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推数列求通项公式
数列的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
![数列的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9596cfb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3.png)
数列的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数列是数学中的一种常见概念,它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所组成。
数列的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是数列的两种重要表示方式,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计算数列。
一、数列的递推公式数列的递推公式是指通过前一项或多项来推导出后一项的公式。
一般来说,递推公式可以分为线性递推和非线性递推两种。
1.1 线性递推公式线性递推公式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都可以通过前一项乘以一个常数再加上另一个常数得到。
一般可以用如下的形式表示:an = a(n-1) * r + b。
其中an表示数列中的第n项,a(n-1)表示数列中的第(n-1)项,r和b 为常数。
例如,如果数列的前两项分别为a1和a2,且每一项都等于前一项乘以2再加上1,则该数列的递推公式为:an = a(n-1) * 2 + 1。
利用这个递推公式,我们可以轻松求解数列中的任意一项。
1.2 非线性递推公式非线性递推公式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不能通过前一项乘以一个常数再加上另一个常数得到。
非线性递推公式的形式较为多样,常见的有多项式递推和递归递推等。
以多项式递推为例,假设数列的前两项分别为a1和a2,而后续项满足如下规律:an = an-1^2 + an-2^2。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无法仅仅通过前一项或多项来计算后一项。
此时,我们需要借助递归或其他更复杂的方法来求解数列中的每一项。
二、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指通过数列的位置n来计算该位置上的数值。
通项公式可以直接给出数列前n项的数值,而不需要通过递推关系一步步推导。
通项公式也常被称为数列的一般项公式。
2.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是最常见的数列之一,它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an表示数列中的第n项,a1表示数列的首项,d表示公差。
例如,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3,公差为2,则它的通项公式为an = 3 + (n-1)2。
通过这个通项公式,我们可以轻松计算出等差数列中的任何一项。
数列的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
![数列的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1d7db7120b4e767f5acfce30.png)
一 、 察 法 : 据 前 若 干项 观 察 结 果 ( 不完 全 归 纳 法 ) 观 根
例1. 数列{an }的前5项依次为下列数, 试写出 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3, 5, 9, 17, 33, …… 3 1 1 3 1 (2) − , , − , , − , …… 2 2 4 20 10 n−1 n (1)an − an−1 = 2 ⇒ an = 2 + 1 3 3 3 3 3 (2) − , , − , , − ,… 2 2× 3 3× 4 4× 5 5× 6 n 3 × (−1) ⇒ an = n(n + 1)
、 用 a n n 二 利 Sn求 n :分 =1与 ≥2两 情 讨 , 种 况 论 案 否 写 分 的 式 答 是 要 成 段 形 . 2 列 的 n 和 S 分 满 下 条 , 例 . 数 {an} 前 项 为 n且 别 足 列 件 n=1 求 列 通 公 an (1)a = 3 数 的 项 式 n 2 6n − 5 n ≥ 2 (1)Sn =3n −2n+2 n 8 n=1 (2)Sn =5 +3 (2)an = n −1 4× 5 n≥ 2 2 (3)a1 =1 2Sn =2anSn −an, ≥2 n , an +1 2 (4)an >0 Sn =( , ) 2 n=1 −2 (3) − = 2 ⇒ Sn = ⇒ an = n≥ 2 Sn Sn − 1 2n − 1 (2n − 1)(2n − 3) (4)an = an−1 + 2 ⇒ an = 2n − 1
数列递推公式的九种方法
![数列递推公式的九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624e5b8c5da50e2534d7f1c.png)
