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数学内容相关手抄报会用到的知识点(三年级谨记)
三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手抄报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苏教版数学手抄报知识点归纳
一、口算、估算方法:
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0.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乘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它们的积。
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乘数末尾有0的乘数:用竖式计算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方法:
1、仔细审题,找出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2、抓住有联系的信息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
三年级数学背诵内容)
三年级数学课前背诵内容第一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从高位除起,最高位不够除,就看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
3.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
4、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余数5、除法的验算方法: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余数第二单元:对称1、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2、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3、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积与相同数位对齐,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这个因数,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个积相加。
4、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积=因数×因数5、乘法验算的方法: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第四单元:解决问题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只有乘除或加减的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第五单元:面积1、物体的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3、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可以写作1cm²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可以写作1dm²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可以写作1m²。
4、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的物体有:大拇指指甲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计算机键盘上一个按键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一个田字格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的有:粉笔盒一个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开关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成人手掌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办数学内容相关手抄报会用到的知识点(三年级谨记)
办数学内容相关手抄报会用到的知识点(三年级谨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第1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1吨1000克=1千克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2篇
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第一篇)- 数字的认识数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需要用数字来计数、计量和表示数量。
数字包括0、1、2、3、4、5、6、7、8和9这十个基本数字符号。
通过这些数字,我们可以表示任意大的数量。
数字可以用来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比如,当我们有3个水果,再加上2个水果,就有5个水果了。
如果我们从5个水果中拿走3个水果,那就剩下2个水果了。
这就是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
数字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时间的概念。
一天有24个小时,一小时有60分钟,一分钟有60秒。
我们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时间的长短,比如上学需要花费30分钟,下午活动持续1小时。
另外,数字还可以表示形状和图形。
比如,一个正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我们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它们的数量。
一个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我们可以用数字3来表示它们的数量。
通过认识数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数学,掌握数字的奥秘吧!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第二篇)- 数的排序和比较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对数进行排序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大小。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数的排序和比较的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方式对一组数进行排序。
比如,对于数1、3、2、4和5,从小到大的排序结果是1、2、3、4和5。
而从大到小的排序结果则是5、4、3、2和1。
当我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使用不等号进行表示。
如果一个数大于另一个数,我们可以用大于号“>”表示。
如果一个数小于另一个数,我们可以用小于号“<”表示。
如果两个数相等,我们可以用等号“=”表示。
有时候,我们不仅需要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还需要确定它们之间的差值。
这时候,我们可以使用减法运算来计算它们的差值。
比如,如果一个数是8,另一个数是5,我们可以计算它们的差值为3。
三年级数学知识手抄报内容
三年级数学知识手抄报内容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三角形不容易变形)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 = (长+宽)×2长方形的长 = 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 = 周长÷2-长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相关训练:《快乐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测试卷,《达标卷》第三单元测试卷第4单元有余数的除法1、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时,结果中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公式。
被除数 = 除数×商+余数除数 = (被除数-余数)÷商商 = (被除数-余数)÷除数相关训练:《快乐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测试卷,《达标卷》第四单元测试卷第5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 12 )个数字,( 12 )个大格,( 60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 1 )个大格,也就是( 5 )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 1 )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 5 )分钟,走1小格是( 1 )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 5 )秒钟,走1小格是( 1 )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 1 )圈,分针走1圈是( 60 )分,也就是( 1 )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 12 )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 1 )圈,秒针走1圈是( 60 )秒,也就是( 1 )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1小时 )。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5秒钟 )。
7、公式。
1时= 60分 1分= 60秒半时= 30 分60分=1时 60秒=1分 30 分=半时相关训练:《快乐单元测试卷》第五单元测试卷,《达标卷》第五单元测试卷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小学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三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三篇)
【数学的起源】
数学,源自于古希腊语的μθημα(máthēma),其有学习、学问、科学之意。
古希腊学者视其为哲学之起点,“学问的基础”。
另外,还有个较狭隘且技术性的意义——“数学研究”。
即使在其语源内,其形容词意义凡与学习有关的,亦会被用来指数学的。
在中国古代,数学叫作算术,又称算学,最后才改为数学。
中国古代的算术是六艺之一(六艺中称为“数”)。
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古巴比伦人从远古时代开始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并能应用实际问题。
从数学本身看,他们的数学知识也只是观察和经验所得,没有综合结论和证明。
但也要充分肯定他们对数学所做出的贡献。
【数学谜语】
1、两牛打架(数学名词)——对顶角
2、三十分(数学名词)——三角
3、再见吧,妈妈(数学名词)———分母
4、大同小异(数学名词)——近似值
5、1、2、3、4、5(成语)——屈指可数
6、1000×10=10000(成语)——成千上万
7、周而复始(数学名词)———循环小数.
