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管理学原理》课程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A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Management A 课程属性:必修课学时:40 学分: 2.5先修课程:后续课程:适用专业:工程管理专业一、课程简介《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尽管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千差万别,但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都要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在实施这些管理职能时,其内容会有所不同,但遵循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却是一样的,这就是管理的共性,也就是管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

由于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它必然同许多学科如经济科学、技术科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联,吸收和运用与之有关的研究成果。

因此它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

《管理学》是教育部高教司确定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的核心课程之一。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1单元: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建议学时数: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明确现代管理学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和研究框架,提高对管理学重要性认识。

阐明管理学基本问题,了解管理学历史发展,展示现代管理学学科发展动向和前沿问题。

2、能力培养有意识地培养作为管理者的技能,培养泰罗标准化思想在生活中的运用。

3、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解注重启发与互动式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重点】管理的定义、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管理学的内容与特点,管理学的历史发展及其主要代表人物和理论内容。

【难点】管理的定义、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

第2单元: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建议学时数: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了解道德的定义、若干道德观、崇尚道德的管理特征、影响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因素、社会责任的定义、社会责任观。

2、能力培养能坚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体验、训练和强化职业道德行为,提高组织道德素质的途径和承担社会责任有一定的思考和应用。

《管理学概论》教学大纲

《管理学概论》教学大纲

《管理学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管理学概论》是一门现代管理学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认识,以及对管理实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常见管理模型和方法,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巧,并能够运用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目标1.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历史演变和研究范围;2.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常见模型和方法;3.了解管理实践的基本原理和技巧;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1.管理学的定义、历史演变和研究范围;2.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等;3.管理学的常见模型和方法:SWOT分析、四个管理功能、决策模型等;4.管理实践的基本原理和技巧:领导力、团队建设、沟通技巧等;5.管理学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讲解教材内容、案例分析等,传授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模型;2.互动讨论: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小组讨论或辩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3.实践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际管理案例,培养学生运用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团队合作:通过小组项目、团队作业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际应用能力;5.网络资源利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拓宽对管理学的了解。

五、教学评价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讨论质量、小组合作等;2.作业考核:包括课后作业、案例分析、团队项目等;3.期中考试:对学生对管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考核;4.期末考试:对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综合考核;5.学习报告:要求学生对一本管理学相关书籍进行阅读并撰写学习报告。

六、参考教材1.《管理学导论》(王国忠,北京大学出版社)2.《管理学基础》(李光耀,清华大学出版社)3.《管理学》(达尔文·尼尔森,人民邮电出版社)七、参考资源和材料1.管理学相关的经典案例和论文;2.管理学领域的学术期刊和研究报告;3.互联网上相关的管理学课程和教学资源。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号1400201303二、课程名称管理学三、课程类型理论课四、开课系(部)物流管理五、大纲说明1.学时、学分数、课程性质、考试方式、成绩评定《管理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是专门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所讲授的是各类组织管理活动的原理和一般规律, 是经济与管理两大类学科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前提和基础, 是经济与管理类人员从事实际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 因此, 《管理学》课程是经济与管理两大学科所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在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了解和掌握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该学科在理论和实践中的最新发展,而且能够运用基本原理指导现实中的实践,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了解管理学发展的新趋势及其面临的挑战,同时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管理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总体思路是以管理的基本职能为主线展开的,分别阐述各职能的基本原理,概念、性质、内容以及执行的方法和手段。

同时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学习的是管理思维和学习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扬求实和创新精神,从而发挥学生在《管理学》中所学习的创新思想,以期达到在学习中实践创新,在创新中学习的目的。

