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眼睛》阅读答案
小升初阅读题库及答案
![小升初阅读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c56105ec3a87c24128c44d.png)
小升初阅读题库及答案永生的眼睛1965年炎夏的一天,母亲被突如其来的一场疾病夺去了生命,年仅36岁。
下午,一位警官来访,是为医院要取用母亲的眼睛角膜而征求父亲的意见。
我惊呆了,不明白医生们为什么要把母亲的角膜给(gěi jǐ)予他人,而父亲居然回答"可以”。
我痛苦万分,"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父亲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琳达,”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予他人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
许多年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够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那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我们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了。
” 父亲的话语给我上了一生最珍贵的一课。
//许多年过去了,我结了婚并有了自己的家。
1980年,父亲患了严重的肺气肿,搬来和我们同住。
他愉快地告诉我,他死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
“哦,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的眼睛重见光明,并能像你的女儿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该多美妙啊!”温迪自幼酷爱画马,作品屡屡得奖。
“哦,想想,另一对父母如果看到他们的女儿也像小温迪一样,将会多高兴啊!”父亲说,“当你们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那你们将会多自豪!”我把父亲的遗愿告诉了温迪。
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拥抱着外公。
她14岁,恰恰是当年我首次听说捐赠器官时的年龄。
这一年的一天,父亲与世长辞了,我们遵照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
温迪告诉我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哦这令你骄傲吗我问当然你想想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痛苦啊我死以后也要学外公把眼睛送给失明的人噢,在这一刻,我领悟了父亲所留下的远非是一副角膜,他所遗留的是辉映在我女儿眼睛里的一种骄傲!那一天我紧紧地拥抱着温迪。
//没有想到,两周以后,我漂亮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我又一次为器官捐赠组织签署了同意书。
在我签字的时候,她的话儿仍然萦绕(láo rào)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痛苦吗?”失去温迪三周以后,我收到一封来自奥力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
母亲的眼睛阅读答案李光彪
![母亲的眼睛阅读答案李光彪](https://img.taocdn.com/s3/m/804518677fd5360cba1adbfe.png)
篇一:母亲的眼睛阅读答案李光彪篇二:母亲的眼睛阅读答案李光彪母亲的拐杖阅读理解李光彪母亲的拐杖阅读理解李光彪血刺心碎yj 2014-12-03 【小题1】从全文来看,题目中的“拐杖”指的是什么?(2分)【小题2】联系文章语境,品析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4分)(1)可母亲最喜欢用的,还是大哥从山上精挑细选砍回家,像刀把、锄把精心打磨过的那根拐杖.(2)母亲收藏着的那些拐杖,每当村里有老人来串门子时,便一一拿出来炫耀.【小题3】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划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母亲仿佛就是我们头顶上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幼年泥泞道路中跋涉依靠的拐杖.【小题4】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大哥的性格特征.(4分)【小题5】文章结尾说:只有大哥才是母亲最贴心的拐杖.其实,每个人的成长路上都离不开“拐杖”,你能说说自己的“拐杖”吗?(4分) -答案:【小题1】“拐杖”不仅指“我”出远门为母亲买的拐杖,哥哥为母亲精心打磨的拐杖,还指哥哥对母亲的悉心照料.【小题2】(1)“精挑细选”写出了哥哥的细心和谨慎,表现了哥哥对母亲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孝敬.(2)“炫耀”一词写出了母亲为儿子的孝顺而无比自豪的心情,表现了母亲内心的满足和幸福.【小题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比喻为参天大树和拐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在我们成长路上的巨大作用,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为后文的孝顺作铺垫.【小题4】大哥细心、体贴、责任心强、懂得孝顺.(要结合原文分析)【小题5】联系文章主旨和生活实际作答.示例: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时刻起,我们的父母就开始了他们辛勤劳碌的一生.为了给我们提供最好的教育和舒适的生活,他们尽了他们最大的努力满足着我们一切的需要.对于他们来说,子女的笑脸就是他们最大的安慰和幸福,除此之外,他们别无所求.父母就是我们人生路上最结实牢固的拐杖.篇三:母亲的眼睛阅读答案李光彪篇四:母亲的眼睛阅读答案李光彪(14分)故乡的眼睛李光彪①每次回到故乡,一阵狗吠声过后,老家的院门“吱呀”一声被打开。