8、考试不作弊(数学名词)——真分数
9、五四三二一(数学名词)——倒数
10、一元钱.(数学名词)——百分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手抄报内容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手抄报内容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手抄报
主题:数的认识与运算
一、数的认识
1. 数的种类:自然数、零、负整数、分数和小数。
2. 数的表示方法:阿拉伯数字表示法和罗马数字表示法。
3. 数的比较:大小比较和大小关系。
4. 数的读法与写法:正确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二、数的运算
1. 加法运算:加法原理、与零相加、相反数相加、加减混合运算等。
2. 减法运算:减法原理、与零相减、正数减负数、负数减正数等。
3. 乘法运算:乘法原理、与零相乘、分配律、乘除混合运算等。
4. 除法运算:除法原理、与零相除、被除数、除数和商。
三、数的应用
1. 数的应用:在生活和实际问题中,数被广泛应用。
2. 数的运用:学好数学,能够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和未来的挑战。
3. 数的意义:数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内涵,值得我们探索和学习。
总结:通过数的认知和运算,我们不仅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还能够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学好数学,不仅是学习一门学科,更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
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关于三年级生活中的数学手抄报内容素材
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关于三年级生活中的数学手抄报内容素材关于三年级生活中的数学手抄报图片51)数学是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
——维特根斯坦2)数学是符号加逻辑。
——罗素3)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
——培根4)数学家本质上是个着迷者,不迷就没有数学。
——努瓦列斯5)数学方法渗透并支配着一切自然科学的理论分支。
它愈来愈成为衡量科学成就的主要标志了。
——冯纽曼6)数学发明创造的动力不是推理,而是想象力的发挥。
——德摩7)数学对观察自然做出重要的贡献,它解释了规律结构中简单的原始元素,而天体就是用这些原始元素建立起来的。
——开普勒8)数学的本质在於它的自由。
——康扥尔9)数学,科学的女皇;数论,数学的女皇。
——C·F·高斯10)数统治着宇宙。
——毕达哥拉斯美国的克雷数学研究所于2000年5月24日在巴黎宣布了众多数学家评选的结果:对七个“千禧年数学难题”的每一个悬赏一百万美元。
“千年大奖问题”公布以来,在世界数学界产生了强烈反响。
这些问题都是关于数学基本理论的,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对数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的深化产生巨大推动。
认识和研究“千年大奖问题”已成为世界数学界的热点。
不少国家的数学家正在组织联合攻关。
可以预期,“千年大奖问题”将会改变新世纪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笛卡尔,(1596-1650)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之一。
他认为数学是其他一切科学的理论和模型,提出了数学为基础,以演绎为核心的方法论,对后世的哲学。
数学和自然科Х⒄蛊鸬搅司薮蟮淖饔谩笛卡尔分析了几何学和代数学的优缺点,表示要寻求一种包含这两门科学的优点而没有它们的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解析几何,《几何学》确定了笛卡儿在数学史上的地位,《几何学》提出了解析几何学的主要思想和方法,标志着解析几何学的诞生,思格斯把它称为数学的转折点,以后人类进入变量数学阶段。
笛卡儿还改进了韦达的符号记法,他用a、b、c……等表示已知数,用某、y、z……等表示未知数,创造了“=”,“”等符号,延用至今。
数学手抄报三年级下册内容
数学手抄报三年级下册内容
1. 数的认识:自然数、零、负数、正数、整数、小数、分数等。
2. 加减法:加法的概念、加法的性质、加法的口诀、减法的概念、减法的性质、减法的口诀等。
3. 乘法:乘法的概念、乘法的性质、乘法的口诀、乘法的应用等。
4. 除法:除法的概念、除法的性质、除法的口诀、除法的应用等。
5. 分数: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化简、分数的应用等。
6. 小数:小数的概念、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加减乘除、小数的化简、小数的应用等。
7. 三角形: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
8.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勾股定理、勾股数、勾股数的判定等。
9. 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
10. 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等。
11. 圆:圆的概念、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等。
12. 数据统计: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整理、数据的分析、数据的表示等。
趣味数学手抄报三年级内容
趣味数学手抄报三年级内容一、趣味数学故事。
1. 曹冲称象。
- 曹冲是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他非常聪明。
有一次,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
可是当时没有那么大的秤能直接称大象。
曹冲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先把大象赶到一艘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在船舷上做一个记号。
然后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一直装到船下沉到做记号的地方为止。
最后称一称船上石头的重量,石头的总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有时候可以通过转化的方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2. 高斯求和。