3.主要先修与后续课程《管理学》课程通常安排在专业核心课之前开设,直接起到为专业后续的各个职能管理课程奠定基础的作用。

后续课程包括企业管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课程。

六、教学内容第一章管理概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管理的概念、性质及特征,管理者的定义和分类,管理者的角色,管理学的学科特征,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理解管理基本职能的具体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管理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管理者的技能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管理的概念和性质2.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技能要求3.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其相互关系4.管理的基本原理难点:1.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的技能要求2.管理的基本原理【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教学内容】第一节管理与管理者一、管理的界定二、管理的普遍性和必要性三、管理者的职责四、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要求五、管理工作的评判第二节管理的性质和职能一、管理的性质二、管理的职能和过程: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第三节管理的基本原理一、管理原理的特征二、系统原理三、人本原理四、责任原理五、效益原理第四节管理学的特征和内容一、管理学的学科特征二、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三、学习管理学的意义第五节学习管理学的途径和方法一、学习管理学的途径二、学习管理学的基本方法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管理学产生的历史,进而加深对管理学的理解;了解当代管理学的发展状况,管理学各流派的异同及其主要观点。

管理学原理 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  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PUMA5001课程类别:大类基础课授课对象:行政管理专业开课学期:秋季学期学分:2学分指定教材:马工程教材陈传明主编,《管理学》,高等教育,2019年版一、教学目的:《管理学原理》是揭示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学科。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增强学习、研究、应用管理学的能力。

本课程的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管理学基础部分,含管理、管理者、管理学,管理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组织环境,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伦理;第二部分以管理的四项基本职能(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控制工作)为主线来展开分析和讨论,分别阐明各项基本职能的概念、内容、理论、原则、程序和方法等。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管理导论1、教学内容第一节管理学的内涵与本质第二节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第三节管理活动的时代背景2、教学要点介绍组织、企业、管理、人本原理、效益原理、适度原理、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1、教学内容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第二节现代管理流派第三节当代管理理论2、教学要点主要介绍了统一指挥、例外管理、差别计件工资值等基本概念。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以及泰勒、韦伯、巴纳德等代表理论和主流观点。

第三章决策与决策过程1、教学内容第一节决策的概念、要素、功能及任务一、决策的定义二、决策的原则三、决策的依据第二节决策的类型与特征一、决策的类型(一)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二)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三)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四)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五)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六)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二、决策的特点(一)目标性(二)可行性(三)选择性(四)满意性(五)过程性(六)动态性第三节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2、教学要点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决策的各种方法。

第四章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1、教学内容第一节组织的内外部环境要素一、一般环境分析方法二、具体环境分析方法三、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方法四、针对环境变化的分析方法第二节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第三节不同的决策方法一、决策背景研究方法二、活动方案生成与评价方法三、选择活动方案的评价方法2、教学要点介绍PEST分析、SWOT分析,脚本法、DHS模型、政治协商决策模型等;第五章决策的实施与调整1、教学内容第一节实施决策的计划制定第二节推进计划的流程和方法第三节决策追踪与调整2、教学要点介绍战略计划、战术计划、作业计划、滚动计划法;目标管理、PDCA循环,刚性预算,弹性预算等概念第六章组织设计1、教学内容第一节组织设计的任务与影响因素一、问题的提出(一)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二)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结构(三)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二、组织设计的原则(一)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二)权责对等的原则(三)命令统一原则三、经营环境对企业组织设计的影响四、经营战略对企业组织设计的影响五、技术及其变化对企业组织设计的影响(一)生产技术对企业组织的影响(二)信息技术对企业组织的影响第二节分析组织结构第三节分析组织整合第一节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一、正式组织的活动与非正式组织的产生二、非正式组织的影响(一)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二)非正式组织可能造成的危害三、积极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第二节直线与参谋一、直线、参谋及其相互关系二、直线与参谋的矛盾三、正确发挥参谋的作用(一)明确职权关系(二)授予必要的职能权力(三)向参谋人员提供必要条件第三节委员会一、运用委员会的理由二、委员会的局限性(一)时间上的延误(二)决策的折中性(三)权力和责任的分离三、提高委员会的工作效率2、教学要点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分;直线与参谋及其相互关系;委员会的作用及局限性。