(2022年秋季课程初一语文)第5讲散文阅读之标题与内容的关系
![(2022年秋季课程初一语文)第5讲散文阅读之标题与内容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297ee1c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2.png)
一、课堂导入标题是散文的眼睛,它内涵一样比较丰富,与文章的内容有着“深不可测”的关系,那么,我们如何结合内容去分析标题存在的意义?或者说如何依照标题去分析文章内容呢?这是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分析一下标题与文章内容的关系。
二、复习预习1、散文标题的考点,我们学习过含义与作用的分析,其中,含义分析需要从表层与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作用或者好处分析分析角度更是多样。
2、散文标题的考查,除此以外,由于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文体特点,显现了一种专门的考查形式,如:文章以“**”为题,为何写到**(另外的事物或者内容)?三、知识讲解知识点1 标题的明白得分析明白得分析指的是明白得标题含义并分析标题与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关系;概括归纳指的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以便探究标题的语境引伸义和其在结构上的作用;鉴赏评判能力指的是标题在语言、方法技巧上的表现。
近几年有关标题的中考考题常常围绕这几个能力点出题,考查得专门细致,也专门全面。
知识点2 标题的含义是什么标题含义明白得题能快捷、准确地考查出学生领会作品内涵、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这类题要求学生第一明确标题的表面义即字典义,然后弄清标题的语境义及延伸义,而语境义和延伸义一样与文章的主题有着直截了当的关系。
知识点3 什么缘故设那个标题回答“什么缘故”类问题常与文章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有关,即考查作者的“匠心用意”。
这类题,在题干中一样是直截了当提问“什么缘故”。
“匠心用意”属于文章写作手法上的范畴,与作者的材料安排、行文构思、表现手法等有关。
回答“什么缘故设那个标题”这类题,一样从文章的写作内容、行文结构和中心主旨这三个方面作答。
知识点4 标题和内容的关系标题和内容的关系,考查学生在辨别、选择文中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对文中隐含着的作者观点进行概括,难度较大。
从阅读的整体性特点动身,要求考生对全文所涉及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倾向探幽发微,求同辨异。
初中各年级记叙文阅读专题系列辅导三:句子赏析方法技巧(含练习与答案)
![初中各年级记叙文阅读专题系列辅导三:句子赏析方法技巧(含练习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ee5f50a6c30c2258019e46.png)
记叙文阅读系列辅导三:句子赏析一、题型展示:①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②请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
③请从描写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④请结合加点词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5)本文有不少精彩的句子,请在画线的A、B两处任选一句作点评。
(6)文中有不少富有表现力的精彩语句,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并陈述理由。
(7)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它可以对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等进行分析点评。
试给文中画线语句加批注。
二、赏析方法(一)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比喻答题格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有时还需加上作者的情感。
拟人答题格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什么人格化,或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了什么怎么样(的情态)。
有时还需加上作者的情感。
【例】: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茂盛的藤萝比做瀑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藤萝的茂盛。
表达了作者对藤萝花的赞美之情。
【例】:小草偷偷得从土里钻出来。
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草人格化了,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小草不经意间长出的情态和旺盛的生命力。
2.排比: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富有感染力。
答题格式: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强调了+对象+特性+“节奏和谐,富有气势”或“节奏感强,增强了感染力”。
【例】: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似雪。
