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资源与环境问题-课件
合集下载
《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PPT课件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下列措施中,能快速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的( A) ①继续营造防护林体系 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③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④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我国下列地区中,由于首要污染物以二氧化硫为主
而形成重酸雨区的是 ( ) C A、河西走廊 B、松嫩平原 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 5.硫氧化物的主要来源和产生的危害分别是 ( A) A、燃烧煤炭、酸雨 B、燃烧石油、臭氧层破坏 C、汽车尾气、全球变暖 D、空调冰箱、光化学烟雾
青藏 人体健康
放,参与
高原 ②对生态环境和农、 国际合作
地区 林、牧业造成破坏 保护臭氧
层
“南极臭氧洞”在南极地区的春季(9-11月)出 现
(三)酸雨蔓延
1908年
1969年
(三)酸雨蔓延
[讨论] 1、什么是酸雨,酸雨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酸雨会造成哪些危害?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PH值低于5.6的各种降水,称为酸雨
(六)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
[讨论]什么是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有哪些? 下图中反映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六)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
环境 问题
成因
过分度布开垦
影响 解决措施
气候变暖、干
土地 荒漠
化
旱 表 过 度 樵多; 度 放 采疏大 开 牧 、松风 垦 、 水物,、过资质地过度源。原 漠 的 半 地过度干生 周 干 区放旱沙 围 旱牧 、耕 丧沙 力地 失化草 生,地 产
(五)水体污染
公 害
水病 体水 染体 污富
营 养 化
成因
分布 影响 解决措施
工业废水中 的重金属污 城市、工 染,如日本 矿区及其 的“水俣病”周围地区 (汞污染) 太湖赤蓝潮藻
3.下列措施中,能快速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的( A) ①继续营造防护林体系 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③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④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我国下列地区中,由于首要污染物以二氧化硫为主
而形成重酸雨区的是 ( ) C A、河西走廊 B、松嫩平原 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 5.硫氧化物的主要来源和产生的危害分别是 ( A) A、燃烧煤炭、酸雨 B、燃烧石油、臭氧层破坏 C、汽车尾气、全球变暖 D、空调冰箱、光化学烟雾
青藏 人体健康
放,参与
高原 ②对生态环境和农、 国际合作
地区 林、牧业造成破坏 保护臭氧
层
“南极臭氧洞”在南极地区的春季(9-11月)出 现
(三)酸雨蔓延
1908年
1969年
(三)酸雨蔓延
[讨论] 1、什么是酸雨,酸雨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酸雨会造成哪些危害?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PH值低于5.6的各种降水,称为酸雨
(六)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
[讨论]什么是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有哪些? 下图中反映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六)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
环境 问题
成因
过分度布开垦
影响 解决措施
气候变暖、干
土地 荒漠
化
旱 表 过 度 樵多; 度 放 采疏大 开 牧 、松风 垦 、 水物,、过资质地过度源。原 漠 的 半 地过度干生 周 干 区放旱沙 围 旱牧 、耕 丧沙 力地 失化草 生,地 产
(五)水体污染
公 害
水病 体水 染体 污富
营 养 化
成因
分布 影响 解决措施
工业废水中 的重金属污 城市、工 染,如日本 矿区及其 的“水俣病”周围地区 (汞污染) 太湖赤蓝潮藻
第4讲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ppt课件
四、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努力
• 1.保护生态环境是全人类的责任
