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 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和任务《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必修的职业核心课程,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已经成为自动化装备的主流和未来发展方向,工业机器人的操作是一门实用的技术性专业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在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令学生能全面把握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安装、配置与调试方法。
本课程主要通过分析工业机器人的工作原理,通过涂胶、搬运、喷漆等常用工艺的实践,使学生了解各种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熟练掌握工业机器人的操作方法,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2.学习领域描述国际先进国家在汽车、电子电器、工程机械等行业大量采用了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这就需要大量的具备工业机器人基本操作、在线示教、离线编程技能的,对机器人搬运、涂胶、喷漆、码垛等工艺具有足够的了解,能够控制机器人完成上述任务的操作技能型人才3.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先修课程:《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机械制图与CAD》、《机械设计》后续课程:《工业机器人拆装与维护》、《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4.课程目标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编程和操作方法,了解工业机器人常用工艺,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机器人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并相应的掌握一些实用工业机器人控制及规划和编程方法。
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当能具备从事工业机器人企业生产第一线的生产与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储备,包括:(1)掌握用示教器操作工业机器人运动的方法(2)能新建、编辑和加载工业机器人程序(3)能够编写工业机器人搬运动作的运动程序(4)能够编写工业机器人涂胶运动的运动程序(5)能够编写工业机器人喷涂运动的运动程序(6)能够编写工业机器人上下料运动程序(7)能够编写工业机器人码垛运动程序5.课程内容和要求续上表6.相关说明6.1课程教学的组织与方法(1)总体原则:行动导向-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2)组织形式:项目教学、现场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习;(3)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课文法、示范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
《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
XXXX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一、课程代码120801二、适用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自动化等专业三、课程性质《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是我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主要讲授机器人技术及应用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在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中,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对已学知识有了更好的掌握,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对实现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
《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的先修课程为《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等。
后续课程为:《PLC技术应用》、《机器人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毕业设计》。
四、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课程共4学分、64学时,安排在第三学期授课,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表五、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设计的思路为:1.本课程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以典型实际机器人为载体,设计学习任务, 将机器人知识应用到具体生产生活服务工作中。
通过实施任务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
2.课程内容以学生就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着眼点,力求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3.教学内容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设计安排,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由低到高的方向转变。
4.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组织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5.教学评价多元化,本课程为考试课程,期评成绩以平时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和笔试成绩按比例评定,具体分配情况为:期评成绩=平时成绩×20%+技能考核成绩×40%+笔试成绩×40%。
六、课程总体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机器人技术发展的概况;2.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构造特征及状态描述;3.了解机器人坐标系统,掌握坐标系的相互转化;4.掌握机器人位置运动学、速度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相关知识;5.具有运用自动化相关理论,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业机器人基础》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基础》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中等职业学校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三年制)学生。
二、适用专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本课程是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机器人安装调试员、机器人编程员等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
在课程设置上,它是承上启下的核心课程,非常重要,前面课程有电工技术基础与应用、机械基础和低压电器控制与应用,后续课程有机器人操作与编程、机器人系统集成运维等。
四、课程目标总体目标本课程主要介绍、讲解工业机器人本体结构组成、主要部件的控制原理和性能、工业机器人整体性能、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向等内容。
其中重点讲解工业机器人本体结构组成、主要部件的控制原理,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工业机器人运动系统、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能使用示教器操作工业机器人完成简单动作。
1.知识目标(1)了解机器人的产生与发展、组成与技术参数;(2)掌握机器人分类与应用,对各类机器人有较系统地完整认识;(3)了解工业机器人的组成与性能;(4)熟悉工业机器人本体的组成部分;(5)了解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构成;(6)了解工业机器人的编程语言和编程特点;(7)熟悉工业机器人示教器的基本操作;(8)熟悉机器人基本的故障排除。