答案:采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花的鲜艳美丽,句式整齐、音律和谐、富有气势,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的喜爱之情。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运用设问,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例】: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金钱观?(首先……)答案: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对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金钱观注意和思考,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李汉荣《__________的眼睛》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题)
![李汉荣《__________的眼睛》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453483df58fafab069dc02de.png)
李汉荣《__________的眼睛》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题)(四)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7~21题。
(20分)的眼睛李汉荣①在农家小院的正中,在光线最集中的地方,我的母亲端坐着,为我们做鞋,做枕头,缝补衣裳,在书包上绣花。
此时,阳光投在这个小小的院子里,灌注进母亲手里那小小的针眼。
每一个针脚里,每一个图案上,都注满村庄正午的温情和深蓝。
②看着沐浴在天光里的母亲,看着跟随母亲的目光穿梭在生活经纬里的小小针线,我终于明白:我们贴身的衣服里和书包上,织进去的不只是母亲细密的眼神,还有来自几光年之外上苍的眼神。
③母亲八十多岁的眼睛,还保持着少女的清澈和纯真。
而世间不少的人,涉世稍深或略有阅历,目光就少了清纯,蒙上了或世故或势利或狡黠的尘灰。
莫非母亲有什么特殊的“养眼”之法?我想了解其中的缘由。
④那年,我回老家养病。
我每天都在故乡的原野上走来走去,在清晨,在黄昏,在百万千万颗露珠的照拂里,在百万千万片绿叶的叮咛里,我的心里,我的眼睛里,哪怕藏匿得很深很隐蔽的细小杂念和灰尘,都被一一洗净。
我身体里的病,也渐渐离我远去。
我身如菩捉树,心如明镜台,无尘无垢,无嗔无痴,甚至有一点吐气如兰的意思了,连梦都是清洁的。
这让我体会到:一个人若保持身体的洁净、心灵的洁净,保持每一个意识和念想的仁慈与洁净,那么,他将会从生命里领受到怎样单纯而又无比丰富的诗意!⑤我在故乡的怀里、在母亲身边养病。
病大约不好意思待在我逐渐变得干净、健康的身体里,我的身体里没有了毒素,也没有了病魔赖以存活的养料。
病知趣地走了,我养好了身体,也养好了心。
那次乡村静养,等于让我对乡村母亲的心灵养成做了一次田野调查。
⑥那么,母亲何以有那样洁净无尘的心,何以有那样洁净无尘的眼睛?我想,清晨或黄昏,原野上那无数颗透明的露珠,已经给出了一部分答案。
我的母亲,一生善良、纯洁和真诚:她是用一生的田野劳作和行走,与无数颗露珠——与无数颗清澈的天地之眼,交换着心灵的语言,交换着眼神。
李汉荣《__________的眼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题
![李汉荣《__________的眼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15c300d8a45177232e60a29c.png)
(四)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7~21题。
(20分)的眼睛李汉荣①在农家小院的正中,在光线最集中的地方,我的母亲端坐着,为我们做鞋,做枕头,缝补衣裳,在书包上绣花。
此时,阳光投在这个小小的院子里,灌注进母亲手里那小小的针眼。
每一个针脚里,每一个图案上,都注满村庄正午的温情和深蓝。
②看着沐浴在天光里的母亲,看着跟随母亲的目光穿梭在生活经纬里的小小针线,我终于明白:我们贴身的衣服里和书包上,织进去的不只是母亲细密的眼神,还有来自几光年之外上苍的眼神。
③母亲八十多岁的眼睛,还保持着少女的清澈和纯真。
而世间不少的人,涉世稍深或略有阅历,目光就少了清纯,蒙上了或世故或势利或狡黠的尘灰。
莫非母亲有什么特殊的“养眼”之法?我想了解其中的缘由。
④那年,我回老家养病。
我每天都在故乡的原野上走来走去,在清晨,在黄昏,在百万千万颗露珠的照拂里,在百万千万片绿叶的叮咛里,我的心里,我的眼睛里,哪怕藏匿得很深很隐蔽的细小杂念和灰尘,都被一一洗净。
我身体里的病,也渐渐离我远去。
我身如菩捉树,心如明镜台,无尘无垢,无嗔无痴,甚至有一点吐气如兰的意思了,连梦都是清洁的。
这让我体会到:一个人若保持身体的洁净、心灵的洁净,保持每一个意识和念想的仁慈与洁净,那么,他将会从生命里领受到怎样单纯而又无比丰富的诗意!⑤我在故乡的怀里、在母亲身边养病。
病大约不好意思待在我逐渐变得干净、健康的身体里,我的身体里没有了毒素,也没有了病魔赖以存活的养料。
病知趣地走了,我养好了身体,也养好了心。
那次乡村静养,等于让我对乡村母亲的心灵养成做了一次田野调查。
⑥那么,母亲何以有那样洁净无尘的心,何以有那样洁净无尘的眼睛?我想,清晨或黄昏,原野上那无数颗透明的露珠,已经给出了一部分答案。
我的母亲,一生善良、纯洁和真诚:她是用一生的田野劳作和行走,与无数颗露珠——与无数颗清澈的天地之眼,交换着心灵的语言,交换着眼神。
就这样,上苍把最好的露珠,交给母亲保管,露珠一直滋养和化育着母亲的心,也明净了她的瞳仁。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之亲情篇一含答案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之亲情篇一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c5b8fde518964bcf847cdd.png)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之亲情类(一)永生的眼睛1965年炎夏的一天,母亲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生命,年仅36岁。
下午,一位警官来访,为医院要取母亲的眼睛角膜而征求父亲的意见。
我惊呆了,不明白那些医生为什么要将母亲的角膜给予她人,而父亲居然回答“可以”。
