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肺部常见疾病影像表现.
![肺部常见疾病影像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d001d2cf240c844769eaee84.png)
泛耐药屎肠球菌肺炎
葡萄球菌肺炎
28岁的患者,静脉吸毒者.感染MRSA 后,肺部症状很重,呼吸困难.
肺结核常见影像
原发综合征
• 1.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 片状或类圆形模糊阴影, 也可呈肺段或肺叶阴 影。 2.同侧肺门淋巴结 增大。 3.肺内原发病灶 与增大的肺门淋巴结之间 可见索条状阴影,即结核 性淋巴管炎。 上述三者 呈哑铃形,又称双极期, 为原发综合征典型表现, 但这种征象并不多见。如 原发灶范围较大,常可将 结核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 炎掩盖。
干酪性肺炎
• X线表现颇似大叶性肺炎,显示 一片无结构的、密度较不均匀 的致密影,可累及一肺段或肺 叶,密度较一般性肺炎高。由 于多伴有肺不张,肺体积略有 缩小,少数体积也可扩大。干 酪样坏处灶中心发生溶解、液 化并可经支气管排出,在高千 伏摄影时,可见大片实变中有 多量不规则低密度影,加虫蚀 样,亦称虫蚀样空洞或无壁空 洞。 • 高千伏胸片示右上致密影内可 见虫蚀样空洞。
血播型
局限肺 结核 (陈旧)
抗结核治疗三个月
艾滋病纵隔淋巴肿大
艾滋病并结核
肺肿瘤影像
中央型肺癌
• ①癌瘤局限于粘膜,未构成支气管的狭 窄及阻塞者,X线上可无阳性表现。 ②癌瘤致支气管狭窄,可出现一侧或叶 的肺气肿。深呼气位照片易于显示。 ③癌瘤致支气管狭窄,造成分泌物引流 不畅,则出现阻塞性肺炎。 ④癌瘤致支气管阻塞则出现阻塞性肺不 张。另外,癌瘤向支气管外蔓延,形成肺 门区肿块。右上叶肺癌可出现典型的横“S” 征。
• 常见于各种急性炎症、渗出性肺结核、肺 出血及肺水肿。
二、增殖
指肺组织内形成以细胞和纤维为主的肉芽 组织,常局限在腺泡范围内,与正常组织 分界清楚。
影像表现: 1、结节状或梅花瓣状,密度高、边缘清楚; 2、可为单发病灶,即使多发病灶聚集一起, 也无融合趋势; 3、病变发展缓慢; 4、CT上呈软组织密度,可有点状钙化,纵 隔窗缩减率不大。
肺部常见疾病的影像学分析与诊断
![肺部常见疾病的影像学分析与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4671c36d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1.png)
肺部常见疾病的影像学分析与诊断一、背景介绍肺部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同时也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
在临床上,通过影像学技术进行肺部检查可以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对于肺部常见疾病的分析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影像学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肺部常见疾病及其影像学表现1. 肺炎肺炎是指肺实质内感染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影像学表现多样。
在X线胸片上可见局灶性渗出阴影,常伴有肺泡实变、小叶间隔增厚等特点。
CT扫描可进一步显示渗出灶形态及范围,帮助确定感染类型和程度。
2. 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累及呼吸系统。
在胸片上可出现干酪样坏死灶、纤维素附着、支气管血管束增厚等征象。
而CT扫描则可显示更为详细的结节、空洞、钙化灶等特点,有助于结核病分型和判断治疗反应。
3. 肺恶性肿瘤肺恶性肿瘤是指发生在肺部的恶性肿瘤,常见类型包括肺癌、转移性肿瘤等。
在影像学检查中,胸片上可见异常阴影、支气管受阻征象等;CT扫描可以显示肿块的形态、大小以及局部浸润的程度,有助于术前定位和评估手术可行性。
4. 肺栓塞肺栓塞是由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主动脉及其分支引起的严重疾病。
在CT肺血管造影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以显示梗死区域、断段征、血管阻塞等表现。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症反应所致的气流受限性呼吸系统疾病,在影像学检查中可见肺部气肿、纵横膈扁平化等特点。
CT扫描可以更加全面地显示肺部的结构改变情况,帮助评估病情和预测预后。
三、影像学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1. 早期发现影像学适用于早期发现疾病,即使在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影像学手段进行检查和筛查。
例如,在肺癌早期和结核初期,X线胸片或CT扫描可以发现非典型或微小灶。
2. 疾病分型影像学还可以对不同类型的肺部疾病进行判断和分析。
例如,在结核病中,根据胸片或CT扫描结果,可以鉴别活动性结核与非活动性结核;在COPD中,通过观察血管纵横膈角度的变化程度,可进一步判断该疾病的程度和类型。
肺部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肺部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3bb6e85777232f60ddcca1e0.png)
