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排泄总结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 排泄(148P)

(一)、影响排便因素的评估
食物 液体 心理
年龄
治疗与检查 疾病 药物 活 动
1.年龄
婴幼儿、老年人会 出现排便功能的异 常
2.食物与液体摄入
每日摄入足量液体,可以液 化肠内容物使食物能顺利通 过肠道。
富含纤维的食物可提供必要 的粪便容积且使其快速通过 肠道,使大便容易排出。
抑郁----便秘
3.心理因素
便秘的症状和体征
症状:头痛、腹痛、腹胀、食欲不佳、 消化不良、舌苔变厚,粪便干硬。 体征:触诊腹部较硬、紧张,可触及 包块,肛诊可触及粪块。
2.粪便嵌塞
粪便嵌塞
粪便持久滞留 堆积在直肠内, 坚硬不能排出, 常见于慢性便 秘的病人。
原因:便秘未能 及时解除
粪便嵌塞的症状和体征
症状:腹部胀痛,直肠肛门 疼痛; 有排便冲动,但不能 排便。 体征:肛门处有少量液化粪 便渗出。
6.气味
恶臭味:严重腹泻 腐败臭味:下消化道溃疡恶 性肿瘤 腥臭味:上消化道出血 酸臭味:消化不良
(三)、常见的异常排便
便秘
腹泻
粪便嵌塞
排便失禁
肠胀气
1.便秘
梗阻性便秘
驰缓型便秘
痉挛性便秘
便秘
排便形态改变、 次数减少,粪便 干硬且排出不畅、 困难。
原因 1)器质性病变 2)排便习惯不良 3)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4)排便时间或活动受限 5)情绪反应 6)直肠肛门手术 7)饮食结构不合理 8)滥用药物或灌肠 9)长期卧床或活动 减少
压力
插管 深度 保留 卧位
液面距肛门 40~60cm 7~10cm
5~10min,降温30min 左侧卧位 血管疾病、消化道出血
同“大”
同“大” 5~10min 左侧卧位
排泄护理知识点总结

排泄护理知识点总结一、排泄护理的基本知识1. 大小便的生理过程大便的生理过程主要包括进食、消化吸收、粪便形成、排泄等过程。
大便由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等多个器官组成。
消化过程中,食物在胃酸的作用下被分解,然后进入十二指肠,经胰液和胆汁的分泌后,进入小肠进行吸收,最后到达结肠形成粪便。
小便是人体代谢产物的主要排泄途径,经过肾脏的滤过、重吸收和分泌后,形成尿液,然后通过尿管和膀胱排出体外。
2. 大小便的频率和规律正常成人每日排尿次数为4-6次,排便次数为1-3次。
排泄的频率和规律受到饮食、饮水、身体状态、年龄、性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 排泄护理的重要性排泄护理是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排泄护理,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大小便异常情况,预防尿潴留、便秘等排泄问题,帮助患者维持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二、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1. 尿潴留尿潴留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尿液在膀胱内无法正常排出的情况。
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不尽等。
护理措施包括对患者进行盆底肌锻炼、规律排尿、提供充足的饮水等。
2. 便秘便秘是指排便困难或排便时间间隔较长的情况。
护理措施包括加强饮食纤维摄入、保持规律作息、进行盆底肌锻炼等。
3. 尿失禁尿失禁是指患者无法自控尿液排泄的情况,常见于老年患者和产后妇女。
护理措施包括加强盆底肌锻炼、规律排尿、使用吸湿性垫片等。
4. 窥视排尿异常患者窥视排尿异常常见于妇科手术后的妇女患者,常见症状包括尿量减少、排尿困难等。
护理措施包括加强盆底肌锻炼、提供适当的生理生活指导等。
5. 造口和肛瘘护理造口和肛瘘是指肠道与体表之间直接相通的通道,常见于肠胃手术后的患者。
护理措施包括定期更换造口袋、加强防感染措施、规律排便等。
6.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尿路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尿痛、尿频、尿急等。
护理措施包括提供充足的饮水、保持私密卫生、加强盆底肌锻炼等。
三、特殊情况及护理技巧1. 残疾人排泄护理残疾人排泄护理需要根据患者的残疾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如坐便椅、便桶等,保持患者的私密性和尊严。
护理排便知识点总结

护理排便知识点总结一、排便的生理过程1.排便的生理过程是消化系统协调进行的一项生理行为,包括食物摄入、消化、吸收和粪便排出四个阶段。
2.食物摄入:食物摄入后,经过口腔、食管、胃等消化器官的消化,形成食糜。
3.消化吸收:食糜进入小肠,在胰液、肠液的作用下,被进一步分解吸收,将养分吸收到血液和淋巴中。
4.粪便排出:未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细胞代谢产物和肠道分泌物混合在一起形成粪便,被肠道传送至直肠。
5.肠道传送:在直肠内,粪便刺激直肠壁的神经细胞,引起排便反射,排便时收缩直肠和放松括约肌,粪便便排出体外。
二、排便的时间规律1.个体差异:每个人的排便时间规律有所不同,受到饮食、工作、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排便频率为一天一到三次。
2.排便时机:有些人习惯在早晨醒来后、进餐后或者定时排便;有些人则根据身体感觉自主控制排便时机。
3.饮食因素:饮食中纤维、膳食纤维和水分的摄入量对排便有直接影响,不同饮食习惯也会导致排便时间规律的不同。
