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树公开课
给予树PPT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第1页
•我知道:
每年12月25日是圣诞节。这是 西方国家最主要节日,相当于中 国春节。圣诞节庆贺活动从12 月24日晚上圣诞夜开始,一直连 续到第二年1月6日。在圣诞夜, 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还有 些人穿上红衣服,戴上白胡子,扮 成圣诞老人,给孩子们分发礼品。
第2页
(jǐ)yǔ
31 给予树
我会认 我会写 我会读 我会说 我会做
第26页
拓展阅读:《好汉查理》 你以为查理是个怎样孩子?
第27页
1.给下面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并 体会两个句子在表示效果上有什么 不一样:
他们怎么会买到很多很好礼品呢? 2.认识坡折号,并体会它作用:
我发觉,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 —那些五十美分一大把棒棒糖! 3.誊录喜欢句子
第28页
同学们,再见!
小 塑料女口儿金袋,吉我娅缄发觉默·,不·语她·只。·透买过了
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 一大把棒棒糖!我有些生气: 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可是妈妈,我们有 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 许多礼品了,而那个小 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第21页
“可是妈妈,我们有 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 许多礼品了,而那个小 女孩却没有。”
第6页
圣诞节前夕,我给了每个孩子 二十美元,提醒每人最少准备四份 礼品。接着,我把他们带到一个商 场,分头去采购,约定两小时后一 起回家。
第7页
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 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 袋,不停让他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 礼品。只有八岁小女儿金吉娅缄默 不语。透过塑料口袋,我发觉,她 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 分一大把棒棒糖!我有些生气:她 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
小学语文公开课《给予树》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给予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给予树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给予树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展示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给予树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给予树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言的习惯。
3. 任务型教学法: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 生字词卡片:用于学生识记和巩固生字词。
3. 课文朗读录音:用于学生跟读和模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给予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给予树的了解。
(3)简介课文作者及课文背景。
2.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3)组内交流,巩固生字词。
3.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指导。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梳理课文大意。
(3)学生讲述给予树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
4. 讨论与思考(1)小组内讨论:课文中的给予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全班交流:学生分享讨论成果。
(公开课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语文《给予树 》(第一课时)
31 给予树【教学目标】1.能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重点引导学生辨清“予”和“裕”的字形,能用同义词替换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给予、担心、宽裕、沉默不语”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法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是通过妈妈心情变化这一线索来组织课文的写作特点。
4.通过金吉娅的语言,感受金吉娅的善良、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1.读通课文,认识本课生词,了解课文大意。
2.研读课文,体会妈妈的心情有哪些变化,了解变化的原因。
3.初步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板书:“给予”正音给予(jǐyǔ),辨析“予”的字形。
简单说说对“给予”一词的理解。
(“给予”就是给、送。
)像这样在一个词中,两个字表示同一个意思的词叫近义词。
媒体出示:甜蜜、拥抱、宽裕、试探、猜测这些词也是的,读一读。
2.补全板书:给予树,了解其含义。
(1)读文找出文中一句描写“给予树”的句子。
媒体出示: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
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小女孩写的。
(2)从上面文字中,你读懂了什么叫“给予树”?交流:援助中心:援助就是支援帮助的意思,援助中心就是给别人提供帮助的地方,是慈善组织组办的赞助机构,用来帮助穷苦人或有困难的人。
像我国的春蕾计划、希望工程等就是给别人提供帮助的赞助机构。
给予树:是慈善机构在圣诞树上挂上反映孩子们心愿的卡片来请求他人赞助的树。
(3)简介圣诞节。
交流:每年的12月25日是圣诞节。
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相当于我们中国的春节。
(播放西方圣诞节欢乐的情境)在这欢乐的节日里,人们围着圣诞树跳舞,相互交换礼物。
所以圣诞节是人们最快乐的节日,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
3.过渡:在这个欢乐的节日里发生了什么样的事呢?说明:随文识字,同时了解给予树的意思,并且创设他们已有的生活情景,调动他们的生活体验,让孩子知道在圣诞节中应给是快乐幸福的,为下文理解课文做好准备二、初读课文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词语。
小学语文第五册三年级上《给予树》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附设计意图
小语五册《给予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读10个生字,会书写“予、卡、糖”等生字。
2、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通过朗读对全文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
3、让学生对“给予”就是一种爱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通过朗读“给予”的几个句子,使学生对文中出现的种种给予有一个初浅的理解,体会“爱”的美好品质。
2、难点:解决“给予”这个词的读音和帮助学生理解“援助中心”。
三、教学准备1、CAI课件2、一个礼物袋3、一张生字书写纸四教学预设过程课前谈话孩子们,很高兴见到你们(生:很高兴见到老师)看来咱们有着同样的热情。