2.技能目标(1)理解能力;能够熟悉机器人本体,示教器和控制柜之间的关系;外部设备与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关联;识读机械零部件装配图;(2)操作能力:规范使用工量具;能够使用拆装工具完成机器人本体的机械拆装;使用机器人示教器编辑机器人程序,并完成调试,实现机器人运动;(3)表达能力:能够表达出机器人系统组成部件、本体零件等专业名称;(4)逻辑能力:理解机器人系统的接线图;能够根据机器人的目标动作,完成基本程序的编辑,并了解程序中的含义。
工业机器人的维护和保养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的维护和保养课程标准
1. 前言
工业机器人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其具有高效、精准且低成本的优势,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在使用中,机器人也面临着磨损、故障等问题,需要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稳定运行和长期使用,在此基础上,本课程标准就应运而生。
2.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应该掌握以下技能:
- 理解机器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 掌握机器人的维护和保养技巧;
- 具备机器人故障诊断和排除的基本能力;
- 研究应对机器人特殊工况的技巧。
3. 课程内容
3.1 机器人简介
介绍机器人的分类、构造和应用领域,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3.2 机器人维护
以常见的机器人关键部件(如伺服电机、减速器等)为中心,
介绍机器人的维护知识和技能。
3.3 机器人保养
介绍机器人保养的理念、方法和步骤,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机
器人保养计划,并能够定期进行保养。
3.4 机器人故障诊断与排除
从常见的机器人故障(如传感器故障、机械部件故障等)入手,介绍机器人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3.5 机器人特殊工况
介绍机器人在特殊工况下(如高温、低温、灰尘、湿润等环境)的保养和维护技巧。
4. 课程评估
学生应按时完成研究任务并参加课程考核,主要考核内容包括
机器人维护和保养计划、机器人故障排除等。
5. 注意事项
- 本课程为基础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机械、电子等领域的知识;
- 本课程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建议学生结合实际进行练。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掌握机器人的基本维护和保养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为工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定位与作用(一)课程定位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课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本课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工业机器人系统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上机操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具备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实际控制系统的安装、编程及调试运行的职业应用技能。
培养学生的应用与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的作用本课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培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本专业最为重要的一门课程之一。
本课程与前修课程《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可编程控制器》等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对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相关国家标准的认识能力及工业机器人设备自动控制与维修的能力。
与后续课程《工业机器人故障诊断与排除》等相衔接,为后续《工业机器人故障诊断与排除》、《毕业设计》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实践操作基础。
三、课程设计理念遵循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求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内容体现本课程的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知识内容、技能内容和素质内容。
工业机器人技能训练的基本知识包括控制系统的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配线及编程、西门子S7-1200PLC控制线路的设计、配线、PLC与工业机器人及外围设备的通讯等,培养岗位专业技能,最后通过系统设计与通调完成岗位专业素质的培养。
四、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相应的控制系统设计与编程知识,具备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为职业能力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知识目标】(1)熟悉 FANUC 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基础。
(2)掌握 FANUC 机器人的工业机器人的执行机构。
(3)掌握 FANUC工业机器人的传感系统。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工业机器人操作运维、应用编程、调试维护等职业能力,以及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职业素养,使学生系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功能、应用技能、程序设计方法和编程技巧,为今后从事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
前导课程:《机械基础》《电气控制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等。
后续课程:《智能制造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工业机器人综合实训》等。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从应用角度和企业需求出发,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相关概念、原理、基本应用及标准规范,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与组成,掌握装调、编程、调试、维护等基本技能和应用,熟悉工业机器人应用安全规范、应用标准,为从事工业机器人操作运维、应用编程、技术服务及生产管理等岗位奠定基础。
能力目标:1、掌握工业机器人安全规则和标准规范,具有排除安全问题和执行标准规范的能力。
2、能正确识别工业机器人品牌,能正确选型。
3、能熟练掌握工业机器人操作规范,能装配连接机器人,能正确使用机器人。
4、能熟练校准和标定机器人参数。
5、能熟练配置机器人I/O参数。
6、能熟练手动操纵机器人。
7、能熟练使用离线仿真软件配置机器人参数和离线编写程序并能运行调试。
8、能熟练使用示教器配置机器人参数和在线编写程序并能运行调试。
9、具有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设计开发能力。
10、能对工业机器人进行日常维护和简单的维修。
知识目标:1、掌握机器人及工业机器人的概念,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分类及品牌,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2、掌握ABB工业机器人基本组成的概念、原理和功能。
3、掌握ABB工业机器人I/O接口的概念、种类和使用方法以及接线原理、标准。
4、掌握ABB工业机器人参数的概念、功能和使用规则。
