以 备 人 武 章 政 应 得 官 上 刑 帝武 奏 而 得 ) : 刑 定 帝 官 上 时 “儒社审维确社审礼审社维社春审、反 ①景明权权帝历贵:程儒诉反的封度刑阴刑封 度的帝明反决社贵阴、时“贵帝①治①汉 “:程罚的祖反造帝秋汉历帝程 儒件罚历时行学反合“权时权刑权历汉封度诉合合贵汉诉帝 阴的、帝权历相贵,罚时 帝谳合相诉①罚程“贵,:行汉家会案护立会案入案会护会秋案小法 严时确、、确史犯减度家讼法法建。时为时建 。法确法狱会犯为小期罢犯确辩者严律 罢减和度原法宗法成之以武史确辩度 家—原史期刑说法于罢、期、时和史武建。讼于于犯律讼确 为法小确、史首犯秦原期 确:于首讼严原度罢犯汉废刑朝思经原封新经原法原经封经决原—孩家 禁期主危危立发罪少上化审家典时强主强时 典立主家”危罪主孩:黜罪立告以禁确 黜少上则典之家司后后帝发立告上 化则发:的家法黜危:危强危发帝时审法法罪规审立 主典孩立危发匿罪代则: 立①法匿审禁则上黜罪文肉”的想济则建的济则与则济建济狱则缇、“ 越的张害害“展后笞纠的判“不代调,调代 不“张“的害后,、①百后“儒越立 百笞纠,不法“法法、亲展“纠 的,展①说指“者百害③害调害展亲代判者者后定判“ ,不、“害展:后灭,③ “报者:判越纠百后帝刑说法家、的婚刑、��
6第六讲秦朝的法律制度-PPT文档资料
![6第六讲秦朝的法律制度-PPT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428acfb7375a417866f8ff1.png)
一、主要法律
《秦律》
秦孝公元年(前361)商鞅携带《法经》入 秦,于孝公三年主持变法。
在变法过程中,商鞅将《法经》六篇改为六 律,即《盗律》、《贼律》、《囚律》、《捕 律》、《杂律》、《具律》,从而奠定了秦律的 基础。
秦始皇根据维护统治的实际需要,从 以水德主运,“事皆决于法”的思想出发, 又将商鞅以来的律令加以补充、修订,形 成了统一的内容更为缜密的《秦律》,并 颁行于全国。
门扇不紧失粮案
这是战国时秦国具有法律效力的判案成例。
《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载:“实官户 扇下致,禾稼能出。廷行事赀一甲。”
即凡粮食仓房的门扇不紧密,导致谷物从里 面漏出者。按成例,罚有关人员相当一副铠甲的 钱。
(8)诈伪罪
诈欺和伪造在现代刑法中是两个罪, 在秦律中没有区别的。
计有:户籍、徭役方面的诈欺罪;谎 报军情罪;诈增劳绩岁数罪;伪造官印罪 等。
故李斯云“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 皇起”,又云“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 陈旧章”。
秦始皇在秦律的基础上“一法律”、 “定刑名”,在政治统一的同时实现了全 国法律的统一。
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共 1155枚,残片80枚,法律部分记载了秦代 施行的二十几个单行法规的条款原文,共 记载法条六百条。
( 《左传》昭公十四年)
磔,即“裂其肢体而杀之”。
腰斩,“斫头曰斩,斫腰曰腰斩”, 次于枭首。
车裂;
亢,又作坑,即活埋;
定杀,即将患疾疫的罪人抛入水中或 生埋处死;
枭首,“枭谓斩其首而悬之也”,即 处死后悬其首级于木上示众。
具五刑
即“当夷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 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 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 刑”。
秦汉时期法律制度共22页文档
![秦汉时期法律制度共22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4cd29819b89680203d825bf.png)
秦汉时期法律制度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