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窑
隧道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隧道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 隧道窑的简介说到隧道窑,大家可能会想,“这是什么东东?”其实,隧道窑是一种超牛的工业炉,主要用于陶瓷、砖块、瓦片等材料的烧制。
它的结构就像一条漫长的隧道,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设备和技术,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世界吧!2. 隧道窑的结构2.1 窑体隧道窑的主体就像一根长长的管子,真是“见缝插针”的艺术!它一般由耐火砖构成,能够承受高温,简直就像是高温的“铁血战士”。
窑体内部有多条通道,用于进出不同的产品。
这样一来,就能一次性烧制大量的东西,效率杠杠的,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好选择。
2.2 热交换系统然后就是热交换系统了,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就是把热气循环利用的聪明办法。
这个系统可以让窑内的热量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简直就像“过期不候”的节能达人,省钱又环保。
大家知道,烧砖烧瓦可是个耗能大户,能省一分钱就是一分钱啊!2.3 进料和出料系统别忘了进料和出料系统,这可是“流动性”的重要保证。
它们负责把未烧制的材料送进去,以及把烧好的成品搬出来。
想象一下,一个个瓷砖像赶集一样,纷纷走出隧道窑,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3. 隧道窑的工作原理3.1 烧制过程说到工作原理,隧道窑的烧制过程简直像个大舞台,产品们在这里上演一场精彩的“火焰秀”。
首先,未烧制的材料被送入窑内,随着温度逐渐升高,它们就像变魔术一样,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
刚开始的时候,温度可能在600℃左右,慢慢地,直到1300℃,那种高温简直是“热火朝天”!3.2 冷却过程烧制完后,接下来就是冷却过程了。
这时候,窑内的温度开始下降,就像“凉风习习”的秋天,产品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
冷却的过程也很重要,太快可能会导致产品裂开,这可是“功亏一篑”的事情啊!所以,隧道窑一般采用渐进式冷却,让每一个产品都能安安全全地“顺风归家”。
4. 小结总的来说,隧道窑不仅仅是一座简单的窑炉,它就像是一台高效的生产机器,运转起来那叫一个顺畅。
它的设计和工作原理融合了许多现代科技,既节能又环保,真是“聪明绝顶”。
隧道窑的原理
隧道窑的原理隧道窑是一种常见的窑炉结构,其原理主要是利用燃料在窑内燃烧产生的高温,通过热传导和对流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窑内的物料,完成物料的烧结或热处理过程。
隧道窑主要用于生产水泥、石灰、陶瓷等材料,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隧道窑的原理可以分为燃烧原理和热传递原理两个方面来进行解释。
首先是燃烧原理。
隧道窑内通常使用固体燃料或液体燃料进行燃烧,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量是实现窑内物料烧结的基础。
在燃烧过程中,燃料与空气在一定的条件下混合燃烧,产生高温燃气。
燃烧产生的高温燃气通过燃烧室进入隧道窑,与窑内的物料进行热交换,使物料逐渐升温,完成烧结或热处理过程。
其次是热传递原理。
隧道窑内的热传递主要通过辐射、对流和传导三种方式进行。
在燃烧室产生的高温燃气通过辐射的方式向四周散发热量,使窑内的物料受热。
同时,热气体也通过对流的方式使窑内空气和物料表面受热。
此外,热气体与窑内物料接触后,通过传导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物料内部,使物料均匀受热,完成烧结或热处理过程。
隧道窑的原理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包含了复杂的热学和动力学原理。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物料的特性、生产工艺要求等因素,合理设计和操作隧道窑,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隧道窑的设计和操作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燃料选择和燃烧控制。
不同的物料和生产工艺需要选择适合的燃料,同时需要通过控制燃料的供给和燃烧过程来确保燃烧效率和热量利用率。
其次是窑内气氛控制。
窑内的气氛对物料的烧结过程有重要影响,需要通过控制燃烧过程和通风系统来调节窑内气氛,以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
再次是热量平衡和热量利用。
隧道窑内热量的平衡和利用对生产效率和能源消耗有重要影响,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操作来实现热量的平衡和最大程度的利用。
最后是窑内物料的运行和分布。
窑内物料的运行和分布对烧结过程和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需要通过设计合理的窑内结构和控制系统来实现物料的均匀受热和烧结。
总的来说,隧道窑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生产设备,其原理涉及燃烧、热传递、热学和动力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四、隧道窑的原理与结构PPT课件
12
传统明焰隧道窑的工作流程
1、封闭气幕送风 2、搅拌气幕 3、排烟机 4、搅拌气幕送风 5、重油或
煤气 6、烧嘴 7、雾化或助燃风机 8、急冷送风 9、热风送干燥 10、热风
.
31
平窑顶的构造有棚板式、吊挂式和平拱顶。 1)棚板式 棚板式受材料限制窑宽较小,窑温也不能太
高,一般多用在窑头窑尾低温部位。 2)吊挂式 吊挂式窑顶需要钢架和吊钩,金属用量大,
但窑宽可不受限制,而且适宜于模块装配式 窑,因此在现代隧道窑上用得较广。 3)平拱顶 它实际上是拱顶窑,只不过是中部拱顶砖加 长形成的平拱。因横推力大,只能用于现场 砌筑。其分析计算,可参照单心拱顶。
.
32
平顶窑
平拱顶
.
33
吊挂式窑顶
(2)拱顶
拱顶的优点是,结构严密、 坚固,节约钢材,投资少。 缺点是,窑顶要用重质耐 火砖砌筑,蓄热大,且窑 顶下空隙高度大,易造成 气流分层。拱顶窑一般均 为现场砌筑。
拱顶有单心拱、双心拱和 三心拱几种型式。
.
34
五)窑体膨胀缝与密封构造
(1)窑体膨胀缝
因此,一般认为隧道窑适宜的长度为70~80米左右。
.