管理学教学大纲

管理学教学大纲

五大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决策和控制)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组织文化第一篇基础篇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3课时)第二章管理思想的演变(4课时)第三章管理与环境(2课时)第二篇计划篇第五章目标与决策(3课时)第五章计划及其制定(2课时)第三篇组织篇第六章组织结构的设计(3课时)第七章人员的配备与权力分配(3课时)第四篇领导篇第八章领导理论(4课时)第九章沟通方法(3课时)第十章激励原理(4课时)第五篇控制篇第十一章控制与控制方法(3课时)《管理学基础》教学大纲传媒管理系吴红一、课程的描述«管理学基础»是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述管理学概论(概念、原理、组织文化等)、管理学的发展史及主流的理论和代表性观点,管理的五大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决策和控制)等内容,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

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激励、沟通、控制、组织文化二、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堂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工具和方法,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培养管理者的素质,懂得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工具、方法和过程进行管理实践,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成为一名“运营基层管理人”打好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一个原点、三个维度的管理学场”的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一个原点:管理学的公理性概念。

包括:管理定义、管理角色、管理决策、组织环境和管理伦理、组织文化。

通过公理性概念的导入,使学生建立起管理学的基本概念,成为学习的基点。

三个维度:时间维度:从管理史严格的视角展开管理学的学习,从泰罗制一直到学习型组织理论,沿着时间轨迹鉴赏百年来现代管理学的主要理论和流派的观点、内容,产生的背景和现实意义,使学生建立起“管理学的时间隧道”。

职能维度:从管理职能和管理活动内容的视角,建立起管理学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的空间体系框架,使学生掌握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具体方法。

管理科学教学大纲

管理科学教学大纲

管理科学教学大纲一、总则管理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旨在规范管理科学课程教学,确保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管理科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掌握管理实践中的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三、教学内容1.管理科学基础知识(1)管理科学概论(2)管理思想及其发展历程(3)管理学科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2.管理科学方法(1)系统分析方法(2)决策分析方法(3)运筹学方法(4)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3.管理科学应用(1)组织行为学(2)人力资源管理(3)项目管理(4)财务管理(5)市场营销管理四、教学方法1.理论课讲授2.案例分析3.小组讨论4.实地考察5.课外阅读及报告五、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出勤、课堂表现等)占20%。

2.作业成绩占30%。

3.期中考试占20%。

4.期末考试占30%。

六、教材参考1.《管理学原理》2.《管理学导论》3.《管理科学基础》4.《管理信息系统》七、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管理科学概论第3-4周:管理思想及其发展历程第5-6周:系统分析方法第7-8周:决策分析方法第9-10周:运筹学方法第11-12周:组织行为学第13-14周:人力资源管理第15-16周:项目管理第17-18周:财务管理第19-20周:市场营销管理八、其他要求1.学生应按时参加教学活动,不得迟到早退。

2.学生应按时提交作业,授课老师将严格批改。

3.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

以上为管理科学教学大纲,希望同学们能够按大纲要求认真学习,取得优异成绩。

祝各位学习进步!。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英文):Principles of Management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层次:高升专学时:64 学分:4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1、课程作用:管理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组织中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管理无处不在,任何一个部门、组织,只要协同运作,就要管理。

当今世界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要在21世纪初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富民强,就必须管理科学化,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经营理念、经营体系和管理方式。

学习《管理学原理》课程,能培养高级管理人才,使学生了解组织的正常运作规律,掌握正确的管理思维,把握市场运作与组织战略之间的关系,成为真懂管理的管理者,具有基本功的作用与意义。

2、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2)理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1)使学生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要求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注重实效。

(2)培养学生应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企业管理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树立现代科学的管理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4、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第一章管理、管理者与管理学本章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学习,了解管理与现实生活中各种活动的联系;重点把握管理的本质特征。

了解管理的定义、目的、有效性、管理者的基本职能以及管理者的分类、技能结构。

理解经营职能、管理职能的具体内容。

全面理解法约尔提出的十四条管理原则。

内容提要:企业与管理的关系、社会与管理的关系。

管理的定义、目的、有效性;管理者的分类、技能结构。

经营职能(法约尔)、管理职能。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本章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学习,全面理解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历史结合,了解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内容提要:中外管理思想、管理思想发展史。