肺气肿 指肺实质过度充气状态。基本病理变化是终末细支气管至外围肺泡腔内的过度充气,体积异常扩张,可有肺泡壁的破裂。按病因、病变性质和范围可分为弥漫性肺气肿、局限阻塞性肺气肿、代偿性肺气肿和间质性肺气肿,其中以弥漫性肺气肿最常见,主要由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引起,而X线平片发现局限阻塞性肺气肿要排除早期肺癌。 弥漫性肺气肿X线平片表现为:①横膈低平,运动受限,可显示锯齿状附着点,肋膈角钝平;②肺透亮度增高、不均,局部出现肺大泡;③肺血管纹理稀疏、纤细、变直;④深吸气时肺体积变化明显减小;⑤心影窄小,心尖离开膈肌;⑥胸骨后间隙增大;⑦肋骨变平,肋间隙增宽。 高分辨力CT可以显示肺小叶的结构及异常改变,对肺气肿的检出率很高,甚至在肺功能发生异常之前即可发现早期的肺气肿。 肺气肿以病理解剖为基础可分为: 1.小叶中心型肺气肿 病理特点为小叶中心部分呼吸细支气管及其壁上的肺泡扩张,而小叶周围的肺泡无扩张,早期多见于肺上部。高分辨力CT可见小叶中心部呈0.5~1cm的无壁透明区。病变进展透亮区可以增多,范围扩大,严重时与全小叶型肺气肿不易区分。 2.全小叶型肺气肿 高分辨力CT可见病变累及整个肺小叶,在两肺形成较大范围的无壁低密度区,好发于中下叶,呈弥漫性分布,肺气肿区血管纹理明显减少,多合并肺大泡形成(肺泡壁破裂融合致含气腔隙大于10mm时可称肺大泡,无壁)。 3.间隔旁肺气肿 病变累及小叶边缘部分,多在胸膜下,可沿胸膜、叶间裂及纵隔旁分布,表现为胸膜下的小气泡。常同时伴有较大的胸膜下肺大 4.瘢痕旁肺气肿 病变多发生在肺内慢性炎症、结核或尘肺纤维化病变的周围,表现为局限的低密度区或较小的肺大泡。
肺不张 病理上系不同原因引起的肺泡内含气量减少或完全无气,导致肺泡不能完全张开,肺体积缩小。可由支气管完全阻塞、肺外压迫及肺内瘢痕组织引起。 X线影像上的直接征象有叶间裂移位、向病变肺叶靠拢、病变肺叶体积缩小且密度增高;不全不张时可见病变肺叶内肺血管纹理聚拢。间接征象包括:肺门移位,向病变肺叶靠拢,患侧膈肌抬高,纵隔向患侧移位,邻近肺叶代偿性过度充气,无支气管充气征(仅见于阻塞性),患侧肋间隙变窄,等等。 1.各肺叶不张的表现 右上叶肺不张:上叶体积缩小,肺门升高,右中下叶膨胀代偿,大多数中叶向上向外代偿。右下叶代偿至不张上叶的后方,偶可伸展至其内侧。如右中叶的顺应性良好,则右下叶决不会伸展至不张上叶的外侧。正确诊断右上叶完全不张的要点为:肺门上升,右肺门影变小,右侧肺透亮度加大,其中肺血管稀少。CT表现为右肺上叶支气管层面以上可见缩小的肺叶呈右侧纵隔旁的三角形或窄带状阴影,尖端指向肺门,边缘清楚。 左上叶肺不张:左上叶体积缩小,左下叶向上膨胀至其后方,常伸至肺尖区。另外,左下叶伸至不张上叶的外侧也常见,偶尔左下叶也可向内侧伸延。左肺空间的重新分布使左上叶部分不张的典型的X线表现为左侧肺尖区充气良好,这是由于左下叶过度膨胀所致。从锁骨向下,肺野呈不同形状大片面纱状密度增高,系不张的上叶重叠在下叶的前方所致,左肺门常模糊。舌段支气管起源于尖后和前段支气管开口附近,因此单独的舌叶不张相对少见。 CT表现为在支气管隆突以上层面三角形软组织密度阴影,尖端指向肺门,边缘清楚。 右中叶不张:完全不张时,其继发性X线征象如肺门下移、膈肌抬高及纵隔移位等均不明显。其肋面从胸壁回缩成极薄的薄片,其外侧的空间则被部分上叶及部分下叶所占据,正位胸片易漏诊;内下缘相对较厚,较易显示,且紧贴右心缘,并使其模糊不清,呈“剪影征”。但如重度不张时,右下叶向前膨胀,可使右心缘清晰,不出现“剪影征”。CT表现为中间支气管层面右心缘旁三角形软组织密度阴影,尖端指向外侧,边缘清楚。 两下叶肺不张:下叶体积变小,以下肺韧带为枢纽向后向内移位。随不张程度增加,则斜裂更加朝向外侧,终致在正位胸片上显影。因为下叶不张,下叶肺动脉不显影,致使肺门影变小,此种“小肺门征”可能是诊断下叶肺不张的重要指征。如下叶不张极为严重,下叶在纵隔旁明显变薄,正位片表现为椎旁心脏后方的楔形影,而侧位片通常不能显示。下叶不张的主要表现包括:正侧位胸部内侧后下方的三角形阴影;小肺门征;肺门影向下、内移位;上叶透亮度加大,纹理稀少;水平裂下移或后下移,斜裂向后下移;同侧膈肌稍上升,心脏稍向患侧移位。cT表现为脊柱旁三角形软组织密度阴影.尖端指向肺门,其前外缘锐利。 2.圆形肺不张 或称球形肺不张,为肺不张的少见类型。与胸膜病变有密切关系。本病受累为大叶的一部分,与肺段的解剖无关。为紧靠胸膜的圆形或卵圆形致密影,少数紧贴膈面,通常位于下叶的后部。附近的支气管血管束聚集成束状,而且进入不张内,像彗星尾。手术证明它以胸腔积液为核心,周围绕以不张的肺组织,再向外为增厚的胸膜。X线平片及CT上表现为圆形、椭圆形、分叶或不规则形的病灶,常见于下叶侧、后基底部,一般密度均匀,边缘锐利或模糊,与胸膜呈锐角相交,直径为2.5~5cm,可双侧或多发,有血管集束现象,周围有正常或气肿的肺组织,故与膈肌分界清楚;常伴胸膜增厚、肋膈角变钝、半侧胸腔萎缩或叶间裂移位等。 3.压迫性肺不张 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液气胸可将一侧肺完全压缩,表现为肺门部的均匀软组织密度影。中量积液可使邻近液体的脏层胸膜下产生部分性压迫性肺不张,CT表现为在积液前缘胸膜下,有弧形带状软组织密度影。
肺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肺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780f595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a.png)
肺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引言:肺部疾病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类疾病,影像学检查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肺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以及如何进行鉴别诊断,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肺部问题。
一、影像学诊断方法1. X线胸片X线胸片是最常见且最经济实惠的肺部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通过X射线在人体组织内的吸收程度不同,可以获得肺部结构和异常变化的信息。
对于一些表现典型的肺部疾病,如寻常性肺炎、支气管哮喘等,X线胸片具备良好的识别能力。