求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的九种方法利用递推数列求通项公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均有较高的价值.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这一直是全国高考和高中数学联赛的热点之一.一、作差求和法例1在数列{n a }中,31=a ,)1(11++=+n n a a n n ,求通项公式n a .解:原递推式可化为:1111+-+=+n n a a n n 则,211112-+=a a 312123-+=a a 413134-+=a a ,……,n n a a n n 1111--+=-逐项相加得:n a a n 111-+=.故na n 14-=.二、作商求和法例2设数列{n a }是首项为1的正项数列,且0)1(1221=+-+++n n n n a a na a n (n=1,2,3…),则它的通项公式是n a =▁▁▁(2000年高考15题)解:原递推式可化为:)]()1[(11n n n n a a na a n +-+++=0∵n n a a ++1>0,11+=+n na a n n 则,43,32,21342312===a a a a a a ……,nn a a n n 11-=-逐项相乘得:na a n 11=,即n a =n 1.三、换元法例3已知数列{n a },其中913,3421==a a ,且当n≥3时,)(31211----=-n n n n a a a a ,求通项公式n a (1986年高考文科第八题改编).解:设11---=n n n a a b ,原递推式可化为:}{,3121n n n b b b --=是一个等比数列,9134913121=-=-=a a b ,公比为31.故n n n n b b 31()31(9131(2211==⋅=---.故n n n a a )31(1=--.由逐差法可得:nn a )31(2123-=.例4已知数列{n a },其中2,121==a a ,且当n ≥3时,1221=+---n n n a a a ,求通项公式n a 。
数列的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
![数列的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5fb23ad65022aaea998f0f09.png)
二、数列的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一、知识点回顾:1、递推公式定义:如果已知数列{}n a 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任一项n a 与它的前一项1n a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2、数列前n 项和S n 与通项a n 的关系式:a n =⎩⎨⎧--11s s s n n 12=≥n n 。
在数列{a n }中,前n 项和S n 与通项公式a n 的关系,是本讲内容一个重点,要认真掌握之。
注意:(1)用1--=n n n S S a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时,你注意到此等式成立的条件了吗?(2n ≥,当1n =时,11S a =);若a 1 适合由a n 的表达式,则a n 不必表达成分段形式,可化统一为一个式子。
(2)一般地当已知条件中含有n a 与n S 的混合关系时,常需运用关系式1--=n n n S S a ,先将已知条件转化为只含n a 或n S 的关系式,然后再求解。
3、数列的通项的求法:⑴公式法:①等差数列通项公式;②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⑵已知n S (即12()n a a a f n +++= )求n a ,用作差法:{11,(1),(2)n nn S n a S S n -==-≥。
一般地当已知条件中含有n a 与n S 的混合关系时,常需运用关系式1--=n n n S S a ,先将已知条件转化为只含n a 或n S 的关系式,然后再求解。
⑶已知12()n a a a f n = 求n a ,用作商法:(1),(1)(),(2)(1)n f n f n a n f n =⎧⎪=⎨≥⎪-⎩。
⑷若1()n n a a f n +-=求n a 用累加法:11221()()()n n n n n a a a a a a a ---=-+-++- 1a +(2)n ≥。
⑸已知1()n n a f n a +=求n a ,用累乘法:121121n n n n n a a aa a a a a ---=⋅⋅⋅⋅ (2)n ≥。
数列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数列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3ef3cb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5c.png)
数列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为了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数列以及递推公式的概念。
数列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的集合。
其中,每一项都有一个相对于上一项或前几项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通过递推公式来表示。
递推公式是指通过前一项或前几项的值来计算后一项的公式。
数列中的每一项都可以通过递推公式计算得到。
例如,斐波那契数列的递推公式为:Fn=Fn-1+Fn-2,其中F0=0,F1=1现在我们来具体考虑如何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
