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代谢病
什么是代谢性疾病
![什么是代谢性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5394507a77232f60dccca12c.png)
什么是代谢性疾病文章目录*一、什么是代谢性疾病*二、代谢性疾病的原因*三、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的危害什么是代谢性疾病1、什么是代谢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是系统性疾病在脑的表现,由于血脑屏障发生障碍,脑组织受生化内环境的影响,发生代谢变化,导致脑功能障碍。
常见的病因有糖尿病、尿毒症、高血钙症及肝功能衰竭等。
往往脑功能障碍显着,但病理形态变化不明显。
本型脑病的性质主要是生化性障碍。
2、代谢性疾病的代谢障碍先天性代谢障碍常导致多系统受累。
临床上有些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有些则以神经系统外的表现为突出,如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有的主要表现为肝功能障碍,神经系统症状轻微;而另一些患者则有突出的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舞蹈征、手足徐动或痴呆。
又如苯丙酮尿症患者,代谢障碍遍及全身各组织,但临床上神经系统的症状特别显着。
3、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原发性营养失调摄取营养物质不足、过多或比例不当引起。
例如摄取蛋白质不足引起蛋白质缺乏症,能量摄取超过消耗引起肥胖症。
继发性营养失调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所致。
遗传性代谢病(先天性代谢缺陷) 基因突变引起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紊乱,特异酶催化反应消失、降低或(偶然地)升高,导致细胞和器官功能异常。
代谢性疾病的原因1、蛋白质不足。
当地养殖户为降低成本自配饲料而无法得到优质。
蛋白质,或用大量的植物性蛋白和用谷物饲料代替,引起毛皮动物因蛋白质不足,发生仔兽生长迟缓、毛绒质量下降、皮张等级降低或皮板过薄以及公兽发情不良或精液品质下降、母兽发情差、不排卵甚至发生流产和胚胎吸收等问题。
解决办法:通过丰富动物性饲料来源,使用多种原料配合出高蛋白、易消化的饲料,达到提高蛋白质含量又降低饲料成本的目的。
2、脂肪不足。
因为饲料中脂肪含量不足会导致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诱发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脂肪含量不足还会引起毛皮光泽度差,毛被蓬乱,降低毛皮等级。
脂肪也是容易吸收的重要营养物质,提供机体所需的大量能量,如果缺乏也会诱发,摄能不足导致生长迟缓,脂肪含量太高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等疾病发生。
先天性遗传代谢缺陷病(IEM)诊治策略
![先天性遗传代谢缺陷病(IEM)诊治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35a9167b102de2bd97058836.png)
Metabolites (decreased)
Theoretical consequences of an enzyme deficiency.
3/31 IEM概述
PROTEIN
AMINO ACIDS
GLYCOGEN
FAT
FRUCTOSE GALACTOSE
AMMONIA
ORGANIC ACIDS
越来越多的疾病成为可治可防的疾病。
6/31 不同类型的遗传性疾病需要依赖相应的诊断与治疗技术
诊断技术 方法
细胞遗传学 染色体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 分子生物学 基因分析
生化分析
氨基酸分析 酯酰肉碱谱分析
疾病举例
唐氏综合症 Tnrner综合征 Prader-Willi综合征 遗传性肾病 脊肌萎缩症 苯丙酮尿症 原发性肉碱缺乏症
1934年,挪威Fölling发现“苯丙酮尿症智力发育不全”。解读了苯丙氨酸 →苯乙 酸→苯丙酮酸的代谢通路。
1953年,德国Bickel研发“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结束了遗传病为“不治之症” 的历史。
1963年,美国开始采用足跟血进行苯丙酮尿症新生儿筛查,扩展到越来越多的遗 传病筛查。
1981年,我国左启华教授、陈瑞冠教授开始苯丙酮尿症筛查、诊断与治疗研究。 2010年,全国新生儿筛查覆盖率达到了60%。
儿; 出生缺陷率是5.6% 出身缺陷约有100万/年。
霍金——渐冻人;
犹太人黑朦痴呆综合征;
林肯——马凡综合征;
一般四周岁之前死亡;
维多利亚女王——血友病; 广泛的婚前、孕前筛查;
梵高——卟啉病;
2000年北美犹太人发病率
……
降低了90%
2003 年 全 美 诊 断 出 10 例
16例先天性遗传代谢病的诊治及预后分析
![16例先天性遗传代谢病的诊治及预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a6353b43323968011c925e.png)
傅慧青
( 山市妇幼保 健院 ,广 东 佛 佛 山,5 80 ) 200
中图分类 号lR 9 文献标识码IA 文 章编 号:17- 6 21 ) 200.2 证型 ;D B 34 647 0(00 0 -130 8 G 【 要 】 目的:提 高儿科 医师对遗传代谢 病的诊 断意识及预后 的认 识,从 而做到早诊 断早 治疗。方法:收集 自 20 摘 02年 5