2. CT扫描CT扫描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三维图像,相较于X线胸片有更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可以清晰显示出血管、气道和结构细节。
对于复杂或需要更详细信息的情况下,CT扫描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它在进行鉴别诊断和评估肺实质病变时发挥着重要作用。
3. 磁共振成像(MRI)MRI通过核磁共振原理生成高分辨率图像,对某些与X线或CT扫描相互补充的情况下尤为有益。
例如,MRI对于肺部间质性纤维化和特定肿瘤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受成本和时间限制,MRI并不常用于一般肺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二、肺部疾病常见影像学表现1. 肺炎肺炎是最常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之一,其胸片和CT表现多种多样。
在胸片上可以观察到感染区域出现密度增高、模糊边界、浸润阴影等特征;而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信息,显示出感染区域内液体积聚、束粒中心性分布等特点。
2. 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在影像学上通常表现为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空洞形成以及弥漫性病灶。
X线胸片可以显示出局部或弥漫性的增白影,而CT扫描能更清晰地显示结核球、干酪样坏死性改变等。
3. 肺血栓栓塞症(PE)PE是由肺动脉主干或分支阻塞所引起的非常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
在胸片上,肺动脉扩张和右心室增大是提示PE的特征;而CT扫描则显示了血栓断面图像,对于诊断和评估PE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三、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1. 肺癌与结核肺癌和结核在影像学上具有一些相似的特点,如空洞形成、淋巴结增大等。
医学影像诊断常见疾病解读
![医学影像诊断常见疾病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8600ce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4.png)
医学影像诊断常见疾病解读近年来,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了临床医生准确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医生能够观察和分析患者的内部器官、组织以及病变情况,从而达到准确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解读一些常见疾病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表现和特点。
一、肺部疾病肺部疾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而且在医学影像学中,肺部的CT和X线检查是常见的检查方法。
通过肺部CT或X线,医生可以观察到肺部结构、肿块、阴影等。
1. 肺结节肺结节是肺部常见的一种阳性发现,它可以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
在医学影像上,良性和恶性结节在形态学上通常有一些差异。
良性结节一般边缘光滑,形状规则,大小较小,CT值较低。
而恶性结节的边缘通常不规则,大小较大,CT值较高。
2. 肺炎肺炎是肺部常见的炎症性疾病,通过医学影像可以观察到患者肺部的炎症灶。
在肺炎的影像学表现中,肺部会出现斑片状阴影,密度较高,周围肺组织会出现炎性浸润。
此外,肺炎常常伴随胸膜炎,医学影像还能观察到胸膜积液的情况。
二、消化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在临床中也十分常见,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可以观察到消化道的结构和病变情况。
1. 胃溃疡胃溃疡是胃壁上出现的溃疡病变,通过胃部CT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胃壁的溃疡病变,溃疡区呈现为高密度结节,周围胃壁结构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化。
此外,胃溃疡常常伴随胃黏膜的增厚,医学影像也可以观察到这一现象。
2. 胆囊结石和胰腺炎胆囊结石是较为常见的胆道疾病之一,通过腹部透视或者腹部CT检查,可以观察到胆囊内的结石。
而胰腺炎是胰腺的炎症性疾病,在医学影像上,胰腺会出现密度增高以及体积增大的情况。
三、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医学影像学中,核磁共振(MRI)是常用的检查方法。
1. 脑梗死脑梗死是指脑部血管堵塞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在核磁共振检查中,梗死灶通常呈现为T1加权图像上的低信号以及T2加权图像上的高信号。
胸片
![胸片](https://img.taocdn.com/s3/m/fe23708f6294dd88d1d26b50.png)
呼吸内科 张华
内容
一、肺部影像定位诊断 二、肺部常见疾病的胸片表现
肺炎 肺脓肿 肺结核 肺癌(中央型、周围型) 胸腔积液 气胸
气体传导通路
气管
主支气管
各级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腺泡
肺泡壁
肺和胸膜
斜裂
起源于后正中线第三胸椎 腋后线与第四肋骨相交 止于第六肋骨与肋软骨的
连接处
水平裂
始于腋后线第四肋骨 终于第三肋间隙胸骨右缘
正位片:定位左肺、右肺 侧位片:定位具体的叶、段