在数学中,数列的通项公式也被称为递推函数或递归式。
通项公式可以用来计算任意项的值,无需通过前一项或前几项的值进行递推。
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通常有两种方法:直接法和差分法。
一、直接法:直接法是指通过观察数列中每一项的特点,推导出关于项数n的表达式,从而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
首先,我们需要观察数列的前几项,找出其中的规律。
这可能包括数列中的算术或几何性质,如递增或递减、等差或等比等。
通过找到这些规律,我们可以猜测出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形式。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已知的数值或已有的数学定理和公式,来验证我们所猜测的通项公式是否正确。
例如,我们可以代入已知的数值来计算通项公式中给定的项数对应的数值,如果和数列中的实际值相符,则我们的猜测通项公式的形式是正确的。
最后,我们需要证明我们求得的通项公式是正确的。
这可以通过数学归纳法来完成。
我们首先验证当n=1时,通项公式的正确性。
然后,我们假设当n=k时,通项公式是正确的,即第k项的值能够通过通项公式来计算得到。
最后,我们利用递推公式和已知条件来验证当n=k+1时,通项公式也是正确的。
通过证明,我们可以确定求得的通项公式是正确的。
二、差分法:差分法是指通过计算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值(或者更高阶的差值),找出差值之间的规律,从而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
对于一个数列,我们可以计算相邻两项的差值(如一阶差分)、差值的差值(如二阶差分)等。
然后我们观察这些差值之间的关系,可能发现它们之间也形成了一个数列,我们再次计算这个数列的差值。
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五类型
![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五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a5142d09227916888486d7db.png)
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类型一 累加相消法(“)(1n f a a n n +=+型”)例1.设数列{}n a 满足),3,2,1(12,111 =++==+n n a a a n n 求{}n a 的通项公式 解:由(1)),3,2,1(121 =+=-+n n a a n n 可知,;11212+⨯=-a a ;12223+⨯=-a a ;1)1(2;1+-⨯=--n a a n n上述等式累加可得,21)1())1(21(2n a n n a a n n =⇒-+-+++⨯=-类型二 累乘相消法(“)(1n f a a n n ⋅=+型”)例2.设数列{}n a 满足),3,2,1(2,111 =⋅==+n a a a n n n ,求{}n a 的通项公式 解:由(2)),3,2,1(21 =⋅=+n a a n n n 可知,212=a a ;2232=a a ;3342=a a112--=n n n a a 上述等式累乘可得,2)1(132122222--=⇒⋅⋅=n n n n n a a a类型三 倒数法 CBa Aa a n nn +=型数列(C B A ,,为非零常数)例3.设数列{}n a 满足),3,2,1(12,111 =+==+n a a a a n nn 求{}n a 的通项公式 解:211211+=+=+nn n n a a a a ∴⎭⎬⎫⎩⎨⎧n a 1是以35为首项,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即351=n a +2(n -1)=316-n ∴a n =163-n 类型四 构建新数列( 待定系数法) (1)q a p a n n +⋅=+1型例4.设数列{}n a 满足),3,2,1(12,111 =+==+n a a a n n ,求{}n a 的通项公式 解 :设)(21x a x a n n +=++,即x a a n n +=+21与递推式比较,可得1=x ,所以递推式转化为)1(211+=++n n a a 则可构造新数列,令1+=n n a b ,有⎩⎨⎧===+=+),3,2,1(221111 n b b a b n n ),3,2,1(122 =-=⇒=⇒n a b n n n n (2)a n +1 = p a n + f (n )型例5.已知数列{a n }中,a 1=1,且a n =a n -1+3n -1,求{a n }的通项公式.解:设a n +p ·3n =a n -1+p ·3n -1则a n =a n -1-2p ·3n -1,与a n =a n -1+3n -1比较可知p =-21. 所以⎭⎬⎫⎩⎨⎧-23n n a 是常数列,且a 1-23=-21.所以23n n a -=-21,即a n =213-n .(3) 11-++=n n n qa pa a 型(其中p ,q 为常数)例6. 已知数列{}n a 满足06512=+-++n n n a a a ,且5,121==a a ,且满足,求n a .