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优质公开课教案1

合集下载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表的意见,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学生在表达时仪态大方,音量适中,语言流畅。

3.通过课前搜集和观察身边的“小事”,在课上进行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分析现象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4.初步知道做好事是有爱心的表现,不做不文明的事,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二、教学重点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教学难点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四、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提前收集身边的小事和自己做的小事,可以是照片、视频或文字描述。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情境图、视频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小事”,如随手乱丢垃圾、乱闯红灯、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给老人让座等。

2.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类似“小事”,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师:(面带微笑)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想和大家聊聊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见到,但往往被忽略的“小事"。

比如,我昨天在回家的路上,就看到有人随手把垃圾扔在地上,但也有好心人主动捡起路边的纸屑。

这些小事,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它们却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了我们的文明程度。

现在,老师想听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观察到了哪些类似的“小事”呢?(学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学生A:我看到有人过马路时没有等红灯,直接闯了过去。

学生B:我在公交车上看到有人给老人让座,感觉很温暖。

教师:非常好,看来大家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些身边的“小事"。

(二)观察图片,感受“小事”1.展示教材中的四幅图片或教师准备的其他情境图,包括公共秩序、旅游文明、公共环境等方面的小事。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描述图片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主要学习使用礼貌用语、表达感谢之情、介绍自己、邀请他人等口语交际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掌握常用的礼貌用语和问候语,并能正确运用;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和家人,并描述家人的特点;3.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邀请用语,能够准确地邀请他人;4.能够礼貌地表达感谢之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回答“你叫什么名字?”和“你家有几口人?”这两个问题;2.正确运用常用的礼貌用语和邀请用语;3.能够运用不同的表述方式表达感谢之情。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3分钟)通过播放一段英文歌曲的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调动起课堂气氛。

具体可选择《Hello, Goodbye》和《Thank You》等歌曲。

2. 新课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一些常用的问候语和礼貌用语,并讲解其含义和用法,如:•你好:表示问候和打招呼的语言;•谢谢:表示感激和赞许的语言;•对不起:表示歉意和谦诚的语言;•再见:表示告别的语言;•请问:表示礼貌地询问和请求的语言。

同时,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介绍自己和家人的句式和表达方式,如:•我是儿子/女儿:简单地介绍自己;•我的爸爸/妈妈:简单地介绍家人;•我的爸爸/妈妈很高/矮/胖/瘦/厉害:描述家人的特点。

3. 操练演练(2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自行编写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和家人介绍的对话,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和展示。

教师在此过程中不断给予指导和建议,并引导学生改正口语表达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

接着,教师将学生分为两组,分别扮演“邀请人”和“被邀请人”,模拟日常生活中的邀请场景,学习运用常用的邀请用语,如:•一起去玩吧;•一起去看电影吧;•一起吃个饭嘛。

在演练过程中,教师应时刻注意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语法错误,并鼓励学生不断尝试运用新的口语表达方式。

人教部编版《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2

人教部编版《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2

人教部编版《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2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人教(部编版)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活动分析:本单元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身边的'小事'”,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小事”,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汇总小组意见,与其他小组交流。

旨在提升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广泛的社会生活中。

标题在“小事”一词上加引号,隐含了事小意义大的价值导向。

教学设计时,要从教材提供的4幅情境图出发,帮助学生勾连生活,唤起回忆,从而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文明行为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提高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并借此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提高个人修养。

同时,要扣住本次口语交际的研究重点,引导学生把对生活中常见行为的看法讲清楚,并在小组交流时注意倾听,了解每个人的想法,汇总时尽量涵盖每个人的意见,渗透彼此尊重的交际意识。

教学目标:1.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不文明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能汇总小组意见,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1.如实、清楚、有条理地讲述事实、表达看法,有正确的价值观。

2.认真倾听别人对某件事的看法,汇总时尽量全面、准确、清晰,反映每个人的观点。

教学准备:教师:1.多媒体课件。

2.公共场合正、负面行动的照片。

学生:提前观察生活,留意其中一些让本人心有感触的现象。

课时安排:1课时一、谈话交流,激发兴趣导语:同学们,就在今天早上,教师在来学校的路上,看到了这样一件工作:一名老奶奶送孙子去上学,孙子吃完了手里的早餐,顺手就把包装袋扔到了地上。

