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二单元第2讲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2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课件
提示: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
5.中国古代书写材料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试 答
提示:殷商时代的书写材料主要是龟甲和兽骨,其次是 青铜器和玉石器。春秋时期,竹木简牍盛行,丝帛也成为书 写材料。由于简牍笨重、丝帛昂贵,汉代人发明并改进造纸 术,纸在我国逐渐普及并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6. 图片中的文字为何种字体?秦汉瓦当具有怎样的史学 价值?
(3)“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学说,属于唯心主义、 无稽之谈, 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 止暴政。 (4)“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摒弃。“五常”推崇 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的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 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的“信”是今天完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史料三反映出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产生了什么
四 及群生也。
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
五者修饬,故受天之晁,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 思考 4 试 答
史料解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充满了封建等级与保 守意识。
史料四反映出儒学什么功能?
归纳总结 辩证认识董仲舒的新儒学 (1)“大一统”主张有积极意义,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 的主流,加强和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对今 天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有利于思想统一,维 护中央集权, 但限制其他学术流派发展的做法不可取, 应当 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解析
汉武帝的推恩令实质上是削弱王国,加强中央
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实质也是通过思想统一以 维护政治统一,故选 B 项。
通史综合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 政治上: (1)削弱地方势力, 加强中央集权: 颁布“推 恩令”,另外打击豪强地主势力,将他们迁往关中,就近监 视;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借此抑制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 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2)改革官制,加强皇权:设立“中朝制”,借此削弱 相权;建立侍从军和禁卫军,加强皇帝保卫和军事防御;实 行察举制,用考察加举荐的方式选拔官员。
2021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第2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第2讲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含解析)
第2讲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主干梳理巧点妙拨一秦汉时期封建经济的初步发展1.农业2.手工业3.商业二“焚书坑儒”——儒学的重大挫折三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1.董仲舒的新儒学(3)特点: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3.影响(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
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儒学以仁义为主,强调人伦关系,对于抵制宗教有一定的作用。
(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四 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 1.纸的发明(1)概述⎩⎨⎧①□01西汉早期发明书写用纸。
②东汉□02蔡伦改进造纸术,独创“蔡侯纸”。
(2)意义⎩⎪⎨⎪⎧①在四大发明中,□03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
②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
③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2.数学、农学和医学(2)农学:《氾胜之书》,西汉氾胜之编著,中国古代四大农书之一。
(3)医学⎩⎪⎨⎪⎧①《黄帝内经》:战国问世、西汉编定,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②《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编写,被誉为“万世宝典”。
3.书法艺术 字体 时间 特点小篆 创始于06 秦代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隶书 始于07 秦,成熟通行于08 汉魏时代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楷书 形成于汉末字形方正,规矩严整(1)概况:绘画门类已很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板画、画像石、画像砖等。
(2)代表:《夫妇宴饮图》。
5.汉赋(1)特点:气势恢弘、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反映文人气度和时代精神。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六王毕,四海一”——统一全国1.统一六国:结束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
2.拓展疆域(1)北方: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
(2)岭南:平定岭南,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
(3)“西南夷”:开辟“五尺道”并在部分地区任命官吏。
3.影响: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二、海内为郡县1.形成(1)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2)秦始皇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
2.内容(1)“郡”直属于中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职责。
(2)“县”隶属于郡,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3.特点(1)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2)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4.影响(1)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2)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三、百官公卿1.皇帝制度(1)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
(2)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2.三公九卿制(1)三公:丞相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
(2)九卿:是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