解:令)(112n n n n xa a y xa a -=-+++,即0)(12=++-++n n n xya a y x a ,与已知06512=+-++n n n a a a 比较,则有⎩⎨⎧==+65xy y x ,故⎩⎨⎧==32y x 或⎩⎨⎧==23y x 下面我们取其中一组⎩⎨⎧==32y x 来运算,即有)2(32112n n n n a a a a -=-+++,则数列{}n n a a 21-+是以3212=-a a 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故n n n n a a 333211=⋅=--+,即n n n a a 321+=+,利用类型(2)的方法,可得n n n a 23-=.类型五 取对数 r n n pa a =+1(其中p ,r 为常数)型例6. 设正项数列{}n a 满足11=a ,212-=n n a a (n ≥2).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解:两边取对数得:122log 21log -+=n n a a ,)1(log 21log 122+=+-n n a a ,设1log 2+=n an b ,则12-=n n b b ,{}n b 是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11log 121=+=b 11221--=⨯=n n n b ,1221log -=+n a n,12log12-=-n a n ,∴1212--=n n a。
已知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已知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cabb7294b73f242336c5fd2.png)
`式已知递推公式求通项公].p)i (a [p a p)i (p a pa p)(pa pa p 1p 2n )i (a a 1p .)()(pa a p p1q a }p1q a {p1q a p p1q a p 1q 1p q a 1p q pa a 11n 1i i11n n 1n 1i 1i 1nn 1n nn 1n 1n 1n 1n 1i 1n n 1n 1n n 1n 1n 1n ∑∑∑-=--=+++++-=++++=+=+=≠≥+==+=-+-+-+=-+-≠=+=f f n f f n f n f ,从而利用叠加法易得,,变形为,则两边同时除以若;,,则显然若不是常数,其中为公比的等差数列为首项,是以显然)(,变为,则两边同加上若为公差的等差数列;为首项,,则显然是以若)常见形式:(p x a x a qx a x a x x p p x a 1x a 1x x x x 0b x a -d cx dcx b ax x dca b aa a )2(2n 1n 21n 11n 211n 11n 21212n n 1n 通项公式求解,然后再利用等比数列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其中则有若通项公式求解,然后再利用等差数列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其中则有若,,令此方程的两个根为)(,即,令典型例子:不动点法--=--≠+-=-==-+++=++=++++用待定系数法求得、,,则其通项公式为若用待定系数法求得、,)(则其通项公式若,,令此方程两根为,特征方程为性递推式的好方法特征根法是专用来求线特征根法B A Bx Axa x x B A x Bn A a ,x x x x q px x qa pa a .)3(n2n1n 21n1n 21212n 1n 2n +=≠+==+=+=++.4然后用数学归纳法去证的规律猜出一个结果,简单说就是根据前几项)数学归纳法(公式,马上迎刃而解!,只需联系正切二倍角看起来似乎摸不着头脑:东西,看看下面的例子三角函数是个很奇妙的)联系三角函数(2nn 1n a1a 2a 5-=+递推新值的过程。
数列通项的七种方法
![数列通项的七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55c4af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1.png)
数列通项的七种方法一、递推公式法递推公式法是一种常见的求解数列通项的方法。
通过观察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关系,可以找到递推公式,从而求得数列的通项。
例如,我们考虑一个等差数列,已知首项为a,公差为d。
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递推公式an = an-1 + d。
其中,an 表示数列的第n项,an-1表示数列的第n-1项。
利用递推公式,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首项和公差,依次求得数列的每一项。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求解各种类型的数列。
二、通项公式法通项公式法是一种通过数学公式来表示数列通项的方法。
对于某些特殊的数列,可以通过观察数列中的规律,建立通项公式,从而直接求得数列的任意项。
例如,斐波那契数列就可以通过通项公式来表示。
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为Fn = (1/sqrt(5)) * (((1+sqrt(5))/2)^n - ((1-sqrt(5))/2)^n)。
其中,Fn表示数列的第n项。
通项公式法适用于某些特殊的数列,可以直接求得数列的任意项,省去了逐项求解的步骤,提高了求解效率。
三、递归关系法递归关系法是一种通过递归关系来求解数列通项的方法。
通过观察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关系,可以建立递归关系式,从而求得数列的通项。