老奶奶一边生气地批评孙子,一边把包装袋捡回来,扔到了十几米远的垃圾桶里。

你们对这件事怎么看?1.学生自由谈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评价鼓励。

预设:(1)随便扔垃圾是不对的,要做个文明人。

(2)老奶奶教育孙子的行为让我也受到了触动,我以后会注意自身的行为的。

【最新】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反思-作业-备课素材.docx

【最新】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反思-作业-备课素材.docx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的能力。

2.如实而有条理地叙述身边的小事,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别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3.留心生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用简要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教学难点】
如实而有条理地叙述身边的小事,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别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身边的小事
不文明的行为:不受欢迎和尊重留下遗憾
令人温暖的行为:乐于助人正能量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口语交际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课堂上,老师进行口语交际指导,选题要精心思考,其中的道理应尽量的深入浅出,老师的范例也要精心准备。

在课堂外,老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多与别人交流,对自己生活中的事情要多观察多积累,丰富自己口语交际的内容。

不足之处:在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点拨显得尤为重要。

它有利于从学
生学习习惯较差、缺乏自主、合作能力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对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实施有效控制,避免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放任自流,从而提高学习有效性。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优质版教案

课题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小事”,标题在“小事”上加引号,隐含了事小意义大的价值导向。

语言运用:把对生活中常见行为的看法讲清楚。

思维能力:小组交流时注意倾听记忆,了解每个人的想法,汇总时尽量涵盖每个人的意见,渗透着彼此尊重的交际意识。

审美创造: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课前解析】关注文本:教材提供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4幅情境图。

帮助学生勾连生话、唤起回忆。

上面两幅图表现的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下面两幅图表现的是社会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

关注描写:本次“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的要求,重在把对生活中常见行为的看法讲清楚。

“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是要求小组交流时注意倾听记忆,了解每个人的想法,汇总时尽量涵盖每个人的意见,渗透着彼此尊重的交际意识。

【教学目标】1.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教学重点】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难点】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电子版教案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出示课件2-5)1.教师导入:今天,老师在学校车棚看见一个小同学把被风吹计倒的自行车一辆辆扶起来摆放整齐,当时我的心里感到特别温暖,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想一想,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小事呢?2.揭示课题:这些小事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常见,有的时候一些小事也会给别人带来温暖,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说说我们对身边“小事”的看法。

(板书:身边的“小事”)(设计意图:借助身边事把生活的场景引入课堂,唤起学生对生活中小事的回忆,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为后面关注具体场景、表达看法打下基础。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口语交际中常用的一些表达方式;2.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场景,帮助学生掌握情景语言应用;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口语表达的意识和能力;4.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交际规范,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口语表达方式;2.难点:引导学生在交际过程中注意语态、用词、发音等细节,构建正常良好的交际习惯。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PPT或者实物道具提出一个“小事”场景,如同桌在写作业时用嘴巴吹纸,或者同学在课堂上打瞌睡;2.询问学生对这种现象持何态度,并引导学生讲述一些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情境。

(二)讲解1.在教室中挑选一些常用的交际用语,提供正确说法、错误说法、合理的改进方法等示范和讲解;2.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实际演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引导学生逐步熟悉和掌握常用的对话表达方式;3.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语调、语气等方面的细节问题。

(三)操练1.小组活动:老师将实物或者图片与一些“小事”情境搭配,让学生在小组中练习论述这些情境下应该如何交流,掌握语言应用;2.对话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习惯养成小计等活动,引导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多注意语言细节的表达,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四)归纳总结1.让学生总结、归纳前面所学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对语言细节的敏感度;2.根据所学内容,让学生自主准备一些口语表达的练习材料,进行集体展示。

(五)拓展应用1.鼓励学生将学到的口语技巧应用到生活中,彰显自我风采;2.指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遵守语言交际规范,养成良好交际习惯。

四、教学评估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针对性提示、帮助以及小组活动、对话训练等形式进行教学评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课后作业1.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己编写几句表达方式,实际应用到生活中;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记录身边的一些“小事”,并总结出正确的交际方式和应对策略。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优质教案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目标:1.有表达的兴趣和自信,愿意把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

2.用简要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

3.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一些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和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板书话题——身边的“小事”2.举例说一说,什么样的事是“小事”?3.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谈谈身边的“小事”。

二、师生交流1.指导学生观看课本上的四幅插图,分别说一说:图上画的在什么地方,人们都在干什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2.分小组讨论,交流。