三、排便的护理知识1.观察粪便: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观察粪便的颜色、形状、质地、气味等特征,来判断病人的肠道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2.帮助排便:对于长期卧床或者便秘的病人,可以通过饮食调理、按摩、热敷、灌肠等方法来帮助病人顺利排便。
3.保证排便环境:在医院、养老院等医疗机构,护理人员需要保持厕所的清洁卫生,保证排便环境舒适和安全。
4.处理排便问题:对于病人的排便问题,包括便秘、腹泻、排便时疼痛等,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给予处理,并与医生进行沟通,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
四、排便的常见问题及处理1.便秘: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症状。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饮食调理、按摩、药物治疗等方法来帮助病人缓解便秘。
2.腹泻: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量多且稀薄,可以导致脱水等严重问题。
护理人员需及时沟通医生,制定腹泻的护理方案。
3.排便时疼痛:排便时疼痛可能是肠道疾病的表现,也可能是长期躺卧、侧卧等姿势引起的肌肉压迫问题。
基础护理第11章排尿护理详解

•尿频
异常尿量与次数变化
多尿(polyuria)
少尿(oliguria)
242小4小尿时时无频尿尿(尿(m量量iac持超ntuur过续riitai2o)<5n40)000mml l
或尿排每或量尿每小1<次次2时1h数量0尿内0增少m量无加,l</尿21,47mh l
总量正常
正常尿液 正常尿液澄清、透
第十一章 排泄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解释:膀胱刺激征、 多尿、少尿、无尿或尿潴留 2、掌握排尿活动异常的 观察和护理
能力目标:正确判断排尿异常 素质目标:关爱病人,保护病人的
隐私,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排泄的途径
皮肤 呼吸道 消化道 泌尿道
❖ 排尿反射
排尿的生理
当膀胱贮尿400-500mL 时,产生尿意,达
异常尿液
乳•含脓糜血尿尿红—(蛋白c白h色yl絮,ou状溶s u沉血rin淀反e)。 应深见肝乳虫黄于白病。)色阻色引, 塞 含 起黄 性 淋 腹褐 黄 巴 腔色 疸 液 淋, ( , 巴甲 丝 管
阻塞,尿中出现淋巴
液。
颜色 :正 常新鲜尿液 呈淡黄色或 深黄色
异常颜色
血尿
血红蛋白尿
胆红素尿
乳糜尿
4 .滴速一般为 80~100 滴/ min ,不易过快,量 每次500-1000ml
5 .如系滴入治疗用药,需在膀胱内保留 30min 后 再引流出体外。
700mL时,产生排尿欲, 条件允许,则排尿进行。 排尿反射始于脊椎骶段
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受 大脑皮质调节
二 排尿的评估
(一)排尿的评估内容
次尿 颜 气
酸
比
透
碱
明
护士排泄知识点归纳总结

护士排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排泄系统概述排泄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系统之一,它包括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尿道、膀胱等组成,其功能是滤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物质,形成尿液并排出体外。
消化系统主要包括胃、肠、肝胆系统等,其功能是分解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并将未消化的废物排出体外。
二、肾脏的结构和功能1. 肾脏的结构:肾脏位于腰部,左右各一,呈豆形,约重150g。
肾脏由肾皮质和肾髓质组成,主要有肾小球和肾小管。
2. 肾脏的功能:肾脏是排泄系统的重要器官,其主要功能包括滤清血液、排泄废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酸碱平衡、调节血压等。
三、尿液的形成和成分1. 尿液的形成: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三个过程。
首先,肾小球滤过血液,将小分子物质和水分滤出形成初尿;然后,初尿经过肾小管,经过重吸收和分泌作用,排出终尿。
2. 尿液的成分:尿液主要由水、尿素、尿酸、尿酒精、无机盐等组成,其中水约占总尿量的95%,其余的5%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盐。
四、尿液的检查和常见疾病1. 尿液检查:尿液检查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检查方法,可用于初步判断肾功能、泌尿系统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等。
尿检结果包括尿常规、尿沉渣、尿酮体、尿蛋白、尿糖等。
2. 常见疾病: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包括尿路感染、肾结石、肾小球肾炎、梗阻性肾病等。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包括胃溃疡、胃癌、胆囊炎、胰腺炎等。
五、护士在排泄护理中的重要性和常见护理措施1. 护士在排泄护理中的重要性:护士在排泄护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对患者进行尿液管理、尿潴留护理、尿失禁护理、导尿护理、尿管护理等。