我痛苦难忍,冲进了自己的房间。
“您怎么能让她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父亲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琳达,”父亲平静地搂着我,“您所能给予她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您自身的一部分。
很久以前,您妈妈与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她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就是有意义的。
”她说,她们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了。
父亲的话语给我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多少年过去了,我结了婚并有了自己的家。
1980年,父亲患严重肺气肿,搬来与我们同住。
她愉快地告诉我,她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就是眼睛。
“哦,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的眼睛重见光明,并能像您的女儿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该多美妙啊!”温迪自幼酷爱画马,作品屡屡得奖。
“哦,想想,另一对父母如果瞧到她们的女儿也像小温迪一样,将会多高兴啊!”父亲说,“当您们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那您们将会多自豪!”我告诉温迪她外公的心愿。
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
她14岁,恰恰就是当年我首次听说捐赠器官时的年龄。
1986年的一天,父亲与世长辞了,我们遵从她的遗愿捐赠了她的眼睛。
温迪告诉我:“妈妈,我真为作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这令您骄傲不?”我问。
“当然,您想过什么也瞧不见会有多么痛苦不!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送给失明的人。
”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她所遗留的就是辉映在我女儿的眼睛里的一种骄傲!那天我紧紧地搂着温迪,没有想到,仅仅就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
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活儿营绕在我耳际:“您想过什么也瞧不见会有多么痛苦不!”失去温迪二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俄勒冈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
上海市虹口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海市虹口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08805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dc.png)
虹口区2023学年度初三年级第一次学生学习能力诊断练习语文练习卷2024.1(满分150分,时间100分钟)注意:1、本练习卷共22题。
2、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练习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14分)1.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2. ,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3.“万家忧乐到心头”是对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 这一政治抱负的高度概括。
4.小雨为了参加学校文学社举办的“诗画相映”主题活动,画了一幅表现秋日美景的画作,画面呈现的是:山间的树木都披上了黄叶,金色的晚霞把山头映照得分外璀璨。
小雨可以把《野望》中“,”这两句诗题写在画作上。
(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5-9题(21分)[甲]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桃花源记(节选)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丙]王经①少贫苦,仕至二千石②,母语之曰:“汝为寒家子,仕至二千石,此可以止乎!”经不能用,为尚书,助魏,不忠于晋③,被收。
涕泣辞母曰:“不从母敕,以至今日!”母都无戚容④,语之曰:“为子则孝,为臣则忠,何负吾邪?”——《世说新语·贤媛》【注释】①王经(? —260):字彦纬,冀州清河郡人,三国时代曹魏大臣,曾官至尚书,深得魏帝曹髦信任。
公元260年五月初六夜晚,魏帝曹髦因司马昭弑君篡位之心日益明显,决定不再坐以待毙,召王经、王沈、王业商讨伐司马昭计划。
王沈、王业要向司马昭秘告此事,邀王经一道前往,被王经拒绝。
不久,魏帝曹髦被司马昭所杀,王经因忠于曹魏被诛。
高阳县小学语文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部编版 (有答案)
![高阳县小学语文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部编版 (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4107139ec3d5bbfc0a741f.png)
高阳县小学语文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分3分,注意书写规范整洁。
一、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中。