胸片的阅读顺序
先看正位片,再看侧位片,正侧位结合 正位片的阅读顺序:
1、胸廓 2、纵膈 3、双膈和肋膈角 4、双侧肺门 5、双肺野 上、中、下肺野;内、中、外三带
胸片肺部解剖定位
正位片:定位左肺、右肺 侧位片:定位具体的叶、段
胸腔积液: 少量<400ml 中等量 400-800ml 大量>800ml
气胸
胸片或胸部CT上显示无肺纹理的均匀透亮 的胸膜腔 积气带,其内侧为圆弧形的肺压 缩带。(气胸线) 诊断气胸时需对肺萎缩(PNX)的体积进
行评估 PNX%=100-肺直径立方/胸廓直径的立
方 气胸线距侧胸壁≥2cm或肺尖气胸线距
原发型肺结核
1、原发综合征(肺实质原发灶、 淋巴管炎 、淋巴结炎组成)
2、胸内淋巴结结核
原发综合征
肺门淋巴结结核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急性:结核杆菌短时间大量入血所致。 X线表现:
双肺弥漫性粟粒结节影 呈三均匀(分布、大小及密度)。 慢性:结核菌长时间反复少量入血。 X线表现: (1)双肺分布多数结节:上大下小,上密 下疏,密度上高下低; (2)双上肺野可有其它形态结核灶。
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
![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ffc9ce6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8.png)
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1. 肺部疾病1.1 肺炎肺炎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其影像学表现多样。
一般来说,肺炎的影像学特征包括肺实质实变、肺炎病灶密度增高、肺组织纹理模糊、肺纹理增密等。
通过胸部X线片或CT扫描可以明确肺炎的位置、范围和病灶的形态特征,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1.2 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肺部结节、肺门淋巴结增大、肺纹理增多以及空洞形成等。
通过胸部X线片或CT扫描可以观察到结核病灶的位置、数量和形态特征,并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和诊断。
2. 运动系统疾病2.1 骨折骨折是指骨骼发生断裂或破裂的损伤,其影像学表现包括骨折线、骨块错位、骨骼变形等。
通过骨骼X线片或CT扫描可以明确骨折的类型、位置以及骨折的程度,为骨折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2 关节疾病关节疾病是指关节发生炎症、退行性改变或其他病理变化的疾病,其影像学表现多样。
常见的关节疾病包括关节炎、关节勾兑、关节积液等。
通过关节X线片或MRI扫描可以观察到关节的形态、软骨的破坏程度以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情况,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3. 消化系统疾病3.1 肝脏疾病肝脏疾病包括肝炎、肝硬化、肝肿瘤等,其影像学表现不同。
常见的肝脏影像学表现包括肝脏密度异常、肝脏形态改变、肝脏肿块等。
通过肝脏CT扫描或MRI检查可以观察到肝脏的形态、大小、密度以及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性质,为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3.2 胃肠道疾病胃肠道疾病包括胃溃疡、胃癌、肠梗阻等,其影像学表现多样。
常见的胃肠道影像学表现包括胃壁增厚、肠道蠕动减弱、胃肠道梗阻等。
通过胃肠道钡餐或胃肠道CT扫描可以观察到胃肠道的形态、结构以及病变的位置、范围和形态特征,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以上仅是常见疾病的一部分,在实际临床中还有其他各种疾病需要进行影像学诊断。
及早进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肺部常见疾病影像诊断学口诀
![肺部常见疾病影像诊断学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41ea7a1f6bec0975f565e236.png)
肺部常见疾病影像诊断学口诀先天性肺发育不良和肺发育不良先天性肺发育不良病变,双肺单侧不同叶,单侧异常分为三型,不完全发育不良和发育不良伴心前区肺段隔离症肺段隔离血供不同,肺叶内外有差异,内圆椭圆形边缘光滑,闭塞致密囊臂壁呈液体和空气状,外脏层独立,左下后叶为致密影,膈下嵴通常隐蔽,膈疝麻痹、肿胀而复杂肺动静脉瘘肺动静脉先天性瘘,肺门肿瘤血管走行,瓦苗试验中肺部阴影大小变化,窦道肺动脉造影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球菌发作时,常侵犯肺段一侧的大叶性肺,发作时突发胸痛,寒热咳痰如铁锈铁,充血粗亮低,实变为致密支气管充气征,消散时并非无外周吸收,缩小了结核范围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于老年婴幼儿,肺纹理增厚、肺泡炎、边缘模糊的斑片状结节、阻塞性肺气肿渗出、肺野透明性胸腔扩张、金葡萄状感染坏死和薄壁空洞病变注:当肺炎液化坏死时,病灶阴影中可见薄壁空洞征。
