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4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教案标题:《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描述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学生将能够使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型来表达有关家乡的信息。
3. 学生将能够展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1. 学习如何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
2. 学习如何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来描述家乡的特点。
3. 学习如何使用正确的句型表达有关家乡的信息。
教学准备:1. 地图或图片展示家乡的位置。
2. 描述家乡特点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3. 学生练习用纸和笔。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地图或图片展示学生家乡的位置,并引导学生回忆和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
讲解:1. 教师呈现一些图片或视频素材,描述家乡的特点,如美丽的风景、悠久的历史等。
2.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描述家乡特点的形容词和副词。
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乡的特点,并用形容词和副词进行描述。
2. 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指导和纠正,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巩固:1. 学生个别展示自己家乡的特点,并用适当的句型进行表达。
2. 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展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拓展:1. 学生可以通过互动游戏或小组活动,进一步了解其他同学家乡的特点,并进行比较和交流。
总结:1. 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强调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描述能力的提升。
作业:1. 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并使用适当的形容词和副词进行描写。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个别展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家乡描述能力的掌握情况。
2. 教师评价学生完成的作业,检查学生对家乡描述的准确性和语言运用的正确性。
教学扩展:1. 可以邀请一位来自其他地方的学生或老师,分享他们对自己家乡的描述和感受,拓宽学生对不同地区的了解。
我的家在这里教案(必备4篇)
我的家在这里教案(必备4篇)我的家在这里教案(1)《我的家在这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生活在什么地方,学会简单地向他人介绍自己家的位置。
2、体会到自己生活的地方到处充满欢乐,培养学生关心热爱家乡的情感。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及口头表达的能力,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家乡有趣的地方。
教学重点: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学会简单地向他人介绍自己家的位置及生活的地方的。
教学难点:体会到自己生活的地方到处充满欢乐,培养学生关心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具准备: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1、观察你生活的地方(家周围的标志性建筑和便利的生活设施)。
2、绘画的工具。
教学过程: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1。
(出示课件)一组人们快乐生活的图片:农民伯伯在果园采摘果实、老爷爷公园锻炼身体、人们跳广场舞、小朋友在游乐场玩、清洁工打扫卫生等。
教师:请你们说一说自己看见以上图片的感受。
2.教师:是啊,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不管是劳动还是娱乐,大家都感到很舒心、快乐。
活动一:我的家乡快乐多教师:今天来了两位学生想请我们去他们家做客,你们看,他们来了。
(1)出示小明的老家图片——田园风光、袅袅炊烟我的家,在乡下。
荷塘里,养鱼虾。
前庭白鹅叫嘎嘎。
后院搭棚种丝瓜。
(2)出示小东的新家图片——高楼耸立、灯火辉煌小区里,高楼多;高楼旁,绿树多;绿树上,鸟儿多;鸟儿乐,歌声多;歌声里,幸福多。
教师:说一说你们更喜欢哪个学生的家,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小结:有的同学更喜欢小明的家,有些同学更愿意去小东家做客,他们的家乡虽然一个在农村,一个在城市,虽然地方不同,但他们生活得都非常快乐。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活动二:请到我家来做客(出示课件:小明和小东的家)教师:看呀,小明和小东他们来欢迎你们了。
你们要仔细听,不然找不到他们的家哦。
小明:我的家住在湖南省永兴县洋塘乡羊乌村,欢迎你们来我家做客!小东:我家住在幸福小区,请到我家来玩吧。
教师:你们能找到他们的家吗?学生交流:能找到小明的家,但找不到小东的家。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描述自己的家乡所在的位置和特点。
2.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听取他人的描述,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3.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分享自己的家乡文化和风俗习惯,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交流。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准确描述自己家乡所在的位置和特点。
2.学生能够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3.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分享自己的家乡文化和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2.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分享自己的家乡文化和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教师出示一张地图,让学生找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并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2.教师介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差异性。
讲解环节1.教师讲解地理知识,让学生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理位置。
