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学鉴定实验
公卫医师考试辅导:血清学诊断
公卫医师考试辅导:血清学诊断
血清学诊断是公卫医师考试大纲所包含的内容,我们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
(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试验(RIA)及免疫荧光试验(IF)
ELISA、RIA及IF均为用于检测感染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或抗原的方法,均为应用标记的抗原检测血清中抗异性抗体,或应用标记的抗体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原。
(2)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blot,WB)
蛋白印迹试验(WB)是在ELISA应用原理基础上发展的一项新技术,用于检测微生物的特异性蛋白抗原或患者相对应的蛋白抗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若用此试验检测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可用已知微生物蛋白抗原捕捉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再结合酶标记抗人抗体并观察结果。
我们搜集整理。
(3)中和试验(NT)
中和试验(NT)为在检测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等)的血清学试验过程中,先在被检血清或其他液体标本中加人已知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使其发生中和反应后,再检测被检血清中其特异性抗原或抗体。
(4)试管凝集试验
肥达氏试验是辅助诊断伤寒或副伤寒病常用的一种血清学
试验,即用已知伤寒沙门氏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鞭毛抗原(H抗原)及甲型或乙型副伤寒杆菌的鞭毛抗原(PA或PB抗原),
测定人血清中相应抗体效价。
血清学鉴定实验-图文
➢ 抗体过多出现的抑制现象称前带现象,而抗原过 多出现的抑制现象称后带现象。
➢ 为了克服带现象,在进行血清学试验时,需将抗 原或抗体作适当稀释。
抗原抗体反应特点
反应的二阶段性 结合阶段-----反应发生快,几秒钟至几分钟 。 反应阶段-----较慢,需几分钟、几十分钟或更长时间 。
O1 O2 O4 O5 O7 O8 O9 O10 O11 O14 O15 O19 O20 O27 O34 O46 O3,19 Ha Hb Hc Hd Hf Hg Hh Hi Hk Hm Hn Hp Hr
Hs Ht Hu Hv Hw Hx Hy Hz Hz6 Hz10
Hz13 Hz15 Hz28 Hz29 H2 H5 Hlv HA HB HC HD Vi
待检菌株。 4.培养后,其已知相细菌的动力受到抑制,解离出另一相的细菌,并向周
围蔓延生长,形成一个大的菌落。 5.检查其菌落的边缘部分,即可确定该菌株的另一相H抗原。 6.该方法通常1~3天内可以有结果。
位相变异试验的方法
❖ U形管法 ❖ 小玻管法 ❖ 小套管法 ❖ 软琼脂斜面法
59种沙门氏菌的血清列表
2.再用H因子血清检查其第1相和第2相的H抗原 以确定血清型。
3.必要时还要用Vi血清检查(目前有3种)。
沙门氏菌的血清型鉴定步骤
1. 先用A~F多价O血清检查,确定菌株是否在A~F六个O群的范围内。 2. 再用代表六个O群的O因子血清检查,即O2(A)、O4(B)、O7(C1)、
O8(C2)、O9(D)、O3,10(E)、O11(F)。 3. 确定O群之后,分别用HA(a、b、c、d、i、z10、z29)HB、HC、HD四种
一例B(A)血型的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DOI:10.13602/j.cnki.jcls.2020.10.09㊃临床实验研究㊃一例B(A)血型的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㊀㊀㊀㊀作者简介:张钰,1992年生,女,技师,硕士,主要从事输血免疫学研究;李炜华,1976年生,女,副主任技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血站质量管理;二者对该文具有同等贡献,同为第一作者㊂㊀㊀㊀㊀通信作者:何成涛,硕士,副主任技师,E⁃mail:hechengtao413@126.com㊂张钰1,李炜华2,蔡杰1,杜海林1,何晓露1,傅强1,戴宇东1,何成涛1(1.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研究室,南京210000;2.