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中心区更新改造模式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旧城中心区更新改造模式初探

摘要:为了改善南关路片区居住环境混杂,社会秩序混乱,空间结构无序等问题,本文从延续城市文脉,整合区位优势入手,提出了“重塑——复兴”的旧城中心区更新改造模式,并试图通过调整地块功能结构,优化空间布局,延续城市历史等具体策略,来重塑城市空间肌理,改善人居环境,实现旧城中心的有机发展和活力的复兴。

关键词:南关路片区;旧城中心区;更新改造;重塑复兴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South Gate Road area of hybrid space structure, social disorder, disorder and other problems,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tinuation of citycontext, location advantages of integration, put forward the “renewal pattern remodeling --Renaissance” old city center area, and tries to adjust the block function structure, optimizing space layout, the continuation of city history. Specific strategies, to reshape the city space skin texture,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realize the organic development of the revival of old city and vitality.

Keywords: South Gate Road area; center of old city; renewal; remodeling revival

旧城中心区是城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集中体现了城市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特色,是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载体和功能聚集的中心。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和部分功能向城市新中心的转移,旧城中心区出现了活力的丧失和人居环境的恶化,其区位优势正在逐步削弱。本文以宝鸡市南关路片区更新改造项目为例,试图寻求一种适宜的旧城中心区更新改造模式。

1 项目基地背景认知

宝鸡古称陈仓,是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周秦王朝的发祥地,这里是佛、儒、道三家文化的汇集地。城市南、北、西三面环山中间凹平,地貌类型多样。城市气候属于温暖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蕴藏深厚的文化积淀给予宝鸡城市建设独特的优势。

南关路旧城改造片区改造项目位于市渭滨区,市勘察测绘院以北,炎帝园以东,陇海铁路以南,红旗路以西,规划总用地面积4.41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3.64公顷。老城中心区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居民生活水平条件下产生的适宜于特定时期的城市结构形态和建筑空间环境。随着时代变迁,原有城市中心区一些功能已不适应当前社会生活,空间结构产生变异,经济活力正在逐渐衰退。因此,旧城中心空间体系亟待改善。

2 地块现状问题分析

2.1功能结构问题分析

项目现状用地较为混杂,商业金融用地、居住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宗教用地等交错分布。其中以居住用地为主,占有比例为89.65%,另外存在7.63%的行政办公建筑和2.72%的商业建筑。商业设施用地多以临街线性分布为主,居住用地被商业用地包围在地块的中心地带,现有路灯管理局等行政办公建筑一方面打断了商业的连续性,同时又被喧闹的商业所影响,办公环境不佳。地块内居住和行政办公用地偏高,社会服务职能不足,反映出中心地块的中心职能较弱。这体现出我国广大中小城市在长期发展中以自发建设为主,缺乏整体规划控制而逐步形成的共性问题。整体居民构成以村民、教民、低收入居民为主。基地内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定期会举行教会活动。复杂的居民构成及不同性质用地的交错,造成生活空间的相互干扰和矛盾的恶化。

2.2建筑风貌特征分析

建筑是城市发展历史的见证,它的特征很大程度上受到城市经济水平和城市文化品味的影响。南关路片区内现状以62.4%的一层建筑为主,32.15%的二层建筑,其他多层建筑占少量。由于建设年代不同,建筑新旧不一,风貌凌乱,留有明显的插建痕迹。建筑多为弄、院式风貌布局特征,存在混搭乱建的情况,大多建筑年久失修,外观较破旧,且建筑质量较差,布局肌理不完整,建筑空间混乱。

2.3交通组织问题分析

交通系统包括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南关路片区东、西两面分别临城市主要交通道路——红旗路和南关路及高架桥,与城市各功能区都有较好的机动交通条件,可达性高。区块内部道路组织方式不明确,交通网络不成系统。静态交通方面,区内机动车乱停乱放与机动车混杂,停车设施严重缺乏。地块位于城市中心区,不光要解决自身交通停车问题,且又承载着社会停车需求的压力,而地块内现状没有成规模的停车站场。

2.4空间景观问题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旧的城市中心都将面临改造,开发强度需加强,使得原来以低层为主的建筑空间尺度逐渐演变成了以中高层、高层为主的空间尺度特征。原来以街巷、院落式为主的空间布局特征也转变为有机发展、功能复合的城市综合体空间形式。现状建筑低矮凌乱,电线杆和架空线任意设置造成街巷空间混乱也使城市天际线显得单调乏味。区块内现状存在建筑密度过大,街巷庭院闭塞,缺乏开敞空间等问题,造成场地内部公共绿地过少,景观环境混乱,缺乏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3 更新改造模式的应用

21世纪的城市发展,应该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体现延续历史、低碳舒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之上。因此,在南关路片区更新改造项目中提出“重

塑——复兴”的改造模式,即通过调整功能结构,优化空间布局,延续城市文脉等策略给旧城中心区注入新的活力,以重塑城市空间肌理,复兴旧城中心功能,使其成为以集文化休闲、办公娱乐、商业服务和住宅公寓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城市综合体。通过该模式的更新改造,我们力图打破现状陈旧空间的局限,重塑与城市时空接轨并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空间结构体系,以实现城市中心历史文脉的复兴。

3.1调整功能结构

城市综合体并不是简单的建筑群堆叠,而是一个内部不断产生化学反应的有机体。作为这样的一个有机体,内部的业态构成一定是多元、复合的,实现彼此之间功能的互相促进。针对地块内用地功能混杂不清的状况,对片区整体功能空间构架进行调整。规划从总体上将用地分成北侧商务组团、南侧居住组团和西侧的文化组团三个功能区。各组团片区在空间上相互隔开,互不干扰。在功能上形成互补,实现有机发展。

(1)商务组团

东地块北侧开发为商业服务业组团,充分利用基地在城市中心区业态开发的优势。由于该地块临街面较短,不利于组织商业流线。改造规划中计划在地块北侧打通一条连接红旗路和南关路的道路,打开地块北侧入口营造商业界面,便于各种流线组织,并塑造沿陇海线的城市景观通道。通过增加商业岸线来发掘地块巨大的区位优势和商业潜力,我们在西北和东北角各营造一个开敞空间,建设能让地块与城市接触的商业广场,用来强化商业的城市地标性特征,提供驻留空间,增强商业空间的吸引力。另外,为了打造最好的商业氛围,提供更大的商业空间,优化商业的人流组织,设计中在组团内部打通一条用以贯穿三个组团片区的商业内街。

(2)居住组团

南关路旧城改造区内主要包括原南关村一、二组村民小组和驻地单位及居民。共有居民721户(其中原南关村撤队转户居民180户,741人;单位居民541户),驻地单位18个。考虑到居民安置的分户因素,居民安置共需900户,驻地单位办公安置共需约5000平方米。本次规划安置的居民户数较多,且人口构成,社会阶层和宗教信仰存在差异,压力较大。改造中计划在商业组团以南开发安置住房,在有效减弱噪声影响的同时还能实现商住分离。

(3)文化组团

项目西地块延续了城市发展的历史,具有良好的历史文化脉络。内部现有一座教堂,留存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和淳朴的文化习俗。区块西与宝鸡市炎帝园和革命英烈纪念馆相望,具有良好的生态景观和历史文脉。规划改造中我们对现有教堂原地保留,并拓宽其周围广场空地以提供给教民足够的开敞空间。对教堂——英雄纪念碑——炎帝园这一优美的景观视廊,在规划中打通东西地块以形成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