2. 常见护理措施:护士在排泄护理中需要进行尿量记录、查体、观察尿液颜色和透明度、协助患者排尿、预防并发症等。
六、护士排泄护理的注意事项1. 对患者进行一般护理时,要保持内衣干燥,禁止使用湿透的纸尿裤,经常清洁性器官。
2. 对使用尿管的患者,定时检查尿管是否堵塞,固定是否松动,并每日进行尿管护理。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 排泄

协助排便的护理技术
适用于腹部或盆腔手术后、危重病、年 老体弱者、小儿及孕妇等 常用灌肠液:“1、2、3”溶液;甘油 50ml加等量开水;各种植物油120-180ml。 温度为38℃ 如用小灌肠筒,液面距肛门低于30cm 灌肠后尽量保留10-20min
协助排便的护理技术
定义:将药液灌入到直肠或结肠内,通 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目的:镇静、催眠和治疗肠道感染
尿培养标本
中段尿留取法 导尿术留取法
12h或24h尿标本
12h:
24h:
7pm→
7am→
7am
7am
常用防腐剂的用法
甲醛:防腐和固定尿中有机成分,常用 作尿爱迪计数(12h尿细胞计数)
浓盐酸:保持尿液在酸性环境中,防止 尿中激素被氧化。常用于内分泌系统检 验
甲苯:保持尿液中的化学成分不变。常 用作尿蛋白定量、尿糖定量检查
五、粪便标本采集
目的
常规标本 用于检查粪便的性状、颜 色、细胞等 培养标本 用于检查粪便中的致病菌
隐血标本 用于检查粪便内肉眼不能 察见的微量血液 寄生虫或虫卵标本 用于检查粪便中 的寄生虫、幼虫及虫卵技术检查
采集方法
一般取粪便中央部分或粘液脓血部 分 •使用消毒便器 培养标本 •如无便意,使用生理盐水长棉签取粪 隐血标本 蛲虫 注意饮食禁忌
大肠的运动
袋状往返运动 空腹最常见的运动形式 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 进食后多见 蠕动 对肠道排泄起重要作用
集团蠕动 进行很快,推进距离很长的强烈 蠕动
排便
二、排便的评估
(一)排便的评估内容
排便次数 量 形状和软硬度 便秘 肠炎 直肠狭窄 颜色 内容物 气味
(二)异常排便的评估
便秘(constipation)是指正常的排便形态 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 且排便不畅、困难。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第三部分:第11-13章)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电子文字简版主编:李小寒、尚少梅第三部分:第十一章~第十三章(5号宋体,22磅行距)第十一章排泄第一节排尿护理一、与排尿有关的解剖与生理1.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2.排尿的生理1)尿量400500ml→膀胱内压超过0.98kpa →患者出现尿意2)尿量700ml→膀胱内压 3.43kpa →膀胱节律性收缩,患者可控制排尿3)膀胱内压超过 6.86pka以上→患者出现疼痛二、排尿的评估(一)排尿的评估内容1.排尿次数:成人白天3~5次,夜间0~1次2.尿量:正常情况下每次尿量约200ml~400ml,24h的尿量约1000ml~2000ml,平均在1500ml左右。
尿量和排尿次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3.尿液的性状:(1)颜色血尿—洗肉水色血红蛋白尿—浓红茶色或酱油色胆红素尿—深黄色或黄褐色乳糜尿—乳白色(2)透明度:当泌尿系统感染时,新鲜尿液即呈白色絮状混浊,加热、加酸或加碱后,其混浊度不变。
蛋白尿不影响尿液的透明度,但振荡时可产生较多且不易消失的泡沫(3)酸碱反应:酸中毒患者的尿液可呈强酸性,严重呕吐患者的尿液可呈强碱性。
(4)比重:正常成人的尿比重波动于 1.015~1.025之间,一般尿比重与尿量成反比。
若尿比重经常固定于1.010左右,提示肾功能严重障碍。
(5)气味:当泌尿道有感染时新鲜尿有氨臭味。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因尿中含有丙酮,故有烂苹果气味。
(二)异常排尿的评估1.多尿:指24h尿量超过2500ml正常情况:大量饮用液体、妊娠病理情况:多由内分泌代谢障碍或肾小管浓缩功能不全引起,见于糖尿病、尿崩症、肾功能衰竭等患者2.少尿:指24h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
发热、液体摄入过少、休克等导致患者体内血液循环不足;心脏、肾脏、肝脏功能衰竭患者。
3.无尿或尿闭:严重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物中毒等患者。
4.膀胱刺激征: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血尿1)尿濒: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增多。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排泄

第十一章排泄1、是机体将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排除体外的生理活动过程,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之一,也是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之一。