3.指生回答,其他学生注意认真听,并评价。

提示:第一幅图,在上公交车的时候,人们都在排队上车,忽然有一个人插队。

这样的行为影响了他人上车的速度,是不文明的行为。

第二幅图,在旅游景区,一个人在古建筑物上乱涂乱画。

这样的行为损坏了古代文物,是不文明的行为。

第三幅图,在进门的时候,前面进的人把们打开后,没有直接关,而是等待后面的人一起进去,能为他人着想,这样的行为是很有素质的,令人感到温暖。

第四幅图,一个人拿着粮食在公园里喂流浪狗,这个人很有爱心,他的行文令人感到温暖。

4.教师表扬表达清晰、态度自然大方的学生。

三、学生交流1.你的身边有哪些类似这样的“小事”?2.小组同学交流你发现了哪些不文明行为,或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然后再谈谈你对这些行为的感受。

学生先想好要讲的内容,自己想一想该怎么说,然后和同学交流。

和同学交流的时候,用简要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

3.汇总小组同学谈到的“小事”,和其他同学交流。

4.各组推选代表到班上交流。

4.评一评,谁说得最好?5.选出今天的“表达小明星”。

四、活动总结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们知道了身边有很多的“小事”,这些小事有的是不文明行为,有的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我们要提醒自己,不做不文明的行为,要向那些温暖的行为看齐。

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 通过观察和描述身边的“小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话题:身边的“小事”2. 交际方法:倾听、表达、交流3. 交际要求:认真听、主动说、态度自然、尊重他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2. 学具: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身边的“小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倾听、表达和交流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口语交际的要求。

3. 活动设计:分组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4. 总结与反馈: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教学重点。

六、板书设计1. 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2. 主体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小事”,用日记形式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2. 与家长交流,讲述自己在本节课学到的内容。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倾听、表达和交流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口语交际的要求,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公开课教案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公开课教案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公开课精品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到身边的“小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身边小事的能力。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和语气与他人交流,提高沟通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身边的“小事”并学会表达。

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中,运用恰当的语言和语气,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2.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中,运用恰当的语气和表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中,关注对方的反馈,进行有效互动。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会表达和交流。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3.2 互动教学法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对方的反馈,进行有效互动,提高沟通能力。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学材料准备与身边“小事”相关的图片、故事、案例等教学材料。

准备录音设备,用于录制学生的口语表达。

4.2 教学场地选择一个宽敞、安静的教室进行教学。

布置教室,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身边“小事”的图片或案例,引发学生对身边小事的关注。

引导学生思考身边小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教学实践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围绕身边小事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生活中的口语交际情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3 互动反馈让学生分组进行口语表达,其他同学进行倾听和评价,给予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和提高。

5.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身边小事的重要性。

5.5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观察身边的“小事”,并记录下来。

人教部编版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精品教案1

人教部编版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精品教案1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能用普通话交谈。

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2.学情分析(1)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用普通话交谈,能认真听别人讲话,但是就不理解的地方以及不同的意见向人讨教、与人商讨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2)学生已经能大致了解别人讲话的内容,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但是提取信息的能力还比较弱,在转述的时候还不能做到全面,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3)学生已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讲述自己的见闻和想法,但是还不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讲述故事见闻的时候还不能做到生动具体。

3.教材分析《身边的“小事”》出自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

文本以四幅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小事”,发现真实存在的不文明的行为和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汇总小组意见,与其他小组交流。

旨在提升学生表达自我的能力,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广泛的社会生活中。

这与低段口语交际的学习中“表达自己的看法”以及本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中“讲清楚”一脉相承,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是对学生能力要求的提升。

小贴士中的“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也是对转述另一种形式的练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达到“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的课标要求,做到尽量汇总他人的意见。

本课时的重点: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本课时的难点:初步学习汇总他人意见。

教学目标1.能简单讲述身边的不文明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并清楚表达自己的看法。

2.能简单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教学重点: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不文明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难点: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1教学要求:1.通过活动懂得只要是对社会有利,对他人有帮助的事就是好事,学会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逐步养成做小事的好习惯。

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观察、评价,与同学分享感受,身边的小事有哪些,哪些是好事,哪些是不文明现象。

3.愿意并能积极参与做好事活动,初步知道做好事是有爱心的表现,小学生做好事也是为社会作贡献。

教学重难点:学会做力所能及的小事。

课前准备:学生:提前收集身边的小事和自己做的小事。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

上节课,老师跟大家讲了“观察身边的小事”的原因。

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讨论“我们身边的小事”还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

