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尔雅国学智慧

1

“尚贤”思想的提出本身就带有人人平等的意味,它是用来打破什么的?

A、贵族专制

B、皇权专制

C、奴隶主专制

D、暴政统治

我的答案:A

2

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制度其实从政治体制内部来讲应该是什么?

A、封建社会

B、奴隶社会

C、贵族共和

D、君主立宪

我的答案:C

3

一个国家哪个阶级的人越多,这个国家就越安定?

A、资产阶级

B、中产阶级

C、无产阶级

D、共产阶级

我的答案:B

4

孟子将“民本”的思想发展到了什么?

A、民心

B、民生

C、民权

D、民主

我的答案:D

5

孔子出生于哪一年?

A、公元前342年

B、公元前551年

C、公元前782年

D、公元前598年

我的答案:B

6

孔子去世于哪一年?

A、公元前342年

B、公元前551年

C、公元前782年

D、公元前479年

我的答案:D

7

不属于曹胜高老师的作品的是?

A、《国学通论》

B、《从汉风到唐音》

C、《唐朝简史》

D、《汉赋与汉代文明》

我的答案:C

8

经济系数越大,那么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安定。

我的答案:×

9

仁政其实是和后来的德政,王道是一样的思想。

我的答案:√

10

曹胜高老师任亚洲文明研究院教授。

我的答案:√

11

俗话说半本《论语》治天下,讲的就是论语的教化作用。我的答案:√

1

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学与其说是技巧不如说是什么?

A、智慧

B、哲学

C、道德

D、心性

我的答案:D

2

古时对天的看法都有哪些

A、自然之天,道德之天,文化之天

B、自然之天,主宰之天,道德之天

C、自然之天,主宰之天,文化之天

D、主宰之天,道德之天,文化之天

我的答案:B

3

按照儒家文化的理解我们的“本性”是什么?

A、要有智慧

B、要有精神

C、要有善念

D、要有内涵

我的答案:C

4

不属于周朝的文献是?

A、《诗经》

B、《上书》

C、《大学》

D、《周易》

我的答案:C

5

《春秋》是根据哪国历史改编的?

A、齐国

B、鲁国

C、秦国

D、赵国

我的答案:B

6

谁第一次用道德来区分君子与小人?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我的答案:A

7

周朝是中华文明第一个文明总结时代。

我的答案:√

8

周朝的文献典籍在鲁国得到了较好的保存。

我的答案:√

1

《中庸》讲的道是什么?

A、儒家之道

B、道家之道

C、法家之道

D、墨家之道

我的答案:A

2

对于人类来讲,合乎正道实际上是合乎了什么?

A、文化发展规律

B、人类发展的规律

C、哲学发展规律

D、道德发展规律

我的答案:B

3

我们大部分的人没有能够成为能治国的人,原因是什么?

A、不知道怎么去做

B、不知道努力的方向

C、我们不去做,不愿意改变自己

D、没有目标

我的答案:C

4

谁把教育从上层阶级特有扩展到平民百姓之中?

A、老子

B、鬼谷子

C、孔子

D、墨子

我的答案:C

5

首先摒弃了鬼神观念,开创了人文理性时代的是?

A、老子

B、鬼谷子

C、孔子

D、墨子

我的答案:C

6

先让国家富强,再让老百姓富裕,这是哪个学派的观点?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我的答案:D

7

道家的道是站在人的角度来看人的,儒家的道是站在天地的角度来看人的。

我的答案:×

8

“道”作为社会评价标准是孔子所提出的。

我的答案:√

9

孔子主张先让国家富强,再让百姓富裕。

我的答案:×

10

“仁”是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体现出来的。

我的答案:√

1

把握了中国文化史中哪一阶层的变迁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把握政治思想文化的演进?

A、庶民

B、圣人

C、士

D、王

我的答案:C

2

儒家学说涉及的“中”的第三个含义是什么?

A、致中和

B、动态平衡

C、执两用中

D、固定平衡

我的答案:B

3

我们每个人在对待不同人给你的道德熏陶时候所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立场是什么?

A、宠辱不惊的立场

B、舍我其谁的立场

C、天道的立场

D、人之为人的立场

我的答案:D

4

在《中庸》里的“中”是什么意思?

A、一种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日常行为的准则

B、时空关心

C、中听,契合事理

D、人的内心

我的答案:A

5

孔子区分人的一个基本的着眼点是?

A、君臣

B、父子

C、礼义廉耻

D、君子小人

我的答案:D

6

《论语》有多少篇组成?

A、三十

B、二十

C、十五

D、二十五

我的答案:B

7

不属于古代区分君子和小人的因素的是?

A、地位和阶级

B、道德情操

C、胸怀与格局

D、能力强弱

我的答案:D

8

《论语》中,君子这个词共出现过多少次?

A、45.0

B、209.0

C、90.0

D、107.0

我的答案:D

9

孔子所推崇的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不包括?

A、格局的大小

B、气相的有无

C、地位的高低

D、胸怀的宽狭

我的答案:C

10

一个国家里最高明的人和最低能的人是很容易改变的,不变的是中间人。

我的答案:×

11

孔子认为眼界的高低也是评价君子与小人的因素之一。

我的答案:√

12

在《论语》中,小人这个词共出现过90多次。

我的答案:×

1

礼的第四个作用是什么?

A、禁乱

B、形成哲学观

C、形成价值观

D、刑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