你们喜欢我这位素不相识的老师给大家上课吗?(哈哈,真给我面子)你们这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就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就让我们洋溢着这样的笑容一起来谈一谈快乐的节日吧![板书:圣诞节]谁来谈谈你对它的认识。
(控制在三个人)是呀,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重要的节日,相当于中国的春节,特别是孩子们能够得到很多亲朋好友送给你们的礼物,在收获礼物的同时也能收获着幸福和快乐,同时圣诞节也是一个能送给别人快乐的节日。
好,希望吴老师的课堂也能够送给大家很多的收获。
上课!一、“给予”出题,叩解课题1、指名读课题(看大屏幕出示课题,但不要有拼音)谁能清楚响亮地读一读课题评:(读对了)真了不起呀,这么难的课题你也能读对,真不愧是北海小学的孩子呀(读错了)没关系,这课题的确很难读。
“给”在这儿读ji,“予”是一个生字,也读第三声,两个第三声的字排排坐的时候,我们要把第一个字读成第二声,跟老师一起读。
(指一排的孩子读,再集体读)圣诞节是个让人快乐的日子,然而贫困人家的孩子就大不一样了,他们没有礼物,许多愿望都无法实现。
于是,一些慈善机构、援助中心就让这些贫困孩子把愿望写在卡片上,插在圣诞树上,让好心人看了以后,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这样的圣诞树就叫做给予树。
2、写题看老师把这个词语写在黑板上,(给)“予”在文中是一个生字,在书写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什么呢?(一点和无捺)(一点和竖钩要在竖中线上)说好后老师再书写(老师此时可以补充一些提示)带着这些同学和老师给予你的温馨提示自己在生字纸片上写两个吧。
给予树的公开课教案
给予树一、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祝福、甜蜜、担心、猜测、立即、卡片、盼望、显然、拥抱、仁爱、同情、体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培养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3、积累好词佳句。
教材分析《给予树》是鲁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八单元第30课,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来临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陌生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
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
学习这篇课文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重点:1、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感受课文中人物的爱心真情,体会善良、仁爱、同情、体贴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1、在百度中搜索《给予树》课件,并对其进行选择、整理。
制作成ppt课件用语课堂教学。
2、学生课前查阅有关圣诞节的资料。
教学之前我用百度搜索引擎找了很多《给予树》的相关材料,包括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等影像资料做参考,了解到了教学重难点,确定了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此外我还用百度从网上下载了圣诞节的音乐和西方过圣诞节的场景视频,在课堂上呈献给学生,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直观感受,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这节课我采用的主要教学手段就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除了可以直观地展示这篇课文的重难点之外,还可以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那么学习起来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将再一次走进《给予树》的故事,用心去感受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一份最可贵的真情与感动。
2、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生字。
出示生字,认读。
《给予树》公开课教案设计
《给予树》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给予树》的故事背景和主题。
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
1.2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给予树》是一本关于分享和感恩的故事书。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他们曾经给予他人的经历。
1.3 教学活动:向学生简单介绍《给予树》的故事情节。
提问:你们曾经给予他人什么?你们觉得给予他人带来的感受是什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经历和感受。
第二章:阅读理解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给予树》故事的主要内容和细节。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阅读《给予树》的故事。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主要事件、角色和情感变化。
2.3 教学活动:与学生一起阅读《给予树》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细节。
提问:故事中有哪些主要角色?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和主题。
第三章:讨论与反思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故事主题的思考和理解。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是否有类似的经历,并思考给予的意义。
3.2 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讨论《给予树》故事中的主题,如分享、感恩等。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是否有类似的经历,并鼓励他们分享。
3.3 教学活动:与学生一起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分享和感恩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觉得自己是否有类似的经历?你们觉得给予的意义是什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经历和对给予的理解。
第四章:创意表达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帮助学生通过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2 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通过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艺术形式,如绘画、写作等。
4.3 教学活动: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通过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提问:你们想通过哪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给予学生时间和材料,让他们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5.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课程中的参与和成长。
小学三年级语文公开课《给予树》优秀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语文公开课《给予树》优秀说课稿学校三班级语文公开课《予以树》优秀说课稿材料一、说教材《予以树》是一篇精读课文。