22
有效内宽和有效内高尺寸主要决定于制品的 品种、规格(外形尺寸)、单窑产量、装载 方法和窑内温度均匀性等。
一般说来,当窑长和制品装窑密度一定时, 增加内宽和内高,可提高窑的产量(即产量 与有效断面积成正比)。
但窑的高度增大时,窑内几何压力随高度成 正比增大,窑内上下温差亦随之增大。而且 装窑难度大,窑具用量多,故现代隧道窑趋 向于降低内高,增大内宽(即所谓扁口窑、 宽体窑),单层码放卫生瓷制品。
隧道窑简介
隧道窑简介隧道窑属于连续性火焰加热窑炉,一般是一条长直线形隧道,其两侧及顶部有固定的墙壁及拱顶,底部铺设轨道上运行着窑车,主要用于耐火材料,陶瓷,建筑用砖的烧成。
隧道窑与间歇式的旧式倒焰窑相比较,具有一系列的优点。
1、生产连续化,周期短,产量大,质量高。
2、利用逆流原理工作,因此热利用率高,燃料经济,因为热量的保持和余热的利用都很良好,所以燃料很节省,较倒焰窑可以节省燃料50-60%左右。
3、采用气幕、搅动循环装置,保证窑内温度上下均匀及烧成气氛,减少废品。
4、烧成时间减短,比较普通大窑由装窑到出窑需要3-5天,而隧道窑连续生产,节约装出窑升温及冷却时间。
5、节省劳力。
不但烧火操作简便,而且装窑和出窑的操作都在窑外进行,也很便利,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劳动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6、提高质量。
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三部分的温度,常常保持一定的范围,容易掌握其烧成规律,因此质量也较好,破损率也少。
7、窑和窑具都耐用。
因为窑内不受急冷急热的影响,所以窑体使用寿命长。
但是,隧道窑建造所需材料和设备较多,因此一次投资较大。
因是连续烧成窑,所以烧成制度不宜随意变动,一般只适用大批量的生产和对烧成制度要求基本相同的制品,灵活性较差。
隧道窑工作原理隧道可分为三带: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坯体(未烧半成品)干燥至一定水分装载在窑车上入窑,首先经预热带,受到来自烧成带的燃烧产物(烟气)预热,然后进入烧成带,燃料燃烧的火焰及生成的燃烧产物加热坯体,使达到一定的温度而烧成。
烧成的产品最后进入冷却带,将热量传给入窑的冷空气,产品本身冷却后出窑。
隧道窑结构概括的说隧道窑包括四部分:1)窑体2)窑内输送设备3)燃烧系统4)通风系统。
1.窑体是由窑墙、窑顶所组成。
窑体设置检查坑道,便于清扫落下的碎屑和砂粒,冷却窑车,检查窑车,以及在发生倒剁事故时,便于拖出窑车进行事故处理。
窑在进出车端设计有窑门,保证窑内操作稳定,防止冷空气漏人以减小气体分层,减少上下温差。
隧道窑
隧道窑
1.概述 2.隧道窑的结构 3.隧道窑的温度制度
概述
在耐火材料、陶瓷等制品的生产过程中, 烧成是一道重要工序,对产品的产量和质 量影响较大。 烧成设备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连续式窑, 如隧道窑;另一种为间歇式窑,如倒焰窑 等。
高铝砖(3.5 万吨/年): 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 72/24/60.6(米)
镁质制品(4~4.5 万吨/年): 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 72/24/60(米)
日用瓷(7 x 106 吨/年): 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 29.86/26.47/35.67(米)
电瓷(还原焰)(562 万吨/年): 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 38.52/28.0/50.07(米)
概念: 一次空气:通过烧嘴直接进入燃烧室(或直接 进入窑内空间)与燃料混合燃烧的空气。它可 以是冷却带抽出的多余热风,可以是冷空气。 二次空气:在冷却带吹入的冷风的一部分,流 到烧成带,与燃料混合燃烧。
一次空气送风装置:风机、喷射器
★一次空气为冷空气时: 冷空气→通风机→空气管道→烧嘴。
★一次空气为热风时: 冷却带的多余热风→耐热风机→管道→烧嘴;
★窑的各带长度确定的一般原则:
1.预热带长度应根据排出废气温度来确 定,废气离开排烟机温 度应低于250℃;
2. 烧成带长度根据保温时间来确定 3.冷却带长度根据出窑制品的温度来确
定,一般应低于100℃
隧道窑长度及各带长度计算式:
V— 隧道窑的有效容积, m3;
隧道窑的原理
隧道窑的原理
隧道窑是一种用于加热、干燥或煅烧物料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建材、冶金、化工等行业。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烟气和物料的热交换来达到加热或干燥的目的。
隧道窑的原理可以分为燃烧和传热两个方面来进行解释。
首先,隧道窑的燃烧原理是通过燃料的燃烧产生高温烟气,然后将烟气引入窑内,使物料受到烟气的热量影响而达到加热或干燥的目的。
隧道窑通常采用天然气、煤炭、柴油等作为燃料,经过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被引入窑内,与物料进行热交换,使物料温度逐渐升高,从而完成加热或干燥的过程。
其次,隧道窑的传热原理是通过烟气和物料之间的热交换来完成加热或干燥的过程。
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窑内流动,而物料则被置于烟气流动的路径上,烟气与物料之间进行热交换,使物料温度逐渐升高。
在这个过程中,烟气的热量被传递给物料,使物料内部的水分蒸发或物料温度升高,从而完成加热或干燥的过程。
隧道窑的原理简单而又实用,它能够满足不同行业对于加热、干燥或煅烧的需求。
隧道窑在建材行业中主要用于煅烧水泥熟料、