保护生态环境应与促进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 解决环境问题,既要追究历史原因也要考虑现实条件。 解决环境问题应致力于提高发展能力。 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规范人类对待环 境的行为并对环境利益进行再分配。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同时协调人与人的关系。
• 空气污染、气候变暖、臭氧层出现空洞、土地荒漠化等,基 本上属于生存空间的改变,而水、石油、渔业等资源状况的 改变则属于生存资源的改变。
三、生态环境问题与国际冲突
• 在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最重视的就是对生存资源的争夺,特 别是对不可再生性资源的争夺。
• 改变生态环境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故意但非敌 意的行为,另一种是故意而带敌意的行为。
运行模式,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 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传统的经济、技术、军事等领域延伸
到资源、环境领域。
二、世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与症结
1.世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土地——超载的航船 地球溃疡——沙漠化 患贫血症的地球——水危机 患败血症的地球——水体污染 森林——绿色的悲哀 让生命窒息的黑手——大气污染 开线的宇航服——臭氧 “鬼魅”的空中杀手——酸雨 “洋垃圾”——“环境殖民者”的一份恶毒“礼物” “发烧”的地球——温室效应
三、生态环境问题与国际冲突
• 生态战争是指带有敌意地蓄意破坏别国环境的行为,这种行 为的目的是通过改变敌对国家的生态环境,给敌对国家造成 灾难性的后果。
三、生态环境问题与国际冲突 核冬天——全面核战争可能导致地表温度降至零下摄氏40度。
四、环境保国共同面对而无法回避的问题,加强合 作共同解决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惟一的选择。
第4讲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ppt课件
一、生态环境理论及其意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 人类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 要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生态环境理论及其意义
3.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土之不存,人将焉附?——中国古语 节能就是拯救明天——有识之士 环境污染的威胁不亚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盖洛普民意测验
国家已出现严重缺水的局面。
二、世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与症结
5)土地退化和沙漠化 • 目前,全球接近40亿公顷干旱土地受到沙漠化的直接危害,
占全球干旱土地的70%。
全球接近40亿公顷干旱土地受到沙漠化的直接危害
二、世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与症结
6)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 • 由于人为的因素(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森林的大面积砍伐
二、世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与症结
1.世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1)“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
• 全球变暖的灾难性后果将导致两极及高山上冰雪融化,海平 面上升。
• 基里巴斯、图瓦卢、库克群岛、马绍尔群岛及马尔代夫面临 消失的风险最大。
温室效应使冰川大面积缩小
海平面的上升让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岛国面临被淹没
海平面上升迫使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考虑到印度或 澳洲立足
二、世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与症结 1)“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
南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 海平面升高,海水 可能淹没南太平洋 岛国基里巴斯。据 报道,基里巴斯政 府已考虑举国迁至 类似大型钻油平台 的人工岛屿。
二、世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与症结
结果 地球的气候是大家共同的,气候灾难也是共同的,老天爷会
一视同仁的,所有的国家都在同一条船上。——有识之士
一、生态环境理论及其意义
资源保护与环境危机(地球科学概论)ppt
3.工业合理布局:这是解决大气污染的重要措 施。工厂不宜过分集中,以减少一个地区内污
染物的排放量。另外,还应把有原料供应关系的 化工厂放在一起,通过对废气的综合利用,减少 废气排放量。
4.改变燃料构成:实行自煤向燃气的转换,同 时加紧研究和开辟其他新的能源,如太阳能、
氢燃料、地热等。这样,可以大大减轻烟尘的污 染。
