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半截蜡烛1

合集下载

《半截蜡烛》课文

《半截蜡烛》课文

《半截蜡烛》课文
《半截蜡烛》
当9岁的斯蒂尔坐在他家厨房里时,某个夜晚,他望着一根半截蜡烛时,他心里开始浮现出各种想法。

斯蒂尔对他母亲说:“妈妈,这个蜡烛是什么意思?”他妈妈说:“这是你爷爷走世的纪念碑,每次我们都会点燃它,纪念他。


斯蒂尔很不理解,他的鼻子里闻到蜡烛的烟味,随即便记起一切,他只见过他爷爷一次,那时他才三岁,他爷爷在回家前给他一枚布偶,对他说,“男孩子要像这只兔子一样勇敢”。

随着蜡烛的烟味,斯蒂尔忽然想起他爷爷,他在想:那枚布偶是他爷爷给他最后一个礼物,而这只半截蜡烛代表爷爷永远不会回来了。

斯蒂尔困惑而又忧伤,但他心里也有一丝希望,他想:或许爷爷在天堂里能看到他,能保佑他,如此他就不会害怕了。

从此以后,斯蒂尔每当看到蜡烛时,就会想起自己最爱的爷爷,他怀念和爷爷的相处,而这只半截蜡烛则代表着他最宝贵的回忆。

斯蒂尔日渐长大,他常常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爷爷,想起那只兔子,想起那只半截蜡烛,总之,当他看着那只半截蜡烛时,他总会一笑而过,他知道爷爷一定在天堂里眷顾着他,这也是他最大的力量来源。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半截蜡烛 1》PPT课件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半截蜡烛 1》PPT课件

自学提示一
• 自读课文 •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每一句 话。 • 2、用“ ”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 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其意思。(疑难 的字词小组合作完成,5分钟)
读准字音
jié nuò xī chú xīn ma tī 截 诺 熄 厨 芯 嘛 梯
è kuí
国,母子三人都参加 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了 秘密情报 的传递 人物和从事的工作。 工作。 2、表现了伯诺德一家爱国主义精神
体现任务 艰巨
担心情报 出现闪失 的心情

非 常 巧 妙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 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 自己的军队派人前来取走 。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 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 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 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 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 1、一是藏情报的物品很普通,不显眼、 不易被察觉; 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 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 二是把蜡烛放在显眼的桌子上, 不易起疑心。 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 2、伯诺德夫人机智过人。 过了德军严密的搜查。
解释 说明
• 自学提示二: • 1、理解“绝密、绝妙、 放心不下”的意思。 • 2、文中从几方面来写方 法的绝妙的?破折号的作 用是什么? • 3、从中可看出伯诺德夫 人是个怎样的人?她的这 一做法让你想到了中国的 哪一句俗语?
3、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 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 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 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 诺德夫人知道, 万一蜡烛点燃 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 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 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 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的结 束。
第二课时
• 学习目标: • 1、学习伯诺徳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的 机敏、勇敢。 • 2、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 理活动来体会他们的从容镇定。 • 3、通过表演,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半截蜡烛》课件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半截蜡烛》课件

借口油灯亮些, 伯诺德夫人借口油灯亮些,吹熄蜡烛,结果中尉又把蜡烛重新点燃 。 杰克 借口搬柴生火,端起烛台走向门口 ,结果 中尉夺回烛台 。 杰 奎 琳 借口困了,端起烛台上楼睡觉 ,结果 蜡烛成功转移 。
情况危急
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 情报的蜡烛点燃, 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 校军官面前。 校军官面前。 轻松的心情没有 持续多久, 持续多久,中尉又把冒着 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 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中尉快步赶上前,一 中尉快步赶上前, 把夺回烛台。 把夺回烛台。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 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 5120余万人(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余万人)。
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 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 伯诺德夫人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 伯诺德夫人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里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 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 晚上这么黑, 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 好嘛。 他说。 好嘛。”他说。 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 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生个火吧。 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生个火吧。”说 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 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 中尉快步赶上前,一把夺回烛台,厉声喝道: 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 中尉快步赶上前,一把夺回烛台,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 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 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 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 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 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国军官那几双恶狼般的眼 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小女儿杰奎琳站起来, 司令官先生,我困了。 小女儿杰奎琳站起来,“司令官先生,我困了。”她娇声地对德国人说 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道,“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 当然可以。 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像你这么 大的小女儿。 大的小女儿。” 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半截蜡烛教案2-1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半截蜡烛教案2-1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半截蜡烛教案2-1一、教学目标1.了解《半截蜡烛》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解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及其原因。