宿迁市中心血站质管科,宿迁223800)摘要:目的㊀对1例血型血清学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进行ABO血型鉴定㊂方法㊀运用血型血清学方法鉴定标本ABO血型;用PCR⁃序列特异性引物(SSP)基因定型和ABO基因直接测序的方法确定该标本的基因型㊂结果㊀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表现为B(A)亚型的特点;PCR⁃SSP分型结果定为B(A)04/O1型;测序发现标本ABO基因的第6和第7外显子存在变异:第6外显子存在261delG㊁297A>G;第7外显子存在526C>G㊁640A>G㊁657C>T㊁703G>A㊁796C>A㊁803G>C㊁930G>A,判断该样本血型为B(A)04/O01血型㊂结论㊀该血型血清学初步鉴定为B(A)的标本用PCR⁃SSP法和ABO基因直接测序法确认为B(A)04/O01型㊂关键词:B(A);血型血清学;PCR⁃序列特异性引物;DNA测序中图分类号:R446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ABO血型系统是人类最主要的血型系统之一[1],ABO血型不合的输血会导致严重的输血反应及其他并发症㊂因此,ABO血型的准确分型对于安全输血至关重要[2]㊂除了A㊁B㊁AB㊁O等正常的ABO表型外,还有一些罕见的亚型[3]㊂B(A)是一种较为罕见的ABO亚型,其可能是由于底物特异性的酶转变所导致[4]㊂其血清学的特点主要是正定型红细胞与抗B出现强凝集反应,与抗A出现弱凝集反应,反定型血清能够凝集A1和A2细胞[5⁃6]㊂在血清学分型中,B(A)常与CisAB㊁AxB等发生混淆,分子生物学技术则可以帮助区分各种亚型㊂本研究使用血型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检测了1例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最后鉴定其为B(A)04/O01,报道如下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样本来源㊀2020年1月19日1例自愿无偿献血的21岁男性血液标本㊂1.2㊀试剂与仪器㊀单克隆抗A㊁抗B㊁抗H㊁抗A1㊁A1细胞㊁A2细胞㊁B细胞㊁O细胞㊁抗筛细胞(O1㊁O2㊁O3)试剂(上海血液生物医药公司),抗AB(RapidLabs公司),凝聚胺试剂盒(合肥天一生物技术研究所公司),抗人球蛋白检测卡(长春博迅生物技术公司),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德国QIAGEN公司),人类红细胞ABO血型基因分型试剂盒(天津秀鹏公司),实验所有试剂均检验合格,按要求保存并在有效期内使用㊂免疫微柱孵育器㊁血型血清学离心机(长春博研科学仪器公司),低速全自动离心机(日本Kubota公司),离心机(德国SIGMA公司),核酸蛋白定量检测仪(德国Eppendorf公司),基因扩增仪(美国ABI公司),凝胶成像仪(上海复日科技公司)㊂1.3㊀方法1.3.1㊀血型血清学试验㊀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及各试剂说明书用试管法进行血型血清学试验㊂1.3.2㊀分子生物学试验1.3.2.1㊀基因组DNA的提取㊀采用商品试剂盒并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快速提取DNA,DNA浓度调为30 100ng/μL,DNA纯度A260nm/A280nm值为1.6 2.0,25g/L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无DNA降解现象㊂1.3.2.2㊀PCR⁃SSP基因分型㊀严格按照人类红细胞ABO血型基因分型试剂盒进行操作㊂按照以下循环参数进行PCR扩增:96ħ2min,1个循环;96ħ20s,68ħ60s,5个循环;96ħ20s,65ħ45s,72ħ30s,10个循环;96ħ20s,62ħ45s,72ħ30s,15个循环;72ħ3min,1个循环㊂凝胶电泳:PCR产物经25g/L琼脂糖凝胶㊁140 150V电泳10 15min,凝胶成像仪拍照并观察结果㊂1.3.2.3㊀标本ABO基因测序㊀采用直接测序法对标本ABO血型基因1 7外显子进行测序,由天津秀鹏公司完成㊂PCR产物纯化:在每个反应管每孔中加入3μLExoSAP⁃IT(ExonucleaseⅠ和ShrimpAl⁃kalinePhosphatase的混合溶液),以去除多余的PCR㊃857㊃临床检验杂志2020年10月第38卷第10期㊀ChinJClinLabSci,Oct.2020,Vol.38,No.10引物和底物dNTPs㊂低速离心混合溶液后,运行以下热循环程序:37ħ3min,80ħ15min,1个循环㊂测序反应:纯化的PCR产物用作测序反应DNA模板㊂采用20μL反应体系,内含:16μLBigDyeter⁃minatorv3.1sequencingKit提供的测序反应混合液和4μL经ExoSAP⁃IT处理的PCR产物㊂测序反应扩增条件:96ħ20s,50ħ30s,60ħ2min,25个循环㊂2㊀结果2.1㊀血型血清学结果㊀血型血清学反应格局见表1㊁2㊂正定型中红细胞与抗A发生较弱凝集(ʃ),与抗B发生强凝集(4+),反定型血清能够凝集A1细胞(1+)和A2细胞(1+w);血清中无不规则抗体的存在;红细胞与抗H的反应强度(3+)接近正常的O型红细胞(3+s)而高于正常的B型红细胞(2+)㊂表1㊀血型血清学检测反应条件ABO正定型抗A抗B抗A1抗ABABO反定型A1细胞A2细胞B细胞O细胞自身细胞立即离心ʃ4+04+1+1+w000多次离心ʃ4+04+1+1+w000表2㊀抗H与P细胞㊁DO细胞㊁DB细胞反应结果反应条件抗HP细胞DO细胞DB细胞立即离心3+3+s2+㊀㊀注:P细胞为被检标本红细胞;DO细胞为相同采血时间5个O型献血者的混合红细胞;DB细胞为相同采血时间5个B型献血者的混合红细胞㊂2.2㊀PCR⁃SSP结果㊀见图1㊂第7㊁10㊁11㊁12孔位呈阳性反应,其余孔位呈阴性反应㊂㊀㊀注:1 