生料的干燥等工艺,而在冶金、化工等行业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操作,隧道窑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隧道窑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烟气和物料之间的热交换来完成加热或干燥的过程。
隧道窑在
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满足生产的需求,还能够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隧道窑的
原理虽然简单,但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业设备,对于促进工业生
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隧道窑
日用瓷(7 x 106 吨/年): 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 29.86/26.47/35.67(米)
电瓷(还原焰)(562 万吨/年): 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 38.52/28.0/50.07(米)
卫生瓷(隔 焰)(2 x 105 件/年): 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 30/22/40(米)
空
一 次 空 气
送 煤 气
风
气
图1-1 隧道窑工作原理图
隧道窑系统图
图1-2
三.隧道窑的规格
不同制品的隧道窑常见的规格为:
粘土砖(3~3.5 万吨/年): 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 41.8/22.0/37.4(米)
高铝砖(3.5 万吨/年): 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 72/24/60.6(米)
隧道窑
1.概述 2.隧道窑的结构 3.隧道窑的温度制度
概述
在耐火材料、陶瓷等制品的生产过程中, 烧成是一道重要工序,对产品的产量和质 量影响较大。 烧成设备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连续式窑, 如隧道窑;另一种为间歇式窑,如倒焰窑 等。
★隧道窑的特点: 优点:生产能力大、燃耗低、使用寿命长、
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劳动条件好。
釉面砖釉烧(1.8 x 105 m2/年): 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 13.47/6.9/13.51(米)
1.概述 2.隧道窑的结构 3.隧道窑的温度制度
隧道窑的结构
规格:长×内宽×有效高度
有效高度:从车台平面至拱顶内衬的最大高度
1.断面尺寸与长度
图1-5
2.窑顶结构
3.窑墙结构 4.隧道窑预热带结构
冷却带:中间高两边低
隧道窑总体概况
(一)陶瓷窑炉分类
❖ 按使用燃料分类 煤烧窑 油烧窑 气烧窑 ❖ 按窑内火焰流动方向 升焰窑 平焰窑 半倒焰窑 倒焰窑 ❖ 按火焰是否接触产品 明焰窑 隔焰窑 半隔焰窑
❖ 按窑炉形状分类 圆窑 方窑 隧道窑 ❖ 按烧成过程旳连续是否分类 间歇式窑 连续式窑 半连续式窑 ❖ 按火焰是否接触产品 本烧窑 素烧窑 釉烧窑 重烧窑 烧花窑
逸 出 风
废
烧
冷
气
却
排
风
出
预热带
烧成带
冷却带
压力分布曲线见下图:
排烟口 预热带
烧成带
冷却带
隧道窑压力分布曲线
压强控制很主要,一般是微正压或微负压。最主要 是控制其烧成带两端旳压强稳定 假如窑内旳负压过大,漏入旳冷空气多,使窑内旳温 度降低,且气体分层严重,窑内断面上旳上、下温度差 加大;同步会使烧还原气氛时,窑内旳烧成带难以维持 还原气氛。所以负压大旳窑是操作不好旳窑。 假如窑内旳正压过大,大量热气体会向外冒出,这既 损失了热量,也恶化操作人员旳劳动环境。窑内旳热气 体冒入车下旳坑道还会烧毁窑车旳金属构件,造成操作 事故。
窑顶 1、窑主体 窑墙
拱顶 平顶 工作层:直接接触火焰 保温层:用于窑直墙保温
保护层:保护窑体、并起到密封作用
窑底:窑车衬砖
2、窑内输送设备——窑车和有关旳窑具
窑车
窑车金属架:用以支托耐火衬体, 窑车衬料:最大程度地降低窑车旳蓄热能力
窑车两侧装有钢制裙板,窑车在窑内移动时,裙板插入两侧 砂封槽内构成砂封
主要控制实际燃烧温度和最高温度点温度。 火焰温度应高于制品烧成温度50—-100℃。火焰温度 旳控制是调整单位时间内燃料旳消耗量和助燃空气旳配 比。单位时间内燃烧旳燃料量多而空气配比又恰当,则 火焰温度高。 燃料燃烧后喷出旳烟气有扰动作用(尤其是使用高速调 温烧嘴时),所以烧成带内旳温度分布是较为均匀旳,即
轮窑隧道窑烧结砖知识
鉴于轮窑窑道不能太低,因而湿坯垛码的也不能太低(在一般情况下,坯垛层数不宜少于18块),如湿坯体强度不高,底层坯体承受不了上部坯体的压力,就不能采用一次码烧轮窑。
5.2二次码烧缺点
湿坯垛码到干燥车上,经干燥后的坯体从干燥车转码到架子车上(有些砖厂用胶轮车驼着装有干坯体的干燥车直接拖入窑内,虽少码一次,但也带来操作上的麻烦),又将架子车上的干坯体码至窑道内,计码三次。而采用一次码烧轮窑时,湿坯体码到架子车上,再将架子车上的坯垛码至窑道内,共计码两次,可少码一次。
我国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发明了“移动式隧道窑”。该窑的窑道为圆环形。生产时,窑体沿直径为60m~80m的环形轨道上转动,不用窑车,将坯体直接码在窑道的地坪面上。其特点是:①继承了轮窑不用窑车的做法,从而克服了隧道窑的投资大和窑车运行费用高的缺点;②继承了隧道窑在外界装窑、出窑的做法,克服了轮窑在窑道内恶劣环境下操作的缺点。该窑的装、出窑的位置上移动的。
干燥段顶部不宜盖钢筋混凝土板(不能太简化),因为操作不当会使焙烧段的火偏移到干燥段,烧坏钢筋混凝土板。而并列式隧道窑是干燥、焙烧段分开的,可使干燥部分简化,顶部可盖钢筋混凝土板。