2、尿潴留患者的护理(1)尿潴留:指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出(2)护理:A心理护理B提供隐蔽的排尿环境C调整体位和姿势D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E热敷、按摩F健康教育G必要时药物治疗:卡巴胆碱H导尿术3、尿失禁患者的护理(1)尿失禁: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或不受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地流出.(2)护理:A皮肤护理B外部引流C重建正常排尿功能a病情许可分时间段多饮水b定时给予便器协助排便c指导患者进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D留置导尿E心理护理4、导尿术(catheterization):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
【操作步骤】(1)核对、解释(2)准备环境(3)协助患者准备好体位(4)垫巾,保护床单不被污染(5)根据男、女患者尿道的解剖特点进行消毒、导尿A女:a初步消毒:取消毒液棉球消毒阴阜、大阴唇,另一手分开大阴唇,消毒小阴唇和尿道口;消毒顺序是由外向内、自上而下,每个棉球限用一次b打开导尿包,倒消毒液于药杯内,浸湿棉球c戴无菌手套,铺洞巾d摆放用物,润滑尿管e再次消毒:分别消毒尿道口、小阴唇、尿道口,消毒顺序是内→外→内,自上而下.一个棉球限用一次f导尿:用另一血管钳夹持导尿管对准尿道口轻轻插入尿道4~6cm,见尿液流出再插入1cm左右,松开固定小阴唇的手下移固定导尿管,将尿液引入弯盘内A男:a初步消毒:取消毒液棉球进行初步消毒,依次为阴阜、阴茎、阴囊,尿道口向外向后旋转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冠状沟c~e同女性患者导尿f再次消毒:用纱布包住阴茎将包皮向后推,暴露尿道口。
用消毒液棉球再次消毒尿道口、龟头及冠状沟g导尿:固定阴茎并提起,使之与腹壁成60º角,将弯盘置于洞巾口旁,嘱患者张口呼吸,用另一血管钳夹持导尿管对准尿道口轻轻插入尿道20~22cm,见尿液流出再插入1~2cm,将尿液引入弯盘内(6)夹管、倒尿(7)取标本若需作尿培养,用无菌标本瓶接取中段尿5ml,盖好瓶盖,放置合适处(8)操作后处理A协助患者睡卧舒适,收拾清理用物B测量尿量,尿标本贴标签后送检C洗手,记录【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基础护理学之排泄护理

异常排泄物及其原因
异常尿液
尿液颜色变深、浑浊、有异味或出现 血尿等,可能是泌尿系统感染、结石 或其他疾病引起。
异常便
粪便颜色变深或变浅、不成形、有恶 臭等,可能是肠道感染、消化不良或 其他肠道疾病引起。
排泄物的收集与处理
收集
使用适当的容器收集排泄物,保持容器清洁并定期更换。
处理
及时清理排泄物,保持环境卫生,防止异味扩散。
THANKS
常见排泄护理问题及处理方
法
便秘及其护理方法
总结词
便秘是由于肠道蠕动减慢或缺乏水分引起的,表现为排便困 难、大便干燥。
详细描述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饮水,适当运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 惯,避免长时间坐立不动,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通便药物。
腹泻及其护理方法
总结词
腹泻是肠道功能紊乱的表现,常见原 因是饮食不当、感染或药物反应。
现代排泄护理
现代排泄护理在技术和理念上不断创新和发展,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提 供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排泄护理 的效率和舒适性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02
排泄护理的基本知识
正常排泄物及其特征
正常排泄物
正常排泄物包括尿液和粪便,它 们分别由肾脏和肠道产生。
特征
正常尿液呈淡黄色,清澈透明, 无异味;正常粪便呈黄褐色,成 形,无恶臭。
医疗事故与法律责任
医疗事故
在排泄护理过程中,如因护理不当导致患者 受到伤害或死亡,护理人员应承担相应的医 疗事故责任。
法律责任
护理人员在排泄护理中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和规章制度,如因违反法律法规而导致患者 受到伤害,护理人员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05
排泄护理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排泄护理归纳总结

排泄护理归纳总结在医疗护理中,排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患者的基本生理需求,并且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健康问题。
本文将对排泄护理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常见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I. 排泄护理的基本原则排泄护理的基本原则是满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并确保其排泄过程的舒适和安全。
以下为排泄护理的基本原则:1. 个人尊重和隐私保护:护理人员应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保护他们的个人尊严。
在进行排泄护理时,应尽量避免他人的观察,并确保合适的私人空间。
2. 定期观察和记录: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和记录患者的排泄情况,包括尿量、颜色、质地等。
对于有排泄障碍的患者,还需要记录排便时间、频率和性状等。