用俭朴无华的语言,把学会关怀,学会爱他人的主题寓于故事中,把少年儿童纯真良善、关爱别人的美妙心灵生动地表现出来。
课文从妈妈的角度来表达故事,通过妈妈的观测、心理改变及行为来表达金吉娅的良善品质,通过几个孩子的做法和妈妈开始对金吉娅的误会,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妙心灵。
课文是对同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材料。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生字词。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目标:通过自主阅读,研讨沟通,联系上下文进行对比,引导同学抓住关键词、句、段读悟体会。
3、情感目标: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关怀、爱惜,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身处窘境的人。
〔二〕教学重点指导同学朗读课文了解妈妈的感情改变,深刻领悟金吉娅的良善、富有怜悯心的美妙品质。
〔三〕教学难点感悟金吉娅的爱心及良善品质。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的内容:初读感知,理清课文脉络,朗读指导,识字写字指导。
第二课时的内容:自主感悟,联系对比体会母亲的心理改变及其缘由,学会悟理。
二、说策略依据课标精神,结合教材特点和同学实际,采用“一法为主,多法相辅”的教学策略,优化结合。
采纳教法和学法如下:〔一〕说教法1、情景教学法。
运用课件,创设情景。
老师展示圣诞节的图片和背景音乐,让同学了解圣诞节的有关知识,感受圣诞节的欢乐气氛。
这不仅能激发同学阅读文本的爱好,而且还能缩小中西方文化的差距,有利于同学理解文本。
2、悟读法。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同学精神领域影响是深广的,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言简情浓”是本文最大的特点。
因此,“张扬情感,让课堂喷涌真情”是本文的教学追求目标,要让同学在主动地进行朗读、品悟、表达等诸多训练中,获得思想感情的熏陶、洗礼和升华,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给予树》公开课教案设计
《给予树》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并欣赏《给予树》的故事内容。
激发学生对关爱他人、分享快乐的主题的思考。
1.2 教学内容教师简要介绍《给予树》的故事背景和作者。
教师朗读《给予树》的故事,学生倾听。
1.3 教学活动学生分享他们对关爱他人、分享快乐的理解和经历。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给予树》故事中的主题思想。
第二章:故事情节分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给予树》的故事情节和角色。
培养学生分析故事情节和理解人物性格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给予树》的故事情节。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故事中的角色性格和动机。
2.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分享他们的理解。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情节。
第三章:主题探讨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给予树》的主题思想。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3.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关爱他人、分享快乐的重要性。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故事中的主题思想。
3.3 教学活动学生分享他们对关爱他人、分享快乐的理解和经历。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表达他们对主题思想的看法。
第四章:创意表达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2 教学内容教师介绍不同的艺术形式,如绘画、写作、表演等。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一种艺术形式,表达他们对故事和主题的理解。
4.3 教学活动学生自由选择一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和表达。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第五章:课程总结5.1 教学目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
强调关爱他人、分享快乐的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
教师总结课程的重点和收获。
5.3 教学活动学生分享他们在课程中的学习和感受。
教师给予学生鼓励和反馈,结束本节课。
第六章:角色深入分析6.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给予树》中的主要角色。
三年级语文上册给予树公开课教案和板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给予树公开课教案和板书设计三年级语文上册给予树公开课教案和板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会认10个,会写12个;理解“沉默不语”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并能运用此法理解课文内容。
3.读课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思想感情,感受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等,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4.积累语言,练习写话。
12121(1(22(1(21212二、依据文路,深悟亲情1.自主读课文,感悟亲情。
引导抓住母亲的情感变化,研读文本,体会母爱;抓住孩子间的馈赠,体会兄弟姐妹情。
2.感情朗读,深化体验。
三、创设情境,读写练笔1.创设情境,激发写话欲望,进行写话练习。
2.交流、评议,引导悟情。
四、指导写字,积累巩固。
五、分层布置作业。
练习题我会填的地得穿裙子()洋娃娃紧紧()拥抱觉()快乐开心()一天慢慢()说碧绿()草地小练笔圣诞节那一夜,那个留着美好心愿的小女孩终于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她日思夜想得到的礼物,她太高兴了。
可当她得知自己礼物的由来时,她会对金吉说些什么呢?请你替那个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吧!31给予树金吉娅:善良、仁爱、同情、体贴妈妈:极好,孩子们早已和小女孩融为一体了,仿佛他们就是那个可怜的陌生小女孩。
当要求孩子们把小女孩的心愿写在心愿卡上时,笔尖流淌着的不仅是一丝同情,更多的是一份关爱。
课堂的高潮部分应该在,研究为什么金吉娅要这样做?孩子们全然把自己当作了金吉娅,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
课就这样在不断的碰撞中继续着,爱的故事也在不断演绎着。
回顾自己今天的课堂,我感觉学习的氛围似乎有些沉重,这也许和文章的内容有关,在感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感动,也许这就是这篇文章的基调吧!的确,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能完全走进人物内心深处,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通过感情朗读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这有些难度。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孩子们今天还是做到了有思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了自己的味道。
公开课教案《给予树》第二课时