应该指出的是,有的厂采用并列式一次码烧隧道窑,焙烧窑的内拱有一定的弧度,而干燥窑的内拱是平的。这样若将就干燥窑,坯垛顶部码成平的,则焙烧窑中部顶隙太大,风由此隙走的多,致使横断面温差大,火行速度慢;如将就焙烧窑,坯垛顶部码成拱形,则干燥窑两顶角空隙大,封由此两顶角隙走的多,造成坯垛底部脱水慢,影响了干燥速度。正确的做法是,干燥窑和焙烧窑的内拱形状应趋于一致。
B厂一座24门轮窑,内、外哈风闸多达50个,烧一把火,处于逆向位置的闸占3/5以上。这些闸一旦漏气,必然产生逆向力,阻碍火的前进。
隧道窑投煤孔少,且主要布置在中部零压点附近,故漏出或漏入气体不太多。轮窑一圈布满投煤孔,数量多,各种压力状态下均有,故漏出或漏入气体较多。例如:A厂的隧道窑计127个投煤孔,而B厂的轮窑多达526个投煤孔,是隧道窑的4倍以上。
陶瓷窑炉及设计 第一章隧道窑 第二节隧道窑的工作系统和结构(1)
墙体上孔洞砌筑方法 (a)宽度小于250的孔洞砌筑方法;(b)宽度小于450的孔洞砌筑方法
SUST
陶瓷窑炉与设计----第一章 隧道窑 圆形墙错缝与直形墙错缝方法相同,圆形墙应按中心线砌筑
圆形墙的错缝砌法
SUST
陶瓷窑炉与设计----第一章 隧道窑
砌体检查方法 (a)水平度检查方法,(b)倾斜度检查方法,(c)垂直度检查方法
SUST
陶瓷窑炉与设计----第一章 隧道窑
在砌筑工作中有停歇时,不允许留垂直的缺口,应按图留 成阶梯或退台状。
墙体阶梯形退台砌筑方法
SUST
陶瓷窑炉与设计----第一章 隧道窑
炉墙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砖砌筑:
每一种砌体必须单独砌筑,犹如一堵单墙。 内外墙互相咬砌的砌筑层
窑
名
焙烧卫生陶瓷明焰隧道窑 焙烧卫生陶瓷隔焰隧道窑 焙烧釉面砖素烧明焰隧道窑 焙烧釉面砖釉烧明焰隧道窑
焙烧锦砖明焰隧道窑
各带长度比例% 预热带 烧成带 冷却带 32~34 18~20 46~48 34~38 20~22 44~46 36~44 16~22 32~40 30~32 15~20 46~50 40~50 17~20 32~40
SUST
陶瓷窑炉与设计----第一章 隧道窑
窑顶用材料: 内衬耐火砖 中间隔热砖, 粉状或粒状 隔热材料之上,用一些粉状或粒状的材料填平上部, 硅藻土、粒状高炉矿渣,废碎耐火砖等 红砖 外表的整齐和便于人行走,上面平铺一层红砖。
SUST
陶瓷窑炉与设计----第一章 隧道窑 窑内温度在1300℃以下:
陶瓷窑炉与设计----第一章 隧道窑-结构
隧道窑的工作原理
隧道窑的工作原理
隧道窑是一种用于烧制陶瓷、砖等材料的传统窑炉。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装载材料:首先,在隧道窑的入口处将要烧制的陶瓷或砖坯装载到窑内。
通常,窑内会有一条滚筒输送带,将材料逐渐推入窑内。
2. 预热和燃烧:当材料进入窑内后,窑炉的燃烧室内点燃燃料,如天然气或油,以提供燃烧所需的高温。
燃烧产生的热量会传递到窑内空气和材料表面,使其逐渐升温。
3. 热交换:隧道窑内通常有多个隔板,将窑腔分隔为不同区域。
隔板上开有孔洞,使烟气从窑炉经过旁边的窑腔,与正在升温的材料进行热交换。
这样可以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减少烟气排放。
4. 烧结和烧制: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逐渐达到烧结和烧制的温度。
烧结是指将材料内部颗粒粘结在一起的过程,而烧制是指使材料表面形成坚固涂层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通常需要较高的温度和持续一定时间。
5. 冷却和卸货:当材料完成烧制后,窑炉的燃烧会逐渐减弱,冷却气流进入窑内。
冷空气通过窑腔,使烧制完成的陶瓷或砖坯逐渐降温,防止其过快冷却而出现开裂。
最后,经过冷却的产品从窑口处卸下。
这就是隧道窑的基本工作原理。
通过燃烧产生的高温和热能,使材料完成烧制和烧结过程,从而得到所需的陶瓷或砖等制品。
隧道窑
图1-9
4. 各带的结构
4-1.预热带:排烟装置;气幕装置 4-2.烧成带:燃烧室;
燃料、一次空气输送装置 4-3. 冷却带:抽热风装置、送冷却风装置
4-1-1.预热带排烟装置: 两侧墙靠近车台平面处设有排烟孔。排烟孔的
多少、数量由隧道窑 的类型决定。 图1-1
排烟方式: 地下烟道排烟: 图1-10 金属烟道排烟: 图1-11 窑墙内烟道排烟(窑顶排烟): 图1-12
★ 隧道窑的高度与跨度
高度——砖坯在烧成过程中的特性(制品的 烧成温度与荷软温度。如:镁砖,1m左右, 硅砖,1.5~1.9m )、允许的上下温差。 跨度——产量、燃烧方式、燃烧器的类型
跨度大,产量大; 顶烧式、底烧式跨度可以较大; 使用高速烧嘴跨度可以较大
2020/4/8
15
2. 窑顶结构
要求:材质应长期承受高温作用(特别是烧 成带)、重量轻、保温性好,其结构严密, 不漏气,并有利于窑内气流的合理分布。
缺点:投资大、附属设备多、热工制度不宜 经常调节,只适合烧成品种单一的制 品。
一.分类
分类根据 按热源分 按火焰是否进入隧道分 按窑内运输设备分 按通道多少分 按烧成温度分
窑名
1.火焰隧道窑2.电热隧道窑
1.明焰隧道窑2.隔焰隧道窑3.半隔焰隧道窑
1.车式隧道窑2.推板隧道窑3.辊底隧道道窑 4.输送带隧道窑5.步进式隧道窑6.气垫隧道窑 1.单通道隧道窑2.多通道隧道窑
图1-8
3. 窑墙结构
要求:耐高温、有一定的强度,保温性能好。 耐火材料+保温材料组成。 材质组成与厚度:用正交法,通过传热计算来 确定,并取经济厚度。 经济厚度:年均费用(保温层投资费+保温层 砌筑费+散热损失费)最低的厚度。
轮窑和隧道窑的区别
轮窑和隧道窑的区别简介轮窑和隧道窑是陶瓷制造业中常见的两种窑炉类型。
它们在结构、功能和应用方面存在一些显著的区别。
本文将探讨轮窑和隧道窑的区别。
1. 结构轮窑轮窑是一种圆形的砖砌窑炉,通常建在地面上。
它由一个圆形的窑炉腔体和一个中央的旋转平台组成。
窑腔由砖砌的外墙、底部和天花板构成。
窑腔内部有燃烧室、空气通道和烟道。
燃烧室位于窑腔底部,用于燃烧燃料,产生高温。
