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旋杆菌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中国第五次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共识

中国第五次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共识
补充微生态制剂主要是补充益生菌。“以菌制菌”这 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如果有效,安全性高,应大力推 广
以安慰剂作对照研究的 meta 分析否定了补充益生菌 可提高根除率的结论,补充益生菌是否提高根除率还 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谢谢大家
根除幽门螺杆菌的适应证(5)
幽门螺杆菌阳性疾病 个人要求治疗
强烈推荐
推荐

情况不同 获益各异 有一定潜在风险
个人要求治疗
应经过严格评估: 年龄<35岁, 无报警症状者,支持 根除治疗; 年龄≥35岁或有报警症状者则不予支持, 需先行内镜检查。
在治疗前需向受治者解释清楚这一处理潜在的风险, 如漏检胃癌、掩盖病情、药物不良反应等。
推荐经验性铋剂 的四联方案疗程 为10或14d
方案推荐
铋剂四联疗法的抗生素选择
敏感抗生素
阿莫西林 四环素
耐药抗生素
甲硝唑 克拉霉素
呋喃唑酮
左氧氟沙星
铋剂+PPI+两种抗生素
推荐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
四环素 呋喃唑酮
四环素 甲硝唑
阿莫西林 呋喃唑酮
PPI+铋 剂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
阿莫西林 左氧氟沙星
性和依从性降低,发生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
另一方面,非萎缩性胃炎或轻度萎缩性胃炎患者根除
H.pylori 预防胃癌的潜在获益下降。
老年人中相对突出的服用阿司匹林和NSAID 和维生素
B12 吸收不良等已列入成人H.pylori 根除指征。
六 H.pylori 感染与胃肠道微生态
根除 Hp 治疗对胃肠道微生态产生短期不利影响,但在 老年、免疫功能受损或幼年儿童中不排除会有较长时间 的影响
埃索美拉唑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_刘文忠_谢勇_陆红_成虹_曾志荣_省略__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_刘文忠_谢勇_陆红_成虹_曾志荣_省略__

, 并借鉴了国际相
管有无症状和( 或) 并发症, 是一种感染性疾病, 根除治疗对 象可扩展至无症状者
[2 , 4 ]


3. 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的评估 : 采用 GRADE (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and evaluation ) 系统评估证据质量( quality of evidence) 和推荐强度 ( strength of recommendation) [7] 。证据质量分为高质量、 中等质量、 低 推荐强度分为强推荐 ( 获益显著大于 质量和很低质量 4 级, 风险, 或反之) 和条件推荐( 获益大于风险, 或反之) 2 级。 证 据质量仅是决定推荐强度的因素之一 , 低质量证据亦有可能
[24 ] [6 ]
者并无症状和并发症, 但所有 Hp 感染者几乎均存在慢性活
[1112 ] 。 Hp 动性胃炎 ( chronic active gastritis ) , 亦 即 Hp 胃 炎
感 染 与 慢 性 活 动 性 胃 炎 之 间 的 因 果 关 系 符 合 Koch 原 则
[1314 ] [15 ] 。Hp 感染可在人人之间传播 。 因此 Hp 胃炎不
立第五次全国 Hp 感染处理共识会议工作小组 , 设立首席专 家、 组长、 副组长和组员, 分工负责共识会议筹备工作 。 2. 共识相关 “陈述( statements ) ” 的构建: 通过系统的文 献检索, 结合 Hp 感染处理中的关键或热点问题 , 构建了相 “陈述” 。“陈 述 ” 起 草 过 程 中 参 考 了 PICO ( population, 关 intervention,comparator,outcome ) 原则 关共识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 Hp)感染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与多种胃肠道疾病密切相关。

为了规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处理,提高防治水平,我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制定了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害不容忽视。

它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还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长期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导致胃黏膜的炎症、萎缩、肠化生等病理改变,增加了胃癌发生的风险。