第三章计划职能与计划本章的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理解计划的概念,了解计划的目的和类型,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特点和步骤;掌握编制计划的步骤。

管理学 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 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课程名称:管理学课程英文名称:MANAGEMENT二、学时及学分总学时数:54,其中,讲授学时:48 ,实践(实验、实训)学时:6。

学分:3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开设学期:第1学期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管理学》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学科核心课。

尽管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千差万别,但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都要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它必然同许多学科如经济科学、技术科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联,吸收和运用与之有关的研究成果。

因此它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

《管理学》是教育部高教司确定的管理类专业本科的核心课程之一。

(二)课程教学目标《管理学》是为培养和提高学生有关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

通过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为学好各专业管理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为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三)学习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明确企业或社会经济组织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产生与演变过程;熟悉管理过程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组织方法;在熟练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利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各类工商企业和一般社会、经济组织管理中的具体管理问题。

五、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管理的理论框架基础上,能够认识管理活动的各项职能和管理活动的各种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一)思想要求1、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有严谨、认真、细致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2、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具有协调工作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3、具有改革创新精神;4、能够自动自发运用管理知识进行职业养成;5、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对上级的下属意识、增强对下级的管理意识。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教学大纲课程概述《管理学》从管理的一般理论出发,阐述了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西方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现代西方管理理论为主要发展阶段,分别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管理理论的历史沿革和主要内容;最后,围绕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四大管理职能重点阐述了管理的一般过程,并说明了管理的具体操作过程。

课程的性质《管理学》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学科核心课。

课程教学目标《管理学》是为培养和提高学生有关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

通过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为学好各专业管理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为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课程适用的专业与年级《管理学》的授课对象为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一、二年级学生。

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课程总课时为54学时,3学分。

其中,课堂讲授45学时,案例讨论和总复习9学时。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为学习和掌握各种专业管理服务的基础知识。

课程使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主要教材:《管理学》,高良谋、郑文全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年。

参考教材:1.[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第1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 [美]里基.W.格里芬:《管理学》(第9版),中国市场出版社,20113. [美]理查德.L.达夫特:《管理学》(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 [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克里:《管理学》(第11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 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第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美]丹尼尔•A•雷恩著,《管理思想史》(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 [美]摩根•威策尔:《管理的历史》,中信出版社,2002。

8. [美]斯图尔特•克雷纳:《管理必读50种》,海南出版社,199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管理科学概论课程英文名称:Foundation of Management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编号:0803100082课程归属单位:机械学院工业工程系制定时间:2007年11月18日学时/学分:30~44/1.5~2 (其中实验学时:0 )课程类型:必修课开课专业:机械学院三、四年级本科生选用教材:周三多,《管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主要参考书:1.哈罗德孔茨,《管理学》第十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2.斯蒂芬P 罗宾斯,《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张东生,《现代企业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管理学课程是一门用以培养学生用管理的观点观察和认识问题的基础课,本课程主要讲述管理理论的发展,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管理工作方法.通过管理学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认识到管理对工业及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掌握管理理论的知识构架,学习如何使用管理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管理学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为工科类各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对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的结构,类型,任务,运营及管理都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本课程还结合案例分析和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工作就业打下基础.教学基本要求1,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及其沿革,并通过管理职能这条主线,掌握基本管理职能的内涵和内容2,掌握管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3,熟悉工业企业.对其类型,组织结构,任务,环境,运营系统,管理方法等都有一个清楚的概念4,使学生能够利用管理学知识对国内外著名企业的相关案例进行简单分析,将管理学的思想以及认识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渗透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之中5,讲授本课程之前,先修课程为政经,高数,线代,机械设计,工艺,设备,制造,修理等6,由于本教材没有市场营销,运营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等内容,需要任课教师添加,因此对下列各章节的内容可进行压缩和合并.二、各章节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6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管理的定义,管理的基本职能和管理者并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所认识,理解管理发展的沿革.教学内容第一节管理活动管理的定义管理者第二节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导致管理理论诞生的环境因素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理论新发展考核要求掌握:管理的定义,管理的基本职能,理解:各种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管理的历史沿革第二章道德与社会责任(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道德及崇尚道德的管理具备的特征;理解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教学内容;第一节道德与崇尚道德的管理四种道德观崇尚道德的管理的特征第二节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道德发展阶段个人特征结构变量组织文化问题强度第三节提升员工道德修养的途径招聘高道德素质的员工确立道德准则设定工作目标全面评估绩效建立保护机制第四节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社会责任的定义两种社会责任观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考核要求掌握有关道德及社会责任的基本概念了解道德及崇尚道德的管理具备的特征;理解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第三章全球化管理(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国际化经营及其发展阶段,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和受哪些环境因素影响第一节国际化经营的内涵、特征与动机国际化经营的内涵国际化经营的特征国际化经营的动机第二节国际化经营中的环境环境要素环境评估第三节国际化经营的竞争战略全球一体化的压力当地化反应的压力全球战略的选择考核要求:掌握有关国际化经营的基本概念;熟悉经营环境;了解国际化经营及其发展阶段,以及国际化经营的竞争战略。