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病毒、大细胞流式细胞腺病毒、分支周围肺泡炎渗出、多病灶重叠膜结节分布、网状夹杂民兵、肺膨出性胸膜肺膨出、严重占位性肺段、胸腔积液常伴发变应性肺炎变应性肺炎症状较轻,瓦膏流动性差,斑点状斑块上覆盖有粟粒,病灶多见于中下部间质性肺炎间质性肺炎细菌性病毒,发热咳嗽紫绀,气短,网状结节重叠阴影膏,气肿,胸膜气肿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轻度发热、咳嗽、乏力,轻姜片,质地较厚,重度高热,占用大片树叶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肺炎放射性损伤、急性斑块慢性萎缩性纤维化、纵膈开胸术塌陷、联合部位放射剂量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呼吸困难紫绀、胸痛呛咳咯血痰、不同物质如肺炎、阻塞性肺气肿、片状致密模糊边缘、脂质吸入性纤维化、肺不张三角致密影、急性蝶翼水肿医疗信息网()慢性肺炎继发于多种疾病的慢性肺炎,伴有渗出的变性和增生,叶节段性肿块伴有粗线,点状结节伴有肺囊虫抗性炎性假瘤炎性假瘤伴有大体积、椭圆形边缘痕迹,腹膜腔出现明显间隙,肿瘤无特征性精细分化肺结核肺结核分为五种类型,原发性血液播散浸泡,原发性肺淋巴液导入,血液快速均匀播散,缓慢播散后新老病灶模糊,浸润渗出片状絮状物、缓慢成纤维细胞性蜂窝织炎、胸膜炎多见,三期疗效确认后评价,临床阴影征痰检为基础,细菌数量毒性免疫,鉴别诊断为炎症优先,并鉴别肺癌转移的假瘤。
肺部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肺门,纵隔,胸膜,横隔))
![肺部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肺门,纵隔,胸膜,横隔))](https://img.taocdn.com/s3/m/b611e3950b4c2e3f572763b4.png)
渗 出
渗 出
渗 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渗 出
增 殖
增 殖
增 殖
基本病变
纤维化
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肺间质性改变, 或为肺实质破坏后的机体修复过程。大 多数为继发性纤维化,可以是组织破坏 缺损引起的组织修复反应。
纤 维 化
纤 维 化
纤 维 化
纤 维 化
基本病变
钙化
肺部病灶内钙盐的沉积达到一定浓度 和体积时,即形成 X 射线上可见的钙化。 明显的钙化在平片上可辨认,但细微的 钙化常遗漏。
– Below the 4th anterior rib
胸 腔 积 液
Free fluid
Middle
– Homogenous opacity extends upward and obscure the diaphragm and lung base
– The upper edge is concave and higher laterally
– Extend into the pleural fissure
– Below the 2nd anterior rib
Free fluid
Massive
CT 是显示钙化的最优扫描技术。
钙 化
钙 化
基本病变
空洞和空腔
空洞为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后经引流支气 管排出后形成;洞壁可以是坏死组织、肉芽组 织、纤维组织、肿瘤组织所构成。多见于肺结 核、肺脓肿、肺癌、肺真菌病等。
空腔与空洞不同,是肺内生理腔隙的 病理性 扩大。如肺大泡、含气肺囊肿、支气管扩张等。 构成空腔的壁薄而均匀,周围无实变,无气液 面;伴感染时可有液面,周围可有小片影。
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
![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4a426fe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55.png)
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胸部影像学诊断1.肺炎a.细菌性肺炎i.肺实质浸润ii.胸腔积液iii.支气管扩张iv.脓肿形成v.肺上叶阻塞性肺炎b.性肺炎i.弥漫性肺间质性纤维化ii.肺泡充气不良iii.肺结节状病变iv.双肺广泛实变v.过度喘息样肺泡皮质化2.胸腔积液a.渗出性胸腔积液i.心包胸腔积液ii.肺源性胸腔积液iii.恶性胸腔积液iv.监护胸腔积液v.膈上结节状胸腔积液 b.渗出性胸腹积液i.腹主动脉瘤破裂ii.创伤性膈下脓肿iii.肝脏破裂出血iv.胸腔.腹腔瘘3.肺结节a.良性肺结节i.肺内钙化结节ii.外源性油性结节iii.透明血管肺内结节iv.替代性增生结节v.脓肿坏死性肺结节b.恶性肺结节i.原发性肺癌ii.继发性肺癌iii.淋巴节点转移iv.良性结节合并转化v.肺内转移瘤4.支气管肺癌a.中央型支气管肺癌i.中央型肺癌阻塞ii.肺上叶吸入性肺炎iii.远端气道阻塞iv.远隔转移v.纵隔淋巴结肺癌转移 b.周围型支气管肺癌i.肺内结节型支气管肺癌ii.核心型肺癌iii.肺外胸膜播散iv.显微镜下肺癌v.远隔转移5.肺栓塞a.肺血栓栓塞i.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ii.肺动脉栓塞iii.肺梗死iv.肺动脉高压v.慢性血栓栓塞疾病 b.非血栓性栓塞i.肿瘤栓塞ii.空气栓塞iii.脂肪栓塞iv.凝血功能障碍栓塞 v.异物栓塞附件:请参考附件A:肺部影像学解剖图。
法律名词及注释:1.肺实质浸润:指肺内出现磨玻璃样密度影像。
2.胸腔积液:指胸腔腔隙内积聚液体。
3.细菌性肺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
4.心包胸腔积液:指心包与胸腔之间积聚液体。
5.肺结节:指肺部圆形或近圆形、直径小于3 cm的病变。
6.良性肺结节:指无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肺结节。
7.肺动脉栓塞:指肺动脉内突然出现栓子,导致肺循环功能障碍。
肺癌与肺结核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肺癌与肺结核的影像学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fda68ab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6.png)
肺癌与肺结核的影像学鉴别诊断【正文】一、引言肺癌和肺结核是两种常见的肺部疾病,其影像学鉴别诊断对于临床医生的准确诊断和治疗选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影像学表现、病因、病程、治疗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肺癌与肺结核的鉴别诊断。