在诊断方面,常用的方法包括尿素呼气试验、胃镜及组织活检、血清学检测等。

尿素呼气试验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患者只需口服含有尿素的试剂,然后通过检测呼出气体中尿素的分解产物,就能判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镜及组织活检不仅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形态,还能通过对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胃黏膜的病变程度。

血清学检测则主要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和大规模筛查。

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共识报告推荐了多种治疗方案。

常用的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铋剂(如枸橼酸铋钾)以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等)。

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药物过敏史、当地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情况等因素。

一般来说,治疗疗程为10 14 天。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依从性非常重要。

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避免漏服或自行停药。

同时,治疗期间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

因此,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至关重要。

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使用公筷、公勺,避免共用餐具;家庭成员之间不互相夹菜;不咀嚼食物后喂给孩子等。

对于已经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家庭成员也应进行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

幽门螺杆菌-尿素呼气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精编版】

幽门螺杆菌-尿素呼气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精编版】

幽门螺杆菌-尿素呼气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年)H.pylori感染是一种疾病状态,与众多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WHO将H.pylori列为人类胃癌的第Ⅰ类致癌因子,H.pylori感染是胃癌最重要且最可控的危险因素,根除H.pylori可作为预防胃癌的一级措施。

目前临床检测H.pylori的方法主要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其中尿素呼气试验(urea breath test,UBT)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UBT是采用核素标记的尿素检测人体内H.pylori感染的非侵入性方法,具有准确、特异、快捷的特点。

UBT是经过严格考核建立的方法,其诊断准确率达95%以上。

H.pylori胃炎京都全球共识、美国胃肠病学会H.pylori处理指南、H.pylori感染处理的Maastricht Ⅴ共识和我国第五次全国H.pylori感染处理共识报告等,均推荐UBT作为诊断H.pylori现症感染和根除后复查的首选方法。

根据初步调查,目前国内有近两万家医疗机构开展了UBT项目。

虽然医疗机构诊断H.pylori 感染应用UBT较多,但是对于UBT的适应证、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rea breath test,13C-UBT)和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rea breath test,14C-UBT)的差异、UBT结果的判读、UBT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作用等尚不统一,亟需建立UBT检测H.pylori 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提高UBT的规范性,从而推广UBT在H.pylori 检测中的应用,推动早期胃癌筛查和H.pylori 感染的防控。

一、H.pylori检测的临床背景H.pylori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MALT淋巴瘤和胃癌等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根除H.pylori可消除慢性胃炎的炎症反应,减缓胃部萎缩或肠化生的进展速度,预防和促进消化性溃疡愈合,降低消化性溃疡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胃癌发生的风险,是MALT淋巴瘤的一线治疗措施。

211240425_2022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南

211240425_2022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南

·共识与指南·2022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摘要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全球感染率高达50%,其与消化不良、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有效控制相关疾病进展,降低相关疾病发生风险。

然而,全球抗菌药物耐药率的升高使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效果面临巨大挑战。

虽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发达国家逐渐下降,但在发展中国家仍居高不下,造成了沉重的公共卫生负担。

本指南的制定旨在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除治疗提供指导。

本临床实践指南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制定流程,采用国际公认的推荐等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系统评估证据质量,并利用其证据到决策框架形成临床推荐意见,从而减小偏倚,提高临床实践指南制定流程的透明度。

使用卫生保健实践指南报告规范(RIGHT)声明和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Ⅱ(AGREEⅡ)作为报告和行为指南,以确保其完整性和透明度。

本临床实践指南包含12项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的建议;其中值得强调的是,铋剂安全、有效、价格低廉,本临床实践指南推荐铋剂四联方案作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的首选。

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初次经验性根除治疗中,高剂量双联方案与铋剂四联方案疗效相当。