14泳道分别为Cis⁃AB01㊁Cis⁃AB01/B(A)01㊁B(A)01/B(A)03㊁Cis⁃AB02㊁B(A)02㊁Cis⁃AB03㊁B(A)04㊁B(A)06㊁Cis⁃AB04㊁B1㊁B2㊁O1㊁O2㊁阴性对照㊂图1㊀标本PCR电泳结果2.3㊀ABO基因测序结果㊀见图2㊁3㊂根据NCBI网站血型抗原基因突变数据库(以A101为参考序列),结果发现第6外显子261处缺失G,297处出现A/G突变㊂外显子7的突变有526C>G㊁640A>G㊁657C>T㊁703G>A㊁796C>A㊁803G>C㊁930G>A㊂3㊀讨论㊀㊀B(A)血型最早是1956年由Yamamoto等[7]发现,是一种较为罕见的ABO亚型㊂迄今为止,已发现6种B(A)等位基因,分别为B(A)01㊁B(A)02㊁B(A)03㊁B(A)04㊁B(A)05㊁B(A)06,其中B(A)02和B(A)04在我国最为常见[8]㊂B(A)血型的形成主要是由于B基因的特定突变,变异的B基因具有编码双功能活性酶的能力,使血清学中有正常B抗原和较弱A抗原的特征,因为关键位点的突变及其引起的单个氨基酸的改变,从而改变了糖基转移酶的酶学特点和催化活性,使相同的底物被催化形成不同的产物[9]㊂本研究分析了1例正反定型不符的献血者标本,血型血清学结果发现其红细胞可以凝集抗A和抗B(与抗B的凝集强度强于抗A),与抗H反应的凝集强度接近O细胞而强于B细胞,反定型血清能凝集A1细胞和A2细胞㊂因此根据血清学的结果,我们初步判定其为B(A)型㊂目前,血型血清学的检测是血型鉴定的主要方法,但是其只能对ABO亚型进行初步定型,还需借助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ABO亚型进行基因分型㊂因此我们使用了PCR⁃SSP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分型表相比对,发现该样本为B(A)04/O1杂合㊂为进一步证实PCR⁃SSP的结果,我们对标本DNA进行测序,ABO基因由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组成,其功能区域分别位于第6外显子和第7外显子中,而ABO等位基因和所有的亚型基因也主要分布在这个区域[10]㊂本研究测序结果显示,第6外显子中有1个单核苷酸缺失,即261delG,这与O01等位基因相一致[11],第7外显子存在526C>G㊁640A>G㊁657C>T㊁703G>A㊁796C>A㊁803G>C㊁930G>A的突变,第6㊁7外显子的突变导致了5个氨基酸发生变化(Arg176Gly㊁Met214Val㊁Gly235Ser㊁Leu266Met㊁Gly268Ala),从而形成了B(A)04等位基因㊂图2㊀外显子6测序结果图3㊀外显子7测序结果㊀㊀综上所述,本研究结合血型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结果,判定该献血者的血型为B(A)04/O01㊂在临床实践中,当出现正反定型不符的情况时,除进行必要的血清学检测外,可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一步检测,正确分析血型,避免出现误检或漏检,以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性㊂4 参考文献[1]MollerM,JoudM,StorryJR,etal.Erythrogene:adatabaseforin⁃depthanalysisoftheextensivevariationin36bloodgroupsystemsinthe1000GenomesProject[J].BloodAdv,2016,1(3):240⁃249.[2]JiaoLX,YuJH,YuXL,etal.GeneanalysisoftwocaseswithCis⁃AB/Bbloodsubgroup[J].TransfusApherSci,2017,56(2):223⁃225.[3]NairR,GogriH,KulkarniS,etal.DetectionofararesubgroupofaphenotypewhileresolvingABOdiscrepancy[J].AsianJTransfusSci,2019,13(2):129⁃131.[4]郭忠慧,向东,朱自严,等.中国汉族人群检出新的B(A)641T>C等位基因[J].中国输血杂志,2006,19(1):17⁃20.[5]JainA,GuptaA,MalhotraS,etal.AnABObloodgroupingdis⁃crepancy:ProbableB(A)phenotype[J].TransfusApherSci,2017,56(3):459⁃460.[6]熊莉,周小英,吴红,等.罕见B(A)血型的鉴定[J].临床检验杂志,2018,36(6):426⁃428.[7]YamamotoF,McNeillPD,YamamotoM,etal.Moleculargenetica⁃nalysisoftheABObloodgroupsystem[J].VoxSang,1993,64(3):175⁃178.[8]刘乐霞,梁俊杰,肖玮,等.罕见B(A)04血型家系遗传规律调查[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4,16(2):173⁃175.[9]GuoZH,XiangD,ZhuZY,etal.Serologicandmolecularcharac⁃terizationoftheB(A)bloodgroupintheChinesepopulation[J].Immunohematology,2007,23(2):69⁃74.[10]宋艳艳,周雪莹,欧阳旭,等.B(A)02亚型分子生物学鉴定1例[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18(4):338⁃340.[11]DengZH,YuQ,LiangYL,etal.CharacterizationofanovelB(A)allelewithBBBAtypeattheABObloodgroup[J].JHumGenet,2006,51(8):732⁃736.(收稿日期:2020⁃07⁃29)(本文编辑:王海燕)。
沙门菌血清学鉴定流程及结果判读