5、掌握ABB工业机器人参考坐标系的概念、识别及应用。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熟练应用工业机器人完成各种生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教学内容1. 工业机器人基础知识:包括机器人结构、运动学、控制原理等;2. 工业机器人编程语言:包括常用编程语言、编程规范等;3. 工业机器人应用场景:包括机器人工作站的设计、布局、调试等;4. 工业机器人维护与故障排除:包括常见故障类型、排查方法、维修保养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基本理论;2. 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训、项目等形式,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操作、编程、调试等技能;3. 校企合作:与工业机器人企业合作,引入企业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四、考核方式1. 理论考试:考察学生对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2. 实践操作:考察学生应用工业机器人完成实际生产任务的能力;3. 项目完成情况:考察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的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五、课程资源1. 教材:推荐使用由工业机器人企业或高校编写的相关教材;2. 实验设备:包括工业机器人实训平台、示教器、传感器等;3.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教学视频、技术文档、论坛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六、课程实施建议1. 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2. 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3. 定期开展教学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4.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与工业机器人技术相关的竞赛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课程标准的制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和应用,促进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设计——以工业机器人自动线装配与维护课程为例
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设计——以工业机器人自动线装配与维护课程为例发布时间:2021-12-02T01:53:39.23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9期作者:程鹏[导读]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到来,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培养符合智能制造产业需求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程鹏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重庆市 400712摘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到来,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培养符合智能制造产业需求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工业机器人技术是一门包括工程数学、机械、电气、电子、自动化、传感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等多技术领域的新型学科,其知识范围广、理论知识抽象、技能训练难度高,对教学提出了挑战。
想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对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课程的整体定位、教学理念、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考核评价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并且依据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本文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工业机器人自动线装配与维护课程为例进行教学设计。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自动线;装配一、课程定位与学情分析(一)学生前置课程基础较为薄弱在学习本课程前,学生需要学习较多的前置课程进行积累,专业课学科交叉性强,知识覆盖范围广,理论复杂,高职学生学习难度较大,而且很多学生到了大三,前面大一学过的知识(如工程数学、电工技术)很多都已忘记了,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又进一步加深了理解课程的难度。
学生感觉课程难度大,影响学习兴趣,从而学习动力不足,产生怠学情绪。
需要通过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回忆前置知识、降低课程的理解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学生理实脱节,知识不懂应用,实操不知原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讲解的理论知识只是“记住了”,而不能够应用在实际的问题上,对于课上讲授的实操技能也仅仅是“照着做”,而不能够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一. 课程基本信息二. 课程详细信息(一)课程简介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能自动执行工作,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主要了解机器人的分类与应用、机器人运动与动力学基本概念、机器人本体基本结构、机器人轨迹规划、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构成及编程语言、典型工业机器人自动线的基本组成及特点等内容,对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有一个完整的理解。
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工业机器人”及“服务机器人”系统的模拟、编程、调试、操作、销售及自动化生产系统维护维修与管理、生产管理等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机器人技术基础。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选修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
工业机器人课程应定位于为企业培养能够完成工业机器人编程、操作、维保的应用型人才。
其前修课程有《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控制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等,后续课程有《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职业能力发展的阶段确定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从初级工到专家的发展顺序,来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从单一机器人的操作,到机器人工作站的整体把握。
全部课程都安排在机器人实训室上课,每一个项目都有实践环节,每一次的学习过程就是工作的过程,并且在实践操作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规范操作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每一次的考核评价都有相关内容,这种职业素质是在任何企业工作都应具备的。
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根据项目任务通过视频、图像、实训设备等,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在各种场合的应用。
对于机器人的工业应用着重讲解其各种结构形式及应用场合,通过该项目使学生对机器人学科有全面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RT-TOOLBOX2仿真软件完成虚拟机器人的加载和控制。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课程标准课程编码:17010015课程类别:综合实习实训课适用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参考学时:72学时一、课程性质与定位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综合实习实训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1+X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内容,通过学。
2.课程定位根据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立足于工业机器人的行业发展,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建筑行业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3.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本课程后续课程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电气线路安装与维修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岗位实习二、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本课程内容是根据《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和《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四级/中级工等级的知识要求而设置。