公开课教案《给予树》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讨论和分析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对于“给予”的理解和认知。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他人,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故事《给予树》的情节分析和讨论。
2.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并呈现一场关于“给予”的小剧场表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故事《给予树》的情节,并让学生简单复述上节课的故事。
2. 情节分析和讨论(20分钟)•引导学生对《给予树》故事情节进行分析和讨论。
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是如何之间的关系?–故事中出现的“给予树”是什么意思?在故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故事中的冲突和转折点是什么?他们对于故事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故事的结尾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和思考?3. 设计小剧场表演(3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场景,设计一场关于“给予”的小剧场表演。
•学生需要准备表演的台词、角色分配、服装道具等。
•鼓励学生创意和想象力,可以引导他们思考如何通过小剧场表演来传达“给予”的理念。
4. 小剧场表演呈现(2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呈现他们设计的小剧场表演。
•学生可以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引导学生分享对于其他小组表演中“给予”的意义和感受。
5. 总结和延伸(10分钟)•概括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给予”的重要性和意义。
•鼓励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给予”的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提供一些延伸阅读或相关活动,进一步拓展学生对“给予”的了解和实践。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情节分析和小剧场表演,旨在培养学生对于“给予”的理解和认知。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和表演中,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还锻炼了他们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同时,学生们通过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能够从不同角度和思路上理解和感受“给予”的意义。
小学语文公开课《给予树》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给予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生词的含义。
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如预测、推理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讨论、表达等方式,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所传递的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价值观。
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价值观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通过讨论、表达等方式,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生词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如预测、推理等。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给予树》。
2. 生词卡片。
3. 黑板、粉笔。
4. 教学课件或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谈论关于“给予”的话题,如平时如何给予他人帮助等。
教师引入本课的主题《给予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遇到生词时,可以查阅词典或与同学讨论。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答课文中的问题。
学生通过讨论,理解生词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如生词的含义、课文的结构等。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预测、推理等阅读技巧,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练习与反馈:教师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给予及时的反馈。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阅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给予”的短文,可以是故事、日记等形式。
3. 学生与家长一起讨论课文中的价值观,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学习的态度。
《给予树》公开课教案设计
《给予树》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给予树》,引导学生们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给予自己的东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学生分享各自的思考,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们认识到生活中的点滴给予,如家人、朋友的关爱,大自然的馈赠等。
1.3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给予树》,感受给予的力量,学会感恩和珍惜。
第二章:作品欣赏2.1 教师播放《给予树》的视频或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情节和主题。
2.2 学生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给予行为和给予的意义。
2.3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强调作品传递的正能量和感恩主题。
第三章:分组讨论a. 在生活中,你曾经给予过别人什么?b. 给予别人时,你有什么感受?c. 接受别人的给予时,你有什么感受?3.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认识到给予和接受的重要性。
第四章:小组活动4.1 教师布置小组活动任务:编写关于给予的故事或表演一个小品,体现给予的力量和意义。
4.2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和排练,教师巡回指导。
4.3 各小组展示活动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第五章:课堂小结5.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给予的意义和价值。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5.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一个给予的例子,下节课分享。
第六章:家庭作业反馈6.1 教师收集中学生的家庭作业,对每个学生的给予例子进行评价和反馈。
6.2 教师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作业,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6.3 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了解自己的给予行为对别人的影响。