- 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小时候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数学天赋。
有一次,他的老师让全班同学计算1 + 2+3 + …+100的和。
其他同学都在埋头苦算,高斯却很快得出了答案。
他发现1+100 = 101,2 + 99=101,3+98 = 101……这样两两相加一共有50组,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101×50 = 5050。
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在数学中寻找规律可以快速解决问题。
二、数学小知识。
1. 数字的起源。
- 数字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记录猎物的数量等,开始使用实物计数,比如用小石子或者树枝。
后来逐渐发展出了刻痕计数等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数字符号。
现在我们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实际上是由印度人发明,由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然后在全世界广泛使用的。
2. 数学符号的意义。
- “+”号和“ - ”号:15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曼最先使用了这两个符号。
“+”表示增加、合并等意思,“ - ”表示减少、去除等意思。
- “×”号: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于1631年在他的著作中首次使用。
它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简便运算。
- “÷”号:最初这个符号是作为减法符号在欧洲大陆流行,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的著作中正式将其作为除号,它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三、趣味数学题。
1. 鸡兔同笼问题。
- 题目:在一个笼子里,有鸡和兔共8只,它们共有22只脚。
数学手抄报内容摘抄三年级
数学手抄报内容摘抄三年级引言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在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们开始接触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符号,为进一步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摘抄三年级数学手抄报的内容,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些基础概念和知识。
数的认识在三年级数学学习中,我们首先需要认识数的概念。
数是用来计数和衡量事物的工具,可以表示数量和大小。
常见的数包括自然数、整数、分数和小数等。
在数的认识中,我们需要学会用数字、数学符号和图形来表示不同的数。
数的比较在认识数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比较数的大小可以用不等式符号进行表示,包括大于、小于和等于。
通过比较数的大小,我们可以进行排序和分类,帮助我们处理各种数学问题。
加法运算加法是最基本的算术运算之一,在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开始学习加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通过加法,我们可以把两个或多个数合并在一起,得到它们的总数。
在加法运算中,我们需要注意对齐加数的个位、十位、百位等,并逐位相加,最后得到结果。
减法运算减法是另一种基本的算术运算,它与加法相反。
减法可以用来计算两个数之间的差值。
在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开始学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在减法运算中,我们需要注意被减数和减数的位数对齐,并根据减数从被减数中逐位相减,最后得到结果。
乘法运算乘法是数学中常见的运算之一,它可以用来计算两个或多个数的乘积。
在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开始学习乘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乘法运算可以简化重复相加的过程,通过将乘法运算与加法运算结合,我们可以更高效地进行数的计算。
除法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它可以用来计算一个数被另一个数整除的结果。
在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开始学习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除法运算可以帮助我们平均分配物品,了解数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数的应用数学不仅仅是一种学科知识,它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开始学习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小学三年级数学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
600×3=1800(千克)
答:没有超重
9.小学三年级数学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 篇九 今天,我跟着妈妈去菜场买菜。妈妈说:“今天要考考你,会不会自己去买样你喜欢吃的菜。”妈妈给了我20元钱,要看看我的表现。“保证完成任务。”我自信地说。于是乎我在菜市场边走边看菜的价格,考虑这数目。这时,我看到一个阿姨在卖白白嫩嫩的新鲜蘑菇。我想:家里还剩下的青菜可以和蘑菇放汤吃。于是,我问卖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钱一斤?”那位阿姨笑眯眯地对我说:“小朋友,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买几斤呀?”“阿姨,我只要买半斤。”我想:7除2等于3.5元,20减3.5等于16.5元。想着想着,我便一张20元钱的纸钞了给阿姨,并提示她还要找我16.5元。我又来到肉类区,看到一个叔叔在卖肉,便问:“叔叔,条肉多少元一斤元一斤。”“那我买一斤。”我又想减10等于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递给了那个叔叔。
5.小学三年级数学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 篇五 【平行四边形】