空气通道用于控制空气流量和热量分布。
烟道将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窑外。
隧道窑隧道窑是一种长形的砖砌窑炉,通常建在地下。
它由一个长而狭窄的窑腔组成,窑腔内有多个燃烧室和烟道。
燃烧室位于窑腔的一侧,用于燃烧燃料,产生高温。
烟道将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窑外。
2. 功能轮窑轮窑主要用于制造各种陶瓷制品,如陶瓷餐具、陶瓷装饰品等。
它具有温度均匀、加热均匀的特点,适合制造大型和复杂的陶瓷制品。
轮窑的旋转平台可以将制品暴露在高温环境中的各个方位,确保产品的均匀烧结和颜色的一致性。
隧道窑隧道窑主要用于大规模、连续生产陶瓷制品。
它具有高效率、节能的特点。
隧道窑可以分为预烧区、烧成区和冷却区,每个区域的温度被精确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隧道窑还可以通过调整燃料供给和风量来控制窑内的温度分布,以适应不同产品的烧制要求。
3. 应用轮窑轮窑广泛应用于陶瓷工艺品和艺术品的制造。
它能够适应不同材料和工艺的需求,制造出质量优良的陶瓷制品。
轮窑还可以进行特殊处理,如釉彩处理、烧花等,使产品更具艺术性。
隧道窑隧道窑主要用于大规模的陶瓷制品生产,如陶瓷瓷砖、建筑陶瓷等。
由于它的高效率和稳定性,隧道窑适用于大批量的生产。
隧道窑还可以通过自动化工艺控制系统进行监控和控制,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4. 总结轮窑和隧道窑是两种常见的陶瓷窑炉类型,它们在结构、功能和应用方面存在一些显著的区别。
轮窑适用于制造各种陶瓷制品,具有温度均匀、加热均匀的特点;而隧道窑适用于大规模、连续生产陶瓷制品,具有高效率和节能的特点。
隧道窑的简介和工作原理
按烧成品种分
★隧道窑的特点:
优点:1、生产连续化,周期短,产量大,质量高。 2、利用逆流原理工作,因此热利用率高,燃料经济,因为热量的保 持和余热的利用都很良好,所以燃料很节省,较倒焰窑可以节省燃料 50-60%左右。
3、采用气幕、搅动循环装置,保证窑内温度上下均匀及烧成气氛,
减少废品。 4、烧成时间减短,比较普通大窑由装窑到出窑需要3-5天,而隧道 窑连续生产,节约装出窑升温及冷却时间。
缺点:投资大、附属设备多、热工制度不宜经常调节,只适合烧成品种单
一的制品,灵活性较差。
隧道窑工作原理
隧道可分为三带: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坯体(未烧 半成品)干燥至一定水分装载在窑车上入窑,首先经预热 带,受到来自烧成带的燃烧产物(烟气)预热,然后进入 烧成带,燃料燃烧的火焰及生成的燃烧产物加热坯体,使 达到一定的温度而烧成。烧成的产品最后进入冷却带,将 热量传给入窑的冷空气,产品本身冷却后出窑。
二.工作系统
预热带 烧成带 冷却带
推进窑车
二次空气
气流
推出窑车
烟 气 抽 出
送 一 次 空 气
送 煤 气
抽 出 热 风
送 冷 空 气
图1-1 隧道窑工作原理图
隧道窑系统图
图1-2
不同制品的隧道窑常见的规格为: 粘土砖(3~3.5 万吨/年): 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 41.8/22.0/37.4(米) 高铝砖(3.5 万吨/年): 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 72/24/60.6(米) 镁质制品(4~4.5 万吨/年): 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 72/24/60(米) 日用瓷(7 x 106 吨/年): 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 29.86/26.47/35.67(米) 电瓷(还原焰)(562 万吨/年): 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 38.52/28.0/50.07(米) 卫生瓷(隔 焰)(2 x 105 件/年): 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 30/22/40(米) 釉面砖釉烧(1.8 x 105 m2/年): 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 13.47/6.9/13.5外进 行,也很 便利,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劳动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 6、提高质量。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三部分的温度,常常保持一定 的范围,容易掌握其烧成规律,因此质量也较好,破损率也少。
隧道窑资料
隧道窑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隧道窑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
它是一种集防火、防水、隔热、保暖等功能于一体的独特建筑。
隧道窑最早起源于古代中国的民间建筑,后来逐渐被引入宫廷和寺庙建筑中,成为传统建筑中的瑰宝之一。
起源与特点
隧道窑最早起源于古代汉族民间建筑中,它通常用于建造茅草屋或砖瓦屋的厨
房和灶房。
隧道窑的主体结构由土坯或砖瓦构成,顶部为拱形或半圆形。
为了保证通风和排烟,隧道窑通常与室内的炉灶相连接,让烟气顺利排出。
隧道窑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构造设计。
由于隧道窑内外相连,炉火直接与窑体相接,可以充分利用热量,并将热能均匀分布到整个窑体中,保证了炉火的持续燃烧。
隧道窑的应用与传承
隧道窑不仅在民间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宫廷建筑和寺庙建筑中也有所