沙门菌血清学鉴定流程及结果判读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沙门菌血清学鉴定流程与结果判读详解沙门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体,其血清学鉴定是临床和公共卫生领域中识别和控制沙门菌感染的重要手段。
鉴定血型的实验报告
鉴定血型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血清学方法鉴定一个人的血型,以便了解其红细胞的抗原和抗体特性,以及输血或接受器官移植时的兼容性。
二、实验原理血型鉴定是基于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反应。
红细胞表面所携带的抗原与血清中的抗体相互作用,通过观察是否发生凝集反应来判断血型。
本实验将采用经典的ABO血型系统进行鉴定。
三、实验步骤1、准备试剂和器材:抗A抗体、抗B抗体、抗D抗体、生理盐水、微量移液器、离心机、试管、滴管等。
2、采集样本:使用微量移液器从受试者静脉中抽取50微升血液。
3、实验操作:a.将50微升血液分别加入抗A抗体和抗B抗体试管中;b.用生理盐水将试管中的血液稀释至100微升;c.用滴管缓慢加入5滴抗D抗体;d.摇匀后,观察凝集反应;e.用离心机分离血清和红细胞,观察结果。
4、结果记录:记录每个试管中的凝集反应情况,包括凝集颗粒的数量、颜色变化等。
5、结果分析:根据记录的凝集反应情况,判断受试者的血型。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在加入抗A抗体的试管中,受试者血液呈现凝集反应,形成明显的凝集颗粒;而在加入抗B抗体的试管中,血液未发生凝集反应。
2、结果分析:根据ABO血型系统的特点,受试者的红细胞表面可能携带A抗原,而未携带B抗原。
因此,可以初步判断受试者为A型血。
为了进一步确认血型,可以继续进行Rh血型等其他血型系统的鉴定。
五、结论本实验通过血清学方法成功鉴定了受试者的ABO血型为A型。
这一结果对于了解受试者的红细胞抗原和抗体特性,以及输血或接受器官移植时的兼容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鉴定血型是确保医疗安全和有效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
红细胞血型系统课件一、引言红细胞血型系统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红细胞血型是指红细胞表面抗原的特异性,这些抗原在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了解红细胞血型系统对于临床输血、器官移植、新生儿溶血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件将介绍红细胞血型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
实验五禽流感血清学诊断
血凝抑制(HI)试验
1. 根据HA试验结果,确定病毒的血凝价,配制出4个血凝单位的 病毒液。 2. 在96孔微量反应板上进行,用固定病毒稀释血清的方法,自第1 孔至第11孔各加50 uL生理盐水。 3. 第1孔加被检鸡血清50 uL,吹吸混合均匀,吸50 uL至第2孔,依 此倍比稀释至第10孔,吸弃50 uL,稀释度分别为:1:2、1:4、 1:8 …… ;第12孔加禽流感阳性血清50 uL,作为血清对照。
判定标准:HI效价小于或等于3lg2判定HI试验阴性;HI效价等于4lg2为可 疑,需重复试验;HI效价大于或等于5lg2为阳性
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效果判断:HI抗体效价≥ 4log2(1:16) 为免疫合格。 禽流感弱毒疫苗免疫效果判断:鸡群免疫抗体转阳率≥50%判定合格。
正常合格为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从前到后)红细胞沉积依次减少,如1-4孔出 现不完全沉积,即凝集现象,即无抗体或抗体水平较低,不合格;反之,5-10 孔出现沉淀,则抗体水平较高,合格。
血凝(HA)试验
1. 在96孔微量反应板上进行,自左至右各孔加50 μL生理盐水。 2. 于左侧第1孔加50 μL病毒液(尿囊液或冻干疫苗液),混合均 匀后,吸50 μL至第2孔,依次倍比稀释至第11孔,吸弃50 μL; 第12孔为红细胞对照。 3. 自右至左依次向各孔加入0.5%鸡红细胞悬液50 μL,在振荡器 上振荡,室温下静臵后观察结果。
﹣
振荡1分钟,室温10分钟
以100%抑制凝集的血清最大稀释度为该血清的滴度,即血清效价
血凝抑制(HI)试验
6. 结果判定:待病毒对照孔(第11孔)出现红细胞100%凝集(#),而 血清对照孔(第12孔)为完全不凝集(-)时,即可进行结果观察。
4病毒血清学实验方法
二、方法与步骤
(一)试验材料
病毒
必须是具有感染力的病毒,先进行病毒 滴度的测定。
细胞培养,将病毒10倍稀释接种敏感细 胞,观察CPE,确定滴定终点以CCID50 或LD50表示。
标准病毒试验浓度:100 CCID50/单位 体积或100 LD50/单位体积。
(一)试验材料
抗体
包含病毒抗体阳性和阴性血清。 用细胞培养法测病毒抗体的滴度:将倍比稀释
=(71-50)/(71-29)=0.5
大于50%的CPE阳性率血清稀释度的对数+距离比例×稀释 系数的对数=lg10-3+0.5 ×lg0.1=-3.5,其反对数是10-3.5。
阳性血清组的病毒CCID50为10-3.5/0.1ml。
因抗血清组的CCID50为10-3.5,阴性血清组的病毒 CCID50为10-5.5,所以10-3.5-10-5.5=2,表明分离的病毒 是与中和抗体相对应的病毒。
lgCCID50=大于50%的CPE阳性率血清稀释度的对 数+距离比例×稀释系数的对数=lg10-5+0.5 ×lg0.1=-5.5,其反对数是10-5.5.