概念: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它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正方形、长方形数属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周长: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两条边的边长相加×2
【梯形】
概念: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
实际上,几何学本来就是”土地测量”的意思。数学就是从”结绳记数”和”土地测量”开始的。距今两千多年前,在欧洲东南部生活的古希腊人,继承和发展了这些数学知识,并将数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古希腊文明毁灭后,阿拉伯人将他们的文化保存下来并加以发展,后来又传回欧洲,数学重新得到繁荣,并最终导致了近代数学的创立。
当我从菜场出来,妈妈看到我手中既有荤又有素和6.5元时,笑着对我说:“学会买菜了!”
三年级数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第一章:数的认识和运算1. 数的认识- 自然数:从0开始,依次递增的数,如0、1、2、3、4……- 整数:包括自然数和负整数,如……、-3、-2、-1、0、1、2、3……- 小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如3.14、2.5等。
- 分数:表示一个整体被分成若干等份,其中取一部分的数量,如1/2、3/4等。
2. 数的顺序- 自然数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 整数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负整数排在最前面。
- 小数和分数的顺序需要根据具体数值比较。
3. 数的运算-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如3 + 2 = 5。
- 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如5 - 2 = 3。
- 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3 × 4 = 12。
-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12 ÷ 3 = 4。
第二章:长度、面积和体积1. 长度单位- 厘米(cm):常用的长度单位,1厘米等于1/100米。
- 米(m):较大的长度单位,1米等于100厘米。
2. 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cm²):常用的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等于1厘米乘以1厘米。
- 平方米(m²):较大的面积单位,1平方米等于1米乘以1米。
3. 体积单位- 立方厘米(cm³):常用的体积单位,1立方厘米等于1厘米乘以1厘米乘以1厘米。
- 立方米(m³):较大的体积单位,1立方米等于1米乘以1米乘以1米。
4. 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 使用尺子、卷尺等工具来测量长度。
- 使用面积计、尺子等工具来测量面积。
- 使用量筒、容器等工具来测量体积。
第三章:图形与变换1. 平面图形- 三角形:由三条线段首尾相连组成的图形。
- 四边形:由四条线段首尾相连组成的图形。
- 圆形:由一条曲线组成的封闭图形,曲线上的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三年级数学知识手抄报内容
三年级数学知识手抄报内容三年级数学知识手抄报内容在数学中最令我欣喜的,是那些能够被证明的东西。
下面是有关三年级数学知识的手抄报内容,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人教版)第1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 米 )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 千米 )做单位,千米也叫( 公里 )。
2、1厘米的长度里有( 10 )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 相等),都是( 1 )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① 进率是101 米 = 10 分米 1 分米 = 10 厘米 1 厘米 = 10 毫米10 分米=1 米 10 厘米= 1 分米 10 毫米= 1 厘米② 进率是1001 米 = 100 厘米 1分米=100毫米100 厘米=1 米 100毫米=1分米③ 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 克 )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 )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 吨 )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7、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
(相邻)1 吨 = 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000千克 = 1 吨 1000克=1千克相关训练:《快乐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测试卷,《达标卷》第一单元测试卷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① 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② 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三年级数学知识手抄报内容
三年级数学知识手抄报内容三年级数学知识手抄报内容觉得学数学很难?做数学手抄报更难?不怕不怕,现在来教你数学手抄报到底要写什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三年级数学知识手抄报图片及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三年级数学知识手抄报的资料一:数的整除知识1. 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
先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再把除数和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2. 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约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的最大公约数。
3. 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或其中的部分数)的公约数去除,一直除到互质(或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 成为互质关系的两个数: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