2.教师讲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差异性。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介绍自己家乡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2.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和补充,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交流。
总结环节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
2.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回答以下问题:–我学到了什么?–我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我下一步该怎么做?教学评估1.学生能够准确描述自己家乡所在的位置和特点。
2.学生能够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3.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分享自己的家乡文化和风俗习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理位置,让学生找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并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通过讲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差异性。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乡文化和风俗习惯,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交流。
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是,教师在讲解环节的时间安排上不够合理,导致学生的注意力有些分散。
下一次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时间的安排和控制。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1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主要通过让同学们搜集家乡的名胜、特产资料,继而介绍、交流家乡的风景名胜和丰富的物产,使学生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
老师通过给同学们补充,以及通过让同学们欣赏图片、视频等形式,使学生们对家乡有个全面的了解,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热爱自己的家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介绍、交流家乡的风景名胜和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教学媒体多媒体、投影仪等课时安排2~3个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课前准备】1.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我省一些风景名胜和物产资料。
2.让学生搜集自己家乡的景色照片或图片,以及一些物产实物。
【导入新课】(让大家欣赏图片“河北”。
)老师:同学们,大家知道图片上展示的是什么吗?学生:(略)老师:这幅图片展示的是我们河北省的地图,河北是我们的家乡。
可你了解她吗?老师:我们这节课就来让大家简单认识一下我们的家乡,先来看家乡的风景名胜。
(过渡)【讲授新课】一、家乡的风景名胜(板书)(一)我省的风景名胜(板书)老师:大家打开课本第三十页,认真看一看,这些地方的风景美吗?它们都在哪里?然后给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略)老师:这里主要展示了五幅图片,它们都是我省的名胜风景区:秦皇岛的北戴河海滨;承德、张家口的坝上草原;承德的避暑山庄;石家庄赵县的赵州桥;还有保定的白洋淀。
(让学生欣赏视频“河北风光”、“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赵州桥(一)”、“赵州桥(二)”、“石家庄旅游”,加深对这些名胜的了解。
)老师:大家都去过这些地方吗?有什么感受呢?给同学们讲一讲。
学生:(略)老师:大家还知道哪些我省的名胜景区呢?学生:(略)(让大家欣赏图片“白云古洞”、“保定直隶总督署”、“沧州铁狮子”、“定州清真寺”、“定州文庙”、“山海关”、“西柏坡”、“清东陵”等。
2024年四年级品社下册《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未来版
解决办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家乡的特色和文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重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解决办法: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024年四年级品社下册《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未来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年四年级品社下册《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未来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四年级品社课《我的家乡在哪里》
2.教学年级和班级:四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4年5月15日
4.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如绘制家乡地图、介绍家乡特色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
解决办法:通过展示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家乡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家乡的自然环境。
题目4:请说明你家乡的降水情况。
答案4:我的家乡年降水量在1000-15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夏季,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3.自然资源类题目:
题目5:请介绍你家乡的主要自然资源。
答案5:我的家乡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铜矿等;同时,还有水资源、森林资源、农业资源等。
题目6:请阐述你家乡如何利用这些自然资源。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小组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思想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提出的观点和讨论的成果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表现。
《我的家乡在这里》优秀教案
通过绘画的方式来表现家乡的美。
教法学法
教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
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比比眼力。
师问:谁能从地图当中找出沈阳在哪里?
2、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我的家乡在这里》。
师板书(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
1、拼一拼(SMART)
师问:播电视塔:位于沈阳,塔高3055米,是集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广播电视塔。
2、想一想
师问:沈阳在你的眼里是一个怎样地方?