体现。
在皇宫、寺庙和民居建筑中,隧道窑常被用作厨房、灶房或供暖之用,成为建筑中重要的一部分。
隧道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之一,其建造技艺一直被传承至今。
在现代,
隧道窑的设计和建造技术继续得到发扬光大,有些地区还在传统建筑中保留隧道窑的建筑特色,延续着这一独特的建筑形式。
结语
隧道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形式,承载着我国丰富的建筑文化
和历史传统。
在现代社会,隧道窑的应用虽然不如古代那般广泛,但其独特的建筑设计理念和功能特点仍然值得我们去探讨和传承。
或许,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隧道窑这种古老而神奇的建筑形式会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梭式窑和隧道窑区别
梭式窑和隧道窑区别陶瓷制作中,烧制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而烧制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其中梭式窑和隧道窑比较常见。
虽然它们都是用来烧制陶瓷的,但它们在操作方式、烧制效果和烧制周期等方面都有不同。
本文将介绍梭式窑和隧道窑的区别。
梭式窑简介梭式窑又称瓦式窑,是一种早期的陶瓷烧制窑,主要使用于生产日用陶瓷,如餐具、花瓶等。
梭式窑的外形像一长条形的房间,屋顶呈圆弧形,由覆盖在两个高墙之间的长条形圆拱顶构成,中间有一条梭子形运瓷条,故称梭式窑。
操作方式梭式窑的烧制方式分为单向喷火和双向喷火,建议采用双向喷火。
在梭式窑烧制过程中,需要加煤和风量控制,低温烧制需要保持持续3-5小时,高温烧制需要持续20-30小时。
梭式窑烧成的陶瓷表面呈现温柔典雅的兔毛釉,釉面细腻,产生有流淌感的坠珠珐琅,加上气泡闪光的油泡效果,让人感觉很舒适。
特色梭式窑制作的陶瓷形态美观,颜色鲜艳且纯正,光泽柔和,手感细腻。
梭式窑的烧制速度稍慢,但是烧制出来的陶瓷表面清澈光滑,釉面温柔,质地细应。
由于梭式窑的形状比较简单,所以它的制作过程也比较简单。
它可以烧制各种不同形状和质地的陶瓷制品。
隧道窑简介隧道窑是一种中等规模的烧版窑,几乎适用于所有的陶瓷烧制行业。
它适合生产各种大规模制品,如卫浴、瓷砖等。
隧道窑的上下两层采用砖石混合结构,中央有一条通风管,可以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
操作方式隧道窑的烧制方式比较复杂,需要考虑多重参数。
隧道窑的加热温度和燃料配比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视窑柿、烧制产品与燃料等各个参数的不同,烧制周期在24小时到120小时之间不等。
烧制产品的密度高时,需要加强通风和控制烟气冷却循环过程,从而更好地保证烧出的产品质量。
特色隧道窑烧制时效率比较高,一次可以烧制大量的陶瓷制品。
烧制出来的陶瓷颜色浓重,釉面具有非常好的光泽,质地细腻而坚实。
隧道窑的烧制温度比较高,使得烧制出来的陶瓷强度和硬度都比较高。
总结总体来讲,梭式窑和隧道窑在形态、操作方式、产品特点等方面都有不同。
隧道窑
电热推板窑
WDSJ-0.5/1000型电热升降窑
第四章
隧道窑
• 1、定义:采用轨道窑车输送制品的连续式窑炉 • 2、分类
• 3、隧道窑的特点:
按热源分
分类根据
窑 名
特
点
• 约200℃; 1. 明焰隧道窑 火焰直接进入隧道 • 2)产品冷却之热加热空气,可助燃或作干燥 介质, 按火焰是否 2. 隔焰隧道窑 火焰在马弗道内通过固体辐射传热 进入隧道分 • 产品出窑温度低; 3. 半隔焰隧道窑 隔焰马弗板开有小孔,部分火焰入窑 1. 窑车隧道窑 • 3)连续窑,窑体温度不变,不蓄热,热耗低。
按窑内运 输设备分 2. 3. 4. 5. 6. 推板隧道窑 辊道窑 输送带隧道窑 步进隧道窑 气垫隧道窑
1. 火焰隧道窑 以煤、油或煤气为燃料 1)利用烟气余热预热坯体,废气排出温度低, 2. 电热隧道窑 利用电热元件加热
按通道多少分
1. 单孔隧道窑 2. 多孔隧道窑
推板隧道窑
第一节
形状:普通砖 异型砖
三、不定型耐火材料
• • • • 耐火混凝土, 耐火泥, 耐火喷涂料, 耐火浇注料与捣打料
四、砌窑用隔热材料:λ < 0.14 W/m · ℃。
• • • • 1、轻质粘土砖 2、轻质高铝砖 3、高铝聚轻球砖 4、陶瓷纤维材料
隔热材料
• YK系列轻质隔热砖采用ASTM标准。 • AB系列氧化铝空心球砖是由氧化铝空心 球,氧化铝微粉添加复合结合剂,经振 动成型,高温烧成得制品。 用于1650℃以下工业窑炉炉衬材料。
棚板装烧
2)车架
• 铸铁车架:刚度大,变形小,抗氧化,节约钢材,造价低, • 型钢车架:轻便,易制造,成本高,易变形,铆接成型。
隧道窑的原理
隧道窑的原理
隧道窑是一种用于烧制陶瓷的窑炉,它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控制
燃烧过程中的氧气供应和热量传递,以达到烧制陶瓷的效果。
隧道
窑通常由进料口、燃烧室、热风循环系统和出料口等部分组成,下
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隧道窑的原理。
首先,进料口是将生坯陶瓷制品送入隧道窑内进行烧制的入口,燃烧室是燃料燃烧的地方,热风循环系统则是将燃烧产生的热风均
匀地吹送到窑内,使窑内温度均匀。
出料口则是烧制完成后将陶瓷
制品取出的地方。
隧道窑的原理主要包括燃烧原理和热传递原理。
在燃烧过程中,燃料在燃烧室中燃烧,产生高温烟气,然后通过热风循环系统将热
风送入窑内。
热风在窑内流动,使窑内温度升高,从而完成陶瓷制
品的烧制过程。
隧道窑的热传递原理是通过热风循环系统将热量均匀地传递到
窑内,使窑内温度保持均匀。
热风循环系统通常包括风机、燃烧室、管道和出风口等部分,通过这些部分将热风均匀地送入窑内。
隧道窑的原理还包括氧气供应原理。
在燃烧过程中,氧气是燃