3. 提供适当的排泄设备和环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尿壶、尿垫、便盆等排泄设备,并确保排泄环境的干净和卫生。
4. 协助患者保持排泄习惯: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日常排泄习惯,制定合理的排泄计划,并协助患者保持良好的排泄习惯。
5. 预防便秘和尿潴留:便秘和尿潴留是常见的排泄问题,护理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如饮食调整、运动锻炼、按摩等。
II. 排泄护理的方法排泄护理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排泄护理方法:1. 排尿护理:对于行动不便或需要长时间卧床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使用尿壶、尿管等设备进行排尿护理,确保患者的排尿畅通。
2. 排便护理:对于患有便秘或排便困难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排便护理:饮食调整、增加水分摄入、使用病人轮椅或卫生椅、采用适当的排便姿势等。
3. 尿袋和造口护理:对于患有尿失禁或膀胱造口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尿袋的情况,并确保其通畅及干净。
对于肠造口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清洁和更换造口袋。
4. 失禁护理:对于存在尿失禁或大便失禁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提供适当的护理用品,如尿片、护理垫等,并定期清洁和更换。
III. 排泄护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进行排泄护理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以下是几种常见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1. 排便困难:对于便秘或排便困难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提供高纤维饮食、增加水分摄入、鼓励运动、进行腹部按摩等。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排泄]知识点复习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排泄]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c3c2d413b3567ec102d8a91.png)
第十一章排泄知识脉络图排泄是机体将新陈代谢所严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生理活动过程,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之一。
排泄的主要活动方式是排便和排尿。
正常的排便、排尿活动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保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但许多健康问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排便、排尿功能,粪便和尿液的质与量也相应发生异常变化。
因此,护士应仔细观察患者的排便、排尿情况,为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资料。
护士还应理解正常排泄及其促进因素、阻碍因素、导致排泄改变的原因等,以便更好地处理患者的排泄问题,并指导和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排便、排尿活动,必要时能熟练运用有关护理技术,满足患者排泄的需要。
第一节排尿的护理一、概述(一)与排尿有关的解剖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
1.肾脏肾脏是成对的实质性器官,位于脊柱两侧,贴于腹后壁,右肾略低于左。
肾。
血液通过。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生成原尿,再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生成终尿,经肾盂排向输尿管。
2.输尿管输尿管为细长的肌性管道,左右各一。
成人全长约25~30cm,有三个狭窄,即起始部、跨入骨盆入口缘和穿膀胱壁处,输尿管结石常嵌顿在这些部位。
输尿管通过平滑肌的蠕动和尿液的重力作用,使尿液不断流入膀胱内,此时尿液是无菌的。
3.膀胱膀胱为储存尿液的囊状肌性器官,其形状、大小、位置均随尿液充盈的程度而变化。
一般膀胱内储存的尿液在300~500ml时,才会产生尿意。
4.尿道尿道由膀胱的尿道内口开始,末端直接开口于体表。
尿道内口周围有膀胱括约肌(内括约肌)环绕;尿道穿过尿生殖膈处有横纹肌环绕,形成尿道括约肌(外括约肌)。
临床上将尿道穿过尿生殖膈的部分称为前尿道,未穿过的部分称为后尿道。
男性尿道长约18~20cm,有三个狭窄,即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两个弯曲,即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
女性尿道长约4~5cm,较男性尿道短而直,富于扩张性,与阴道口、肛门相邻,比男性更容易发生尿道感染。
