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电图识别

合集下载

常见心电图的识别_课件

常见心电图的识别_课件
常见心电 图的识别
R
心脏除、复极与心电图关系示意图



窦房结发出规律的冲动,导致心房收缩(P 波)。 当心房除极的兴奋通过房室结时,有一个 停留间歇,约1/10s, 心电图上表现为平坦 的一条基线(PR段)。 房室结激动后将电冲动下传到左右束支。
左右束支迅速传到两个心室,使之同时除 极收缩(QRS波)! 心室复极是产生T波

律齐:左右心房肥大、房扑、左右束支阻 滞、左右心室肥大、1度和3度房室传导阻 滞、心梗和预激、心肌缺血
律不齐:房早、室早、室扑、室颤、房颤、 室速、室上速、2度房室传导阻滞、房扑



房性早搏 特点: 1、提前出现一个变异的P’波,与正常P波不同。 2、QRS波不变形,P’-R>0.12s; 3、代偿间歇常不完全。



室性早搏
特点: 1、提早出现一个宽大畸形的QRS-T波群, QRS时限>0.12s(3小格) 2、QRS前面无相应的P波,T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 3、常有完全的代偿间歇
阵发性心动过速

来源:由异位起博点连续快速发出电冲动而形成

1、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2、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 心动过速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特点: 1、连续3个以上房性早博 2、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心率常在100-150 次/分之间。P’波形态各异,P‘- P’、 P‘-R不规则、 杂乱无章。 “多形性”或“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心房肥大!
特点:P波增宽>0.11s,呈双向型,以在V1导 联上最为显著。
P波的初始部分比较大而宽 P波的终末部分比较大而宽

急诊科常见心电图识别

急诊科常见心电图识别

急诊科中常见心电图异常的处理原则
快速识别:准 确识别心电图 异常判断病情
严重程度
紧急处理:根 据病情严重程 度采取相应的 紧急处理措施
及时通知:及 时通知相关科 室进行多学科
协作
持续监测:对 患者进行持续 监测观察病情
变化
制定方案:根 据病情变化制 定相应的治疗
方案
患者教育:对 患者进行健康 教育提高其自
心律失常等
异常心电图的 特点:ST段抬 高、ST段压低、 QRS波群异常、
T波异常等
异常心电图的 诊断:根据心 电图的特点和 临床症状进行
诊断
异常心电图的治 疗:根据诊断结 果进行相应的治 疗如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手术
治疗等
心肌梗死心电图的识别与诊断
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ST段抬 高超过0.1mV持续时间超过20 分钟
心肌梗死的治疗:溶栓、抗 凝、抗血小板聚集等
心肌梗死心电图的特征:ST 段抬高T波倒置
心肌梗死的预后:早期诊断和 治疗可以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心律失常心电图的识别与诊断
添加标题
心律失常类型:包括 窦性心律失常、房性 心律失常、室性心律
失常等
添加标题
心电图特征:不同心律 失常类型的心电图特征 不同如窦性心律失常表 现为P波消失房性心律 失常表现为P波异常室 性心律失常表现为QRS
我管理能力
心电图在急救中的指导作用
快速诊断:心电图可以快速诊断出心脏疾病为急救提供依据 指导治疗:心电图可以指导急救人员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电复律等 评估病情:心电图可以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为急救提供参考 监测病情:心电图可以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为急救提供实时信息
心电图在病情评估中的意义