第四章信息与信息化管理(2学时)教学的目的与要求:了解信息和有用信息,熟悉信息的采集、加工过程;初步了解MRP、MEPⅡ、ERP及供应链管理教学内容: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信息的定义有用信息的特征第二节信息管理工作信息的采集和加工信息的存储、传播、利用和反馈第三节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的要素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考核要求:掌握信息的有关概念;熟悉信息的采集和加工;了解开环和闭环的MRP、MRPⅡ、ERP的异同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4学时)教学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何按照决策过程的步骤进行决策,学会用所学的各种决策方法对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行决策.教学内容第一节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决策的定义决策的原则决策的依据决策理论第二节决策的类型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战略决策,战术决策与业务决策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决策与不确定性决策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第三节决策的过程诊断问题、明确目标及拟订方案筛选方案、执行方案和评估效果第四节决策的影响因素环境、组织自身、问题的性质和决策主体的因素第五节决策方法定性决策方法(德尔菲法为主)定量决策方法(加盈亏分析法)考核要求了解: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决策的类型理解:满意原则与最有原则的区别,决策的步骤掌握:决策的方法,各种决策方法的优缺点第六章计划与计划工作(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得学生对计划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并理解计划的层次体系,能够编制简单的计划.教学内容第一节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概念计划与决策计划的性质第二节计划的类型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具体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第三节计划的编制过程考核要求了解:计划的概念,性质理解:计划与决策的区别和联系,计划的层次体系掌握:计划的编制过程第七章战略性计划与计划实施(2学时)教学的目的与要求学会分析战略环境和选择战略计划;熟悉目标管理掌握滚动计划法和网络计划技术教学内容第一节战略愿景和使命陈述核心价值观核心目标10~30年的宏伟的、大胆的、冒险的目标生动逼真的描述第二节战略环境分析外部一般环境行业环境、竞争对手、企业自身和顾客第三节战略性计划选择基本战略姿态企业核心能力与成长战略防御性战略第四节计划的组织实施目标管理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技术考核要求:熟悉有关的定义、概念,对目标管理有较深刻的认识;掌握网络图的绘制方法和网络时间的计算第八章组织设计(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对身边的组织结构进行正确分类,对组织权利的利用有深刻的理解.教学内容第一节组织与组织设计组织设计的必要性分析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原则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第二节组织的部门化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原则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有特征比较第三节组织的层级化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集权与分权组织层级设计中的授权考核要求了解:组织概念理解:组织类型,组织结构掌握: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集权与分权,直线与参谋第九章人力资源管理(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人力资源计划的内容;熟悉员工的招聘、解聘和培训以及绩效评估的作用、程序和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人力资源计划人力资源计划的任务人力资源计划的过程