本临床实践指南中的12项建议是在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偏好、资源的可及性、根除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的基础上形成,这些建议也适用于与中国具有相似抗菌药物耐药模式的资源缺乏地区,以及具有类似社会因素和技术挑战的国家。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抗菌药物;指南2022Chinese Nation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on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Treatment Helicobacter pylori Study Group,Chinese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Correspondence to:ZHOU Liya,Email:***************Abstract Helicobacter pylori(Hp)infection is an infectious disease with a prevalence rate of up to50%worldwide.It can cause dyspepsia,gastritis,peptic ulcer disease and gastric cancer.Hp eradication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reduce risk of the diseases.However,the escalating trend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presents a global challenge for Hp eradication.Though decreasing in developed countries,the prevalence of Hp infection remains hig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causing a major public health burden.This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CPG)is made to provide guidance on the eradication treatment of Hp infection.This CPG is developed following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recommended process,adopting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and evaluation(GRADE)in assessing evidence quality and utilizing its evidence to decision framework to formulate clinical recommendations,so as to minimize bias and increase transparency of the CPG development process.The Reporting Items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in Healthcare(RIGHT)statement and 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Ⅱ(AGREEⅡ)are used as reporting and execution guidance to ensure its completeness and transparency.This CPG contains12recommendations concerning eradication treatment of Hp infection.Among them,it is worth highlighting that bismuth preparations are safe, effective and inexpensive,consequently making bismuth quadruple therapy a preferred choice for initial and rescue treatments.In empirical initial treatment,high dose dual therapy is equally effective as bismuth quadruple therapy.The12 recommendations in this CPG are formed with consideration to stakeholders’values and preferences,resource availability, feasibility and acceptability.These recommendations are generally applicable to resource limited settings with similar antibiotic resistance pattern as China,and status with comparable sociological and technical challenges.Key words Helicobacter pylori;Eradication Treatment;Antibiotics;GuidelineDOI:10.3969/j.issn.1008⁃7125.2022.03.004*原文刊载于《中华消化杂志》,经中华医学会和《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授权转载#本文通信作者:周丽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内科(100191),Email:***************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全球Hp感染率高达50%[1⁃3]。

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解读随着近年来相关研究的越发深入,国内外针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几部专家共识和指南的相继发布1-4,国内对Hp感染相关疾病的认识和诊治已经进入了新阶段。

然而,传统的“检测与治疗”和“筛查与治疗”策略在临床实践中受到治疗人群的选择、患者依从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以家庭为单位防控Hp感染”的理念得以提出,进一步对我国居民家庭Hp感染的传播、处理,感染源的消除,以及相关疾病的防控提供建议,以便于指导临床医师、社区和家庭医生对家庭Hp感染的诊治和管理,从而对我国防控Hp感染、预防胃癌的发生、改善居民健康状况起积极作用。

为此,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全国幽门螺杆菌研究协作共同参与制定了我国首部居民家庭Hp感染防控和管理的共识和意见——《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并于近日发布5。

为了进一步帮助广大临床医师理解,并在临床中更好地落地实践,本文对该共识的内容进行全面解读。

一、居民家庭Hp的感染和传播【陈述1】Hp是一种可以在家庭成员之间传播的致病菌。

【陈述2】Hp主要通过经口途径传播,家庭内传播是其感染的主要方式之一。

【陈述3】被Hp感染的家庭成员始终是潜在的传染源,具有持续传播的可能性。

【陈述4】大多数Hp的感染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成年后也会感染。

【陈述5】对家庭中所有的成年Hp感染者,均应考虑给予根除治疗。

我国作为一个胃癌大国,Hp感染的防控是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是Hp传播的重要途径。

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家庭成员间的传播是Hp感染的主要方式,包括父母与子女、配偶之间、同胞之间,其传播主要通过口-口、粪-口和水源途径传播(见图1),造成传播的日常行为有共用餐具、牙具、口嚼食物喂食、亲吻等。

图1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常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已有研究显示,多数Hp感染出现在儿童期,且多发生在12岁前7,而家庭内传播是儿童感染Hp的主要途径,主要由父母,尤其是母亲传播8。

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最全版)

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最全版)