(1).幅员辽阔
*总占地面积1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
*全市流动人口1100多万
*九区一市三县
(2).历史悠久
*“两代帝王”——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
《我的家乡在这里》
地点
教室
班级
213
学具
1.教师准备:品德书、多媒体课件
2.2学生准备:品德书、图画纸、彩笔
学习领域
绘画
学习目标
1、通过图画展示家乡沈阳的景象。
2、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与他人共同分享快乐。
3、能从占地面积、历史文化、风景、民间文化等方面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
用不同地域,不同感受来观察、体验家乡的美丽和变化。
*“一宫两陵”——沈阳故宫、沈阳东陵(福陵)、沈阳北陵(昭陵)
*“清初四塔”——东塔、南塔、西塔、北塔
(3).风景秀丽
*沈阳棋盘山风景区*沈阳世博园*沈阳浑河公园
(4).民间艺术
*东北秧歌*东北二人转
3、考一考(SMART)
4、欣赏优秀作品
学生作业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虎林市第一小学王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看中国地图,识别方向、图例、比例尺。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的方法,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及家乡虎林各方面的概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中国地图上获得了解家乡的有关信息,激发学生想了解家乡的兴趣,进而增强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借助地图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
教具:中国政区图、黑龙江地图、虎林地图。
一、导入新课(1分)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是我们生长的地方。
我们从小喝着家乡的水长大,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对我们都是那样的亲切。
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呢?让我们在地图上找一找。
二、教学过程:活动一、看地图找家乡(探究性学习)(12分)1.多媒体:出示中国行政区图、黑龙江省地图、虎林地图。
生:想我们黑龙江省在地图的位置,黑龙江省的省会在哪?我们家乡的虎林具体在什么位置?2.看书,认识图例、比例尺,会计算哈尔滨到首都的实际距离。
(设计意图:此环节看地图找家乡(探究式学习)。
从中国地图上获得了家乡的有关信息,借助地图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激发了学生想了解家乡的兴趣。
)活动二、了解家乡,画家乡(自主学习)(15分)1.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根据课前调查)。
2.课件展示:虎林概况。
3.出示课件:虎林轮廓图。
(1)学生按课件的轮廓画家乡虎林图。
(2)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3)展示作品。
(4)评价作品。
(设计意图:此环节了解家乡,画家乡(自主学习)。
通过自主性学习,把课前学生调查收集家乡的相关信息与课内虎林概况的课件展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活动三、拓展,找朋友的家乡。
(7分)1.出示课件:不同的5个省、自治区轮廓图。
2.小组讨论:(1)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轮廓,在教材第3页中国政区图中找出省或自治区的位置;(2)分别标出它们的位置和名称。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教案题目:探索我的家乡教学目标:通过学生对家乡的探索,培养学生的社会观察能力、地理意识和写作能力。
教学关键:1.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学会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如实地调查、阅读资料等。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4.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说理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与过程:一、引入(10分钟)1.导入:与学生一起回忆家乡的一些特点,如地理位置、风景名胜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自己对家乡的了解是否全面,是否还有其他不了解的地方。
二、研究方法介绍及实践(15分钟)1.研究方法介绍:向学生介绍实地调查、阅读资料等研究方法,并解释其重要性和适用场景。
2.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研究方法进行实践。
比如,一组进行实地调查家乡的风景名胜,另一组阅读相关的家乡地理介绍资料。
三、实地调查与资料分析(20分钟)1.实地调查:学生按照分组情况,前往不同的地点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
要求学生尽量多的观察和记录,如风景特点、人文景观等。
2.资料分析:学生利用阅读的资料,对家乡的地理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比较实地调查和资料的差异和共同点。
四、观察与描述能力培养(20分钟)1.观察能力培养: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学生观察、分析,并找出其中的特点和细节。
2.描述能力培养:学生结合观察的图片和对家乡的实地调查,进行描述和总结。
鼓励学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条理和逻辑。
五、写作能力培养(30分钟)1.写作要求:要求学生将观察和实地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归纳,并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文章要体现对家乡地理特点的理解和观点。
2.写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写作时,注意使用叙述、议论和说明等不同的写作手法。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的准确性。
六、展示与反思(15分钟)1.学生展示:每位学生依次将自己的文章进行朗读或展示。
2.反思:学生在展示后进行自我评价,教师提供具体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2.学习用汉语谈论个人经历和感受;3.通过课堂讨论和问答等方式,增强语言交流及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家乡的基本情况:位置、面积、人口等;2.历史文化遗产: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3.自然资源:山水名胜、森林草原、农业资源等;4.个人经历和感受:对家乡的认识、感情和思考。