月至今在我院通过新生儿筛查及外院串联质谱定量分析及气相色 谱一质谱 ( CMS 分析等检查确诊为先天性遗传代谢病的病人 G / )
的临床 资料 , 对他们 的诊 治过程及预后进行 分析 。结 果:20 年 5 02 月至今我 院共有确诊 病人 1 例 ,分别为苯 丙酮尿症 ( K 9 6 P U)
因的循环衰竭 ,心脏扩大 ,心律失常 ,心肌酶 升高,⑤多器官
功能 障碍 ,⑥反复多次 因吃奶反应差入院 ,存 在酸中毒 ,低血 糖 的,应高度怀疑 。确 诊必须依靠 实验室检查 ,包括代谢物质 分析 ,目前多用的氨基酸 自动分析仪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进
22发病的 7例患儿 中发病最早的是生后 2 I 4小时内发病的 1
1 方 法 . 2
代谢 失常 的一组疾病 ,多为单基因遗传病 ,以常染色体 隐性遗
传 为最 多,目前 已发现 的病种达 5 0多种 ,总体发病率可达活 0
产婴儿 的 15 0” 新生儿期起病者约有 10多种且病情严 重I, /0 f。 0 发病早 ,进展迅速 ,死亡 率及致残 率高,且临床表现不典型 , 常被误诊 为新 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 内出血
MILS检测的先天性代谢疾病
![MILS检测的先天性代谢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f66e7fa226fff705cc170aba.png)
MILS 检测的先天性代谢疾病氨基酸代谢异常1.苯丙酮尿症2.一过性高苯丙氨酸血症3.四氢生物蝶呤缺陷症(4种)4.GTPCH缺陷症5.6-丙酮酰四氢生物蝶呤合成酶缺陷症(PTPS)6.2-氢氢生物蝶啶还原酶缺陷症(DHPR)7.PCD缺陷症8.酪氨酸血症I型9.酪氨酸血症 II型10.酪氨酸血症 III型11.一过性酪氨酸血症12.肝功能障碍引起的一过性酪氨酸血症13.黑尿酸症14.先天性色氨酸尿症15.黄嘌呤尿症16.高颉氨酸血症17.高亮氨酸,异亮氨酸血症18.枫糖尿症19.二氢硫辛酸脱氢酶缺陷症20.异戊酸血症21.戊二酸尿症II型22.3甲基巴豆酰辅酶A羧化酶缺陷症23.多种羧化酶缺陷症24.生物素酶缺陷症25.3羟基异丁酰辅酶A脱酰酶缺陷症26.3-甲基戊烯酸尿症27.乙酰乙酰辅酶A硫解酶缺陷症28.甲基丙二酸半醛脱氢酶缺陷症29.丙酸血症30.甲基丙二酸血症31.维生素B12代谢异常,吸收不良,利用不良性甲基丙二酸血症 32.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裂解酶缺陷症33.甲羟戊酸血症34.戊二酸尿症I型35.2酮基已二酸尿症36.孝母氨酸尿症37.羟基赖氨酸尿症38.高蛋氨酸血症39.同型胱氨酸尿症40.胱硫醚尿症 41.高脯氨酸血症I型42.高脯氨酸血症II型*43.亚甘氨酸尿症尿素循环障碍44.N-乙酰谷氨酸合成酶缺陷症*45.氨甲酰磷酸合成酶缺陷症*46.鸟氨酸转氨酶缺陷症47.瓜氨酸血症48.精氨基琥柏酸尿症*49.精氨酸血症50.高鸟氨酸-高氨血症-同型瓜氨酸尿症综合症氨基酸吸收障碍51.高组氨酸血症52.哈特纳普氏病53.碱性氨基酸尿症54.家族性肾原型亚甘氨酸尿症高乳酸,高丙酮酸血症55.丙酮酸脱氢酶缺陷症*56.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缺陷症57.丙酮酸脱羧酶缺陷症*58.细胞色素aa3/b缺陷症59.Leigh syndrome*60.三羧酸循环障碍61.延胡索酸羟化酶缺陷症脂肪酸代谢异常62.短链乙酰辅酶A脱氢酶缺陷症63.中链乙酰辅酶A脱氢酶缺陷症64.长链乙酰辅酶A脱氢酶缺陷症过氧化物酶体病65.Zellweger综合症(ZLS)66.新生儿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67.婴儿Refsum病(IRD)68.Zellweger样综合症(ZLLS)69.高草酸血症嘌呤,嘧啶代谢异常70.腺苷脱氨酶缺陷症71.痛风72.自毁症(Lesch-Nyhan syndrome)73.次黄嘌呤尿嘌呤转磷酸核糖基酶部分缺陷症74.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缺陷症75.黄嘌呤尿症76.乳清酸尿症77.胸腺嘧啶-尿嘧啶尿症78.二氢嘧啶酶缺陷症其他代谢病79.高甘氨酸血症80.高肌氨酸血症81.组氨酸血症82.咪唑氨基酸尿症83.亚胺甲基谷氨酸尿症84.血清肌肽酶缺陷症85.谷胱甘肽尿症86.氧合脯氨酸尿症87.4羟基丁酸尿症88.卡那弯氏病89.6氢吡啶羧酸血症90.3氨基异丁酸尿症91.D-甘油酸尿症92.神经母细胞瘤糖代谢异常93.半乳糖血症94.半乳糖血症I型95.半乳糖血症II型96.半乳糖血症III型97.果糖血症98.一过性半乳糖血症99.果糖1,6-二磷酸激酶缺陷症100.先天性蔗糖尿症101.五碳糖尿症102.家族性甘油血症103.糖尿病 I型104.糖尿病 II型105.妊娠糖尿病106.耐糖能异常*表示的疾病需要做酶学测定。
遗传代谢病
![遗传代谢病](https://img.taocdn.com/s3/m/3270d8f3f90f76c661371aa0.png)
遗传代谢病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新生儿科郑军一、定义遗传病代谢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orders IMD)又称先天性代谢缺陷病(inbornerror of metabolism IEM), 是遗传性生化代谢缺陷的总称。
是因维持机体正常代谢的某种酶、载体蛋白、膜或受体等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其编码的产物功能发生改变,而出现相应的病理床症状的一类疾病。