(二)排尿的生理肾脏生成尿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而膀胱的排尿则是间歇进行的。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一章 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十一节 排泄护理

护士核心考点全攻略第一章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十一节排泄护理一、排尿的护理1.尿液的评估(1)正常尿液:成人每次尿量约为200 ~ 400ml;24小时尿量约为1000~ 2000ml,平均1500ml;颜色呈淡黄色或深黄色,澄清透明,尿比重1.015 ~ 1.025,pH为4.5 ~ 7.5平均值为6,呈弱酸性。
(2)异常尿液①尿量异常:24小时尿量>2500ml,称为多尿,见于糖尿病、尿崩症等病人;24小时尿量<400ml或每小时尿量<17ml,称为少尿,见于心肾疾病、发热、休克等病人;24小时尿量<100ml或12小时无尿,称为无尿(尿闭),见于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休克、药物中毒等病人。
1患者女性,30岁。
近几天来平均尿量为14ml/ h,应视为A.多尿B.少尿C.无尿D.尿潴留E.正常尿量②颜色异常:血尿,呈红色或棕色,含大量红细胞时呈洗肉水色,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输尿管结石,泌尿系统肿瘤、结核及感染等;血红蛋白尿,呈浓红茶色或酱油色,见于血型不符合输血后的溶血、恶性疟疾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胆红素尿,呈深黄色或黄褐色,见于阻塞性黄疸及肝细胞性黄疸;乳糜尿,呈乳白色,见于丝虫病;脓尿,呈白色浑浊样。
③气味异常:尿液久置后,尿素分解产生氨,故有氨臭味。
若新鲜尿液就有氨臭味,可怀疑有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尿液呈烂苹果味。
④比重异常:尿比重固定在1.010左右,提示肾功能严重损害。
⑤透明度异常:尿中含有脓细胞,红细胞,大量上皮细胞,黏液、管型等,新鲜尿液可出现混浊;⑥膀胱刺激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每次尿量减少。
见于膀胱及尿路感染的病人。
2.影响排尿的因素(1)心理因素:情绪紧张、恐惧可致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
(2)饮食与气候。
(3)排尿习惯:排尿的习惯、姿势和所处的环境等均会影响排尿活动。
(4)治疗因素:利尿药能增加尿量,麻醉药会导致尿潴留等。
(5)疾病因素:神经系统损伤或泌尿系统的病变可致尿失禁、多尿或少尿、尿潴留。
基础护理排泄知识点总结

基础护理排泄知识点总结排泄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环节,对维持体内内环境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排泄系统包括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在护理工作中,排泄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因为排泄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舒适度。
下面就基础护理排泄知识进行一些总结。
一、泌尿系统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排泄有害物质,调节体液平衡,维持酸碱平衡和调节血压。
肾脏通过滤出、重吸收和分泌过程形成尿液,将有害物质和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
输尿管将形成的尿液输送至膀胱,膀胱储存尿液并在适当的时机将其排出体外。
尿道是尿液排出的通道。
护理重点:1. 监测患者的尿量、颜色和气味,以判断泌尿系统功能的正常与否。
2. 促进患者的饮水,保证足够的尿液生成和排泄。
3. 协助患者进行尿液采样以供化验,帮助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和处理。
二、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肠道和肝脏。
其主要功能是摄取食物、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和排泄消化废物。
消化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粪便排泄出体外。
护理重点:1. 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包括便量、便质、便色等,以判断消化系统功能的正常与否。
2. 了解患者的排便习惯,及时协助患者进行排便。
3. 检查患者的肛门周围皮肤,预防和处理因排便不畅引起的皮肤损伤。
三、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其主要功能是供应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呼吸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
护理重点:1.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浅和节律,以判断呼吸系统功能的正常与否。
2. 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预防和处理因呼吸不畅引起的窒息。
3. 协助患者进行咳痰和呼吸锻炼,促进呼吸道的清洁和通畅。