二、肺癌的影像学表现1:影像学表现详细描述:肺癌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肺实质结节、肺实质肿块、肺门淋巴结增大、肺实质浸润,等。
其中,肺实质结节可呈现边缘模糊、大小不均、密度不均匀等特征。
2:影像学特征:%等等:::三、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1:影像学表现详细描述: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包括原发性结核、继发性结核和空泡性结核等。
其中,原发性结核可表现为肺实质结节、肺门淋巴结增大等;继发性结核可表现为肺实质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空洞等。
2:影像学特征:%等等:::四、肺癌与肺结核的影像学鉴别诊断1:影像学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对肺癌和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临床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进行准确的诊断。
2:影像学鉴别诊断要点:- 对比影像学表现,注意肺癌和肺结核的特征;- 结合病程和病因,肺癌多为恶性肿瘤,而肺结核为感染性疾病;- 结合临床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如抗酸杆菌涂片、痰培养等。
:::五、治疗选择1:肺癌的治疗选择:根据病灶性质、分期以及患者整体状况,肺癌的治疗可选择手术切除、化疗、放疗或综合治疗等方法。
2:肺结核的治疗选择:肺结核的治疗常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如异烟肼、利福平等,同时结合其他辅助治疗方法。
:::【附件】本文档附带影像学图片,便于读者深入理解肺癌与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法律名词及注释】1:肺癌:指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来源于肺组织的恶性肿瘤。
2:肺结核:指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肺部以及其他器官。
:::【全文结束】。
肺部感染的影像诊断
![肺部感染的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6ce721b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8.png)
肺部感染的影像诊断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
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
根据引起肺炎的原因,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其它肺炎。
按解剖部位可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
按病程分为急性肺炎、迁延性肺炎、慢性肺炎。
影像表现极其复杂多变,从影像表现诊断病原菌难度很大,但随着精准医学影像的发展,一切都成为可能,影像诊断无限接近病理也是我们的追求目标。
肺部基本病变影像常见表现如下:1、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多表现为双肺纹理增粗紊乱。
2、小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主要可见沿着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斑点及斑片影。
3、如果是肺部感染,一般表现为肺部斑片影。
4、如果是间质性改变,通常会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牵拉的支气管扩张、肺部磨玻璃影,或者是蜂窝肺等表现。
5、如果是肺部恶性肿瘤,一般表现为肺部结节影,或者大于3cm 者称为肺部肿块影。
6、如果是肺结核,常见于双肺上叶或下叶背段,见到斑片影等表现。
7、如果是肺部肺栓塞,多会表现三角形楔形影。
肺部影像常见的6大基本病变:1渗出与实变实变是指肺泡、细支气管内的气体被渗出物(液体、蛋白、纤维素、细胞等)或病理组织所替代。
多见于各种炎症、浸润性肺结核、肺水肿、肺出血和真菌病等。
最常见的是炎性渗出。
由于病理性液体可沿着肺泡孔向邻近肺泡扩散,因而病灶呈逐渐移行状态,与正常肺组织分界不明显。
当病灶处于渗出性病变时可见单发或多发斑片状、云絮状磨玻璃样稍高密度影,大小不等,密度不均,边缘模糊。
当病灶进展至实变期时,密度较高且均匀。
大片实变的肺组织内可见含气支气管影,称之为空气支气管征或支气管气像。
MRI上由于肺泡内的气体被液性物质所取代,故在T1WI呈较低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
临床上渗出与实变常见于肺炎、肺结核、肺出血、肺水肿等。
图1 渗出性病变X线及CT图像胸部X线正位片(a)示左肺纹理增多、模糊;CT肺窗(b)和纵膈窗(c)示两下肺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
肺部常见疾病影像诊断34417
![肺部常见疾病影像诊断34417](https://img.taocdn.com/s3/m/20f4ea331eb91a37f0115c13.png)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在x射线上表 现为分布于两肺的 粟粒大小的结节阴 影,其特是“三均 匀” ,即大小均 匀、密度均匀和分 布均匀。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在x射线上 表现为粟粒更大 的多数结节状阴 影。结节病灶的 大小不同,密度 不同,分布不均 匀。