大多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在父母有同宗病史、曾有不明原因新生儿死亡、家族中有同样严重疾病史时,临床医师应警惕IEM可能。
某些IEM如尿素循环病-鸟氨酸转氨甲酰酶(OTC)缺乏为X连锁疾病。
先天代谢病(IEM)患儿一般出生时表现正常。
新生儿期发病者一般在出生后数小时或数天出现症状。
因新生儿应急反应和代偿能力有限,先天代谢病常与感染、严重心肺功能不良等疾病的临床表现类似。
当出现有这些非特异表现时高度怀疑先天代谢病很重要,因大多数疾病如果不及时诊治会很快导致死亡。
即使某些代疾病目前尚无法治疗,但明确诊断对以后妊娠的产前诊断会有关键作用。
二、发生率虽然每一种先天代谢病都比较罕见,但因其种类繁多,故其总发生率可高达1/2000。
约有100种先天代谢病在新生儿期会出现临床表现。
三、临床特点1、孕期孕有长链3-羟辅酶A脱氢酶缺乏(LCHADD)及其它脂肪酸氧化疾病胎儿的孕妇可在孕期发生急性脂肪肝及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HELLP综合征)。
但大多数IEM孕期正常。
2、发病时间、方式根据新生儿期出现时间及方式划分二组。
中毒型典型病程是出生时表现健康、无症状,随后临床进行性恶化。
首发症状一般是喂养困难、呕吐、继而神经症状恶化,有嗜睡、呼吸暂停、惊厥、昏迷。
典型疾病为有机酸中毒、尿素循环病(UCD)。
能量缺乏型,最常见表现为势不可挡的神经系统表现,呼吸暂停、惊厥、昏迷,没有无症状期。
此组疾病有线粒体、微体病,非酮性高甘氨酸血症(NKH),钼辅助因子缺乏,原发乳酸酸中毒。
先天性代谢缺陷病
![先天性代谢缺陷病](https://img.taocdn.com/s3/m/8b72b8755a8102d276a22f5f.png)
先天性代谢缺陷病【导读】先天性代谢缺陷病是由于患者体内先天缺乏某种酶引起代谢障碍的一种遗传性疾病,素有“酶病”“基因病”之称。
先天性代谢缺陷病种类繁多,虽然每一种疾病的发病率很低,但总发病率是可观的,新生儿先天性代谢病的发生率约8‰。
先天性代谢缺陷病就是一种遗传疾病,由宝宝的父母或者父母的直系亲属遗传下来的。
先天性代谢缺陷病是指由于基因突变引起酶缺陷、细胞膜功能异常或受体缺陷,从而导致机体生化代谢紊乱,造成中间或旁路代谢产物蓄积,或终末代谢产物缺乏,引起一些列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
先天性遗传代谢缺陷病是由于患者体内先天缺乏某种酶引起代谢障碍的一种遗传性疾病,素有“酶病”“基因病”之称。
先天性代谢缺陷病种类繁多,虽然每一种疾病的发病率很低,但总发病率是可观的,新生儿先天性代谢病的发生率约8‰。
先天性代谢缺陷病有什么类别先天性代谢缺陷病的三大类型:一种是通过该代谢途径的某些终末产物缺乏,如过氧化酶体病、溶酶体病等,产生的症状多为持续性、进行性的,且与进食等因素无关;一种是受累代谢途径的中间和旁路代谢产物大量蓄积,如苯丙酮尿症、甲基丙二酸尿症、同型胱氨酸尿症、枫糖尿症、半乳糖血症等,通常都呈现累积物导致的中毒症状,常见者如呕吐、嗜睡、昏迷、生长发育迟滞、低血糖、高氨血症和酮、酸中毒等,其发病或早或迟,发病前常有无症状期,或症状呈间隙发作;另一种是由于代谢途径受阻而导致对肝、脑、肌等组织的供能不足,如糖代谢障碍。
先天性高乳酸血症、脂肪酸氧化缺陷、线粒体呼吸链功能障碍等,临床常见低血糖、高乳酸血症、肌张力低下、体重不增等表现。
怎么治疗先天性代谢缺陷病一般采取内科治疗先天性代谢缺陷病,例如:从出生开始就要控制宝宝的饮食。
早期控制饮食,对一些宝宝的代谢缺陷病有明显疗效,还可阻止病情发展。
宝宝从出生后2个月开始就要补充低苯丙氨酸,以此来代替水解蛋白,这个过程一直持续至6岁左右。
从宝宝出生起就开始不喂乳类及含半乳糖的食物,最好吃一些谷类、水果、代乳粉、肉、蛋类的食物。
遗传性代谢病-精品医学课件
![遗传性代谢病-精品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868206336c1eb91b375d3c.png)
17
【发病机制】
苯丙氨酸(Phe)代谢途径
主要途径受阻 PAH缺陷
BH4
苯丙氨酸
酪氨酸
多巴
次
转要 氨途 酶径
增
强
BH4 3、DHPR BH2
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
辅酶11 还原辅酶1
甲状腺素
多巴胺
黑色素
苯丙酮酸 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
次 要
2、PTPS
去甲肾上腺素
途 径 增
三磷酸二氢新蝶呤 苯乳酸
1934年挪威医师Folling用FeCl3检查智力障碍小 儿,发现尿液呈绿色反应,并分离出苯丙酮酸
1938年Folling发现这类病人血苯丙氨酸浓度升高
1947年Jervis发现正常人肝脏组织的上清液能将 苯丙氨酸转变为酪氨酸, PKU病人肝组织不能代 谢
2020/3/17
15
苯丙酮尿症的历史(2)
发现了一些晚发型、变异性、甚至成人型的IEM,一些过去不属于IEM的疾病由于与 该病相关的酶、受体、转运蛋白缺陷的发现而需要重新归类
IEM疾病谱还在迅速而显著地扩大
研究已成为最热门和具有挑战的领域之一
越来越多的IEM得到了早期诊断 治疗效果也越来越好除饮食治疗外 酶制剂、基因治疗、器官移植的开展使预后大为改观.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首选低苯丙氨酸奶方治疗, 控制血苯丙氨酸浓度
待血浓度降至理想浓度时,逐渐少量添加天然饮食, 首选母乳(含苯丙氨酸少为牛乳的三分之一)
重者停止母乳
2020/3/17
32
【PKU的治疗】
年龄较大者可添加低苯丙氨酸饮食
主食:甘薯、土豆、南瓜、茄子、红枣、藕、胡萝卜 粥、面低蛋白食物
妇幼保健院48种新生儿先天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递送流程