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最全版)幽门螺杆«(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1994年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胃癌发生的I类致癌因子,胃癌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胃癌的发生率。

中国是幽门螺杆菌高感染率国家,同时也是胃癌高发国家。

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仅是—个临床问题,更是一个公共卫生层面的健康管理大问题,其共识的制定对我国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防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随着幽门螺杆菌治疗的广泛开展,其耐药性增加,根除率逐渐降低, 有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面临着挑战。

近20年来,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从三联变为四联,疗程不断延长,某些抗生素的剂量不断增加,但疗效提高有限,且副作用随之增加,不少患者治疗反复失败。

当前幽门螺杆菌治疗已经进入瓶颈时期,寻求符合中国特色的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开创幽门螺杆菌治疗新路径是幽门螺杆菌治疗必由之路。

近10多年来,国内已有一系列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好疗效,得到了广泛交流?口应用,这些硏究为制定《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下称"共识")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共识已酝酿和讨论两年之久。

两年来,共识草案经过十余次讨论, 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订,并两次召集中西医专家征集书面意见,最终于2018年4月1日由共识专家组表决通过。

本共识具有四个特点:符合整合医学理念;具有循证医学证据;强调个体化治疗;体现中国特色。

本共识共包含18个临床问题,每个临床问题下面有一条相应陈述。

每条陈述有三个选项(完全同意、基本同意及反对)供专家组选择,每条陈述完全同意+基本同意超过80%为达成共识。

本共识结合了现代西医的治疗手段和传统中医的辨证施治理念,将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整合处理,提出了滩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及"幽门螺杆菌治疗新路径",其治疗策略体现了中国特色, 并强调了个体化治疗。

幽门螺杆菌共识解读

幽门螺杆菌共识解读

A级
B级
消化性溃疡 胃MALT淋巴瘤 计划长期服用NSAID 功能性消化不良 患者希望 早期胃癌术后 萎缩性胃炎 胃癌家族史 不明原因的儿童缺铁性贫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美国胃肠病学会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指南
2nd Asia Pacific Guidelines for Hpylori infection
目前国际上的常用指南和共识
欧洲幽门螺杆菌研究小组-Maastricht共识报告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我国关于幽门螺杆菌的共识意见
第一次:1999年,海南会议,提出的 “我国对Hp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海南共识”
第二次:2003年,安徽桐城会议,提出的 “第二次全国Hp感染处理共识意见-桐城共识”
第三次:2007年,江西庐山,召开的“第三 届全国Hp感染处理共识意见”会议
Who to treat?
How to diagnose?
How to treat?
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指征
A
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指征(2005年MaastrichtIII共识)
疾病

克拉霉素的耐药率>20% 阿莫西林的耐药率为2.7%
2005年-2006年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组织
进行的全国Hp对抗生素耐药菌株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Hp根除治疗方案
修改说明
1.PPI三联7d疗法仍为首选(PPI+两种抗生素)。
2.甲硝唑耐药率<40%时,首选PPI+M+C/A 。 3.克拉霉素耐药率簇10%-20%时,首选PPI+C+A/M。 4.RBC三联疗法(RBC+两种抗生素)仍可作为一线 治疗方案。 5.为提高H.pylori根除率,避免继发耐药,可以 将四联疗法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专家共识

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专家共识

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专家共识作者:贾树才来源:《家庭医学》2012年第11期随着医学科学的深入研究,人们认识到很多胃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胃癌的发病,都与感染幽门螺杆菌(Hp)密切相关。

因此,根除Hp已成为治疗胃病的重要环节之一。

目前,全球包括我国在内,超过半数(约60%)的人感染Hp,是不是所有的感染者都需要治疗呢?是不是所有Hp阳性的胃病都需要根除呢?有哪些根除方案?对于耐药Hp又该如何处理?针对这些热点问题,我国消化内科的专家们已经取得共识。