料燃烧的必要条件,通过控制燃烧室的通风口和热风循环系统的风量,可以有效地控制氧气的供应,从而控制燃烧过程的温度和速度,保证陶瓷制品的烧制质量。
总的来说,隧道窑的原理是通过控制燃烧过程中的热量传递和
氧气供应,使窑内温度均匀,完成陶瓷制品的烧制过程。
隧道窑在
陶瓷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原理不仅涉及热力学和气体流动
等知识,还涉及工程技术和生产实践,对于陶瓷制品的质量和产量
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隧道窑知识及其工作原理讲解学习
隧道窑知识及其工作原理讲解学习一、隧道窑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点隧道窑一般是一条长的直线形通道,两侧及顶部有固定的窑墙及窑顶(顶部有平顶和拱顶之分),底部铺设的轨道上运行着窑车,窑车上装载着烧成产品,依次窑车进车,窑尾出车。
窑体构成了固定的预热带,冷却带,通常称为隧道窑的“三带”。
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隧道窑前端烟囱或在引风机的作用下,沿着隧道向窑头方向流动,同时逐步地预热进入窑内的制品,这一段构成了隧道窑的预热带。
隧道窑的中间为烧成带,在隧道窑的窑尾鼓入冷风,冷却隧道窑内后一段制品,鼓入的冷风经制品而被加热后,再抽出送入干燥窑作为干燥生坯的热源,这一段便构成了隧道窑的冷却带。
烧结砖隧道窑使用的燃料有固体、液体和气体3种不同的燃料。
目前我国大部分隧道窑使用的是固体燃料,也就是煤。
称作内燃烧结,有条件的地方也使用外烧结法,也就是油和气作为燃烧原料。
隧道窑是连续化生产,中间没有间断期,烧成周期短产量大,不受自然天气的影响,节约燃料。
它主要是利用逆流原理工作,因此热利用率较高,与常规轮窑相比热利用率高达50%左右。
隧道窑生产可节省劳力,能改善劳动环境,可减少环境污染,操作简便,装卸产品便于实现机械化。
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与轮窑相比,减少了工人二次倒运,烧成温度可控可调。
容易掌控其烧成规律,破碎率较低。
隧道窑和窑体内配套设备比较耐用,因为隧道窑与轮窑相比窑内不受急冷急热的影响,所以窑体使用寿命较长,一般在5年内不大修。
隧道窑在占地面积上与相同产量和规格的轮窑相比要少2|3。
隧道窑与轮窑所用砌筑材料和配备设备不一样。
因此,投资造价要高于轮窑,但后期生产成本低于轮窑。
二、隧道窑的种类与结构隧道窑可按内宽、产量、结构、运转自动化程度等各项指标进行分类。
(一)按隧道窑的断面宽度分类可分为3.0m,3.3m,3.6m,4.6m,4.8m,6.9m,7.3m,9,3m,10.3m等不同宽度的隧道窑。
(二)按窑炉结构分类(1)按窑顶结构可分成拱顶隧道窑,吊平顶隧道窑两大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封系统
砂封槽:隔断窑车上下空间,使冷空气不漏入, 热气体不漏出
曲封:阻止窑内外高温废气窜入窑车下部, 对窑车对保护作用。
窑尾砂封
窑头砂封
四.燃烧设备 (一)燃烧方式
1.烧嘴将燃料喷入燃烧室,再将燃烧产物喷入窑内去加热坯体; 2.烧嘴将燃料直接喷入窑内燃烧,使窑内温度均匀,热效率高。
隧道窑分带及工作流程
(二)工作系统组成
1.产品烧成部分:即窑体部分,是隧道窑系统的主要部分, 窑体上设有各种气流进出口
2.窑内输送设备:窑车与窑具 3.排烟系统:包括支烟道、主烟道、烟囱等各种排烟通道。 4.燃料燃烧系统:包括燃料输送管道、燃料预热、燃烧器等。 5.气幕搅动系统:输送风管、风机、及各种调节阀 6.冷却系统:包括急冷、缓冷、快冷。 7.推车系统:为窑车运动提供动力,有液压型推车机和螺旋推车机 8.窑车回路系统:包括窑内轨道和窑外轨道以及驱动设备.
三.工作系统 (一)工作系统(流程):
1.坯体的烧制过程:
窑车方向
烟气方向
2.空气流动特点 窑尾鼓入的大量冷空气在冷却带被预热,一部
分作为助燃空气,送往烧成带,另一部分抽出供坯 体干燥或气幕用。 3.烟气流动特点
燃料在烧成带燃烧后所产生的高温烟气,沿窑 内通道流入预热带,在加热坯体时本身被冷却,最 后自预热带排烟口、支烟道、主烟道经排烟机、烟 囱被排除。
日用瓷釉中彩辊道窑炉
工艺品烤花辊道窑炉
一. 分类
隧道窑尽管类型不同,其构造也会有一些 差别,但是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都是一样
隧道窑属于逆流操作的热工设备,即窑车上 的坯体 在窑内逆气流方向连续移动
目前最多用的为单通道明火焰隧道窑。 。
二. 烧成制度
(一)烧成(工艺)过程
1. 20~200℃阶段: 排除残余水分
燃烧系统 : 配备高效率燃烧机。 加热燃料可以是轻柴油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 及煤气。 窑炉的每只燃烧机都配 有自动点火和火焰监测 系统,确保灭火的燃烧 机及时点烯和燃料供应 安全切断。
各区域的燃烧机即使用空气与燃气 (燃油)比例阀来自动控制空气与燃 料量,又可手动微调来调整火焰,以 保证燃料达到最充分的燃烧。
最理想的压强控制操作是将窑内维持为 零压,但是办不到。只能将窑内的关键部 位——烧成带与预热带的交界面附近维持在 零压左右。
3.气氛制度
烧成带的气氛控制 烧氧化气氛的隧道窑,其气氛制度比较容易控制, 只需要控制空气过剩系数大于1,但不要太大,以 节约燃料和提高燃料的燃烧温度。 烧还原气氛的隧道窑在烧成带之前的一小段要控 制为氧化气氛,后一段要控制为还原气氛,用氧化 气氛幕来分隔这两段。
3.总长和各带长度的计算 1)隧道窑的总长
当窑截面积A确定时,长度L计算: L V A G
各带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KgA
L1
1
L
L2
2
L
L3
3
L
二.窑体
(一)窑墙 1.窑墙的作用及要求 2.结构:
(二)窑顶
1.窑顶的作用
f
2.结构
3.拱高及跨度:
8. 700~400℃阶段: 缓冷段 9. 400~80℃阶段: 急冷段