![妇幼保健院48种新生儿先天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递送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78c6ed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3.png)
妇幼保健院48种新生儿先天遗传代谢性疾
病筛查、递送流程
48种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程序包括血片采集、送检、实验室检测、追访与管理。
(一)设有产科或儿科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均应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血片采集。
(二)对在各助产机构出生的活产新生儿的监护人进行筛查告知,内容包括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的目的、意义、筛查病种等。
(三)监护人填写《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知情同意书》。
(四)采血人员应在新生儿出生72小时后、7天之内,经充分哺乳,对婴儿进行血样标本的采集,并做好相关信息登记。
(五)各助产机构血样标本在按照规定要求采集完毕后,应当及时(最迟不超过5个工作日内)将血片及血片登记信息电子版递送至XX市妇幼保健院妇幼项目办。
(六)XX市妇幼保健院妇幼项目办收到血片后24小时内做好血片及信息汇总,统一邮寄至中国儿童遗传代谢病研究中心进行筛查。
(七)中心在收到血样标本后24小时内做好信息核对登记,对不符合要求的标本应立即予以退回,并要求重新采集;对符合要求的样本,在规定时间内送样检测,并及时反馈筛查结果。
(八)对筛查结果可疑阳性者,由XX市妇幼保健院妇幼项目办工作人员将信息反馈给原接产单位,原接产单位通过电话或书面通知新生儿监护人,督促其在7天内到原接产单位采样进行复查。
(九)各助产机构应严格按照原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及我市相关规定,对可疑病例进行追访。
因地址不详、电话错误、拒绝随访等原因而失访者,追访机构应当注明原因。
先天代谢性疾病
![先天代谢性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498a951b4431b90d6c85c79e.png)
例临床疑似患者 , 2例确诊 为 P , WS 其他 1 9例排除 P 。 WS 提示该研究成功建立 MSP R, —C 并对疑似患者进行 了筛 查
确诊 。MSP R 为 特 异 高 效 的 P .C WS确 诊 方 法 且 方 便 易
头颅 C T或 MR 主要表现为脑 沟增宽 、 I 脑室扩大脑室旁低
体 核 型 各异 , 型 染 色 体 核 型 为 4 , O, 可 呈 各 种 嵌 合 典 5X 亦 型, 患儿 表 现 为 身 材 矮 小 和 躯 体 畸 形 。 彩 超 检 查 3例 无
应用 细菌抑制法和荧光 分析法进行新生儿足跟 血纸 片苯丙氨酸检测。 四氢生 物喋呤缺乏症 ( H D) 别诊 B4 鉴
2例( 占4%) 嵌合型 2 ; 1三体2例( 占4%) s 。D 并先天 性心脏病 1 ( 3 6例 占 5% ) 并 脑性 瘫痪 l例 ( 2% ) ; 占 。 D s患儿 4 6例父母的染色体核型均正常 。表 1参 7 原文 (
摘要 ) 0 3 6 甲 基化 特 异 性 P R 方 法诊 断 P a e - ii 87 0 C r drW l l
尼高力肌 电型诱 发 电位测 试 仪对 M MA患儿 进行 检测 。 结果 :8例患儿尿液 中甲基丙二 酸水平 明显升高。2 2 3例
综 合 王薇 … ∥ 中 国 当 代 儿 科 杂 志. 08 1 4) 一 - 0 , 0( . 2
4 5—4 8 8 8
①1 6例正常对照的 P R结果同时显示 M、 C P两条带 ,
・
51 4・
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 20 0 8年 1 2月第2 7卷第6期
C ieeMei lDgsP ir sD e 2 0 , o 2 , o hns dc i t e ai , e. 0 8 V l 7 N .6 a e d tc
先天性代谢病讲解PPT课件
![先天性代谢病讲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55ce6d3b3567ec102d8a55.png)
3
尿黑酸尿症
• 临床特征:黑尿、大关节、脊柱椎间盘 退行性关节炎——褐黄病。 上腭出现兰色或黑色的色素斑, 眼巩膜、肋软骨出现黑色沉淀 (内源性尿黑酸自身氧化形成的产物沉淀所致)
缺乏的酶:苯丙氨酸羟化酶
遗传基因定位: PAH基因 12q24.1
全长90Kb,13个外显子,12个内含子。 目前已发现近200种错义突变
13
临床症状:
本病经典型以智能发育不全为主要特征 。
旁路代谢产物苯丙酮酸↑苯乳酸↑苯乙酸↑ 从汗液尿液排出,毛发、皮肤和尿有特殊气味 黑色素生成减少,患者毛发和皮肤颜色浅 神经递质生成受影响,患儿智力低下。 治疗:低苯丙氨酸饮食 早期治疗以避免神经系统损伤, 减少智力损害 生化手段可作新生儿筛查
皮肤呈白色,头发呈银白或淡黄色
虹膜及瞳孔呈淡红色,视网膜无色素
视物模糊,眼球震颤,羞明 易患皮肤癌
17
白化病 Albinism
18
半乳糖血症(Galactosemia)
#发病环节:酶缺乏导致代谢中间产物堆积 和排出
#遗传方式:AR #临床表现: 婴儿哺乳后呕吐、腹泻、 对乳类不耐受,继而出现肝硬化、 白内障、智力低下等症状
14
苯丙பைடு நூலகம்酸、酪氨酸代谢
黑色素
苯丙氨酸 苯丙酮酸 苯乙酸 苯乳酸
酪氨酸
多巴
儿茶酚胺 甲状腺素
尿黑酸
乙酰乙酸
15
☆
白化病Albinism
第五章-分子病与先天性代谢病-4h