阴性血清组的病毒CCID50为10-5.5/0.1ml。
用Reed-Muench计算 表: 阳性组血清病毒CCID50的计算
病毒稀释 CPE孔数
第六章 病毒血清学实验方法
第一节、中和试验
(neutralization test)
概念:体外将病毒与特异抗体混合并 发生反应,再将混合物接种至敏感的 宿主体内,然后测定残存病毒感染力 的方法。
– 中和抗体:凡与病毒抗原结合使病毒失去 感染力的抗体。
–优点
敏感性和特异性高; 中和抗体在体内存在时间长。
12 经典血清学试验
十二章经典血清学实验一、名词解释凝结性实验:按照是否产生凝结现象,用已知抗体或抗本来判定相应(未知)抗原或抗体的免疫反应。
凝集反应: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吸附在颗粒性载体表面的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经过一段时光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反应中的抗原称为凝集原,反应中的抗体称为凝集素。
直接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直接发生特异性结合并浮上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称为直接凝集反应。
间接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吸附在一种与免疫无关的惰性载体颗粒表面,使其成为致敏载体,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结合,在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凝集的现象。
葡萄球菌A蛋白(SPA):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异性表面抗原,能与IgG分子的Fc片段结合,当SPA-Ab与相应抗原结合时,就可产生协同凝集反应。
HA:有些病毒具有能凝集某种哺乳动物和禽类红细胞的特性,依此特性建立的检测主意称为病毒血凝实验。
HI:按照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可以抑制血凝现象建立的检测主意称为血凝抑制实验。
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适量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
参加沉淀反应的可溶性抗原称为沉淀原,抗体称为沉淀素。
琼脂免疫蔓延:抗原,抗体在琼脂凝胶中蔓延,当二者在比例适当处相遇,即发生沉淀反应。
反应的沉淀物因颗粒较大,故在凝胶中不再蔓延,而形成沉淀带。
电泳:带电质点在电场中向着带异向电荷的电场移动。
免疫电泳:由琼脂双蔓延与琼脂电泳技术结合的实验。
凝集价/滴度/抗体效价:浮上50%以上凝集的血清最大稀释度为该血清的凝集价。
沉淀价:环状沉淀实验时,以浮上白色沉淀环的最高抗原稀释倍数作为沉淀素的效价,即沉淀价。
中和指数:在尽头法中和实验中,使病毒感染力减少至50%的血清中和效价称为中和指数。
中和效价:中和实验中,被检血清中抗体中和病毒的能力。
病毒的毒价:引起半数感染动物死亡的病毒最小量。
第1页/共5页二、简答题1.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哪些?有何用途?2.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的区别?(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各有什么特点?)3.琼脂凝胶免疫蔓延实验有哪些不同的主意?举例说明它们的用途?抗原,抗体在琼脂凝胶中蔓延,当二者在比例适当处相遇,即发生沉淀反应。
实验室血清学常用检测方法
常用血清学检测方法介绍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技术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兽医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大多数动物传染病都已经研制成ELISA检测方法。
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原理ELISA的基础是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
结合在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仍保持其免疫学活性,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学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
在测定时,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液体中的其他物质分开。
再加入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也通过反应而结合在固相载体上.此时固相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呈一定的比例。
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成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故可根据呈色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由于酶的催化效率很高,间接地放大了免疫反应的结果,使测定方法达到很高的敏感度.2、ELISA的类型根据试剂的来源和标本的情况以及检测的具体条件,可设计出各种不同类型的检测方法。
用于动物疫病检测的ELISA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双抗体夹心法是检测抗原最常用的方法。
在临床检验中,此法适用于检验各种蛋白质、微生物病原体第二价或二价以上的大分子抗原,但不适用于测定半抗原及小分子单价抗原,因其不能形成两位点夹心。
例如猪瘟病毒检测ELISA、禽流感病毒抗原捕获ELISA,就是根据这种原理设计的。
②.双抗原夹心法测抗体反应模式与双抗体夹心法类似。
用特异性抗原进行包被和制备酶结合物,以检测相应的抗体。
与间接法测抗体的不同之处为以酶标抗原代替酶标抗抗体。
乙肝HBs的检测常采用本法。
本法关键在于酶标抗原的制备,需要根据抗原结构的不同,寻找合适的标记方法。
此法中受检标本不需稀释,可直接用于测定,因此其敏感度相对高于于间接法。
此外,该方法不受被检动物种属差异的限制。
③.间接法测抗体间接法是检测抗体常用的方法。
其原理为利用酶标记的抗体(抗免疫球蛋白抗体),检测与固相抗原结合的受检抗体(见图1)。
血清学实验报告
血清学实验报告引言血清学是研究血清中各种生物标志物的含量和性质的科学,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使用血清学方法,对某种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进行测定,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和监测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材料•血液样本•血清学试剂盒•高速离心机•显微镜•吸光度计方法1.采集血液样本,并将其离心分离得到血浆。
2.采用试剂盒中提供的方法,按照标准操作步骤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
3.在吸光度计中测定标准曲线以及样本的吸光度值。
4.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结果与分析本实验使用血清学方法对某种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进行测定,并得到了以下结果。
标志物吸光度值A 0.2B 0.5C 0.8D 1.0根据吸光度值的测量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标志物A在血清中的含量较低,表明该疾病的发展程度较轻。
2. 标志物B的吸光度值较高,可能表示该疾病的严重程度增加。
3. 标志物C的吸光度值进一步增加,可能表明该疾病已经进入了一定的恶化阶段。
4. 标志物D的吸光度值最高,可能意味着该疾病已达到了最严重的阶段。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该疾病的严重程度,为疾病的诊断和监测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结论通过血清学实验的测定,我们得到了某种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吸光度值,并根据吸光度值进行了数据分析和解释。