四、影响排泄功能的常见疾病1. 尿路感染:包括膀胱炎、肾盂肾炎等,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2. 尿失禁:指意外失去对排尿的控制,常见于老年人和产后妇女。
3. 便秘:指排便不畅、便溏或干燥,常见于节食、缺乏运动和肠道疾病患者。
11.排泄护理详解

尿的排放过程 尿的生成是个连续不断的过 程。持续不断进入肾盂的尿液,
由于压力差及肾盂收缩被输送到
输尿管。
排尿活动的评估
(一)影响正常排尿因素的评估 1.心理因素 如紧张和焦虑时,会出现尿急、尿频的症状, 甚至出现尿潴留。心理暗示也会对排尿有影响,
听流水声可能产生排尿欲望。
2.生活习惯
4.实施 (1)完成病人、环境和用物准备后, 护士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检查无菌 用物有效日期,携带用物,推车至病房。 (2)为病人准备屈膝仰卧位,两腿略 外展,暴露外阴,注意为病人保暖和保护 病人自尊。 (3)小橡皮单、治疗巾垫于臀下,以 保护床单。准备进行外阴初步消毒。
(1)女性导尿操作要点: 1)一手戴手套,一手持持物钳,用持 物钳夹消毒液浸泡后的棉球,依次初步消 毒阴阜、大阴唇、小阴唇和尿道口,每个 棉球限用一次。其顺序是由外向内,自上 而下地进行消毒,注意持物钳不可触及肛 门。污棉球置于弯盘内。初步消毒完毕脱 下手套置于弯盘内,移至床尾。
4)一手固定好小阴唇,另一手将无菌治疗碗移 至会阴旁,持另一把持物钳夹润滑后的导尿管, 对准尿道口轻轻插入尿道4~6cm,见尿流出后再 插入1~2cm,用固定小阴唇的手固定导尿管,将 尿液引入治疗碗内。如需作尿培养,用无菌培养 瓶留取5ml后盖好。注意插管动作要轻柔,以免 损伤尿道黏膜。如果导尿管误入阴道,务必重新 更换导尿管。若怀疑导尿管有污染,不得继续使 用,也应该重新更换导尿管,防止泌尿系统发生 感染。
5)对膀胱高度膨胀,病人极度衰弱
者,放尿液速度不可过快,一次放尿
量不得超过1000ml,以防腹腔内压力
突然降低,血液大量滞留在腹腔血管
内,引起血压下降而虚脱;另外膀胱
内压突然降低,也可导致膀胱黏膜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33
(一)导尿术
【操作步骤】
核对、解释 准备环境 协助患者准备好体位
垫巾,保护床单不被污染
根据男、女患者尿道解剖特点进行消毒、导尿
11-34
(一)导尿术
【操作步骤】[女性患者]
(1)初步消毒:依次消毒阴阜、大阴唇、小阴唇、尿 道口 (2)在患者两腿之间打开导尿包 (3)戴无菌手套,铺洞巾 (4)整理用物,润滑尿管
尿失禁
(incontinence of urine):指排尿失去意
识控制或不受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
分类: – 真性尿失禁 – 假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 – 压力性尿失禁
11-23
1.真性尿失禁
概念:膀胱稍有一些存尿便会不自主地流出,膀
胱处于空虚状态。
原因
脊髓初级排尿中枢与大脑皮层之间联系受损,
(6)导尿:提起阴茎,与腹壁成60º 角, 持导尿管插
入尿道2022cm,见尿液流出再插入1 2cm,将
尿液引入弯盘或集尿袋内
11-36
(一)导尿术
【操作步骤】
夹管、倒尿 取标本
若需作尿培养,用无菌标本瓶接取中
段尿5ml,盖好瓶盖,放置合适处
操作后处理
• •
协助患者睡卧舒适,收拾清理用物 测量尿量,尿标本贴标签后送检
•
洗手,记录
11-37
(一)导尿术
【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并采取适
当的措施防止患者着凉
对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患者,第一次放
尿不得超过1000ml。防止血尿和虚脱的发生
11-38
(一)导尿术
【注意事项】
老年女性尿道口回缩,插管时应仔细观察、辨
针将集尿袋的引流管固定在床单上,开放导尿 管
操作后处理
• •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洗手,记录
女患者留置导尿术
11-44
男患者留置导尿术
(二)留置导尿管术
【注意事项】
同导尿术。 双腔气囊导尿管固定时要注意膨胀的气囊不能
卡在尿道内口,以免气囊压迫膀胱壁,造成黏 膜的损伤。
尿潴留患者的护理
心理护理 提供隐蔽的排尿环境 调整体位和姿势
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
11-27
三、排尿异常的护理
尿潴留患者的护理
热敷、按摩 健康教育 必要时根据医嘱肌内注射卡巴可等
经上述处理仍不能解除尿潴留时,可采用导尿术
11-28
三、排尿异常的护理
尿失禁患者的护理
解剖学特点:
成对的实质性器宫,位于脊柱两侧,第十二胸
椎和第三腰椎之间,贴于腹后壁,呈蚕豆状,
右肾略低于左肾
11-5
(一)肾脏的结构与功能
生理功能
产生尿液 排泄代谢产物 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内分泌的功能
11-6
(二)输尿管
连接肾脏和膀胱的细长肌性管道,左右各一 成人输尿管全长约20~30cm,有三个狭窄
产生原因
脊髓初级排尿中枢活动受抑制,膀胱充满尿液
,内压增高,迫使少量尿液流出。
11-25
3.压力性尿失禁
概念:当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腹肌收缩,腹内
压升高,以致不自主地有少量尿液排出。
原因
膀胱括约肌张力减低、骨盆底部肌肉及韧带松
弛、肥胖。多见于中老年女性。
11-26
三、排尿异常的护理
(5)再次消毒:分别消毒尿道口、小阴唇、尿道口
(6)导尿:持导尿管插入尿道46cm,见尿液流出再 插入1cm左右,固定导尿管,步骤】 [男性患者]
(1)初步消毒:依次消毒阴阜、阴茎、阴囊、尿道 口、龟头及冠状沟 (2)(4)同女性患者导尿 (5)再次消毒:再次消毒尿道口、龟头及冠状沟
排尿反射活动失去大脑皮层的控制,膀胱逼尿 肌出现无抑制性收缩