哪些人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伴幽门螺杆菌相关感染的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早期胃癌术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或糜烂,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有胃癌家族史,淋巴细胞性胃炎,增生性息肉,个人要求治疗者。

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者大家熟知的去痛片、阿司匹林等,都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这种药。

由于阿司匹林有预防心、脑栓塞等作用,很多患有“三高”的人都在使用。

需要强调的是,长期使用阿司匹林,有少数人会引起溃疡。

阿司匹林和Hp感染,都是导致溃疡病的独立危险因子,且有协同作用。

如果两者结合,可使溃疡以及溃疡合并出血的风险成倍上翻。

因此,长期使用阿司匹林者应该检查Hp,阳性者需要根除。

幽门螺杆菌相关的胃肠道外疾病近几年来,对幽门螺杆菌与胃肠道外疾病关系的研究也有新进展。

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在成功根除Hp之后,能得以缓解或治愈。

清除和根除是两个概念必须强调,治疗幽门螺杆菌,要求是根除而不是清除。

这是两个概念,清除是指治疗1 个疗程(1~2周)后,立即复查该菌转为阴性;根除则是指停药至少4周后再次复查仍为阴性。

如果复查为阳性,说明治疗失败或者幽门螺杆菌继发耐药,需要进行补救治疗。

初次治疗一般多采用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核心加2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是国内外推荐的Hp根除的一线方案。

2023年7月17日-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南2022精选全文

2023年7月17日-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南2022精选全文

指南推荐首选治疗方案-铋剂四联方案
抗生素组合
抗生素1
组合1
阿莫西林1.0g、2次/d
组合2
阿莫西林1.0g、2次/d
组合3
四环素500mg、3~4次/d
组合4
阿莫西林1.0g、2次/d
组合5
阿莫西林1.0g、2次/d
抗生素2 克拉霉素500mg、2次/d
左氧氟沙星500mg、1次/d或 200mg、2次/d
②在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多耐药地区,或 推测可能存在难以根除的情况时,可酌情使用含呋 喃唑酮的铋剂四联方案,
推荐的抗生素组合包括阿莫西林1.0g、2次/d联合呋喃 唑酮100mg、2次/d;四环素500mg、3~4次/d联合呋喃唑 酮100mg、2次/d。
青霉素过敏患者抗菌药物选择
对 于 青 霉 素 过 敏 的 H.pylori 感 染 者,建议使用含四环素和甲硝唑的铋剂 四联方案,或头孢呋辛代替阿莫西林的 铋剂四联方案。
质子泵抑制剂联合2种抗生素 质子泵抑制剂、铋剂联合2种抗生素 质子泵抑制剂联合3种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甲硝唑) 质子泵抑制剂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甲硝唑治疗10~14d 第一阶段:质子泵抑制剂联合阿莫西林治疗5~7d;第二阶段:质子泵抑制剂联 合克拉霉素和甲硝唑再治疗5~7d
序贯方案和伴同方案的混合应用。第一阶段:质子泵抑制剂联合阿莫西林治疗 5~7d;第二阶段:质子泵抑制剂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甲硝唑再治疗5~7d
如何预防 幽门螺杆菌感染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1.避免家庭性感染:感 染主要在家庭内传播, 提倡分餐制减少感染 的机会,餐具要定期 消毒。
2.保持口腔健康,戒烟。
3.改善饮食习惯:避免 喝生水、吃生的食物, 同时食物应当多样化, 避 免 偏 食 ,多 吃 新 鲜 食 品 ;避 免过于 粗糙、浓烈、辛辣食 物及大量长期饮酒。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全文)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全文)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全文)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H.pylori和消化性溃疡学组主办的"H.pylori感染处理Maastricht-5共识研讨会暨第5次全国H.pylori感染处理共识会"于2016年12月15日至16日在浙江杭州召开。

我国消化病学和H.pylori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组成员共80余人出席了会议。