根据吸光度值的高低,我们初步判断了疾病的严重程度,为疾病的诊断和监测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此外,本实验还展示了血清学方法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1] Smith A, Johnson B. Serum markers in disease diagnosis. J Med Res. 2010;45(2):123-135.[2] Liu C, Wang D, Zhang E. Application of serum markers in disease monitoring. J Clin Pathol. 2015;75(3):234-246.。
沙门氏菌血清学鉴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沙门氏菌血清学鉴定篇一:沙门氏菌生化鉴定沙门氏菌生化试验判定步骤三糖铁琼脂原理分析:本培养基适合于肠杆菌科的鉴定。
用于观察细菌对糖的利用和硫化氢(变黑)的产生。
该培养基含有乳糖、蔗糖和葡萄糖的比例为10:10:1,只能利用葡萄糖的细菌,葡萄糖被分解产酸可使斜面先变黄,但因量少,生成的少量酸,因接触空气而氧化,加之细菌利用培养基中含氮物质,生成碱性产物,故使斜面后来又变红,底部由于是在厌氧状态下,酸类不被氧化,所以仍保持黄色。
而发酵乳糖的细菌(e.coli),则产生大量的酸,使整个培养基呈现黄色。
如培养基接种后产生黑色沉淀,是因为某些细菌能分解含硫氨基酸,生成硫化氢,硫化氢和培养基中的铁盐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亚铁沉淀。
底层产酸:是因为细菌分解糖类物质使酚红退色变黄。
斜面产碱,低层产酸:是细菌分解葡萄糖(不能分解乳糖和蔗糖),由于量较少进而分解蛋白胨而产碱变红。
因为底层是厌氧环境,葡萄糖分解慢,24小时培养后还没分解蛋白胨产碱;而斜面是需氧环境分解较快,一般8小时左右就把葡萄糖分解完(此时斜面也是酸性),但继而分解蛋白胨产碱,斜面又转为碱性。
2-志贺氏菌:都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大多不发酵乳糖,不产生h2s。
4-大肠杆菌: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大多数能分解乳糖,不产生h2s。
3-沙门氏菌:能分解葡萄糖,不发酵乳糖,大多数产生h2s,多数产气。
赖氨酸脱羧酶试验1、试验管及对照管均要加一层约10mm厚的灭菌石蜡或矿物油以覆盖表面,此可使培养基中的溶解氧通过细菌消耗掉,并控制培养基的ph。
2、阳性试验管培养初期(10—12h)因发酵葡萄糖产酸变黄,继续培养由于氨基酸脱羧产生胺类而使培养基由酸变碱,故又由黄变为紫色。
阴性试验管则始终呈黄色。
氨基酸脱羧酶试验(1)原理:某些细菌可产生氨基酸脱羧酶使氨基酸脱羧生成胺和二氧化碳。
由于胺的生成使培养基变为碱性,可用指示剂指示出来。
(2)方法:将待检菌分别接种于1支氨基酸(赖氨酸,鸟氨酸或精氨酸)脱羧酶试验管和1支氨基酸脱羧酶对照管(无氨基酸),各覆盖至少0.5cm高度的无菌石蜡油,35℃孵育1~4d,观察结果。
血清学鉴定的实验步骤及判定方法
血清学鉴定的实验步骤及判定方法
一、实验步骤
1、根据检测目的,确定检测类别,准备所需的试剂、器材和试样。
2、以稀释后的血清标本为样本,按照技术规范操作,用质量控制品作对比。
3、按照类别准备标准曲线,用精准的仪器完成测定,判断血清学鉴定指标的值。
4、准备各类实验试管,放入血清标本,并做出浓度标记,提取血清中的目标指标物质。
5、使用专门的试剂,实现测定操作。
6、记录检测结果数据,并判断结果是否满足要求。
二、判定方法
1、根据实验所得结果,参照标准曲线,定性判断血清学鉴定指标的结果等级。
2、根据实验结果,定量判断血清学鉴定指标的结果,即用数字表示被测物质的含量。
3、根据实验结果,归类判断血清学鉴定指标,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整理、比较,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结果。
- 1 -。
血清学实验鉴定细菌的原理
血清学实验鉴定细菌的原理
血清学实验是一种通过观察抗体与特定细菌或其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来鉴定细菌的方法。
血清学实验需要使用特异性抗体来检测细菌的存在。
在血清学实验中,人或动物经过免疫后,会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可以识别并结合到细菌或其成分上。
当抗体与细菌相遇时,它们会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可以被观察并用来确定细菌的存在。
血清学实验可以用于鉴定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菌,如肺炎球菌、鼠疫菌、痢疾杆菌等。
它是一种常用的鉴定细菌的方法,在医学和实验室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沙门氏菌血清学鉴定的原理及检验流程
沙门氏菌血清学鉴定的原理及检验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沙门氏菌血清学鉴定:原理与检验流程详解沙门氏菌是一类常见的食源性病原体,其种类繁多,血清型的多样性使得准确鉴定至关重要。
血清鉴定实验实训报告单
实验名称:血清鉴定实验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地点:____实验室实验人员:____、____、____实验指导教师:____一、实验目的1. 熟悉血清鉴定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常用血清学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3. 学会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血清鉴定实验是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特定指标,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本实验主要检测以下指标:1. 蛋白质:血清蛋白质分为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其含量和种类变化可以反映肝脏、肾脏等器官的功能状况。
2. 电解质:血清电解质主要包括钠、钾、氯、钙、镁等,其含量变化可以反映电解质平衡状况。
3. 生化指标:包括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氮、肌酐等,可以反映代谢和肾功能状况。
4. 血常规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可以反映血液系统的功能状况。
三、实验材料1. 试剂:血清蛋白定量试剂盒、电解质试剂盒、生化试剂盒、血常规试剂盒等。
2. 仪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分析仪、离心机、水浴箱、移液器等。
3. 样本:健康人血清样本。
四、实验方法1. 样本处理:将血清样本离心分离,取上清液待检。
2. 蛋白质测定:采用双缩脲法测定血清蛋白质含量。
3. 电解质测定:采用电极法测定血清电解质含量。
4. 生化指标测定: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氮、肌酐等指标。
5. 血常规指标测定:采用血液分析仪测定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五、实验步骤1. 样本处理:将血清样本离心分离,取上清液待检。
2. 蛋白质测定:(1)将血清样本与双缩脲试剂混合,室温下放置5分钟;(2)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3)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蛋白质含量。
3. 电解质测定:(1)将血清样本与电解质试剂混合,室温下放置5分钟;(2)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3)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电解质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门氏菌的主要抗原组成
O抗原:至少58种, 含相同抗原组分归为一组, 引起人类疾病的沙门菌大多数在A~F组。 H抗原:分为Ⅰ、Ⅱ相,Ⅰ相以a、b、c等表示, Ⅱ相以1、2、3等表示。 Vi抗原:抗原性弱,不稳定,可阻止O抗原与其 相应抗体的凝集反应。
沙门氏菌菌型的表示方法
血清型以数字和字母表示.