(3)议政: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备皇帝裁决。
3.汉承秦制(1)西汉大体上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
(2)汉武帝设置刺史和司隶校尉,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素养感悟] 唯物史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古代中国是自然经济占主导的农业社会。
分散的小农经济不利于抵御自然灾害。
中央集权体制能够凝聚分散的人力、财力进行重大工程建设,促进经济发展;能够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
[构图解史] 秦朝皇帝制度[误区警示] 郡县制最早出现不是在秦朝早在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上已不再进行分封,而是改为设置郡、县;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广泛实行郡县制;秦统一全国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各地。
2025年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单元 阶段贯通2 秦汉时期
对点训练 3.如表为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至太初年间(公元前104-前101年)汉武 帝分封的部分侯国(据《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编制),据此可知
侯国名 安成、宜春、句容、句陵 丹杨、盱台、湖孰、秩阳、睢陵、龙丘、张梁 剧、壤、平望、临原、葛魁、益都、平酌、剧魁、 寿梁、平度、宜成、临朐 广望、将梁、蕲馆、薪处、陆城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显著加强
D.经济发展促进行政体系变革
题干图片现象发生的朝代是汉朝,汉朝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为加强中 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成功地削弱了诸侯王的 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B项。
微专题2 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时代
思想
阶段与地位
原因
各诸侯国热衷于争霸战争和改
微专题3 家国情怀——秦汉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贡献
秦朝建立后,废分封行郡县,奠定了“大一统”中央政权的 政治制度基础,“大一统”的观念逐渐形成。 “大一统”的 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采取措施,使“大一统” 观念认同 得以巩固和发展。从此以后,“大一统”逐渐发展成中国传 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秦汉时期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时期。随着秦统一王朝的建 “中央集权” 立,中央集权制度应运而生,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中央又 的制度认同 高度集中于皇帝。与皇帝制度相适应的是一套完整的官僚机 构和官僚体系,保障了中央集权制度有效实施
“反映”指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或显示出来。“体现”指某种性 质或特点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二者主要说明不是直接的,而是 间接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
该类试题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掌握程度基础上的历史学科素养和学 习潜力,以及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高三一轮复习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思想(通史复习)
楚前 汉 战 争年 西 汉 建 立
汉文 高景 祖之 刘治 邦
年 王 莽 篡 夺 政 权
202
60
119
138
主题三 东汉的统治:(公元25年-----公元220年) 豪强地主势力发展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出 年现 *“ 刘光 秀武 建中 立兴 东” 汉 党锢之祸 班甘 超英 出出 使使 西大 域秦 蔡 伦 改 进 造 纸 术 184
【阶段特征】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时 期: •◇:表现:1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巩固,奠定中国古 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经济:封建经济恢复发展; •3思想文化: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科技文化大发展。 •4外交:“中华文化圈“酝酿和扩大;丝绸之路开通。
秦朝时期的经济
• 农业:秦朝——“泰半之赋”(农民将收成的三分 重 之二上缴给国家。) • 徭役——秦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徭役主 要适用于大型工程或者统治者的奢侈宫殿工程 过度 等。) • 工商业——A秦朝统一货币(半两钱)和度量衡, 促进经济发展和全国统一 B“市”——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收受金钱时必须当面把钱投入陶制容器中。
建立
恢复 和 发展(休 养生息政 策)
衰亡
汉武帝的大一统
8 前 董 仲 舒 年 建 张 议 骞 设 出 立 使 太 西 学 域
与汉 匈武 奴帝 三派 次卫 大青 战、 霍 去 病 前 年 * 张 骞 第 二 次 出 使 西 域 西前 域 开年 始* 正设 式西 归域 属都 中护 央* 政标 权志 着
③文化: 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 化交流。创造灿烂的文明,保障中华文明的延续。
④外交:保障中外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利于集中 力量抵御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 课时1 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教案(含解析)人民版
阶段二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课时1 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考纲考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秦始皇*。
(2)皇帝制度。
(3)三公九卿制与郡县制。
汉的政治制度(1)郡国并行制。
(2)中外朝制度。
(3)刺史制度。
(4)察举制。
秦汉时期的经济(1)秦汉的农耕技术。
(2)秦汉手工业的发展与“丝绸之路”。
(3)秦汉的商业发展。
素养解读时空观念汉承秦制,略有创新,注意从时空角度认识汉代对秦皇帝制度、中央机构及郡县制的继承;从时空角度认识秦汉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
历史解释秦汉政治制度反映了封建王朝政治统治的特点,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促进了汉代社会发展进步。
史料实证运用考古发掘的壁画、墓葬文物、文史史料及其他考古遗存,解读印证秦汉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唯物史观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理解秦汉政治统治、国家统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客观评价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局面。
考点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六王毕,四海一”(1)统一六国⎩⎪⎨⎪⎧①时间: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
②结果: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
(2)拓展疆域⎩⎪⎨⎪⎧①北方: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
②岭南:平定岭南并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