第七章:案例分析7.1 教师引入一个与给予相关的案例,如慈善活动、志愿者服务等,让学生了解不同场合下的给予行为。
7.2 学生分析案例中的给予行为,讨论给予的意义和价值。
7.3 教师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汲取启示,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给予、多帮助他人。
公开课教案《给予树》第二课时
公开课教案《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 复习上一课时的内容。
2. 讲解"给予树"的寓意和主题。
3. 分组活动:小组讨论给予的不同方式。
4. 分享讨论结果。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表演给予的场景。
6. 课堂总结。
教学过程:1. 复习上一课时的内容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上一课时的内容,例如:“我们上节课讲了一个关于给予的故事,我们记得故事中的孩子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吗?”请学生回答。
2. 讲解"给予树"的寓意和主题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重温故事,并让学生思考故事中孩子所得出的结论。
老师可以提问:“在故事中,孩子通过给予给到老人的帮助,发现了哪些事情?”学生可以通过回答"互助和友爱"等词来表达。
然后,老师可以进行深入解读,让学生明白故事的寓意和主题。
教师可以解释:“故事中的给予不仅仅是帮助别人,也是我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获得乐趣和满足感。
为了让给予的力量传递下去,孩子将他们的这种帮助想象成了一棵树,象征着无私奉献和友谊。
”3. 分组活动:小组讨论给予的不同方式将同学们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思考和分享不同的给予方式。
老师可以给予一些建议,例如: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给别人、帮助同学解答问题、关怀照顾他人等等。
并要求学生写下他们所想到的方式。
4. 分享讨论结果让每个小组派一位同学代表分享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并向全班展示他们所列举的给予方式。
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和交流。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表演给予的场景将同学们再次分成小组,并要求他们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给予的场景。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感受给予的乐趣。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建议的场景,比如一个同学把自己的作业纸借给另一个同学;或者一个同学帮助老师整理教室等等。
6. 课堂总结老师可以提醒学生,给予不仅仅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关怀、帮助和支持。
同时,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这种给予的精神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并希望他们能成为真正的"给予树"。
小学语文公开课《给予树》教案
小学语文公开课《给予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2)运用课文中的实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学会珍惜亲情,感恩身边的亲人。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付出与收获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结构,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体会作者的心情。
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中心思想。
3. 将课文中的品质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
(3)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朗读。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生字词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4. 分析课文结构(1)学生总结课文段落,了解文章结构。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写作特点。
(3)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指导。
5. 提炼中心思想(2)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提炼中心思想。
(3)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六、教学拓展1. 小组讨论(1)课文中的给予树代表了什么?(2)现实生活中,你曾经给予或收到过什么样的“给予树”?(3)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传播关爱,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
《给予树》公开课教案及反思(优秀3篇)
《给予树》公开课教案及反思(优秀3篇)给予树教学反思篇一《给予树》是一篇富有浓浓的人文情怀的课文,爱的教育是本篇课文的教学主题。
围绕"爱"字展开教学,是本堂课的主要特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能忘掉语文本体,语言文字的训练也要做到扎实,并要跟情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了如下特点:一、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详则略之,略则详之",在文本的留白处进行拓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给予是幸福的,这是主旨,亦是灵魂。
我以妈妈的心情作为主线,一步一步带着孩子们走进金吉娅这个小女孩的内心,深入体会孩子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为重点,让学生多元地,多维地,多角度地去诵读文本,感悟文本,同时又超越文本,去感受文字背后金吉娅那颗善良,仁爱之心,那种同情,体贴之意,引领学生层层剥笋式地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心灵自由驰骋的过程,成为学生情感自在滋养的过程,成为学生精神自然丰厚的过程。
二,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注重读说思结合。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思考,朗读,讨论,交流,并把关联词的教学渗透于教学的各环节中。
如在理解金吉娅给陌生的小女孩买洋娃娃时,让学生体会金吉娅的矛盾心理,并用“如果……就……”来说句子;又如理解课文金吉娅对家人关爱的句子"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时,我紧紧抓住"沉默不语"的意思,并通过对比哥哥姐姐的“兴高采烈”教会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探究"沉默不语"背后的金吉娅的内心。
在写的方面,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如果你就是那个陌生小女孩你想对金吉娅说什么。
指导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
这是把读说训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结果,很多学生既说出了对金吉娅的感激,又说出了对金吉娅的赞扬,同时还有爱心传递的回报。
如有同学说:"亲爱的金吉娅,你送给我的洋娃娃,我已经收到了,我真不知怎样感谢你!我也要像你一样去帮助别人!"上完此课,我总觉得学生虽然体会到金吉娅的善良,有爱心,但并不很受感动。