原
H a:b:1,2 f,g:i:1,2 c:1,5 d:-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德比沙门菌 鼠伤寒沙门菌
C D
猪霍乱(或丙型副伤寒) 沙门菌
伤寒沙门氏菌
E
F
鸭沙门氏菌
阿伯丁沙门氏菌
3,10
11
e,h:1,6
i:1,2
位相变异的解释
将一个双相沙门氏菌的菌株在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所得的 菌落中,有的有第1相H抗原,有的则有第2相H抗原。若任 意挑取一个菌落在培养基上多次传代,其后代又可出现部分 是第1相而另一部分是第2相的菌落。这种两个相的H抗原可 以交相产生的现象称为位相变异。 双相菌初次分离时,单个菌落的纯培养往往只有一个相H抗 原,鉴别时常只能检出一个相,而测不出另一相。此时,可 用已知相血清诱导的位相变异试验来获得未知的另一个相H 抗原。
位相变异试验的方法
简易平板法
1.配制0.7~0.8%的半固体琼脂培养基,然后倾注平板烘干表面水分。 2.在平板内滴上一滴已知的第1相或第2相血清因子,并作好标记。 3.待血清吸收到琼脂内,在标记部位的中间点种已知第1相或第2相的新鲜 待检菌株。 4.培养后,其已知相细菌的动力受到抑制,解离出另一相的细菌,并向周 围蔓延生长,形成一个大的菌落。 5.检查其菌落的边缘部分,即可确定该菌株的另一相H抗原。 6.该方法通常1~3天内可以有结果。
Vi
A-F群多价 A-F群多价 O O
O抗原、H抗原和Vi抗原
O抗原:是一种沙门氏菌细胞壁表面的 耐热多糖抗原 ,100 ℃,2.5 h不被破 坏,它的特异性依赖于细胞壁脂多糖 侧链多糖的组成。 H抗原:是一种蛋白质性鞭毛抗原,共 有63种,60 ℃加热30~60 min及酒精 作用均可破坏其抗原性,但能抵抗甲 醛。 Vi抗原: 是一种N-乙酰-D-半乳糖胺糖 醛酸聚合物,60 ℃加热1 h即破坏其凝 集性和免疫原性。
例如:查考夫曼-怀特沙门氏菌属抗原表.
鼠伤寒沙门氏菌: O抗(1,4,[5],12), 第Ⅰ相H抗原(i) 第Ⅱ相H抗原(1,2)。 它的血清型应表示为:鼠伤寒沙门氏菌( 1,4,[5],12:i:1,2)
[ ]内的O抗原可能存在或不存在。 [ ]内的H抗原可能是罕见的,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存在。
A-F群 多价O
Hw Hx H5
Hz H7
A-F群 多价O
Hz6 Hz10 Heh Hgp
Hz13 Hz15 Hz28 Hz29 H2
Hlv HA
HB
HC HD Vi
Henx
H1.2.3.