③“西南夷”:开辟“五尺道”并在部分地区任命官吏。
(3)影响: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2.海内为郡县(1)实施⎩⎪⎨⎪⎧①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郡、县等地方行政区划。
②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
(2)内容⎩⎪⎨⎪⎧①“郡”直属于中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职责。
②“县”隶属于郡,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3)特点⎩⎪⎨⎪⎧①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4)影响: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人民版
新考向:1.从历史理解、历史价值观等 素养角度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 与人民的要求,激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感与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感
2.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角度 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与特点, 认识到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华民族 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新视角:郡县制将权力集中到中央,大 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如角度二
【思考】 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所创制度的显著差异, 这反映了怎样的政治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差异: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中央管控下的地方分权体制, 秦朝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 趋势:反映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趋势。
史观史论 1.历史解释——早期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关联
第2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专题一
历史
内容索引
强基础 固本增分 研考点 精准突破 练经典 强化提升
课程 标准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 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强基础 固本增分
知识点一 秦朝统一 1.背景
2.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 221 年,秦国相继攻灭东方六国,建立中国历史 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
(1)进步性: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
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2)局限性:郡县制过分强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使地方缺乏权力和自主性,
不利于地方的发展。
主题二 周秦政治文明的转型
新教材
新考向
秦朝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 国时已经形成的郡县制在全国推 广,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 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 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 民众和治安
第2讲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复习课件--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汉代画像砖:田庄劳作 豪强地主的坞堡
命题探究
(2022·全国·模拟预测)汉武帝时期,桑弘羊力倡实行盐铁官营,称“今意总一 盐铁,非独为利入也,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也”。西汉实
行盐铁官营的根本目的在于( D )
A.防止商人的势力膨胀 B.鼓励民众去从事农业 C.防止诸侯国割据一方 D.巩固和强化中央集权
中国古代史
复习课
①秦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 建立
第2讲
秦汉
(BC221—BC207)
②汉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 巩固
(西汉BC202—DC9; 东汉DC25-DC220)
复习课第2讲 秦汉
课标要求:
①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 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 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②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 前后的巨大变化。③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 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④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 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⑤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⑥了解中外历史上货币发行和使用情况,了解中国古 代赋税制度的演变;⑦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 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⑧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
知识梳理 政治:制度建设
“汉承秦制”体现在哪些方面? 汉朝制度只是沿袭秦朝制度吗?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汉代在总体框架上继承了秦朝制度,又有所调整和创制。
通史版2021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先秦第2讲先秦时期的经济学案含解析.doc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一 先秦时期农业的发展1.耕作方式 耕作方式时间 农耕工具 刀耕火种 原始社会 人们使用石刀、石斧砍树木焚烧,用01石犁翻土播种石器锄耕 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
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02耒耜、石锄、石犁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逐渐推广(“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1)商周时期懂得了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等技术。
(2)03垄作法。
3.水利灌溉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
4.经营方式(1)04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2)小农经济(个体农耕)①开始出现:春秋战国。
05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生产力提高,封建06土地私有制确立。
07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08基本模式。
⑤评价⎩⎪⎨⎪⎧ 积极⎩⎪⎨⎪⎧ 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