给予树树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给予树树教案引言:树树作为一种新颖的教育教学工具,已经在许多学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树树(Tree Tree)是一种以树木的形式设计而成的实物模型,旨在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自然界中的生态关系,并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本文将介绍一份给予树树的教案,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利用树树进行教学。
一、教案背景1.1 教学目标本教案的主要教学目标包括:-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界的生态关系;-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1.2 目标对象本教案适用于小学四年级学生。
二、教案内容2.1 教学内容本教案以树树为主要教学工具,结合相关知识点,开展以下教学内容:-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2.2 教学步骤2.2.1 介绍树树首先,在教室里展示一棵树树,并向学生们介绍树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可以使用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来帮助学生理解,并提问学生对树树的第一印象。
2.2.2 探索树树的结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树树,并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提问并互相解答,帮助他们发现树树的各个部分,如树冠、树干、树皮、树根等,并理解它们的功能。
2.2.3 讨论生物之间的关系利用树树的模型,引导学生思考树在自然界中的生态角色,并介绍植物和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如昆虫在树上生活、鸟类在树上筑巢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通过图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生态关系。
2.2.4 讨论环境保护问题以树树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并介绍环境污染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鼓励学生提出保护环境的方法,并让他们发挥想象,共同探讨如何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2.2.5 小组合作分成小组,让学生们自行选择一个生物和树树,设计并制作一个生态模型,展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充分发挥创造力。
每个小组在完成后,可以分享并互相评价。
三、教学评价3.1 评价方式本教案的评价方式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笔记、作业和小组合作的评分;- 学生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关系的理解和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予树上有一个小女孩的梦想, 另一个只有八岁的小女孩金吉娅却 帮她实现了梦想。金吉娅的妈妈, 曾担心过,生气过。可是现在,高 兴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如 果你是这个被她帮助的小女孩。你 会想对金吉娅想说什么?......
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 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 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 吉娅沉默不语。透过塑料口袋,我发现,她 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 的棒棒糖!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 元做了什么?
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想 金吉娅为什么要给小女孩买洋娃 娃?并划出相关的句子。
画出描写金吉娅的句子
自由默读1—3自然段,想一想 沉默不语的她,到底在想些什么?
圣诞节快要到了。该选购圣诞礼物了。孩子们热烈地讨论这个问题, 互相试探对方的心意,希望送出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让 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有五个孩子来分 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中秋节
元宵节
端午节
春节
圣诞节
jǐ yǔ
31 给予树
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课文中提到了哪些人? 4.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谁,为什么?
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 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 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 吉娅沉默不语。透过塑料口袋,我发现,她 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 的棒棒糖!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 元做了什么?
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透过塑料口袋,我发现,她只买 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 的棒棒糖!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 二十美元做了什么?
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
因为(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 把的棒棒糖 ),所以“我”有些生气。
母亲这时的心情是( 激动、喜悦、高兴 )的。金吉娅是( 快乐)的。
课堂练习: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把想
对金吉娅的话写下来。
圣诞节前夕,我给了每个孩子二十美元,提醒每人至少准备四份礼 物。接着,我把他们带到一个商场,分头去采购,约定两小时后一起回 家。
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 ,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 语。透过塑料口袋,我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 大把的棒棒糖!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
“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 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没有。”
“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 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妈妈的一些心情 变化,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我在担心什么呢?
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 了一百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 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