(9分)1.下面选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腐.烂(fǔ)点缀.(zhuì)B.坦.克( tǎn g ) 流淌.(tǎng)C.花蕾.(lěi)皱.眉 ( zòu )D.熄.灭 ( xī) 笨拙.(zhuó)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郑重洒脱骤然暄闹B.拥带沙哑慷慨废话C.豆引咆哮浮坪愁怨D.酱油贡献豪迈衣襟3.下列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聪明伶俐..的妹妹唯一缺点就是淘气。
(机灵乖巧)B.他在开幕式的压轴..戏中担当主要角色。
(指倒数第二个节目)C.他站在一边不走了,嘴里念念有词....。
(嘟嘟囔囔说个不停)D.他说话办事斩钉截铁....,从不拖泥带水。
(态度强硬)4.诗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A.归心似箭B.恬淡平静C.孤寂愁苦D.喜悦欢快5.下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蜗牛需要观察周围的情况,但同时也需要躲在自己的壳里。
眼睛长在触角上就可以同时满足这两种需求。
它的触角又细又长,可以提供良好的视野。
如果一只饥饿的鸟正好停在蜗牛附近,蜗牛的眼柄就会像微型望远镜一样收缩起来。
这样它们的身体就能完全藏进壳里了。
现在你知道蜗牛的眼睛为什么长在触角了吗?A.蜗牛的眼睛可以观察到四周。
B.蜗牛的眼睛长在触角上的原因。
C.蜗牛的眼睛非常灵活且敏锐。
D.蜗牛的眼柄很像微型望远镜。
6.下列关于《童年》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
B.阿廖沙的舅舅们常为争夺家产争吵斗殴。
C.阿廖沙的外公、外婆善良、乐观。
D.廖沙逐渐成长为勇敢坚强和充满爱心的人。
7.根据下面公交站牌上的信息,完成下面各题。
(1)小明同时看到763路和65路站牌,那他所在的站点不可能是()。
A.温泉镇B.宋家洼C.凯旋路D. 青龙湾(2)家住温泉镇的小明,周五早8:00前到凯旋路的凯旋小学,可以乘坐()公交车;他周六下午去青龙湾的外婆家,乘坐()公交车用时比较短。
《散文诗二首》1+x拓展阅读(原卷版)
![《散文诗二首》1+x拓展阅读(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0d163b27d3240c8447efd2.png)
《散文诗二首》1+x 拓展阅读(原卷版)(一)素养提升散文诗是诗和散文的结合,凝练灵巧,富有情韵。
这两首散文诗小巧、凝练、空灵、优美,具有浓烈感情,是练习朗读非常好的范本。
这一课的朗读学习,除了做到准确、流畅、有感情之外,还要通过朗读提高审美情趣。
两首散文诗都是意境优美之文,美文要美读,力求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醉其音,心同其情”的效果。
要积极主动地去文中发现美的语句,感受美的内涵,读出美的情感,创造美的享受。
可以从诗的形象、语言、情感、写作背景等方面入手,进行个性化的品析、朗读,通过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经过前面朗读的练习,在这一阶段,我们的朗读可以不止于文章本身,而是从“走进文章”到“走出文章”,对课文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有自己的理解、判断与思考,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去,形成创造性的朗读。
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了朗读之美,感悟到了散文诗的意蕴,还可以得到人生的体验。
由此,语言文字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符号,而是个人情感的源头活水,经典作品的魅力也就得以彰显。
可以将本单元的前三课做一次比较阅读,重点关注抒情的不同特点。
《秋天的怀念》的深沉、《散步》的轻松、《散文诗二首》的活泼,我们可以从对比中感知。
(二)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散文诗二首》1+x 拓展阅读素养提升 拓展阅读 巩固朗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 《洁白的栀子花》《母亲的风景》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袁隆平①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②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
我在梦里总是想您,想安江这个地方。
③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④还记得吗?1957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
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
2021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中考语文调研试卷(一)(附答案详解)
![2021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中考语文调研试卷(一)(附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a7155420029bd64793e2c86.png)
2021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中考语文调研试卷(一)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该怎样形容春天?当我们翻开课本里的春天诗篇,仔细①端xiáng__________春天的模样,你会发现它是如此鲜亮生动、娇俏可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是早春二月的田园风光;“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②qǐ__________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在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③回xuán__________”(刘湛秋《三月桃花水》)是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的景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是春天江畔赏月观潮的清幽之境;“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欧阳修《采桑子》)是春日泛舟湖上的闲适④意yùn__________。