![第五章-分子病与先天性代谢病-4h](https://img.taocdn.com/s3/m/16027824eefdc8d376ee323d.png)
+/+、0/0
0/0、+/0
+/A、0/A 0/A +/+ 缺失或突变
轻型地贫 中间型地贫 遗传性胎儿血红 蛋白持续增多症
50
β-地中海贫血临床分类
51
-地中海贫血的分子基础
地中海贫血已发现100多种突变类型,包括点突变和 基因缺失。 绝大多数地中海贫血是由于基因发生点突变所致,突 变涉及基因内及侧翼序列。
71
苯丙氨酸、酪氨酸代谢
黑色素
苯丙氨酸
酪氨酸
多巴
儿茶酚胺 甲状腺素
苯丙酮酸 苯乙酸 苯乳酸
尿黑酸
乙酰乙酸
72
☆ 糖代谢病
——参与糖代谢过程的酶遗传性缺乏
半乳糖血症
糖原贮积症
73
半乳糖血症(Galactosemia)
半乳糖
E1
半乳糖-1-磷酸+2-磷酸尿苷葡萄糖
E2
2-磷酸尿苷半乳糖 葡萄糖-1-磷酸
49
β-地中海贫血临床分类
临 床 类 型
重型地贫
基
因
型
基 因 产 物
链几乎不能合成 链合成相对增加 Hb F和Hb A2增高 能合成适量的链 链部分合成 链和链合成受抑制 链合成明显增加
临 床 表 现
地中海贫血面容 溶血性贫血 贫血不明显 或轻度贫血 介于重型和 轻型之间 Hb F持续增加
(2)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3)血红蛋白M病 (4)氧亲和力改变的血红蛋白病
22
镰 状 细 胞 病
遗传方式:AR 形成原因:链第6位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形 成HbS。在缺氧情况下,HbS聚合形成长棒状 聚合物,使细胞镰变,引起血粘度增高,导致 血管梗阻性继发症状。 HbSHbS 镰状细胞病 HbAHbS 镰形细胞性状 HbAHbA 正常人
遗传性代谢病能治吗【医学养生常识】
![遗传性代谢病能治吗【医学养生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0968df3e650e52ea5518984d.png)
遗传性代谢病能治吗
文章导读
遗传性代谢病是一种因为遗传的原因导致的代谢障碍,身体代谢所需要的多肽
和蛋白质组成的酶,以及载体和膜泵生物合成发生遗传缺陷,这就会导致基因发生突变,而造成这种病症,这种病症也被称为先天性代谢缺陷,这种病要及时进行治疗,治疗的
方法也比较多。
遗传性代谢病能治吗
1、内科治疗
(1)禁其所忌:早期控制饮食,对一些代谢缺陷病有明显疗效,可阻止病情发展。
①
苯丙酮尿症:从生后2个月开始给低苯丙氨酸饮食,代以水解蛋白,直至6岁左右。
②
半乳糖血症:从新生儿开始不喂乳类及含半乳糖食物,代以谷类、水果、代乳粉、肉、蛋
类饮食。
(2)去其所余:用药物将体内过多蓄积物排出体外。
①肝豆状核变性,可用络合剂D-青霉胺20mg/(kg·d)络合体内过多的铜。
②原发性痛风:可用丙磺舒等药,既减少肾
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又使尿酸排出增多。
(3)补其所缺:补充体内缺乏物质。
①血友病:给患者补充抗血友病球蛋白、新鲜全血、新鲜血浆。
②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口服中性磷酸盐(磷酸二氢钠18g及磷酸氢二
钠145g,加水至1000ml,10-20ml,5/d)。
同时口服维生素D,1万-5万IU/d,最大10万IU/d,或双氢速变固醇(DHT),可达。
遗传代谢病
![遗传代谢病](https://img.taocdn.com/s3/m/9dfe284df46527d3240ce04e.png)
因
代谢紊乱表现
• 以酸碱平衡紊乱、低血糖、高血氨最为常见 • 正常组织灌注情况下,持续的代谢性酸中毒提示存在潜在的有机酸酸中
毒(如丙酮酸代谢缺陷、线粒体呼吸链功能缺陷等),严重的及常规治 疗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多见于有机酸病 • 若低血糖发生于进食后、补充葡萄糖效果不明显、伴有明显的酮中毒及 其他代谢紊乱、反复发作,均提示IMD的可能性:注意排除遗传性碳水 化合物代谢缺陷如Ⅰ型糖原累积病、氨基酸或有机酸代谢病(丙酸血症, 甲基丙二酸血症)等 • 血氨明显升高,特别是不伴有急性肝功能异常表现时,应警惕尿素循环 障碍。
• 金属类代谢障碍 如肝豆状核变性。
• 维生素类等代谢障碍 如生物素缺乏所致的多种羧化酶缺乏症等。
• 核酸代谢障碍
如Lesch-Nyhan 病等。
• 其他
如α-抗胰蛋白酶缺陷病等。
发病特点
• 多在新生儿期、 幼儿或儿童期发病, 往往因为饮食和应激等因素而发病。 •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多为胃肠道、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症状、 代谢性酸中毒 • 起病急, 症状重, 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会导致生长发育落后, 甚至死亡,是新
度紊乱时,可出现急性锥体束外病变和皮质脊髓束被 累及情况
3. 伴有肝肿大、肝功能受损的肝性昏迷: 考虑呼吸链功能障碍、脂肪酸氧化障碍和尿素循环障碍
消化系统症状
• 主要表现为拒食、呕吐、肝功能异常(凝血障碍、肝大、黄疸)。 • 多见于糖原累积病、半乳糖血症、遗传性果糖不耐症、酪氨酸血症Ⅰ
型以及脂肪酸氧化缺陷等
肌肉症状
• 表现 为肌 力和 肌张 力 低下、 进 行 性肌 病等。 • 多见于尿素循环障碍、 有机酸尿症、 线粒 体呼吸链功能障碍、 脂肪酸
第五章-分子病与先天性代谢病-4h
![第五章-分子病与先天性代谢病-4h](https://img.taocdn.com/s3/m/38d4c1c065ce050877321320.png)
22
镰状细胞病
遗传方式:AR