2.首先,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别人的小事有哪些。

(3—5名学生)3.其次,学生讲述自己做过的小事有哪些?(3—5名学生)4.讨论并小结:刚才,同学们都讲了自己做的小事和别人做的小事。

那么,老师想问一问:到现在有没有人还不会做好事呢?5.学生再次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小事我们可以做?6.看书进一步学习:除了你们说的这些事情我们可以做,生活中还有哪些小事可以做呢?我们一起看看书上为我们讲了哪些事情。

7.讲一讲身边的小事,并谈一谈感想。

教学反思:引导学生多注意观察身边的小事,每件小事都有不同的含义,让学生知道了解其中的道理。

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这节课我上得相对成功,因为我以学生为本,让他们去思考问题,互相探讨问题。

他们在这中间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2【教学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的能力。

2.如实而有条理地叙述身边的小事,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别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3.留心生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用简要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教学难点】如实而有条理地叙述身边的小事,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别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话题是“身边的‘小事’”,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小事",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并汇报小组意见,与其他小组交流,旨在提升学生表达自我的能力,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广泛的社会生活中。

标题在“小事”一词加_______________ ______引号,隐含了事小意义大的价值导向。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口语交际已经要求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学会轮流发言。

本次口语交际,让学生就生活中真实的问题开展小组讨论,并对讨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初步学习汇总小组意见。

教学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的能力。

2.学生能如实而有条理地叙述身边的小事,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对这件事的看法。

3.留心生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用简要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教学难点:如实而有条理地叙述身边的小事,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对这件事的看法。

录音激趣,开启话题同学们,我们是三年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师想为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我小侄子刘佳润),昨天放学回家后,他迫不及待的告诉了我一件事(播放录音:姑姑,我被人欺负了)师:听明白了吗?生:不明白,(预设)他为什么被欺负了啊?他被谁欺负了啊?他在哪儿被欺负的呀?)师:那我把大家的问题转告给他,看他怎么说?(播放完整录音) 设计意图:口语交际的第一步就是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交代出事情发展的时间、地点、人物等。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97页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写课题生书空,齐读课题,发现小事带引号,引导学生说出原因) 观图说图,感受“小事”出示发生在校园中的“小事"图片1.同学们,让我们来看看这几张照片,熟悉吗?从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2.再次认真观察图片上的的内容,想一想这几张照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指名选择印象最深的一幅图画发表看法。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公开课精品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公开课精品课件

哥哥姐姐们在公园里捡拾垃圾, 这是一种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他 们这样做不仅让公园变得干净了, 还给在公园游玩的人们提供了一个 舒适的环境,令人称赞。
在公共场合打喷嚏不用手遮挡, 不禁令人感到不舒服,而且还可能 会传播疾病,给他人的健康带来危 险,这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大家 不要这样做。
课后实践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口语交际:身边的 “小事”
交际要求
读教材,说说这次口语交际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这次口语交际要求我们说一说平时发现的身边的令人感 到温暖的行为或是不文明的行为,谈谈自己对这种行为的 看法。说的时候,说清楚谁做了什么事?哪些做法给你留 下深刻印象,你有什么感看法?要把你发现的“小事”和 自己的感受清清楚楚地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一听。
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
表达看法时,先简单把事情说清楚, 再表明自己的观点,还可以讲讲这样的行 为带来的影响,这样就把看法说得清晰简 洁,让人明白了。
交际示例
我们身边是否也有类似的“小事”呢?大家交 流交流,把自己听到的“小事”汇总下来。
上楼梯靠右,下楼梯靠左, 排队走不仅不会发生拥挤和踩踏, 还快捷,这是一种好习惯。我们 不管在学校还是其他公共场合都 要这样做。
上车插队 乱涂乱画
图中这些“小事”虽小,意义却非常重大,有的给人 带来温暖,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有的扰乱了人们的生 活秩序,甚至给人带来危险,令人厌恶,难怪古人会说: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交际指导
本次口语交际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要选择别人可 能感兴趣的内 容重点讲述。
可以恰当地借助 图片或实物,帮 助别人更好地理 解你讲的内容。
同学们,这些“小事”虽小,但是意义却很大,因 为每件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希望同学 们汇总几位同学的发言,回家转述给家人听。让我们携 起手来,让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人教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优质教案)

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的能力。

2.如实而有条理地叙述身边的小事,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别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3.留心生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用简要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教学难点】如实而有条理地叙述身边的小事,并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别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交流,引出主题。