三、教学方法1.任务型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各种资源自主获取信息,进行团队合作,有计划、有目的地完成任务;2.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和问答,提高语言交流能力;3.情感教育法: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四、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和讨论自己的家乡,了解学生对家乡的认知和感情。
二、任务型学习(3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任务为观察家乡的地理形态、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等各方面的情况,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和自己对家乡的认知、感情和思考。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借助网络、图书馆等多种资源,成员之间可互相协作和讨论,制定调查方案和收集信息。
三、分享讨论(20分钟)学生小组之间拓展信息、分享经验,对各自的家乡进行介绍和评论,并讨论家乡的发展和未来。
四、情感教育(10分钟)教师通过讲述家乡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情感。
五、总结(5分钟)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对自己的家乡和其他小组的家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教师进一步概括和总结课堂内容,提醒学生要加强对家乡的了解和维护。
五、作业(10分钟)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体现个人经历和感受的“我的家乡”主题作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采用了任务型学习法、互动教学法和情感教育法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和信息分享对家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了解。
同时,课堂讨论和问答等方法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我爱家乡的山和水:我的家乡在这里》部编版
4.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家乡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使其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形成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使其关注家乡的历史文化,传承优秀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学会从多角度欣赏家乡的美,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家乡的自然地理特点。家乡的地理位置、山川河流是……(详细解释概念)。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解释其重要性或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家乡的自然景观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我们如何珍惜和保护这些资源。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保护家乡的自然环境”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保护家乡环境的重要性,养成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知识重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培养他们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举例:讲解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如地处平原、山区还是沿海;介绍家乡的自然景观,如著名的山脉、河流、湖泊等;阐述家乡的人文特色,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新部编本4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
2.通过学习,热爱自己的家乡。
3.通过介绍、交流家乡的风景名胜和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养成教育训练点:教育学生要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要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有关课件课时安排:2~3个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我省一些风景名胜和物产资料。
2.让学生搜集自己家乡的景色照片或图片,以及一些物产实物。
【导入新课】(让大家欣赏图片“山西”。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图片上展示的是什么吗?这幅图片展无示的是我们山西省的地图,山西是我们的家乡。
可你了解她吗?这节课就来让大家简单认识一下我们的家乡,先来看家乡的风景名胜。
(过渡)【讲授新课】一、家乡的风景名胜(板书)(一)我省的风景名胜(板书)1.大家打开课本第三十页,认真看一看,这些地方的风景美吗?它们都在哪里?2.学生说说。
3.师:这里主要展示了五幅图片,它们都是我省的名胜风景区:大同的云冈石窟、忻州的雁门关、五台山、太原的晋祠、临汾的壶口瀑布。
师:大家都去过这些地方吗?有什么感受呢?给同学们讲一讲。
4.学生说说。
师:大家还知道哪些我省的名胜景区呢?师:下面大家一起来夸一下,自己的村、镇、县(小家乡)等的风景名胜,好吗?(过渡)(二)夸夸自己家乡的美丽风光(板书)1.我们打开课本第三十一页,大家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夸自己的家乡的。
2.学生说说。
师:我们的家乡可能没有什么名胜古迹,但只要是我们喜欢的,受当地人喜爱的景色就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让大家展示自己收集的自己家乡的照片或图片,并做简单的介绍。
)3.大家这回知道了我们家乡的一些名胜,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我们家乡的物产资源。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1情意目标:知道地图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家乡。