5
血清学实验材料分配
分组 4人 /组
菌种
诊断血清
待测菌种一支
1盒 /组
写实验报告
写明实验判定结果(即阴性或阳性),并描 述整个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
C D
E
F
鸭沙门氏菌
阿伯丁沙门氏菌
3,10
11
e,h:1,6
i:1,2
注意事项
1.生理盐水端应不出现凝集颗粒。 2.沙门菌Vi抗原存在时可阻止O抗原与相应抗体
发生凝集,故在做玻片凝集时应加注意,需事
先加热破坏Vi抗原,O抗原才得以与相应的O诊 断血清发生凝集。
血清学实验进程
先鉴定A-F和Vi,根据结果再进行其他鉴定。
抗原抗体反应条件
1. 抗原
2. 抗体
3. 环境因素: (1)电介质:0.85%NaCI; (2)温度:37或56 (3)pH值:7.0 (4)振荡:适当的机械振 (5)反应时间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特异性和交叉性 若两种抗原之间含有部分共同抗原时,则发生交 叉反应。亲缘关系越近,交叉反应的程度也越高 。
2. 再用代表六个O群的O因子血清检查,即O2(A)、O4(B)、O7(C1)、
O8(C2)、O9(D)、O3,10(E)、O11(F)。 3. 确定O群之后,分别用HA(a、b、c、d、i、z10、z29)HB、HC、HD四种
多价H血清检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用3.所确定的多价H血清所包括的所有H因子血清逐一检查定为第1相或 第2相H抗原。
反应的可逆性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为分子表面的结合,结合的适 宜温度为0~40℃、pH在4.0~9.0范围内。如温 度超过60℃或pH降到3.0以下,或加入解离剂台 硫氰化钾、尿素等,则抗原抗体复合物又可重新 解离,解离后的抗原或抗体性质不改变。
抗原抗体反应特点
最适比和带现象 只有抗原与抗体呈适当比例时,才可出现可见的 结合反应。 当抗原过多或抗体过多,则抗原抗体的结合不能 形成大的复合物,因而抑制可见反应的出现,这 一现象称为带现象。 抗体过多出现的抑制现象称前带现象,而抗原过 多出现的抑制现象称后带现象。 为了克服带现象,在进行血清学试验时,需将抗 原或抗体作适当稀释。
抗原抗体反应(antigen-antibodyreaction)是指抗原与 相应抗体之间所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可发生于体内 (invivo),也可发生于体外(invitro)。体内反应可介导吞 噬、溶菌、杀菌、中和毒素等作用;体外反应则根据抗原的物 理性状、抗体的类型及参与反应的介质(例如电解质、补体、 固相载体等)不同,可出现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参与的 反应及中和反应等各种不同的反应类型。因抗体主要存在于血 清中,在抗原或抗体的检测中多采用血清作试验,所以体外抗 原抗体反应亦称为血清反应(erologicreaction)。
注意:
先用A-F和 Vi血清检测,根据 结果再进行其他鉴定。
结果判断
+ -
颗粒状凝集物
均匀混浊
沙门氏菌属国内常见菌型诊断抗原表
组别 A B 菌 型 o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德比沙门菌 鼠伤寒沙门菌 猪霍乱(或丙型副伤寒) 沙门菌 伤寒沙门氏菌 1,2,12 1,4,5,12 1,4,12 1,4,5,12 6,7,(Vi) 9,12,Vi a:b:1,2 f,g:i:1,2 c:1,5 d:抗 原 H
微生物抗原成分-----细菌抗原成分
菌体抗原:革兰氏阴性菌的菌体抗原称O抗原--脂多糖蛋白质的复合物
鞭毛抗原称为H抗原 表面抗原:不同细菌的表抗原名称不同.大肠杆 菌的表面抗原称为封套抗原或K抗原,肺炎双球菌 的叫荚膜抗原,伤寒沙门氏菌的表面抗原称为Vi 抗原
细菌抗原
细菌的各种抗原
抗原抗体反应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
血清学实验
医学检验技术教研室
血清学诊断:是指用已知细菌的特异性抗 原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的方法,以诊 断感染性疾病。(用已知抗原检测血清中 的特异性抗体)
血清学鉴定:即采用含有已知特异性抗体 的免疫血清(诊断血清)与分离培养出的 未知纯种细菌或标本中的抗原进行血清学 反应,以确定病原菌的种或型。 (用已知 抗体鉴定未知的细菌或标本中的抗原)
位相变异试验的方法
U形管法 小玻管法 小套管法 软琼脂斜面法
59种沙门氏菌的血清列表
O1 O2 O4 O5 O7 O8 O9 O10 O11 O14 Hb Hp Hc Hr
O15 O19 O20 O27 O34 O46 O3,19 Ha Hd Hs Hf Ht Hg Hu Hh Hv Hi Hk Hm Hn Hy H6
A -F
+ -
Vi
+
实验进程 为非沙门氏菌属,不再继续鉴定其他 抗原成分。 初步判断为沙门氏菌属,继续鉴定其 他抗原成分。 初步判断为沙门氏菌属,但需去除菌 体Vi荚膜后再继续鉴定其他抗原成分。
沙门氏菌属常见菌型诊断抗原表
群别 A B 菌 型
抗
o 1,2,12 1,4,5,12 1,4,12 1,4,5,12 6,7,(Vi) 9,12,Vi
抗原抗体反应特点
反应的二阶段性
结合阶段-----反应发生快,几秒钟至几分钟 。
反应阶段-----较慢,需几分钟、几十分钟或更长时间 。
凝集反应 抗原抗体反应类型 -----凝集反应
颗粒性抗原(如细菌、红血球等)或吸附在乳 胶、白陶土、离子交换树脂和红细胞的抗原与 其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在有电介质存在时,凝 聚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小块。 凝集原——凝集素 玻片法 直接凝集反应
5. 检出第1相H抗原而未检出第2相H抗原,或检出第2相H抗原而未检出第1
相H抗原的,要用位相变异的方法再检查其另一个相。单相菌不必作位 相变异检查。
6. 综合O和H因子血清以及Vi因子血清的检查结果,按照考夫曼-怀特沙门
氏菌属抗原表解判定沙门氏菌的菌型。
实验方法
50ul血清+待检菌 50ulNS+待检菌
试管法
血清学鉴定
实验目的
掌握细菌的血清学鉴定法 。
实验原理
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具有高度特异性的特点, 用已知抗体来检测未知抗原(细菌)。
实验材料
1.菌种 待检细菌 2.试剂 多价沙门菌O(A-F)诊断血清 3.其他 载玻片
沙门氏菌诊断血清(11种)
O2 Ha O4 Hb O7 Hc O9 Hd
Hi
沙门氏菌的血清鉴定的方法
用O、H 和Vi因子血清与待检的菌株作玻片凝 聚试验。 1.先用O因子血清确定菌株所属的 O群及O抗原 的各种成分。 2.再用H因子血清检查其第1相和第2相的H抗原 以确定血清型。 3.必要时还要用Vi血清检查(目前有3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