小农经济是推动09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消极⎩⎪⎨⎪⎧ 小农经济下的农民要承受沉重的徭役,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小农经济十分脆弱,容易破产。
5.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商周时期:井田制⎩⎨⎧ ①一切土地属于10国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②国王层层分封土地,受封者世代享用, 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并向国王交纳贡赋。
“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3春秋战国:土地私有制确立⎩⎪⎨⎪⎧①税制改革: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 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②法律确认:秦国11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此后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为田开阡陌封疆”二 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1.经营形态 (1)01大作坊生产;生产不计02成本,产品大多精美,冶金、制瓷、纺织等行业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2)03民间消费的产品。
(3)04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2讲 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
4.董仲舒新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1)形势需要: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如 土地兼并、商贾膨胀、匈奴威胁、王国问题等,汉初的“无为”思想已不再 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统治政策急需从“无为”向“有为”转变。 (2)与时俱进:董仲舒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形势的需要,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大 一统”思想有利于凝聚人心和国家统一;“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主 张给封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3)根本原因: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
【深化拓展】 长期以来,史学界多数人认为西汉前期统治者为了恢复农业 经济和巩固中央集权,采取一些措施抑制私营商业的发展。但很少有人关 注另外一个方面,即西汉前期也有许多措施是有利于商业发展的。西汉前 期商业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发生变化。商业的发展激起了人们的求富心 理,形成了一股求富思潮。
主题二儒学的官方化——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及影响 材料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 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须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①。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 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之周到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 行动上的规范②,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③。
三、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 1.科技 (1)造纸术 ①概况:西汉前期已有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意义: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数学:《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采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汇集许多算 术命题。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 中心的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3)农学: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
备考分析
1.高频考点:汉代儒学成为统治 思想和汉代的经济。 2.备考策略:(1)首先应该抓住这 一时期的时代特点——大一统, 从政治的大一统、思想文化的 大一统等角度归纳相关知识,形 成秦汉时期总的时代特点。(2) 秦汉政治是相似的,但是,秦汉 的经济和文化却差异很大,学习 中注意归纳这些差异形成的原 因和造成的影响,并能总结经验 教训,形成正确的价值趋向。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二单元第2讲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课后作业含解析人民版
第2讲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2018·江苏丹阳高三期中)下面是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该表主要反映出西汉( )A.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B.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C.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D.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答案 D解析从材料中的“5人”可知,这是小农经济的规模;表格中的支出总额超过了收入,说明农民生活比较困难,D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精耕细作,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男耕女织,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不仅是生活成本,C项错误。
2.(2019·福建省三明市一中高三月考)汉代赵过发明了代田法。
先在田上挖深宽皆为一尺的甽(沟),甽旁堆土成高广各一尺的垄,然后将种子播在甽(沟)中,幼苗出土后,除草时再把苗旁的垄土逐次锄下,培植苗根。
第二年则把原来垄的地方改为沟,沟改做垄。
由此可知,这种农业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A.精耕细作B.广种薄收C.休耕轮作D.少种多收答案 C解析据材料“代田法……然后将种子播在甽(沟)中……第二年则把原来垄的地方改为沟,沟改做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代田法利用沟和垄进行轮作的特点,故C 项正确。
农业生产的特点是精耕细作,材料强调的是代田法的特点,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广种薄收、少种多收的特点,故B、D两项错误。
3.(2019·安徽六安市一中高三返校考)下表是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情况由此可以推知( )A.西南农业普遍实现精耕细作B.铁器成为西南主要生产工具C.铁器在逐步向西南地区推广D.西南冶铁技术水平领先全国答案 C解析通过材料可知,东汉末年铁器已在西南地区使用,故C项正确。
仅仅铁器的广泛分布并不意味着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实现,A项错误;仅仅根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铁器成为西南地区主要生产工具这一结论,故B项错误;表中内容看不出西南地区冶炼技术水平领先全国,故D项错误。
4.(2019·重庆一中月考)汉代各地都市中的官府直接管理的手工业作坊和商业机构称“市”或“亭”,而在汉代一些平民墓葬中出土的许多漆、陶器上,往往也有“市”“亭”等戳记,且产地较远,据此可知,汉代( )A.区域间的长途贩运开始出现B.民间工商业迅速发展C.官营手工业中出现商品生产D.墓葬等级差别已消失答案 C解析材料中“官府直接管理的手工业作坊和商业机构”说明是官营手工业,“平民墓葬”则体现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流通,故C项正确。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课件人教版