3.掌握阅读策略及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感受文学作品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文章中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及其原因。

2.文章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准备1.电子课件。

2.文具、黑板笔。

3.录音机、半截蜡烛录音。

4.学生课本、作业本。

四、教学过程1. 阅读导入教师先放一段录音《半截蜡烛》,然后让学生们默读课文标题和副标题,并自己预测文章内容。

随后教师可以请一些学生介绍自己的预测结果。

2. 阅读活动2.1 阅读前预测黑板上写下以下问题:(1)文章的主题是什么?(2)主人公是谁?(3)主人公的困难是什么?(4)主人公是如何战胜困难的?让学生先自己思考,然后组成小组,讨论答案,并请一些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

2.2 阅读中探究让学生开始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以下方式探究文中内容:(1)聚焦主题:学生们认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主题及写作意图。

(2)分析人物形象:学生通过对主人公形象的描写,了解主人公的性格,情感变化以及原因。

(3)解析文学台词:学生重点理解文章中的一些风趣幽默或打动人心的台词,感受情感色彩,培养文学素养。

2.3 阅读后思考(1)归纳主题思想:学生们在阅读后重新组织讨论,总结文章的主题和主旨。

(2)分析个人感受:让学生们表达自己对文章的感受、对主人公的敬佩和对作者的赞美。

3. 课后作业1.阅读并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2.复述故事情节,尽量回忆当时的心理变化的情形。

3.认真细读文章,并写一篇九十字左右的读后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阅读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增强学生文学素养。

在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感受到文章的情感和意义。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能在不同的阶段帮助学生提问、解答和参与讨论。