认知目标:1.以地图为工具认识家乡的空间位置,对家乡在祖国的位置,对家乡在祖国的位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自己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2.能够初步辨认地图上的方向、简单认识图例。
3.简单了解地图的用途,知道地图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行为目标:能初步学会运用地图教学准备: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不,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四位小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出示)听听他们的自我介绍吧!2.听了他们的介绍,他们的家乡在哪里呢?想知道他们的家乡在哪里,首先要学会看地图啊!3.(出示中国地图)你看看这张中国的版图像什么?看地图,你首先要定好方向。
在地图上,怎么来看方向呢?(上北下南,左西右东)4.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划分了许多的省市,你们知道吗?(出示概念)5.先自己熟悉一下地图,然后我们一起来认认我们的祖国吧!小组交流认识6.(出示中国版图)来,看看我们的祖国!在图上你看到些什么?①五个自治区②二十三个省③四个直辖市④两个特别行政区小结: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和起伏的山地,有辽阔的平原和低缓的丘陵,还有海拔不等的盆地。
长江和黄河,像两条巨龙,横卧在祖国的中部和北部。
东面和南面则被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所环抱。
一幅幅美丽的画面组成祖国的大好河山。
7.(出示版图)现在,你能在图上找到小朋友的家乡了吗?请学生上讲台来指出。
(演示)8.老师给每一小组一副拼图,小组熟悉一下吧!找找他们的家乡!二、实践过渡:那么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呢?1.我们的家乡又在哪儿呢?2.我们的家乡,它属于哪个省呢?(在拼图里找到它)3.熟悉江苏省的各个城市及省会。
4.在我们江苏省的周围还有哪些邻居呢?你能来说说吗?5.做游戏,说邻居。
(江苏、新疆、黑龙江、云南)6.拼图比赛三、拓展:1.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是另外的一类地图(出示实用地图)2.在我们出行过程中,不论是到外地还是其他地方,有了地图,我们就不会迷路了。
辽海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我的家乡在这里 教案设计
四、课堂延伸,关注家乡。
课后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家乡,把美丽及时装入我们的画卷,让所有的人认识我们的家乡,了解我们的家乡。
组内交流,描绘家乡。
展示作品,欣赏作品。
进行多元化评价。
畅谈想法。
板
书
设热爱家乡
如画
教
学
反
思
通过收集资料学生了解了不同地区、不同人们的家乡风貌。知道不同的家乡景致不同,各有特色。从而引深到我们的祖国风景优美,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油然而生。
组内交流、整理资料
汇报资料
活
动
过
程
1、描绘家乡
大家可以用画笔描绘出现在的家乡,也可以描绘出未来的家乡。
(1)组内作画
(2)展示作品
(3)评价作品
2、小结:现在我们用画笔留住了家乡美丽的瞬间,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家乡会更美、更好,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3、今后你有什么打算?
二、介绍家乡,感受美丽。
1、介绍家乡
(1)交流资料
(2)资料展示
(感受家乡的美丽)
2、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介绍及展示,老师看到了家乡美丽的风景,也看到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我们的家乡如画,美丽尽在眼中,下面就让我们拿起画笔,留住这美丽的瞬间吧!
三、家乡如画,描绘家乡
观看图片,回答问题。
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及特点。
活
动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风景如画,领略风光。
1、出示图片(42-43页)
这些图片上的地方你都认识吗?有什么特点?
2、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3、小结: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秀丽,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而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我们爱祖国首先要从爱家乡做起。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家乡的话题。
二年级下品德教案我的家乡在这里_河北版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一、设计理念《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生活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和价值,因此,品德课要求课程的内容源于儿童的真实生活世界,课堂的情景是儿童生活世界的再现,课堂的组织形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体验活动或游戏,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活动中充分体验道德,让“道德”通过体验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并通过心灵的力量去指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进行积极的道德构建,使学习过程成为有意义的生命过程。
《我的家乡在这里》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认识了家乡的地理位置,认识家乡的变化和发展,第二课时了解家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地为家乡献计出力。
其中培养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对家乡变化的认同。
9岁的儿童尚未形成对自己所属群体的批判意识,正处在对自己所属群体所要求的价值和规范的感知与体察阶段,这正是引导的良好时机。
课程通过以“趣味体验中感知——‘家乡变化’”、“调查交流中感悟——‘家乡发展’”、“情景聚焦中感动——‘家乡的骄傲’”、“实际生活中延伸——‘为家乡出谋划策’”四大版块活动为载体,在“家乡的发展”中得到情感的融合碰撞,从而建立对家乡认同感,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并积极构建自身的行动认知。
二、学习目标1、学习用各种方法搜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2、通过调查、访问、参观和辩论等,认识到家乡的变化和发展,积极的为家乡现积出力。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认识到家乡在发展过程中的美中不足,坚信家乡的未来更美好,树立初步的教学发展观。