2.默写古诗文名句。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 。
(岑参《______ 》)②舂谷持作饭,______ 。
(《十五从军征》)③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 。
(辛弃疾《破阵子》)④______ ,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⑤余立侍左右,______ ,______ ,俯身倾耳以请。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⑥塞下秋未来风景异,______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⑦______ ,八年风味徒思浙。
(______ 《满江红》)⑧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用“______ ,______ ”表现自己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3.鲁迅曾评论《儒林外史》“婉而多讽”,是一部“讽刺之书”,请选择下列一个人物,结合与他有关的情节,说说作品的讽刺意味。
范进严监生匡超人4.简•爱离开罗切斯特到两人重逢这段时间内,她经历了很多事,下列事件不是发生在这一期间的是()A. 去洛伍德学校学习B. 在乡村学校教书C. 获得叔叔遗产D. 拒绝圣约翰的求婚5.活动•探究“戏曲天地”。
母亲的眼睛 阅读附答案(2020南通中考试题) - 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母亲的眼睛 阅读附答案(2020南通中考试题) - 记叙文阅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47c42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d0.png)
母亲的眼睛阅读附答案(2020南通中考试题)- 记叙文阅读及答案李汉荣①在农家小院的正中,在光线最集中的地方,我的母亲端坐着,为我们做鞋,做枕头,缝补衣裳,在书包上绣花。
此时,阳光投在这个小小的院子里,灌注进母亲手里那小小的针眼。
每一个针脚里,每一个图案上,都注满村庄正午的温情和深蓝。
②看着沐浴在天光里的母亲,看着跟随母亲的目光穿梭在生活经纬里的小小针线,我终于明白:我们贴身的衣服里和书包上,织进去的不只是母亲细密的眼神,还有来自几光年之外上苍的眼神。
③母亲八十多岁的眼睛,还保持着少女的清澈和纯真。
而世间不少的人,涉世稍深或略有阅历,目光就少了清纯,蒙上了或世故或势利或狡黠的尘灰。
莫非母亲有什么特殊的养眼之法?我想了解其中的缘由。
④那年,我回老家养病。
我每天都在故乡的原野上走来走去,在清晨,在黄昏,在百万千万颗露珠的照拂里,在百万千万片绿叶的叮咛里,我的心里,我的眼睛里,哪怕藏匿得很深很隐蔽的细小杂念和灰尘,都被一一洗净。
我身体里的病,也渐渐离我远去。
我身如菩捉树,心如明镜台,无尘无垢,无嗔无痴,甚至有一点吐气如兰的意思了,连梦都是清洁的。
这让我体会到:一个人若保持身体的洁净、心灵的洁净,保持每一个意识和念想的仁慈与洁净,那么,他将会从生命里领受到怎样单纯而又无比丰富的诗意!⑤我在故乡的怀里、在母亲身边养病。
病大约不好意思待在我逐渐变得干净、健康的身体里,我的身体里没有了毒素,也没有了病魔赖以存活的养料。
病知趣地走了,我养好了身体,也养好了心。
那次乡村静养,等于让我对乡村母亲的心灵养成做了一次田野调查。
⑥那么,母亲何以有那样洁净无尘的心,何以有那样洁净无尘的眼睛?我想,清晨或黄昏,原野上那无数颗透明的露珠,已经给出了一部分答案。
我的母亲,一生善良、纯洁和真诚:她是用一生的田野劳作和行走,与无数颗露珠与无数颗清澈的天地之眼,交换着心灵的语言,交换着眼神。
就这样,上苍把最好的露珠,交给母亲保管,露珠一直滋养和化育着母亲的心,也明净了她的瞳仁。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 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同步阅读)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 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同步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72dfb16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1b.png)
2.下列选项中,对两篇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A.两篇文章都叙述了母亲呵护幼子的故事,都赞扬了母爱的伟大与无 私 B.老麻雀与猎狗抗争,救小麻雀;母狼引开猎人,救了孩子 C.两篇文章都生动形象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老 麻雀与母狼的高大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D.两篇文章都采用了第一人称“我”来表达,以亲身经历者的角度来 写,这样把人物心理刻画得更为细腻,情感更为动人
5.你认为鸭妈妈这样做值得吗?说说你的看法。
_值__得__。__对__于__一__个__母___亲__来__说__,_孩__子__的__生___命__比__自__己__的__生__命___更__重__要__,_哪___ _怕__只__有__一__线__希__望__,__母__亲__也__会__全__力__保__护___孩__子__,_这__就__是__母__爱___的__伟__大__。___