常见心电图的识别及处理

常见心电图的识别及处理

近2小格
正常的QRS波群时间为: 0.06 ~ 0.1s
(1格半--2格半)
QRS波群:补充说明
• 若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常代表心室出问题。
• 心脏泵血靠的就是心室,而QRS波就是心室活动的 表现,心房出问题不会马上出人命,但心室会, 一份ECG若连异常的QRS波都找不到,说明心跳已 经停止了。
房扑:P波消失,代之以振幅相同大小相等的F波(锯 齿状或者波浪状); R-R间期相等; QRS波一般不增宽
房扑治疗: ➢ 电复律 ➢ 药物复律:胺典酮 ➢ 介入治疗:射频消融
房颤: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f波 (纤颤波);R-R间期绝对不等;QRS波一般不增宽
房颤的治疗:
➢ 减慢快速的心室率:洋地黄类药物; 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 剂
P-R间期
Ⅱ房室传导阻滞:P-P 间期规则,但每个P波后面不一定都有QRS波出现
P波 P波
P波
P波
P波
QRS脱落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各不相等;P-P与R-R间期各有其固定的频率
处理:对二度二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安置起搏器,特 别是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起搏器心电图
钉样信号
室性早搏:提前发生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间大于0.12s T波的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其前无P波
QRS波群
T波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
Q-T间期:指从QRS波群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间,反映心室去 极与心室复极的总时间
U波:代表心室肌的激后电位。 在T波之后0.02 ~ 0.04s出现,方向与T波一致
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形态
➢新月型 ➢弓背型 ➢斜直型 ➢墓碑型 ➢巨大R型
急性心肌梗死的处理: ➢ 立即停止一切活动,绝对卧床休息 ➢ 氧气吸入,心电监护 ➢ 开通至少2路静脉通路(避开右侧上肢打留置针) ➢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 溶栓或介入治疗

常见心电图的基本识别

常见心电图的基本识别
暂停1/10秒后,房室结被激动, 并且兴奋向下进入房室束,通 过房室束到左右束枝。 QRS综合波代表从房室结到浦 肯野氏纤维并进入心肌细胞的 电兴奋。 浦肯野氏纤维把兴奋传到心肌 细胞,同时导致心室收缩。
注:
Q波是QRS波中第一个向下的波, 它后面跟着的是R波。Q波常常 缺如。如果一个QRS波中有出 现在Q波之前的任何向上的波, 则它不是Q波。只要有Q波,它 总是QRS综合波的第一个波。 向上的R波之后是一个向下的S 波。 整个QRS波代表的是心室收缩 的电活动。
在P.V.C.之后有一 个代偿性间歇, 这个期间心脏处 于电静止状态
四、室上性心动过速
• 阵发性房性心动 过速和阵发性结 性心动过速均起 源于心室之上, 统称为室上性心 动过速
心肌梗塞
传统上所说的心肌梗塞包括局 部缺血、损伤和梗塞
1、局部缺血是指与
正常相比,冠状动脉 的血液供应减少。T
波倒置是局部缺血的 特征性表现。
加压(A增加V电
压)肢体导联
• aVL(left)——左上肢 • aVR(right)——右上肢 • aVF(foot)——左下肢
号外:aVF最容易反映左心室下壁 的心肌缺血
肢体导联平行于病人胸 部的平面——(额面) 胸导联将病人身体分为 上下两半——(横断面)
每个肢体导联从不同的角度记录 心脏活动,每个导联(I、II、 III、AVR、AVL、AVF)是同一心 脏活动的不同视图。
下壁梗塞是由于右或左冠状 动脉的分枝阻塞所造成。
右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回旋枝 冠状动脉左前降枝
血清钾对心电图的影响
T波是钾的“小房子”哦!
钾高
房子高
钾低
房子低
高钾:P波低平,QRS波群增宽,T波高尖 低钾:T波低平或倒置,并有U波增 (P波逐渐低平,严重时,P波难以辨认) 高。失钾越严重U波越明显。

常见心电图的识别ppt课件

常见心电图的识别ppt课件

确诊
24
急 性 非
ST 抬 高 型 心 肌 梗 死 心 电 图 演 变
25
心律失常
•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 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 序的异常
• 按其发生原理,区分为冲动形成异 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
26
心脏冲动形成与传导系统解 剖及动作电位特征
27
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一.冲动形成异常 异常自律性、触发活动 二.冲动传导异常 传导阻滞 、折返
折返是所有快速性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发生机制。
28
房性早搏(期前收缩)
• P波提前发生,与窦性P波形态各异;不 完全性代偿间歇居多;QRS波群形态通 常正常,有时也可出现室内差异性传导
房早二联律
29
描述早搏的几个概念
• 偶发:每分钟少于3—5次 • 频发:每分钟5次以上 • 二联律:一个窦性搏动继一个早搏 • 三联律:真性(一个窦性继两个早搏)、假
• 室颤的波形、振幅、频率均极不规则, 无法识别QRS波群、ST段、T波
45
人工起搏心电图
• 脉冲信号波:垂直型、占时短(2 毫秒)的所谓钉样标记
46
窦性心动过缓
• 具有窦性心律的特征 • 窦性节律频率减慢:成人<60次/分
47
窦性停搏
• 窦房结在某个时期内兴奋性降低,不能 产生冲动,而使心房暂时停止活动,称 为停搏或窦性静止
与某些内分泌疾病对心肌的影响 • 在心脏介入治疗及心脏手术中心电监护
3
心电图的组成及命名
4
ST段的判断
近似缺血型
水平型
下垂型
下斜型
5
快速目测法
• 口对口向左走,尖对尖朝右偏
6
正常心电图