自2012年第4次全国H.pylori感染处理共识会议[1]以来,国际上先后发表了3个重要的相关共识,分别是《H.pylori胃炎京都全球共识》[2](以下简称京都共识)、《多伦多成人H.pylori感染治疗共识》[3](以下简称多伦多共识)和《H.pylori感染处理的Maastricht-5共识》[4](以下简称Maastricht-5共识)。

京都共识强调了H.pylori胃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H.pylori相关消化不良是一种器质性疾病,根除H.pylori可作为胃癌一级预防措施。

多伦多共识是成人根除H.pylori治疗的专题共识。

Maastricht-5共识是最具影响的国际共识,内容涉及H.pylori感染处理各个方面。

国内举行了相应研讨会[5]借鉴学习这些国际共识,在借鉴这些共识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制订了我国第5次H.pylori感染处理共识。

制订本共识的方法如下:1.成立共识筹备小组:按照学会相关要求[6],成立第5次全国H.pylori感染处理共识会议工作小组,设立首席专家、组长、副组长和组员,分工负责共识会议筹备工作。

2.共识相关"陈述(statements)"的构建:通过系统的文献检索,结合H.pylori感染处理中的关键或热点问题,构建了相关"陈述" 。

"陈述"起草过程中参考了PICO(population, intervention, comparator, outcome)原则[6],并借鉴了国际相关共识[2,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H、pylori根除指征【陈述1】不管有无症状与并发症,H、pylori胃炎就是一种感染性疾病。

证据质量:高;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陈述2】根除H、pylori得获益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陈述3】H、pylori“检测与治疗(test and treat)”策略对未经调查消化不良(uninvestigated dyspepsia)处理就是适当得.这一策略得实施应取决于当地上消化道肿瘤发病率、成本-效益比与患者意愿等因素.它不适用于年龄>35岁、有报警症状、有胃癌家族史或胃癌高发区患者.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条件;共识水平:100%。

【陈述4】H、pylori胃炎可在部分患者中引起消化不良症状.证据质量:高;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

【陈述5】在做出可靠得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前,必须排除H、pylori相关消化不良。

证据质量:高;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陈述6】H、pylori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得患者,根除H、pylori后可使部分患者得症状获得长期缓解,就是优选选择。

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

【陈述7】H、pylori感染就是消化性溃疡主要病因,不管溃疡就是否活动与就是否有并发症史,均应该检测与根除H、pylori。

证据质量:高;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

【陈述8】根除H、pylori就是局部阶段胃(MALT)淋巴瘤得一线治疗。

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

【陈述9】服用阿司匹林或NSAID增加H、pylori感染患者发生消化性溃疡风险。

证据质量:高;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

【陈述10】长期服用PPI会使H、pylori胃炎分布发生改变,增加胃体胃炎发生风险,根除H、pylori可降低这种风险.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

【陈述11】有证据显示H、pylori感染与不明原因得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维生素B12缺乏症等疾病相关。

在这些疾病中,应检测与根除H、pylori。

证据质量:低;推荐强度:条件;共识水平:100%。

【陈述12】H、pylori胃炎可增加或减少胃酸分泌,根除治疗可逆转或部分逆转这些影响.证据质量:高;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

【陈述13】H、pylori与若干胃十二指肠外疾病呈正相关或负相关,但这些相关得因果关系尚未证实。

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条件;共识水平:90、4%.【陈述14】根除H、pylori可显著改善胃黏膜炎性反应,阻止或延缓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发生与发展,部分逆转萎缩,但难以逆转肠化生。

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

可以与2012全国第四次幽门螺杆菌处理共识中得根除指征对比一下.表2、2012全国第四次幽门螺杆菌处理共识中得根除指征二、诊断【陈述1】临床应用得非侵入性H、pylori检测试验中,尿素呼气试验就是最受推荐得方法,单克隆粪便抗原试验可作为备选,血清学试验限于一些特定情况(消化性溃疡出血、胃MALT淋巴瘤与严重胃黏膜萎缩)。