3.【训练要素】本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怎样把这件事写清楚的? 本__文__讲__述__了__“__我__”__捉__鱼__忘__了__回__家__时__间__,_受__到__母__亲___的__训__斥__,_最__后__母__亲__为__“__我__” 做__鲜__美__鱼__汤__的__故__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__者__先__介__绍__了__事__情__的__起__因__:_“__我__”__喜__爱__捉__鱼__,__有__一__次__捉__鱼__到__很__晚__,_忘__记__回__家_。 再__写__了__事__情__的__经__过__:_母__亲__来__找__“__我__”__,_并__训__斥__“__我__”___,_“__我__”__承__认__错__误__。__最_ 后__写__了__事__情__的__结__果__:_母__亲__原__谅__“__我__”__,_为__“__我__”__熬__制___鱼_汤___。__重__点__写__了__母__亲__ 训__斥__“__我__”__以__及__母__亲__熬__制__鱼__汤__的__过__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陕西西安市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陕西西安市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2ab4e7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d.png)
西安市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现代文阅读(3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灶神,也被称为灶君、灶王爷,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专门司管民间饮食的神。
在古代,生产力不发达,如果赶上灾年,那么饥饿的阴影就会浮在绝大多数靠劳动力生活的平民百姓头上,因此最初人们供奉灶王爷,就是祈求能够获得丰足、可口的食物。
由于灶王爷关系的是平民百姓平常生活最需要的,所以也成了最接近百姓的神。
在《庄子》中记载:“灶上有鬓。
”“鬓”在古代是女性的代称,由此可以知道最初的人们已经将灶神定性为女性,这也和当时为母系社会有一定关系,钻木取火成灶,是要最强壮的男性钻木,但是掌握火的大多是女性,而灶最离不开火。
掌握火,这也看出女性地位更高,“主”字造字之初就是掌火之人的意思。
起初灶神没有特定的名字,魏晋以后灶神有了姓名,比如隋朝记载了名为“苏吉利”的女神,清代记载了名曰“张子郭”的男神。
在民间传说中,灶神是厨房之神、饮食之神。
由于灶神起源很早,所以早在商朝的时候民间就已经开始供奉灶神了。
到了秦汉的时候,灶神更是同门神、厕神、井神并称为家庭的保护神,传说灶神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敬重,不仅是因为它能掌握人们的饮食,为人们带来富足的食物,还要为玉皇大帝考察一个家庭的善恶。
在灶神的身边还有两位跟班的小神,各捧着一个罐子,一个称为“善罐”另一个称为“恶罐”。
而这一家人,无论是善行还是恶事都会毫无掩饰地保存到这两个罐子里,等到年终的时候灶神就会带着这两个罐子到玉皇大帝那里去汇报,这让人们对灶神又敬又怕。
第11课《牛郎织女(二)》阅读理解题(含解析)
![第11课《牛郎织女(二)》阅读理解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7f100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66.png)
第11课《牛郎织女(二)》阅读理解题(含解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1课《牛郎织女(二)》阅读理解题1.名篇阅读。
菊花仙子很久以前,大运河边住着一个叫阿牛的农民。
阿牛家里很穷,他17岁就没了父亲,靠母亲纺织度日。
阿牛的母亲因丧夫,生活艰辛,经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烂了。
阿牛对母亲说:“妈妈,你眼睛不好,今后不要再日夜纺纱织布。
我已经长大了,我能养活你!”于是他就去张财主家做长工,母子俩苦度光阴。
两年后,母亲的视力更差了,不久竟双目失明了。
阿牛心想:无论如何也要医好母亲的眼睛。
他一边给财主做工,一边起早摸黑开荒种菜,靠卖菜换些钱给母亲求医买药。
也不知吃了多少药,母亲的眼睛仍是老样子。
一天夜里,阿牛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漂亮的姑娘来帮他种菜,并告诉他说:“沿运河往西数十里,有个天荒荡,荡中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
这花要九月初九重阳节才开放,到时候你用这花煎汤给你母亲喝,定能治好她的眼病。
”重阳节那天,阿牛带了干粮,去寻找白菊花。
原来那是一个长满野草的荒荡,人称天荒荡。
他在那里找了很久,只有黄菊花,就是不见白菊花,一直找到下午,才在草荡中一个小土墩旁的草丛中找到一株白色的野菊花。
这株白菊花长得很特别,一梗分开九枝,每枝上各有一个花蕾,正含苞待放。
阿牛将这株白菊花连根带土挖了回来,移种在自家屋旁。
经他细心浇水护理,不久九朵花蕾也陆续绽开,又香又好看。
于是他每天采下一朵白菊煎汤给母亲服用。
当吃完第七朵菊花后,阿牛母亲的眼睛便复明了。
白菊花能治眼病的消息很快传开了,村民纷纷前来观看这株不寻常的野菊花。
这个消息也传到了张财主的耳朵里。
张财主将阿牛叫去,命他立即将那株白菊移栽到张家花园里。
阿牛当然不肯。
张财主便派了几个下人赶到阿牛家强抢那株白菊花。
双方争夺,结果菊花被折断,他们扬长而去。
阿牛十分伤心,坐在被折断的白菊旁哭到天黑,直至深夜仍不肯离开。
半夜,他迷迷糊糊地睡了,又梦见那位漂亮的姑娘。
姑娘劝他说:“阿牛,你的孝心已经有了好报,不要伤心,回去睡吧!”阿牛说:“这株菊花救了我的亲人,它被折死,叫我怎么活?”姑娘说:“这菊花梗子虽然断了,但根还在,它没有死,你只要重新栽种,细心照料,它就会再开出白菊花。
《母亲的眼睛》阅读答案
![《母亲的眼睛》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95ef1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4.png)