地下水占中国水资源总量的1/3,中国 地质调查局专家在国际地下水论坛的发言 中提到,全国90%的地下水都遭受了不同 程度的污染,其中60%污染严重。有关部 门对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有 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的 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 下水只有3%。
水污染防治对策
百山祖冷杉
梵净山冷杉
天目铁木
珙桐
望天树
荷叶铁线蕨 桫椤
二 宝贵的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使埋藏 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并具有开发利用价 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含量达到具有工业 利用价值的集合体。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 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矿产 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其储 量是有限的。目前世界已知的矿产有1600 多种,其中80多种应用较广泛 。
一方 面,随着除尘、 脱硫事业的不断深入,脱 硝事业的逐 渐 发展,减 排空间日益缩减;同时, 对细颗粒物贡献较大的挥 发性有机物的控制仍处于 起步阶段, 现有污染控制 力度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 改 善 环境空气质量的迫 切需求。因此,我国大气 污染防治面临着严峻的挑 战,改善严重的大气污染 现状是系统性工程。
5.加强面源污染控制,规范农药、化肥 使用西北地区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9.3 %。农牧业带来的污染不容忽视。国家应 出台政策规范和限制农牧业农药、化肥的 使用种类及使用量,大力扶植生态农业。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PPT课件
4、环境问题的性质和实质
性质:
(1)环境问题具有不可根除和不断发展的属性,它与 人的欲望、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同时产生、同时 发展,呈现孪生关系;
(2)环境问题范围广泛而全面,存在于生产、生活、 政治、工业、农业、科技等全部领域中;
(3)对人类的行为具有反馈作用,使人类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一系列问题引起新的变化;
蓝天白云蓝天白云编辑编辑pptppt8383喜欢的生活环境喜欢的生活环境编辑编辑pptppt8484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水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生态破坏生态破坏沙漠化沙漠化编辑编辑pptppt8585长江之污绿藻泛滥的滇池水污染水污染编辑编辑pptppt8686污水进河流污水进湖泊工业污水水污染水污染编辑编辑pptppt8787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编辑编辑pptppt8888固体废物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编辑编辑pptppt8989城市生活垃圾编辑编辑pptppt9090生态破坏生态破坏编辑编辑pptppt9191沙漠化沙漠化编辑编辑pptppt9292编辑编辑pptppt9393环境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环境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每小时灭绝一个物种每小时灭绝一个物种人类活动人类活动物种的丧失速度加快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物种的丧失速度加快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形成速度快100万倍每小时一个物种灭绝
怒吼的巨浪:
根据现代板块结构学说的观点,智利是太平 洋板块与南美洲板块相互碰撞的俯冲地带,处 在环太平洋火山活动带上。这种特殊的地质结 构,造成了智利处于极不稳定的地表之上。自 古以来,这里火山不断喷发,地震连连发生, 海啸频频出现,灾难时常降临。1960年5月21日 凌晨开始,在智利的蒙特港附近海底,突然发 生了世界地震史上罕见的强烈地震。大小地震 一直持续到6月23日,在前后1个多月的时间内, 先后发生了225次不同震级的地震。震级在7级 以上的有十几次之多,其中震级大于8级的有3 次。
当代资源与环境问题
地下水中铝、 地下水中铝、铜、锌、镉的浓度上升。 镉的浓度上升。
防治酸雨的综合对策
使用低硫燃料 改进燃烧装置 烟道气脱硫脱氮 控制汽车尾气排放 使用其它清洁能源
光化学烟雾
主要污染源:机动车尾气
HC、CO、NOx
条件:强日光、低风速、低湿度 反应物:HC、NOx 成分: HC、NOx
O3(85%)、PAN(10%)、 高活性自由基 醛类、酮类、有机酸类
目前由于 严重污染, 已不能作 为生活饮 用水源。
•官厅水库,
造成北京水资源 严重紧缺的主要 因素 :
• 用水需求超出区域水
资源的承载能力
• 降水丰枯交替不均匀 • 地下水严重超采等
土地资源
无冰雪覆盖土地 1.33×108km2 1.33× 面积: 面积: 1900年 16亿人口 人均10hm 1900年 16亿人口 人均10hm2 1987年 50亿 1987年 50亿 3hm2 2000年 60亿 2000年 60亿 2.5hm 2.5hm2 质量: 质量:
土壤污染
土壤组成
多相疏松体系 固相:土壤矿物质(>90%) 土壤有机质(1-10%) 液相:水分及水溶物 气相:
土壤污染源
• 工业(城市)废水和固
体废物 土壤污染物 • 农药和化肥 •有机污染物 • 牲畜排出物和生物残体 •重金属 • 大气沉降物 •放射性元素 •病原微生物
中国地表水污染
• 有机污染 • 富营养化 • 重金属污染 • 复合性污染
•北方城市污染程度重 北方城市污染程度重 于南方城市, 于南方城市,以华北地 区污染较突出
触目惊心的污染现状
• 86%的城市河段水质 的城市河段水质 普遍超标。 普遍超标。 • 全国 亿人饮用大肠 全国7亿人饮用大肠 杆菌超标水,1.64亿 杆菌超标水,1.64亿 人饮用有机污染严重 的水, 的水,3500万人饮用 万人饮用 硝酸盐超标水。 硝酸盐超标水。 • 渤海 “死海”? 渤海=“死海” • 海河是一条受污染最 严重的河流。 严重的河流。
防治酸雨的综合对策
使用低硫燃料 改进燃烧装置 烟道气脱硫脱氮 控制汽车尾气排放 使用其它清洁能源
光化学烟雾
主要污染源:机动车尾气
HC、CO、NOx
条件:强日光、低风速、低湿度 反应物:HC、NOx 成分: HC、NOx
O3(85%)、PAN(10%)、 高活性自由基 醛类、酮类、有机酸类
目前由于 严重污染, 已不能作 为生活饮 用水源。
•官厅水库,
造成北京水资源 严重紧缺的主要 因素 :
• 用水需求超出区域水
资源的承载能力
• 降水丰枯交替不均匀 • 地下水严重超采等
土地资源
无冰雪覆盖土地 1.33×108km2 1.33× 面积: 面积: 1900年 16亿人口 人均10hm 1900年 16亿人口 人均10hm2 1987年 50亿 1987年 50亿 3hm2 2000年 60亿 2000年 60亿 2.5hm 2.5hm2 质量: 质量:
土壤污染
土壤组成
多相疏松体系 固相:土壤矿物质(>90%) 土壤有机质(1-10%) 液相:水分及水溶物 气相:
土壤污染源
• 工业(城市)废水和固
体废物 土壤污染物 • 农药和化肥 •有机污染物 • 牲畜排出物和生物残体 •重金属 • 大气沉降物 •放射性元素 •病原微生物
中国地表水污染
• 有机污染 • 富营养化 • 重金属污染 • 复合性污染
•北方城市污染程度重 北方城市污染程度重 于南方城市, 于南方城市,以华北地 区污染较突出
触目惊心的污染现状
• 86%的城市河段水质 的城市河段水质 普遍超标。 普遍超标。 • 全国 亿人饮用大肠 全国7亿人饮用大肠 杆菌超标水,1.64亿 杆菌超标水,1.64亿 人饮用有机污染严重 的水, 的水,3500万人饮用 万人饮用 硝酸盐超标水。 硝酸盐超标水。 • 渤海 “死海”? 渤海=“死海” • 海河是一条受污染最 严重的河流。 严重的河流。
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PPT课件
广东·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心
思考
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
?1、请用一个词概括你看完这个视频的感受 ?2、导致复活节岛人类社会崩溃的原因是什么?
广东·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心
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
崩溃的原因——探险队的研究过程
找寻居民消失的线索
⑥人工化学物品对健康的影响 案例: 疯牛病怎么来的? 花粉症人数为何较二战前激增(增加了 41.9%) ⑦化学燃料造成的环境破坏
广东·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心
环境破坏
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
?经济活动中的环境破坏
⑥人工化学物品对健康的影响 案例: 疯牛病怎么来的? 花粉症人数为何较二战前激增(增加了 41.9%) ⑦化学燃料造成的环境破坏
广东·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心
能源安全
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
广东·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心
能源安全
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
? 全球化石能源的枯竭是不可 避免的,将在本世纪内基本开 采殆尽。《 BP 世界能源统计 2006》 的数据表明,全球石 油探明储量可供生产 40 多年 ,天然气和煤炭则分别可以供 应65 年和155年。
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
?经济活动中的环境破坏
⑥人工化学物品对健康的影响 案例: 疯牛病怎么来的? 花粉症人数为何较二战前激增(增加了 41.9%) ⑦化学燃料造成的环境破坏
广东·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心
环境破坏
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
?经济活动中的环境破坏
思考
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
?1、请用一个词概括你看完这个视频的感受 ?2、导致复活节岛人类社会崩溃的原因是什么?
广东·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心
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
崩溃的原因——探险队的研究过程
找寻居民消失的线索