三年级数学知识手抄报的资料二:关于数学的名人名言1、我们能够期待,随着教育与娱乐的发展,将有更多的人欣赏音乐与绘画。
但是,能够真正欣赏数学的人数是很少的。
——贝尔斯2、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康托尔3、数学是人类的思考中最高的成就。
——米斯拉4、数学发明创造的动力不是推理,而是想象力的发挥。
——德摩5、数学是人类智慧皇冠上最灿烂的明珠。
——考特6、无限!再也没有其他问题如此深刻地打动过人类的心灵。
——希尔伯特7、我总是尽我的精力和才能来摆脱那种繁重而单调的计算。
——纳皮尔8、数学是上帝描述自然的符号。
——黑格尔9、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学。
——恩格斯10、上帝创造了整数,所有其余的数都是人造的。
——克隆内克三年级数学知识手抄报的资料三: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资料有一次,他跟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出城去玩,他们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旁有座荒坟,坟旁有许多石人、石马。
数学手抄报三年级内容
以下是一份关于数学手抄报三年级的内容,供您参考:标题:数学乐园一、数学小知识小数的意义:小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表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组合。
小数点是分隔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标记。
小数的读写法:小数点前的数字为整数部分,小数点后的数字为小数部分。
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小数部分按照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等逐一读出。
小数的组成部分: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位数三个部分组成。
小数点位置决定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读法。
小数的比较:比较小数的大小时,首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字也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的比较按数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比较。
小数的运算:小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与整数的类似,但需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加法和减法运算时,小数点要对齐;乘法和除法运算时,不需要对齐小数点,按照对应的乘除法规则进行运算即可。
二、数学小故事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让我们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来感受数学的魅力吧!从前有一个小村庄,村民们每天都要去山上采集苹果。
一天,村长决定把所有苹果平均分给村民们。
可是苹果数量众多,村民们觉得分起来太麻烦了。
这时,一位聪明的年轻人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把所有苹果分成几堆,然后让村民们按照年龄大小顺序依次拿苹果。
这样一来,年龄较大的村民先拿到苹果,数量较多的人拿的苹果就少一些,最终所有苹果被平均分配完毕。
这个办法既公平又简单,大家都对年轻人的智慧赞叹不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数学智慧就能解决大问题。
三、数学小游戏小数点游戏:准备一些数字卡片和一个小数点标志,让孩子们自由组合这些卡片来构成小数。
让孩子们通过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学习和巩固小数的知识。
数学谜语:准备一些数学谜语卡片,让孩子们猜谜语并解答。
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24点游戏:给定四个数字,让孩子们通过加减乘除等运算方式来得到24。
数学手抄报三年级知识点
数学手抄报三年级知识点一、数与代数。
1. 万以内数的认识。
- 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 数的组成:例如3256是由3个千、2个百、5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
- 读数和写数:读数时,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写数时,从高位写起,哪一位上是几就写几,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2. 加减法。
- 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末尾添上相同个数的0。
例如:30 + 50 = 80,400 - 100 = 300。
- 笔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或减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和本位上的数相加后再减。
3. 乘法。
- 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3×5表示5个3相加或者3个5相加。
- 表内乘法:1 - 9的乘法口诀要熟练背诵。
如三七二十一,四六二十四等。
利用乘法口诀可以快速计算乘法算式的结果。
二、图形与几何。
1. 四边形。
- 四边形的特征: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 长方形和正方形:- 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2. 测量。
- 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1厘米=10毫米,1分米 = 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 = 1000米。
- 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测量很长的距离(如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用千米作单位。
三、时分秒。
1. 钟面的认识。
- 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1小时;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三年下册数学手抄报内容