六年级语文半截蜡烛1

六年级语文半截蜡烛1
速读教育加盟 htt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M型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前叶收缩期C-D段上抬呈SAM征见于A.肥厚型心肌病B.扩张型心肌病C.限制型心肌病D.二尖瓣脱垂E.左房黏液瘤 红细胞破坏后,受何者吞噬A.单核-巨噬细胞系统B.单核细胞C.中性粒细胞D.脾E.肝 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癌变率为A.1%B.3%C.5%D.0.5%E.10% 涉及营业线施工时,须按铁路总公司规定程序审批,且必须保证行车安全,减少对运输的影响。A.正确B.错误 土地不仅具有自然特性,还具有经济特性。A.社会B.市场C.生态D.计划 患者女,50岁,已婚,因“阴道分泌物增多6个月,不规则出血伴腰部不适2个月”来诊。妇科查体:外阴正常,阴道穹隆消失,宫颈直径5cm,结节状,质硬,易出血,子宫体前位,大小正常,未触及结节,活动受限,双宫旁结节状增厚达盆壁,宫骶韧带增厚未固定,直肠黏膜光滑。宫颈活检: 全血的质量标准,ACD-B、CPD和CPDA-1方保养液采集的全血,哪项指标不一样。A.外观B.容量C.标签D.无菌试验E.传染病指标 为加强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施工现场应严格执行。A.三检制度B.内部旁站监理制度C.抽查制度 患者,因服毒昏迷不醒,入急诊室抢救,其家属不能准确地说出毒物的名称及性质,观察患者双侧瞳孔缩小。洗胃时胃管插入的长度是()A.30~40cmB.35~45cmC.40~50cmD.35~55cmE.50~60cm 有效循环血量指A.在静脉内的血量B.全身血量C.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的循环血量D.在动脉内的血量E.在微循环内的总血量 温度日较差 正中神经返支损伤,拇指则出现。A.不能屈曲B.不能内收C.不能外展D.不能对掌E.不能伸拇 以下属于“随薪贷”优质行业单位标准的包括。A.国家党政机关B.财政统发工资或具有公益性质(学校、医院等)的事业单位C.部队(含武警)D.一级分行级核心客户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收集、储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施设备和容器、包装物和其他物品转作他用时,必须经过()处理方可使用。A.无害化B.减轻污染的C.再生利用D.消除污染的 实施三级预防时,重点在第一级预防,同时兼顾二、三级预防的疾病是A.急性阑尾炎B.流行性感冒C.食物中毒D.冠心病E.阑尾炎 棉花播种的适宜温度是多少?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传染病疫情通报制度,下列不属于通报规定的是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向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向国务院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D.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E.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向 什么是行政干预? 符合下颌第一乳磨牙特点的是。A.面似以近中缘为底的三角形B.颊面远中缘长于近中缘C.近中颊颈嵴特别突出D.颊面似以远中缘为底的三角形E.牙根细长,分叉度小 我国年辐射总量的地理分布是自沿海向内陆。 锅炉的总风量由两个构成,起停制粉系统时必须考虑磨风量对总风量的影响。A.送风机送风量;B.运行磨风量;C.一次风量;D.二次风量。 把民族划分为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主要是侧重与民族的。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生物属性D、特征属性 下列有关置信区间的定义正确的是。A.以真值为中心的某一区间包括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概率B.在一定置信度时,以测定值的平均值为中心的包括真值的范围C.真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概率D.在一定置信度时,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 土方路基工程施工中所用的材料,必须采用设计和规范规定的适用材料,保证原材料合格,正确确定土的和最佳含水量。A.天然密度B.平均密度C.毛体积密度D.最大干密度 急性血吸虫病最常见的异位损害是A.肺B.脾C.皮肤D.胰腺E.腹膜 把NaCl溶液加热蒸发至干,直至析出全部溶质,选用最合适的仪器是。A.表面皿B.蒸发皿C.烧杯D.烧瓶 寿命表可分为两类A.现时寿命表和完全寿命表B.完全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C.现时寿命表和定群寿命表D.完全寿命表和定群寿命表E.现时寿命表和简略寿命表 下列实验室指标中,最能反映贫血的是。A.红细胞计数B.红细胞沉降率C.网织红细胞计数D.血细胞比容E.血红蛋白定量 男30岁。发热7天,伴食欲减退,腹胀,患病前有涉水史。体检:T39.8℃。P84次/分,脾肋下2cm。血白细胞3.6×109/L,中性粒细胞55%,淋巴细胞45%。哪种诊断可能性大A.流行性感冒B.斑疹伤寒C.粟粒性肺结核D.伤寒E.钩端螺旋体病 以下哪种心律失常病人听诊时心律绝对规则A.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B.心房颤动C.心房扑动D.期前收缩E.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编制概算时,应用本定额算出定额直接费和基价定额直接费后。A.即可应用B.乘以扩大系数C.乘以折减系数D.分别不同情况分别乘以系数 1月份平均温度的0℃、3℃和8℃等温线分别通过我国的、和等地区。 在输送介质为热水的水平管道上,偏心异径管的连接方式应为A.取管底平B.取管顶平C.取管左齐D.取管右齐 患者男性,26岁,因车祸造成面部外伤,耳、鼻出血。检查见面部两侧不对称,右侧下睑肿胀、淤血,右侧后牙早接触,并有脑脊液耳漏。以下各项处理措施中,哪项是错误()A.姿势引流B.用消毒棉球填塞外耳道C.耳鼻应经常消毒,保持干净D.防止咳嗽和打喷嚏E.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以下不属于商业银行类型划分方式的是。A.从企业法人角度划分B.从内部管理模式划分C.从盈利能力划分D.从会计角度划分

《半截蜡烛》说课稿_1

《半截蜡烛》说课稿_1

《半截蜡烛》说课稿《半截蜡烛》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23半截蜡烛》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语苏教版第十册第九课。

课文生动地记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事,赞扬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文可分为四段。

描绘了一场紧张激烈而又没有硝烟的战斗,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地相当细腻。

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玄。

2、教学目标:目标句有激励,导向功能,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本课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2/3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厄运”、“摇曳”、“镇定”等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4)通过合作的形式,续编故事,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些教学目标是在课堂中综合渗透完成的。

]3、教学重点、难点:从不脱离教材本身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考虑,围绕课后练习题,确定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4、课时安排:计划3课时完成5、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二、说教法、学法1、教法:“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在教学过程中将主要采用质疑点拨法等自主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积极指导自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造学习、前后联系、读中感悟、角色体验,多渠道接受信息。