皇权独尊 皇帝有一系列专用称号:自称“__朕___”,命令称“制”
或“诏”,玉印称“玺”等
返回导航
(2)三公九卿制度
官职
职责
议政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三公 __太__尉___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 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
责监察百官。三方互不相属, 政,备皇帝裁决,有利于集思
返回导航
(3)根据史料三,分析“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的 原因,并说明后来中国又是如何实现制度的“重新建构”的。
[提示] 原因: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宗法制遭到破坏。实现途径: 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从贵族制(世卿世禄制)向官僚制转变。
返回导航
[特别提醒]
先秦至秦汉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创新
③秦国经过__商__鞅__变___法___,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返回导航
(2)概况
①统一六国:先后灭掉__韩____、赵、魏、楚、燕、齐六国。 ②北固边疆:北击__匈__奴___,收复河套,修筑长城和直道。 ③统一岭南:开凿__灵__渠___,平定岭南并设郡。
④平定西南:在“西南夷”(今云贵高原和川西及甘南)地区,开辟
返回导航
(3)重视母族亲属关系:汉代皇室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汉 出现了吕后暴政和窦太后的专权,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的局面,这些都是 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
(4)儒士受到重用:汉初,重视黄老之学,但是,并不排挤儒学。汉武 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 官僚体系。
——《太平御览》 史料二 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卫尉,掌 宫门警卫;太仆,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 及皇帝的生活供应……大事总汇于丞相,或最后请皇帝裁决。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二课时2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与科技文化 名师公开课精品课件(31张)
人感应”和“ 君权神授 ”的主张给封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
2. 综合上述史料,分析说明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对中国历史发
展的深远影响有哪些? 提示:(1)“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符合
时代潮流,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加强和巩固了中央集 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对今天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有着重要 的现实意义。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有利于思想统一,维护中央
知识清单
深化突破
高考调研
2.书法艺术
①以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 书写为形式。 (1)主要特点②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曲直运动和空间 意境 ,具有特殊 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 的 审美价值 。
知识清单
深化突破
高考调研
(2)发展演变
字 体 时 间 特 点
甲骨文、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知识清单
深化突破
高考调研
三、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 1.纸的发明
①西汉早期发明书写用纸。 (1)概述 改进造纸术,独创“蔡侯纸”。 ②东汉 蔡伦
①在四大发明中, 纸的发明 影响最为久远。 (2)意义②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 ③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知识清单
深化突破
高考调研
2.手工业
①田庄手工业:随着土地的集中,汉代出现 (1)经营 田庄手工业,生产生活自给自足。 形态②官营手工业:从汉武帝时代起, 政府 垄断 煮盐、冶铁等行业。
①纺织业:汉代花色品种多样,丝织品远销 (2)主要 地中海地区,中国被称为“ 丝国 ”。 成就②冶铁业:汉代冶铁以煤炭做燃料,并创造 出用水力作为动力的鼓风装置—— 水排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2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课件
3.书法艺术
4.汉赋 (1)特点:气势恢弘、辞藻华丽,反映文人气度和时代 精神。 (2)成就: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 上林赋 张衡的《二京赋》 。 》 ;东汉
[拨云见日 想一想] 1.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 坑儒”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吗? 试 答
提示:是。都是一种思想专制。
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孔子的 “儒学”吗? 试 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tep2 综合点——总结升华提能 专题综合 例证法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1.[2017· 河北正定中学期末]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 诸侯以私恩裂地, 分其子弟……”和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都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A.“君权神授”思想 C.反专制思想 ) B.“大一统”思想 D.理学思想
提示: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 指经过董仲舒改造,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的 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已经不完全是孔子时代的儒学了。
3.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相比,有哪些不同? 试 答 提示:孔孟儒学的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代
儒学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4.儒学获得独尊地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经济上: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均输平准、 盐铁专卖、 “算缗”“告缗”等经济政策, 打击私营工商业 者;同时加强对土地制度的管理。 3.文化上:(1)独尊儒术,文化专制:董仲舒以儒家思 想为主, 杂以阴阳五行及法家某些思想, 为汉武帝加强中央 集权提供了理论根据, 逐步确立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 流地位。 (2)兴办太学:扩大儒学教育。
试 答
