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色谱法的原理以及定量分析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8年:Izmailov等人将糊状Al2O3浆液在玻璃板 上铺成均匀薄层,用于分离植物中的药用成分,即 今日用的薄层色谱。(用于薄层的材料已发展至多 种:如硅酸、聚酰胺等)。
1941年:Martin和Synge设计了两套萃取仪器,将 蛋白质水解产物的乙酰化氨基酸由水溶液中提取到 有机相而进行色谱分离。不久又研究了颗粒硅胶柱 中三种衍生化氨基酸混合物在水相和有机相(氯仿) 之间的不等分配,获得成功,使三个组分得到良好 的分离,为液-液分配色谱奠定了基础。
7.1.3 色谱法分类
3、按分离原理分类 (1)吸附色谱:利用吸附剂表面对被分离的各 组分吸附能力不同进行分离。 (2)分配色谱:利用不同组分在两相分配系数 或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 (3)离子交换色谱:利用不同组分对离子交换 剂亲和力不同进行分离。 (4)凝胶色谱:利用凝胶对分子的大小和形状 不同的组分所产生的阻碍作用不同而进行分离的 色谱法。
7.1.1 色谱法的产生和发展
1.色谱法的产生 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技术 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1906 年创立
➢ 分离植物叶子中的色素时,将叶片的 石油醚(饱和烃混合物)提取液倒入 玻璃管中,柱中填充CaCO3粉末(有 吸附能力),用纯石油醚洗脱(淋洗)。 色素受两种作用力影响
➢ 一种是CaCO3 吸附,使色素在柱中 停滞下来
关于色谱法的原理 以及定量分析
第七章 色谱法
7.1 色谱分析法简介 7.2 色谱图及色谱常用术语 7.3 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7.4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7.5 气相色谱法 7.6 高效液相色谱法
7.1 色谱分析法简介
7.1.1 色谱法的产生和发展 7.1.2 什么是色谱法 7.1.3 色谱法分类
7.1.3 色谱法分类
1、按两相状态分类
2、按操作形式分类
3、按分离原理分类
(1)气相色谱 (2)液相色谱 (3)超临界液体色谱
(1)柱色 (2)纸色谱 (3)薄层色谱
(1)吸附色谱 (2)分配色谱 (3)离子交换色谱 (4)凝胶色谱
7.1.3 色谱法分类
1、按两相状态分类 气相色谱—气体作流动相 (1)气固色谱:气体作流动相,固体吸附剂作固定相 (2)气液色谱:气体作流动相,固定液作固定相。 液相色谱—液体作流动相 (1)液固色谱:液体作流动相,固体吸附剂作固体相 (2)液液色谱:液体作流动相,固定液作固定相。 超临界液体色谱——超临界流体作色谱流动相。
第七章 色谱法
7.1 色谱分析法简介 7.2 色谱图及色谱常用术语 7.3 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7.4 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7.5 气相色谱法 7.6 高效液相色谱法
7.2 色谱图及色谱常用术语
7.2.1 色谱图 7.2.2 色谱常用术语 7.2.3 根据色谱图可得到的重要信息
1944年:Consden,Gordon和Martin将纤维(滤纸) 作固定载体,以水吸附在滤纸上作溶剂,根据组分 在两相中溶解度不同,即渗透率(速率)不同而使 各组分彼此分离,称之为纸色谱法。
1952年:Martin和Synge又研究成功了在惰性载体 表面涂渍一层均匀的有机化合物膜作为固定相,并 以气体为流动相,用来分离脂肪酸混合物——即今 日的气-液色谱。
• 气体 • 1952年产生GC,是色谱法一项革命性进展
• 液体 流的速度慢,加压,使其流快,1969年HPLC
7.1.2 什么是色谱法
3. 色谱分离法特征
一定是先分离、后分析 一定具有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 分离:利用组分在两相中分配系数或吸
附能力的差异进行分离
7.1.2 什么是色谱法
4. 色谱法特点: (1)分离效能高 (2)灵敏度高 (3)分析速度快 (4)应用范围广
我国情况
我国在色谱分析领域的研究起于1954年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首先开发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色谱基础理论研 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具有特色,居世界 领先行列。
随着被分离样品种类的增多,该方法广 泛地用于无色物质的分离,“色谱”名称 中的“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但“色谱” 这一名称沿用至今。
➢ 一种是被石油醚溶wenku.baidu.com,使色素向下 移动
➢ 各种色素结构不同,受两种作用力大 小不同,经一段时间洗脱后,色素在 柱子上分开,形成了各种颜色的谱带, 这种分离方法称为色谱法。
Tsweet的实验
7.1.1 色谱法的产生和发展
2. 色谱法的发展
1930年代初:R.Kuhn把M.Tswett的方法用于类 胡萝卜素的 分离,从此色谱法得以广泛应用。 1935年:Adams和Holmes第一次用苯酚和甲醛 合成了人工有机离子交换剂,能交换阳离子和有 机氢离子。后来又合成了阴离子交换剂,既可用 于离子交换,又用于色谱分离——即现时流行的 离子交换色谱法。至1950年此方法已成型。
7.1.2 什么是色谱法
1. 色谱法 ▪ 混合物在流动相的携带下通过色谱柱
分离出几种组分的方法。
7.1.2 什么是色谱法
2. 色谱法中共使用两相 ▪ 固定相—固定不动的相 (如: CaCO3 )
• 固体吸附剂:CaCO3、Al 2O3等 • 液体固定相(载体+固定液——高沸点有机化合
物,涂在载体上) ▪ 流动相—推动混合物流动的相 (如:石油醚)
1954年:Ray提出以热导池作为气相色谱的检测器,
使气相色谱应用更加广泛。
1957年:Golay首先应用小口径毛细管柱进行色 谱分离实验,结果证明了它具有高分辨率和高效 能 ——即为今日的高效气相色谱法。
1959年:Porath和Flodin提出了使用具有化学惰 性的多孔凝胶作固定相的空间排阻色谱法,根据 固定相孔隙尺寸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选择性渗透能 力,从而对分子量分布不同的样品实现了分离。 可用于测定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的的分布。
7.1.3 色谱法分类
2、按操作形式分类 (1)柱色谱:
填充柱色谱—固定相填充到柱管内 毛细管柱色谱—把固定相涂在毛细管内壁上, 中间是空的。 (2)纸色谱:滤纸为固定相的色谱法,流动相是含 一定比例水的有机溶剂,样品在滤纸上展开进行分 离。 (3)薄层色谱:把固体固定相压成或涂成薄膜的色 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