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最新热点素材塞罕坝中国的生态“奇迹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塞罕坝:中国的生态“奇迹岭”

【素材回放】

55年来,几代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艰苦创业、九转功成,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构筑了重要的华北绿色屏障、京津冀生态支撑区,创造了“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塞罕坝半个多世纪的辉煌成就,是推进绿色发展的生动缩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典型范例。

三代人,55年,以超乎想象的牺牲和意志苦干实干,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一度“高、远、冷”的塞罕坝,如今成了“绿、美、香”的“绿宝石”。仅此,塞罕坝就值得人们投去敬佩和感激的目光。敬佩,是因为百万亩人工林海,相当于为每3个中国人种下一棵树。全林场4.8亿棵树若按1米间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半。感激,是因为她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是守卫京津的生态屏障。如果说上世纪50年代北京年均沙尘天数为56.2天,如今已下降到10.1天,2016年北京沙尘天仅有5天,这个巨变的背后,就是塞罕坝的功劳。

【素材解读】

如今,浩瀚的林海,清爽的林风,不仅体现了塞罕坝人特有的理想追求,也创造了一部绿色的传奇,谱写了一曲无私奉献的红色之歌。“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如今,塞罕坝机械林场,为美丽中国梦写下了生动注释。建场55年,资源总价值超过200亿元,现在有昆虫1000多种,植物700多种,动物256种,鸟类192种。她以中国高寒沙地生态建设史无前例的绿色奇迹,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变,为正在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中国,提供了一个血肉丰满的范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认真研读这个样本,汲取其中的丰蕴内涵,就能在样板引领下激发动能,举一反三,助力美丽中国从愿景变成现实,书写新的绿色传奇。

【适用话题】

绿色奇迹从取到予的转变由黑到绿的选择舍近求远的追求

破坏自然,没有不被惩罚的可能艰苦奋斗,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科学求实,没有迈不过去的难关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塞罕坝“绿色奇迹”显现的笃定与坚守品质,恰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我们需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

五十五年弹指一挥间,是一种使命召唤,更是一种责任昭然,也许发展环境会更迭,绿林中劳作的人们会离去,但不变的是人对理想信念锲而不舍的追求,是人矢志不渝的坚守

【素材锐评1】

大家都来做种树者

一棵树每年可贮存一辆车行驶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一亩森林一年可吸收粉尘20—60吨,1万亩林地的蓄水能力,则相当于一座100万立方米的水库。树的生态价值可谓非比寻常,而人的生态贡献倘若积累起来,同样非常可观。

“一次塞罕行,一生塞罕情”,许多去塞罕坝采风和游览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触。这份精神熏染,源自于塞罕坝人“绿了青山白了头”的忠诚奉献,激扬于塞罕坝人“一年四季长在树林里”的苦干坚守,落脚于塞罕坝人“每棵树都是一个生命”的生态深情。塞罕坝人55年的平凡坚守、苦干兴业,换来茫茫荒原变身百万亩森林的惊天巨变,造就高寒沙地生态建设上前所未有的绿色奇迹。这个奇迹,是愚公精神的现实写照,是艰苦创业的时代缩影,更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范例。

美丽中国的基石,不仅在于天蓝地绿水秀山清,也在于千千万万颗像塞罕坝人一样的美丽心灵。“同呼吸,共奋斗”,每个人其实都是生态文明音符的演奏者。我们也许不能都成为造林不断、护绿不止的“生态卫士”,却可以成为像塞罕坝人那样珍惜生态、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的积极行动者。观山水则赋予山水以生命情感,在城市则装点生活以自然情怀,不是所有的美景都在远方,心间的生态意识,日常的环保行动,汇集起来就是一道亮丽风景。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来说具有同等的环境价值。然而不少人想的是:我享有生态,你去讲文明。我们常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些人却只想自己乘凉后人栽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些地方却只盯住金山银山;谁污染谁治理,有的部门却不断掩饰污染回避治理……殊不知,生态环境一旦损毁必是失之长远的“全输”结局。无论是破解过度消费引发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公地悲剧”,还是减少只讲享用和消费、忽视责任和义务的“搭便车”行为,关键就在于每个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同和参与。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3月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乘凉者,但更要做种树者。言简意赅,意味深远。

当年的塞罕坝创业者,几乎人人都能准确说出国家制定的林场建场目标: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减少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过去植树造林,更多出自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朴素生态危机意识;如今增林扩绿,则是源自坚持绿色发展、追求永续发展的生态自觉。从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到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绿色发展理念,今天中国孜孜探索的,是一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新路,是一场以绿色发展为先导的发展观的深刻革命。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谁都不应是例外。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人人呵护绿色、保护生态,力量汇集起来就是“绿色海洋”,时间积累下来就是社会风尚。让生态意识融为公众意识,生态道德成为社会公德,每个人心间的美丽愿景,一定能生长为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风尚。

【素材锐评2】

塞罕坝奇迹的另一重“遗产”

55年,三代人,一片森林,塞罕坝“绿色奇迹”显现的笃定与坚守品质,恰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首都北京向北400多公里,河北省最北端,一弯深深的绿色镶嵌于塞罕坝。据新华社报道,这片地处风沙前缘的112万亩人工林海,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是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而从昔日飞鸟不栖的荒原,变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背后是几代务林人对植树造林55年的坚持。

55年、112万亩、氧气55万吨……这些数字,串起了塞罕坝“绿色奇迹”的梗概:从清朝时皇家猎苑的木兰围场,到后来成了白沙弥天、林木罕见的茫茫荒原,到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肇建,再到今天,是“造福后人”的执念和接力植绿的坚持,孕育了巨变。

如今,当人们在草地恣意奔逐,在林间低吟浅唱,呼吸着清新空气,沉醉于松树的挺拔与白桦林的浪漫时,想必也会有深深的感慨:人间仙境的背后,是一代代造林人、守林人的努力与奉献;看似齐整、规矩的人工林背后,是塞罕坝人同样被格式化的奋斗人生。

从当年红松洼仅有一株挺立百年的落叶松,到如今百万亩苍茫林海;从最初369名开拓者,到如今近2000人的守业者;从沙尘蔽日的残破猎苑,到“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鸟兽的天堂”,塞罕坝人55年间只做了一件事情,老一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新一代接力传承,发扬光大。故事很简单,甚至不无老套,脚下的路却是千难万难。

荒原染绿,是个土壤科学、林业技术命题,也是对过度人类活动的警醒;森林存续,也会在开发与保护之间存在诸多维度的诱惑。一片林子能在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不断扩大,并形成自己的小环境、小气候,牢牢钉在北方风沙的前缘,风可以过,沙尘留下;清水可以过,洪水留下,殊为不易。

塞罕坝从初具规模到蔚为壮观,并非没有波折。赖以支撑塞罕坝人坚持下来并一以贯之的,无非是一种坚执与使命。比如,不少人认为他们“不开窍”,不会“靠山吃山”“靠林吃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