往往肺尖及锁骨 下的病灶为比较硬结 或钙化的病灶,其下 方为结节状增生性病 灶及斑片状渗出性病 灶。病灶主要分布于 两肺的上野和中野。
在患侧可发生胸廓 塌陷、肺门及纵隔 向患侧移位、胸膜 增厚粘连。
由于广泛的肺纤维化可引起支气管 扭曲扩张和肺血管床的破坏,因此可导 致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
结核性胸膜炎(Ⅳ)
结核性胸膜炎可见于原发性结核或继 发性结核,它可以因结核病灶的直接蔓延, 也可因结核菌经淋巴管逆流至胸膜,还可 是弥漫至胸膜的结核菌体蛋白引起的过敏 反应。
{ 基本病变性质
渗出性病变 增殖性病变
变质性病变
结核菌的数量
{ 在肺内的演 变取决于
结核菌的毒力 机体的抵抗力
机体的过敏性
以渗出为主的病变主要表现为浆液性 或纤维素性肺泡炎。此种病变发生在病变 早期,或机体的免疫力低下、细菌量多、 毒力强或变态反应较强情况下。
以增生为主的病变则形成具有一定特 征性的结核结节。菌量较少,毒力较低, 或人体抵抗力较强,对结核杆菌产生一定 的免疫力时可发生以增生为主的变化,典 型结核结节的中心是干酪样坏死。
6、过敏性肺炎 8、机遇性感染 10、吸入性肺炎 12、肺炎性假瘤
1、大叶性肺炎
病理变化
大叶性肺炎的致病菌95%为肺炎双球菌。 根据病变的发展可分为四期:①充血期(发病 后12—24小时):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肺 泡腔内有少量渗出液。
肺部影像学常见的特征
![肺部影像学常见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3964e93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f.png)
肺部影像学常见的特征肺部影像学常见的特征:1-肺实质疾病特征:1-1 肺实质浸润:出现斑点状、结节状或团块状的影像表现,边界模糊或清晰,密度不均。
1-2 肺泡填塞:肺泡内充满炎性渗出物,形成斑点状、团块状高密度影像。
1-3 肺实变:肺组织实质密度增高,形成片状、节段状或大片状高密度区域。
1-4 肺不张:肺组织收缩或气体吸收不畅,出现肺组织密度减低、容积缩小的表现。
1-5 纤维化:肺实质结构受到纤维组织代替,形成肺实质牵拉、肺容积减小、支气管扩张等表现。
2-支气管疾病特征:2-1 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腔明显扩大,伴有肺组织萎缩、肺容积减低等表现。
2-2 阻塞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腔狭窄,气体流通受阻,出现片状、斑点状高密度影像。
2-3 活动性支气管结核:支气管管径增粗、壁增厚,形成固定的高密度影像。
3-肿瘤特征:3-1 肺结节: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光滑,直径小于3cm的高密度影像。
3-2 肺癌:边界模糊、毛糙,形态不规则,增强扫描可见明显的强化。
3-3 转移瘤:多呈现多发性,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大小不一的高密度结节。
3-4 肺淋巴癌:淋巴管内增生,形成肺门窗扩大、纵隔淋巴结肿大等特征。
4-感染性疾病特征:4-1 肺炎:肺实质密度增高,出现片状、节段状或大片状高密度区域,边界模糊。
4-2 结核:呈现斑点状、结节状或条索状高密度影像,边界不规则、破坏性。
5-其他常见疾病特征:5-1 肺水肿:肺泡内液体增多,形成减低密度的模糊影像。
5-2 肺栓塞:血栓阻塞肺血管,出现大小不一的圆形、斑点状高密度影像。
5-3 胸腔积液:胸腔内液体积聚,呈现低密度的均匀模糊影像。
本文档涉及附件:无。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肺实质疾病:指影响肺组织实质的疾病,常见如肺炎、结核等。
●肺泡填塞:指肺泡内充满炎性渗出物,影响气体交换。
●肺实变:指肺组织实质浸润或变质,密度增高。
●肺不张:指肺组织收缩或气体吸收不畅,导致肺容积减小。
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
![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657f229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10.png)
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
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
1. 肺炎
肺炎是指肺部组织发生炎症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
X线胸片:可见肺实变、扩张的小叶间隔、渗出灶等。
CT扫描:可见炎性渗出导致的肺实变、斑片状渗出灶、结节等。
2. 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常见的影像学表
现包括:
X线胸片:可见肺部浸润阴影、空洞、钙化灶等。
CT扫描:能更准确地显示病灶的范围和分布,包括浸润性病灶、空洞、纤维化等。
3. 脑卒中
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受损,包括缺血性脑卒中
和出血性脑卒中。
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
CT扫描:可见梗死灶的低密度区、出血灶的高密度区。
MRI:能更清晰地显示梗死灶的范围和形态。
4. 冠心病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心肌缺血和缺氧。
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
冠状动脉造影:通过插管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可显示冠状动脉的狭窄和阻塞情况。