例如,斐波那契数列就可以通过递归关系来表示。
斐波那契数列的递归关系式为Fn = Fn-1 + Fn-2。
其中,Fn表示数列的第n项,Fn-1表示数列的第n-1项,Fn-2表示数列的第n-2项。
利用递归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前两项,依次求得数列的每一项。
递归关系法适用于一些特殊的数列,可以通过递归的方式来求解。
四、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对于等差数列,我们可以通过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来求解数列的任意项。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
其中,an表示数列的第n项,a1表示数列的首项,d表示数列的公差。
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我们可以直接求解数列的任意项,无需逐项计算,提高了求解效率。
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0f4f23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0.png)
用递推公式求通项的六种方法: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通项公式;累加法;累乘法;构造法;错位相减法。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而将数列{an}的第n项用一个具体式子表示出来,称作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累加法:用于递推公式为an+1=an+f(n),且f(n)可以求和。
累乘法:用于递推公式为an+1/an=f(n)且f(n)可求积。
构造法:将非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转换成相关的等差等比数列。
错位相减法:用于形如数列由等差×等比构成:如an=n·2^n。
用迭代法:此题也可用归纳猜想法求之,但要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数列的递推关系与通项公式
![数列的递推关系与通项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131bf94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8.png)
数列的递推关系与通项公式在数学中,数列是由数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而成的序列。
不同的数列可以有不同的递推关系和通项公式来描述它们。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列的递推关系和通项公式的概念、应用和计算方法。
一、递推关系递推关系是指通过前面几项的数值来计算出数列后面一项的数值的关系式。
递推关系可以用于求解以后面的数值为目标的数列问题,通常采用迭代或递归的方式进行计算。
举个例子,斐波那契数列的递推关系为:$F_{n}=F_{n-1}+F_{n-2}$,其中$F_1=1,F_2=1$。
也就是说,斐波那契数列中每一项的值都等于前两项的值之和。
通过递推关系,可以计算出斐波那契数列的任意一项,例如$F_3=2,F_4=3$等。
二、通项公式通项公式是指数列的任意一项能通过公式直接计算出来。
通项公式是数列的一种显式表达式,它不需要通过前面的项数计算后面的项数。
通项公式的求解是数列学习的重点之一。
对于某些数列,其通项公式可能很容易求解,而对于某些数列,其通项公式可能非常难以求解。
一般来说,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通过数学归纳法、递推关系和差分方程等方式求解。
举个例子,对于等差数列$a_{n}=a_{1}+(n-1)d$,其中$a_{1}$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
通过推导,我们可以得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_{n}=a_{1}+(n-1)d$。
通过这个通项公式,我们可以方便地计算出等差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
三、数列的应用数列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数列有着很多重要的应用,比如在经济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中,数列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 经济学中的应用经济学中常用的一些数列,如等比数列和收益率数列,可以用于计算商品价格、资产价值和财务报表等。
数列可以帮助经济学家计算和预测未来的经济情况,找出经济规律和趋势,从而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依据。
2. 物理学中的应用在物理学中,数列可用于描述诸如声波、光波等周期性变化的现象。
由数列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