临床常见心电图判读ppt课件

临床常见心电图判读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47精选ppt课件48
心房扑动:心房波动规则,P波消 失,代之以"F"波,"F"波在II、 III、avF导联清晰,波间匀齐相差 不超过0.02s,"F"波频率在240430bpm,房室传导比例不定,常合 并有不同程度的房室阻滞。
精选ppt课件
49
心房扑动
P波被大锯齿波所替 代,一般心律是整齐 的。除非存在……箭 头所示为心房扑动波。
(二)心肌梗塞图形演变及分期
正常 超急性期 急性期
亚急性期
陈旧期
精选ppt课件
5
超急性心肌梗死
精选ppt课件
6
精选ppt课件
7
精选ppt课件
8
前间壁心肌梗塞
精选ppt课件
9
超急性下壁心肌梗塞
精选ppt课件
10
心内膜下心肌梗塞
精选ppt课件
11
早期复极定义
早期复极综合征为一种临床常见的心
精选ppt课件
60
精选ppt课件
61
精选ppt课件
62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S
A
A-N = = = = = = = = = = = =
N-V
精选ppt课件
22
精选ppt课件
23
➢ III º AVB P波与QRS波各有自己的固有节律, 心室率慢于
心房率 ,QRS波形态及心率取决于心室起搏点的位置:
若起搏点在希氏束分支以上, 则QRS波正常,心室率> 40 次/ 分;

临床心电图-常见急危心电图识别与临床处理!

临床心电图-常见急危心电图识别与临床处理!

快速心律失常-宽QRS波
快速心律失常-宽QRS波
• 室速 • 心电图特点:3个以上的室性早搏连续出现;QRS波群形态宽大畸
形,时限≥0.12秒,STT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心室率通常 为100-250次/分,心律规整也可不匀齐;室房分离;心室夺获与 室性融合波。有时可见保持固有节律的窦P融合于QRS波的不同部 位。 • 临床症状取决于发作时心室率及持续时间。
Wellens综合征
Wellens综合征
• 心电图特点:V1-4导联T波对称深倒置。 • Wellens综合征:T波特征性改变主要出现在胸前导联,以
V2-3为主,优势可以扩展到V4-6导联。无异常Q波或R波 振幅下降或消失;无ST段移位或轻度抬高(<0.1mv)。 • 心绞痛缓解后出现T波对称性深置或双向,以后逐渐转为 直立的动态演变过程,持续时间数小时至数周不等。 • T波特征性改变当心绞痛再发发作后可以重复。
缓慢心律失常
缓慢心律失常
• 缓慢心律失常-窦性停搏 • 规则的PP间隔中没有P波,出现逸搏心律,在失去P波之前或之后
的PP间隔与正常PP间期不成倍数关系。
缓慢心律失常
缓慢心律失常
• 缓慢心律失常-II度II型房室阻滞 • P波规律出现,发生周期性QRS波群脱漏,房室传导比例固定如
2:1;3:1;PR间期固定;长RR间期是短RR间期的整倍数。
• 心梗定位:以病理性Q波出现的导联或ST段抬高的导联定位。
心梗定位
急性心梗
• 对于新出现或假定新出现的LBBB伴有典型心肌缺血症状的患者, 采用下列3种心电图标准之一诊断心肌梗塞:
• 1.在QRS正向波的导联上ST段抬高≥0.1mV。 • 2.V1-3导联上ST段下移≥0.1mV。 • 3.在QRS负向波的导联上,ST段下移≥0.5mV