三年下册数学手抄报内容三年下册数学手抄报内容手抄报是一种可传阅、可观赏、也可张贴的报纸的另一种形式。
在学校,手抄报是第二课堂的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和自由性。
手抄报也是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工具本文是小编精心编辑的,三年下册数学手抄报希望能帮助到你!三年下册数学手抄报内容篇1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2、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向左,每四位为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与万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千位和十万位。
与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千万位和十亿位。
3、亿以内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4、万以内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
5、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位数多的数,这个数就大。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6、“万”作单位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然后进行四舍五入。
7、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8、表示物体个数的1 2 3 4 5 6 ??. 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9、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0、亿以上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最高位读起,读完亿级的数,要加“亿”字,读完万级的数,要加“万”字。
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关于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
三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篇一】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数学,比如买菜的几斤几两、日历上的几年几月几日,还有一些数学的等式都与数学有关。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几题数学题吧!早上起床,当我们睁开朦朦胧胧的双眼,第一眼就向闹钟看去,闹钟上的数字,就是生活中的数学。
因为我们一天的时间是时针转24圈、分针转1440圈、秒针转86400圈得来的。
那24;30=一个月,一个月;12=一年,这就是时间的数学。
平时,我们都要去的菜市场里也离不开数学。
星期天,妈妈带我去买菜,在一个卖白菜的摊子前,妈妈和卖白菜的人讨价还价起来,最后,以一斤八角钱的价格买三斤,送一斤的口头协议买了三斤大白菜。
妈妈问我:“我这样买菜,每斤便宜了多少钱?”我想了想,对妈妈说:“便宜两角。
”若得卖菜阿姨直夸我。
回到家里,妈妈问我:“你是怎么算的?”我笑了笑说:“我先算3斤大白菜;0。
8元=2元4角,再算买3斤送1斤=4斤,然后再算2元4角;4斤=6角,那8角-6角不就等于2角了吗!”这就是生活中的单价&tims;数量=总价。
我平时都要跟着妈妈乘公共汽车去新华书店,公交车一分钟行驶一千米,大约二十分钟就到了。
妈妈问我:“我们家离新华书店距离大约有多少千米呀?”我一边用手指比划着一边对妈妈说:“大约二十千米。
”这就是生活中的'速度;时间=路程。
“勤动脑+勤动手=成功”这是我通过实际生活所悟出的道理,也是我一般的解题顺序。
我总要先读懂题目,掌握其中的关系,列出算式,一步步地解答。
有时,还要通过画图的方式,来理解题目。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奇妙的数学,在等着我们去寻找、去发现。
【篇二】老师常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生活中,许多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都可以变成一道道既有趣又引人深思的数学题。
我们经常做的数学题目,就是在解决一个个生活中的问题。
这不,我又在吃汉堡时发现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3个人吃3个汉堡,用3分钟吃完,9个人吃9个汉堡需要几分钟吃完?平时,妈妈经常带我和哥哥去吃汉堡,我只知道吃,从来没有想到还可以变成数学题来做,碰到这题觉得真有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办数学内容相关手抄报会用到的知识点(三年级谨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1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
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
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1吨1000克=1千克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位上的数,如果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的四位数是9999,最
小的四位数是1000。
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
(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
7、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第3单元四边形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第4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1、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时,结果中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中:①商和余数都有单位;
②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有可能不一样。
3、公式。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商-余数
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