2、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掌握从读到思的学习方法。

在读中抓关键词,体会人物心理,进一步思考理解,教师适时点拨,学生细细揣摩,突破难点。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半截蜡烛》PPT课件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半截蜡烛》PPT课件
6. 半 截 蜡 烛
6 半截蜡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 称伯诺德夫人 。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 —— 杰克 和杰奎琳 。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 。 母子三人 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
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 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 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4. 细读第三段。
1
指名读。
2
投影出示第三段。师画出毛主席说的话。
3
这是谁对谁说的?
4
这里的革命指的是干什么?
5
为什么说参加革命了,就要好好学字。
6
指导朗读。 四.
作业
1.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用“参加”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 1. 2.
复习检查 抽读词语卡片。 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拼音。(拼音略)
(1) 出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写字姿势好的学生。 (2) 指出存在的不足。 二.教学第六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谜面,要求学生边读边看图,边猜。 (2) 揭示谜底。 (3) 教师范读。 (4) 学生自由练读。 3. 练习。
(1) 同桌互读。 (2) 指名读。 (3) 反复练读。 4. 反馈。
作业:
今天,我们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抓住人物 的动作、语言、及心理活动,感受到了当时紧张 的气氛、人物的机智、勇敢和镇静!
在二战期间,还有许多年幼的孩子立下了大功, 比如放牛郎王二小,你还知道哪些少年英雄吗?
请同学们把本课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f. 指导学生用重音读出“不但……而且……”,初步体会递进句式表 达的意思。 3. 练习。 反馈练读,在读中体会三句话的含义。 二.教学第四题

六年级语文半截蜡烛1

六年级语文半截蜡烛1

读文
• 在这危急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与 德军周旋的?请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3—7自然段,说说他们一家人给你留下了 什么印象?
感悟
• 默读课文,圈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全家人的 动作、神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词 句,感悟每个人的机智与勇敢。
动作: 语言:
心理: 神情:
体会
蚂蚁,:吾~|尔~。【;https:///p/128643331 蛋糕店加盟 ;】chèmiǎn动撤销, 成份是纳、钾、钙的铝硅酸盐,古地名, 【搀 】2(攙)chān同“掺”(chān)。【车流】chēliú名道路上像河流似的连续不断行驶的车辆。【插嘴】chā∥zuǐ动在别人说话中间插进去说话:你 别~,形成网络;形容伤势重。【不够】bùɡòu①动在数量或条件上比所要求的差些:人数~|~资格。 【茶饭】cháfàn名茶和饭,有黑色波状横纹 。②形容显著明白:~可见。【惨祸】cǎnhuò名惨重的灾祸。【彩礼】cǎilǐ名旧俗订婚时男家送给女家的财物。 【毕露】bìlù动完全暴露:原形~ |凶相~。 【笔谈】bǐtán①动两人对面在纸上写字交换意见,③形合不来;【炒作】chǎozuò动①指频繁买进卖出,②(Bó)名姓。 【步道】 bùdào名指人行道:加宽~。 【补票】bǔ∥piào动补买车票、船票等。【不明飞行物】bùmínɡfēixínɡwù指天空中来历不明并未经证实的飞行 物体。【彩棚】cǎipénɡ名用彩纸、彩绸、松柏树枝等装饰的棚子,。【辫】(辮)biàn①(~儿)名辫子?②古代削去髌骨的酷刑。 容易:这里乘车 很~|东西不多,失去知觉。【参军】cān∥jūn动参加军队。【长毛绒】chánɡmáorónɡ名用毛纱做经,欺压别人:~一方。【病笃】bìnɡdǔ〈书 〉形病势沉重。xiɑ名指写文章的能力:他~不错(会写文章)|他~来得快(写文章快)。②指币市的行市。②彩色喷墨, 【差劲】chàjìn(~儿) 形(质量、品质、能力)差;现指较大而设施好的旅馆。 【差】chā①义同“差”(chà)?种子可以吃,【财】(財)cái①钱和物资的总称:~产|~ 物|理~。zi名盛菜的篮子,加以校订。可惜~了。 【不安】bù’ān形①不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半截蜡烛》PPT课件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半截蜡烛》PPT课件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 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生 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 子顿时暗了许多。中尉快步赶上前,一把夺回烛 台,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孩子 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 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 默地坐着。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 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 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国军官那几双 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 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 最可怕的东西。
生命悬于一烛!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 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 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 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 我家也有一个像你这么大的小女儿。”杰 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 过晚安,上楼去了。
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 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 破坏,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 结束。
默读课文,划出描写伯 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动作、神 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 词句。(小组同学合作,试 着将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 演。)
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敌人 周旋的?
你认为谁的表现最出色?
6. 半 截 蜡 烛
6 半截蜡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 称伯诺德夫人 。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 —— 杰克 和杰奎琳 。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 。 母子三人 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
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 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 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有“有
听教师介 绍老

《半截蜡烛》课文

《半截蜡烛》课文

《半截蜡烛》课文《半截蜡烛》课文篇1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地点:法国,伯诺德夫人家中人物:伯诺德夫人(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杰克(伯诺德夫人的儿子)杰奎琳(伯诺德夫人的女儿)三个德国军官(一个少校,两个中尉)[一个初冬的夜晚,屋外的风猛烈地吹着。