提示:篆书。秦汉瓦当是非常重要的史证资料,对研究 建筑史、文字演变史均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近年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板块二第2讲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练习(2021年整理)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板块二第2讲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练习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板块二第2讲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练习)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板块二第2讲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练习的全部内容。
第2讲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秦汉时期的经济汉代官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1汉代铁业官营的影响2汉代田庄经济的发展3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董仲舒“大一统”思想4东汉政府社会控制范围的扩大5秦汉时期汉字字体演变的意义6综合7一、选择题1。
(2018·山西太原月考)汉代各地都市中的官府直接管理的手工业作坊和商业机构称“市"或“亭”,而在汉代一些平民墓葬中出土的许多漆、陶器上,往往也有“市”“亭”等戳记,且离产地较远。
这说明汉代( )A.跨区域长途贩运已经有明显发展B。
民间工商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C。
官营手工业从事一定的商品生产D.墓葬中存在突破身份等级的趋向解析:C 跨区域长途贩运发展较快是在明清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民间手工业,故B项错误;平民墓葬中出土的漆、陶器上有“市”“亭”等戳记,表明市场上出售的产品部分出自官府直接管理的手工作坊和商业机构,说明官营手工业从事一定的商品生产,故C项正确;贵族和平民在汉代不可能破除身份等级,故D项错误。
2。
(2018·福建厦门模拟)西汉时期,先前大量使用的青铜兵器逐渐被铁制兵器取代,退出历史舞台。
新人教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2讲 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文
第2讲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文化(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山东临沂月考)西汉时赵过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推行代田法;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这说明中国古代农业( )A.工具种类繁多B.生产自给自足C.注重精耕细作D.经济发展迅速解析:选C。
根据材料解读可知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故C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农业工具种类繁多的结论,故A错误;B、D两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
2.下面是汉代史籍的相关记载。
这反映出汉代( )出处记载龚遂任渤海太守,“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五《汉书》卷89《循吏传·龚遂》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秋冬课收敛,益畜果实菱芡”仇览任蒲亭长,“劝人生业,为制科令,至于果菜为《后汉书》卷76《循吏列传·仇览》限”和帝永元五年(公元93年)“令郡县劝民畜蔬食,以《后汉书》卷4《和帝纪》助五谷”A.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B.国家重视家庭副业生产C.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D.农业商品化的趋势加强解析:选B。
表中材料说明,汉代官员和皇帝都积极劝农发展家庭副业经济,可见国家重视家庭副业生产,故B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抑商”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政府劝农发展家庭副业经济并没有改变农业生产结构,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家庭农副产品的商品化,故D项错误。
3.汉代田庄主在地方拥有相当大的社会势力,出现了“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贫民”的局面,时人有“宁负两千石,无负豪大家”之说。
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政治实力与经济实力开始重合C.豪强大族操控国家政权D.抑制豪强成为社会发展之必须解析:选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严厉打击商业活动,注重农业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汉代田庄主在地方拥有相当大的社会势力,而不是汉代政治实力与经济实力开始重合,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豪强大族操纵国家政权,故C项错误;据材料“宁负两千石,无负豪大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豪强实力强大威胁中央,抑制豪强成为社会发展之必须,故D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思想文化主干梳理巧点妙拨一秦汉时期封建经济的初步发展1.农业2.手工业3.商业发展二“焚书坑儒”——儒学的重大挫折(人民版)三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1.董仲舒的新儒学[图画证史] 汉代二牛抬杠的耦犁[图示总结] 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关系[概念阐释]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
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自中国西部通过中亚和西亚,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
海上丝绸之路则以中国东南沿海为起点,经东南亚、南亚、非洲、最后到达欧洲。
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文明交流的主要道路。
[微点拓展] “盐铁官营”政策“盐铁官营”政策是中国封建社会政府为打击富商大贾、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垄断经营政策。
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武帝时加强,此后历朝历代不同程度地都加强了盐铁专卖。
[问题探究1]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吗?提示:“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在本质上都是思想专制,只不过采取的手段不同。
秦始皇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思想专制,而汉武帝通过和平手段实现。
3.影响(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
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儒学以仁义为主,强调人伦关系,对于抵制宗教有一定的作用。
(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四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1.纸的发明2.数学、农学和医学3.书法艺术4.绘画(1)概况:绘画门类已很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板画、画像石、画像砖等。
(2)代表:《夫妇宴饮图》。
5.汉赋(1)特点:气势恢弘、辞藻华丽,反映文人气度和时代精神。
(2)成就:司马相如的《子虚赋》《□09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图解历史] 董仲舒的新儒学[问题探究2] 儒学获得独尊地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
[问题探究3] 中国古代书写材料经历了怎样的演变?提示:殷商时代的书写材料主要是龟甲和兽骨,其次是青铜器和玉石器。
春秋时期,竹木简牍盛行,丝帛也成为书写材料。