手术、分娩所致的膀胱括约肌损伤或支配括约
肌的神经损伤,病变所致膀胱括约肌功能不良
膀胱与阴道之间有瘘道
11-24
2.假性尿失禁
概念:又称充溢性尿失禁,膀胱内贮存部分尿液
,当膀胱充盈达到一定压力时,即可不自主溢出 少量尿液。当膀胱内压力降低时,排尿即行停止 ,但膀胱仍呈胀满状态而不能排空。
【目的】
抢救危重、休克患者时正确记录每小时尿量、
测量尿比重,以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为盆腔手术排空膀胱 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留置导尿管 为尿失禁或会阴部有伤口的患者引流尿液 为尿失禁患者行膀胱功能训练。
11-41
(二)留置导尿管术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并解释 患者准备 护士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平均为6。饮食的种类可影响尿液的酸碱性
其他
酸中毒患者的尿液可呈强酸性,严重呕吐患者
的尿液可呈强碱性。
11-16
4.尿液的比重
尿比重:
正常成人的尿比重波动于1.015~1.025之间,一
般尿比重与尿量成反比。
若尿比重经常固定于1.010左右,提示肾功能严
重障碍。
11-17
5.尿液的气味
,才会产生尿意。
生理功能:贮存尿液和排泄尿液。
11-8
(四)尿道
是尿液排出体外的通道
男性尿道:长约18~20cm
•
三个狭窄,即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
•
两个弯曲,即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
女性尿道:长约4~5cm
•
较男性尿道短、直、粗,富于扩张性,尿道外口与 阴道口、肛门相邻,发生尿道感染
11-21
二、排尿的评估
异常排尿的评估
尿潴留(retention
of urine) :指尿液大量存留在
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出。
•
症状及体征:下腹胀痛,排尿困难;耻骨上膨隆, 扪及囊性包快叩诊呈实音,有压痛。
•
常见产生原因:机械性梗阻;动力性梗阻;其他各 种原因
11-22
二、排尿的评估
异常排尿的评估
皮肤护理 外部引流 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
病情许可分时间段多饮
水;定时给予便器协助排便;指导患者进行骨
盆底部肌肉的锻炼
11-29
三、排尿异常的护理
尿失禁患者的护理
对于长期尿失禁的患者,可行导尿术留置导尿
术
心理护理
安慰支持使其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
11-30
四、与排尿有关的护理技术
出。集尿袋不得超过膀胱高度并避免挤压,防 止尿液返流导致感染的发生。
11-47
(二)留置导尿管术
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
防止泌尿系统逆行感染的措施
•
保持尿道口清洁。女患者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外阴及 尿道口,男患者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包 皮,每天1~2次 每周更换集尿袋1~2次,若有尿液性状、颜色改变 需及时更换。及时排空集尿袋,并记录尿量 定期更换导尿管,尿管的更换频率根据导尿管的材
导尿术(catheterization):是在严格无菌操
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
留置导尿管术(retention catheterization):是
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持续引流尿液 的方法。
膀胱冲洗(bladder irrigation):是利用三通
的导尿管,将溶液灌入到膀胱内,再用虹吸原理将
排尿的生理
尿量400500ml→
膀胱内压超过0.98kpa →患
者出现尿意
尿量700ml→
膀胱内压3.43kpa → 膀胱节律性
收缩,患者可控制排尿
膀胱内压超过6.86pka以上→患者出现疼痛
11-11
二、排尿的评估
影响排尿因素的评估
心理因素 气候变化 治疗及检查 疾病
起始部
跨骨盆入口缘
穿膀胱壁处
生理功能:将尿液由肾脏输送至膀胱
11-7
(三)膀胱
解剖学特点
储存尿液的有伸展性的囊状肌性器官,位于小
骨盆内、耻骨联合的后方。
膀胱的肌层由三层纵横交错的平滑肌组成,称
为膀胱逼尿肌,排尿时需靠此肌肉收缩来协助
完成。一般膀胱内储存的尿液在300~500ml时
气味
正常尿液气味来自尿内的挥发性酸。尿液久置
后,因尿素分解产生氨,故有氨臭味。
当泌尿道有感染时新鲜尿有氨臭味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因尿中含有丙酮,故有
烂苹果气味。
11-18
二、排尿的评估
异常排尿的评估
多尿(polyuria):指24h尿量超过2500ml
• •
正常情况:大量饮用液体、妊娠 病理情况:多由内分泌代谢障碍或肾小管浓缩功 能不全引起,见于糖尿病、尿崩症、肾功能衰竭 等患者
尿液的性状:颜色、透明度、酸碱反应、比重
、气味
11-13
1.尿液的颜色
正常新鲜尿液呈淡黄色或深黄色,当尿液 浓缩时,可见量少色深。
在病理情况时,尿的颜色可有以下变化:
血尿:洗肉水色 血红蛋白尿:浓红茶色或酱油色 胆红素尿:深黄色或黄褐色 乳糜尿:乳白色
11-14
2.尿液的透明度
灌入的液体引流出来的方法。
11-31
(一)导尿术
【目的】
为尿潴留患者引流出尿液,以减轻痛苦 协助临床诊断:如留取未受污染的尿标本作细
菌培养;测量膀胱容量、压力及检查残余尿; 进行尿道或膀胱造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