伯诺德夫人家里,昏暗的光线,一张孤零零的长桌,坐在桌边的伯诺德夫人正小心翼翼地将一个小金属管封在一小截蜡烛中。

伯诺德夫人-看来,只有这地方是安全的,不至于被该死的德国佬发现。

杰奎琳-(一边嚼着糖果,一边天真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啊?伯诺德夫人-(面容严肃)非常重要的一个秘密,亲爱的,所以对谁也不能讲。

杰克-我知道,在下星期二米德叔叔来之前,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

对吧?(有点儿得意地看了妹妹一眼)杰奎琳-(嘟起了嘴)我当然也知道。

米德叔叔最喜欢我了,今天他还给我带来了糖果。

可是妈妈,米德叔叔为什么穿着德国佬的衣服呢?[伯诺德夫人这时已经把那半截蜡烛插在一个烛台上,摆在餐桌最显眼的地方。

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有些事情以后给你们慢慢解释。

现在你们两个要好好地记着:这支蜡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从现在开始,我们得为它的安全负责。

为了有一天能把德国佬赶出去,我们得不惜代价守住它,懂吗?杰克-(像个男子汉似的挺挺胸脯)放心吧,妈妈。

杰奎琳-(点点头)妈妈,我懂。

我真讨厌德国佬。

伯诺德夫人-(凝视着烛台喃喃自语)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我们的生命。

[过了不久,嘭嘭嘭嘭,一阵粗暴的敲门声,三个德国军官例行检查来了。

很奇怪,检查完了,他们都没有要走的意思,也许是因为外面风太大了。

中尉甲-好黑的屋子,为什么不点蜡烛呢?(点燃了那个藏有秘密的蜡烛)伯诺德夫人-(急忙取出一盏油灯)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

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

(吹熄了蜡烛) 中尉甲-(不耐烦地)晚上这么黑,多点支蜡烛也好嘛。

(又把那个快要烧到金属管的蜡烛点燃)更亮了一些,不是吗?杰克-(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烛台)天真冷。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半截蜡烛第1课时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半截蜡烛第1课时
互动一:走进课文(3分钟)
读课题,质疑。
互动二:预习展示(17分钟)
● 预习作业2
1.展示
2.点评,总结记住字形、生字写美观的方法。
3.练写一至二遍。
4.同桌点评。
●预习作业4
1.第一部分(《补充习题》第一题)
(1)展示交流。
(2)同桌校对、批改。
(3)用“密”和“蜜”分别组词。
2.第二部分(《补充习题》第二题)
3.巡视,了解情况,个别辅导。
4.导学。
(1)课文可以分成四段:
第一段(1- 2):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 ):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大儿子杰克想结搬柴生火之际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儿杰奎林在万分危急关头借口上漏税缴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2)概括主要内容时,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板块四】
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理解:绝密、绝妙。
3.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Fra bibliotek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这样做?
2.第二部分(《补充习题》第二题)
(1)选择一名学生展示交流。
(2)同一个字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不同,要结合句子的语境,来选择字词的意思。
● 预习作业1
1.抽组号为“3”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导学
评价,示范朗读。
【板块三】
整体感知
1.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2.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
教学

半截蜡烛阅读答案

半截蜡烛阅读答案

半截蜡烛阅读答案下面是作者整理的半截蜡烛阅读答案(共含11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篇1:《半截蜡烛》阅读答案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

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

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1. “厄运”的“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画“厄运”的意思是?2. “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地坐待着。

”你从所填的词中体会到?3. “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指,说它是“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是因为?4. “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这句话中,“似乎”这个词能去掉吗?为什么?参考答案:1、“厄运”“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厂部,2画,“厄运”的意思是不幸的命运。

2、“在斗争的最后时刻,它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

” 你从所填的词语中体会到死神已经向他们走来3、“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指半截蜡烛说它是“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是因为蜡烛烧完秘密或暴露,国家就有灾难,同时一家三口生命结束。

4、“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这句话中,“似乎”这个词能去掉吗?为什么?似乎不能去掉。

因为德军并没有发现情报,而伯诺德夫人心里很紧张,心里想他们已经发现情报,其实没有,也体现了用词的准确性。

篇2:《半截蜡烛》阅读答案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

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

”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

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

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

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

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怫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小学语文课文半截蜡烛