心电图:能反映心肌的电活动情况,包括ST段改变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的Q波。
5. 肺癌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包括:
CT扫描:可见肿瘤的大小、位置、边缘、浸润性生长情况。
PET-CT:结合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葡萄糖代谢物示踪,能更准确地显示肿瘤的代谢活动情况。
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在临床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病变的特征和表现进行观察和分析,能够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对于早期发现疾病和进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肺部常见疾病影像表现
![肺部常见疾病影像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0045977f5022aaea988f0f9c.png)
肺部常见疾病影像表现基本病变一、渗出渗出是指肺泡腔内的气体被腔内渗出的液体、蛋白和细胞取代而形成的肺实变。
影像表现:、密度均匀的浸润影、范围可大可小、可单发或多发多发者互相融合致密度不均匀。
、肺实变影中常可见含气支气管分支影。
、变化快多于周内吸收。
、纵隔窗缩减率增大。
常见于各种急性炎症、渗出性肺结核、肺出血及肺水肿。
二、增殖指肺组织内形成以细胞和纤维为主的肉芽组织常局限在腺泡范围内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
影像表现:、结节状或梅花瓣状密度高、边缘清楚、可为单发病灶即使多发病灶聚集一起也无融合趋势、病变发展缓慢、CT上呈软组织密度可有点状钙化纵隔窗缩减率不大。
常见于肺结核和各种慢性肺炎特别是肉芽肿性肺炎。
三、纤维化指局部肺组织或肺间质广泛性纤维变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两种。
局限性以肺急、慢性炎症和肺结核最多见弥漫性以慢性间质性疾病为多。
局限性肺纤维化常表现为条索状、密度高、边界清。
四、结节、肿块常以cm为界划分结节和肿块。
不同的病变表现不一。
肺炎影像大叶性肺炎典型X线征表现为以肺叶、肺段或亚段分布的均匀密度增高影实变区肺纹理消失在致密影中可见透亮的含气支气管影。
根据实变肺叶形态和前后径的长短可呈现不同的X线所见。
右上叶肺炎的下缘平直锐利右中叶肺炎上缘锐利平直但下缘模糊侧位在前下方左上叶肺炎实变影下缘模糊无明显界线侧位病变在上前方。
一般气管、纵隔移位少见。
密度相对均匀的肺阴影边界不清除了肺炎比邻叶间裂空气间隙保持通气形成斑驳的表现(空气肺泡像)支气管气像正常肺软组织界面消失如当肺炎邻近心脏或膈肌时“轮廓征”小叶性肺炎X线表现多样大多数表现为两肺野下部中、内带沿支气管分布的不规则斑点状或小片状致密影境界较模糊。
病变密度不均匀中心密度较高多伴有肺纹理增粗。
病变可以比较散在且较小也可集中呈大片融合趋势但不局限于一肺段或一肺叶。
右下肺内带病灶呈斑点状沿肺纹理分布炎性假瘤 l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或哑铃形肿块边缘多光滑锐利密度中等偏高.直径以~cm多见。
常见肺部疾病的CT影像
![常见肺部疾病的CT影像](https://img.taocdn.com/s3/m/7b7cd20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8.png)
常见肺部疾病的CT影像李悦晴 (天津医科大学,天津 300204)肺部感染或炎性病变的CT影像特征(1)肺结核。
肺结核引起的肺结节常侵犯多个肺叶和肺段,四处散布,结节较多,一般常见条索状、斑片状阴影等。
肺结核病主要特征表现包括:1.钙化,即肺结核常出现钙化灶,尤其是已无结核菌活动的陈旧性病灶;2.空洞,即结核中的空洞壁薄且光滑。
(2)肺脓肿。
典型特征是含有脓液的空腔,主要因病灶常与支气管相通,坏死液化后的物质随支气管排出,肺部CT影像可见结节中明显的空洞和气-液平面。
(3)肺部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早期,结节常具有“晕征”,即围绕在实性结节周围的磨玻璃影;病程进展,结节内可以出现空洞,内可见悬浮结节或絮状物(菌丝)等内容物。
(4)肺结节病。
肺结节病最典型的特征为双侧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随着病情的发展,肺组织可出现弥漫性病变,甚至广泛纤维化。
而肺癌病灶出现转移后才累及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大。
(5)机化性肺炎。
CT影像可见病灶中心密度低,呈磨玻璃状,周围为新月形或环形高密度。
肺部良性肿瘤的CT影像特征(1)肺错构瘤。
肺错构瘤多为密度不均匀的单发实性结节,边界清晰,常出现以下特征: 1.有时边缘可见浅分叶,多是其中支气管上皮成分形成的分支状裂隙;2.结节内多见钙化,以“爆米花样”钙化最为典型,主要是因肺错构瘤内以软骨和纤维组织为主。
(2)硬化性肺细胞瘤。
硬化性肺细胞瘤常表现为孤立圆形或类圆形结节,且边缘较清晰。
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1.因硬化性肺细胞瘤中的各种成分生长速度不一,常表现出浅分叶状;2.部分硬化性肺细胞瘤病灶内或边缘,可见点状、细砂粒状或小斑片状钙化;3.围绕在实性因病灶周围的炎症组织形成大量渗出物或出血,可出现晕征;4.可观察到紧贴病灶边缘的肺部血管;5.富血供。
增强CT 扫描后直径小于3.0 cm 的结节常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直径大于3.0 cm的肿块强化常不均匀。
肺部血管性病变的CT影像特征(1)肺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