常见心电图识别

常见心电图识别
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文氏现象)
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 又称莫氏Ⅰ型 • 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QRS波脱落(有P波,但
其后无QRS波),脱 落后的P-R间期缩短,然后
周而复始出现上述现象。
II度房室传导阻滞(I型)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 又称莫氏Ⅱ型 • P波规则的出现、P-R间期固定不变、突然出 现P波后QRS波群脱漏 • 房室传导比例可为2:1,3:2,4:3,5:4
④同一导联P-P间隔之差小于0.12s
凡具备①、②条可确定为窦性心律
窦性心律失常
正常窦性心律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
• 常见于:
• 生理:运动员、老人或睡眠情况下 • 病理:颅内压增高、病态窦房结综 合症、青光眼、低温麻醉、垂体或甲 状腺功能低下、洋地黄过量及应用β
-受体阻滞剂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点
1.以早搏形式出现连续3个或3个以上宽大畸形的 QRS波 2.节律整齐,频率约为150-220次∕分 3.有时可见正常节律的窦性P波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房室传导阻滞
不完全性: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文氏现象) •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高度 完全性: 传导
正极 负极

Ⅱ Ⅲ
左手腕
左脚踝 左脚踝
右手腕
右手腕 左手腕

标准双极导联的连接方式
常用心电图导联
加压单极导联
正极 负极
aVR
aVL
右手腕
左手腕
左手腕+左脚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目的:1、熟练掌握心电图的操作步骤2、掌握正常心电图的特点3、能够描述房早、室早、房颤、室颤等典型心电图的特点及能够识别相关心电图图形4、掌握起搏器心电图图形的特点心电图的相关知识及其操作心电图:心脏在机械收缩之前,首先产生电激动,产生生物电流,并经组织和体液传导至体表,丁身体的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电位差。

将这种变化着的电位差用心电图机记录下来,形成动态曲线,即为心电图,亦称体表心电图,常规心电图C 心房的传导系统:心脏起搏传导系统是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集成相连的结和束,包括赛房结、房内束、心室内传导束、浦肯野氏纤维及部分人存在的变异的副传导束。

目的及意义:(1) 目的:了解病人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情况及安装有起搏器病人的起搏工作情况。

(2) 意义:①能明确各种心律失常,包括激动起源异常和各各种传导障碍;②确定有无心肌梗塞,并可了解梗塞的部位,范围及其演变过程;③可大致了解心肌疾患和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及有无心房和心室肥大、急性与慢性心包炎,或电解质紊乱;④提示某些茅如洋地黄、奎尼丁竺对心肌的影响,尤其是毒付作用;⑤心脏手术和心导管检查时,进行心电监护,可以及时了解心律变化及心肌供血情况⑥心电图对心脏病诊断有一定局限性,不能圆满地评价心脏功能的改变适应症:常规体检、了解病人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情况、起搏器工作情况,当患者自觉胸闷、心悸等不适时协助医生明确诊断。

电极的安装:导联端颜色红黄绿里八、、红黄绿棕里八、紫记号R L F N V1V2V3V4V5V6电极位置右手左手左脚右脚(1)(2)(3)(4)(5)(6)胸导联的标准位置:V3 : V2与V4联线的中点V4: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问V1 :胸骨右缘第四肋问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问V5:左腋前线与V4水平处V6:左腋中线与V4水平■处V7:左腑后线与V4水平处V8:左肩胛下角与V4水平■处V9:左脊柱旁线(脊柱突旁2厘米处)与V4水平■处V3R:右胸部与V3对称处V4R :右胸部与V4对称处V5R :右胸部与V5对称处操作步骤:1、心电图机准备:(1) 注意远离X光机、超短波装置或其安电器设备,安们可能会产生干扰(2) 连接好电源线(3) 检查导联线是否连接好(4) 记录纸是否充电(5) 调节振幅放大钮,使振幅1cm相当于定标电压1mV。

纸速一般为25mm/s2、病人准备:(1) 按医嘱核对姓名、床号及要求等,受检者稍休息,取平卧位,一般不应在跑步、饱餐、饮茶、吃冷饮或吸烟后进行检查(2) 接好心电图机地线,导联选择器应位于基点,打开机器电源开关,预热机件(3) 仔细观察被检查者的手脚是否接触了金属或金属制的床(4) 用酒精将安装电极处的皮肤擦干净,将油脂擦掉,受检查者两腕及两踝上部固定电极板,松紧适宜。