⑥人工化学物品对健康的影响 案例: 疯牛病怎么来的? 花粉症人数为何较二战前激增(增加了 41.9%) ⑦化学燃料造成的环境破坏
广东·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心
环境破坏
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
?经济活动中的环境破坏
⑥人工化学物品对健康的影响 案例: 疯牛病怎么来的? 花粉症人数为何较二战前激增(增加了 41.9%) ⑦化学燃料造成的环境破坏
广东·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心
能源安全
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
广东·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心
能源安全
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
? 全球化石能源的枯竭是不可 避免的,将在本世纪内基本开 采殆尽。《 BP 世界能源统计 2006》 的数据表明,全球石 油探明储量可供生产 40 多年 ,天然气和煤炭则分别可以供 应65 年和155年。
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
?经济活动中的环境破坏
⑥人工化学物品对健康的影响 案例: 疯牛病怎么来的? 花粉症人数为何较二战前激增(增加了 41.9%) ⑦化学燃料造成的环境破坏
广东·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心
环境破坏
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
?经济活动中的环境破坏
当代资源与环境问题.ppt
3、中国能源发展 1996年 一次能源总产量 13.26 ×108t标 准煤
其中:煤产量 13.97 ×108t 世界第1位 原油 1.57 ×108t 世界第5位 天然气201 ×108m3 世界第20位
问题:
(1)人均能源和消费量不足 世界平均水平的1/2,发达国家的1/5
(2)能源资源分布不均 煤64%集中在华北,水电70%集中在
其中有2100 × 104km2完全丧失生产能力。 经济损失高达423亿美元。
我国荒漠化面积约333 × 104km2。占国 土面积的1/3。
(5)中东及阿拉伯地区矛盾与水资源利用 密切相关
(6)非洲是地球上另一个严重缺水地区, 世界上26个缺水国,非洲就有11个
2、中国水资源短缺分析
人均水资源是世界的1/4,居110位
(1)地区分布不均 (2)降水量的年际、季际变化狠大
汛期4个月的径流量占全年的60%-80% (3)农业缺水严重
全国有效灌溉的耕地只有51.2% 北方无灌溉耕地约占72% (4)城市缺水严重
三、能源
1、世界能源消耗 (1)能源主要来自一次不可再生能源
石油40% 煤20% 天然气10% (2)能源消耗水平差异大
世界1/4的工业化国家,消耗世界能 源的3/4
美国人口占世界5%,消耗世界能源 的25%
(3)世界能耗在继续增长 能源消耗从1980年-1989年增长了17.8%, 达到103×108t标准煤。
生物污染的影响:传染病医院未经处理 的污水和污物。
(2)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残留 重金属:
农药:
放射性物资:
(3)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病原体: 重金属: 放射性物质:
四、固体废物及化学品危害 (一)固体废物来源及特点 1、来源 (1)城市固体废物
其中:煤产量 13.97 ×108t 世界第1位 原油 1.57 ×108t 世界第5位 天然气201 ×108m3 世界第20位
问题:
(1)人均能源和消费量不足 世界平均水平的1/2,发达国家的1/5
(2)能源资源分布不均 煤64%集中在华北,水电70%集中在
其中有2100 × 104km2完全丧失生产能力。 经济损失高达423亿美元。
我国荒漠化面积约333 × 104km2。占国 土面积的1/3。
(5)中东及阿拉伯地区矛盾与水资源利用 密切相关
(6)非洲是地球上另一个严重缺水地区, 世界上26个缺水国,非洲就有11个
2、中国水资源短缺分析
人均水资源是世界的1/4,居110位
(1)地区分布不均 (2)降水量的年际、季际变化狠大
汛期4个月的径流量占全年的60%-80% (3)农业缺水严重
全国有效灌溉的耕地只有51.2% 北方无灌溉耕地约占72% (4)城市缺水严重
三、能源
1、世界能源消耗 (1)能源主要来自一次不可再生能源
石油40% 煤20% 天然气10% (2)能源消耗水平差异大
世界1/4的工业化国家,消耗世界能 源的3/4
美国人口占世界5%,消耗世界能源 的25%
(3)世界能耗在继续增长 能源消耗从1980年-1989年增长了17.8%, 达到103×108t标准煤。
生物污染的影响:传染病医院未经处理 的污水和污物。
(2)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残留 重金属:
农药:
放射性物资:
(3)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病原体: 重金属: 放射性物质:
四、固体废物及化学品危害 (一)固体废物来源及特点 1、来源 (1)城市固体废物
第二篇当代资源与环境问题1
2007制作 2、中国水情 3、全球水资源短缺 4、中国水资源短缺
2007制作
祝学习进步!
5
1、 全球水情
—— 水是人类生存主要环境 ——人们普遍认为,水取之不尽、用之不 绝 ——不加爱惜、恣意污染和浪费 ——20世纪80年代,出现地区性的水短缺 资料: ——人类较易开发利用的淡水量40000Km3 ——占总水量的0.003%, 人均为7000多立 方米
——工业部门消耗能源比例较大
工业占60%以上
——农村能源短缺,以生物质能为主
农村生活用能2/3依赖薪材和秸秆,煤炭 供应不足。
2007制作
祝学习进步!