![由数列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1958d4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43.png)
21世纪,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在运用,它已和人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掌握不好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就难以高效地工作和生活。
初中信息技术的开设,引导着我们每个教学者探究如何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
一、编好导学案,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品质什么样的导学案才叫好的导学案?一要能激发学习动机,在学案中创设特定的情境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索,能和实践紧密结合。
二要针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课,设计不同的形式的导学案,新授课的导学案要着重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题设计情境化,有启发性和探究性。
习题课的导学案应着重帮助学生总结解答典型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复习课导学应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设计导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考虑怎样去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导学思考题,要求将学习目标问题化、情境化。
能力训练题,每个知识点学完后,要给予适当的题目进行训练,但题目应少而精,要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突出易混淆的和需注意的知识点;能力提高题,主要是针对掌握程度好的学生设计的,这部分题目的设置可以多链接学生的疑点。
学生对每一项应该完成的任务都必须掌握和理解,才开始学习新的任务,这样才能保证收到效果。
比如,初中“网络课件构件设计”导学案设计。
①学习对象设计包括中哪五个环节?(内容结构设计、内容呈现设计、SCOS 设计、内容编序设计和元数据设计)。
②每个设计的方案是什么?(如:内容呈现设计,在画面中应该尽量删除无用的背景和多余的细节。
元数据设计,SCORM 中的元数据包括Assets 元数据、SCOS 元数据、学习活动元数据、内容组织元数据和内容聚合元数据。
元数据设计时可参照SCORM。
定义的九大类元数据元素及其应用情况,其中“M”为必选项,“O”为可选项,“NP”为不选项。
)导学案为提高课堂效益架设了一座快捷的桥梁,导学让学生在课前有一定的时间构思,在课堂上学生参与、学生创新潜质更易发挥。
根据递推关系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几种方法
![根据递推关系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几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ebf7be10975f46527d3e132.png)
一、定义法 例 1、已知数列an 的递推公式,求an
1)a1 3, an1 an 2
1 2)a1 2, an 1 an 3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二、累加相消法(累加法)
形如:a1 a, an1 an f n
当所给数列每依次相邻两项之间的差 组成等差或等比数列时,就可用累加 法进行消元。
p 1 , 求a n ?
构造等比数列an , 使an 1 p(an ),
an 2 1
n
则q (p 1 ) ,
q 即 p1
4)a1 2, an1 2an 3
an 2
n1
an1 3 2(an 3)
2 an 5 4n
例6、已知数列an 的递推关系为: an 1 a ,a1 3,求an
2 n
两边同取常用对数
an 3
2 n1
当一个数列每依次相邻两项之商构成 一个等比数列或其它数列时,就可用 累乘法进行消元。
例3、已知数列an 的递推公式,求an
1)a1 2, an1 3 an
n
an 2 3
n n 1 2
n 2)a1 1, an 1 an n 1
1 an n
四、换元法
通过“换元”,构造一个等差或等比的 新数列,利用等差或等比的知识解决 问题。
3
1 5)a1 1, an 1 an 6 2
1 an 1 4 (an 4) 2
1 an 5 2
n 1
4
例5、已知数列an 的递推关系为: an 1 an 2an 1an,a1 2,an 0, 求an
求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十一种方法
![求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十一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d12c65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3.png)
求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十一种方法