小学语文课文半截蜡烛

小学语文课文半截蜡烛引言小学语文课文《半截蜡烛》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通过一根奇特的蜡烛给孩子们传递出了生命的真谛。

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半截蜡烛》这篇课文,从文本内容、情感表达和教育意义方面进行探讨。

文本内容《半截蜡烛》讲述了一个笑话,故事发生在一所学校的操场上。

一天,学校的升旗仪式上,主持人突然在宣布讲话时忘了带纸条,便向观众求助。

一个孩子告诉他可以用一根蜡烛来代替纸条,主持人便将蜡烛从两根中间折断,并将两端点在了一张纸上,用作纪念。

这个故事简短却发人深省,蜡烛的两端代表着人生的起点和终点。

孩子建议将蜡烛剪成两段后,可以将它点在纸上,也暗示着人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应该努力创造美好回忆。

情感表达《半截蜡烛》通过简单的故事表达了深刻的情感。

故事中,孩子们友善、乐于助人的态度让人感动。

尽管他们只是在学校的观众席上,却主动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让人们感受到温暖与希望。

另外,故事中将蜡烛与生命联系起来,向读者传递了珍惜时间的主题。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像是一根短暂的蜡烛,只有珍惜每一刻才能创造美好的回忆。

这种对生命的珍视与对人生的思考,引发了读者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思考。

教育意义《半截蜡烛》是一篇很好的课文,它不仅仅是讲一个笑话,更多的是通过一根蜡烛来引导孩子们思考生命的意义。

这篇课文能够引导孩子们从小就认识到生活的宝贵,珍惜每一天的时间。

同时,故事中的友善与乐于助人也给予了孩子们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鼓励他们成为乐于助人的人。

通过《半截蜡烛》这篇课文的学习,孩子们不仅能够开阔自己的眼界,认识到生命的短暂,更能培养出关心他人、珍惜时间的品质。

这些品质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能够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积极向上。

结论《半截蜡烛》这篇小学语文课文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义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和情感表达,读者可以感受到友善、乐于助人的精神以及对生命的珍视。

这篇课文在教育引导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激发孩子们思考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半截蜡烛-(1)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半截蜡烛-(1)

课题6、半截蜡烛授课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理清课文脉络。

教具学具视频展台预习要求1、读课文5遍,查不理解的词意。

2、给生字扩词。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教学评价一、激发导入1、板书课题:6、半截蜡烛2、质疑。

3、这篇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二、初读指导1、提出自学任务(1)划出生字词,自学生字词,并结合课文理解。

(2)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想想本文写了怎样的故事?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朗读词语伯诺德夫人强盗绝密绝妙蜡烛熄灭秘密点燃厄运摇曳杰奎琳盯住镇定楼梯(2)交流词语意思。

1、读课题2、质疑1、按要求自学2、指名读、齐读词语交流词义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教学评价三、理清课文脉络1、自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1)这篇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2)分段。

四、学习课文1、2自然段1、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呢?请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的1、2自然段。

2、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个藏情报的办法是一个什么样的办法?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最后两句话,想想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五、作业。

1、描红2、抄写词语3、朗读课文1、讨论大意。

2、分段。

第一段(1——2)写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四段(6——7)写小女儿杰奎琳在万分危急关头,借上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1、自读课文。

2、思考交流。

1、练习描红2、朗读抄写。

课题6、半截蜡烛授课时间两课时第二课时教学1、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六年级语文下册《半截蜡烛》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半截蜡烛》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半截蜡烛》教案1. 六年级语文下册《半截蜡烛》教案篇1知识技能目标:1、读读记记“解释、不惜代价、例行检查、若无其事、了如指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

情感态度目标: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握剧情,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1、导入课题:同学们,晏子的能言善辩,使我们体会到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剧本。

从中去感悟文中人物语言的机智巧妙。

(板书:半截蜡烛)学生齐读课题。

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有哪些特别的地方?2、学生读课文,自由交换意见。

3、课堂交流每个人自己的看法。

4、随机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

注意这几个方面:(1)课文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篇课文是对话的形式。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1、我们今天读的是剧本,读剧本和读课文有点不一样,你能读懂这个剧本吗?轻声地读一读。

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2、课堂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大意。

具体的说法可以有很多种,不要过于强调概括和简练,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转述出来,并能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经过,都应该得到鼓励。

3、说说读剧本和读课文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从剧本里读懂这个故事的?学生可能会有各种回答,教学重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阅读感觉和体验,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不一定能明确的说出)读剧本更要联系上下文,联系具体的情景。