将基本理论知识点内容融入到工作过程中进行课程建设,采用工作过程中讲解理论知识点的形式进行教学单元设计。
本课程采用讲授、多媒体、参观、虚拟仿真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通过本课程学习和线下的实践练习,能够达到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和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达到四级/中级工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要求能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基本技能,同时,也规范从业者的工作行为,使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客观需要,成为智能制造高技能应用人才。
(一)知识目标学习者能够识记和理解工业机器人系统所涉及到的机械、电气和法律法规知识。
1.识记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和职业守则;2.理解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知识及技术原理;3.识记常用装配工具、仪器和工装夹具的使用方法;4.识记机械、电气装配工艺与操作的方法;5.识记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现场文明生产要求、安全操作与劳动保护、安全用电、环境保护;6.识记质量管理知识:企业质量管理目标、岗位质量管理要求、岗位质量保证措施与责任;(二)技能目标学习者能够完成机器人的机械、电气装置的装调,相关信号、参数配置,示教操作和编程调试,安全防护装置安装和操作,填写装调和操作记录等工作:1.能够完成工业机器人系统的系统操作与设定;2.能够完成示教编程与调试;3.能够对工业机器人进行基本的保养与维护4.能够做到安全操作,读各种安全标识(三)素质目标培养从业者深厚的爱国情感,具备质量、安全、规范意识、实践动手、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和工匠精神和创新思维等职业素质。
机电设备组装与调试课程标准
考核原则:
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以能力评价为核心,突出实践能力评价。建立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和手段多元化,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理论教学、一体化教学、企业实践采用不同的考核及评价方案。
参考性学习任务
序号
名称
学时
1
送料机构组装与调试
30
2
机械手搬运机构组装与调试
30
3
物料搬运及物料分拣机构组装与调试
42
教学实施建议
1.建议采用一体化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实物训练结合。
2.多媒体动画教学以强化学生对工艺过程的了解为主。
3.授课教师应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的实际工作经验,能满足一体化教学工作任务驱动的要求,必要时建议引进企业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授课
3.按照作业规程应用必要的标识和隔离措施,确保现场施工安全
4.依据《电气设备安装国家职业标准》施工
5.按照现场6s管理的要求,作业完毕后能清点工具,收集剩余材料,清理工程垃圾,拆除防护措施
6.为操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7.按照企业管理制度,正确填写维修记录并归档,确保记录的可追溯性,为以后维修提供参考资料
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能够按照作业标准对YL-235A型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等装置进行组装与调试。
具体目标:
1.能识读气路、电气系统图以及装配文件;
2.能根据行业标准进行气动回路连接和元件、贿赂故障判断;
3.能根据电气接线图要求正确进行电气控制回路连接,能正确拆装电器元件;
4.能正确连接PLC与气动设备、与PC,并能通过程序进行调试;
工业机器人的维护和保养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的维护和保养课程标准---1. 引言工业机器人已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机器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维护和保养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档旨在为培训机构和工业机器人维护人员提供一套全面的维护和保养课程标准,以指导其在实践中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
---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员具备以下维护和保养工作的能力:- 熟悉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理解工业机器人的巡检和维护流程;- 研究工业机器人的保养和更换常见零部件的方法;- 培养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安全操作的意识;---3. 课程内容3.1 工业机器人基础知识- 工业机器人的定义和分类;- 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工业机器人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和编程方法。
3.2 工业机器人故障排除- 工业机器人的常见故障及其原因分析;- 工业机器人故障排除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工业机器人故障排除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3.3 工业机器人巡检和维护- 工业机器人巡检的目的和要点;- 工业机器人巡检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工业机器人巡检记录和报告的编写。
3.4 工业机器人的保养和零部件更换- 工业机器人常见零部件的检查和保养方法;- 工业机器人常见零部件的更换步骤和技巧;- 工业机器人保养和零部件更换记录的管理。
3.5 工具和设备的使用与安全操作- 各种维护工具和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工具和设备的保养和存放;- 安全操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4. 培训方式和评估方法本课程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包括教师讲授、案例分析、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等。
为了确保学员掌握并应用所学知识,将进行课程结束后的综合评估,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
---5. 培训资源为了保证培训的有效进行,需要准备以下资源:- 工业机器人实物;- 维护工具和设备;- 相关维护和保养文献资料;- 理论和实践课程教材。
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电气控制与PLC、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后续课程: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自动化工业生产的安装与调试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二、课程性质工业机器人的安装与调试是为了满足工业机器人行业要培养工业机器人装配调试、操作维修、设备维护管理专业人才需要而开设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的一般流程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工业机器人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等工作。
为学生后续学习和今后从事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课程在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该课的先导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电气控制与PLC》和《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经过这三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具备机械部件拆装、机电设备电器控制、电子产品焊装调试、软件编程和机械图和电器原理图的识读能力。
已基本具备学习本课程的知识、技能基础。