形成原因:链第6位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形 成HbS。在缺氧情况下,HbS聚合形成长棒状 聚合物,使细胞镰变,引起血粘度增高,导致 血管梗阻性继发症状。
HbSHbS 镰状细胞病 HbAHbS 镰形细胞性状 HbAHbA 正常人
第五章 分子病与先天性代谢病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2
本章重点内容提示
1、概念:分子病、血红蛋白病 2、血红蛋白的类型、发育演变及遗传控制 3、异常血红蛋白病发病的分子基础 4、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型及临床类型 5、地中海贫血发病的分子基础 6、先天性代谢病:病名,酶缺陷,遗传方式 7、LDL受体基因突变的功能类型
Hb A Hb McKees-Rock
PROTEIN 144 145 146 147
赖氨酸 酪氨酸 精氨酸 (终止) 赖氨酸(终止)
37
单个碱基置换
☆ 终止密码突变
DNA
139 140 141 142 143
Hb A
AAA UAC CGU UAA GCU
Hb Constant-Spring AAA UAC CGU CAA GCU
29
杂合子优势 → 疟疾
30
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遗传方式:AD(不完全显性)
临床表现:
Hb不稳定容易自发变性,形成的珠蛋白小体(Heinz小 体)粘附在细胞膜导致阳离子通透性增加,同时红细胞变 形性降低,通过微循环时导致血管内、外溶血。
代表疾病:Hb Bristol
形成原因:链第67位缬氨酸被天冬氨酸取代 临床症状:先天性溶血性贫血、黄疸、脾肿大
婴儿代谢性疾病表现
![婴儿代谢性疾病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b4b653930029bd64783e2c90.png)
婴儿代谢性疾病表现文章目录*一、婴儿代谢性疾病表现*二、小儿遗传代谢病疾病检测*三、使小儿遗传代谢病不遗传的方法婴儿代谢性疾病表现1、婴儿代谢性疾病表现1.1、粗糙面容头大,舟型头,前额突出,眉毛浓密,眼睛突出,眼睑肿胀,鼻梁低平,鼻孔上翻。
嘴唇大而厚;舌大,易突出口外。
牙龈增生,牙齿细小且间距宽。
皮肤厚,汗毛多,头发浓密粗糙,发际线低。
1.2、角膜混浊随着疾病的进展,角膜混浊逐渐明显严重,可致失明。
1.3、关节僵硬累及大关节,如肘关节,肩关节及膝关节,使这些关节的活动度受限;手关节受累,显示出“爪形手”的特征。
1.4、身材矮小患者脖子短,脊柱后凸,2~3岁生长几乎停止。
2、早期干预婴儿代谢性疾病有效吗宝篮宝宝早期干预中心在2012年7月收治一例患儿,为一岁女孩,当时因不会翻身不会坐,发音少以及对外界反应差来诊。
孩子面容异常,从来不哭,总是微笑,而且皮肤异常白皙,怀疑AS,建议做基因检查。
基因检查结果显示15号染色体长臂1区1带2亚带缺失,确诊AS。
患儿确诊后开始康复训练。
先对患儿进行Peabody和发育商的测试,以及临床特征分析,然后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案。
训练期间根据患儿的反应及进步情况随时进行方案调整。
每隔一段时间门诊复诊,再进行整体的运动、智力、语言方面的评估,设定下一步的训练目标及更全面的康复计划。
经过康复训练,患儿的情况明显改善。
孩子在20月会有意识的叫爸爸妈妈,2岁2月独走。
现在3岁2月,能走稳,会双脚跳,能听懂简单的话,执行一些简单的指令,会说3-5个字的短句。
3、先天代谢疾病的诊断一般来说,孩子身上常常有奶香味,有些孩子排出的尿略带有呛人的氨水味,这些都是正常的。
然而有些新生儿身上散发出一些奇怪的味道,像烂白菜味、烂苹果味、脚汗味等。
如果你的新生儿身上有这样的味道,千万不要忽视,例如,患糖尿症可散发出焦糖味、咖喱味;苯丙酮尿症可散发出耗子臊味;蛋氨酸吸收不良可散发出啤酒花烘炉气味;高蛋氨酸血症可散发出煮白菜味或腐败黄油味;丁酸一己酸血症可散发出臭鱼烂虾味;焦谷氨酸血症可散出汗脚味等。
小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病的诊断和治疗
![小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病的诊断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05ecfd7148d7c1c708a1459a.png)
小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病的诊断和治疗遗传代谢病是因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某些由多肽和(或)蛋白组成的酶、受体、载体及膜泵生物合成发生遗传缺陷,即编码这类多肽(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而导致的疾病。
又称遗传代谢异常或先天代谢缺陷。
遗传代谢病就是有代谢功能缺陷的一类遗传病,多为单基因遗传病,包括代谢大分子类疾病:包括溶酶体贮积症(三十几种病)、线粒体病等等,代谢小分子类疾病: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等。
遗传代谢病一部分病因由基因遗传导致,还有一部分是后天基因突变造成,发病期不仅仅是新生儿,覆盖全年龄阶段。
1病因遗传代谢病致病原因定位在13q14.3,其发病机制迄今未名,现认为其基本代谢缺陷是肝脏不能正常合成血浆铜蓝蛋白,铜与铜蓝蛋白的结合力下降以致自胆汁中排出铜量减少。
人铜蓝蛋白基因位于3q23—25,其基因突变与本病相关,目前发现6种移码突变导致编码蛋白功能障碍铜蓝蛋白无法与铜结合。
铜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新陈代谢所需的许多重要的酶,如过氧化物歧化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酪氨基酶、赖氨酸氧化酶和铜蓝蛋白等,都需铜离子的参与合成。