三、教学重点通过调查,访问和参观,汇报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难点如何辨证地看待家乡的发展变化如何为家乡建设献计出力。
五、教学时间2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深入导入同学们,看看这些城市、乡村的照片,美吗?大屏幕出示,书上46页,四幅照片。
你知道这下图片呈现的什么地方的景色吗?学生讨论,教师讲解。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家乡在哪里。
2.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省份、城市、乡镇等地理信息。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听、说、读、写句子“我的家乡在哪里”。
2.地理信息的了解和认知。
教学难点1.地理信息的理解和归纳。
2.句子结构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1.课件。
2.黑板、粉笔。
3.学生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询问学生“这是哪里?”引导学生回答,并引导学生质疑“这是哪里?”。
学习(20分钟)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地理位置及主要城市信息,并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的省份、城市、乡镇等地理信息。
教师强调“家乡”与“地理位置”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家乡在哪里”这个问题。
教师利用PPT展示“我的家乡在哪里”句子,让学生跟读并理解其句型结构。
巩固(15分钟)教师出示家乡地图,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回答“我的家乡在哪里”,并带有相关的地理信息。
老师通过听学生回答的内容,对学生的水平进行检查和评估。
练习(2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思路口述、写作“我的家乡在哪里”这个问题,并且在自己的回答中加上自己对家乡的描述和感受。
教师提供适当的向导和句式,如“我的家乡在______,它有______,我很喜欢______”等,引导学生完成写作。
总结(5分钟)教师让学生交换的回答中,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然后再进行统计与总结,在回答完毕后做一次小测验,复习今天所学内容。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完成写作“我的家乡在哪里”,并附上家乡的地图。
教学反思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逐步掌握学科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以达到知以行之的效果,同时也增加了学科在学生中的感受度和实际运用层面。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教案:我的家乡在这里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自己的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色景点等。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写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2. 地图、图片或视频资料等有关家乡的素材3. 学生需要准备纸和铅笔三、教学过程【导入】1. 教师用地图展示学生所在的城市,并问学生是否了解自己的家乡。
2.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创设一个“我的家乡”展览,每个小组准备展示自己家乡的图片资料或者小品等。
【呈现】1. 教师展示一些图片或者短视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或者视频中的场景,并引导他们讨论这些地方在哪里,以及它们的特点和特色。
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如地势、气候、生态环境等。
3. 学生看完展示资料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写一篇小短文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色景点等。
【练习】1. 学生将自己编写的短文交给同伴,同伴在阅读过后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修改,并将优秀的作品组织起来,进行分享。
2. 教师组织一次“我的家乡作文比赛”,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由同学们评选出最佳作品。
【总结】1.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集体讨论,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回顾学生对家乡的描述,并帮助学生总结外语写作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用外语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作文,并鼓励他们在作文中运用学过的修辞手法和形容词。
四、板书设计【我的家乡】-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特色景点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了解并描述自己的家乡。
学生通过课堂活动的互动,积极参与到写作和口语表达中,培养了他们观察、描述和写作的能力。
在练习环节,学生互相交流、修改作品,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教师还通过小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教案内容:介绍我的家乡的地理位置、名胜古迹、特色文化、美食、民俗等。
我的家乡在这里介绍:家乡是每个人成长的地方,它承载着我们的回忆和情感。
我的家乡位于中国的南方,坐落在一个美丽而宜居的地理位置上。
下面我将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我的家乡。
地理位置:我的家乡位于中国的南方沿海地带,它紧邻着蔚蓝的大海。
这个地方四季如春,气候温暖宜人,是一个宜居的地方。
周围环绕着青山绿水,风景如画。
名胜古迹:我的家乡拥有许多令人惊叹的名胜古迹。
其中最著名的是XXXX。
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历史。
这个城市保存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物,让人们有机会了解和欣赏古代的艺术和文明。
特色文化:我的家乡有独特而丰富的文化。
人们善良友好,乐于助人。
这里的传统节日也非常有趣,如XXXX节。
在这个节日,人们会进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包括舞龙舞狮、放烟花等等,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喜庆的氛围。