37
4、 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1)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里温室 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增大而形 成的.石油和煤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 (2)酸雨:大气中酸性污染物质,如二氧化 硫、二氧化碳、氢氧化物等,在降水过程 中溶入雨水,使其成为酸雨.煤炭中含有 较多的硫,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等物质. (3)城市大气污染:能源的利用产生大量的 有害气体,对城市已造成严重的污染. (4)核废料问题
2007制作 祝学习进步! 35
我国能源问题 ——人均能源资源和消耗量不足
(煤炭人均世界水平的50%,石油10%,人 均商品能耗为世界水平的50%,发达国家的 1/5。)
——能源资源分布不均
–80%以上的资源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北煤 南运,西煤东运,西电东送。
2007制作 祝学习进步! 36
——能源构成以煤为主
• 森林破坏严重
2007制作
人为原因
祝学习进步!
17
4、 中国水资源短缺
索丽生(水利部副部长)用六个字概括我国 水资源现状——水多、水少、水脏。 “水多”是指20世纪90年代有六年发生洪水, 直接经济损失逾万亿元; “水少”是指我国有4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 缺水地区; “水脏”是指水污染的加剧,使得可用水资 源越来越少。全国50%的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地 受到污染,118座大城市中约有98%的浅层地下 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2007制作
祝学习进步!
5
1、 全球水情
—— 水是人类生存主要环境 ——人们普遍认为,水取之不尽、用之不 绝 ——不加爱惜、恣意污染和浪费 ——20世纪80年代,出现地区性的水短缺 资料: ——人类较易开发利用的淡水量40000Km3 ——占总水量的0.003%, 人均为7000多立 方米
——工业部门消耗能源比例较大
工业占60%以上
——农村能源短缺,以生物质能为主
农村生活用能2/3依赖薪材和秸秆,煤炭 供应不足。
2007制作
祝学习进步!
37
4、 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1)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里温室 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增大而形 成的.石油和煤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 (2)酸雨:大气中酸性污染物质,如二氧化 硫、二氧化碳、氢氧化物等,在降水过程 中溶入雨水,使其成为酸雨.煤炭中含有 较多的硫,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等物质. (3)城市大气污染:能源的利用产生大量的 有害气体,对城市已造成严重的污染. (4)核废料问题
2007制作 祝学习进步! 35
我国能源问题 ——人均能源资源和消耗量不足
(煤炭人均世界水平的50%,石油10%,人 均商品能耗为世界水平的50%,发达国家的 1/5。)
——能源资源分布不均
–80%以上的资源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北煤 南运,西煤东运,西电东送。
2007制作 祝学习进步! 36
——能源构成以煤为主
• 森林破坏严重
2007制作
人为原因
祝学习进步!
17
4、 中国水资源短缺
索丽生(水利部副部长)用六个字概括我国 水资源现状——水多、水少、水脏。 “水多”是指20世纪90年代有六年发生洪水, 直接经济损失逾万亿元; “水少”是指我国有4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 缺水地区; “水脏”是指水污染的加剧,使得可用水资 源越来越少。全国50%的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地 受到污染,118座大城市中约有98%的浅层地下 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拉伯各国素以兄弟相称,但生命攸关的水资源之争 却会使他们反目成仇。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居 住着8 800万人口,两河一直为各国共享。但自1983年以 来,土耳其开始实施庞大的“安拉托里亚水利综合工程”, 其主要工程内容为在截取两河源头地带的水源,修建集蓄 洪、航行、灌溉、发电等功能为一体的22座水坝和17座电 站。1990年初,该工程的主要项目——阿塔图克水库开始 截流储水,结果使下游水量因此减少90%。为此,叙利亚、 伊拉克曾多次向土耳其提出强烈抗议。
还需要指出的是,人类在用水过程中的浪费也是造成 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在 开源节流这两种战略中,节流比开源所需的资金一般要少 ,而且通过节流,可以减少污水排放量,减轻水污染,更 可切实保护水资源,可谓一举多得,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战略方针的。
干旱造成草原退化,沙漠面积扩大,也会使河流湖泊面 积缩小。中国自1949年以来大力建设人工草场,但抵不过 草地退化面积的增加。全国沙漠面积已从63.9万km2增加 到71.3万km2,还有潜在的沙漠化土地面积约15.8万km2。 此外,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湖泊、水库及河道水面日益缩小, 甚至干涸,消亡而沦为沙漠。例如,新疆的罗布泊、台特 马湖已经干涸;内蒙古的居延海已濒临消亡。有的湖泊由 于湖水日少,矿化度日益提高,淡水湖竟逐步演变为咸水 湖,湖泊完全丧失了调蓄水量、改善湖泊小气候的功能, 相反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的影响。