但机体内铜含量过多、高浓度的铜会使细胞受损和坏死,导致脏器功能损伤。
其细胞毒性可能铜与蛋白质、核酸过多结合,或使各种膜的脂质氧化,或是产生了过多的氧自由基,破坏细胞的线粒体、溶酶体等。
2临床表现神经系统异常、代谢性酸中毒和酮症、严重呕吐、肝脏肿大或肝功能不全、特殊气味、容貌怪异、皮肤和毛发异常、眼部异常、耳聋等,多数遗传代谢病伴有神经系统异常,在新生儿期发病者可表现为急性脑病,造成痴呆、脑瘫、甚至昏迷、死亡等严重并发症。
1.尿液异常气味、酮体屡次阳性等提示有代谢缺陷病的可能性;尿液中的α-酮酸可用2,4-二硝基苯肼法(DNPH)测试,判断有无有机酸尿的可能。
2.低血糖新生儿低血糖可以是由摄人食物中的某些成分所诱发,也可能是因为内在代谢缺陷而不能保持血糖水平,或者由于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之串联质谱技术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之串联质谱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bf3b7791ed9ad51f01df2e0.png)
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之串联质谱技术王兴光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提高人口素质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从新生儿开始。
由于多种原因,新生儿会患有很多种疾病,有些发病早、有些发病较晚、有些疾病甚至终生困扰着一个人的健康,其中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作为非常重要的疾病群,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基本实现两项疾病的筛查:苯丙酮尿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和的改变遗传代谢性疾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orders,IMD):因维持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某些由多肽和(或)蛋白组成的酶、受体、载体及膜泵生物合成发生遗传缺陷而导致的疾病,又称遗传代谢异常或先天代谢缺陷(Inborn Error of Metabolism,IEM )。
这种疾病大多为单基因遗传病,涉及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尿素循环、碳水化合物、类固醇等多种物质的代谢异常。
在人体内有多种氨基酸:丙氨酸(Ala),精氨酸(Arg),瓜氨酸(Cit),甘氨酸(Gly),亮氨酸/异亮氨酸/羟基脯氨酸(Leu)/(Ile)/(Pro-OH),蛋氨酸(Met),鸟氨酸(Orn),苯丙氨酸(Phe),脯氨酸(Pro),酪氨酸(Tyr),缬氨酸(Val)等等;同时包括多种酰基肉碱:游离肉碱(C0),乙酰肉碱(C2),丙酰基肉碱(C3),丙二酰肉碱/3-羟基-丁酰肉碱(C3DC)/(C4OH),丁酰肉碱(C4),甲基丙二酸(C4DC),3-羟基-异戊酰肉碱(C5OH),异戊酰肉碱(C5),戊烯酰肉碱(C5:1),戊二酰肉碱(C5DC),3-羟基-已酰肉碱(C6OH),已酰肉碱(C6),已二酰肉碱(C6DC)。
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筛查主要通过检测这些物质的变化,在人体代谢途径中任何一种物质发生变化都会影响整个循环代谢过程,代谢物质异常的增加或者减少就会影响整体的平衡状态,从而表现出相应的疾病。
串联质谱技术因其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单次检验项目多、灵敏度较高(通常是达到纳克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尤其应用于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筛查,目前欧、美、澳洲以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普及串联质谱疾病筛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天性代谢缺陷病
先天性代谢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 酶蛋白缺陷或酶活性异常所引起
的遗传性代谢紊乱疾病。
Archibald Garrod 先天性代谢差错之父 1909年他出版了
《先天性代谢差错》
氨基酸代谢病
糖类代谢病
先天性代谢病
嘌呤代谢病
脂类代谢病 卟啉代谢病
一、氨基酸代谢病 (一)苯丙酮尿症(PKU)
尿黑酸尿症患者 患者在眼部、牙齿、双手均有不 同程度的灰黑色或褐色色素沉着
发病机制: 由于尿黑酸氧化酶缺乏,
尿黑酸不能氧化成乙酰乙酸和延胡
索酸,结果大量尿黑酸从尿中排出。
蛋白质
苯丙氨酸 甲状腺素
Phe羟化酶
酪氨酸
肾上腺素 多巴 黑色素
对羟苯丙酮酸 尿黑酸
尿黑酸氧化酶
乙酰乙酸 CO2+H2O
尿黑酸氧化酶基因位于3q21-q23
对羟苯丙酮酸
尿黑酸 乙酰乙酸 CO2+H2O
*PAH基因定位于12q24.1,长约90kb,
有13个外显子,编码的PAH具有451个 氨基酸残基。
*PAH主要在肝细胞中表达。
*遗传方式:AR
2.非经典型PKU
发病机制: 二氢生物喋呤(BH2) 还原酶缺乏,使苯丙氨酸不能羟 化为酪氨酸。
*BH2还原酶缺乏使血 中苯丙氨酸增高; *使多巴、多巴胺、 5-羟色胺及儿茶酚 胺等浓度降低!