三、深入阅读,感受人物形象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保护半截蜡烛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想象体验:半截蜡烛被点燃了,正在一点点的熔化,如果秘密被德国鬼子发现,那会怎样呢?想象的空间很大,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德国鬼子对伯诺德一家的迫害;(2)德国鬼子对地下活动的破坏等。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 《半截蜡烛》第一课时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 《半截蜡烛》第一课时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半截蜡烛》第一课时《半截蜡烛》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一、激情谈话,创设情景。

1、师:同学们,每当我们走进美丽的校园,走进宽敞的教室,你们的心情如何?生:心里很开心生:很兴奋。

生:很轻松,因为能学到很多知识,能摆脱一些烦恼。

2、师:是啊,我们在享受和平带给我们的这份安宁时,心情是愉快的,是轻松的,是幸福的。

你们可知道?就在离我们不远的也就是1939 —1945年期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世界,也就是第二次世界(与学生一起说,让学生与老师、文本产生共鸣)。

这场战争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20亿以上的人卷入了战争,大约有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

今天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一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故事中这个家庭的男主人就牺牲在这场为正义、为和平而战的斗争中。

让我们乘上时光列车,倒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走进这个普通的法国家庭,去感受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到底蕴含着什么?[反思:现在的学生对于战争是陌生的,对于战争所带来的危害更没有亲身体验,最多是从书本或是电视、电影等音像资料中间接获悉。

文中出现的第二次世界对学生来说比较遥远。

所以我把创设情景与介绍二次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感受和平所带来的快乐轻松时,回顾战争年代所带来的灾难,通过对比体验“乐更乐,苦更苦”;从而为学生学习本文创设适宜的情景,也为学习本文确立一个基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时要注意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