人力资源计划编制的原则第二节员工的招聘与解聘员工招聘的标准员工招聘的来源与方法员工的解聘第三节员工培训员工培训的目标员工培训的方法管理人员培训的方法第四节绩效评估绩效评估的作用绩效评估的程序与方法考核要求:了解人力资源计划;熟悉员工招聘的来源与方法;掌握员工培训的目标、方法以及管理人员培训的方法第十章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组织变革的动因、类型、目标和内容;理解组织变革的阻力、压力、冲突;掌握组织文化的概念、特征、结构和内容教学内容:第一节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组织变革的动因组织变革的类型和目标组织变革的内容第二节管理组织变革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程序组织变革的阻力、压力、冲突及其相应的管理第三节组织文化及其发展组织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组织文化的功能与塑造考核要求:掌握组织变革和组织文化的基本概念;了解组织变革的动因、目标和内容第十一章领导概论(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会对周围的组织进行管理学领导职能的观察,分清领导与一般管理者,能够对某种具体的领导方式加以应用教学内容第一节领导的内涵领导和管理领导的作用领导权力的来源第二节领导风格类型按权力运用方式划分按创新方式划分按思维方式划分第三节领导理论领导特性论领导行为论1、管理方格理论领导情景论1、菲德勒的权变理论2、领导生命周期考核要求:理解领导和管理的异同;了解权力的来源和领导风格的类型;熟悉管理方格论、权变理论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第十二章激励(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激励产生的原因,理解激励的实务并熟悉各激励理论教学内容第一节激励原理激励的概念与对象激励与行为激励产生的内因与外因需要的管理学意义第二节激励的需要理论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论X理论和Y理论第三节激励的过程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强化理论第四节激励实务薪酬管理员工持股计划灵活的工作日程目标管理考核要求了解需要产生的心理过程,激励的概念与对象;理解激励实务;掌握需要层次论等激励理论第十三章沟通(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沟通的作用,沟通的过程及其类别,熟悉影响沟通的因素以及如何实现有效沟通;掌握组织冲突的原因以及有效谈判的原则教学内容第一节沟通的原理沟通及其作用沟通的过程及类别第二节组织沟通个体间、团队间及组织间的沟通第三节沟通管理有效沟通的障碍和实现第四节组织冲突与谈判组织内冲突的原因冲突的管理有效谈判的实现考核要求了解沟通的原理、沟通的障碍因素、克服障碍的准则;掌握冲突原因和有效谈判的原则第十四章控制与控制过程(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应该能够认识到控制是管理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部分,能够将控制理论与方法用于身边发生的事情或管理案例的分析.教学内容第一节控制活动控制的必要性控制的基本原理控制的类型第二节控制过程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第三节有效控制适时控制、适度控制、客观控制和弹性控制考核要求了解控制的必要性和类型;理解控制的过程;掌握有效控制的特征第十五章控制方法(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预算的编制、作用及缺点;熟悉预算的种类和比率分析;粗略了解控制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预算控制预算的编制及其种类预算的作用及其缺点第二节生产控制对供应商的控制库存控制质量控制第三节财务控制方法比率分析、经营审计和其他方法第四节综合控制方法标杆控制平衡积分卡控制考核要求:了解预算的作用,对供应商、库存和质量的控制;理解综合控制方法;熟悉预算和比率的种类第十六章管理的创新职能(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创新过程及其管理;理解创新的作用和重要性;掌握工作流程再造的相关内容教学内容:第一节创新及其作用作为管理基本职能的创新创新与维持的关系及其作用创新的类别与特征第二节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及环境创新第三节创新过程及其管理创新的过程领导创新创新管理的技能第四节工作流程的再造工作流程特性和功能流程再造的基本观念和途径考核要求:了解创新的内容、过程;理解创新的作用;掌握流程再造的基本观念和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