递推数列是一种数学数列,其中每一项都是由前一项推算出来的。
通
项公式则是通过已知的数列项之间的关系,找出数列的整体规律,从而可
以直接计算任意一项的值。
下面将介绍11种方法来推导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
1.递归定义法
递归定义法是通过规定数列的首项以及前面项与后面项之间的关系,
来表达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2.直接求和法
直接求和法是通过将数列的前n项求和,并将结果化简得出通项公式。
3.递推关系法
递推关系法是通过规定数列前两项之间的关系,并将该关系推广到前
n项之间的关系,从而求出通项公式。
4.变量代换法
变量代换法是通过引入新的变量,将原数列表示成一个新的数列,从
而得到新数列的通项公式。
5.假设公式法
假设公式法是通过猜测数列的通项公式,并验证猜测的公式是否符合
已知项的规律。
6.拆项法
拆项法是通过拆解数列的项,将数列表示成两个或多个部分,再求和得出通项公式。
7.枚举法
枚举法是通过穷举数列的前几项,找出数列项之间的规律,推算出通项公式。
8.差分法
差分法是通过计算数列项之间的差值,找出数列项之间的规律,从而得到通项公式。
9.生成函数法
生成函数法是通过将数列视为多项式的系数,构造一个生成函数,再通过求导、积分等运算得到通项公式。
10.求和公式法
求和公式法是通过利用已知的数列求和公式,计算数列的前n项和,并化简得出通项公式。
11.对称性法
对称性法是通过观察数列的对称性,推断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递推式求数列通项公式常见类型及解法
![递推式求数列通项公式常见类型及解法](https://img.taocdn.com/s3/m/ef58fa25af45b307e8719730.png)
递推式求数列通项公式常见类型及解法递推数列通项公式问题,通常可通过对递推式的变形转化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给 予解决,由于递推数列的多变性,这里介绍总结一些常见类型及解法。
一、公式法(涉及前n 项的和) 已知)(n f s n =⎩⎨⎧≥----=-----=⇒-)2()1(11n S S n S a n n n 注意:已知数列的前n 项和,求通项公式时常常会出现忘记讨论1=n 的情形而致错。
例1.已知数列}a {n 前n 项和1322-+=n n S n ,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解:当n=1时,411==s a ,当2≥n 时,14]1)1(3)1(2[)132(221+=--+---+=-=-n n n n n s s a n n n ,15114a ≠=+⨯⎩⎨⎧≥+==∴)2(,14)1(,4n n n a n练习:已知数列}a {n 前n 项和12+=n n S ,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答案:⎩⎨⎧≥==-)2(,2)1(,31n n a n n 二、作商法(涉及前n 项的积)已知)(......321n f a a a a n =⨯⨯⨯⎪⎩⎪⎨⎧≥----=----=⇒)2()1()()1().1(n n f n f n f a n例2.已知数列}a {n 中的值试求时53232,2,11a a n a a a n a n +=⋅⋅⋅⋅⋅⋅⋅≥=。
解:当2≥n 时,由2321n a a a a n =⋅⋅⋅⋅⋅⋅⋅⋅,可得21321)1(-=⋅⋅⋅⋅⋅⋅⋅⋅-n a a a a n则22)1(-=n na n16614523222253=+=+∴a a三、累加法(涉及相邻两项的差)已知)(1n f a a n n =-+112211)......()()(a a a a a a a a n n n n n +-+-+-=⇒--- 例3.已知数列{}n a 满足11211n n a a n 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例2、7:已知数列an的递推公式,求 an.
(3)aa1n1
2, an an
0. 2anan1
练例习13、、设{an}的首项为1的正项数列,且
n
1a
2 n1
nan2
an1an
0n
1,2,3,.....
求它的通项公式。
练例习42、.在正数数列{an}中, a1 1,
Sn
1 2
(an
1 an
) ,求
an
。
练习例59、: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1 1,
Sn1 4an 2, n N *.
(1)若bn an1 2an ,求证:bn为等比数列;
(2)设cn
an 2n
, 求证:cn 为等差数列;
(3)求S n .
练习6例、4、设数列{an}的首项为1,前n项和为Sn,
例 在数列{an }中,已知a1 1,当n 2时, 有an an1 2n 1(n 2),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累加法
已知aa1n an1 f n,求an.
a2 a1 f 2,
aa34
a2 a3
f f
3, 4,
an a1
f 2 f 3 f n an
an an1 f n
例 已知数列{an }中,若a1 1, an1 2an
3(n 1),求数列{an }的通项公式.
练例习3、:数列an 中,a1
1,an1
3an
1,求a
.
n
类型5 an1 pan f (n)( p 0, p 1)
求
法
:
待
定
系
数
法
或
化为an1 pn1
an pn
f (n) pn1
后累加法求解.
练习例75、、An、Bn分别为an 、bn 的前n项和,an
4Bn 12 An 13n,求bn.