第二节 土地资源
一、世界土地资源概况 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它有两个主要属性:面积和质 量。 众所周知,在全球51000×104km2总面积中,大陆和 岛屿占14940×104km2,占29.2%,其中还包括南极大陆和 其他大陆上高山冰川所覆盖的土地。因此,全球无冰雪覆 盖的陆地面积仅为13300×104km2。 对于全世界居民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颇为巨大的数字 。1900年世界人口约为16亿,平均每人占有的陆地面积约 为10hm2,1987年世界人口达到50亿,人均占有3hm2,当 前世界人口约为60亿,人均占有2.5hm2。这个数字从任何 意义上说都不能算小。
地球上水的总量并不小,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关 系密切又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储量约为400km3左右, 仅占全球总水量的0.3%,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 水。
陆地上淡水资源的分布很不均匀。由于受气候和地理 条件的影响,北非和中东很多国家(如埃及、沙特阿拉伯 等)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因此径流量很小,人均及单位 面积土地的淡水占有量都极少;相反,冰岛,厄瓜多尔, 印度尼西亚等国,以每公顷土地计的径流量比贫水国高出 1000倍以上。
考虑到上述因素,则陆地面积中大约有20%处于极地和 高寒地区,20%属于干旱区,20%为陡坡地,还有10%的 土地岩石裸露,缺少土壤和植被。以上4项,共占陆地面 积的70%,在土地利用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限制因素,地 理学家和生态学家称之为“限制性环境”。其余30%土地
限制性较小,适宜于人类居住,称为“适居地”,意为可
居住的土地,包括可耕地和住宅、工矿、交通、文教和军 事用地等。按人均2.5hm2的30%计算,人均占有0.75hm2。 在适居地中,可耕地约占60%~70%,折合人均面积为 0.45~0.53hm2。
然而,考虑到土地的质量属性,则这些数字必须打一个 大大的折扣。所谓土地质量,从农业利用的角度来看,包 括土地的地理分布、土层厚薄、肥力高低、水源远近、潜 水埋深和地势高低、坡度大小等。这些属性对农业生产都 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工矿和城乡建设用地的角度,还 要考虑地基的稳定性、承压性能和受地质地貌灾害(火山、 地震、滑坡等)、气象灾害(干旱、暴雨、大风等)威胁 的程度等。在土地质量诸要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 即土地的通达性(accessibili-ty),包括土地离现有居民 点的远近,以及道路和交通情况等因素,这些因素影响着 劳动力与机械到达该土地所消耗的时间和能量。
资源与环境问题是当前世界上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 一。这些问题是多方面的,本篇讨论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主 要是由于人类利用资源和环境不当,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中 与自然不相协调所致。
第四章 资源短缺
第一节 水资源
一、全球淡水资源短缺形势分析 水是人类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生命的基本要素 。多少世纪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 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不加爱惜,恣意浪费。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警觉到,水资源并不像想象的那么 丰富,很多地区出现的水荒巳经造成了对经济发展的限制 和人们生活的影响。1997年6月,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第 二次全球环境首脑会议首次提出了水资源的问题,并警造 :“地区性的水危机可能预示着全球性危机的到来”。
近年来,中东地区的人口一直以3%以上的速度在增长, 用水量也急剧增加,据估计,到2010年,中东地区22个国 家的人口将从现在的2.2亿增加到4.2亿,加上连年干旱, 用水不当和水质污染,该地区的水危机必将进一步加剧。
曾有专家发出预言:如果该地区国家近期不能共同找到妥
善的解决办法,中东地区的水战终将难免,该地区也将变
阿拉伯河的主权问题,曾引发了伊朗和伊拉克之间长 达8a之久的战争;围绕约旦河水的分配问题,约旦贝都因 人对以色列人的仇恨与日俱增;在如何分配尼罗河水的问 题上,埃及与苏丹、埃塞俄比亚等国之间也是争执不断; 旷日持久的阿以冲突与水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以色列水 资源奇缺,境内无大河流,南部全是沙漠,持续大量移民 和经济的发展,使其缺水问题日益突出。该国除了大力推 行节约用水和污水再生回用以外,也把希望寄托在从黎巴 嫩南部的哈斯巴尼河截取水源,以及利用分布于约旦河西 岸西部沿海地区和北部加利利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以色列 拒不接受联合国安理会关于从黎巴嫩南部撤军决议的真正 原因,就在于该处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城市是人口密集和工业、商业活动频繁的地区,城市缺水 在中国表现得十分尖锐。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 缺水城市巳达300余个。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4个。 表4-1列出了全国重点城市水资源供需和缺水量的数据。