由于简牍笨重、丝帛昂贵,汉代人发明并改进造纸术,纸在我国逐渐普及并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图解历史] 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互动探究史料研读主题1 “重农抑商”政策下艰难发展——秦汉时期的工商业一汉代晁错说:“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
……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二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
……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汉书·贡禹传》[教你读史] 史料一以省略号为界,分为两层,分别从作者对商人和农民的态度进行分析,得出“重农抑商”政策的必要性。
史料二主要提取关键信息,分别从规模、人数和费用上分析汉代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史料运用] (1)如何认识史料一中晁错的观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史料二反映了汉代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晁错认识到了商业和商人的危害,主张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汉代官营手工业规模大,从业人员多,耗费大。
历史解释1.秦汉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
(2)汉代“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3)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4)两汉时期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
2.古代中国“重农抑商”的表现(1)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价值取向。
(2)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
(3)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4)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通过国家立法、征收重税、国家垄断经营等方式打击商人。
主题2 儒学的官方化——董仲舒的新儒学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行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董仲舒《春秋繁露》二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春秋繁露·基义》三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
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教你读史] 史料一体现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主张。
史料二体现了董仲舒“三纲”“五常”的处世标准。
史料三以句号为界分为两层。
第一层说明了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具有的鲜明特征,第二层表明董仲舒新儒学的积极作用。
[史料运用] (1)依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据史料三分析董仲舒思想的影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继承与发展先秦儒学;主张“君权神授”;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上升为汉武帝时期的官方学说。
(2)董仲舒将儒学神学化、宗教化,适应了君主专制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以及精神起了重要作用。
历史解释1.例证法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2.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差异高考研析把握考向1.(2018·全国卷Ⅱ)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
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
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答案 B解析西汉文景时期,百姓需将粮食换成钱币以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自耕农失去了土地,使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故选B项。
汉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A项;从材料可以看出,粮价低的后果是国家免除了实物田租,改征人头税,C项结论无法从材料中得出;税收由政府掌控,富商大贾只是操纵物价,故排除D项。
2.(2017·全国卷Ⅲ)《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当时(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答案 C解析从材料中的信息可知,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智慧成为郡、县、乡里程度不同的富人,多得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西汉前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C项正确。
材料并未反映人们对“义利”观的看法,故A项错误;西汉前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与史实不符;材料反映了人们凭借勤劳和智慧致富,没有体现地方豪强势力对郡县的控制,故D项错误。
3.(2016·全国卷Ⅰ)右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答案 D解析图片内容反映了集体劳作的情形。
汉代土地兼并加剧,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庄园经济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因而出现了图片中的情形,故D项正确。
其他选项均不符合图片情况,排除。
预测1 从汉代盐铁政策切入考查历史解释的能力汉武帝时,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进行管理。
东汉虽然设立盐铁官,但只是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
盐铁政策的变化有利于( )A.豪强地主兼并土地B.民营手工业的发展C.强化中央集权D.小农经济发展答案 B解析汉武帝时实行盐铁专营,盐铁专营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措施之一,其目的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东汉时期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放松了对盐铁经营的管制,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盐铁经营问题,属于工商业问题,与“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小农经济发展”无关,排除A、D两项;从西汉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到东汉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说明中央放松了对盐铁经营的管制,无法体现强化中央集权,排除C项。
预测2 从两汉人口的变化切入考查历史实证能力以下是两汉人口的变化统计,据表分析可见( )——摘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A.东汉大部分人口集中在长江流域B.政治中心转移对关中地区影响较大C.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D.北方地区经济整体呈现出衰退趋势答案 B解析关中地区是今天陕西西安一带,西安是西汉的都城,东汉都城是洛阳。
表格中关中地区人口从西汉的240万减少为东汉的50万,体现了政治中心转移对关中地区人口数量的影响,故选B项。
表格只是显示部分城市人口信息,难以说明东汉时期人口分布,A项错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是在安史之乱后,排除C项;此时北方仍处于经济上升时期,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