①有孩子的女人不一定都是真正的母亲。
真正的母亲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这双眼睛能够洞察儿女的一切,仿佛X光,会透过种种表象,透视你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又仿佛千里眼,无论儿女身在何方,都能明察秋毫。
②我就有这样一个母亲,我的一切都逃不出她的眼睛。
我在邻居家吃了巧克力之后回到家,她见到我就说:“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两餐之间不要吃零食,既然这样,晚餐的甜食你就不要再吃了。
”③“你是怎么知道的?”我诧异地问。
④“没有母亲不知道的,”她说,“一切都在你额头上写着呢。
”⑤我放学回到家,她用手朝卫生间一指。
我顿时瞪大眼睛,问:“你是怎么知道我急着要方便的?”⑥她耸了耸肩:“一切都在你额头上写着呢。
”⑦我二十岁的时候出了一次车祸。
那时我已经搬出家一个人住了。
我的母亲看电视新闻时,看到一个画面从屏幕上一闪而过。
那个画面上是一副担架,担架上躺的人身上盖着布,只露出了两只脚。
但是,母亲立即把父亲从床上拉起来。
“快穿衣服,”她说,“去医院,女儿出事了!”⑩“一切都在你额头上写着呢。
”我流着眼泪说。
“你远在加利福尼亚也能看见?”母亲问。
直到那时我才明白,尽管所有的女人都有母亲,但是只有少数幸运的女人才能做真正的`女儿。
我再次拥抱母亲,说:“没有女儿不知道的。
”1.选文中的母亲的眼睛有着怎样的特殊功能?请用原文作答。
(4分)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1)我顿时瞪大了双眼。
(2)我和母亲紧紧地抱在一起。
4.第⑨段中母亲问:“你怎么知道?”母亲问女儿知道什么?(3分)5.文章最后一段中说“没有女儿不知道的”,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4分)参考答案:1.母亲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这双眼睛能够洞察儿女的一切,仿佛X光,会透过这种表象,透视你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又仿佛千里眼,无论儿女身在何方,都能明察秋毫。
2.(1)生动地表现了“我”对母亲明察秋毫的表现感到不可思议,非常吃惊。
(2)写出了相互思念,心灵相通的母女俩相见时激动、喜悦的心情,表达了母女间深厚的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亲的眼睛》阅读答案
母亲的眼睛
①有孩子的女人不一定都是真正的母亲。
真正的母亲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这双眼睛能够洞察儿女的一切,仿佛X光,会透过种种表象,透视你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又仿佛千里眼,无论儿女身在何方,都能明察秋毫。
②我就有这样一个母亲,我的一切都逃不出她的眼睛。
我在邻居家吃了巧克力之后回到家,她见到我就说:“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两餐之间不要吃零食,既然这样,晚餐的甜食你就不要再吃了。
”
③“你是怎么知道的?”我诧异地问。
④“没有母亲不知道的,”她说,“一切都在你额头上写着呢。
”
⑤我放学回到家,她用手朝卫生间一指。
我顿时瞪大眼睛,问:“你是怎么知道我急着要方便的?”
⑥她耸了耸肩:“一切都在你额头上写着呢。
”
⑦我二十岁的时候出了一次车祸。
那时我已经搬出家一个人住了。
我的母亲看电视新闻时,看到一个画面从屏幕上一闪而过。
那个画面上是一副担架,担架上躺的人身上盖着布,只露出了两只脚。
但是,母亲立即把父亲从床上拉起来。
“快穿衣服,”她说,“去医院,女儿出事了!”
⑧岁月没有减弱母亲的直觉能力,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的直觉能力越来越出神入化了。
母亲能看出我的婚姻是否幸福,我的工作是否顺利,甚至无须看到我本人也能洞察我的情况。
一次,我去乡下办事,遭遇了几个流氓的骚扰。
我摆脱这些家伙刚回到我住的地方,母亲就打来了电话。
“女儿,”她说,“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
⑨五年前,母亲因病住院,那时我在离家很远的一个地方工作,我天天给母亲打电话,但都没有回去。
一天晚上,我突然有一种感觉——我必须见母亲。
第二天,我乘飞机来到母亲身边,我和母亲紧紧地抱在一起。
“哦,女儿,”母亲说,“你怎么知道的?”
⑩“一切都在你额头上写着呢。
”我流着眼泪说。
“你远在加利福尼亚也能看见?”母亲问。
直到那时我才明白,尽管所有的女人都有母亲,但是只有少数幸运的女人才能做真正的女儿。
我再次拥抱母亲,说:“没有女儿不知道的。
”
1.选文中的母亲的眼睛有着怎样的特殊功能?请用原文作答。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顿时瞪大了双眼。
我和母亲紧紧地抱在一起。
3.文章反复提到母亲说“一切都在你额头上写着呢”,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4.第⑨段中母亲问:“你怎么知道?”母亲问女儿知道什么?
5.文章最后一段中说“没有女儿不知道的”,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1.母亲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这双眼睛能够洞察儿女的一切,仿佛X光,会透过这种表象,透视你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又仿佛千里眼,无论儿女身在何方,都能明察秋毫。
2.生动地表现了“我”对母亲明察秋毫的表现感到不可思议,非常吃惊。
写出了相互思念,心灵相通的母女俩相见时激动、喜悦的心情,表达了母女间深厚的感情。
3.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母亲时刻都关心着女儿,女儿的言行举止都牵动着母亲的心,她是一位细心周到的母亲。
4.母亲问女儿:“你怎么知道我想你?”
5.与前文相呼应,说明女儿理解母亲对她的关爱和牵挂,理解那种心心相印的爱都是缘于亲情,女儿也同样深深地爱着母亲;深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