右1为PKU患者;左1为其妹,经产前诊断 后确诊亦为患者,出生后低苯丙氨酸饮食,达 到临床痊愈。
(二)白化病
OCAⅠ 眼皮肤白化病 OCAⅡ
(OCA) 白化病
眼白化病
OCAⅢ
OCAⅣ
白化病相关综合征
蛋白质
AR
苯丙氨酸
Phe羟化酶
OCAⅠ:TYR突变,
酪氨酸
Tyr酶
定位于11q14-q21 酪氨酸酶阴性型
欧美国家PKU的发病率约为7.1/100000 中国PKU的群体发病率约8.5/100000
上海市新生儿筛查阳性率为1/15,500
天津市新生儿筛查阳性率为3/16,690
1.经典型PKU
PKU患者智力障碍、皮肤白皙、毛发淡黄、 虹膜黄色、肌张力亢进
苯丙氨酸
Phe羟化酶
苯丙酮酸
酪氨酸
多巴 黑色素
BH2还原酶
恶性PKU
BH2基因定位在4p15.31
遗传方式:AR
诊
断
(1)新生儿筛查 *鲜尿液+FeCl3→绿色环 *检测出生3~6天的新生儿足根部 静脉血中苯丙氨酸浓度。 (2)基因诊断
(3)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尿蝶呤谱
治
疗
(1)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
(2)四氢生物喋呤、左旋多巴、 5-羟色胺及脱羧抑制剂联 合治疗 (3)基因治疗
遗传方式: AR
(四)甲状腺肿呆小病
苯丙氨酸
Phe羟化酶
甲状腺素
Tyr碘化酶
酪氨酸 多巴 黑色素
对羟苯丙酮酸
二、糖类代谢病 半乳糖血症
半乳糖血症患儿(示消瘦和腹水)
半乳糖代谢途径
半乳糖醇
半乳糖激酶 Ⅱ型半乳糖血症
Hale Waihona Puke 半乳糖半乳糖酸半乳糖-1-磷酸
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 Ⅰ型半乳糖血症 尿苷二磷酸半乳糖 Ⅲ型半乳糖血症 -4-表异构酶
葡萄糖-1-磷酸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G-6-P酶
葡萄糖-6-磷酸
葡萄糖
发病机制 Ⅰ型半乳糖血症:半乳糖-1-磷酸 尿苷转移酶缺乏
Ⅱ型半乳糖血症:半乳糖激酶缺乏
Ⅲ型半乳糖血症:半乳糖尿苷二磷酸 -4-表异构酶缺乏 遗传方式:AR
治疗:饮食治疗
(二)糖原贮积病 von Gierke病
发病机制:患者肝、肾和肠组织完全
多巴 黑色素
Aa
Aa
aa
Aa
Aa
aa
白化病家系
1952年Trevor-Roper发现了 一个特殊的白化病家系
酪氨酸酶阳性型
1 2
1
2
3
4
OCAⅡ:P基因突变
定位于15q11.2-q12
AR
OCAⅢ:TYRP1突变,
TYRP1定位于9p23
OCAⅣ:TMAP基因突变,
TMAP定位于5p13.3
(三)尿黑酸尿症
缺乏G-6-P酶,使G-6-P不能转变成葡
萄糖,导致糖原分解代谢受阻。
遗传方式:糖原贮积病Ⅰ型的遗传
方式为AR,致病基因定位在17q21。
三、嘌呤代谢病
Lesch-Nyhan综合征
自毁容貌综合征
Visible in this picture are the restraints on Philip's chair that he must use to control his involuntary movement .
乱而罹患的疾病。
Tay-Sachs综合征(黑矇性痴呆)
患者四肢呈蛙样体态
发病机制:溶酶体内缺乏氨基己糖苷酶A, 使GM2神经节苷脂无法分解为GM3和N-乙 酰氨基半乳糖,导致GM2神经节苷脂在皮
质和小脑神经细胞及神经轴索内沉积。
氨基己糖苷酶A基因位于15q23-q24 遗传方式: AR
嘌呤代谢
次黄嘌呤-鸟嘌呤 磷酸核糖转移酶
PRPP:5-磷酸核糖焦磷酸 ☆:氮丝氨酸阻断
自毁容貌综合征 的发病机制
HGPRT定位在Xq26-q27.2 遗传方式: XR 采用低嘌呤类饮食治疗!
四、脂类代谢病
脂类代谢病是指脂类分解代谢过程中
特异性酶缺乏导致相应底物在内脏、
脑部和血管中累积,致使这些系统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