美食:我的家乡以丰富的美食而闻名。
其中最著名的是XXXX菜。
这道菜以新鲜的食材和独特的调味品制作而成,口味鲜美,让人垂涎欲滴。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美食可以尝试,如XXXX、XXXX等等。
民俗:我的家乡有许多有趣的民俗活动。
其中最著名的是XXXX。
这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穿上传统的服装,参与各种活动,如舞狮、舞龙、赛龙舟等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还能够带给人们欢乐和快乐。
结语: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而独特的地方,它有着丰富多彩的地理环境、传统文化和美食。
我非常骄傲和自豪能够来自这个地方。
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够亲自来到我的家乡,亲眼目睹这里的美景和体验这里的文化。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我的家乡在哪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可爱的家乡》,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学会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描述自己家乡的大致位置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中国地图、家乡风景图片、PPT课件。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材料,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家乡,并分享给其他小朋友。
4.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用手指在地图上指出自己的家乡,并简单介绍家乡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的家乡在哪里2. 板书内容:家乡位置:省、市、区(县)家乡特点:自然风光、人文特色表达热爱:画出心中的家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心中的家乡请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家乡,并写一段简短的话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2. 答案示例:(画家乡的图片,文字描述:“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大山里,有很多绿树和清澈的小溪,我爱我的家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地图、图片、互动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
课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向家长介绍所学内容,并开展“我带家乡来上课”活动,让幼儿带来家乡的特色物品,与同伴分享,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认识和热爱。
同时,教师应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个体进行差异化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认识家乡地理位置的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家乡在这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
2.通过学习,热爱自己的家乡。
3.通过介绍、交流家乡的风景名胜和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养成教育训练点:
教育学生要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要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
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
有关课件
课时安排:
2~3个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我省一些风景名胜和物产资料。
2.让学生搜集自己家乡的景色照片或图片,以及一些物产实物。
【导入新课】
(让大家欣赏图片“山西”。
)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图片上展示的是什么吗?这幅图片展无示的是我们山西省的地图,山西是我们的家乡。
可你了解她吗?这节课就来让大家简单认识一下我们的家乡,先来看家乡的风景名胜。
(过渡)
【讲授新课】
一、家乡的风景名胜(板书)
(一)我省的风景名胜(板书)
1.大家打开课本第三十页,认真看一看,这些地方的风景美吗?它们都在哪里?
2.学生说说。
3.师:这里主要展示了五幅图片,它们都是我省的名胜风景区:大同的云冈石窟、忻州的雁门关、五台山、太原的晋祠、临汾的壶口瀑布。
师:大家都去过这些地方吗?有什么感受呢?给同学们讲一讲。
4.学生说说。
师:大家还知道哪些我省的名胜景区呢?
师:下面大家一起来夸一下,自己的村、镇、县(小家乡)等的风景名胜,好吗?(过渡)
(二)夸夸自己家乡的美丽风光(板书)
1.我们打开课本第三十一页,大家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夸自己的家乡的。
2.学生说说。
师:我们的家乡可能没有什么名胜古迹,但只要是我们喜欢的,受当地人喜爱的景色就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让大家展示自己收集的自己家乡的照片或图片,并做简单的介绍。
)
3.大家这回知道了我们家乡的一些名胜,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我们家乡的物产资源。
(过渡)
二、家乡的物产(板书)
1.大家打开课本第三十二页,看一看图上画的都是什么?
2.学生说说。
师:这些都是我省著名的特产,有大同煤炭、沁州黄米、清徐葡萄、柳林红枣。
大家都吃过这些吗?
3.下面大家把自己知道的其它的我省的著名特产,介绍给大家听。
4.下面大家把自己搜集的自己家乡的物产拿出来展示给大家看,并作简要的介绍。
师:我们的家乡是多么的美丽、富饶,我们是不是该热爱自己的家乡呢?
5.带领同学们一齐读儿歌。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介绍、交流了家乡的风景名胜和丰富的物产,使大家知道了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板书设计:
7.可爱的家乡
一、家乡的风景名胜
二、家乡的物产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家乡的风景名胜和丰富的物产。
通过展示图片,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关注及热爱。
通过读儿歌,更能感受到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