分区 2000年供水量 2000年需水量 2000年缺水量
全国总计 208.57
462.28
环境污染往往是由局地向区域,再向全球逐步发展的。 20世纪40到50年代人们刚刚开始认识环境污染,首先发现 局地污染,然后发展到区域污染,到20世纪80到90年代全 球环境问题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中 国对环境污染的认识要比发达国家晚二十多年,也是经由 局地→区域→全球的过程。目前,各个国家除了密切关注 本国的环境问题之外,已经对区域和全球的环境问题给予 充分的关注。
环境问题可以说自古就有。产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 展,机器的广泛使用,为人类创造了大量财富,而工业生产排放出 的废弃物却进入环境。环境本身是有一定的自净能力的,但是当废 弃物产生量越来越大,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影响环境质量 ,造成环境污染。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生产力突飞猛 进。工业动力的使用猛增,产品种类和产品数量急剧增大,农业开 垦的强度和农药使用的数量也迅速扩大,致使许多国家普遍发生了 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同时,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 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需求也与日俱增,人类正受到某些资源 短缺和耗竭的严重挑战。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 续发展。
水的短缺不仅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人民赖以生 存的粮食的产量,还直接损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更值得 提出的是,为争夺水资源,在一些地区还常会引发国际冲 突。如水资源匮乏就是中东、非洲等地区国家关系紧张的 重要根源。同一条河流的上游、下游国家常可能因为水量 或水质而发生争执。
中东地区具有世界上最富裕的石油矿藏,但淡水资源 奇缺,从河流湖泊的分布看,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 阿联酋、卡塔尔、巴林、科威特、约旦、以色列等国基本 上没有大流量的江河湖泊。从地下水资源看,上述国家的 地下水均属不可再生型。从降雨分布看,中东阿拉伯地区 的年降雨量不足160mm,其中2/3地区的年降雨量在 100mm以下。不仅如此,中东阿拉伯国家的水源有66%来 自邻国,很多国家的水资源受制于人。因此,埋下了国际 冲突的种子。
二、中国水资源短缺形势分析
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不大,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 有量的1/4,居世界第110位。除了水资源不足外,中国水 资源还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分布不均匀性。水资源分布的趋
势是东南多西北少,相差十分悬殊。南方长江流域、珠江
流域、浙闽台诸河片和西南诸河四个流域片的耕地面积只 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6.59%,但水资源占有量却占全国总 量的81%,人均水资源量约为全国平均值的1.6倍,平均 每公顷耕地占有的水资源量则为全国平均值的2.2倍;而 北方的辽河海滦河黄河淮河四个流域片耕地很多,人口密 度也不低,但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总量的19%,人均水 资源占有量约为全国平均值的19%,平均每公顷耕地占有 的水资源量则为全国平均值的15%。因此,我国北方不少 地区和城市缺水现象十分严重。
成一个干旱和饥饿的地区。
非洲是地球上另一个严重缺水的地区。在世界上严重 缺水的26个国家中,有11个都位于非洲。近30年来,非洲 的人口增长率为3%,而粮食增长率却只有2%,水资源的 匮乏是粮食生产不能满足要求的主要原因之一。到2000年 ,非洲北部的5个地中海国家,即阿尔及利亚、埃及、利 比亚、摩洛哥和突尼斯,也将会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国家 一样,面临缺水问题。
第二篇 当代资源与环境问题
人类出现后,在为了生存而与自然界的斗争中,运用自己的智 慧和劳动,不断地改造自然,创造和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同时, 又将经过改造和使用的自然物和各种废弃物还给自然界,使它们又 进入自然界参与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其中,有些成分会引 起环境质量的下降,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从而产生 了环境问题。
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降雨主要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 量的年际、季际变化也很大,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全国大 部分地区在汛期四个月左右的径流量占据了全年降雨量的 60%~80%,集中程度超过欧美大陆,与印度相似。这就 导致了年内的分布不均,甚至出现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 年的情形,使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水的短缺问题更 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