在胸前按规定位置固定吸引电极。

为使电极安放于清洁的部位,建议上肢、下肢、胸前三个部位,清洁好一个部位即安放好一个部位的电极。

必要时涂抹导电糊。

心电图的阅读方法:1、心律:先找出P波,再检查P—R间期,R-R间期是否规则,P波与QRS波的方向及其关系是否正常,紧确定何种心律2、测定心率,P-R间期及Q-T间期3、检查各导联中的P、QRS、T波:注意其形态、时间、电压及相互比例是否正常;测量心电轴4、检查ST段有无偏移5、检查各导联中有无其它的特殊改变6、心电图诊断顺序(1)心律类别(2)心电轴和电压(3)心电图是否正常(4)其它诊断正常的心电图在U, m, avF导联主波方向向上,AVR导联主波方向向下,如左右肢导火反则呈右心位的心电图表现正常心电图特点:(1) P波;左右心房的除极波;P波<0.11秒,电压<0.25mv,在皿,m, avF导联主波方向向上,AVR导联主波方向向下;(2) P-R问期:指P波起点到QRS波群的起点之间的问期,代表从心房肌开始除极到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在0.12-0.2秒;(3) QRS波群:反应左右心室除极的是位变化,在0.06-0.10秒;(4) ST段:是QRS波群的终点到T波开始前的一段水平■线,代表团左右心室全部除极完毕至复极开始以前的一段时间,抬高<0.1mv,压低<0.05mv;(5) T波:为心室复极的电位变化,与主波方向一致,而且大丁同导联R波的1/10(6) Q-T问期;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的全部过程。

心电轴目测:I主波f用主波f心电轴偏I主波f用主波J心电轴偏I主波1用主波f心电轴偏I主波1用主波J心电轴偏心律失常:凡激动的起源点、频率和传递顺序、速度,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均会形成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可分为冲动起源异常(如早搏、逸搏、扑动、颤动)和冲动传导异常(如传导阻滞、预激综合症等)。

可由各种器质性心血管病、药物中毒、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因素引起,部分心律失常也可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

治疗原则:恢复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尽快纠正心律失常所引起的血液动力学障碍为原则,除病因治疗外,尚需药物治疗,还可使用非药物治疗:机械性兴奋迷走神经、心脏起搏器、电复律、电除颤及经导管用电、激光、冷冻等消融术。

护理时应作好心电监护,及时发现病情,并帮助病人学会自我护理。

1、赛性心律失常:当赛房结冲动形成过快、过慢、节律不规则或传导障碍时所致心律失常,统称为赛性心律失常。

心电图特点:赛性P波,P-R问期》0.12秒,赛性心动过速时P-P问期<0.6秒;赛性心动过缓P-P问期>1秒;赛性心律不齐P-P问期不等,最长与最短的P-P问期之差>0.12秒;赛性停搏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2秒,无P波,长P-P问期不是短P-P问期的倍数2、过早搏动:(1) 房性早搏:①提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赛性P波不同②P'-R问期>0.12 秒③早搏后的QRS波群形态多正常④代偿间歇不完全(2) 房室交界性早搏:①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形态与赛性者基本相同② 逆行的P波(皿,m, avF导联P波倒置)可出现丁QRS波之前、后或埋丁QRS波群中③P'-R问期<0.12秒或R- P'问期<0.2秒(3) 室性早搏:①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形态异常,时限>0.1渺②提前出现的QRS波群之前无相关的P波③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④ 代偿问期完全;频发的室性早搏可呈二联律或三联律3、异位性心动过速:(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①逆行性P破,频率多在160-220次/分,节律规则,P波可位丁QRS小组群之前、之中、之后。

②QRS波群形态多为正常③可出现暂性S-T段压低及T波倒置。

(2)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①连续出现3次或3次以上的快速、宽大畸形的QRS波群,QRS波群时限> 0.1渺,心率多为150— 200次/分,R-R 问期轻度不齐。