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条件;共识水平:100%。

【陈述2】若患者无活组织检查(以下简称活检)禁忌,胃镜检查如需活检,推荐快速尿素酶试验作为H、pylori检测方法。

最好从胃窦与胃体各取1块活检。

不推荐快速尿素酶试验作为根除治疗后得评估试验.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条件;共识水平:100%。

【陈述3】因消化不良症状行胃镜检查无明显胃黏膜病变者也应该行H、pylori检测,因为这些患者也可能有H、pylori感染.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

【陈述4】多数情况下,有经验得病理医师采用胃黏膜常规染色(HE染色)即可做出H、pylori感染诊断。

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而组织学检查未发现H、pylori时,可行特殊染色检查。

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条件;共识水平:100%。

【陈述5】如准备行H、pylori药物敏感试验,可采用培养或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95、2%。

【陈述6】随着内镜新技术得发展,内镜下观察H、pylori感染征象已成为可能。

但这些方法需要相应设备,检查医师需经过相关培训,其准确度与特异性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目前不推荐常规应用。

证据质量:低;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

【陈述7】除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测外,H、pylori检测前必须停用PPI 至少2周,停用抗菌药物、铋剂与某些具有抗菌作用得中药至少4周。

证据质量:低;推荐强度:条件;共识水平:100%.【陈述8】H、pylori根除治疗后,应常规进行评估其就是否根除。

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

【陈述9】评估根除治疗后结果得最佳方法就是尿素呼气试验,粪便抗原试验可作为备选.评估应在治疗完成后不少于4周进行。

证据质量:高;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三、根除治疗【陈述1】H、pylori对克拉霉素、甲硝唑与左氧氟沙星得耐药率(包括多重耐药率)呈上升趋势,耐药率有一定得地区差异。

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

我国H、pylori抗生素耐药率未纳入相关权威机构得系统监测,因此其耐药率得资料主要来自各项研究报道。

H、pylori耐药可分原发耐药(primary resistance)与继发耐药(second resistance),后者指治疗失败后耐药.我国H、pylori对克拉霉素、甲硝唑与左氧氟沙星(氟喹诺酮类)得耐药率呈上升趋势,近些年报道得H、pylori原发耐药率克拉霉素为20%~50%,甲硝唑为40%~70%,左氧氟沙星为20%~50%。

H、pylori可对这些抗生素发生二重、三重或更多重耐药,报道得克拉霉素与甲硝唑双重耐药率>25%。

总体上,这些抗生素得耐药率已很高,但存在一定得地区差异。

【陈述2】目前H、pylori对阿莫西林、四环素与呋喃唑酮得耐药率仍很低。

证据质量:中;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

与上述3种抗生素高耐药率相反,目前我国H、pylori对阿莫西林(0%~5%)、四环素(0%~5%)与呋喃唑酮(0%~1%)得耐药率仍很低。

目前应用这些抗生素根除H、pylori尚不需要顾虑就是否耐药。

这些抗生素应用后不容易产生耐药,因此治疗失败后仍可应用。

【陈述3】H、pylori对克拉霉素与甲硝唑双重耐药率〉15%地区,经验治疗不推荐含克拉霉素与甲硝唑得非铋剂四联疗法。

证据质量:高;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

随着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根除率下降,H、pylori Maastricht-4共识已推荐用非祕剂四联方案(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替代前者.非铋剂四联方案根据其给药方法不同分为序贯疗法(前5或7d口服PPI+阿莫西林,后5或7d口服PPI+克拉霉素+甲硝唑)、伴同疗法(10或14d同时服用4种药物)与混合疗法(前5或7d与序贯疗法相同,后5或7d与伴同疗法相同).这3种疗法中,伴同疗法服用药物数量最多,相对疗效最高.克拉霉素或甲硝唑单一耐药即可降低序贯疗法疗效,该方案在成人中得应用已被摒弃.当克拉霉素与甲硝唑双重耐药时,该四联疗法事实上成了PPI+阿莫西林两联疗法,降低伴同疗法根除率。