《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后续课程为《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自动化工业生产的安装与调试》,进一步学习工业机器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设计课程结构;以双证书标准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改革课程内容;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四、课程设计该课程是依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职业岗位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通过对课程内容高度归纳,概括了工业机器人系统构成、机器手动操作、机器人编程控制、机器人参数设定及程序管理等,容的组织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基本理论知识到提高知识与技能训练。
学生通过学习,基本掌握本课程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初步具备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能力以及有关的创新创业技能。
《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课程编码:11212010课程类型:理论开课部门:电气工程系规定课时:48一、前言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中的必修课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工业机器人电气设计、电气制造、系统集成等职业岗位的工业机器人本体及点焊、弧焊、搬运、上下料和装配工作站的维护与保养的技能。
2.课程定位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专业专项能力课程,该课程的核心技能是掌握如何通过保养、维护的方法,为构建维护保养计划提供必要的素材,是安全使用工业机器人系统的一项技能。
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是根据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能拆装、维护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电气系统任务来设置的。
前导课程:《上下料机器人工作站系统应用》、《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等。
后续课程:《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3.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内容设计重在培养学生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和保养能力,围绕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及设备维护和保养能力要求,通过日常维护保养方法设置和工具使用等技能应用,依据维护保养制度和维护保养工作计划,组织学生完成保养卡的制订、保养计划的制订、维护保养作业和设备正确更换能力。
为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项目导向课程思想,本课程根据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以工业机器人本体及点焊、弧焊、搬运、上下料和装配工作站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展开以操作安全事项、机器人维护事项、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控制柜和工作站维护与保养等内容安排,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项目维护为载体组织项目课程内容。
本课程对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开设,共48课时,其中实践课时占24课时。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熟悉工业机器人系统安全操作规程;2)熟悉工业机器人常见安全警示标志;3)熟悉工业机器人技术手册;4)熟悉机器人控制柜电气系统图;5)了解工业机器人常见运行故障代码;6)掌握工业机器人的日常维护与保养知识;7)掌握工业机器人系统周期维护的基本内容及流程。
《工业机器人安装、编程与调试》一体化课程标准
一体化课程名称
工业机器人安装、编程与调试
基准学时
120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在智能制造控制系统中,机器人是工业及非产业界的重要生产和服务性设备,也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自动化设备。维护人员对机器人的安装、编程与调试是保障设备正常生产中的重要一环系。设备维护人员从主管处接受安装与调试任务单,明确工作任务要求,与客户和设备操作人员沟通,准确掌握现场情况;查阅设备图纸、手册、技术协议等相关技术文件,制定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安装、编程与调试方案;在规定时间内,按作业流程及规范要求完成设备的硬件安装、线路连接、通讯设置与测试、设备与系统平台互联集成、程序编程及调试、数据采集与分析、填写调试报告等工作;作业过程中要有安全意识,在检查合格后交付组长验收,并整理相关技术资料及存档。并对本次安装及调试进行总结和交流。
1.能读懂任务单,接受工作任务,明确作业项目及工期要求。
2.能与现场相关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准确获取现场情况信息。
3.能准确查阅设备图纸、手册、技术协议等相关技术文件,确定工业机器人安装、编程与调试的内容、流程与规范,记录相关技术要求,并综合考虑质量、经济、时间等要求制定调试工作计划。
4.能操作机器人示教器对点位进行示教。
学习任务1工业机器人手机装配工作站的安装、编程与调试(40%);
学习任务2工业机器人汽车涂胶工作站的安装、编程与调试(30%);
学习任务3工业机器人轮胎码垛工作站的安装、编程与调试(30%)。
完成各学习任务后,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考试,独立完成工业机器人安装、编程与调试工作任务,完成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考核,由教师及企业专家进行成绩评定,并作为课程终结考核成绩。课程成绩=学习任务成绩×60%十课程终结考核成绩×40%
《工业自动控制设备编程与调试》课程标准
《工业自动控制设备编程与调试》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工业自动控制设备编程与调试》课程学时:366开课时段:第三学年(第6学期)、第四学年(第7学期)适用专业:适用六年制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授课对象: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学生二、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本标准依据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标准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工业自动控制设备编程与调试》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对接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服务的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和相关技能标准而制订。
用于指导《工业自动控制设备编程与调试》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
三、课程性质与任务《工业自动控制设备编程与调试》是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之一,是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配套课程,是工业机器人系统安装与调试必备的知识,通过专周项目实训实现。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学习时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是集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于一体的专业方向课程,是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方向性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单片机和PLC的应用技能,学会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树立安全用电意识,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为职业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五、课程目标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素质:1.了解单片机结构2.