②P波与QRS波群无关,常融天QRS波群的不同部位而不易辨认4、房颔:①赛性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不一、间距不均的心房颔动波(f波),频率为350-600次/分,在皿,m , avF导联较为明显②QRS波群正常③R-R问期绝对不等.房扑:①赛性P波消失,代之以频率为250-350次/分,形态相同,间隔匀齐的锯齿关F波,F-F问无等电位线,在某些导联中可连续呈波浪型。

②QRS 波群与F波比值(房室传导比值)固定,心室律规则(R-R问期相等)③QRS 波群形态和时间正常④房室传导比值多为偶数,呈奇数者少见。

室颔:P-QRS-T波群消失,代之以连续快速出现、大小不等、极不规则的波浪状曲线濒率达200-500次/分.室扑:①基线消失,QRS-T互相融合无法区分②表现为较均齐的振幅高大的正弦曲线样大扑动波,频率在150-250次/分。

5、房室传导阻滞: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每个P波后均有QRS波群,P-R问期》0.渺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文氏现象:P-R问期逐渐延长,同时R-R问期逐渐缩短,直至P波不能传入心室,脱落一次QRS波群,心室外脱漏后的P-R问期乂恢复原来时限,以后乂逐渐延长,如此周而复始。

莫氏现象:P-R问期(正常或延长),伴不规则心室漏搏,可呈4: 3、3:2 或2: 1、3: 1等比例的房室传导阻滞。

左束传导阻滞①QRS波群时间延长>0.1渺②QRS波群形态改变:V1V2甚至V3呈rS 型或QS型,RV5、RV6粗钝有切迹,一般无Q波,I, avL导联同上③ST-T改变:V1、V2的ST段抬高,T波直立;V5三度房室传导阻滞: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各保持自身的节律,P波频率高丁QRS波群的频率,心室起搏点如在房室外束分义以上,则QRS波群形态及时间正常,如在房室束分义以下,则QRS波群宽大畸形。

6、束支传导阻滞:右束传导阻滞:①QRS波群时间延长>0.1渺②QRS波群形态改变:V1、V2 呈rsR,型,或呈宽大并有切迹的R波③ST-T改变:V1、V2的ST段降低,T 波倒置,V5、V6的ST 段抬高,T波直立。

、V6ST段降低,T波倒置7、高血钾的心电图:T波高尖,继之QRS均匀性增宽,严重时P波消失,QRS 增宽与ST-T合并呈正弦波形,量后心室停搏或室颔低血钾的心电图:T波振幅降低而U波逐渐明显,T-U融合,U波高度超过T波,可呈驼峰状,低钾可引起各种异位室性心律,也可加重洋地黄中蠹作用。

8、左心房肥大;P波增宽>0。

11秒,顶端有双切迹呈双峰,峰距> 0.04#,在皿,I, avL导联明显右心房肥大:P波高尖,>0.25mv在Lm, avF导联明显左心室肥大:①QRS波群电压增高:RV5>2.5MV , RAVL>1.2mV②心电轴左偏不超过-30。

右心室肥大:①QRS波群电压增高,R VI>1M V,R AVR>0.5mV,②QRS波型发生变化:V3R、VI导联呈qR、R、Rs、S型③心电轴右偏>110。

9、急性心梗的心电图:①出现病理性Q波,Q波宽度》0.0础,深度削导联1/4R②ST段呈弓背样抬高③T波倒置梗塞部位诊断:①前间壁:VI、V2 ②前壁:V3、V4③前侧壁:V5、V6、AVL④高侧壁:I、AVL⑤下壁:u、m、AVF⑥正后壁:V8、V9⑦后侧壁:I、AVL、V5-V8 ⑧后下壁:U、m、AVF、V7-V910、心脏起搏的心电图图形;①刺激信号:多表现为0。

5ms的直线形标记。

应观察此信号与其后的P或QRS波的关系。

②起搏的心房波:由起搏信号及其后的P波组成。

③起搏的心室波;起搏信号及紧随的宽大QRS级别。

目前常用的是右室外心尖部起搏斗,产生的QRS波在肢体导联表现为完全性左束支阴滞图形伴心是轴左偏,而胸前导联心电图可有两种:(1) V5、V6的QRS宽而向上;(2) V5、V6的宽QRS波以S波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