1.(课件出示)课本上的几幅图片2.小组交流,说说图片上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

3.教师小结,导入课题: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聊聊身边的小事。

(课件出示)身边的“小事”(板书:身边的小事)二、围绕小事,组织交流。

1.教师示范:其实我身边就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有的学生爱边吃边走,吃饭说话……可能这些习惯现在许多人都有,但这些真不是什么好习惯。

你边吃边走会让周围的人感到不爽,还边走边掉,掉还不捡,人家一看就是一个没责任心的人。

吃饭说话,既不卫生又不文明,你说话时可能噎着,并且你口水可能会溅到别人的碗里,或菜里……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我们身边的小事,小组长作好记录。

3.根据小组长的记录,引导学生从“身边不文明的行为”和“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两个方面进行交流。

4.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身边不文明的行为。

(1)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其他同学适时补充,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小结:(课件出示)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板书:不文明的行为)随地大小便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在墙上涂丫乱闯红绿灯在公共厕所用完后不冲水小摊小贩占道经营语言不文明毁坏公共设施浪费水、电、粮食踩踏禁行绿地见到老师不主动打招呼破坏学校的环保标语牌……(3)教师小结,升华感情: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我们生活在这个充满规则的社会大家庭中,为了每个人都各安其所,就要有各种行为准则来约束我们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你的法。
只要我们有做好事的意识,处处留心,好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样会不光让别人感到温暖和爱,还得到大家的尊重和赞赏。
四.谈谈自己今后在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个文明、受人尊重的人?
要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
从身边小事做起,做一个好人。
五.拓展提高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行。
旅游时,在墙上等处留下字迹,是非常自私、不文明的行为,留下字迹,美好的景物就会面貌全非。3.说说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
身边不文明的行为。
随地大小便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在公共汽车上不让座在墙上涂丫乱闯红绿灯在公共厕所用完后不冲水小摊小贩占道经营语言不文明毁坏公共设施浪费水、电、粮食踩踏禁行绿地见到老师不主动打招呼破坏学校的环保标语牌……
(一个戴红帽的小男孩,不排队,提前上公交车。)
说说你对这种行为的看法。
这个小男孩太不文明了,别人辛辛苦苦等了半天,他不用等就上车了,太气人了!
如果我在场,我一定阻止他的这种不文明行为,太自私了!
2.课本上的第二幅图片(右上):
说说图上的内容。
(出去旅游,跑到树上拍照;到处涂涂写写。)
谈谈你的看法。
这种随意跑到大树或雕像上拍照的行为太不文明了,不光会损坏大树,还很危险,出现意外,损人损己,后悔就晚了。
谈谈你的看法。
这些不文明的行为是极端自私的表现,展现一个人的内心素养,是被大家厌恶的行为,轻则受到谴责,重则给社会、他人或自己造成灾祸,害人又害己。
三.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1.课本上的第三幅图片(左下):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走在前面的同学,打开门后,先让后边的人先行,最后自己把门关上。
谈谈你的感受。
这种行为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令身边的人感到很温暖。
事情虽小,但是让人敬佩,是文明的行为。
2.课本上的第四幅图片:
说说图上发生了一件什么小事?
出门遛狗时,狗狗拉下大便,主人自觉把狗狗的大便收拾干净。
说说自己的感受。
狗主人的行为非常文明,这样,我们的环境就很整洁了。
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随手捡拾垃圾帮助有困难的人随手关掉水龙头在公共汽车上主动让座语言文明爱护小动物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维护学校的环保标语牌……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小事。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说说身边的小事。
板书题目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开门见山,把学生带到口语交际之中。
讲授新课
一.提出看图要求
1.看完图后,用简要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
2.小组内交流,每个人都说说。
二.不文明的行为
1.课本上的第一幅图片:
图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不文明的行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6.课堂练习
见课件
7.作业布置
见课件
师生互动,练习口语交际,又潜移默化进行文明教育。
课堂小结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我们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应该自觉遵守规章制度,释放正能量。
板书
身边的小事
不文明的行为:不受欢迎和尊重留下遗憾
令人温暖的行为:乐于助人正能量
部编版语文三上七单元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课题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
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学习
目标
1.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2.叙述身边的小事,描述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3.留心生活,培养社会责任感。
重点
叙述身边的小事,描述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难点
留心生活,培养社会责任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