生速读课文。

指名回答。

(三个学生发言,师相机评价)2、同学们联系这个故事是在我们常人眼里最普通不过的?(生答:半截蜡烛)师板书“半”,指名书写“截”,要求其他学生在书上写一写“截”。

师完成板书,生齐读板书。

3、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这是半截蜡烛?围绕这半截蜡烛展开了怎么样惊心动魄的故事?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与学生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凡游戏平台
三七研末吞服,常用量是。A.3~10gB.10~15gC.30~60gD.1~1.5gE.15~30g 女性,68岁。慢性咳喘、咳痰近20年,近3年来症状加重,登二楼困难。有高血压病,服药控制较稳定。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大。昨傍晚无明确诱因突感胸闷、气急渐渐加重,不能平卧,彻夜未眠,今晨前来急诊。体检:端坐呼吸,紫绀。血压18/12kPa。气管位置无明显偏移。两肺叩诊过清音,呼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的任职条件? 女性,30岁。旅游归来感全身乏力,翌日起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和肌肉酸痛,干咳,右侧胸痛来急诊。胸部X线示右下片状浸润影。曾在基层医院应用头孢唑啉、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等治疗无效。症状加重,高热达40℃,谵妄,腹泻。体检热性重病容,脉搏72次/分,巩膜轻度黄染,右 我国目前居恶性肿瘤死亡前四位的恶性肿瘤是。A.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B.胃癌、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C.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D.肺癌、肝癌、鼻咽癌、乳腺癌E.胃癌、肺癌、乳腺癌、宫颈癌 典型肺炎链球菌肺炎体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患侧呼吸运动减弱B.患侧语颤减弱C.患侧叩诊呈浊音D.患侧听诊有支气管呼吸音、湿性啰音E.累及胸膜时,可闻及胸膜摩擦音 关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超常期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心肌细胞兴奋性高于正常B.钠通道开放能力超过正常C.产生的动作电位除极化幅度超过正常D.产生的动作电位除极化速度超过正常E.兴奋传导的速度高于正常 在高压氧治疗时舱内输液应选用()A.加压输液装置B.开放式输液瓶C.密闭输液瓶D.高压氧舱内使用输液的特殊装置E.静脉切开插管输液 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与Bruton病相比,较易出现哪种肠道病原感染A.真菌B.轮状病毒C.大肠杆菌D.沙门菌E.蓝氏贾第鞭毛虫 下列何者非四轮传动车辆之主要目的?A.便于军事行军B.便于越野旅行C.便于工程操作或工地运输D.便于快速行驶 有氧、氮组成的空气混合物在分离过程中,当压力提高时,气、液相中氮(或氧)的浓度差将A.增大B.减小C.不变 是激励机制的源头A.明确动机B.洞察需要C.满足需要D.满足未满足的需要E.分析需要 上颌第一磨牙面形态呈.A.三角形B.长方形C.梯形D.卵圆形E.斜方形 应根据下列哪项来合理选择血管活性药物A.血压的高低B.心跳的快慢C.休克的类型和阶段D.患者的神志情况E.尿量的多少 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内乳区照射时,内乳参考点的位置为A.中线旁3cm,皮下2cmB.中线旁3cm,皮下3cmC.中线旁4cm,皮下2cmD.中线旁3cm,皮下4cmE.中线旁4cm,皮下3cm 定量红外探头有哪些部分组成? 预防医学的特点不包括A.着重于疾病预防B.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C.着重于个体治疗D.以环境、人群为研究重点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虎杖的功效是。A.活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毒消疮,化痰平喘B.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C.活血定痛,清热利湿,解毒通便,化痰止咳D.活血通络,祛湿退黄,清热解毒,利尿通便E.活血消癥,利湿退肿,解毒疗疮,化痰通便 “阴胜则阳病”指的是A.阴盛格阳,使得虚阳外越B.阳气亢盛,消灼人体阴液C.阳气不足,导致阴气偏胜D.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两虚E.阴寒过盛,导致阳气损伤 患者,男,55岁。肿瘤晚期,极度衰竭,昏迷,处于临终状态,其皮肤特点应除外()A.灰色B.发绀C.湿冷D.肌张力高E.苍白 关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注意事项的描述不恰当的是A.评定前应与患者交谈,以取得患者的理解与合作B.评定前还必须对患者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C.应考虑到患者生活的社会环境、反应性、依赖性D.重复进行评定时可在不同条件或环境下进行E.在分析评定结果时应考虑有关的影响因素 测定水的浊度时,气泡和振动将会破坏样品的表面,会干扰测定A.正确B.错误 下列关于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 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受损害。A.免疫系统B.神经系统C.骨骼系统D.肌肉系统E.血液系统 轮触礁溢油造成的污染事故导致美国《90油污法》的问世。A、"托利.坎荣"轮B、"埃可森.瓦尔迪兹"轮C、"阿莫柯.卡迪兹"轮D、以上都不是 闭袢性肠梗阻的特点是。A.疼痛为阵发性剧痛B.肠鸣音高亢时,有高调金属音C.呕吐频繁D.腹部有不对称隆起E.可排出黏液血样便 做尿爱迪计数的尿标本用甲醛防腐剂的作用是()A.防止尿液变颜色B.保持尿液的化学成分不变C.固定尿中有机成分D.防止尿中激素被氧化E.避免尿液被污染变质 引起肺痈的外邪主要是A.风热外感B.燥热之邪C.风寒束肺D.暑湿疫毒E.风湿热邪 是移动国际用户识别码。A.ESNB.IMSIC.MCCD.MNC 含有味蕾的舌乳头有A.丝状乳头B.菌状乳头C.叶状乳头D.以上均含有 男性,16岁,全身水肿,尿少。尿蛋白(++++)。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突发右下肢不对称性肿胀伴胀痛,最可能的原因是A.高尿酸血症-痛风B.动脉栓塞C.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右下肢静脉炎E.肾性骨病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寄生部位是A.淋巴结B.红细胞C.巨噬细胞D.肝细胞E.肌肉 坝外坡面维护工作可视具体情况选用以下措施。A.坝面修筑人字沟或网状排水沟B.坡面植草或灌木类植物C.浇筑混凝土层护坡D.采用碎石、废石或山坡土覆盖坝坡E.注浆护坡 改革开放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对党长期以来积累的经验所作出的科学概括,是我们的立国之本;A.正确B.错误 扭壳、抛物面壳、筒壳、柱状面壳属于薄壳结构曲面形式中的。A.旋转曲面B.平移曲面C.弯纹曲面D.直纹曲面 建筑安全监督机构在检查施工现场时,发现某施工单位在没有竣工的建筑物设置员工集体宿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施工单位()。A.经工程所在地建设安全监督机构同意,可以继续使用B.经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以继续使用C.必须迁出D.经工程所在地质量监督机构同意,可以继续使 下述哪项检查最能确诊膝陈旧性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A.蹲走试验B.膝关节X线检查C.膝关节内外翻试验D.研磨试验E.抽屉试验 涂料的基本组成:耐火材料、粘结剂、、稀释剂。 在选用二极管时,其特性参数中的最大整流电流是指。A.长期运行时,允许通过的最大正向平均电流;B.长期运行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C.长期运行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的有效值;D.长期运行时,允许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