了解C语言基本语句格式3.掌握C语言模块化编程方法4.学会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维护方法5.能对设备装置(送料、分拣单元)进行装配和调试6.能理解S7-300的系统特性;7.能掌握编程语言、指令及程序结构,正确使用软件进行程序设计;8.能设计WINCC的监控画面;9.能正确应用变频器和射频装置;10.能正确应用PROFINET进行组网;11.能综合应用传感器技术、气动技术、HMI技术以及PLC技术编程并调试自动化生产线;12.具有电气控制、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等现代化工业控制系统技术知识;了解掌握工控组态和触摸屏应用技术,了解一定的自动化系统集成知识和自动控制系统及监控系统装调的基本知识;具备电气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能力,具备生产自动化设计、编程、装调能力。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与方案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与方案一、招生对象及学制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2.学制:三年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和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
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
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具有安全生产意识,严格按照行业安全工作规程进行操作,遵守各项工艺流程,重视环境保护,并具有独立解决非常规问题的基本能力。
掌握现代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维护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机械结构设计、电气控制、传感技术、智能控制等专业技能,能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模拟、编程、调试、操作、销售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维护维修与管理、生产管理及服务于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三、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分析1.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1)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a.工业机器人正向全球范围内普及生产力在不断进步,推动着科技的进步与革新。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力劳动已经逐渐被机械所取代,工业机器人的出现是人类在利用机械进行社会生产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全球诸多国家近半个世纪的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实践表明,工业机器人的普及是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推动企业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手段。
随着工业机器人向更深更广方向的发展以及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机器人的应用范周还在不断地扩大,已从汽车制造业推广到其他制造业,进而推广到诸如采矿机器人、建筑业机器人以及水电系统维护维修机器人等各种非制造行业。
此外,在国防军事、医疗卫生、生活服务等领域机器人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如无人侦察机(飞行器)、警备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家政服务机器人等均有应用实例。
机器人正在为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工业4.0”两大主题,“智慧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
六关节、精确控制、误差
按照 GB/T33262-2016 标准
2 工件坐标系设置
右手法则、精测、比例尺等 按照 ISO9787:1999 标准
3 工具坐标系设置
三点法定义、精测、比例尺 按照 ISO9787:1999 标准
4 编程及轨迹设计
手动路径、自动路径等
按照 ISO10218-2-2011 标准
4
中国机器人应用网
5
中国工业机器人网
提供与课程配套的教学和学习资源
提供工业机器人领域最前沿的科技发展 方向 工业机器人领域最新资讯
7. 训练项目设计:
7.1 训练项目示例一:
7.1.1 项目描述
RobotStudio 虚拟仿真软件主要应用于 ABB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及虚拟仿真, 是市场上主流的离线编程软件
( 5)各公司仿真软件使用手册、工业机器人使用手册等。
6.3 教学资源
表 6.2 校内实训资源
序号
主要实训设备
1
离线编程软件
2
系统建模软件
型号规格 MotoSim、RobotStudio 、RoboGuide 等 SolidWorks 、 PTCCreo、 UG等
品牌
人数
备注
50
按照每人一套配置
50
( 1)吴海波 . 《工业机器人 3D 仿真与离线编程》 (校本) ( 2)陈小艳 .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 . 常州: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3)蒋庆斌,陈小艳.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 4)汪励,陈小艳.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
◆熟练进行与 SolidWorks 软件的匹配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
适用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
总学时:60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各专业方向
的一门专业技术课,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它涉及自动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电子技术和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的内容。
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了解和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机器人技术基础。
二、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的教学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应知、应会”的原则,以拓展学生专业知识覆盖面为重点;
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
重点通过对主流工业机器人产品的讲解,
使学生对当前工业机器人的技术现状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对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前导;
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
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通过简单具体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专业领域的知识。
三、课程设计思路
以点带面,讲解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
课程主要可以分为机械、运动、控
制、感觉等几个部分,内容较多。
课堂教学上,我们使用重点突破的方法,讲解一个或者两个典型的实例,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带动整个知识面的学习。
我们让学生联系已学各门科目的知识点,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由于涉及
的已学课程较多,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前面课程的遗忘率不容忽视,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我们还要做一个较为详细的说明,从而可
以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为本课程的学习扫清障碍。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机器人设计