冷却带 (1300-80℃)
隧道窑的分带
三带: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预热带占窑总长的30-45% 以窑体长度分 烧成带占窑总长的10-33%
冷却带占窑总长的38-46%
以温度为界
预热带的温度范围:室温~950℃ 烧成带的温度范围:950~最高温度 冷却带的温度范围:最高温度~ 制品出窑温度
相对布置:特点:砌筑简单、调节方便,但温度较高在烧 成带长度方向上宜出现温差,且火焰相互干扰 相错布置:窑内气体产生循环使窑内温度均匀。(常用)
两排布置:上、下两层布置烧嘴,避免温度差的 出现。
烧重油的燃烧室一般将燃烧室建得要大一些,以 降低燃烧室的空间热力强度。 烧气体燃料时,可以不设立燃烧室,直接在窑墙 上布置燃烧通道将全部燃料喷入。
主要控制实际燃烧温度和最高温度点温度。 火焰温度应高于制品烧成温度50—-100℃。火焰温度 的控制是调节单位时间内燃料的消耗量和助燃空气的配 比。单位时间内燃烧的燃料量多而空气配比又恰当,则 火焰温度高。 燃料燃烧后喷出的烟气有扰动作用(尤其是使用高速调 温烧嘴时),所以烧成带内的温度分布是较为均匀的,即
❖ 自700~400℃为缓冷阶段,这一冷却段由于有晶型 转变,要掌握合适的冷却速度,
❖ 400℃以后可以快速冷却至80℃左右出窑。在窑尾 可以直接鼓入冷风。
2.压力制度
隧道窑内的压力变化随气体流动而变,情况甚为复杂。 首先看一下窑内的气流分布情况。
气幕循环风
吸 入 风
燃一 料次 燃风
抽 热 风
循环风
A
B
3.隔焰隧道窑
隧道窑结构
一.断面尺寸和长度(窑体的主要尺寸)
(一)断面尺寸 1.高度(内高):指窑内可装制品部分的空间高度。即从窑车装
载面至拱顶的高度。 2.宽度(内宽):指窑内两侧墙间的距离。 (二)长度 1.需要考虑的因素:制品的烧成制度及产量要求。 2.各带长度的确定原则:
预热带长度根据排出烟气温度确定; 烧成带长度据制品最终烧成温度所需持续的时间长短确定; 冷却带长度根据出窑制品的温度来确定。
(二)燃烧室的布置
分布在两侧窑墙,布置在靠近 窑车的台面上,可分为集中和 分散布置、相对与相错布置、 一排和两排布置
①集中或分散 ②相对或相错 ③一排或二排
集中布置:在烧成带集中布置1~2对烧嘴(燃烧室); 特点: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自动调节, 但窑内温度均匀性难以保证。
分散布置:在烧成带自低温起,先稀后密地布置多对烧嘴。 特点:分布足够多燃烧室能保证温度制度和气氛制度。
窑车与窑墙、窑车与窑车之间曲折密封:
密封系统
砂封槽:隔断窑车上下空间,使冷空气不漏入, 热气体不漏出
曲封:阻止窑内外高温废气窜入窑车下部, 对窑车对保护作用。
窑具:现代的明焰裸烧方式的窑具都是棚架结构的,由棚板、 支柱、垫砖。窑具要有一定的高温承载力。
(二)工作系统举例
1.自然抽风烧煤隧道窑
2.烧油或煤气隧道窑
现代烧油或烧燃气的隧道窑是通过控制燃料量与 助燃空气量的配比来控制氧化气氛和还原气氛。烧氧 化气氛时,助燃空气要略微过量;而还原气氛时助燃 空气则要略微不足。
操作员常观察火焰的状况简单判断气氛的性质: 烧氧化气氛时,火焰清晰明亮,可以一眼望到底, 清楚地看到窑内制品的轮廓; 烧还原气氛时,火焰混浊,不容易看清窑内制品的 轮廓。
广东潮州麦氏洋行(潮安)陶艺 有限公司48m轻型还原焰隧道窑
河南济源市巨康陶瓷有限公司68m素烧隧道窑
河北华玉股份有限公司78m日用瓷宽断面明焰隧道窑
河南焦作陶瓷总厂二瓷厂42.8m小截面隧道窑
窑型:辊道窑;
燃料及燃烧方式:轻油、气:明焰裸装;
烧成温度(°C):2800-4000; 年产量(万件):200-1500万件;
窑顶 1、窑主体 窑墙
拱顶 平顶 工作层:直接接触火焰 保温层:用于窑直墙保温
保护层:保护窑体、并起到密封作用
窑底:窑车衬砖
2、窑内输送设备——窑车和有关的窑具
窑车
窑车金属架:用以支托耐火衬体, 窑车衬料:最大限度地降低窑车的蓄热能力
窑车两侧装有钢制群板,窑车在窑内移动时,群板插入两侧 砂封巢内构成砂封
断面上的上、下温度差不大。
❖ 隧道窑最高温度点一般控制在最末一、二对 烧嘴之间。最高温度点前移会使保温时间过 长,这样易使制品过烧变形,反之过后则保 温不足,会形成欠烧。
❖ 烧还原气氛的隧道窑,其烧成带还要控制气 氛的转化温度。
冷却带的温度控制
❖ 在700℃以前可以急冷,依靠急冷阻挡气幕喷入的 冷空气将产品急冷。而对于一些裸烧的大件产品, 为了避免冷风喷人不均匀而会引起产品的炸裂问题, 可考虑抽出200 ℃ 以下的热空气作为急冷气幕。
逸 出 风
废
烧
冷
气
却
排
风
出
预热带
烧成带
冷却带
压力分布曲线见下图:
排烟口 预热带
烧成带
冷却带
隧道窑压力分布曲线
压强控制很重要,一般是微正压或微负压。最重要 是控制其烧成带两端的压强稳定 如果窑内的负压过大,漏入的冷空气多,使窑内的温 度降低,且气体分层严重,窑内断面上的上、下温度差操作不好的窑。 如果窑内的正压过大,大量热气体会向外冒出,这既 损失了热量,也恶化操作人员的劳动环境。窑内的热气 体冒入车下的坑道还会烧毁窑车的金属构件,造成操作 事故。
气的流动阻力损失,使废气在烟道内顺利排出。
(一)排烟口—烟气由窑内向窑外排出的出口。
1.位置: 预热带两侧靠近 车台面的窑墙上。 2.数量: 占预热带的70%, 每车布置一对。
(二)支烟道— 起联接排烟口与主烟道的作用。 (三)主烟道 1.作用:汇集各支烟道的烟气,送进烟囱。 2.布置方式:
(四)排烟机 (五)烟囱
f R(1 Cos )
4
2
R
B 2Sin
2
f B tg
24
4.拱的受力分析 1)半圆拱
2)双心拱
5.窑顶材料: 从内至外窑顶组成是:耐火砖→隔热砖→ 轻质粒状 填料→红砖
(三)检查坑道 1. 作用:清扫;冷却窑车,检修窑车;事故处理。 2.尺寸:一般宽1m,高1.8m左右。 3.要求 :平时将坑道关闭,并设抽风和鼓风,保持与窑内相同的 压力制度。
(四) 窑门
三.窑车与封闭系统
(一)窑车 窑车 窑车金属架:钢铁或铸铁
窑车衬料:由耐火粘土砖、轻质保温砖组 成,最大限度地降低窑车的蓄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