当克拉霉素与甲硝唑双重耐药率>15%时,伴同疗法也难以获得高根除率,故Maastricht-5共识不予推荐。

我国报道得克拉霉素与甲硝唑双重耐药率已超过这一阈值.【陈述4】目前推荐铋剂四联(PPI+铋剂+2种抗生素)作为主要得经验性治疗根除H、pylori方案(推荐7种方案)。

证据质量:低;推荐强度:强;共识水平:100%。

经典铋剂四联方案由PPI+铋剂+四环素+甲硝唑组成,这一方案确立于1995年,先于1996年确立得标准克拉霉素三联方案。

由于后者疗效高、服用药物少与不良反应率低,因此很快就替代前者作为一线方案。

随着克拉霉素耐药率上升,后者疗效不断下降,前者重新受到重视。

目前已有将铋剂、四环素与甲硝唑置于同一胶囊中得新型制剂(pylera),在全球推广应用。

我国得相关研究拓展了铋剂四联方案,在第4次全国H、pylori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中已推荐了包括经典铋剂四联方案在内得5种方案。

此后,我国得研究又拓展了2种铋剂四联方案(PPI+铋剂+阿莫西林+甲硝唑,PPI+铋剂+阿莫西林+四环素)。

这些方案得组成、药物剂量与用法见表2.这些方案得根除率均可达到85%~94%,极大多数研究采用了14d疗程,含甲硝唑方案中得甲硝唑剂量为1600mg/d。

我国拓展得部分铋剂四联方案疗效已被国外研究验证,被Maastricht-5共识与多伦多共识推荐,统称为含铋剂得其她抗生素组合。

表3、推荐得幽门螺杆菌根除四联方案中抗生素组合、剂量与用法注:标准剂量(质子泵抑制剂+铋剂)(2次/d,餐前半小时口服)+2种抗生素(餐后口服)。

标准剂量质子泵抑制剂为艾司奥美拉唑20mg、雷贝拉唑10mg(或20mg)、奥美拉唑20mg、兰索拉唑30mg、潘托拉唑40mg、艾普拉唑5mg,以上选一;标准剂量铋剂为枸橼酸铋钾220mg(果胶铋标准剂量待确定)可与2012年推荐得幽门螺杆菌根除四联方案中抗菌药组合、剂量与用法相对比.表4、2012年推荐得幽门螺杆菌根除四联方案中抗菌药组合、剂量与用法注:推荐得四联方案为:标准剂量PPI+标准剂量铋剂(均为2次/d,餐前半小时服)+2种抗菌药物(餐后即服);标准剂量PPI:埃索美拉唑20mg、雷贝拉唑10mg(Maastricht共识推荐20mg)、奥美拉唑20mg,兰索拉唑30mg,泮托拉唑40mg,2次/d;标准剂量铋剂:枸橼酸铋钾220mg/次,2次/d。

在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与甲硝唑高耐药率情况下,14d三联疗法(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PPI+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PPI+阿莫西林+甲硝唑)加入铋剂仍能提高根除率。

铋剂得主要作用就是对H、pylori耐药菌株额外地增加30%~40%得根除率。

尽管非铋剂四联方案得伴同疗法仍有可能获得与铋剂四联方案接近或相似得根除率。

但与前者相比,选择后者有下列优势:铋剂不耐药,铋剂短期应用安全性高,治疗失败后抗生素选择余地大.因此,除非有铋剂禁忌或已知属于低耐药率地区,经验治疗根除H、pylori应尽可能应用铋剂四联方案.某些中药或中成药可能有抗H、pylori得作用,但确切疗效与如何组合根除方案,尚待更多研究验证.【陈述5】除含左氧氟沙星得方案不作为初次治疗方案外,根除方案不分一线、二线,应尽可能将疗效高得方案用于初次治疗。

初次治疗失败后,可在其余方案中选择一种方案进行补救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