和使用方面基础知识的专业课,本课程主要研究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基本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基本概念、机器人运动学理论、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设计、工业机器人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四个方面的能力:
1、掌握工业机器人运动系统设计方法,具有进行总体设计的能力;
2、掌握工业机器人整体性能、主要部件性能的分析方法;
3、掌握工业机器人常用的控制理论与方法,具有进行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
设计的能力;
4、了解工业机器人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趋向。
二、职业能力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机器人的由来与发展、组成与技术参数,掌握机器人分类与应用,
对各类机器人有较系统地完整认识。
2.了解机器人运动学、动力学的基本概念,能进行简单机器人的位姿分析
和运动分析。
3.了解机器人本体基本结构,包括机身及臂部结构、腕部及手部结构、传
动及行走机构等。
4.了解机器人轨迹规划和关节插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5.了解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构成、编程语言与编程特点。
6.了解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及生产线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7.对操纵型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有一般的了解。
(二)、能力目标
《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的专业核心
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机器人机构设计、运动分析、控制和使用的技术要点和基础理论。
机器人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它不是机械、电
子的简单组合,而是机械、电子、控制、检测、通信和计算机的有机融合,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机器人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并相应的掌握一些实用工业
机器人控制及规划和编程方法。
(三)、素质目标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机器人设计、控制、编程和使用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要
点,包括工业机器人的一般概论,机器人运动学,静力/动力学分析,工业机
器人机械系统设计,工业机器人的控制和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等内容。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对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法有初步了解。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与教学改革
一、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
(一)、对学生的评价
1.考核内容
参看第三部分知识内容及要求。
2.考核方法
本课程的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40%)和考试成绩(60%)两部分组成。
平
时成绩包括出勤、讨论课成绩和作业成绩3部分。
每项具体评分标准如下:1.出勤及讨论课成绩满分为20分,出勤成绩=出勤次数/统计次数×10,
出勤次数由课前学生签名为依据,统计次数为学生出勤考核总次数。
讨论课成绩10分,由讨论课后提交的报告情况评分。
2.作业成绩满分为20分,平时作业最终成绩=累计作业成绩/作业次数,
每次作业成绩依据学生提交作业的正确情况评分,每次作业成绩按满分20分打分,雷同记0分,平时作业最终成绩为累计作业成绩的平均成绩。
3.试卷成绩满分为60分,试卷成绩依据学生考试试卷按照标准答案评分。
(二)、对教师的评价
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
(三)、对课程体系的评价
按照《课程建设工作条例》评价。
二、教学建议
1.本课程在教学活动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
目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课程的教学关键是现场教学,“教”与“学”互动,教师示范,学生操作,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指导。
3.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职业要求,创设工作情境,强化实际操作训练;要
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在实操训练中,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工业机器人结构知识。
4.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采用实物教学、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模式。
5.尽量采用小班化教学,利于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6.教师应因材施教,着力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
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7.教师应具有双师型工作能力,具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工业机器人维修能
力,边操作、边演示、边讲解。
三、评价建议
1.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环节的考核,可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
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2.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及考试情况,综合评
定学生的成绩。
3.应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对
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注重实训指导书和实训标准的开发和应用。
2.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利用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案、工业机器人
各系统总成实物以及示教台架等课程资源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建议加强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
简历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从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使教学媒体从3.
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
4.创造一体化教学设备条件。
具备进行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教学的专业教室;
具备工业机器人维修、检测级故障诊断所必需的实训设备和场所。
5.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各维修企业的资源,进行校
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在此过程中进行实训课程资源开发,同时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开辟就业渠道。
6.开放式实验实训中心的利用。
最大程度地利用开放式实训基地,进行实
验实训、现场教学,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
五、教材的编写与使用建议
1.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于汽车发动机结构
的认识。
2.对于涉及本专业岗位的实践活动,教材应以岗位的操作规程为基准,并
将其纳入其中。
3.教材内容应不断拓展。
将工业机器人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
艺及时地纳入教材,以满足工业机器人维修业不断发展的实际需要。
4.建议为教材配置专门的多媒体光盘,以利教学和学生自学。
六、说明
1.授课: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2.环境:实训室
3.能力培养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讲教师根据本课程标准制定具体的授课计划。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