2n 3 2
类型68、形如an1 f (an ) 归纳法
例8、已知数列an 中,a1 2,an1 求数列an 的通项公式.
2
1 an
,
然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归纳--猜测--论证
类型9 其它类型
an1 an 3
(2)写出a1 2,q 3的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 ;
a1 2 an1 3an
(3)已知a1 3,an an1 4(n 2),求an;
an 3 (4)已知a1
an 2
(n 1) (4) (21,)na1n
3
7 4n 1 3 an1 (n
2),求an.
类型1 定义法
已知Sn,求an .
an
S1 Sn
(n Sn1
1) (n
2)
例2、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求an
1)Sn 2n2 3n
2)Sn n2 1
例 已知数列{an }满足Sn an 2n 1, 其中Sn是{an }的前n项和,求{an }的 通项公式.
练例习61、、已知Sn为数列an 的前n项和,且Sn 2 2an, 求数列an 的通项公式.
练例习5:已知数列an的递推公式,求 an.
1)a1
2, an
an1
1 2
n, n
2
2)a1 1, an1 an 2n
类型3 an1 an f (n)
求法:迭代法、累乘法 例 在数列{an }中,已知a1 1,有nan1 (n 1)an (n N , n 2),求数列{an } 的通项公式.
例1、已知数列an的递推公式,求an
1)a1 3, an1 an 2 等差数列
2)a1
2,
an1
1 3
an
等比数列
练例习1、:数列an 中,an
0,a11 an1
3
2
1 ,求an. an
例2、数列an
中,aa1n1
6 1
2(an
1),求an.
类型2 an1 an f (n)
求法:迭代法、累加法
类型6
an1
pan qan
r
(
p, q,
r均不为零)
求法 : 倒数法,若p r,则化为等差数列求
通项;若p r,则化为类型3求通项.
例
已知数列{an }中, a1
1,
Sn
Sn1 2Sn1
1
,
求{an }的通项公式.
类型7 Sn f (an )
求法: 利用n
2时, an
Sn
S
化为
n1
{an }或{Sn }的递推关系求解.
求法:按题中指明方向求解.
例 设数列{an }满足a1 1, a2 2, an
1 3
(an1
2an2
)(n
3,4,)
(1)求证 : 数列{an1 an }是等比数列;
(2)求数列{an }的通项公式an .
练习例18、:已知数列an满足a1 1, a2 3
an2 2an1 an 4,求an.
例 在数列{an }中a1 1, an1 2an 2n
(n N ),求数列{an }的通项公式.
练习1:已知数列{an},a1=2,an+1=an+3n+2,求an,
练习2: 已知数列{an}满足a1=1, an 3n1 an1 n 2
(1)求a2,a3 ,a4
1 2, an1 3n an
累乘法
a2
a1
f
2,
已知aa1 n an1
f
n,求an.
a3
a2
f
3,
a4 a3
f 4,
an a1
f 2 f 3 f n an
an
an1
f
n
类型4 an1 pan q( p 0, p 1)
求法: 构造法(待定系数法).
令an1 p(an ), 其中为待定系数, 化为等比数列{an }求通项.
常见递推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
复习等差(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
1、等差数列的递推公式:an an1 d (n 2) a1 a an1 an d a1 a
2、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aa1n
an1q(n a
2)
aa1n1
a
an
q
课前练习
(1)写a出1 a21 2,d 3的等差数列的递推公式 ;
练例习42:、已知正数数列an
的前n项和为S
,
n
an与2的等差中项等于Sn与2的等比中项,
求an .
练习例33、: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an 0,
an
6Sn , n an 3
N *.求Sn.
练习4、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an }的前 n项和Sn满足S1 1,且6Sn (an 1) (an 2), n N ,求{an }的通项公式.
满足关系3tSn 2t 3 Sn1 3tt 0, n 2, n N
(1) 求证:数列{an}是等比数列;
(2)设数列{an}的公比为f(t),作数列{b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